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成文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黃佳鳳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Huang, Chia-Fe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黃佳鳳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Huang, Chia-Fe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9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7-Aug-2019 16:30:11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7-Aug-2019 16:30:11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7-Aug-2019 16:30:11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100912013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844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0912013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律賦」乃因應科舉制度而生,其形式的要求,原是要取得評斷的客觀性,然而規矩越來越嚴密的情況下,良善的立意也逐漸被扭曲,甚至偏離了文學「言情」的根本,故元、明兩代甚至直斥為「唐無賦」。然而時至清代卻又以為「詩莫盛於唐,賦亦莫盛於唐」,王芑孫更將「賦」和「詩」一同視為唐代興盛的文體,認為唐賦在賦史的發展上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扭轉了以往「唐無賦」的看法。白行簡,文學聲望雖未若其兄白居易高,但在文學上亦有一定的成就,其律賦名列中唐五大家之一。然而歷來關於白行簡的研究卻不多,關於其十八篇律賦之研究更是稀少。因此對其律賦創作進行全面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故期能透過白行簡律賦研究,得使後人正視白行簡律賦之成就與地位,更期能透過其律賦研究對唐律賦研究起積極之作用。本論文共分五章節,第一章為緒論,旨在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其次指出筆者的觀念闡發與界定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進路,以確立本論文的研究方向與目的。第二章為白行簡律賦之題材內容,本章欲詳細探討白行簡十八篇律賦之題旨內容,以見白行簡作品之內容風格。第三章為白行簡律賦用韻研究,全面性探究白行簡律賦之用韻情況。第四章為白行簡律賦句式研究,以《賦譜》範式為依據,全面性探析白行簡十八篇律賦句式結構、段落字數與賦譜中句式、分段格式作一對照論述,以明白行簡律賦之句式特色,同時亦可觀察其是否符合中唐典範之形塑。第五章為結論,總括本論文各章歸納整理之結果,闡述白行簡律賦思想內涵、形式風格,觀察其作是否符合當代格律,了解中唐律賦標準形制,確立白行簡在律賦史上的地位、價值,以及對後代文學的影響。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 次第一章 緒 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一、正視唐代律賦之價值 ……………………………………1二、探索中唐律賦之形式規律 ………………………………3三、考察白行簡律賦之形式特徵與思想內涵 ………………4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6一、研究範圍 …………………………………………………6二、研究方法 ………………………………………………10三、研究內容 ………………………………………………20四、研究步驟 ………………………………………………69第三節 文獻探討 …………………………………………………71一、律賦相關研究 …………………………………………71二、白行簡相關研究 ………………………………………74第二章 白行簡律賦之題材內容 ……………………………………76第一節 天文地理 …………………………………………………77一、〈望夫化為石賦以「望遠思深質隨神變」為韻〉 ………77二、〈新月誤驚魚賦以「在水如鈎有並垂綸」為韻〉 ……78三、〈斗為帝車賦以「運乎中央臨制四海」為韻〉 …………79四、〈五色露賦以「率土康樂之應」為韻〉 …………………80第二節 治道性道 …………………………………………………82一、〈文王葬枯骨賦以「德及枯骨天下歸心」為韻〉 ………82二、〈車同軌賦以「君德遐布夷夏同道」為韻〉 ……………83三、〈振木鐸賦以「振文教而納規諫」為韻〉 ………………84四、〈以德為車賦以「至德之人有同車載」為韻〉 …………86五、〈君臣同德賦以「臣足映王曰國昌隆」為韻〉 ………87六、〈垂衣治天下賦以「聖理無為道光前古」為韻〉 ……88七、〈狐死正丘首賦以「樂生戀本仁者之心」為韻〉 ………89第三節 音樂器用 …………………………………………………91一、〈金躍求為鏌鎁賦以「大冶無私祥金乃躍」為韻〉 ……91二、〈濾水羅賦以「濾彼水蟲疎而無漏」為韻〉 ……………92三、〈石韞玉賦以「溫潤積中英華發外」為韻〉 …………93四、〈沽美玉賦以「懷寶迷時豈曰君子」為韻〉 ……………94五、〈澹臺滅明斬龍毀璧賦以「璧惡苟求人難力制」為韻 …95六、〈歐冶子鑄劍賦以「雷公發鼓蛟龍捧鑪」為韻〉 ……97七、〈舞中成八卦賦以「中和所製盛德斯陳」為韻〉 ……98第三章 白行簡律賦用韻研究 ………………………………………101第一節 題下限韻八韻 …………………………………………102一、題限八韻,依次遞用 …………………………………102二、題限八韻,未依次遞用 ………………………………102第二節 題下無限韻字與八韻以下 ……………………………111一、題下無限韻字 …………………………………………111二、題下限韻八韻以下 ……………………………………111第三節 韻題平仄與位置 …………………………………………113一、韻題平仄及統計分析 …………………………………113二、說明 ……………………………………………………114三、韻題平仄分析 ………………………………………117四、韻題位置 ………………………………………………118第四節 韻部分析 …………………………………………………119一、統計 ……………………………………………………119二、用韻分析 ………………………………………………121三、解鐙韻 ………………………………………………125四、用韻頻率 ………………………………………………128五、首句入韻 ………………………………………………129第四章 白行簡律賦句式研究 ………………………………………140第一節 白行簡律賦句型 …………………………………………141一、發漫送 …………………………………………………141二、對句 ……………………………………………………144三、隔 ……………………………………………………148第二節 白行簡律賦句式之形態 ………………………………152一、符合《賦譜》之句式 …………………………………152二、不符合《賦譜》之句式 ………………………………153第三節 白行簡律賦句式之分析 ………………………………180一、句型 ……………………………………………………180二、字數 ……………………………………………………184三、句式 …………………………………………………187第五章 結 論 ………………………………………………………192參考書目………………………………………………………………197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889636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12013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白行簡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律賦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賦譜》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句式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押韻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白行簡律賦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一、古籍(依朝代先後)〔周〕呂望,《六韜》,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漢〕司馬遷,《史記三家注》,臺北:樂天出版社,1959年。〔後漢〕袁康、吳平,《越絕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後漢〕趙曄,《吳越春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晉〕杜預,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仁愛書局,1984年。〔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里仁出版社,1984年。〔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唐〕杜寶,《大業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唐〕弘法大師著,王利器校注,《文鏡祕府論校注》,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唐〕吳兢,《貞觀政要》,臺北:中華書局,1977年。〔唐〕房玄齡,《晉書》,臺北:洪氏出版社,1974年。〔唐〕姚思廉,《陳書》,臺北:洪氏出版社,1974年,。〔唐〕李延壽,《南史》,臺北:洪氏出版社,1974年。〔唐〕鄭處誨,《明皇雜錄》,臺北:中華書局,1994年。〔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2012年。〔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宋〕王欽若,《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宋〕王讜,《唐語林》,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宋〕李昉,《文苑英華》,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 年。〔宋〕王溥,《唐會要》,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宋〕李昉,《太平廣記》,臺北:新興書局,1958年。〔明〕陳鳴鶴,《東越文苑》,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明〕徐師曾,《文體明辨》,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清〕浦銑著,《復小齋賦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清〕李調元,《賦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清〕王修玉,《歷朝賦楷》,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清〕陸心源輯,《全唐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清〕王芑孫,《讀賦巵言》,載於何沛雄編,《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年。〔清〕浦銑,《復小齋賦話》,載於何沛雄編《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年。〔清〕徐松,《登科記考》,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年。〔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清〕余丙照編《新增賦學入門》,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清〕陳元龍等,《御定歷代賦彙》,京都:中文出版社,1974年。〔清〕孫梅,《四六叢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清〕吳任臣,《十國春秋》,臺北:國光書局,1962年。二、近人著作(依姓氏筆畫排序)尹占華,《律賦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尹賽夫、吳坤定、趙乃增編,《中國歷代賦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王力,《古漢語字典》,香港:中華書局,2000年。王力,《漢語音韻》,香港:中華書局 2000年。王力,《漢語語音史》,北京: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王力,《古漢語通論》,香港:中外出版社,1976年。王士祥,《唐代試賦研究》,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王兆鵬,《唐代科舉考試詩賦用韻研究》,濟南:山東齊魯書社,2004年。王良友,《中唐五大家律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王壽南著,《唐代政治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任爽,《唐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何沛雄、畢萬忱、洪順隆編,《中國歷代賦選.唐宋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論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何沛雄,《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年。何新文,《辭賦散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何新文,《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年。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吳庚舜、董乃斌主編,《唐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吳儀鳳,《賦寫帝國:唐賦創作的文化情境與書寫意涵》,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宋安華,《歷代名賦選》,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8年。李曰剛,《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李志慧,《唐代文苑風尚》,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周慶華,《詩話摘句批評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尚永亮,《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沉: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青木正兒著,隋樹森譯,《中國文學概說》,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俞紀東《漢唐賦淺說》,上海:東方出版社,1999年。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第四屆國際辭賦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洪順隆,《辭賦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唐嗣德、程國節主編,《古典詩詞曲賦概說》,長沙: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3月。唐曉敏,《中唐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馬積高、萬光治編,《賦學研究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1年。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高光復,《賦史述略》,瀋陽:長春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孫福軒、韓泉欣編,《歷代賦論彙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張正體、張婷婷,《賦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張秋升、王洪軍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 年。曹明綱,《賦學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許結、郭維森,《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郭建勛,《先唐辭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陳良運主編,《中國歷代賦學曲學論著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陳洪治編著,《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陳慶元,《賦──時代投影與體制演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陳鐘凡,《中國韻文通論》,上海:上海書局,1990年。陳友琴,《白居易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陳友琴,《白居易》,臺北:群玉堂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陶敏、李一飛合著,《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陶敏,《全唐詩人名考證》,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傅璇琮等,《唐五代文學編年史.晚唐卷》,瀋陽:遼海出版社,2001年。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傅隸樸,《中國韻文概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54年。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彭紅衛,《唐代律賦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黃侃,《黃侃論學雜著》,臺北:中華書局,1969年。黃水雲,《歷代辭賦通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萬曼,《唐集敘錄》,臺北:中華書局,1982年。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著,《唐宋賦學新探》,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年。詹杭倫,《清代賦論研究》,臺北:臺灣書局,2002 年。詹杭倫,沈時蓉校證:《雨村賦話校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鈴木虎雄著、殷石臞譯,《賦史大要》,臺北:正中書局,1966年。熊良智主編,《辭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趙俊波,《中晚唐賦分體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華齡出版社,2004年。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遲文浚等,《歷代辭賦典》,瀋陽:遼寧出版社,1995年。霍松林主編,《辭賦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鮑明煒,《唐代詩文韻部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簡宗梧、李時銘主編,《全唐賦》,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聶石樵,《唐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鄺健行,《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鄺健行,《詩賦合論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龍泉書屋,1979年。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三、學位論文(依年代排序)王欣慧,《唐代訪古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國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陳成文,《唐代古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游適宏,《由拒唐到學唐:元明清賦論趨向之考察》,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馬寶蓮,《唐律賦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胡淑貞,《白居易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陶紹清,《晚唐賦與科舉及銓選之關系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3年。左燦麗,《黃滔詩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李玉珍,《論中晚唐賦的創作及其價值》,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趙俊波,《中晚唐賦研究》,成都: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論文,2004 年。陳鈴美,《王棨律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劉子芳,《唐代寓言賦的藝術特色及地位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陳玠妃,《王禹偁辭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黃雅琴,《王起律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張凱,《晚唐律賦三大家用韻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7年。林毓莎,《徐寅研究》,廈門: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朱國偉,《唐代器用賦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彭紅衛,《唐代律賦的演進及其特徵考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08 年。陳芳汶,《中晚唐詠史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國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馬麗,《唐代應試詩賦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陳漢鄂,《黃滔律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呂海波,《中唐試賦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付靜,《初盛唐律賦格律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孫德春,《范仲淹律賦研究》,西安: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龐國雄,《黃滔律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方靜瑛,《徐寅律賦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年。鄭艷,《李程律賦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2 年。汪欣,《蔣防律賦之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3 年。王賤琴,《唐代典禮賦研究》,南昌: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4 年。江之陵,《蔣防辭賦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年。鄭真先,《唐代治道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5年。四、期刊及學術會議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尹占華,〈《登科記考補正》之再補〉,《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8卷第2期,頁1-5,2008年6月。尹占華,〈唐宋賦的詩化與散文化〉,《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頁9-14,1996年1月。尹占華,〈論賦的文體特征的無規范性以及唐賦形式的兩極分化〉,《濟南大學學報》第15卷第6期,頁27-32,2005年。王士祥,〈唐代進士科試賦題目出處考述〉,《河南社會科學》第17卷第5期,頁117-119,2009年9月。王以憲,〈唐宋賦學批評述要〉,《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頁78-83,1998年8月。王基倫,〈中晚唐賦體創作趨向新議〉,載於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89-905,臺北:政治大學,1996年12月。左燦麗,〈黃滔著述考略〉,《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48-54,2004年。何敦鏵,〈唐五代時期福建人士登科及其詩文〉,《福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頁75-80,1995年6月。何敦鏵,〈唐五代時期福建人士登科及其詩文〉,《福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3期,頁40-45,1995年9月。何敦鏵,〈唐五代時期福建人士登科及其詩文〉,《福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3期,頁49-56,1994年12月。何新文,〈二十世紀賦文獻的輯錄與整理〉,《文獻》第2期,頁54-64,1998年。何新文,〈浦銑及其賦話考述〉,《文獻》第3期,頁50-53,1997年。何新文,〈論晚唐律賦的藝術變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110-113、118,1995年。何新文,〈賦話初探〉,《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101-106,1991年。何新文、龔元秀,〈論賦話的淵源及其演進〉,《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1期,頁91-96,2008年1月。何綿山,〈五代閩國文學探論〉,《文史哲》第6期,頁49-53,1997年。余恕誠,〈唐代律賦與詩歌在押韻方面的相互影響〉,《江淮論壇》第4期,頁105-112,2003年。吳在慶,〈科舉試賦及其對唐賦創作影響的幾個問題〉,《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2期,頁34-39,2004年4月。吳在慶,〈略論唐賦的三種作意及其相關問題〉,《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31卷第2期,頁17-23,2010年4月。吳儀鳳,〈唐賦的帝國書寫特質探討〉,《東華漢學》第4期,頁67-111,2006年9月。李立信,〈「辭」、「賦」關係新證〉,《新亞學術集刊.賦學專輯》第13期,頁51-63,1994年。李冰,〈《賦譜》探微〉,《安徽文學》第11期,頁189-190,2008年。汪小洋、孔慶茂,〈論律賦的文學性〉,《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4卷第1期,頁45-49, 2003年2月。林金強,〈黃滔詩歌用韻考〉,《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7卷第1期,頁10-13,2002年2月。祁立峰,〈聲律的實踐與示範:論唐律賦「題韻」與「題義」的互文性〉,《人文研究學報》第42期,頁23-39,2008年。阿忠榮,〈唐代律賦簡論〉,《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頁67-72,1995年。姜子龍,〈唐代律賦的「雅」與「麗」——關於唐代律賦批評的兩個關鍵詞〉,《暨南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頁120-124,2009年。柏夷,〈賦譜略述〉,《中華文史論叢》第49輯,1992年。孫福軒,〈唐宋賦學論議〉,《濟南大學學報》第17卷第3期,頁38-43,2007年。耿志堅,〈唐代元和前後詩人用韻考〉,《彰化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頁117-166,1990年。馬積高,〈論唐賦的新發展〉,《湖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100-102,1986年。高光復,〈試論唐代詠物賦的雜文化〉,載於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19-532,臺北:政治大學,1996年12月。商偉,〈論初唐詩歌的賦化現象〉,《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67-72,1986年。康正果,〈辭賦論述及其策略〉,《中國文史哲通訊》第11卷第4期,頁161-172,2002年12月。張正體,〈唐代的科試制度與試賦體例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20卷第1期,頁25-37,1987年1月。張國風,〈一種過渡的折衷狀態──詩、賦、駢文、散文的相互消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5期,頁72-75,1995年。張嘯虎,〈唐賦略論〉,《貴州社會科學》第8期,頁27-32,1986年。張巍,〈《賦譜》釋要〉,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127-160,2016年。曹明綱,〈唐代律賦的形成、發展和程式特點〉,《學術研究》第4期,頁115-119,1994年。曹明綱,〈論唐宋賦的尚理傾向〉,《學術研究》第3期,頁85-88,1990年。梁淑媛,〈唐賦敘事對話主角類型研究〉,《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5卷第2期,頁1-28,2010年9月。許結,〈二十世紀賦學研究的回顧與瞻望〉,《文學評論》第6期,頁118-128,1998年。許結,〈中國辭賦流變全程考察〉,《學術月刊》第6期,頁86-94,1994年。許結,〈古律之辨與賦體之爭:論後期賦學嬗變之理論軌跡〉,載於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9-88,臺北:政治大學,1996年。許結,〈明代「唐無賦」說辨析──兼論明賦創作與復古思潮〉,《文學遺產》第4期,頁77-80,1994年。許結,〈論唐代賦學的歷史形態〉,《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43-52,1996年。許結,〈賦學批評方法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頁82-87,1993年。許結,〈賦體句法論〉,《社會科學戰線》第1期,頁165-174,2018年。郭建勛、毛錦群,〈論律賦的文體特徵〉,《中國文化研究》冬之卷第4期,頁61-68,2007年。陳美朱,〈論唐賦的兩極評價〉,《中國文化月刊》第218期,頁97-116,1998年。陳萬成,〈《賦譜》與唐賦的演變〉,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辭賦文學論集》,頁559-577,1999年12月。傅修延,〈賦與中國敘事的演進〉,《江西社會科學》第9期,頁26-38,2007年。游適宏,〈一個賦體分類論述的形成──賦分為古賦、俳賦、律賦、文賦〉,《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頁75-89,2005年3月。程千帆,〈辭賦的源流、類型及特點〉,《文史知識》第3期,頁10-15,1992年。黃大宏,〈白行簡年譜〉,《文獻季刊》,第3期,頁65-78,2002年7月。黃大宏,〈白行簡行年事迹及其詩文作年考〉,《文學遺產》,第四期,頁35-50,2003年。萬光治,〈唐宋賦地位論略〉,《文史哲》第5期,頁93-95,1990年。萬光治,〈從文學描繪到描繪性文體的產生──散體賦文體特徵探索〉,《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頁47-55,1988年。葉幼明,〈元明清辭賦的歷史地位〉,《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頁30-39,1994 年。葉幼明,〈賦論發微〉,《求索》第3期,頁81-96,1990年。詹杭倫,〈李調元和他的「雨村賦話」〉,《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頁335-347,1994年。詹杭倫,〈清代律賦平仄論──兼論律詩平仄譜式之定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頁19-36,1999年12月。詹杭倫,〈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頁131-147,2002年10月。廖志強,〈唐寫本《賦譜》闡微:從中唐幾篇律賦說起〉,《新亞論叢》第6期,頁150-166,2004年。趙成林,〈律賦體式標準問題辨略〉,《中國韻文學刊》第1期,頁12-15,2008年。趙俊波,〈唐代試賦的命題研究——以試賦題目與九經的關系為中心〉,《四川師範大學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頁127-131,2011年1月。趙俊波,〈晚唐律賦的散體化傾向〉,《江海學刊》,頁165-170,2004年2月。趙俊波,〈論中晚唐文體賦的產生〉,《四川師範大學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2期,頁78-85,2006年3月。趙俊波,〈論晚唐律賦三大家的詠史懷古之作──兼論閩地律賦創作興盛的原因〉,《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6期,頁61-65,2004年11月。趙俊波,〈窺陳編以盜竊──論唐代律賦語言雅正特點的形成〉,《社會科學研究》,頁146-149,2004年3月。蔡梅枝,〈唐初律賦探析──兼論律賦形成的因素〉,載於《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頁53-74,1991年4月。蔡鍾翔,〈賦論流變考略〉,載於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頁533-548,1996年。鄧國光,〈祝堯《古賦辯體》的賦論(上)〉,《故宮學術季刊》12卷第1期,頁119-132,1994 年。鄧國光,〈祝堯《古賦辯體》的賦論(下)〉,《故宮學術季刊》12卷第2期,頁157-186,1994年。霍松林,〈論唐人小賦〉,《文學遺產》第1期,頁37-47,1997年。戴偉華,〈初唐詩賦詠物「興寄」論〉,《文學遺產》第2期,頁25-30,1992年。薛亞軍,〈拯弊與集權:唐五代覆試及與宋初殿試的關係〉,《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2期,頁5-9,2002年6月。薛亞軍,〈追求與幻滅:晚唐士子科舉心態的文化透視〉,《黃河科技大學學報》第3卷第1期,頁122-128,2001年3月。簡宗梧,〈生鏽的文學主環:賦〉,《國文天地》第6期,頁7-11,1998年。簡宗梧,〈唐文辭賦化之考察〉,載於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9-91,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1999年1月。簡宗梧,〈試論《文苑英華》的唐代賦體雜文〉,《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2期,頁389-432,2008年10月。簡宗梧,〈試論唐賦之發展及其特色〉,載於《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頁109-127,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6月。簡宗梧,〈賦的可變基因與其突變──兼論賦體蛻變之分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頁1-26,2006年6月。簡宗梧、游適宏,〈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頁1-16,2000年。鄺健行,〈律賦論體〉,《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32卷第1期,頁68-74,2005年1月。鄺健行,〈唐代律賦對科舉考試的粘附與偏離〉,《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頁24-34,1993年。羅聯添,〈唐代進士科試詩賦的開始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7期,頁9-20,1985年5月。譚朝炎著,〈也談唐傳奇作家白行簡的生平事跡〉,《文學遺產》第4期,頁54-62,2005年。龔克昌,〈中國古代賦體研究總論〉,《東方論壇》第3期,頁26-29,2001年。龔喜平,〈明清辭賦論述〉,《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期,頁26-33,1999年。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NCCU201900500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