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梁‧釋寶亮注《大般涅槃經》思想研究
A Study of Bao-liang`s Annotations to the 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
作者 周佩儀
Chou, Pei-Yi
貢獻者 涂艷秋
周佩儀
Chou, Pei-Yi
關鍵詞 南朝佛教
佛性
《大般涅槃經集解》
釋寶亮
神明妙體
Buddhism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Buddha-nature
Mahāyāna 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 with Collected Annotations
Bao-liang
bright spirit and inconceivable substance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5-Sep-2019 15:58:18 (UTC+8)
摘要   《大般涅槃經》的譯出,為南朝發展至高潮而漸顯疲乏的般若「空性」思想轉出新說,「佛性」主題的研究,由外在形上真理的探索轉向對心性與主體的關注。本文即以《大般涅槃經》為基礎,探析涅槃師寶亮注經之思想內涵,以其「神明妙體」概念為起點,思考「神明」與「妙體」的結合,如何避免與佛教傳統之神我掛搭,而作為一個有效的修行主體、涅槃主體。
  本文從三個方面分述寶亮佛性論:二到四章為體性論,第五章為體用論,第六章為實踐論。第二章論因地佛性,繼承《勝鬘經》所言而以「避苦求樂」之「神解」為正因佛性之內涵,作為中道種子是眾生內在成佛的基礎條件,緣因佛性則指觀照之智與一念善心,分別指行善的指導要素與實際實踐。第三章接著討論果地佛性,果佛性與果果佛性分別指金剛後心的那一剎那的所得的佛果,與此後統攝涅槃總德之總名的佛果妙體,後者以第一義空為體但體相不可說,寶亮僅以「百非所不得的涅槃之體」描述它不可狀述卻又妙有的存在情狀。第四章論因果佛性的關係及相關問題,首先釐清「二因二果」的佛性架構,著重討論二因之關係,發現寶亮在「論理」與「今」說二說中強調兩種佛性「必須相帶」而共成佛果之關係。再者,以「十二因緣甚深之理」統攝因地如來藏與果地如來法性「始終相續」的關係,指出十二因緣無自性空的表象後存在著作為實相的「神明妙體」,透過十二因緣之理認識「神明體真」才是「始終法門」。最後指出寶亮本有、當有佛性之立場。第五章討論體用論,聚焦於神明妙體、真俗二諦的概念,嘗試為寶亮建構佛性作用的體用架構。由真俗二諦所共成的神明妙體,有兩個重要的功用,一是作為因果業報的主體,二是使修行成為可能的基礎意義。寶亮寄因果業報於神明,神明作為因果業報的依憑,所有癡用、神解、善行依此得以交互作用乃至完成去黯除蔽的過程,說明在念念相續心識的表象之後,仍存在真正維持業報主體為同一的依持。妙體同時也是使正因與緣因能夠共同作用的樞紐,為眾生提供修行的可行性。第六章以中道為中心,討論寶亮在佛性的基礎上,如何為不同的修行者制訂不同的方法,開顯其佛性而達到涅槃。並論及菩薩三十七道品修行法,對心識中善念的作用與相續做出詳細的描述。
  寶亮在《大般涅槃經》的眾多注家當中,以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在當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由「二因二果」架構的建立,到「神明妙體」概念的提出與體用論的建構,寶亮學說未必面面俱到,但在佛性論的論述上無疑有其獨特性,他承接般若空性,又轉而闡揚涅槃佛性,乃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後世真如法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姚秦‧竺佛念:《菩薩瓔珞本業經》。《大正藏》冊24,no.1485。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no.1509。
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藏》第32冊,no.1646。
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第12冊,no.0353。
南朝宋‧慧嚴等:《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no. 375。
馬鳴菩薩造,南朝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32冊,no.1666。
馬鳴菩薩造,南朝梁‧真諦譯,高振農校釋:《大乘起信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
南朝梁‧僧佑撰,李小榮校箋:《弘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南朝梁‧寶亮等集:《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藏》第37冊,no.1763。
南朝梁‧慧皎撰:《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no. 2059。
隋‧吉藏:《大乘玄論》。《大正藏》第45冊,no.1853。
隋‧吉藏:《勝鬘寶窟》卷3。《大正藏》冊37,no.1744。
隋‧灌頂:《大般涅槃經玄義》。《大正藏》第38冊,no.1765。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201卷-第400卷)》。《大正藏》冊06,no. 220。
唐‧均正:《大乘四論玄義》。《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46冊,no.784。
宋‧智圓述:《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卍新續藏》第37冊,no.662。
二、近人著作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何石彬:《《阿毗達磨俱舍論》研究——以緣起、有情與解脫為中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吳汝鈞:《中道佛性詮釋學》,臺北市:臺灣學生,2010。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市:臺灣學生,1982。
吳汝鈞:《純粹力動現象學六講》,臺北市:臺灣學生,2008。
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市:文津,1994。
胡騰友:《大般涅槃經續譯之佛性論研究》,臺北市:文津,2013。
涂艷秋:《僧肇思想探究》,臺北市:東初出版社,1996。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臺北市:佛光,1998。
惟善:《說一切有部禪定論研究:以梵文《俱舍論》漢注釋為基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版社,2011。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臺北市:東大,2010。
楊維中:《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南京市:江蘇人民,2012。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臺北市:法鼓文化,1999。
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鄭基良:《魏晉南北朝形盡神滅或形盡神不滅的思想論證》,臺北市:文史哲,2002。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市:佛光,1990。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印顺法師佛學著作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09。
釋印順:《空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
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86。
釋印順:《勝鬘經講記》,北京:中華書局,2011。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市:東大,2012。
三、期刊論文
王仲堯:〈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及其價值意義〉,《龍門學報》第6期(2011.11)。
何由真:〈涅槃師的佛性義探究——以《大般涅槃經集解》為中心〉,張風雷等編:《中國南北朝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頁178-202。
杜正勝:〈形神篇——中國傳統對「人」的認識〉,《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市:三民書局,2006年。
涂艷秋:〈漢譯《大般涅槃經》思考方式研究〉,《臺大佛學研究》31期(2016.06)。
單正齊:〈南北朝釋寶亮的涅槃學說〉,《江淮論壇》2012年03期,頁114-119+80。
釋如戒:〈從原始佛教到阿毘達磨論書的二諦探討〉,《福嚴佛學院第九屆學生論文集》(上),新竹市:福嚴佛學院(2002)。
四、學位論文
李幸玲:《六朝神滅不滅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39期,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5。
林明莉:《南北朝佛性思想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蔡嘉華:《僧亮《大般涅槃經》注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4。
謝如柏:《從神不滅到佛性論——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臺北市: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釋彥暉:《梁靈味寺寶亮法師佛性思想之研究》,臺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五、外文文獻
〔日〕中村元著,林泰、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式》,臺北市:淑馨,1990。
〔日〕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臺北市:法鼓文化,2000。
〔日〕鎌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市:佛光,2011。
〔法〕笛卡兒(René Descartes)著,周春塘譯:《沈思錄》,臺北市:五南,2010。
〔美〕保羅‧L‧史萬森(Paul L. Swanson)著,史文、羅同兵譯:《天臺哲學的基礎 : 二諦論在中國佛教中的成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美〕洛夫喬伊(Lovejoy, Arthur O.)著,張傳有、高秉江譯:《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15。
〔英〕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市:巨流圖書出版,2003。
〔荷〕許理和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南京:江蘇人民初版社,2017。
〔德〕文德爾班(Wilhelm Windelband)著,羅達仁譯:《西洋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1998。
六、電子資源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4)
佛門網(2006-2019):佛教詞彙。檢自: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dictionar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涂艷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周佩儀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ou, Pei-Y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周佩儀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ou, Pei-Yi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Sep-2019 15:58:18 (UTC+8)-
dc.date.available 5-Sep-2019 15:58:1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Sep-2019 15:58:1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151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59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1510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大般涅槃經》的譯出,為南朝發展至高潮而漸顯疲乏的般若「空性」思想轉出新說,「佛性」主題的研究,由外在形上真理的探索轉向對心性與主體的關注。本文即以《大般涅槃經》為基礎,探析涅槃師寶亮注經之思想內涵,以其「神明妙體」概念為起點,思考「神明」與「妙體」的結合,如何避免與佛教傳統之神我掛搭,而作為一個有效的修行主體、涅槃主體。
  本文從三個方面分述寶亮佛性論:二到四章為體性論,第五章為體用論,第六章為實踐論。第二章論因地佛性,繼承《勝鬘經》所言而以「避苦求樂」之「神解」為正因佛性之內涵,作為中道種子是眾生內在成佛的基礎條件,緣因佛性則指觀照之智與一念善心,分別指行善的指導要素與實際實踐。第三章接著討論果地佛性,果佛性與果果佛性分別指金剛後心的那一剎那的所得的佛果,與此後統攝涅槃總德之總名的佛果妙體,後者以第一義空為體但體相不可說,寶亮僅以「百非所不得的涅槃之體」描述它不可狀述卻又妙有的存在情狀。第四章論因果佛性的關係及相關問題,首先釐清「二因二果」的佛性架構,著重討論二因之關係,發現寶亮在「論理」與「今」說二說中強調兩種佛性「必須相帶」而共成佛果之關係。再者,以「十二因緣甚深之理」統攝因地如來藏與果地如來法性「始終相續」的關係,指出十二因緣無自性空的表象後存在著作為實相的「神明妙體」,透過十二因緣之理認識「神明體真」才是「始終法門」。最後指出寶亮本有、當有佛性之立場。第五章討論體用論,聚焦於神明妙體、真俗二諦的概念,嘗試為寶亮建構佛性作用的體用架構。由真俗二諦所共成的神明妙體,有兩個重要的功用,一是作為因果業報的主體,二是使修行成為可能的基礎意義。寶亮寄因果業報於神明,神明作為因果業報的依憑,所有癡用、神解、善行依此得以交互作用乃至完成去黯除蔽的過程,說明在念念相續心識的表象之後,仍存在真正維持業報主體為同一的依持。妙體同時也是使正因與緣因能夠共同作用的樞紐,為眾生提供修行的可行性。第六章以中道為中心,討論寶亮在佛性的基礎上,如何為不同的修行者制訂不同的方法,開顯其佛性而達到涅槃。並論及菩薩三十七道品修行法,對心識中善念的作用與相續做出詳細的描述。
  寶亮在《大般涅槃經》的眾多注家當中,以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在當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由「二因二果」架構的建立,到「神明妙體」概念的提出與體用論的建構,寶亮學說未必面面俱到,但在佛性論的論述上無疑有其獨特性,他承接般若空性,又轉而闡揚涅槃佛性,乃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後世真如法性的發展。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 6
一、研究對象 6
二、研究材料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前人研究回顧 11
一、寶亮思想相關研究,包含涅槃佛性論發展概況 11
二、《大般涅槃經》之佛性論思想 16
第二章 神明妙體之體性論——因地佛性 19
第一節 正因佛性 21
一、《勝鬘經》之「自性清淨心」 22
二、〈師子吼菩薩品〉之「一種中道」 28
三、避苦求樂之解用 31
第二節 緣因佛性 36
一、一念善心、萬行之善 36
二、觀照之智、正解中道 38
三、一闡提之斷善根、非斷佛性 40
第三章 神明妙體之體性論——果地佛性 44
第一節 果佛性與果果佛性 45
一、果佛性 45
二、果果佛性 50
第二節 百非所不得的涅槃之體 52
第四章 因果佛性的關係 61
第一節 因果佛性之區分 61
第二節 因果佛性的甚深之理 65
第三節 因果佛性中的本有與當有 73
第五章 神明妙體之體用論——真俗二諦 80
第一節 真俗二諦的界線劃分 80
一、證果與否 81
二、凡聖區別 82
第二節 真俗共成神明法 85
一、共成神明之「真」與「俗」 86
二、真俗共成之「神明」 96
第六章 實踐論 106
第一節 實踐的基礎:三種中道 106
一、明離斷常有無中道 106
二、明實相中道 108
三、辨相續中道 110
第二節 實踐的方法:凡夫、二乘與菩薩 114
一、凡夫的修行方式 114
二、二乘的修行方式 119
三、菩薩的修行方式 121
第三節 菩薩三十七道品修行法 129
一、總說境智 130
二、偏論三十七道品之九位說 131
第七章 結論 138
一、佛性體性論之省思 138
二、「神明妙體」體用論之省思 140
三、修道論之省思 142
四、研究侷限與展望 144
附錄  《菩薩瓔珞本業經》之菩薩修行五十二位階 146
參考文獻 149
一、古典文獻 149
二、近人著作 149
三、期刊論文 150
四、學位論文 151
五、外文文獻 151
六、電子資源 152
zh_TW
dc.format.extent 289377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南朝佛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佛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般涅槃經集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釋寶亮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神明妙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Buddhism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uddha-nat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ahāyāna 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 with Collected Annotation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ao-lia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right spirit and inconceivable substanceen_US
dc.title (題名) 梁‧釋寶亮注《大般涅槃經》思想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Bao-liang`s Annotations to the 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姚秦‧竺佛念:《菩薩瓔珞本業經》。《大正藏》冊24,no.1485。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no.1509。
訶梨跋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藏》第32冊,no.1646。
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第12冊,no.0353。
南朝宋‧慧嚴等:《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no. 375。
馬鳴菩薩造,南朝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32冊,no.1666。
馬鳴菩薩造,南朝梁‧真諦譯,高振農校釋:《大乘起信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
南朝梁‧僧佑撰,李小榮校箋:《弘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南朝梁‧寶亮等集:《大般涅槃經集解》。《大正藏》第37冊,no.1763。
南朝梁‧慧皎撰:《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no. 2059。
隋‧吉藏:《大乘玄論》。《大正藏》第45冊,no.1853。
隋‧吉藏:《勝鬘寶窟》卷3。《大正藏》冊37,no.1744。
隋‧灌頂:《大般涅槃經玄義》。《大正藏》第38冊,no.1765。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201卷-第400卷)》。《大正藏》冊06,no. 220。
唐‧均正:《大乘四論玄義》。《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46冊,no.784。
宋‧智圓述:《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卍新續藏》第37冊,no.662。
二、近人著作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何石彬:《《阿毗達磨俱舍論》研究——以緣起、有情與解脫為中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吳汝鈞:《中道佛性詮釋學》,臺北市:臺灣學生,2010。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市:臺灣學生,1982。
吳汝鈞:《純粹力動現象學六講》,臺北市:臺灣學生,2008。
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市:文津,1994。
胡騰友:《大般涅槃經續譯之佛性論研究》,臺北市:文津,2013。
涂艷秋:《僧肇思想探究》,臺北市:東初出版社,1996。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臺北市:佛光,1998。
惟善:《說一切有部禪定論研究:以梵文《俱舍論》漢注釋為基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版社,2011。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臺北市:東大,2010。
楊維中:《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南京市:江蘇人民,2012。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臺北市:法鼓文化,1999。
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鄭基良:《魏晉南北朝形盡神滅或形盡神不滅的思想論證》,臺北市:文史哲,2002。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市:佛光,1990。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印顺法師佛學著作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09。
釋印順:《空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
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86。
釋印順:《勝鬘經講記》,北京:中華書局,2011。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市:東大,2012。
三、期刊論文
王仲堯:〈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及其價值意義〉,《龍門學報》第6期(2011.11)。
何由真:〈涅槃師的佛性義探究——以《大般涅槃經集解》為中心〉,張風雷等編:《中國南北朝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頁178-202。
杜正勝:〈形神篇——中國傳統對「人」的認識〉,《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市:三民書局,2006年。
涂艷秋:〈漢譯《大般涅槃經》思考方式研究〉,《臺大佛學研究》31期(2016.06)。
單正齊:〈南北朝釋寶亮的涅槃學說〉,《江淮論壇》2012年03期,頁114-119+80。
釋如戒:〈從原始佛教到阿毘達磨論書的二諦探討〉,《福嚴佛學院第九屆學生論文集》(上),新竹市:福嚴佛學院(2002)。
四、學位論文
李幸玲:《六朝神滅不滅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39期,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5。
林明莉:《南北朝佛性思想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蔡嘉華:《僧亮《大般涅槃經》注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14。
謝如柏:《從神不滅到佛性論——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臺北市: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釋彥暉:《梁靈味寺寶亮法師佛性思想之研究》,臺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五、外文文獻
〔日〕中村元著,林泰、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式》,臺北市:淑馨,1990。
〔日〕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臺北市:法鼓文化,2000。
〔日〕鎌田茂雄著,周淨儀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市:佛光,2011。
〔法〕笛卡兒(René Descartes)著,周春塘譯:《沈思錄》,臺北市:五南,2010。
〔美〕保羅‧L‧史萬森(Paul L. Swanson)著,史文、羅同兵譯:《天臺哲學的基礎 : 二諦論在中國佛教中的成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美〕洛夫喬伊(Lovejoy, Arthur O.)著,張傳有、高秉江譯:《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15。
〔英〕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市:巨流圖書出版,2003。
〔荷〕許理和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南京:江蘇人民初版社,2017。
〔德〕文德爾班(Wilhelm Windelband)著,羅達仁譯:《西洋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1998。
六、電子資源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4)
佛門網(2006-2019):佛教詞彙。檢自: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dictionary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1900704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