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女性初婚時程的世代變遷
First marriage schedules for female cohorts 1920-1980 in Taiwan
作者 莊媁涵
貢獻者 陳信木
莊媁涵
關鍵詞 女性初婚時程
高教擴張
晚婚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9-Nov-2018 15:50:21 (UTC+8)
摘要 傳統社會有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觀念,男女性到了一定年齡皆要結婚生子,因此,早期的台灣社會多呈現早婚且普遍成婚的樣貌。然而,隨著工業化、都市化、教育擴張、個人主義的發展,女性的教育程度不僅提高,接觸到的就業機會也增加不少,讓女性逐漸從家庭的窠臼中解放,連帶影響到她們踏入婚姻的意願與時間,晚婚的趨勢已然形成。
面對婚姻時程的轉變,本研究好奇的是,如何透過初婚時程模型解釋女性初婚時程的樣貌?變化趨勢?而不同出生年輪的女性其婚姻行為又有什麼差異?更甚,是不是有一些特殊的出生年輪,受到當時婚姻規範或是社會脈絡的影響,反映出特殊的婚姻行為?
為了了解上述的問題,本研究援引Generalized Log-Gamma初婚時程模型,並運用R軟體的nls函數,以非線性最小平方和的方式估計非線性模型的參數,進一步配適資料。在資料處理上,本研究結合1975-2016年戶籍人口統計以及1980年普查兩筆資料,藉此呈現出1920-1980年出生年輪女性的初婚資料(包括初婚率、初婚者初婚年齡平均數、標準差、累積初婚率、年齡別初婚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首先,愈早出生的女性會愈早結婚且婚姻行為較為一致,而愈晚的出生年輪會愈晚結婚且婚姻行為的變異愈來愈大。若從累積初婚率來看,早期出生年輪的女性相較於晚期出生年輪,會愈早經歷初婚且終生未婚的比例較低。接著,初婚風險變化幅度最大的年齡為30歲,晚期出生年輪的女性若到了30歲仍是單身,將來初婚的可能性還是相當高,時期效應也揭露有愈來愈多女性選擇在晚齡(32-35歲)才進入婚姻。最後,一些特定出生年輪的女性(如:1966年、1972年、1979年、1980年出生年輪)會因為當時台灣社會的政治發展、教育政策而使她們的婚姻行為具有特殊性。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
Becker, G. (1981).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30.
Coale, A. J. (1971). Age patterns of marriage. Population studies, 25(2), 193-214.
Coale, A. J., & McNeil, D. R. (1972). The distribution by age of the frequency of first marriage in a female cohor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67(340), 743-749.
Coale, A., & Trussell, J. (1996).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emographic models. Population studies, 50(3), 469-484.
Cherlin, A. J. (2004). 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4), 848-861.
Diekmann, A. (1989). Diffusion and survival models for the process of entry into marriag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 14(1), 31-44.
Goldstein, J. R., & Kenney, C. T. (2001). Marriage delayed or marriage forgone? New cohort forecasts of first marriage for US wome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06-519.
Hernes, G. (1972). The process of entry into first marria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73-182.
Kojima, H., Atoh, M., Itoh, T., & Ikenoue, M. (1985). On the Coale-McNeil Nuptiality Model. The Journal of Population Problems, (175), 36-47.
Kaneko, R. (1991a). Dem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first marriage process. JINKO MONDAI KENKYU/JOURNAL OF POPULATION PROBLEMS, 47(3), 3-27.
Kaneko, R. (1991b). Analysis of marriage and birth with demographic models. Journal of Health and Welfare Statistics, 38(15), 12-19.
Kaneko, R. (2003). Elaboration of the Coale-McNeil nuptiality model as the generalized log gamma distribution: A new identity and empirical enhancements. Demographic Research, 9, 223-262.
Lupton, J., and J. P. Smith. (2003). Marriage, assets, and savings. Marriage and the economy: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ies. S. Grossbard-Shechtman, 129–15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ppenheimer, V. K. (1988). A theory of marriage timing.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3), 563-591.
Parsons, T. (1949).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In R. N. Anshen, The family: its function and destiny (pp. 173-201). Oxford, England: Harper.
Takahashi, S. (1978). Application of the Nuptiality Model Schedule to Japan. Kokumin Keizai Zasshi, 138(6), 80-95.
Waite, L. J. (2005). Marriage and family. In Handbook of population (pp. 87-108). Springer, Boston, MA.

二、中文部分
田慧琦(2010)。台灣失業率和產出之關聯及可能影響因素探討-歐肯法則 (Okun’s Law)實證分析。
伊慶春、熊瑞梅(1994)。擇偶過程之網絡與婚姻關係:對介紹人、婚姻配對、和婚姻滿意度之分析。載於伊慶春(主編),台灣社會的民眾意向:社會科學的分析,頁135 177。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吳如茵(2010)。晚婚女性公務員婚姻觀與擇偶偏好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李美玲(1994)。20世紀以來臺灣人口婚姻狀況的變遷。人口學刊16:1-16。
李瑞金、盧羿廷(2005)。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準備之初探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0,111-127。
周玉慧、朱瑞玲(2008)。變遷中的民眾心理需求、疏離感與身心困擾。台灣社會學刊,41,59-95。
周彥亨(2005)。台灣男女晚婚問題之探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新竹:私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甫(2008)。存活分析。台北市:雙葉書廊。
凃玟妤(2014)。選擇終身不婚女性之主觀經驗探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淑清(2000)。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131-154。台北:師大書苑。
張國偉(2005)。台灣地區人口結構及教育擴張對有偶率影響—1978至2002年。嘉義:私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曉瀅(2004)。台灣社會晚婚現象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華、陳信木(2012)。初婚年齡的變動趨勢:出生世代、教育程度與省籍背景之間的差異。載於伊慶春、章英華(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頁229 275。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信木、陳雅琪(2007)。教育對於結婚的影響: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2007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會議論文。
陳啟明、梁仲正(2009)。高等回流教育學生自我導向學習之量表建構與自我認知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附設進修學院學生爲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23(2),205-230。
陳雅琪(2007)。台灣地區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彥、黃紀、洪永泰、盛杏湲、游清鑫、鄭夙芬、蔡佳泓、俞振華(2016)。民意調查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楊文山(2008)。年輕人為什麼不結婚:台灣社會未來的婚姻趨勢研究。生命教育研究期刊,頁177 207。高雄:圓照寺九華圖書社。
楊立偉(2010)。步出校門,踏上紅地毯--台灣女性離開教育場域後的初婚可能性。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利、陳寬政(2004)。台灣教育擴張與婚姻變遷。臺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學術文章。
潘本華(2014)。親子居住安排對孝道實踐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戴碧萱(2006)。未婚熟齡女性婚姻觀之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例。台南: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羅悦之(2017)。台灣死因別死亡率之社會經濟不平等(1971-2012):生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季玲(2008)。“大"小姐,妳為什麼還不結婚?──未婚幼稚園女性教師婚姻觀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三、網路資料
MBA智庫百科(2013)。婚姻經濟學。取用日期:2018年1月18日。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5%A9%9A%E5%A7%BB%E7%BB%8F%E6%B5%8E%E5%AD%A6
行政院主計總處。取用日期:2018年5月16日。取自:
https://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270&CtUnit=382&BaseDSD=7&mp=1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取用日期:2018年5月16日。取自:
https://www.ris.gov.tw/674
內政部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取用日期:2018年5月16日。取自:
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lT4902z3YmLGBZadLKLSzQ%3D%3D
數據科學界華山論劍:R與Python巔峰對決(2015)。取用日期:2018年5月12
日。取自:http://www.bigdatafinance.tw/index.php/tech/methodology/193-r-python
Survival analysis的資料型態-censored data。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
自:http://r97846001.blog.ntu.edu.tw/2011/03/14/ct/
Paddy Republic。戰後嬰兒潮49∼67歲。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
http://city.udn.com/66275/4963609
遠見。世代差距大!從「先結婚再說」到「要怎麼結婚」。2018年5月15日。
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3292
黃嘉偉(2017)。為什麼我們都不結婚?──身為男性,我所觀察到的「女性觀
點」。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615&nid=8839
黃筱珮、陳慧真、楊惠君(2016)。SARS後13年/395億元血淚 台灣學到什
麼?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54c0d783-b20c-4ea2-a2ad-b0f70de55e92
翁志遠(2016)。台灣的世代戰爭:「年級生」的說法有意義嗎?「年齡」歧視或
許比「年級」歧視更值得留意,取用日期:2018年5月17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683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106254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540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信木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莊媁涵zh_TW
dc.creator (作者) 莊媁涵zh_TW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Nov-2018 15:50:21 (UTC+8)-
dc.date.available 9-Nov-2018 15:50:2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Nov-2018 15:50:2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2540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89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2540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傳統社會有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觀念,男女性到了一定年齡皆要結婚生子,因此,早期的台灣社會多呈現早婚且普遍成婚的樣貌。然而,隨著工業化、都市化、教育擴張、個人主義的發展,女性的教育程度不僅提高,接觸到的就業機會也增加不少,讓女性逐漸從家庭的窠臼中解放,連帶影響到她們踏入婚姻的意願與時間,晚婚的趨勢已然形成。
面對婚姻時程的轉變,本研究好奇的是,如何透過初婚時程模型解釋女性初婚時程的樣貌?變化趨勢?而不同出生年輪的女性其婚姻行為又有什麼差異?更甚,是不是有一些特殊的出生年輪,受到當時婚姻規範或是社會脈絡的影響,反映出特殊的婚姻行為?
為了了解上述的問題,本研究援引Generalized Log-Gamma初婚時程模型,並運用R軟體的nls函數,以非線性最小平方和的方式估計非線性模型的參數,進一步配適資料。在資料處理上,本研究結合1975-2016年戶籍人口統計以及1980年普查兩筆資料,藉此呈現出1920-1980年出生年輪女性的初婚資料(包括初婚率、初婚者初婚年齡平均數、標準差、累積初婚率、年齡別初婚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首先,愈早出生的女性會愈早結婚且婚姻行為較為一致,而愈晚的出生年輪會愈晚結婚且婚姻行為的變異愈來愈大。若從累積初婚率來看,早期出生年輪的女性相較於晚期出生年輪,會愈早經歷初婚且終生未婚的比例較低。接著,初婚風險變化幅度最大的年齡為30歲,晚期出生年輪的女性若到了30歲仍是單身,將來初婚的可能性還是相當高,時期效應也揭露有愈來愈多女性選擇在晚齡(32-35歲)才進入婚姻。最後,一些特定出生年輪的女性(如:1966年、1972年、1979年、1980年出生年輪)會因為當時台灣社會的政治發展、教育政策而使她們的婚姻行為具有特殊性。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台灣人口的婚姻組成變遷 7
第二節 婚姻意義的轉變 16
第三節 婚姻觀念與婚姻時程的變遷 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1
第一節 初婚時程參數化模型 21
第二節 資料說明 32
第三節 分析方法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0
第一節 初婚者初婚年齡平均數與標準差 42
第二節 累積初婚率 44
第三節 出生年齡別初婚風險變遷 48
第四節 特殊出生年輪別討論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結論 6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68
第三節 建議 68
參考書目 69
zh_TW
dc.format.extent 124214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540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初婚時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高教擴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晚婚zh_TW
dc.title (題名) 女性初婚時程的世代變遷zh_TW
dc.title (題名) First marriage schedules for female cohorts 1920-1980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
Becker, G. (1981).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30.
Coale, A. J. (1971). Age patterns of marriage. Population studies, 25(2), 193-214.
Coale, A. J., & McNeil, D. R. (1972). The distribution by age of the frequency of first marriage in a female cohor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67(340), 743-749.
Coale, A., & Trussell, J. (1996).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emographic models. Population studies, 50(3), 469-484.
Cherlin, A. J. (2004). 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4), 848-861.
Diekmann, A. (1989). Diffusion and survival models for the process of entry into marriag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 14(1), 31-44.
Goldstein, J. R., & Kenney, C. T. (2001). Marriage delayed or marriage forgone? New cohort forecasts of first marriage for US wome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06-519.
Hernes, G. (1972). The process of entry into first marria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73-182.
Kojima, H., Atoh, M., Itoh, T., & Ikenoue, M. (1985). On the Coale-McNeil Nuptiality Model. The Journal of Population Problems, (175), 36-47.
Kaneko, R. (1991a). Dem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first marriage process. JINKO MONDAI KENKYU/JOURNAL OF POPULATION PROBLEMS, 47(3), 3-27.
Kaneko, R. (1991b). Analysis of marriage and birth with demographic models. Journal of Health and Welfare Statistics, 38(15), 12-19.
Kaneko, R. (2003). Elaboration of the Coale-McNeil nuptiality model as the generalized log gamma distribution: A new identity and empirical enhancements. Demographic Research, 9, 223-262.
Lupton, J., and J. P. Smith. (2003). Marriage, assets, and savings. Marriage and the economy: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ies. S. Grossbard-Shechtman, 129–15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ppenheimer, V. K. (1988). A theory of marriage timing.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3), 563-591.
Parsons, T. (1949).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In R. N. Anshen, The family: its function and destiny (pp. 173-201). Oxford, England: Harper.
Takahashi, S. (1978). Application of the Nuptiality Model Schedule to Japan. Kokumin Keizai Zasshi, 138(6), 80-95.
Waite, L. J. (2005). Marriage and family. In Handbook of population (pp. 87-108). Springer, Boston, MA.

二、中文部分
田慧琦(2010)。台灣失業率和產出之關聯及可能影響因素探討-歐肯法則 (Okun’s Law)實證分析。
伊慶春、熊瑞梅(1994)。擇偶過程之網絡與婚姻關係:對介紹人、婚姻配對、和婚姻滿意度之分析。載於伊慶春(主編),台灣社會的民眾意向:社會科學的分析,頁135 177。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吳如茵(2010)。晚婚女性公務員婚姻觀與擇偶偏好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李美玲(1994)。20世紀以來臺灣人口婚姻狀況的變遷。人口學刊16:1-16。
李瑞金、盧羿廷(2005)。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準備之初探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0,111-127。
周玉慧、朱瑞玲(2008)。變遷中的民眾心理需求、疏離感與身心困擾。台灣社會學刊,41,59-95。
周彥亨(2005)。台灣男女晚婚問題之探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為例。新竹:私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甫(2008)。存活分析。台北市:雙葉書廊。
凃玟妤(2014)。選擇終身不婚女性之主觀經驗探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淑清(2000)。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131-154。台北:師大書苑。
張國偉(2005)。台灣地區人口結構及教育擴張對有偶率影響—1978至2002年。嘉義:私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曉瀅(2004)。台灣社會晚婚現象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華、陳信木(2012)。初婚年齡的變動趨勢:出生世代、教育程度與省籍背景之間的差異。載於伊慶春、章英華(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頁229 275。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信木、陳雅琪(2007)。教育對於結婚的影響: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2007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會議論文。
陳啟明、梁仲正(2009)。高等回流教育學生自我導向學習之量表建構與自我認知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附設進修學院學生爲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 23(2),205-230。
陳雅琪(2007)。台灣地區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彥、黃紀、洪永泰、盛杏湲、游清鑫、鄭夙芬、蔡佳泓、俞振華(2016)。民意調查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楊文山(2008)。年輕人為什麼不結婚:台灣社會未來的婚姻趨勢研究。生命教育研究期刊,頁177 207。高雄:圓照寺九華圖書社。
楊立偉(2010)。步出校門,踏上紅地毯--台灣女性離開教育場域後的初婚可能性。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利、陳寬政(2004)。台灣教育擴張與婚姻變遷。臺灣人口學會2004年年會暨「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學術文章。
潘本華(2014)。親子居住安排對孝道實踐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戴碧萱(2006)。未婚熟齡女性婚姻觀之研究─以職業婦女為例。台南: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羅悦之(2017)。台灣死因別死亡率之社會經濟不平等(1971-2012):生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季玲(2008)。“大"小姐,妳為什麼還不結婚?──未婚幼稚園女性教師婚姻觀之研究。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三、網路資料
MBA智庫百科(2013)。婚姻經濟學。取用日期:2018年1月18日。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5%A9%9A%E5%A7%BB%E7%BB%8F%E6%B5%8E%E5%AD%A6
行政院主計總處。取用日期:2018年5月16日。取自:
https://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270&CtUnit=382&BaseDSD=7&mp=1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取用日期:2018年5月16日。取自:
https://www.ris.gov.tw/674
內政部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取用日期:2018年5月16日。取自:
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lT4902z3YmLGBZadLKLSzQ%3D%3D
數據科學界華山論劍:R與Python巔峰對決(2015)。取用日期:2018年5月12
日。取自:http://www.bigdatafinance.tw/index.php/tech/methodology/193-r-python
Survival analysis的資料型態-censored data。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
自:http://r97846001.blog.ntu.edu.tw/2011/03/14/ct/
Paddy Republic。戰後嬰兒潮49∼67歲。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
http://city.udn.com/66275/4963609
遠見。世代差距大!從「先結婚再說」到「要怎麼結婚」。2018年5月15日。
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3292
黃嘉偉(2017)。為什麼我們都不結婚?──身為男性,我所觀察到的「女性觀
點」。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615&nid=8839
黃筱珮、陳慧真、楊惠君(2016)。SARS後13年/395億元血淚 台灣學到什
麼?取用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54c0d783-b20c-4ea2-a2ad-b0f70de55e92
翁志遠(2016)。台灣的世代戰爭:「年級生」的說法有意義嗎?「年齡」歧視或
許比「年級」歧視更值得留意,取用日期:2018年5月17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6831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SOC.006.2018.F04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