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父親角色建立與展演——以十二個家庭為例
Father Rol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Take Twelve Families As An Example
作者 徐嵐
Xu, Lan
貢獻者 胡力中
Hu, Li-Chung
徐嵐
Xu, Lan
關鍵詞 父職參與
父親角色建立
經驗研究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4-Jan-2019 16:54:36 (UTC+8)
摘要 隨著女性勞動參與率的大幅上升及公共參與程度的提高,女性面臨家庭
與事業兩頭燒的困境,一直是社會學研究的焦點之一。一方面,女性自身期望在 家庭之外尋求自我價值,同時也被鼓勵參與公共事務;另一方面,一般大眾,甚 或學界研究皆強調母親對家庭的傳統意涵、母職教養對孩童的重要性,對女性的 期待束縛其擺脫傳統母職的想像。過往關於已婚女性的職涯發展、母職如何影響 孩童的研究已累積許多成果。近期的研究開始強調父職角色之建立及父職參與對 小孩教養之影響,雖然,父職的角色開始受到重視,但男性如何建立父職的認同、 對於父職角色扮演的腳本、夫妻間如何協商家務分工及親職教養的協力,母親在 父職參與中扮演何種角色,如何影響父職參與以及共親職之經驗研究仍然稀少。 為了彌補文獻中,關於父職經驗研究的的不足,通過了解母親懷孕時期起父親的 身心準備情況,探尋父親形成角色觀念的契機與過程,描繪在年輕世代的雙薪家 庭中,父親參與親職之樣貌,瞭解在丈夫學習父親角色的過程中,母親扮演何種 角色,產生何種影響;探尋父親角色在子女的養育中如何展演,以及父親角色發 生轉變的原因與過程。
研究採用深度訪問的方式,立意性抽樣並加以內容分析。研究勾勒當代華人 家庭中更具動態的父職圖像,期許兩性對父親角色有更進一步地了解與認識,幫助並期待父親更多地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理查‧佛萊契(Richard Fletcher)(2013)。爸爸陪你長大(張維書譯)。台灣:大好書屋。(原著出版於2011年)。
蘭西·雀朵洛(Nancy.J Chodorow)(2002)。母職的再生產(張君玫譯)。台灣:群學。(原著出版於1978年)。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謝高橋(1997)。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第7期。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期,115-149頁。
王叢桂(1997)。父職與母職認知基模及其生涯承諾關係的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6-2413-H-031-001。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7-2413-H031-001。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王麗玲(1996)。南區大學生對父親家庭角色態度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坤瑛(1989)。影響父職角色扮演因素之研究以「雙工作家庭」與「單工作家庭」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淑貞(1993)。父親涉入子女生活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札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49頁)。高雄:麗文。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秀如(2001)。國小學生父親參與子女生活及學習相關活動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陳政見(1990)。談父職角色。 教師之友,41(1),54-60。
陳嘉峰(2013)。外顯性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家鳳、林惠雅、蕭英玲(2016)。當第一個孩子來報到:新手父母的親職參與和婚姻滿意度。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陳曉慧(1998)。國小學童父親性別角色態度、親職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莫藜藜、王行(1995)。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研究——兼論家庭政策之規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4-2411-H-031-002-H3。
林莉菁(2000)。單親父親的男性角色和親職角色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生傳(1979)。現代社會變遷中的父親角色期望。教育文粹,8,51-57。
林惠雅、周玉慧(2009)。婚姻教養互動類型及親職參與:人夫、人妻與人 父、人母。教育心理學報,41,167-184。
林惠雅(2008)。學前兒童父母角色認同與共親職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38,209-251。
林震雯(1992)。雙生涯家庭父母親職角色與兒童性別角色態度之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奚從清、沈賡方(2001)。社會學原理。杭州:浙江大學。
毛萬儀,黃迺毓(2010)初任父親第一年父職經驗研究歷程之研究。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2 ,31-53。
杜宜展(2011)。幼兒母親婚姻關係與母職角色之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2011年11月,第六期,1-27。
杜宜展(2006)。家庭類型、幼兒父親個人因素及父職參與意願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5,225-249。
沈品汝(2007)。父親知覺配偶親職支持、父職效能感與父職參與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妙如(2007)。以生態系統論評析國內近二十年來「父職角色」之研究脈絡。弘光學報,50,199-219。
蔡佳宜(1999)。兒童知覺父親角色涉入之探討。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慧萍、林敏慧(2000)。肢體障礙者的父職參與研究。身心障礙期刊,8(3),196-213。
吳黛宜(2002)。已婚男性父職態度與實踐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明華(2002)。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馨慧(2010)。幼兒父親的父職角色期望及父職實踐對家庭生活幸福感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黃慧森、王以仁(2015)。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1-33。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曹先豪(2015)。父職參與對親子關係之影響-以在中國大陸工作之父親為對象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淑慈(2008)。父職參與和親子關係---父方與子方知覺之探討。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翠玲、陳富美(2007)。國小男性教師父職參與的探討-與其他職業類別做比較。輔仁民生學誌,13(2),43-61。 
謝宛臻(2007)。孩子眼中的父親--學齡前幼兒及其父親對父親參與的知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雅芳(2011)。幼兒父親與母親之父職角色期望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吳航、朱嫚嫚、劉雯(2012)。幼儿父亲参与父职教育的意愿及其阻碍因素。學前教育研究,11,34-40。
郭美娟、陳若琳(2012)。雙薪家庭幼兒父親的親職效能、母親的教養鼓勵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57-79。
杜采蓉(2012)。星繫父子情-泛自閉症障礙學童父職參與親職的經驗歷程。私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徐安琪、張亮(2009)。父职参与对男性自身成长的积极效应——上海的经验研究。社會科學研究,3,123-129。
徐木霖(2009)。苗栗縣國民小學外籍配偶家庭父職參與現況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社會學系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瑋娟、蔣姿儀、林季宜(2010)。弱勢與非弱勢家庭學齡前幼兒的父親背景及其父職參與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1,195-222。
朱瑞玲、章英華(2001,7月)。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舉辦之「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英文文獻
Ahmann, E., & Kelly, J. (2001). Dad and daughters: Grassroots adcocacy. Pediatric Nursing, 27, 391-393.
Alice Rossi. (1977).A Biosocial Perspective on Parenting,p.3, Daedalus,106, #2,pp.1-31.
Anke A. Ehrhardt. (1973). Materialism in Fetal Hormonal and Related Syndromes, p.100.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 Hall.
Daly, K. J. (1995). Reshaping fatherhood: Finding the models. In W. Marsiglio (Ed.), Fatherhood: 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pp. 21-40). Thousand Oaks, CA: Sage.
Duvall, E. M.(1977, 5th ed).Marr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 Philadelphia:Lippincott.
Duvall, E. M.& Miller, B.(1985,6th ed). Marr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New York:Harper & Row.
D.W.Winnicott(1960).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o.p.59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 Analysis,41,pp.593-594.
Hewitt,J,P(2000).Self and society: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social psychology.Boston:Allyn and Bacon.
Hess & Beck(1970). Irenaus Eibl-Eibesfeldt. Ethology: The biology of behaveor,p.438
Hawkins,A.J., Christiansen,S.L., Sargent,K.P.& Hill,E.J.(1993).Rethinking fathers’involvement in child care: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4,531-549.
Jacobs, Janis E., Rodger H. Narloch, E. Mavis Hetherington, and Ross D. Parke. (1993).Study guide to accompany Child psychology: a contemporary viewpoint, fourth edition, Hetherington/Parke. New York: McGraw-Hill.
Kalmijin, M.(1999).Father involvement in childrearing and the perceived stability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1,409-421.
Lamb, M.E. (1987) ‘Introduction: The Emergent American Father’, in M.E. Lamb (ed.) The Father Role: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pp. 1–2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Levin, J. A., & Pittinsky, T. L. (1997). Working fathers; New strategies for balancing work and family. MA: Addison-Wesley.
LaRossa, R. (1988) ‘Fatherhood and Social Change’, Family Relations 37(4): 451–7.
Lewis,Charlie.(1986)Becoming a Father, Open Uni Press
Levine, James A.; Pitt, Edward W. (1995). New Expectations: Community Strategies for Responsible Fatherhood. New York, NY. Families and Work Institute.
Marcucci, P. A. (2001). When dad is a firefighter: Paternal involvement, parental satisfaction and child’s well-being. Unpublished philosophize doctor’ thesis. Californian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Berkeley/Alameda.
Marsiglio, W. (1995). Fatherhood Scholarship: An overview and agenda for the future. In W. Marsiglio (Ed.), Fatherhood: 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pp.1-20).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McHale, J. P. & Kuersten-Hogan, R (2004). Introduction:The Dynamics of Raising Children Together.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1(3), 163-164.
Parke, R. D. (2002). Fathers and families. In M. H. Bornstein(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 3: Being and Becoming a Parent (2nd ed., pp. 27-74) ,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aquette,D.(2004)."Theorizing th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Human Development 47:193-219.
Parke, Ross D. (2004) "Fathers, Families, and the Future: A Plethora of Plausible Prediction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Vol. 50 : Iss. 4 , Article 5.
Sun, M. E.& Roopnarine (1996). Mother-infant, father-infant inter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childcare and household labor among Taiwanese familie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19, 121-129.
Stevens, D., Kiger, G., & Riley, P. J. (2001). Working hard and hardly working: Domestic labor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mong dual-earner coup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514-526.
Swick, K. J. (2007). Empower foster parents toward caring relations with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4(6), 393-398.
Swick, K. J. (2007). Empower foster parents toward caring relations with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4(6), 393-398.
Snarey, J. (1993). How fathers ca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A four decade stud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urner,J,H.(1988).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Unberson.D.,&Cove,W.R.(1989).Parenthood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Theory,measurement,and stage in the family life cours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0,440-462.
Wilcox, W. B., & Nock, S. L. (2006).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Equality, equity, commitment and women’s marital quality. Social Forces, 84, 1321-134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1052540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254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胡力中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u, Li-Chu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徐嵐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Xu, L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徐嵐zh_TW
dc.creator (作者) Xu, Lan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Jan-2019 16:54:36 (UTC+8)-
dc.date.available 4-Jan-2019 16:54: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Jan-2019 16:54:3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52540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174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25402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女性勞動參與率的大幅上升及公共參與程度的提高,女性面臨家庭
與事業兩頭燒的困境,一直是社會學研究的焦點之一。一方面,女性自身期望在 家庭之外尋求自我價值,同時也被鼓勵參與公共事務;另一方面,一般大眾,甚 或學界研究皆強調母親對家庭的傳統意涵、母職教養對孩童的重要性,對女性的 期待束縛其擺脫傳統母職的想像。過往關於已婚女性的職涯發展、母職如何影響 孩童的研究已累積許多成果。近期的研究開始強調父職角色之建立及父職參與對 小孩教養之影響,雖然,父職的角色開始受到重視,但男性如何建立父職的認同、 對於父職角色扮演的腳本、夫妻間如何協商家務分工及親職教養的協力,母親在 父職參與中扮演何種角色,如何影響父職參與以及共親職之經驗研究仍然稀少。 為了彌補文獻中,關於父職經驗研究的的不足,通過了解母親懷孕時期起父親的 身心準備情況,探尋父親形成角色觀念的契機與過程,描繪在年輕世代的雙薪家 庭中,父親參與親職之樣貌,瞭解在丈夫學習父親角色的過程中,母親扮演何種 角色,產生何種影響;探尋父親角色在子女的養育中如何展演,以及父親角色發 生轉變的原因與過程。
研究採用深度訪問的方式,立意性抽樣並加以內容分析。研究勾勒當代華人 家庭中更具動態的父職圖像,期許兩性對父親角色有更進一步地了解與認識,幫助並期待父親更多地參與其中。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父職角色之相關理論 10
第二節 父職角色內涵及相關研究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準備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7
第三節 訪問歷程與心得體會 31
第四節 研究倫理 34
第五節 研究困難與因應方式 35
第四章 父親角色建立動畫 36
第一節 生育的動機 36
第二節 孩子來臨前的準備 41
第三節 父親角色概念的出現及內涵 46
第四節 父親角色學習過程——從父母角色出發 52
第五章 父親角色的展演和轉變 67
第一節 父職參與的實踐畫冊-父職的教、養模式 67
第二節 父職的成長與轉變 83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9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9
參考文獻 114
附 錄 122
附錄一:「表 2:台灣關於父職的相關研究」 122
附錄二:訪問大綱 125
zh_TW
dc.format.extent 220792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2540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父職參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父親角色建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驗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父親角色建立與展演——以十二個家庭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Father Rol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Take Twelve Families As An Exam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理查‧佛萊契(Richard Fletcher)(2013)。爸爸陪你長大(張維書譯)。台灣:大好書屋。(原著出版於2011年)。
蘭西·雀朵洛(Nancy.J Chodorow)(2002)。母職的再生產(張君玫譯)。台灣:群學。(原著出版於1978年)。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謝高橋(1997)。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第7期。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期,115-149頁。
王叢桂(1997)。父職與母職認知基模及其生涯承諾關係的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6-2413-H-031-001。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7-2413-H031-001。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王麗玲(1996)。南區大學生對父親家庭角色態度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坤瑛(1989)。影響父職角色扮演因素之研究以「雙工作家庭」與「單工作家庭」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淑貞(1993)。父親涉入子女生活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札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5-49頁)。高雄:麗文。
陳向明(2007)。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秀如(2001)。國小學生父親參與子女生活及學習相關活動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陳政見(1990)。談父職角色。 教師之友,41(1),54-60。
陳嘉峰(2013)。外顯性和內隱性父職參與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家鳳、林惠雅、蕭英玲(2016)。當第一個孩子來報到:新手父母的親職參與和婚姻滿意度。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陳曉慧(1998)。國小學童父親性別角色態度、親職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莫藜藜、王行(1995)。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研究——兼論家庭政策之規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4-2411-H-031-002-H3。
林莉菁(2000)。單親父親的男性角色和親職角色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生傳(1979)。現代社會變遷中的父親角色期望。教育文粹,8,51-57。
林惠雅、周玉慧(2009)。婚姻教養互動類型及親職參與:人夫、人妻與人 父、人母。教育心理學報,41,167-184。
林惠雅(2008)。學前兒童父母角色認同與共親職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38,209-251。
林震雯(1992)。雙生涯家庭父母親職角色與兒童性別角色態度之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奚從清、沈賡方(2001)。社會學原理。杭州:浙江大學。
毛萬儀,黃迺毓(2010)初任父親第一年父職經驗研究歷程之研究。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2 ,31-53。
杜宜展(2011)。幼兒母親婚姻關係與母職角色之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2011年11月,第六期,1-27。
杜宜展(2006)。家庭類型、幼兒父親個人因素及父職參與意願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5,225-249。
沈品汝(2007)。父親知覺配偶親職支持、父職效能感與父職參與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妙如(2007)。以生態系統論評析國內近二十年來「父職角色」之研究脈絡。弘光學報,50,199-219。
蔡佳宜(1999)。兒童知覺父親角色涉入之探討。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慧萍、林敏慧(2000)。肢體障礙者的父職參與研究。身心障礙期刊,8(3),196-213。
吳黛宜(2002)。已婚男性父職態度與實踐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明華(2002)。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馨慧(2010)。幼兒父親的父職角色期望及父職實踐對家庭生活幸福感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黃慧森、王以仁(2015)。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1-33。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曹先豪(2015)。父職參與對親子關係之影響-以在中國大陸工作之父親為對象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淑慈(2008)。父職參與和親子關係---父方與子方知覺之探討。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翠玲、陳富美(2007)。國小男性教師父職參與的探討-與其他職業類別做比較。輔仁民生學誌,13(2),43-61。 
謝宛臻(2007)。孩子眼中的父親--學齡前幼兒及其父親對父親參與的知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雅芳(2011)。幼兒父親與母親之父職角色期望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吳航、朱嫚嫚、劉雯(2012)。幼儿父亲参与父职教育的意愿及其阻碍因素。學前教育研究,11,34-40。
郭美娟、陳若琳(2012)。雙薪家庭幼兒父親的親職效能、母親的教養鼓勵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57-79。
杜采蓉(2012)。星繫父子情-泛自閉症障礙學童父職參與親職的經驗歷程。私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徐安琪、張亮(2009)。父职参与对男性自身成长的积极效应——上海的经验研究。社會科學研究,3,123-129。
徐木霖(2009)。苗栗縣國民小學外籍配偶家庭父職參與現況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社會學系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瑋娟、蔣姿儀、林季宜(2010)。弱勢與非弱勢家庭學齡前幼兒的父親背景及其父職參與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1,195-222。
朱瑞玲、章英華(2001,7月)。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舉辦之「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英文文獻
Ahmann, E., & Kelly, J. (2001). Dad and daughters: Grassroots adcocacy. Pediatric Nursing, 27, 391-393.
Alice Rossi. (1977).A Biosocial Perspective on Parenting,p.3, Daedalus,106, #2,pp.1-31.
Anke A. Ehrhardt. (1973). Materialism in Fetal Hormonal and Related Syndromes, p.100.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 Hall.
Daly, K. J. (1995). Reshaping fatherhood: Finding the models. In W. Marsiglio (Ed.), Fatherhood: 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pp. 21-40). Thousand Oaks, CA: Sage.
Duvall, E. M.(1977, 5th ed).Marr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 Philadelphia:Lippincott.
Duvall, E. M.& Miller, B.(1985,6th ed). Marr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New York:Harper & Row.
D.W.Winnicott(1960).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o.p.59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 Analysis,41,pp.593-594.
Hewitt,J,P(2000).Self and society: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social psychology.Boston:Allyn and Bacon.
Hess & Beck(1970). Irenaus Eibl-Eibesfeldt. Ethology: The biology of behaveor,p.438
Hawkins,A.J., Christiansen,S.L., Sargent,K.P.& Hill,E.J.(1993).Rethinking fathers’involvement in child care: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4,531-549.
Jacobs, Janis E., Rodger H. Narloch, E. Mavis Hetherington, and Ross D. Parke. (1993).Study guide to accompany Child psychology: a contemporary viewpoint, fourth edition, Hetherington/Parke. New York: McGraw-Hill.
Kalmijin, M.(1999).Father involvement in childrearing and the perceived stability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1,409-421.
Lamb, M.E. (1987) ‘Introduction: The Emergent American Father’, in M.E. Lamb (ed.) The Father Role: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pp. 1–2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Levin, J. A., & Pittinsky, T. L. (1997). Working fathers; New strategies for balancing work and family. MA: Addison-Wesley.
LaRossa, R. (1988) ‘Fatherhood and Social Change’, Family Relations 37(4): 451–7.
Lewis,Charlie.(1986)Becoming a Father, Open Uni Press
Levine, James A.; Pitt, Edward W. (1995). New Expectations: Community Strategies for Responsible Fatherhood. New York, NY. Families and Work Institute.
Marcucci, P. A. (2001). When dad is a firefighter: Paternal involvement, parental satisfaction and child’s well-being. Unpublished philosophize doctor’ thesis. Californian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Berkeley/Alameda.
Marsiglio, W. (1995). Fatherhood Scholarship: An overview and agenda for the future. In W. Marsiglio (Ed.), Fatherhood: 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pp.1-20).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McHale, J. P. & Kuersten-Hogan, R (2004). Introduction:The Dynamics of Raising Children Together.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1(3), 163-164.
Parke, R. D. (2002). Fathers and families. In M. H. Bornstein(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 3: Being and Becoming a Parent (2nd ed., pp. 27-74) ,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aquette,D.(2004)."Theorizing th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Human Development 47:193-219.
Parke, Ross D. (2004) "Fathers, Families, and the Future: A Plethora of Plausible Prediction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Vol. 50 : Iss. 4 , Article 5.
Sun, M. E.& Roopnarine (1996). Mother-infant, father-infant inter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childcare and household labor among Taiwanese familie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19, 121-129.
Stevens, D., Kiger, G., & Riley, P. J. (2001). Working hard and hardly working: Domestic labor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among dual-earner coup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514-526.
Swick, K. J. (2007). Empower foster parents toward caring relations with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4(6), 393-398.
Swick, K. J. (2007). Empower foster parents toward caring relations with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4(6), 393-398.
Snarey, J. (1993). How fathers ca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A four decade stud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urner,J,H.(1988).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Unberson.D.,&Cove,W.R.(1989).Parenthood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Theory,measurement,and stage in the family life cours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0,440-462.
Wilcox, W. B., & Nock, S. L. (2006).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Equality, equity, commitment and women’s marital quality. Social Forces, 84, 1321-1345.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SOC.007.2018.F04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