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陳士元易學研究
A study on Chen Shiyuan’s Yi Theory
作者 鄭丹倫
ZHENG, DANLUN
貢獻者 陳睿宏
鄭丹倫
ZHENG, DANLUN
關鍵詞 陳士元
《易象鉤解》
《易象彙解》
明代易學
象數易學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7-Aug-2019 16:24:36 (UTC+8)
摘要 陳士元(1516-1597)雖師承甘泉學派,因置身晚明的復古思潮,於心學方面的承續較少,著重闡揚湛若水重「學問思辨行」的特色,積極回歸對傳統儒學理想價值的追尋。他擅長經史地理,博聞強記,又根柢漢儒的治經門徑,勤於鉤稽文獻,蒐集古注佚文,注重五經文本的校勘,使之更貼近經典的原義。在此基礎上辨字訓詁,考據名物,往往博徵廣引,信而有據,成為漢宋學術轉型的先驅者。但因陳士元而立之年即辭官歸里,僻居應城,鮮有知名朋好,雖學殖深厚、著述宏富,其學說卻並未得到廣泛的重視。直至四庫館臣採編其書,方才於海內外流傳日廣。本文以陳士元《易象鉤解》、《易象彙解》兩部《易》著為關注點,陳氏於《易》亦推尊漢《易》,專意於象旨,採漢儒之舊法取象釋義。在義理易學與圖書之學主流風尚的時代氛圍中,陳氏接續斷裂千年的易學傳統,使沉寂已久的漢代象《易》得以重新振興,為明代易學建立新的典範與活力,可以視為乾嘉漢《易》之先聲。
本文著重從象數與義理兩個面向梳理陳士元易學的重要內涵。陳士元治經重考究而略於哲理的闡發,以傳統儒學的政教關懷作為《易》著的思想基調,表露出對聖賢的景仰、崇禮的儒家傳統、以君臣為主的儒家倫常觀以及君子小人的治道關懷,於《易》理則多有人事懲戒之言。晚明哲學思潮以及甘泉的心學觀點在其書中也時有體現。
在象數方面,陳士元將漢儒所創立的互體、伏卦、反對、卦變、卦主、納甲、十二消息卦、爻位、陰陽等取象方法巧為運用,純熟周洽,多能本諸己意,不墨守承襲舊說,積極地探尋不同的取象釋義路徑。時常數義並舉,展現出其獨特的象數風格。其八卦取象主要本於《說卦》,於虞翻逸象也多有根據,在取象釋義的過程中對於八卦用象有著精詳的認識,足以得見其治漢《易》之功力。《易象彙解》分類彙總經傳之象,《易象鉤解》亦努力地找尋卦爻辭背後暗藏的取象表意規律,認為取象取應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靈活思維。陳士元於《易》數及宇宙論著墨不多,確立大衍之數與天地之數之間的推原關係,不失為獨到之見;以太極為未分之元氣,分化為陰陽二氣即是乾、坤,進而衍生出八卦、自然界的十二種物象,天地萬物之中皆具一太極。
陳士元廣摭漢以來諸家《易》說及經史子籍,要以訓詁考據為主,雖然對程、朱等宋儒之部分觀點予以批評駁斥,但同時接納其認為合理的釋義內容,並沒有顯露出明顯的黜宋揚漢傾向,而以求真為治《易》的最終目的。
約言之,陳士元易學雖有取象過於繁複、先後天八卦方位兼採等失當之處,但瑕不掩瑜,對明代純粹的象數易學建構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如潘雨廷所云,該書「以取象為主,頗能駕王弼而上之,優游於漢儒之林」、「因象明義,已多足取」;總結卦爻辭規律「皆能比類明義,象理互通,於經文多所闡明」;考據名物「可謂能明辨焉」;人事哲理之論「乃藥石之言,讀《易》之君子可不引以為戒乎」。雖有小疵,但「全書解經之法甚正,凡初究漢象者,於《集解》或未能得其要,此書足為之階。」
參考文獻 一、陳士元論著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二輯》經部一,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湖北先正遺書》,民國十二年沔陽盧氏慎始基齋借蒲圻張氏無倦齋藏明本影印。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二輯》經部一,重慶 :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百部叢書集成》第52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湖北先正遺書》,民國十二年沔陽盧氏慎始基齋借蒲圻張氏無倦齋藏明刊本影印。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5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叢書集成初編》0425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至二十八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16冊哲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
[明]陳士元:《五經異文》,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古俗字略》,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名疑》,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江漢叢談》,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姓匯》,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姓觿》,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孟子雜記》,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孟子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7冊,1986年。
[明]陳士元:《荒史》,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夢占逸旨》,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論語類考》,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歸雲外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年。
[明]陳士元,錢熙祚校勘:《易象鉤解》,收於《守山閣叢書》,民國十一年上海博古齋影印本。

二、古籍《易》著(依年代先後排序)
《子夏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漢]孟喜:《孟氏章句》,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冊,1976年。
[漢]京房:《京氏易傳》,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第98冊,1978年。
[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藝文志》,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趙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漢]魏伯陽等撰:《古文參同契箋註集外二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
[宋]劉牧:《易數鈎隱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冊,1986年。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程頤:《伊川易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1983年。
[宋]程頤撰,王孝魚點校:《易程傳》,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鄭剛中:《周易窺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冊,1983年。
[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冊,1986年。
[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廣文書局《易學叢書續編》本,1974年。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冊,1986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宋]朱熹:《周易二種.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
[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太極圖》,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朱熹撰,岡田武彥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
[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冊,1986年。
[宋]張栻:《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王宗傳:《童溪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7冊,1986年。
[宋]王應麟:《周易鄭康成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1983年。
[宋]雷思齊:《易圖通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吳澄:《易纂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
[宋]丁易東:《大衍索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
[宋]丁易東:《易象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俞琰:《周易集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俞琰:《讀易舉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
[宋]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冊,1986年。
[元]張理:《易象圖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
[元]董真卿:《周易會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6冊,1986年。
[元]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4冊,1986年。
[明]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明]胡居仁:《易像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
[明]蔡清:《易經蒙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9冊,1986年。
[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明]湛若水:《聖學格物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明]湛若水:《泉翁大全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7年。
[明]韓邦奇:《啟蒙意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0冊,1986年。
[明]楊慎:《升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70冊,1986年。
[明]熊過:《周易象旨決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
[明]熊過:《南沙先生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1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來知德:《周易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2冊,1986年。
[明]章潢:《周易象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9冊,2002年。
[明]章潢:《讀易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9冊,2002年。
[明]魏濬:《易義古象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4冊,1986年。
[明]黃道周:《三易洞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黃道周:《易象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何楷:《古周易訂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6冊,1986年。
[明]董守瑜:《卦變考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方以智:《周易時論合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15冊,2002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黃宗羲全集》第9冊,1993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黃宗炎:《周易象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
[清]黃宗炎:《尋門餘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
[清]王夫之:《船山易學》,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清]毛奇齡《仲氏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 1983年。
[清]毛奇齡《易小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1冊,1986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清]閻若璩:《潛邱劄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59冊,1986年。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清]李塨:《周易傳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冊,1986年。
[清]惠士奇:《惠氏易說》,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易類彙編》本,1992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李可寀纂修:《(雍正)應城縣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惠棟:《九經古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91冊,1986年。
[清]惠棟:《周易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冊,1986年。
[清]惠棟:《易例》,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0冊,1976年。
[清]惠棟:《易漢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新編》第17冊, 1985年。
[清]惠棟:《增補鄭氏周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
[清]章學誠纂:《(嘉慶)湖北通志檢存稿》,民國劉氏嘉業堂刻章氏遺書本。
[清]莊存與:《卦氣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7冊,1983年。
[清]張惠言:《周易荀氏九家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
[清]張惠言:《周易虞氏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
[清]張惠言:《周易鄭氏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
[清]張惠言:《周易鄭氏學》,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6冊,1976年。
[清]張惠言:《易緯略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40冊,2002年。
[清]紀磊:《九家逸象辨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30冊,1989年。
[清]紀磊:《虞氏逸象攷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30冊,1989年。
[清]李富孫:《易經異文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0冊, 1983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清]李銳:《周易虞氏略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10月初版。
[清]紀昀等編纂:《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方申:《方氏易學五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29冊,1989年。
[清]黃奭:《漢學堂經解》,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清]趙在翰輯:《七緯(附論語讖緯)》,北京:中華書局,2012。
[清]陳壽熊:《讀易漢學私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俞樾:《周易互體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俞樾:《周易平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戴望:《顏氏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河圖洛書出版社,1974年。
[清]王樹枏:《費氏古易訂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光緒辛卯季冬文莫室刻本,1990年。
[清]王仁俊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章太炎等撰:《易學論叢》,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王承禧纂,羅緗、陳豪修:《(光緒)應城縣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朱希白,沈用增,周桂清:《(光緒)孝感縣志》,收於《中國地方誌集成湖北府縣志輯7》,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賡音布等修,劉國光等纂:《(光緒)德安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楊文鼎等修:《灤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清]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49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清]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明代名人年譜續編》第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
[清]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收於《儒藏‧史部‧儒林年譜》第22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陳士珂輯:《孔子家語疏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二、當代論著(依姓氏筆劃排序)
丁維杰:《周易哲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叢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孔繁詩:《易經繫辭傳研究》,臺北:晴園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王居恭:《周易旁通》,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王章陵:《周易思辨哲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王博:《易傳通論》,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王新春:《周易虞氏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瓊珊:《易學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出版社,1991年。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江國樑:《易學研究基礎與方法》,臺北:學易齋,2000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艾爾曼:《從理學到樸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余敦康:《周易現代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吳康:《邵子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吳懷祺:《易學與史學》,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呂紹綱:《周易闡微》,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呂紹綱主編:《周易辭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周龍:《易學窺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北京:長春出版社,1992年。
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從科學角度的開拓》,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年。
杜信孚纂輯,周光培、蔣孝達參校:《明代版刻綜錄》,揚州:廣陵古籍印刻社,1983年。
汪忠長:《讀易劄記》,臺北:考古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汪致正:《易學津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止禮:《易經與中國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年。
周伯達:《周易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孟森:《明史講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尚秉和:《焦氏易詁》,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林忠軍、張沛、張韶宇等著:《明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林忠軍、張沛、趙中國等著:《清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8年。
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上、下)》,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林耕年:《易學通論》,臺北:大溢出版社,2003年。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祁潤興:《周易義理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唐明邦、汪學群:《易學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唐琳:《朱震的易學視域》,北京:中國書社,2007年。
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
徐芹庭:《易經研究》,臺北:五洲出版社,1997年。
徐芹庭:《易經源流》,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徐芹庭:《易經詳解》,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徐芹庭:《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年。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作者自印,1988年。
高懷民:《中國哲學在皇皇易道中成長發展》,臺北:作者自印,1999年。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0年。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
高懷民:《邵子先天易哲學》,臺北:作者自印,1987年。
常秉義:《周易與歷法》,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
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張吉良:《周易哲學和古代社會思想》,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張善文:《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漢:《周易會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濤主編:《周易文化研究(第一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章秋農:《周易占筮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郭建勳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郭彧:《京氏易傳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郭彧:《京氏易源流》,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郭齊勇主編:《宋明時期湖北的儒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睿宏(伯适):《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陳睿宏:《宋元時期易圖與數論的統合典範──丁易東大衍數說圖式結構化之易學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
陳睿宏:《宋代圖書易學之重要輯著──《大易象數鈎深圖》與《周易圖》一系圖說析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6年。
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傅隸樸:《周易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程石泉:《易學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黃沛榮:《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臺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楊吉德:《周易卦象與本義統解》,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楊自平:《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楊錦銓:《易經古義解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葉福翔:《易玄虛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象數精解》,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述》,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鄭衍通:《周易探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2年。
鄭萬耕:《易學源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
盧央:《京氏易傳解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盧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盧央:《易學與天文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5年。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鍾泰德:《易經研究》,臺北:文英堂出版社,1998年。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三、論文期刊(依姓氏筆劃排序)
(一)學位論文
王新生:《《俚言解》整理與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3年。
吳菁珂:《北宋易學的開放性詮釋》,石家莊:河北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2年。
周志波:《《古俗字略》研究》,保定:河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8年。
胡傑:《張栻經學與理學探析》,成都:四川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
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年。
涂雲清:《吳澄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張嘉雯:《明陳士元:《論語類考》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許秀貞:《明代易學著述考》,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曾復祺:《朱震易學之研究》,臺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楊東:《王弼易學與程頤易學的比較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02年。
楊淑瓊:《虞翻易學研究──以卦變和旁通為中心的展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葉穗:《《古俗字略》注音釋羲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14年。
葛雅:《《論語》名物詞研究──以陳士元《論語類考》為研究基點》,西安:西北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詹景安:《熊過《周易象旨決錄》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劉新平:《易學中的五行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
韓賀舟:《邵雍易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
江弘毅:《宋易大衍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1年。
官岳:《來知德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8年。
林志孟:《俞琰易學思想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徐瑞:《周易符號結構論》,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0年。
高新滿:《俞琰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2年。
張國洪:《吳澄的象數義理之學》,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6年。
許朝陽:《胡煦易學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許維萍:《宋元易學的復古運動》,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陳睿宏(伯适):《惠棟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黃忠天:《宋代史事易學研究》,臺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二)中文期刊
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頁50-61。
王樹人、喻柏林:〈《周易》的「象思維」及其現代意義〉,《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1-8。
任蘊輝:〈論漢代易學的納甲〉,《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8期,頁73-80。
何茂活:〈從《古俗字略》看漢字簡化的歷史基礎──兼論該書的辭書學價值〉,《辭書研究》,2012年第1期,頁67-73。
李輝:〈《孟子》句讀考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5年第1期,頁38-46。
杜文才:〈《歸雲別集》與《歸雲外集》子目探討〉,《圖書情報論壇》,1997年第2期(總第34期),頁74-75。
周山:〈《周易》詮釋若干問題思考〉,《中國哲學》,2004年第期,頁49-55。
周立升:〈虞翻象數易論綱──兼論虞氏易注的道家傾向〉,《中國哲學》(長沙:岳麓書社,1993)第十六輯,頁173-296。
林辰:〈《荒史》不荒〉,《中國圖書評論》,2003年第3期,頁36-37。
林忠軍、張沛:〈略論明代易學的形成、演變及意義〉,《周易研究》,2016年第3期,頁37-43。
林忠軍:〈《易緯》宇宙觀與漢代儒道合流趨向〉,《中國哲學》,2002年第12期,頁52-56。
林金泉:〈《周易》與陰陽五行思想〉,《孔孟月刊》,1981年9月,第21卷第1期,頁4-9。
林麗真:〈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與朱熹對易「象」的不同看法說起〉,《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頁35-41。
邵則遂:〈陳士元《俗用雜字》中的應城方言詞〉,《語言研究》,2008年第4期,頁89-93。
金生楊:〈明代西蜀熊過之易象學〉,《周易研究》,2013年第5期,頁56-65。
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收於《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三卷第五輯,1929年,頁605-635。
唐明貴:〈陳士元《論語類考》探微〉,《齊魯文化研究》,2010年第9輯,頁233-238。
徐朝陽:〈理學中的寂感形態及其意義〉,《國文學報》,2015年6月,第57期,頁113-144。
郝繼東:〈陳士元《俗用雜字》說略〉,《文化學刊》,2018年第09期,頁191-195。
常秉義:〈「卦變」說辨析〉,《周易研究》,1997年第4期,頁15-24。
張沛:〈李道平疏文中的易學思想〉,《蘭州學刊》,2014年第4期,頁12-17。
張素卿:〈從典範轉移論惠棟《周易本義辨證》,2013年6月,第53期,頁93-118。
張素卿:〈惠棟論《易》之「大義」與「微言」〉,《國文學報》,2014年12月,第56期,頁123-152。
曹樹明、宋錫同:〈王弼「卦主說」探微〉──對《易傳》以來「卦主」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管子學刊》2009年第1期,頁74-88。
郭彧:〈卦變說探微〉,《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9-20。
郭素紅:〈明代易學中的漢學傾向〉,《東嶽論叢》,2009年10月,第30卷第10期,頁110-113。
陳睿宏:〈《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象數觀析論〉,《成大中文學報》,2015年12月,第51期,頁1-30。
陳睿宏:〈《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義理思想析論〉,《清華中文學報》,2015年12月,第14期,頁175-230。
陳睿宏:〈丁易東大衍數說聯結圖書易學析論〉,《東吳中文學報》,2014年5月,第27期,頁145-184。
陳睿宏:〈圖書易學的延續與開展──論元代張理圖書易學之重要內涵〉,《東華漢學》,2014年6月,第19期,頁195-242。
傅榮賢:〈孟喜易學略論〉,《周易研究》,1994年第3期,頁4-7。
黃君棚、鍾雅瓊:〈张浚、张栻父子易学思想比较研究〉,《中華文化論壇》,2018年第8期,頁4-11。
楊正業:〈簡論《古俗字略》──兼及《漢語大字典》疑難字〉,《辭書研究》,2003年第5期,頁127-130。
楊自平:〈何楷《古周易訂詁》的訂詁成果析論〉,《鵝湖學誌》,2011年12月,第47期,頁93-139。
楊自平:〈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本義》會通眾說析論〉,《成大中文學報》,2017年9月,第58期,頁23-58。
楊自平:〈從《周易集說》、《讀易舉要》談俞琰的《易》學觀及治《易》特色〉,《政大中文學報》,2015年6月,第23期,頁103-130。
楊自平:〈黃道周《易象正》治《易》析論〉,《當代儒學研究》,2010年6月,第8期,頁19-55。
楊效雷:〈吳澄的卦主、卦統、卦變說〉,《周易研究》,2012年第5期,頁41-49。
葉穗、鄭賢章:〈《古俗字略》疑難注音釋義札考〉,《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頁434-438。
葉穗、鄭賢章:〈《古俗字略》與《龍龕手鏡》注音釋義對比研究〉,《懷化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頁89-91。
熊加全:〈第二版《漢語大字典》引《古俗字略》疑誤舉例〉,《保定學院學報》,2014年06期,頁76-80。
趙榮波:〈卦主說芻議〉,《周易研究》,2003年第2期,頁66-73。
劉玉建:〈五行說與京房易學〉,《周易研究》,1996年第4期,頁1-11。
劉玉建:〈試論京房易學中的世卦起月例〉,《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頁17-20。
劉玉建:〈論魏氏月體納甲說及其對虞氏易學的影響〉,《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頁21-25。
劉瑾輝、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綜論〉,《求是學刊》2011年第2期,頁140-146。
劉瑾輝、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舉要〉,《閱江學刊》,2010年第6期,頁91-98。
劉體勝:〈晚明陳士元易學思想探繹〉,《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8月,第4期,頁148-151。
劉體勝:〈陳士元的《語》《孟》學〉,《江漢論壇》,2009年第7期,頁41-45。
鄭萬耕:〈易學中的陰陽五行觀〉,《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頁24-32。
鄭萬耕:〈易學中的整體思維方式〉,《周易研究》,1995年第4期,頁62-70。
韓佳琦:〈《俚言解》研究〉,《文化學刊》,2008年第4期,頁109-114。
聶玉海:〈《左傳》記載的《周易》應用情況〉,《殷都學刊》,1997年第2期,頁24、25、4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515102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102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睿宏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鄭丹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ZHENG, DANL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鄭丹倫zh_TW
dc.creator (作者) ZHENG, DANLUN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7-Aug-2019 16:24:36 (UTC+8)-
dc.date.available 7-Aug-2019 16:24: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7-Aug-2019 16:24:3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515102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81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15102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陳士元(1516-1597)雖師承甘泉學派,因置身晚明的復古思潮,於心學方面的承續較少,著重闡揚湛若水重「學問思辨行」的特色,積極回歸對傳統儒學理想價值的追尋。他擅長經史地理,博聞強記,又根柢漢儒的治經門徑,勤於鉤稽文獻,蒐集古注佚文,注重五經文本的校勘,使之更貼近經典的原義。在此基礎上辨字訓詁,考據名物,往往博徵廣引,信而有據,成為漢宋學術轉型的先驅者。但因陳士元而立之年即辭官歸里,僻居應城,鮮有知名朋好,雖學殖深厚、著述宏富,其學說卻並未得到廣泛的重視。直至四庫館臣採編其書,方才於海內外流傳日廣。本文以陳士元《易象鉤解》、《易象彙解》兩部《易》著為關注點,陳氏於《易》亦推尊漢《易》,專意於象旨,採漢儒之舊法取象釋義。在義理易學與圖書之學主流風尚的時代氛圍中,陳氏接續斷裂千年的易學傳統,使沉寂已久的漢代象《易》得以重新振興,為明代易學建立新的典範與活力,可以視為乾嘉漢《易》之先聲。
本文著重從象數與義理兩個面向梳理陳士元易學的重要內涵。陳士元治經重考究而略於哲理的闡發,以傳統儒學的政教關懷作為《易》著的思想基調,表露出對聖賢的景仰、崇禮的儒家傳統、以君臣為主的儒家倫常觀以及君子小人的治道關懷,於《易》理則多有人事懲戒之言。晚明哲學思潮以及甘泉的心學觀點在其書中也時有體現。
在象數方面,陳士元將漢儒所創立的互體、伏卦、反對、卦變、卦主、納甲、十二消息卦、爻位、陰陽等取象方法巧為運用,純熟周洽,多能本諸己意,不墨守承襲舊說,積極地探尋不同的取象釋義路徑。時常數義並舉,展現出其獨特的象數風格。其八卦取象主要本於《說卦》,於虞翻逸象也多有根據,在取象釋義的過程中對於八卦用象有著精詳的認識,足以得見其治漢《易》之功力。《易象彙解》分類彙總經傳之象,《易象鉤解》亦努力地找尋卦爻辭背後暗藏的取象表意規律,認為取象取應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靈活思維。陳士元於《易》數及宇宙論著墨不多,確立大衍之數與天地之數之間的推原關係,不失為獨到之見;以太極為未分之元氣,分化為陰陽二氣即是乾、坤,進而衍生出八卦、自然界的十二種物象,天地萬物之中皆具一太極。
陳士元廣摭漢以來諸家《易》說及經史子籍,要以訓詁考據為主,雖然對程、朱等宋儒之部分觀點予以批評駁斥,但同時接納其認為合理的釋義內容,並沒有顯露出明顯的黜宋揚漢傾向,而以求真為治《易》的最終目的。
約言之,陳士元易學雖有取象過於繁複、先後天八卦方位兼採等失當之處,但瑕不掩瑜,對明代純粹的象數易學建構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如潘雨廷所云,該書「以取象為主,頗能駕王弼而上之,優游於漢儒之林」、「因象明義,已多足取」;總結卦爻辭規律「皆能比類明義,象理互通,於經文多所闡明」;考據名物「可謂能明辨焉」;人事哲理之論「乃藥石之言,讀《易》之君子可不引以為戒乎」。雖有小疵,但「全書解經之法甚正,凡初究漢象者,於《集解》或未能得其要,此書足為之階。」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一、明代易學發展的歷史背景 1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 8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11
一、陳士元學行考述 11
二、陳士元易學相關研究 12
三、陳士元其他相關研究 13
(一)文獻學 14
(二)《論語類考》 14
(三)《孟子雜記》 14
(四)《古俗字略》 15
(五)《俚言解》 17
(六)《俗用雜字》 17
(七)《荒史》 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主要研讀資料 18
一、研究方法 18
(一)歷史研究法 18
(二)系統研究法 18
(三)歸納與分析法 19
(四)相對比較法 19
(五)主題討論法 19
二、主要研讀資料 20
第二章 陳士元生平與論著概述 21
第一節 陳士元的生平概述 21
一、里籍與事功 21
二、宏富之著述 22
第二節 陳士元著作簡介 25
一、陳士元易學著作 25
(一)《易象鉤解》 25
(二)《易象彙解》 29
二、其他學術論著 30
第三節 陳士元易學源流考索 33
一、家學淵源 33
二、甘泉學派師承淵源 34
第三章 陳士元易學的重要義理思想 39
第一節 甘泉學派的心學思想 39
一、以心體體認天理 40
二、無助無忘與寂感之道 42
三、隨處體認天理 43
四、傳統儒學功夫與心學的融攝 45
(一)日新與自新 45
(二)明時知幾 46
(三)強恕而行 46
(四)心性修養 47
第二節 儒學本色的義理內涵 49
一、對聖賢的景仰 49
二、崇尚禮樂的儒家傳統 52
三、君臣為主的儒家倫常觀 54
四、君子小人的治道關懷 56
五、人事懲誡為主的《易》理發揮 58
第三節 博引群籍眾說釋《易》 62
一、廣採諸家《易》說 62
二、援史釋《易》 64
三、以經、子書釋《易》 66
四、重視名物考辨 69
第四章 陳士元的象數觀──從取象方法與爻位觀進行開闡 71
第一節 取象方法 73
一、互體 73
二、飛伏 76
三、反對與上下象易 78
(一)反對 78
(二)上下象易 80
四、先後天八卦方位結合五行、天文取象 80
(一)先天八卦方位 81
(二)後天八卦方位 83
五、卦變 88
(一)合於虞翻卦變說 90
(二)僅合於李挺之六十四卦相生卦變說 93
(三)不盡合於二家卦變說 93
六、其他取象方法 95
第二節 爻位觀 96
一、當位說 97
二、相應說 98
三、中位說 100
四、比、承、乘 104
(一)比 104
(二)承 105
(三)乘 105
五、卦主說 106
(一)經卦之主 107
(二)別卦之一爻主 108
(三)別卦之二爻主 109
第五章 陳士元的象數觀──從八卦用象與象數易學特色進行開闡 111
第一節 陳士元的八卦用象 111
一、八卦用象以及與《說卦傳》的比較 113
二、對荀九家與虞翻逸象的使用 117
第二節 陳士元象數易學的特色 120
一、成卦說與宇宙觀 120
二、《易》數思想 124
三、十二消息卦 127
四、爻位與爻性之象 130
(一)爻位的爵位與貴賤說 131
(二)以爻位的不同而取象 133
(三)爻性陰陽的大小尊卑 137
(四)以爻性陰陽取象 139
(五)以爻位的陰陽取象 141
五、總結卦象規律 142
六、觸類旁通的取象之法 144
七、結合兩卦卦象為新象 146
八、反對宋儒之《易》說 147
第六章 結論 149
一、陳士元易學的主要內涵與特色 149
(一)漢《易》本色的繁複象數說 149
(二)博引群籍眾說 151
(三)儒家修養與心學融攝的義理思想 151
二、陳士元易學的檢討與影響 152
(一)不當《易》說與刊刻訛誤 152
(二)以京氏《易》為太卜所藏 154
(三)用象繁瑣評議 156
三、總結研究之感想 158
參考文獻 161
zh_TW
dc.format.extent 365208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102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陳士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易象鉤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易象彙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明代易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象數易學zh_TW
dc.title (題名) 陳士元易學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Chen Shiyuan’s Yi Theor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陳士元論著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二輯》經部一,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湖北先正遺書》,民國十二年沔陽盧氏慎始基齋借蒲圻張氏無倦齋藏明本影印。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二輯》經部一,重慶 :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百部叢書集成》第52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湖北先正遺書》,民國十二年沔陽盧氏慎始基齋借蒲圻張氏無倦齋藏明刊本影印。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5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叢書集成初編》0425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至二十八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16冊哲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
[明]陳士元:《五經異文》,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古俗字略》,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名疑》,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江漢叢談》,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姓匯》,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姓觿》,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孟子雜記》,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孟子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7冊,1986年。
[明]陳士元:《荒史》,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夢占逸旨》,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論語類考》,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
[明]陳士元:《歸雲外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年。
[明]陳士元,錢熙祚校勘:《易象鉤解》,收於《守山閣叢書》,民國十一年上海博古齋影印本。

二、古籍《易》著(依年代先後排序)
《子夏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漢]孟喜:《孟氏章句》,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冊,1976年。
[漢]京房:《京氏易傳》,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第98冊,1978年。
[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藝文志》,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趙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漢]魏伯陽等撰:《古文參同契箋註集外二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
[宋]劉牧:《易數鈎隱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冊,1986年。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程頤:《伊川易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1983年。
[宋]程頤撰,王孝魚點校:《易程傳》,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鄭剛中:《周易窺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冊,1983年。
[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冊,1986年。
[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廣文書局《易學叢書續編》本,1974年。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冊,1986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宋]朱熹:《周易二種.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
[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太極圖》,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朱熹撰,岡田武彥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
[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冊,1986年。
[宋]張栻:《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王宗傳:《童溪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7冊,1986年。
[宋]王應麟:《周易鄭康成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1983年。
[宋]雷思齊:《易圖通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吳澄:《易纂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
[宋]丁易東:《大衍索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
[宋]丁易東:《易象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俞琰:《周易集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俞琰:《讀易舉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
[宋]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冊,1986年。
[元]張理:《易象圖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
[元]董真卿:《周易會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6冊,1986年。
[元]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4冊,1986年。
[明]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明]胡居仁:《易像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
[明]蔡清:《易經蒙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9冊,1986年。
[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明]湛若水:《聖學格物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明]湛若水:《泉翁大全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7年。
[明]韓邦奇:《啟蒙意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0冊,1986年。
[明]楊慎:《升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70冊,1986年。
[明]熊過:《周易象旨決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
[明]熊過:《南沙先生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1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來知德:《周易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2冊,1986年。
[明]章潢:《周易象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9冊,2002年。
[明]章潢:《讀易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9冊,2002年。
[明]魏濬:《易義古象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4冊,1986年。
[明]黃道周:《三易洞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黃道周:《易象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何楷:《古周易訂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6冊,1986年。
[明]董守瑜:《卦變考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方以智:《周易時論合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15冊,2002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黃宗羲全集》第9冊,1993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黃宗炎:《周易象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
[清]黃宗炎:《尋門餘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
[清]王夫之:《船山易學》,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清]毛奇齡《仲氏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 1983年。
[清]毛奇齡《易小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1冊,1986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清]閻若璩:《潛邱劄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59冊,1986年。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清]李塨:《周易傳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冊,1986年。
[清]惠士奇:《惠氏易說》,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易類彙編》本,1992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李可寀纂修:《(雍正)應城縣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惠棟:《九經古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91冊,1986年。
[清]惠棟:《周易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冊,1986年。
[清]惠棟:《易例》,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0冊,1976年。
[清]惠棟:《易漢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新編》第17冊, 1985年。
[清]惠棟:《增補鄭氏周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
[清]章學誠纂:《(嘉慶)湖北通志檢存稿》,民國劉氏嘉業堂刻章氏遺書本。
[清]莊存與:《卦氣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7冊,1983年。
[清]張惠言:《周易荀氏九家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
[清]張惠言:《周易虞氏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
[清]張惠言:《周易鄭氏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
[清]張惠言:《周易鄭氏學》,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6冊,1976年。
[清]張惠言:《易緯略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40冊,2002年。
[清]紀磊:《九家逸象辨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30冊,1989年。
[清]紀磊:《虞氏逸象攷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30冊,1989年。
[清]李富孫:《易經異文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0冊, 1983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清]李銳:《周易虞氏略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10月初版。
[清]紀昀等編纂:《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方申:《方氏易學五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29冊,1989年。
[清]黃奭:《漢學堂經解》,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清]趙在翰輯:《七緯(附論語讖緯)》,北京:中華書局,2012。
[清]陳壽熊:《讀易漢學私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俞樾:《周易互體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俞樾:《周易平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戴望:《顏氏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河圖洛書出版社,1974年。
[清]王樹枏:《費氏古易訂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光緒辛卯季冬文莫室刻本,1990年。
[清]王仁俊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章太炎等撰:《易學論叢》,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王承禧纂,羅緗、陳豪修:《(光緒)應城縣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朱希白,沈用增,周桂清:《(光緒)孝感縣志》,收於《中國地方誌集成湖北府縣志輯7》,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13年。
[清]賡音布等修,劉國光等纂:《(光緒)德安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楊文鼎等修:《灤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清]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49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清]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明代名人年譜續編》第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
[清]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收於《儒藏‧史部‧儒林年譜》第22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陳士珂輯:《孔子家語疏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二、當代論著(依姓氏筆劃排序)
丁維杰:《周易哲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叢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孔繁詩:《易經繫辭傳研究》,臺北:晴園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王居恭:《周易旁通》,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王章陵:《周易思辨哲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王博:《易傳通論》,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王新春:《周易虞氏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瓊珊:《易學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出版社,1991年。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江國樑:《易學研究基礎與方法》,臺北:學易齋,2000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艾爾曼:《從理學到樸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余敦康:《周易現代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吳康:《邵子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吳懷祺:《易學與史學》,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呂紹綱:《周易闡微》,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呂紹綱主編:《周易辭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周龍:《易學窺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北京:長春出版社,1992年。
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從科學角度的開拓》,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年。
杜信孚纂輯,周光培、蔣孝達參校:《明代版刻綜錄》,揚州:廣陵古籍印刻社,1983年。
汪忠長:《讀易劄記》,臺北:考古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汪致正:《易學津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止禮:《易經與中國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年。
周伯達:《周易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孟森:《明史講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尚秉和:《焦氏易詁》,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林忠軍、張沛、張韶宇等著:《明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林忠軍、張沛、趙中國等著:《清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8年。
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上、下)》,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林耕年:《易學通論》,臺北:大溢出版社,2003年。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祁潤興:《周易義理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唐明邦、汪學群:《易學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唐琳:《朱震的易學視域》,北京:中國書社,2007年。
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
徐芹庭:《易經研究》,臺北:五洲出版社,1997年。
徐芹庭:《易經源流》,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徐芹庭:《易經詳解》,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徐芹庭:《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年。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作者自印,1988年。
高懷民:《中國哲學在皇皇易道中成長發展》,臺北:作者自印,1999年。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0年。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
高懷民:《邵子先天易哲學》,臺北:作者自印,1987年。
常秉義:《周易與歷法》,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
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張吉良:《周易哲學和古代社會思想》,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張善文:《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漢:《周易會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濤主編:《周易文化研究(第一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章秋農:《周易占筮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郭建勳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郭彧:《京氏易傳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郭彧:《京氏易源流》,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郭齊勇主編:《宋明時期湖北的儒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睿宏(伯适):《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陳睿宏:《宋元時期易圖與數論的統合典範──丁易東大衍數說圖式結構化之易學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
陳睿宏:《宋代圖書易學之重要輯著──《大易象數鈎深圖》與《周易圖》一系圖說析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6年。
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傅隸樸:《周易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程石泉:《易學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黃沛榮:《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臺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楊吉德:《周易卦象與本義統解》,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楊自平:《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楊錦銓:《易經古義解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葉福翔:《易玄虛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象數精解》,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述》,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鄭衍通:《周易探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2年。
鄭萬耕:《易學源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
盧央:《京氏易傳解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盧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盧央:《易學與天文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5年。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鍾泰德:《易經研究》,臺北:文英堂出版社,1998年。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三、論文期刊(依姓氏筆劃排序)
(一)學位論文
王新生:《《俚言解》整理與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3年。
吳菁珂:《北宋易學的開放性詮釋》,石家莊:河北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2年。
周志波:《《古俗字略》研究》,保定:河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8年。
胡傑:《張栻經學與理學探析》,成都:四川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
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年。
涂雲清:《吳澄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張嘉雯:《明陳士元:《論語類考》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許秀貞:《明代易學著述考》,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曾復祺:《朱震易學之研究》,臺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楊東:《王弼易學與程頤易學的比較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02年。
楊淑瓊:《虞翻易學研究──以卦變和旁通為中心的展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葉穗:《《古俗字略》注音釋羲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14年。
葛雅:《《論語》名物詞研究──以陳士元《論語類考》為研究基點》,西安:西北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詹景安:《熊過《周易象旨決錄》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劉新平:《易學中的五行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
韓賀舟:《邵雍易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
江弘毅:《宋易大衍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1年。
官岳:《來知德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8年。
林志孟:《俞琰易學思想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徐瑞:《周易符號結構論》,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0年。
高新滿:《俞琰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2年。
張國洪:《吳澄的象數義理之學》,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6年。
許朝陽:《胡煦易學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許維萍:《宋元易學的復古運動》,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陳睿宏(伯适):《惠棟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黃忠天:《宋代史事易學研究》,臺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二)中文期刊
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頁50-61。
王樹人、喻柏林:〈《周易》的「象思維」及其現代意義〉,《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1-8。
任蘊輝:〈論漢代易學的納甲〉,《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8期,頁73-80。
何茂活:〈從《古俗字略》看漢字簡化的歷史基礎──兼論該書的辭書學價值〉,《辭書研究》,2012年第1期,頁67-73。
李輝:〈《孟子》句讀考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5年第1期,頁38-46。
杜文才:〈《歸雲別集》與《歸雲外集》子目探討〉,《圖書情報論壇》,1997年第2期(總第34期),頁74-75。
周山:〈《周易》詮釋若干問題思考〉,《中國哲學》,2004年第期,頁49-55。
周立升:〈虞翻象數易論綱──兼論虞氏易注的道家傾向〉,《中國哲學》(長沙:岳麓書社,1993)第十六輯,頁173-296。
林辰:〈《荒史》不荒〉,《中國圖書評論》,2003年第3期,頁36-37。
林忠軍、張沛:〈略論明代易學的形成、演變及意義〉,《周易研究》,2016年第3期,頁37-43。
林忠軍:〈《易緯》宇宙觀與漢代儒道合流趨向〉,《中國哲學》,2002年第12期,頁52-56。
林金泉:〈《周易》與陰陽五行思想〉,《孔孟月刊》,1981年9月,第21卷第1期,頁4-9。
林麗真:〈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與朱熹對易「象」的不同看法說起〉,《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頁35-41。
邵則遂:〈陳士元《俗用雜字》中的應城方言詞〉,《語言研究》,2008年第4期,頁89-93。
金生楊:〈明代西蜀熊過之易象學〉,《周易研究》,2013年第5期,頁56-65。
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收於《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三卷第五輯,1929年,頁605-635。
唐明貴:〈陳士元《論語類考》探微〉,《齊魯文化研究》,2010年第9輯,頁233-238。
徐朝陽:〈理學中的寂感形態及其意義〉,《國文學報》,2015年6月,第57期,頁113-144。
郝繼東:〈陳士元《俗用雜字》說略〉,《文化學刊》,2018年第09期,頁191-195。
常秉義:〈「卦變」說辨析〉,《周易研究》,1997年第4期,頁15-24。
張沛:〈李道平疏文中的易學思想〉,《蘭州學刊》,2014年第4期,頁12-17。
張素卿:〈從典範轉移論惠棟《周易本義辨證》,2013年6月,第53期,頁93-118。
張素卿:〈惠棟論《易》之「大義」與「微言」〉,《國文學報》,2014年12月,第56期,頁123-152。
曹樹明、宋錫同:〈王弼「卦主說」探微〉──對《易傳》以來「卦主」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管子學刊》2009年第1期,頁74-88。
郭彧:〈卦變說探微〉,《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9-20。
郭素紅:〈明代易學中的漢學傾向〉,《東嶽論叢》,2009年10月,第30卷第10期,頁110-113。
陳睿宏:〈《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象數觀析論〉,《成大中文學報》,2015年12月,第51期,頁1-30。
陳睿宏:〈《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義理思想析論〉,《清華中文學報》,2015年12月,第14期,頁175-230。
陳睿宏:〈丁易東大衍數說聯結圖書易學析論〉,《東吳中文學報》,2014年5月,第27期,頁145-184。
陳睿宏:〈圖書易學的延續與開展──論元代張理圖書易學之重要內涵〉,《東華漢學》,2014年6月,第19期,頁195-242。
傅榮賢:〈孟喜易學略論〉,《周易研究》,1994年第3期,頁4-7。
黃君棚、鍾雅瓊:〈张浚、张栻父子易学思想比较研究〉,《中華文化論壇》,2018年第8期,頁4-11。
楊正業:〈簡論《古俗字略》──兼及《漢語大字典》疑難字〉,《辭書研究》,2003年第5期,頁127-130。
楊自平:〈何楷《古周易訂詁》的訂詁成果析論〉,《鵝湖學誌》,2011年12月,第47期,頁93-139。
楊自平:〈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本義》會通眾說析論〉,《成大中文學報》,2017年9月,第58期,頁23-58。
楊自平:〈從《周易集說》、《讀易舉要》談俞琰的《易》學觀及治《易》特色〉,《政大中文學報》,2015年6月,第23期,頁103-130。
楊自平:〈黃道周《易象正》治《易》析論〉,《當代儒學研究》,2010年6月,第8期,頁19-55。
楊效雷:〈吳澄的卦主、卦統、卦變說〉,《周易研究》,2012年第5期,頁41-49。
葉穗、鄭賢章:〈《古俗字略》疑難注音釋義札考〉,《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頁434-438。
葉穗、鄭賢章:〈《古俗字略》與《龍龕手鏡》注音釋義對比研究〉,《懷化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頁89-91。
熊加全:〈第二版《漢語大字典》引《古俗字略》疑誤舉例〉,《保定學院學報》,2014年06期,頁76-80。
趙榮波:〈卦主說芻議〉,《周易研究》,2003年第2期,頁66-73。
劉玉建:〈五行說與京房易學〉,《周易研究》,1996年第4期,頁1-11。
劉玉建:〈試論京房易學中的世卦起月例〉,《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頁17-20。
劉玉建:〈論魏氏月體納甲說及其對虞氏易學的影響〉,《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頁21-25。
劉瑾輝、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綜論〉,《求是學刊》2011年第2期,頁140-146。
劉瑾輝、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舉要〉,《閱江學刊》,2010年第6期,頁91-98。
劉體勝:〈晚明陳士元易學思想探繹〉,《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8月,第4期,頁148-151。
劉體勝:〈陳士元的《語》《孟》學〉,《江漢論壇》,2009年第7期,頁41-45。
鄭萬耕:〈易學中的陰陽五行觀〉,《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頁24-32。
鄭萬耕:〈易學中的整體思維方式〉,《周易研究》,1995年第4期,頁62-70。
韓佳琦:〈《俚言解》研究〉,《文化學刊》,2008年第4期,頁109-114。
聶玉海:〈《左傳》記載的《周易》應用情況〉,《殷都學刊》,1997年第2期,頁24、25、46。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1900247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