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產業整合探討台灣近海漁撈工業的競爭優勢
Analysis of Taiwanese Offshore Fishing Industry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the Industry Consolidation Perspective
作者 張奇睿
Chang, Banco
貢獻者 管康彥
張奇睿
Chang, Banco
關鍵詞 產業整合
漁業
新興市場
組織變革後管理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7-Mar-2019 12:13:27 (UTC+8)
摘要 台灣位於黑潮與親潮南來北往兩大洋流交會處,各種迴游海洋魚類在此交會,多年來,台灣在漁撈事業投入巨大的努力,擴大漁業的捕撈產量,隨著相關產業投入,同步培育遠洋海運與漁撈人才,建立公海艦隊、銷售與船隻後勤與金融體系;透過完善產業鏈上各節點,使得台灣在諸國夾攻之中竄起,成為漁業大國。然而,當年培育的航海及漁業人才大多年邁,討海環境的艱苦使得台灣越來越難取得足夠人力資源,沿近海也由於兩岸過度開發而無魚可撈;另外,由於國際局勢的演變,台灣公海艦隊疆域在海外受到擠壓,整體漁撈環境快速變化,整合調整產業方向勢在必行。產業整合演進從過去以購併為主體,到換股聯營合作,進而演變出跨產業創業等多種新興形式;本論文探討進行整合的個案企業,學習新興整合模式,透過個案企業所公佈與外界研究的次級資料,輔以參訪企業的第一手訊息,結合調查當時的商業環境,討論發生整合的主要推力,以及各種充要與必要條件。

本研究以個案分析的方式,對台、日兩地企業在面對經營環境變遷下,受到核心能力影響,以及時局的演變,做出在產業整合上不同的舉措,並藉由個案探索整合背後的潮流與演變基礎,在完成產業整合個案探討後,進行台、日兩地採取方案比較,與當時企業形態與能力相結合,藉以瞭解日本特有綜合商社進行產業整合的模式,以及推進產業轉型的舉措,再將目前台灣漁業所面臨的產業環境與發展歷程做整理,透過完成所得資料與目前政府公布研究數據歸結出產業態勢,套入之前學習所得的列表中,尋求台灣可行的產業整合模式與探索現有閒置資源,以供台灣近海漁撈相關產業尋找新的努力方向,以利將過去發展漁業歷程中,所累積的大量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與利用,以應對日趨複雜的形勢。

藉由比對分析,我們在最後提出數種可能符合目前現有環境資源的應對,並透過對今日相關產業鏈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已有多項整併正在廣泛運作中。然而,受限與各地所在國家或領域發展狀態,仍處於停滯或推行中等態勢,尚須針對當地產業發展環境,重新規劃產業鏈上諸環節,方可將台灣富餘資源加以投入;此類領域由於開發困難,多仍有發展空間,尤其在大陸與印度等人口大國相繼進入繁榮之際,過去受限於市場端需求而無力推行發展範疇,應有可再重新評估的變化,供新進企業進入開疆拓土。
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
大聯大集團. (2005). 大聯大公開說明書.
李建華, & 王賢禮. (2008). 企業國際聯姻. 遼寧: 遼寧大學出版社.
沙志一. (2014年6月). 台灣的驕傲~漁業~. 漁業署.
芮明杰, & 李想. (2009). 網絡狀產業鏈構造與運行. 上海: 格致出版社.
姚小濤, & 席酉民. (2002). 企業契約理論的局限性與企業邊界的重新界定. 南開管理評論.
韋森. (2010). 地方政府競爭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因. 經濟時評.
馬燕, 陳伯施, & 曾建平. (2004年8月16日). 物流技術. 虛擬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目標.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16). 台灣各級漁船數歷年變化. 台北市: 國史館.
張耀輝. (2002). 產業創新的理論探索. 北京: 中國計劃出版社.
陳淑梅. (2005). 價值創造導向之日本企業轉型. 台北市: 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靜萍. (2008). 半導體通路商運籌管理之研究. 台北市: 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譚伯群, & 林清河. (2000). 網際網路應用於價值鏈與企業文化經營策略及IT成熟度之關聯性研究---資訊電機電子機械業實證研究. 國科會研究報告. 國科會.







中文期刊
iSuppli Corp. (2007). 全球半導體主要應用市場預估. iSuppli Corp.
JohnP.Kotter. (2002). 引爆變革之心(潘東傑譯). 台北市: 天下文化.
JohnP.Kotter. (2015). 超速變革:甩開競爭,有效聚焦新機會的行動方略(陳冠甫譯). 台北市: 天下文化.
JohnP.Kotter. (2002). 領導人的變革法則(邱如美譯). 台北市: 天下文化.
三菱商事. (2017). 2017中期報告. 東京都: 三菱商事.
三菱商事. (2017). 三菱商事事業體組織結構. 東京都: 三菱商事.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1). 民國100年度年報.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08). 民國97年度年報.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09). 民國98年度年報.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0). 民國99年度年報.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水集團. (2015). 2015年報. 中水集團.
吳安妮. (1992). 台灣企業併購動機之實證研究. 管理評論第11卷, (頁 1-27).
吳金明, & 鄭昶. (2006). "4+4+4"模型. 中國工業經濟, 36-43.
林中燕. (2009). 產業鏈視角下的信息服務業蛛網模型.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 76-79.
邵昶, & 李健. (2008). 產業鏈"波粒二象性"研究. 商業研究, 133-136.
洪勇, & 蘇孜勤. (2007). 發展中國家核心產業鏈與核心技術練的協同. 中國工業經濟, 38-47.
郁义鸿. (2005). 產業鏈類型與產業鏈效率基準. 中國工業經濟, 35-42.
曹順良, & 劉杰. (2008). 上海市信息服務業產業集群分析. 軟科學, 31-35.
曹群, & 姜振寰. (2008). 產業鏈的內涵及特徵分析. 商業研究, 133-136.
陳柳欽. (2007). 集群效應和鏈式效應. 產業價值鏈, 78-81.
鄭大慶, 張贊, & 于俊府. (2011年1月25日). 產業鏈整合理論探討. 科技進步與對策, 頁 64-66.
漁業署. (2010). 台灣近海與養殖研究報告. 中華民國.
漁業署. (2016). 民國105年漁業統計年報. 中華民國.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16). 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 羅馬: 聯合國.

英文書籍
APICS. (2002). Annual Report. APICS.
BainSJoe. (1959).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Wiley.
Deans, K. G., Fritz, K., & Stefan, Z. (2002). Winning the Merger Endgame. McGraw-Hill.
Frazelle, & EdwardH. (2002).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McGrow-Hill.
Frazelle, & H.Edward. (2002).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McGrow-Hill.
HeskettL.J. (1977). Logistics-essential to strategy.
KimberlyR.J., & Quinn. (1984).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Transition. Homewood, Illinois: Jessey Base Inc.
NadlerD.A., & TushmanM.L. (1994). Discontinuous Change. Jossey-Bass.
PorterEugeneMichael.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Free Press.
RaymondVernon. (1968). International Trade in Product Cycle.
SmithAdam. (1776). The Wealth of Nations. London: W. Strahan and T. Cadell.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Product Cycle.

英文期刊
Böhm-BawerkvonEugen. (1889). Positive Theory of Capital(. Wien.
BrighamF.Eugene, & GapenskiC.Louis. (1991). Flotation Cost. Adjustments. 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 頁 29-34.
CookeE.T. (1986). Voluntary disclosure by Swedish companies.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頁 1-25.
CookeT.E. (1986). Voluntary disclosure by Swedish compan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1-25.
FrohlichM.T. (2001). Arcs of integration: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upply chain strategie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頁 185-200.
HeskettJ.L. (1977). Logistics--essential to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頁 85-96.
LevyHaim, & SarnatMarshall. (1970).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 Portfolio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頁 668-675.
MorganSwink, RamNarasimhan, & CynthiaWang. (2007年Jan月). Managing beyond the factory walls: Effects of four types of strategic integration on manufacturing plan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頁 148-164.
Shaheen. (1994).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 Chief Executive, 2-5.
StevensC.Graham. (1989). 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 Distribution & Materials Management, 頁 Vol. 19 Issue: 8, pp.3-8.
WangC.L., & AhmedP.K. (2007).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Vol.9, 31-51.
WeickE.Karl, & QuinnE.Robert. (1999年2月).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頁 Vol. 50:361-386.
ZhaoXiande. (2008年May月). The impact of power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on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customers in a supply chain.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頁 368-388.

日文書籍
大月博司. (2005). 組織變革とパラドックス. 東京都: 同文館.

報紙與網站資訊
European Comission Press. (2015年10月1日). Press Release Data. 2018年06月16日 擷取自 European Comission: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15-5736_en.htm
上下游. (2018年4月29日). 獨家》歐盟認定台灣執法不力,3月訪台結果出爐,維持遠洋漁業黃牌. 2018年6月16日 擷取自 News & Market: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8845/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www.wpgholding.com.
公開資訊觀察站.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
友尚集團網站.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www.yosungroup.com/yosun/index.do.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2009). 併購概要. 2009 擷取自 MAPECT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www.mapect.com/knowledge_mna_pra01.php
(2008年3月18日). 近年電子零件通路商主要整併案. (自由時報, 面談者)
品佳集團網站.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222.sacg.com.tw.
凱悌集團網站.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www.pernas.com.tw/chinese/link/link.html.
詮鼎集團網站.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www.aitgroup.com.tw/tw/aitg.asp?fsh=ait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10436307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36307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管康彥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奇睿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ang, Banco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奇睿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g, Banco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7-Mar-2019 12:13:27 (UTC+8)-
dc.date.available 7-Mar-2019 12:13: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7-Mar-2019 12:13:2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36307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46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36307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台灣位於黑潮與親潮南來北往兩大洋流交會處,各種迴游海洋魚類在此交會,多年來,台灣在漁撈事業投入巨大的努力,擴大漁業的捕撈產量,隨著相關產業投入,同步培育遠洋海運與漁撈人才,建立公海艦隊、銷售與船隻後勤與金融體系;透過完善產業鏈上各節點,使得台灣在諸國夾攻之中竄起,成為漁業大國。然而,當年培育的航海及漁業人才大多年邁,討海環境的艱苦使得台灣越來越難取得足夠人力資源,沿近海也由於兩岸過度開發而無魚可撈;另外,由於國際局勢的演變,台灣公海艦隊疆域在海外受到擠壓,整體漁撈環境快速變化,整合調整產業方向勢在必行。產業整合演進從過去以購併為主體,到換股聯營合作,進而演變出跨產業創業等多種新興形式;本論文探討進行整合的個案企業,學習新興整合模式,透過個案企業所公佈與外界研究的次級資料,輔以參訪企業的第一手訊息,結合調查當時的商業環境,討論發生整合的主要推力,以及各種充要與必要條件。

本研究以個案分析的方式,對台、日兩地企業在面對經營環境變遷下,受到核心能力影響,以及時局的演變,做出在產業整合上不同的舉措,並藉由個案探索整合背後的潮流與演變基礎,在完成產業整合個案探討後,進行台、日兩地採取方案比較,與當時企業形態與能力相結合,藉以瞭解日本特有綜合商社進行產業整合的模式,以及推進產業轉型的舉措,再將目前台灣漁業所面臨的產業環境與發展歷程做整理,透過完成所得資料與目前政府公布研究數據歸結出產業態勢,套入之前學習所得的列表中,尋求台灣可行的產業整合模式與探索現有閒置資源,以供台灣近海漁撈相關產業尋找新的努力方向,以利將過去發展漁業歷程中,所累積的大量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與利用,以應對日趨複雜的形勢。

藉由比對分析,我們在最後提出數種可能符合目前現有環境資源的應對,並透過對今日相關產業鏈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已有多項整併正在廣泛運作中。然而,受限與各地所在國家或領域發展狀態,仍處於停滯或推行中等態勢,尚須針對當地產業發展環境,重新規劃產業鏈上諸環節,方可將台灣富餘資源加以投入;此類領域由於開發困難,多仍有發展空間,尤其在大陸與印度等人口大國相繼進入繁榮之際,過去受限於市場端需求而無力推行發展範疇,應有可再重新評估的變化,供新進企業進入開疆拓土。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書 頁...........................................I
碩博士論文上網授權書..............................II
學位考試委員會審議通過書(簽名頁)..................III
摘 要..........................................IV
致謝詞...........................................V
目 錄..........................................VII
圖目錄.........................................VIII
表目錄..........................................IX
第壹章 緒論1...................................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0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05
第四節 研究結構................................07
第五節 研究限制.................................08
第貳章 文獻回顧與探討...........................09
第一節 產業生命週期演化..........................09
第二節 組織變革.................................12
第三節 企業運籌管理.............................15
第叁章 大聯大集團 個案討論....................19
第一節 半導體通路發展態勢........................19
第二節 個案公司在產業的整併歷程..................24
第三節 個案發現與歸納...........................30
第肆章 三菱商事 個案討論.....................31
第一節 綜合商社發展態勢.........................31
第二節 個案公司在產業間的整併、聯結與育成.........35
第三節 個案發現與歸納...........................40
第伍章 漁撈產業現況態勢與個案產業整合橫向觀察.....42
第一節 漁撈產業發展態勢.........................42
第二節 台灣漁撈產業成長軌跡......................46
第三節 產業整合橫向觀察.........................50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54
第一節 近海漁撈相關產業可能發展方向與策略.........54
第二節 後續研究方向建議.........................60
參考文獻.........................................61
zh_TW
dc.format.extent 540904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36307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產業整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漁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興市場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組織變革後管理zh_TW
dc.title (題名) 從產業整合探討台灣近海漁撈工業的競爭優勢zh_TW
dc.title (題名) Analysis of Taiwanese Offshore Fishing Industry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the Industry Consolidation Perspectiv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
大聯大集團. (2005). 大聯大公開說明書.
李建華, & 王賢禮. (2008). 企業國際聯姻. 遼寧: 遼寧大學出版社.
沙志一. (2014年6月). 台灣的驕傲~漁業~. 漁業署.
芮明杰, & 李想. (2009). 網絡狀產業鏈構造與運行. 上海: 格致出版社.
姚小濤, & 席酉民. (2002). 企業契約理論的局限性與企業邊界的重新界定. 南開管理評論.
韋森. (2010). 地方政府競爭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因. 經濟時評.
馬燕, 陳伯施, & 曾建平. (2004年8月16日). 物流技術. 虛擬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目標.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2016). 台灣各級漁船數歷年變化. 台北市: 國史館.
張耀輝. (2002). 產業創新的理論探索. 北京: 中國計劃出版社.
陳淑梅. (2005). 價值創造導向之日本企業轉型. 台北市: 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靜萍. (2008). 半導體通路商運籌管理之研究. 台北市: 政治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譚伯群, & 林清河. (2000). 網際網路應用於價值鏈與企業文化經營策略及IT成熟度之關聯性研究---資訊電機電子機械業實證研究. 國科會研究報告. 國科會.







中文期刊
iSuppli Corp. (2007). 全球半導體主要應用市場預估. iSuppli Corp.
JohnP.Kotter. (2002). 引爆變革之心(潘東傑譯). 台北市: 天下文化.
JohnP.Kotter. (2015). 超速變革:甩開競爭,有效聚焦新機會的行動方略(陳冠甫譯). 台北市: 天下文化.
JohnP.Kotter. (2002). 領導人的變革法則(邱如美譯). 台北市: 天下文化.
三菱商事. (2017). 2017中期報告. 東京都: 三菱商事.
三菱商事. (2017). 三菱商事事業體組織結構. 東京都: 三菱商事.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1). 民國100年度年報.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08). 民國97年度年報.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09). 民國98年度年報.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0). 民國99年度年報.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水集團. (2015). 2015年報. 中水集團.
吳安妮. (1992). 台灣企業併購動機之實證研究. 管理評論第11卷, (頁 1-27).
吳金明, & 鄭昶. (2006). "4+4+4"模型. 中國工業經濟, 36-43.
林中燕. (2009). 產業鏈視角下的信息服務業蛛網模型.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 76-79.
邵昶, & 李健. (2008). 產業鏈"波粒二象性"研究. 商業研究, 133-136.
洪勇, & 蘇孜勤. (2007). 發展中國家核心產業鏈與核心技術練的協同. 中國工業經濟, 38-47.
郁义鸿. (2005). 產業鏈類型與產業鏈效率基準. 中國工業經濟, 35-42.
曹順良, & 劉杰. (2008). 上海市信息服務業產業集群分析. 軟科學, 31-35.
曹群, & 姜振寰. (2008). 產業鏈的內涵及特徵分析. 商業研究, 133-136.
陳柳欽. (2007). 集群效應和鏈式效應. 產業價值鏈, 78-81.
鄭大慶, 張贊, & 于俊府. (2011年1月25日). 產業鏈整合理論探討. 科技進步與對策, 頁 64-66.
漁業署. (2010). 台灣近海與養殖研究報告. 中華民國.
漁業署. (2016). 民國105年漁業統計年報. 中華民國.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16). 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 羅馬: 聯合國.

英文書籍
APICS. (2002). Annual Report. APICS.
BainSJoe. (1959).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Wiley.
Deans, K. G., Fritz, K., & Stefan, Z. (2002). Winning the Merger Endgame. McGraw-Hill.
Frazelle, & EdwardH. (2002).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McGrow-Hill.
Frazelle, & H.Edward. (2002).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McGrow-Hill.
HeskettL.J. (1977). Logistics-essential to strategy.
KimberlyR.J., & Quinn. (1984).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Transition. Homewood, Illinois: Jessey Base Inc.
NadlerD.A., & TushmanM.L. (1994). Discontinuous Change. Jossey-Bass.
PorterEugeneMichael.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 Free Press.
RaymondVernon. (1968). International Trade in Product Cycle.
SmithAdam. (1776). The Wealth of Nations. London: W. Strahan and T. Cadell.
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Product Cycle.

英文期刊
Böhm-BawerkvonEugen. (1889). Positive Theory of Capital(. Wien.
BrighamF.Eugene, & GapenskiC.Louis. (1991). Flotation Cost. Adjustments. 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 頁 29-34.
CookeE.T. (1986). Voluntary disclosure by Swedish companies.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頁 1-25.
CookeT.E. (1986). Voluntary disclosure by Swedish compan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1-25.
FrohlichM.T. (2001). Arcs of integration: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upply chain strategie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頁 185-200.
HeskettJ.L. (1977). Logistics--essential to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頁 85-96.
LevyHaim, & SarnatMarshall. (1970).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 Portfolio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頁 668-675.
MorganSwink, RamNarasimhan, & CynthiaWang. (2007年Jan月). Managing beyond the factory walls: Effects of four types of strategic integration on manufacturing plan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頁 148-164.
Shaheen. (1994).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 Chief Executive, 2-5.
StevensC.Graham. (1989). 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 Distribution & Materials Management, 頁 Vol. 19 Issue: 8, pp.3-8.
WangC.L., & AhmedP.K. (2007). Dynamic Capabilities: A Review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Vol.9, 31-51.
WeickE.Karl, & QuinnE.Robert. (1999年2月).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頁 Vol. 50:361-386.
ZhaoXiande. (2008年May月). The impact of power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on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customers in a supply chain.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頁 368-388.

日文書籍
大月博司. (2005). 組織變革とパラドックス. 東京都: 同文館.

報紙與網站資訊
European Comission Press. (2015年10月1日). Press Release Data. 2018年06月16日 擷取自 European Comission: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15-5736_en.htm
上下游. (2018年4月29日). 獨家》歐盟認定台灣執法不力,3月訪台結果出爐,維持遠洋漁業黃牌. 2018年6月16日 擷取自 News & Market: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8845/
大聯大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www.wpgholding.com.
公開資訊觀察站.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mops.twse.com.tw/mops/web/index.
友尚集團網站.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www.yosungroup.com/yosun/index.do.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2009). 併購概要. 2009 擷取自 MAPECT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www.mapect.com/knowledge_mna_pra01.php
(2008年3月18日). 近年電子零件通路商主要整併案. (自由時報, 面談者)
品佳集團網站.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222.sacg.com.tw.
凱悌集團網站.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www.pernas.com.tw/chinese/link/link.html.
詮鼎集團網站. (無日期). 擷取自 http://www.aitgroup.com.tw/tw/aitg.asp?fsh=aitg.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MBA.015.2019.F08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