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結構論與傳播研究
作者 蘇蘅
貢獻者 新聞學研究
關鍵詞 巨觀角度;兩元對立論;結構論;語言學;認識現象的方法
日期 1987-01
上傳時間 16-May-2019 14:39:33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介紹「結構論」的特色以及對傳播研究的影響。本文指出,「結構論」有以下特色:(1)強調嚴謹的理論,並要求用科學的認識論作為社會形成的先決條件;(2)強調「認識現象的方法」,因此強調統合不同主體,可打破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障礙;(3)批評人文社會科學的嚴格「形式化」要求,並帶領人文社會科學重新尋求整個系統的大綱領。其次,「結構論」對傳播研究有以下影響:(1)承認媒介的相對自主性和有效性;(2)探索媒介和意識型態形成的關係與過程;(3)從「巨觀」角度提出研究的系統脈絡,以建構理論和實務的關係。最後,「結構論」在研究方法上有以下突破:(1)追求符號內在「關係」意義,而不是出現頻率多寡的表面意義;(2)結構主義者基本遵循語言學的「兩元對立論」,使研究者從敘述式的情節或報導中,找出至少兩元對立的分析單位。
關聯 新聞學研究, 38, 179-208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新聞學研究-
dc.creator (作者) 蘇蘅-
dc.date (日期) 1987-01-
dc.date.accessioned 16-May-2019 14:39:33 (UTC+8)-
dc.date.available 16-May-2019 14:39: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6-May-2019 14:39:33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3472-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旨在介紹「結構論」的特色以及對傳播研究的影響。本文指出,「結構論」有以下特色:(1)強調嚴謹的理論,並要求用科學的認識論作為社會形成的先決條件;(2)強調「認識現象的方法」,因此強調統合不同主體,可打破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障礙;(3)批評人文社會科學的嚴格「形式化」要求,並帶領人文社會科學重新尋求整個系統的大綱領。其次,「結構論」對傳播研究有以下影響:(1)承認媒介的相對自主性和有效性;(2)探索媒介和意識型態形成的關係與過程;(3)從「巨觀」角度提出研究的系統脈絡,以建構理論和實務的關係。最後,「結構論」在研究方法上有以下突破:(1)追求符號內在「關係」意義,而不是出現頻率多寡的表面意義;(2)結構主義者基本遵循語言學的「兩元對立論」,使研究者從敘述式的情節或報導中,找出至少兩元對立的分析單位。-
dc.format.extent 154122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relation (關聯) 新聞學研究, 38, 179-208-
dc.subject (關鍵詞) 巨觀角度;兩元對立論;結構論;語言學;認識現象的方法-
dc.title (題名) 結構論與傳播研究-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