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許政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林吟濃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Lin, Yin-Nu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林吟濃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Lin, Yin-Nu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9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5-Sep-2019 16:21:54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5-Sep-2019 16:21:54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5-Sep-2019 16:21:54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102651029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67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法律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2651029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我國於1999年及2017年分別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及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此二次之司法改革會議對於我國最高法院法律審之定位,均認為嚴格法律審。另我國民事訴訟法於2003年修法時,引進許可上訴制度,若以民事訴訟法第469條各款以外事由之提起上訴時,須以原判決違背法令之事由具有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者為限。由此可知,我國之司法政策及立法者對於我國最高法院法律審之定位為嚴格法律審,且賦予其統一法令解釋適用之重要任務。然而,本文藉由實證研究觀察可知,我國最高法院實務現況,常以原判決證據調查或事實認定有違反論理法則、經驗法則及證據法則之事,因而對於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加以審查,介入事實審之事實認定專權,故我國最高法院實務係以個案之當事人權益救濟為其主要目的,並未發揮其法律闡釋之主要功能,而且此種情形並未因歷次司法改革及民事訴訟法增訂許可上訴制後有所改變。對此,本文藉由實證研究分析最高法院近十年廢棄發回判決之原因、最高法院2012年上半年度判決之量化結果並剖析學說與比較法後,整理歸納出我國最高法院法律審之定位究應為何,找出最高法院實務現況與司法政策及立法者背道而馳之原因,並試著提出能使最高法院法律審重新再定位之方法,以達建立金字塔型訴訟制度之目標。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第二節 研究方法 5第一項 實務判決分析 5第一款 最高法院上訴發回或發交更審事件之原因 5第二款 最高法院2012年上半年度之判決量化評析 6第二項 文獻分析研究法 6第三項 比較法學研究法 7第三節 研究架構 7第二章 第三審上訴制度之目的與性質 9第一節 上訴制度意義及其目的 9第一項 上訴制度之意義 9第二項 上訴制度之目的 10第二節 第三審上訴制度之沿革 12第一項 德國第三審上訴制度沿革 12第一款 19世紀初期普通法時代 13第二款 1833年普魯士之關於上告及判決無效的聲明之上訴法 13第三款 1877年德意志帝國民事訴訟法之制定 14第四款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新第三審上訴法成立 16第五款 1975年第三審上訴法之修正 17第六款 2002年德國民事訴訟法改革法之施行 18第二項 日本第三審上訴制度沿革 21第一款 明治8年大審院之創設 21第二款 明治23年第三審上訴制度之確立 22第三款 大正15年舊民事訴訟法之修正 23第四款 昭和22年最高裁判所之設置 23第五款 昭和25年民事上告事件特例法之制定 24第六款 昭和29年舊民事訴訟法之修正 25第七款 平成8年新民事訴訟法之修正 26第三項 我國第三審上訴制度沿革 30第一款 民國19年12月26日公布 31第二款 民國24年2月2日修正 32第三款 民國57年2月1日至民國88年2月3日修正 33第四款 民國89年2月9日修正 34第五款 民國92年2月7日修正 35第六款 民國107年5月31日司法院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37第三節 第三審上訴制度性質與目的 39第一項 第三審上訴制度之性質 40第一款 法律審 40第二款 事後審 40第二項 第三審上訴制度之目的 41第一款 德國學說 42第二款 日本學說 44第三款 我國學說 48第四款 我國上訴第三審之目的─本文見解 50第三章 法律審與事實審之分際 52第一節 法律問題與事實問題之區分 52第一項 德國學說 53第一款 論理方法 53第二款 以實行可能與否為基準之方法 54第三款 目的論方法 54第二項 日本學說 55第三項 我國學說 56第二節 我國第三審上訴之限制 57第一項 第三審上訴限制規定之旨趣 58第一款 費用相當性之考量 59第二款 被上訴人利益之保護 59第三款 第三審任務功能之實現 59第二項 當然違背法令之第三審上訴事由 60第三項 相對違背法令之第三審上訴事由 62第一款 法令之意義及範圍 63第二款 第三審許可上訴之要件 65第四項 小結 74第四章 我國最高法院之現況 76第一節 我國最高法院過度介入個案之事實認定 76第二節 實證分析—最高法院上訴發回或發交更審事件原因 81第一項 我國最高法院上訴發回或發交更審事件原因評析 81第二項 1992年至2001年最高法院上訴發回或發交更審事件之原因 88第三項 2008年至2017年最高法院上訴發回或發交更審事件之原因 89第四項 小結 91第三節 我國最高法院與原審判決之關係 92第四節 實證分析-最高法院2012年上半年度之判決量化評析 93第一項 事件之選擇 93第一款 時間範圍 93第二款 事件類型特徵與剔除事件 94第三款 小結 96第二項 救濟成功率 97第一款 救濟成功率之定義 97第二款 救濟成功率之計算方式 97第三項 原審判決與最終確定判決差異率及原審判決正確率 97第一款 原審判決與最終確定判決差異率 98第二款 原審判決正確率 98第三款 救濟成功率、原審判決與最終確定判決差異率及原審判決正確率試算表 99第四款 實例說明 99第四項 最高法院2012年上半年度判決之量化 113第五節 背道而馳之現況 124第五章 我國最高法院法律審再定位 127第一節 金字塔型訴訟制度是目的還是結果 127第二節 如何貫徹金字塔型訴訟制度 129第一項 法院方面 130第一款 法官內心控制 130第二款 法官員額之維持 134第三款 擴大及貫徹許可上訴制 136第四款 尊重事實審認定事實權 140第五款 言詞辯論之實施 141第六款 廢棄發回意旨明確 144第二項 當事人方面 145第一款 擴大律師強制代理制度 145第二款 審級限定及專業律師制度 147第三款 小結 148第六章 結論 150參考文獻 158附件一:最高法院2012年上半年度判決彙整附件二:救濟成功率、原審判決與最終確定判決差異率及原審判決正確率試算表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3391711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651029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金字塔型訴訟制度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最高法院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法律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第三審上訴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許可上訴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當事人權益救濟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法令解釋統一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最高法院法律審之功能與定位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Role of the Supreme Court`s Judicial Review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壹、 中文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一、 教科書及專書1.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2010年6月。2. 呂太郎,民事訴訟法,2016年8月。3. 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下),2016年9月修訂11版。4. 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2012年1月修訂版。5.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冊),2018年9月6版。6.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下冊),2018年2月5版。7. 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下),2017年8月修訂6版。8.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下),2015年9月修訂6版。9. 楊建華、鄭傑夫,民事訴訟法要論,2013年8月增訂版。10. 駱永家,民事訴訟法II,2011年10月。11. 魏大喨,民事訴訟法,2015年7月。12. 蘇永欽,尋找共和國,2008年9月。二、 專書論文1. 史錫恩,如何加強我國民事第三審法院的功能,載: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二),2002年12月,頁237-288。2. 沈方維等,最高法院民事審判方式的改進,載: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九),2013年6月。3. 姜世明,德國民事訴訟法修正─上訴審部分,載:民事程序法之發展與憲法原則,2003年11月4. 許士宦,第三審上訴理由,載: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2003年。5. 陳計男,民事第三審上訴制度之檢討,程序法研究(一),1986年3月,頁59-78。6. 鄭傑夫,最高法院學術研討會與談-第三審上訴與言詞辯論,載: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叢書(二),2014年7月,頁97-126。7. 駱永家,法律審上訴之限制─如何減輕最高法院之負擔,載: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2006年12月,頁73-130。三、 期刊論文1. 沈冠伶,第三審許可上訴制之探討─以通常訴訟事件為中心及著重於「原則上重要性」之標準建立,臺北大學法學論叢,57卷,2005年12月,頁329-366。2. 沈冠伶,第三審之飛躍上訴與許可上訴(上),司法周刊,1148期,2003年8月,頁2-3。3. 沈冠伶,最高法院大法庭與統一法律見解─以民事大法庭為中心2018年9月,280期,頁32-65。4. 吳從周,台灣民法解釋學之發展現況─著重在本土判決實踐之印證,月旦民商法雜誌,30期,2010年12月,頁23-38。5. 林超駿,許可上訴制、美國最高法院與金字塔型訴訟建構,臺北大學法學論叢,109期,2019年3月,頁3-90。6. 姜世明,2002年德國民事訴訟法改革-總則與第一審部分,月旦法學教室,創刊號,2002年11月,頁77-92。7.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修正─上訴審及其他程序部分,月旦法學教室,6期,2003年4月,頁104-120。8.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研析之問題提示,載: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5卷,2019年1月,頁1-45。9. 姜炳俊,二OO二年德國民事訴訟法改革─上訴制度,月旦法學教室,創刊號,2002年11月,頁93- 99。10. 許政賢,最高法院法律審功能之反思─理論與實證分析,月旦法學雜誌,280期,2018年9月,頁5-31。11. 許士宦,第三審上訴理由(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4期,2004年1月,頁39-61。12. 張文郁,論律師強制代理制度下第三審法院之審理,月旦法學雜誌,279期,2018年8月,頁19-41。13. 黃國昌,為誰存在之金字塔型訴訟制度?─對新修正民事訴訟法第三審許可上訴制之評析,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6期,2003年5月,頁41-56。14. 黃國昌,上訴不合法或無理由?最高法院對民事第三審上訴之處置,全國律師,9期,2005年9月,頁99-107。15. 黃國昌,法學實證研究方法初探,175期,2009年12月,頁142-153。16. 黃國昌,上訴審概說,月旦法學教室,91期,2010年5月,頁90-98。17. 黃國昌,第三審上訴(上),月旦法學教室,105期,2011年7月,頁66-75。18. 黃國昌,第三審上訴(下),月旦法學教室,109期,2011年11月,頁44-51。19. 彭昭芬,論律師強制代理制度下第三審法院之審理─以民事訴訟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279期, 2018年8月,頁57-66。20. 鄭傑夫,第三審上訴與言詞辯論,台灣法學雜誌,230期,2013年8月,頁108-125。21. 鄭傑夫,第三審上訴程序修法之評析,載: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5卷,2019年1月,頁85-114。22. 劉宗德,日本最高法院之功能及其法官任命之問題點,月旦法學雜誌,263期,2017年4月,頁78-99。23. 鄭雅萍,金字塔型訴訟制度中最高法院之建構,月旦法學雜誌,279期,2018年8月,頁42-56。24. 鄭純惠,最高法院法律審功能之反思─理論與實證之分析,月旦法學雜誌,280期,2018年9月,頁66-77。25. 駱永家,西德民事第三審上訴法之基本修正,法學叢刊,25卷2期,1980年6月,頁23-29。四、 譯著1. Karl Larenz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1996年12月。2. Klaus Tolksdorf著,葛祥林譯,聯邦最高法院如何保障法之統一性─尤其討論大法庭之功能,司法周刊,2013年12月,頁2-3。3. Roger Cotterrell著,結構編輯群譯,法律社會學導論,1991年。4. 卡佩萊蒂著,徐昕、王奕譯,比較法視野中的司法程序,2005年5月。5. 棚瀬孝雄著,王亞新譯,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1994年。貳、 日文文獻一、 教科書及專書1. 三ケ月章,民事訴訟法(法律学講座双書),2008年3版。2. 小田司,民事訴訟法,弘文堂,2016年2版。3. 小林秀之,新民事訴訟法の要点,1996年。4. 小室直人,上訴制度の研究,1990年復刻版。5. 上原敏夫,民事訴訟法,2017年7版。6. 山本和彥,上訴制度の目的,民事訴訟法の爭點,1998年9月。7. 高橋宏志,重點講義民事訴訟法(下),2014年9月2版增訂版。8. 新堂幸司,新民事訴訟法,2011年8月5版。二、 專書論文1. 大須賀虔,上訴制度の目的,載: 新堂幸司編,講座民事訴訟⑦,1985年,頁37-54。2. 小室直人,上告理由,載:新堂幸司編,講座民事訴訟⑦,1985年,頁255-290。3. 石田堯雄,上訴提起の效果,載:新堂幸司編,講座民事訴訟⑦,1985年,頁113-138。4. 伊東乾,上訴制度の目的,載:鈴木忠一、三ケ月章編,新・実務民事訴訟講座③,1982年7月,頁183-195。5. 松本博之,§394上告理由,載:鈴木正裕、鈴木重勝編,注釈民事訴訟法⑧,頁219-265。6. 兼子一,上告制度の目的,民事法研究二卷,1977年15版,頁196-205。7. 塩崎勤,§398上告理由書提出強制,載:鈴木正裕、鈴木重勝編,注釈民事訴訟法⑧,1998年2月初版,頁306-312。8. 鈴木正裕,前注§§393-409ノ2上告,載:鈴木正裕、鈴木重勝編,注釈民事訴訟法⑧,1998年2月初版,頁200-210。9. 鈴木重勝,當事人救濟的上訴制度,載:新堂幸司編,講座民事訴訟⑦,1985年,頁1-36。10. 斎藤秀夫、奈良次郎,第394条上告理由,載:斎藤秀夫、小室直人、西村宏一、林屋礼二編,注解民事訴訟法⑨,1996年4月2版,頁386-446。11. 福永有利,不特定概念(不確定概念)の上告可能性,載:「裁判と上訴」編集委員会編,小室直人、小山昇先生還暦記念「裁判と上訴」(中),1980年,頁333-363。12. 福田剛久,上告制度に關する改正概要,載:三宅省三等編,上告制度に關する改正概要,新民事訴訟法大系4卷,1997年,頁46-56。13. 德田和幸,上告制度略史,載:福永有利編,民事訴訟法の史的展開─鈴木正裕先生古稀祝賀,2002年1月,頁813-833。三、 期刊論文1. ヘニング・ローゼナウ(Henning Rosenau)著,加藤克佳=辻本典央譯,ドイツ刑事手続における上告の基礎との限界,名城法学,62卷3号,2013年,頁199-236。2. 中田淳一,上告制度の目的と民訴改正法案,法律時報,26卷5号,1954年,頁4-10。3. 石渡哲,判決に影響を及ぼすことが明らかな法令違反があることを理由として最高裁判所に上告をすることを許容しない民訴法三一二条及び三一八条と憲法三二条,私法判例リマークス,24号,2002年2月,頁134-137。4. 青山善充,上告審における当事者救済機能─上告目的論への一視点,ジュリスト,591号,1975年,頁83-94。5. 荒木由起子,民事訴訟法の改正とその影響,安田総研クォータリー,23号,1998年1月,頁41-50。6. 勅使川原和彦,2001-2002ドイツ民事訴訟法改正について,早稲田法学,77巻2号,2002年3月,頁207-274。7. 勅使川原和彦,ドイツ上訴法改革の現状と課題,比較法学,42卷1号,2008年4月,頁187-210。8. 福田剛久、佐藤裕義、溝上真,最高裁判所に対する民事上訴制度の運用,判例タイムズ,1250号,2007年11月,頁5-13。參、 網路資源1.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2. 裁判所トップページ:http://www.courts.go.jp/。3.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https://www.supremecourt.gov/。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NCCU201900972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