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南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與意理分析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s of Signification in an Environmental Protest
作者 方孝謙
Fong, Shiaw-Chian
貢獻者 問題與研究
關鍵詞 框架;動員;示意;自然化
日期 1996-02
上傳時間 11-Apr-2019 16:46:51 (UTC+8)
摘要 針對一九九五年下半年發生在台灣南部之民眾圍廠,抗議石化工廠排放廢氣的個案,研究者利用社會學之社會運動理論分析,得出主客層面兩點結論。客觀來說,本文析得在抗爭過程中,縣級地方政府,因為中央政府受限於年底以降的立法委員、國大代表、總統選舉,不敢開罪選民而取得關鍵中介角色:一方面迫使廠商降價供應自發電力並繳交地方營業稅,另一方面以此優惠條件令鄉民讓步而使石化工場復工,成為抗爭事件之最大受益者。主觀來說,本文證明鄉民與廠方兩造,環繞圍廠事件,各自形成「生存權利」及「科技萬能」的意識形態,並透過相同的論述機制,自然化了彼此「積怨」或「牟利、的動機,使動機成為論述空間中的「常識」,也使得抗爭兩造忘卻意識形態本身之運作。研究者並藉著經濟問題的討論,表達對融合組織及意理的社會運動架構的看法。
關聯 問題與研究, 35(2), 40-53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問題與研究-
dc.creator (作者) 方孝謙-
dc.creator (作者) Fong, Shiaw-Chian-
dc.date (日期) 1996-02-
dc.date.accessioned 11-Apr-2019 16:46:51 (UTC+8)-
dc.date.available 11-Apr-2019 16:46:5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Apr-2019 16:46:51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921-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針對一九九五年下半年發生在台灣南部之民眾圍廠,抗議石化工廠排放廢氣的個案,研究者利用社會學之社會運動理論分析,得出主客層面兩點結論。客觀來說,本文析得在抗爭過程中,縣級地方政府,因為中央政府受限於年底以降的立法委員、國大代表、總統選舉,不敢開罪選民而取得關鍵中介角色:一方面迫使廠商降價供應自發電力並繳交地方營業稅,另一方面以此優惠條件令鄉民讓步而使石化工場復工,成為抗爭事件之最大受益者。主觀來說,本文證明鄉民與廠方兩造,環繞圍廠事件,各自形成「生存權利」及「科技萬能」的意識形態,並透過相同的論述機制,自然化了彼此「積怨」或「牟利、的動機,使動機成為論述空間中的「常識」,也使得抗爭兩造忘卻意識形態本身之運作。研究者並藉著經濟問題的討論,表達對融合組織及意理的社會運動架構的看法。-
dc.format.extent 107633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relation (關聯) 問題與研究, 35(2), 40-53-
dc.subject (關鍵詞) 框架;動員;示意;自然化-
dc.title (題名) 南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與意理分析-
dc.title (題名)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s of Signification in an Environmental Protest-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