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電傳勞動工作形態對勞動條件影響之硏究-對工作時間影響的探討
作者 施懿修
貢獻者 成之約
施懿修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1-Oct-2018 11:41:46 (UTC+8)
摘要 資訊科技的發展與採用是未來必然的趨勢。在資訊網路社會中,人類活動的資訊,將逐漸得以藉由電子煤體進行傳輸,相關的職務因此將得以在勞動者自宅或分散的職場內展開,勞動的成果亦將有效的藉由資訊網路傳輸,使得工作形態在某種程度上已可突破時空的限制,導致人類勞動的空間與時間秩序發生根本的變化。資訊科技重新定義工作內容,創造出新的工作技能與勞動關係。.呼應〝資訊、電腦、通訊〞(Information ,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ITC)的發展,而衍生的工作型態,就是所謂的電傳勞動(Telework,或有稱作Telecommuting)。
傳統對工作概念的認知,是很多人在「同一段時間,聚集到同一個地點,在一起工作」;而電傳勞動的工作型態,是可以「大家不一定要同時工作,也不一定要在同一個地點工作」。因此在勞動的未來意義上,電傳勞動受到最廣泛的注目與討論,因為其對職場的結構及工作型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改變工業社會中以職場集中為特色的勞動傳統型態起著推波助瀾的強大作用。在整合人類勞動與生活的兩個領域的效果上,對勞動者深具吸引力,且對人類未來勞動形態的建構深具啟示。因此很有必要對電傳勞動做一完整詳實的探討分析。
本研究對於電傳勞動的探討分析,主要分為三個面向:
第一電傳勞動存在已久,並且日漸普及興盛,然而對於電傳勞動的相關問題,像是什麼是電傳勞動?它有幾種類型?它能對事業與員工產生什麼樣的利益?那些工作適合電傳勞動?電傳勞動發展的障礙為何?如何採行電傳勞動?採行的步驟為何?應注意什麼重點?等等相關的問題卻都不甚了解。但是此類相關的論述,在國內論及者並不多見,或是有論及但卻不夠完整,因此本研究由彙整國內外此領域相關的研究文獻與論述,加以分析、整理,以期增進及補充吾人對此議題的認知與了解。
第二,電傳勞動在工作時間的概念上呈現出不同與以往的性質,為〝不論何時,需要工作時就工作〞 的性質,電傳勞動者得以按照意願自由地選擇工作的時間,這樣的性質對於傳統以固定工作時間為思考方向的工作時間制度產生衝擊,形成以往對工作時間的保護難以落實在電傳勞動的工作形態上,顯示出現行的工作時間制度已產生某些無法符合實際的矛盾。因此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法的途徑,藉由所設計的研究問題,與從事電傳勞動的工作者進行訪談,由其現況、經驗與看法廣泛地歸納出採電傳勞動對傳統工作時間制度產生什麼樣的衝擊,以及所衍生出的問題。
第三,既然電傳勞動的普及已是趨勢,以上的問題只會隨著電傳勞動的發展而日漸擴大,故本研究嘗試以導入同屬亞洲國家、產業型態與我國接近的日本,在其工作時間制度方面所發展出來不同於傳統的新工作時間制度,來作為建構電傳勞動工作時間制度的藍本,以解決現行工時制度難以適用落實的問題,並達到保護勞工之目的。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探討電傳勞動的起源、性質、意義,以了解電傳勞動的沿革與發展。
二、分析電傳勞動的定義、類型、術語、優劣、人數等,以了解電傳勞動工作型態的內
涵。
三、彙整採行電傳勞動的動機、步驟、適合的工作類型、適合的工作類型與其他重要的
要素,以了解採行電傳勞動所遇到的問題與障礙,使電傳勞動能成功地採行。
四、探討電傳勞動對工作時間制度的影響以及所產生的工作時間問題,並導入國外對於
解決因工作型態改變影響工作時間制度所產生的工作時間問題的作法,以克服電傳
勞動在工作時間問題上的障礙。
五、歸納研究結果,作成結論並提出建議,以供勞動者、企業及政府作為了解、採行與
因應電傳勞動的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分配如下: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將說明研究電傳勞動的背景、動機、目的、方法、架構與程序。
第貳章 電傳勞動的內涵
本章將探討電傳勞動的起源、發展原因、定義、類型、用語、觀念迷思、採行的
動機、要素、步驟、合適的工作類型與工作者類型、優缺與發展等,以了解整個工作形態的內涵。
第參章 電傳勞動對工作時間的影響
本章將探討、歸納電傳勞動對工作時間所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問題,並導出其他國家
是否有值得借鏡的理論依據及因應作法。
第肆章 裁量勞動制的內涵
本章將探討裁量勞動制的起源與發展原因、裁量勞動的定義、類型、與導入的流程,
以及擬制勞動時間的定義與設定,以了解整個制度的內涵。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歸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榕翎,《台灣企業實施遠距上班成效之研究》,台北:實踐設計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民86。
伍岳,《電傳勞動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民90。
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就業者之行業結構”,國際勞動統計,2002 ,
(4 May, 200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就業者之行業結構”, 國際勞動統計,2002 ,
(4 May, 2003)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電信科技應用對個體旅運及企業運作之影響研究》,台北: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民86。
成之約、莊美娟,〈資訊科技運用對勞資關係影響之初探〉,《經社法制論叢》,民89,期26。
成之約,〈淺論非典型聘僱關係工作形態的發展與影響〉,《勞工行政》,民88,期139。
李玉春,《我國工時法制之問題點與未來展望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民89。
林振賢,〈談日本勞基法的裁量勞動制〉,《中國勞工》,2001,期 1020。
邱駿彥,“實施工時彈性化,減少加班時間之氾濫”,勞動基準法當前課題之研究—以縮短工時相關法制為中心,2001 , <
(2 September, 2002)
周昇政,《企業實施行動辦公室制度主要成功因訴及其效益之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民88。
徐德軒,《資訊科技發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勞資關係影響之探討—以圖書出版業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民91。
許文玲,〈彈性工時旋風襲捲職場〉,《Career》,民89,期286。
張其恆,《自勞動關係的角度探討電傳勞動之本質與發展》,台北:政大書城,民84。
張其恆,〈資訊網路社會中電傳勞動關係之初探〉,《政大勞動學報),民86期,6。
愛麗絲˙布蕾汀(Alice Bredin),席玉蘋譯,《虛擬辦公室》(The Virtual Office Survival Hand-Book),台北:經典傳訊,民87。
楊通軒,〈電傳勞動所引起勞工法上問題之研究〉,《勞工行政》,民89,期 149。
龔文廣,〈非典型聘僱工作應否納入勞動保障範疇之商榷〉,《勞工行政》民89,期 141。

二、英文部份:
ATA, “Advantages”, What’s & So Good About Telecommuting, 2002,
ATA, “Old thinking, New thinking”, Old Thinking Vs. New Thinkng, 1999,
AT&T, “Introduction: Savings and Benefits”, Getting started, 2002, http://www.att.com/telework/get_started/gs_intro.html
AT&T, “For Employees”, Getting Started, 2002,

AT&T, “For Employees: Personal Screener”, Getting Started,

Cisco, “What is Telecommuting?” Smart Valley Telecommuting Guide, 1992,

Cisco, “Introduction”, Smart Valley Telecommuting Guide, 1998,
Cisco, “Appendix I: The Telecommuting Policy” Smart Valley Telecommuting Guide. 2002,
Cisco, “Corporate Incentives”, Smart Valley Telecommuting Guide, 1992,
Cisco, “How to implement a telecommuting program.” Smart Valley Telecommuting Guide, 1992,
CTA,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lework”, About Telework, 1997,

EcaTT, “Types of Telework” Methology, 2000,

ETO, “A definition of Telework” Telework and Telecommuting: Common terms and definitions, 2000,
Go Green, “Why commute every day? Why not work from home part of the time?” Go (or Stay) Home, 2002,
(11 June 2002)
Ian Simmin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Telecottage” and a Telecentre “, Telework definition, 2000,
ITAC, “Telework benefits”,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Telework, 2000,
Jack M. Nilles, “Teleworking and Telecommuting—What are they?”
Telecommuting: The Working Together Apart”, 1999 ,

JALA, ‘Telecommuting Forecast”, Futures research, 2002,

JALA, “Telework and Telecommuting” JALA and Telework, 1999,

Joel Kugelmass, Telecommuting:A Manager`s Guide to Flexible Work Arrangements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1995)
June Langhoff, “What typrs of jobs are appropriate for telecommuting?”,FAQs about telecommuting, 2002,
Katherine F. Turnbull, “Keys to successful telecommuting programs”, Successful Telecommuting Program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Report to Congress, 1997,

Paul J. Jackson & Jos M. van der Wielen eds. Teleworking: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From telecommuting to the virtual organis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8)
Telework Connection, “Specifying Teleworker Selection Criteria”, Telework Program Roadmap, 1999,
Telework Connection, “Adopting a Telework Policy”, Telework Program Roadmap, 1999,
Telework Connection, “Writing the Teleworker Agreement.” Telework Program Roadmap, 1999,
Tomas B. Cross & Mariorie Raizman, Telecommuting-The Future Technology of Work (Homewood, Illinois: DOW JONES-IRWIN 1986)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PROJECTED FUTURE TELECOMMUTING”, Transportation Implications of Telecommuting,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Jobs with Telecommuting Protential”, Transportation implicaiton of Telecommuting, 1992,

WSU, “Sample Telecommuting Policy”, Technical Assistance, 2002
WSU, “Telework Agreement”, Technical Assistance, 2002


三、日文部份
愛知縣產業労慟部労慟福祉課労使関係グルーブ,“裁量労働制どば”, 労使のためのやさしい労働法,2001 ,
Olympus,“A 勤務制度(裁量労働制)”,人事制度について, 2002

神奈川縣商工労働部労政福祉課,“裁量労慟制とは”,裁量労働制,2002,

佐佐木 カ,《すぐに役立つ勞動時間˙休日˙休暇》,東京:中央經濟社,1999。
三省堂,“裁量”,,國語辭典,2002,

三省堂,“みなす”,,,國語辭典,2002,

スタツフアドバイザー,, ” 「みなし労働時間」活用のボインド, 成果主義人事制度を活かす,2000,
寺岡社会保險勞務士事務所,“「裁量労働制」とは” ,裁量労働制,1999,
中村忠純,《《わかりやすい労働基準法》,東京:自由國民社,2002。
中塚社會保險労務士事務所,“労使協定”,裁量労働制, 2002,

花見忠、日本労働研究機構編,《人事˙労務用語辭典》,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2001。
労働時間情報コ—ナ—, “对象業務の解釋通達” ,裁量労働制, 2002,

労働時間情報コ—ナ—,“労使委員会設置届”,企画業務型裁量労働制,2002,
労働時間情報コ—ナ—,“企画業務型裁量労働制に関する決定届” , 企画業務型裁量労働制, 2002,
労働時間情報コ—ナ—,“企画業務型裁量労働制に関する報告” ,企画業務型裁量労働制,2002,
労働時間情報コ—ナ—,“割增賃金の計算式” , 労働時間のこそ泥と言われないために˙これは正しい殘業割增賃金の計算法だ,2002.

労務安全情報コ—ナ—, “專門業務型裁量労働制”,專門業務型裁量労働制の要件と導入手順,200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607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成之約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施懿修
dc.creator (作者) 施懿修
dc.date (日期) 2003
dc.date.accessioned 11-Oct-2018 11:41:46 (UTC+8)-
dc.date.available 11-Oct-2018 11:41:4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Oct-2018 11:41:46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49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
dc.description (描述) 91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資訊科技的發展與採用是未來必然的趨勢。在資訊網路社會中,人類活動的資訊,將逐漸得以藉由電子煤體進行傳輸,相關的職務因此將得以在勞動者自宅或分散的職場內展開,勞動的成果亦將有效的藉由資訊網路傳輸,使得工作形態在某種程度上已可突破時空的限制,導致人類勞動的空間與時間秩序發生根本的變化。資訊科技重新定義工作內容,創造出新的工作技能與勞動關係。.呼應〝資訊、電腦、通訊〞(Information ,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ITC)的發展,而衍生的工作型態,就是所謂的電傳勞動(Telework,或有稱作Telecommuting)。
傳統對工作概念的認知,是很多人在「同一段時間,聚集到同一個地點,在一起工作」;而電傳勞動的工作型態,是可以「大家不一定要同時工作,也不一定要在同一個地點工作」。因此在勞動的未來意義上,電傳勞動受到最廣泛的注目與討論,因為其對職場的結構及工作型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改變工業社會中以職場集中為特色的勞動傳統型態起著推波助瀾的強大作用。在整合人類勞動與生活的兩個領域的效果上,對勞動者深具吸引力,且對人類未來勞動形態的建構深具啟示。因此很有必要對電傳勞動做一完整詳實的探討分析。
本研究對於電傳勞動的探討分析,主要分為三個面向:
第一電傳勞動存在已久,並且日漸普及興盛,然而對於電傳勞動的相關問題,像是什麼是電傳勞動?它有幾種類型?它能對事業與員工產生什麼樣的利益?那些工作適合電傳勞動?電傳勞動發展的障礙為何?如何採行電傳勞動?採行的步驟為何?應注意什麼重點?等等相關的問題卻都不甚了解。但是此類相關的論述,在國內論及者並不多見,或是有論及但卻不夠完整,因此本研究由彙整國內外此領域相關的研究文獻與論述,加以分析、整理,以期增進及補充吾人對此議題的認知與了解。
第二,電傳勞動在工作時間的概念上呈現出不同與以往的性質,為〝不論何時,需要工作時就工作〞 的性質,電傳勞動者得以按照意願自由地選擇工作的時間,這樣的性質對於傳統以固定工作時間為思考方向的工作時間制度產生衝擊,形成以往對工作時間的保護難以落實在電傳勞動的工作形態上,顯示出現行的工作時間制度已產生某些無法符合實際的矛盾。因此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法的途徑,藉由所設計的研究問題,與從事電傳勞動的工作者進行訪談,由其現況、經驗與看法廣泛地歸納出採電傳勞動對傳統工作時間制度產生什麼樣的衝擊,以及所衍生出的問題。
第三,既然電傳勞動的普及已是趨勢,以上的問題只會隨著電傳勞動的發展而日漸擴大,故本研究嘗試以導入同屬亞洲國家、產業型態與我國接近的日本,在其工作時間制度方面所發展出來不同於傳統的新工作時間制度,來作為建構電傳勞動工作時間制度的藍本,以解決現行工時制度難以適用落實的問題,並達到保護勞工之目的。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探討電傳勞動的起源、性質、意義,以了解電傳勞動的沿革與發展。
二、分析電傳勞動的定義、類型、術語、優劣、人數等,以了解電傳勞動工作型態的內
涵。
三、彙整採行電傳勞動的動機、步驟、適合的工作類型、適合的工作類型與其他重要的
要素,以了解採行電傳勞動所遇到的問題與障礙,使電傳勞動能成功地採行。
四、探討電傳勞動對工作時間制度的影響以及所產生的工作時間問題,並導入國外對於
解決因工作型態改變影響工作時間制度所產生的工作時間問題的作法,以克服電傳
勞動在工作時間問題上的障礙。
五、歸納研究結果,作成結論並提出建議,以供勞動者、企業及政府作為了解、採行與
因應電傳勞動的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分配如下: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將說明研究電傳勞動的背景、動機、目的、方法、架構與程序。
第貳章 電傳勞動的內涵
本章將探討電傳勞動的起源、發展原因、定義、類型、用語、觀念迷思、採行的
動機、要素、步驟、合適的工作類型與工作者類型、優缺與發展等,以了解整個工作形態的內涵。
第參章 電傳勞動對工作時間的影響
本章將探討、歸納電傳勞動對工作時間所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問題,並導出其他國家
是否有值得借鏡的理論依據及因應作法。
第肆章 裁量勞動制的內涵
本章將探討裁量勞動制的起源與發展原因、裁量勞動的定義、類型、與導入的流程,
以及擬制勞動時間的定義與設定,以了解整個制度的內涵。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歸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三節 研究範圍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7
第貳章 電傳勞動的內涵
第一節 電傳勞動的起源與發展原因11
第二節 電傳勞動的定義、類型、用語、優缺與迷思15
第三節 採行電傳勞動的動機、要件與步驟41
第四節 電傳勞動的工作類型、工作者類型、政策與協約48
第五節 本章結語59
第參章 電傳勞動對工作時間的影響
第一節 訪談對象的選取與介紹64
第江節 訪談問題的設計68
第三節 訪談內容的分析69
第四節 本章結語82
第肆章 裁量勞動制的內涵
第一節 裁量勞動制的起源與發展原因84
第二節 裁量勞動制與擬制勞動時間的定義87
第三節 裁量勞動制的類型與導入流程91
第四節 擬制勞動時間的設定103
第五節 本章結語10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1
第二節 建議113
第三節 意見116
參考書目
附錄
圖表目錄
圖目錄
圖2之1:電傳勞動的空間表現
圖2之2:電傳勞動的術語分類
圖2之3:適合電傳勞動的工作類型
圖2之4:美國電傳勞動人數之預測
圖2之6:台灣就業者之行業結構
圖5之1:專門業務型裁量勞動制的導入流程
圖5之2:企劃業務型裁量勞動制的導入流程
圖5之3:擬制勞動時間的設定方式一
圖5之4:擬制勞動時間的設定方式二
圖5之5:擬制勞動時間的設定方式三
表目錄
表2之1:電傳勞動的術語
表2之2:電傳勞動的工作者合適性評估表
表2之3:美國電子通勤的人數
表2之5:台灣就業者之行業結構
表5之1:適用專門業務型裁量勞動制的工作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6072012
dc.title (題名) 電傳勞動工作形態對勞動條件影響之硏究-對工作時間影響的探討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榕翎,《台灣企業實施遠距上班成效之研究》,台北:實踐設計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民86。
伍岳,《電傳勞動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民90。
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就業者之行業結構”,國際勞動統計,2002 ,
(4 May, 200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就業者之行業結構”, 國際勞動統計,2002 ,
(4 May, 2003)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電信科技應用對個體旅運及企業運作之影響研究》,台北: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民86。
成之約、莊美娟,〈資訊科技運用對勞資關係影響之初探〉,《經社法制論叢》,民89,期26。
成之約,〈淺論非典型聘僱關係工作形態的發展與影響〉,《勞工行政》,民88,期139。
李玉春,《我國工時法制之問題點與未來展望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民89。
林振賢,〈談日本勞基法的裁量勞動制〉,《中國勞工》,2001,期 1020。
邱駿彥,“實施工時彈性化,減少加班時間之氾濫”,勞動基準法當前課題之研究—以縮短工時相關法制為中心,2001 , <
(2 September, 2002)
周昇政,《企業實施行動辦公室制度主要成功因訴及其效益之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民88。
徐德軒,《資訊科技發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勞資關係影響之探討—以圖書出版業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民91。
許文玲,〈彈性工時旋風襲捲職場〉,《Career》,民89,期286。
張其恆,《自勞動關係的角度探討電傳勞動之本質與發展》,台北:政大書城,民84。
張其恆,〈資訊網路社會中電傳勞動關係之初探〉,《政大勞動學報),民86期,6。
愛麗絲˙布蕾汀(Alice Bredin),席玉蘋譯,《虛擬辦公室》(The Virtual Office Survival Hand-Book),台北:經典傳訊,民87。
楊通軒,〈電傳勞動所引起勞工法上問題之研究〉,《勞工行政》,民89,期 149。
龔文廣,〈非典型聘僱工作應否納入勞動保障範疇之商榷〉,《勞工行政》民89,期 141。

二、英文部份:
ATA, “Advantages”, What’s & So Good About Telecommuting, 2002,
ATA, “Old thinking, New thinking”, Old Thinking Vs. New Thinkng, 1999,
AT&T, “Introduction: Savings and Benefits”, Getting started, 2002, http://www.att.com/telework/get_started/gs_intro.html
AT&T, “For Employees”, Getting Started, 2002,

AT&T, “For Employees: Personal Screener”, Getting Started,

Cisco, “What is Telecommuting?” Smart Valley Telecommuting Guide, 1992,

Cisco, “Introduction”, Smart Valley Telecommuting Guide, 1998,
Cisco, “Appendix I: The Telecommuting Policy” Smart Valley Telecommuting Guide. 2002,
Cisco, “Corporate Incentives”, Smart Valley Telecommuting Guide, 1992,
Cisco, “How to implement a telecommuting program.” Smart Valley Telecommuting Guide, 1992,
CTA,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lework”, About Telework, 1997,

EcaTT, “Types of Telework” Methology, 2000,

ETO, “A definition of Telework” Telework and Telecommuting: Common terms and definitions, 2000,
Go Green, “Why commute every day? Why not work from home part of the time?” Go (or Stay) Home, 2002,
(11 June 2002)
Ian Simmin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Telecottage” and a Telecentre “, Telework definition, 2000,
ITAC, “Telework benefits”,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Telework, 2000,
Jack M. Nilles, “Teleworking and Telecommuting—What are they?”
Telecommuting: The Working Together Apart”, 1999 ,

JALA, ‘Telecommuting Forecast”, Futures research, 2002,

JALA, “Telework and Telecommuting” JALA and Telework, 1999,

Joel Kugelmass, Telecommuting:A Manager`s Guide to Flexible Work Arrangements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1995)
June Langhoff, “What typrs of jobs are appropriate for telecommuting?”,FAQs about telecommuting, 2002,
Katherine F. Turnbull, “Keys to successful telecommuting programs”, Successful Telecommuting Program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Report to Congress, 1997,

Paul J. Jackson & Jos M. van der Wielen eds. Teleworking: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From telecommuting to the virtual organis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8)
Telework Connection, “Specifying Teleworker Selection Criteria”, Telework Program Roadmap, 1999,
Telework Connection, “Adopting a Telework Policy”, Telework Program Roadmap, 1999,
Telework Connection, “Writing the Teleworker Agreement.” Telework Program Roadmap, 1999,
Tomas B. Cross & Mariorie Raizman, Telecommuting-The Future Technology of Work (Homewood, Illinois: DOW JONES-IRWIN 1986)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PROJECTED FUTURE TELECOMMUTING”, Transportation Implications of Telecommuting,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Jobs with Telecommuting Protential”, Transportation implicaiton of Telecommuting, 1992,

WSU, “Sample Telecommuting Policy”, Technical Assistance, 2002
WSU, “Telework Agreement”, Technical Assistance, 2002


三、日文部份
愛知縣產業労慟部労慟福祉課労使関係グルーブ,“裁量労働制どば”, 労使のためのやさしい労働法,2001 ,
Olympus,“A 勤務制度(裁量労働制)”,人事制度について, 2002

神奈川縣商工労働部労政福祉課,“裁量労慟制とは”,裁量労働制,2002,

佐佐木 カ,《すぐに役立つ勞動時間˙休日˙休暇》,東京:中央經濟社,1999。
三省堂,“裁量”,,國語辭典,2002,

三省堂,“みなす”,,,國語辭典,2002,

スタツフアドバイザー,, ” 「みなし労働時間」活用のボインド, 成果主義人事制度を活かす,2000,
寺岡社会保險勞務士事務所,“「裁量労働制」とは” ,裁量労働制,1999,
中村忠純,《《わかりやすい労働基準法》,東京:自由國民社,2002。
中塚社會保險労務士事務所,“労使協定”,裁量労働制, 2002,

花見忠、日本労働研究機構編,《人事˙労務用語辭典》,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2001。
労働時間情報コ—ナ—, “对象業務の解釋通達” ,裁量労働制, 2002,

労働時間情報コ—ナ—,“労使委員会設置届”,企画業務型裁量労働制,2002,
労働時間情報コ—ナ—,“企画業務型裁量労働制に関する決定届” , 企画業務型裁量労働制, 2002,
労働時間情報コ—ナ—,“企画業務型裁量労働制に関する報告” ,企画業務型裁量労働制,2002,
労働時間情報コ—ナ—,“割增賃金の計算式” , 労働時間のこそ泥と言われないために˙これは正しい殘業割增賃金の計算法だ,2002.

労務安全情報コ—ナ—, “專門業務型裁量労働制”,專門業務型裁量労働制の要件と導入手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