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林巧敏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Lin, Chiao-Min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鄭安佩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Zheng, An-Pei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鄭安佩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Zheng, An-Pei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9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Jul-2019 11:15:38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Jul-2019 11:15:38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Jul-2019 11:15:38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10691300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277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6913001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摘要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階段身心障礙類特殊教育教師,使用數位資源融入教學之現況。特殊教育教師是指任教於國小「集中式特殊教育班」、「分散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等身心障礙類別教師,探討進行教學時,數位資源之使用動機、使用行為、以及使用經驗,並進一步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年齡、最高學歷、任教班型、任教年資、學校所在區域)之間是否產生差異,最後提出相關建議。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並自編「國小特殊教育教師使用數位資源融入教學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以臺灣劃分北、中、南、東四區域之特教教師為研究對象,採問卷寄送、網路問卷兩方式同步進行問卷調查,最終回收186份有效問卷。本研究發現:(一)大部分教師的數位資源使用需求,運用在「教學」上的動機最高,如為了設計學習單、考試卷,或是運用在課堂輔助教學。(二)現今數位資源包羅萬象,教師在數位資源使用行為上,相當重視該資源是否取得便利,並傾向於使用Google、Yahoo、YouTube等平台。(三)大部分教師認為數位資源融入教學對特殊學生是有幫助的,也樂於在課堂上使用數位資源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致上持有正面態度。(四)無論背景變項為何,教師對於數位資源有一定的使用需求;但相對的,教師擔心進行數位資源融入教學時需花費更多課餘時間。最後建議:(一)國小特殊教育教師之間,應多採教師同儕互相交流分享,並透過數位資源融入教學了解各科目、不同身心障礙類別或程度之學生的學習成效為何;鼓勵教師建立自身特殊教育平台資源網,如學校班級網頁、粉絲專頁等方式建立自身資源空間。(二)學校、教育主管機關方面,建議辦理相關研習時,調查教師對於數位資源的需求來訂定主題;提升數位資源之軟硬體設備,檢視校內數位資源設備是否充足,提升教師使用頻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所設立的特教資源中心,縣市之間應整合並推廣。(三)數位資源平台設計方面,應重視網站的維護,定期進行網站介面的更新;鼓勵辦理網站教材的投稿、建立優良教材評選之獎勵制度、建立提供教師進行學生評量的空間等。關鍵字:特殊教育;特教教師;數位資源;數位資源融入教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ABSTRACT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using Integrating Digital Resources into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mean the teachers who teach special self-contained class, resource class or itinerant class. In this research, we want to investigate the using motivation, behavior and experience of the digital resource during education. Furthermore, we desire to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 for example, teacher’s age, highest education, the class they teach, teaching years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chool. After discussing all above these variables, we will provide the related suggestions.To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 we used a questionnaire named “Questionnaire of elementary special teachers using digital resources for teaching” as a researching tool. We divided the special teachers into four areas north, middle, south, and east in Taiwan. we send mail or online questionnaire to do research. Finally, we had received 186 valid questionnaires.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we found:1. Most of the elementary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using digital resources for “teaching purpose”, for example, designing learning sheet, examination paper, or auxiliary teaching.2. The convenience for digital resource is a key factor. So, most of the teachers would use platforms like Google, Yahoo, or Youtube.3. Most of the teachers thought using the digital resource in the teaching is useful and would like to choose digital resources for teaching.4. No matter the background variable is, the digital resources are using extensively now. On the contrary, some teachers worried about they need to spend more time designing how to migrate the digital resource into their teaching.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ing:1. The resource sharing should be encouraged among elementary special teachers. Through the digital resource to understand the learning effect between different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isorder. We also encouraged teachers to establish their own special education resource platform. For example, the class website, fan pages.2. For the authority, firstly, we thought when the workshops are preparing, they need to investigate the needs of the teachers. Secondly, the authority should enhance the digital resource equipment and check the resource is sufficient or not and increase the using frequency. The special resource center establish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promoted.3. The digital resource platform should be maintained and updated regularly. Encourag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Establish a reward system for great teaching material. Provide the teachers with a space to estimate students.Keywords: Special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tegrating DigitalResources, Integrating Digital Resources Into Teaching.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次謝辭 i摘要 ii圖目次 vii表目次 viii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研究目的 4第三節 研究問題 4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第五節 名詞釋義 6第二章 文獻探討 7第一節 數位資源之意涵 7第二節 數位資源運用於教學之探討 25第三節 數位資源運用於特殊教育之探討 30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40第三節 研究對象 46第四節 研究流程 49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1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3第一節 基本背景資料分析 53第二節 使用數位資源融入教學之分析 56第三節 背景資料與數位資源融入教學之差異分析 65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1第一節 結論 81第二節 建議 84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87參考文獻 89附錄 95附錄一:「國小特殊教育教師使用數位資源融入教學之調查」問卷 95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259705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1300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特殊教育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特教教師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數位資源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數位資源融入教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Special education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Integrating digital resources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Integrating digital resources into teaching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國小特教老師使用數位資源融入教學之調查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A study on integrating digital resources into teaching for elementary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中央研究院(2012)。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取自:http://www.teldap.tw/Introduction/introduction_3_13.html王梅玲(2012)。從資訊使用觀點探討學術圖書館電子資源評鑑。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研討會演講,臺北市: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向建憲(2014)。國小教師對使用電子白板接受度及影響之研究:以台南市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呂文雅(2006)。數位美術資源及網路平台融入國小彩墨畫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何東墀、張慈蘭(1989)。中度智能不足者購物技能教學效果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4,147-181。李采臻(2013)。探討將平板電腦結合App融入數學教學-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吳志鴻(2011)。臺北市國小教師使用國語科電子教科書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吳武典(2008)。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國家教育研究院,9,319~370。吳明德、陳世娟、謝孟君(2005)。小學教師網際網路教學資源尋求及使用行為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2(4),481–498。吳致嘉(2014)。國小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以故事結構結合數位故事創作應用平板電腦進行教學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林如章(2004)。數位化教學資源分享與創意教學─從國外相關網頁省思國內教學資源的建置。取自:https://phy.ntnu.edu.tw/~wdchen/pdf/book6/27.pdf。林宏旻(2008)。數位學習在特殊教育之應用。特殊教育輔助科技,1,19-22。林淑玫(2013)。多媒體繪本融入不同識字教學法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林淑媚(2012)。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國小六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林霓苗(2012)。平板電腦改善自閉症兒童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數據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圖書。邱滿艷(1984)。社會技巧訓練法-對一個中度智能不足者學習「買東西」的效果。特殊教育會刊,7,96-99。周豐宜(2013)。多媒體部件識字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徐金蓮(2009)。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國語文教學--以三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郭伊黎(2009)。結合互動式電子白板協助中重度智能障礙兒童學習功能性數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陳志銘、陳佳琪(2008)。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現況與發展。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2),9-23。陳明聰(2002)。數位學習環境中身心障礙學生學習的契機、挑戰與因應。特殊教育教材教法與教學文集,129-154。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中心。陳慶帆(2013)。數位化教材與教學模式介紹。取自:http://ba.tchcvs.tc.edu.tw/research/102/1021121/數位化教材與教學模式介紹.pdf陳儒瑩(2013)。網路教學資源應用於國中教師教學歷程之研究—以新竹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特教通報網(2018)。年度特教統計。取自:https://www.set.edu.tw/。高雄市特殊教育學校(2018)。教材分享資源網。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a/ckmr.kh.edu.tw/4sc/home。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015)。數位資源入口網。取自:http://ers.nlpi.edu.tw/idsermpl/searchErm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018)。入口網站。取自:https://www.nlpi.edu.tw/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入口網站。取自:https://www.naer.edu.tw/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取自:https://ngis.nat.gov.tw/statistic/Document/pdf/106.pdf教育部(2010)。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實施辦法。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9140。教育部(2015)。國民中小學及普通型高中-藝術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取自:http://multi-aes.prj.ntnu.edu.tw/page09-detail.php?id=2530教育部(2016)。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資源平臺。取自:https://priori.moe.gov.tw/index.php?mod=resource教育部(2018a)。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取自:https://dlearning.ncku.edu.tw/。教育部(2018b)。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取自:http://mobile.project.lins.fju.edu.tw/resource/isp。教育部(2018c)。教育雲-教育大市集。取自:https://market.cloud.edu.tw/。教育部(2018d)。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優質特教平台。取自:http://sencir.spc.ntnu.edu.tw/_other/GoWeb/include/index.php?Page=6-5。教育部(2018e)。有愛無礙數位學習教材管理系統。取自:https://contents.dale.nthu.edu.tw/教育部(2018f)。國教署特教網路中心-阿寶的天空。取自:https://www.aide.edu.tw/。教育部(2018g)。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班班級及專責單位設置與人員進用辦法。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702。教育部統計處(2018)。重要教育統計指標。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2012)。全國教學APP市集。取自:http://appmall.edu.tw/。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2018)。國中小行動學習推動計畫。取自:https://mlearning.ntue.edu.tw/。教育雲(2016)。教育媒體影音。取自:https://video.cloud.edu.tw/video/。許慧貞(2006)。國小資源班教師對於教材分享系統之數位學習教材庫使用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廖婉如(2005)。數位化閱讀方式-電子書。台北:文崗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張益睿(2006)。國小特教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張雅芳、徐加玲、朱鎮宇(2007)。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4),413-434。商業週刊(2013)。別只會用Google,史上最完整搜尋引擎大全。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3653&type=Blog&p=1童敏喬(2015)。應用平板電腦於故事結構教學對改善國小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曾敏玲(2002)。非書的書-電子書。東吳大學圖書館通訊,14,1-30。取自:http://www.lib.scu.edu.tw/pub/s14/14-1.pdf曾愛玲(2004)。繪本演奏-資訊科技融入語文領域聽說讀寫之綜合運用-以國小二年級製作電子繪本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楊佩蓁(2009)。網路教材於國小特殊教育課程中使用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詹蔭禎(2010)。透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增進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錢幣管理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溫瓊怡(2003)。電腦多媒體漢字部件教學系統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輔仁大學(2007)。圖書資訊利用教育網。取自:http://libteach.lins.fju.edu.tw/。臺中市政府(2015)。數位教學資源網。取自:https://etoe.tc.edu.tw/。鄭如婷(2007)。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國語文教學學習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蔡永橙、黃國倫、邱志義(2007)。數位典藏技術導論。台北:臺大出版中心。蔡伯艷(2013)。結合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與圖解識字教學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蔡昌諭(2013)。多媒體電腦教學對閱讀障礙學生識字學習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劉永蕙(2008)。數位典藏融入小學教學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劉佳旻(2012)。國文科多媒體教學對國中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台中市。潘鈺筠(2012)。國語科電子教科書註記與摘要提示對國小學生學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謝亞倫(2014)。運用數位資源輔助分組合作學習對國民中學數學科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謝雅婷(2014)。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多媒體電腦輔助功能性詞彙識字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簡木全(2003)。國小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羅仕傑(2011)。國中地理教師運用數位資源融入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蘇彥寧(2018)。運用電子書支援數位閱讀:國小學童學習任務需求之電子書系統研發與視覺疲勞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蘇家螢(2009)。多媒體教學對國小中年級學習障礙學生寫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NCCU201900009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