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大滿舞團的「聖化」與「愛」:小林的歷史文化與災後重建
The "Sanctification" and "Love" of the Taivoan Dance Group: History, Culture and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Siaolin Village
作者 簡文敏
Chien, Wen-Ming
貢獻者 黃季平
簡文敏
Chien, Wen-Ming
關鍵詞 大武壠
小林
大滿舞團
聖化

八八(莫拉克)風災
Taivoan
Shiaolin
Taivoan Dance Group
sanctification
love
Typhoon Morakot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5-Sep-2019 17:05:31 (UTC+8)
摘要 本論文係以2009年八八(莫拉克)風災之後,小林大滿舞團作為研究災難適應的案例。
小林部落村民大部分係由大武壠族人組成,2011年大武壠族人後裔組成「大滿舞團」,以復振傳統歌謠、文化為其目標的同時,兼及創傷療癒與生活照顧。
本論文從災難人類學中多線性適應的觀點,在8年實際參與舞團經營的過程之中,以歸納的方法統整其主張與行為,指出「聖化」與「愛」為其主要的核心影響因素。「聖化」的意義包括應用傳統太祖信仰的神靈化,以及以復振傳統文化為其追求生命的神聖化與意義化;「愛」,則是指舞團團員對逝去家人的摯愛、團員之間的友伴愛,以及以愛及人的作為等。在實際生活實踐上,因對象與情境的不同,「聖化」與「愛」包含正向與負向的行為。
八八(莫拉克)風災使倖存的小林村民瞬間失去依靠,部落、家庭、經濟與身心狀態皆處於破碎、弱勢、不完整的相對低下狀態,他們需要奮起克服來自大自然與人為的複合式災難。災難能揭露社會的結構與文化特質,從風災後大滿舞團的經營方式與訴求,能從其大武壠早期的太祖信仰傳說、部落社會組織、社會習俗變遷,找到以親屬與姻親為基礎所構成的家/社會的結構中,重視歡樂、分享與友伴愛特質的關聯性,並反映在「聖化」與「愛」的特質上。
本文從重建的過程中,發現大滿舞團以復振太祖信仰與傳統文化為其職志,對其身心健康有所幫助;重視「聖化」與「愛」的情感作用,使其太祖祭祀逐漸成為族人的過程,增進其大武壠族的族群意識與認同;透過文化、歷史與愛的重新連結,讓團員自覺生命「重生」;不僅增加適應外界要求的自我功能,並且能推己及人,以人道的精神協助其他需要幫助者。此種適應模式使其因風災所造成破碎、弱勢、不完整的相對低下狀態,逐步朝往完整、堅強與健康,往上提升的方向調整,是面對災難時較為健康的適應方式之一。
另本文係個案,引用時需知其研究限制。
The case study used in this thesis is a research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Taivoan Dance Group after Typhoon Morakot devastated Shiaolin Village in 2009.
Most of the villagers of Shiaolin Village are composed of Taivoan people. In 2011, the descendants of Taivoan people formed a " Taivoan Dance Group " to revitalize traditional songs and cultures. This goal also helps them to heal the trauma and take the life care.
During eight years of actual participation in the dance group management, this thesis integrates its advocates and behavio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ulti-linear adaptation in disaster anthropology, we points out that "sanctification" and "love"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meaning of "sanctification" includes the de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Taizu faith,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s pursuing the sanctification and meaning of life; "love" refers to the deep affection for their lost family, the friendship between group members, as well as the love to others. In practical life,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objects and situations, "sanctification" and "love" conta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behaviors.
Typhoon Morakot caused the surviving Shiaolin villagers to instantly lose their reliance. The tribe, family, economy and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 are in a relatively low state with fragmentation, weakness, and incomplete. They need to rise up to overcome the compound disasters of nature and artificiality. The disaster can reveal the structure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ety. From the legend of Taizu beliefs,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the tribe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customs in the early days of Taivoan people, we can find the relevance of the emphasis, which is not onl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y and sharing, but also on the companionate love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 family/society in the basis of relatives and in-laws. After this natural disaster, from the operation and appeal of the Taivoan Dance Group, it shows this relevance reflect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nctification" and "love".
From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this thesis finds that Taivoan Dance Group has taking the reviving of Taizu belief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its voca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group member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emotional effects of "sanctification" and "love", Taizu Sacrifice promotes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 of Taivoan people, and this progress gradually makes a person became “a clan”. Through the reconnection of culture, history and love, the members were consciously "reborn", which not only increased their self-function adapted to external demands, but also pushed themselves to assist those who need help with humane spirit. This kind of adaptation mode makes the fragmented, weak, and incomplete low state, which caused by the disaster, gradually move toward a completed, strong and healthy condition. The rise-up adjustment is one of the healthy ways to adapt to disasters.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is an individual case. The limitation of the study should be known when citing.
參考文獻 1910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熟番戶口及延革調查綴》(稿本):臺北。
1962 《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1975 《余清芳抗日革命檔案》;林衡道主編;臺灣文獻委員會。
1985 《甲仙鄉志》,甲仙鄉公所。
1995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陳金田譯);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9 〝莫拉克颱風暴雨量及洪流量分析〞報告,經濟部水利署(民國98年9月9日)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A8801RAI N.pdf
2010 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死亡、失蹤及重傷統計,戶政司(2010.2.4 16:30彙整) 統計截止時間:2010年2月4日17:30,http://www.taiwan9 21.lib.ntu.edu.tw/88pdf/A8801M.html
2012 《台灣平埔族、五生活文化的記憶》。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出版。
各受災省道坡地災害分佈情形(公路總局資料) http://www.thb.gov.tw/ tm/wcf.aspx
不著撰人(清)
1983 《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等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丁興祥、李美枝、陳姣眉
1988 《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洲。
土田滋、山田幸宏、森口恒一等
1991 《臺灣‧平埔族の言語資料の整理と分析》,1989-1990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一般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書。
大暴龍導演
2012 「小林再起_大滿舞團」,2012年8月,公視公民記者報導紀錄片。
2012 「小林再起_社區產業」,公視公民記者報導紀錄片。
小川尚義
1944 〈インドネシア語に於けゐ台灣砂語の位置〉,《太平洋圏民族と文化》上卷:451-503。黃秀敏譯1993:338-380,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小島由道
1920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第一冊》,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中村孝志
1994 〈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吳密察、許賢瑤譯,《臺灣風物》44(1),頁196-234。
六十七
1961 《番社采風圖考》,臺灣文獻叢刊90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方孝謙
2000 〈英雄與土匪─日本據臺初期的敘事認同〉;《臺灣社會研究》37:119-161。
王仕圖、趙善如、許慧麗
2011 〈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在災後社區重建互動關係之探究:以屏東縣政府之莫拉克風災社區參與重建計畫爲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2),頁59-94。
王民亮
2018 〈第四章 聽見大武壠的聲音〉,《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頁110-132。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王明珂
1993 〈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
1994 〈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249-274。

王美懿、林東龍、陸悌
2014 〈精神醫療團隊於莫拉克颱風災後心理重建之在地實踐經驗:兼論精神社工專業角色的省思〉,《臺大社工學刊》 第二十九期,頁97-148。
王國川、鍾鳳嬌
2014 〈多向度社會支持量表之心理計量特質探討―以遭受莫拉克風災青少年為例〉,《中華心理學刊》,56卷,3期,頁291-311。
王崧興
1985 〈論漢人社會的家戶與家族〉,《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59期;臺北;p123-129。
甘治士著 葉春榮譯註
1994 〈荷據時期的西拉雅平埔族〉,《台灣風物》四十四卷第三期。頁193-228。
田中賢三
1927 〈熟番人女子ノ家產承繼權ト其ノ婚姻〉,《臺法月報》第11卷12期。
石萬壽
1981 〈西拉雅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歷史學報》8:143-181。
1990 《臺灣的拜壺民族》。臺北:臺原出版社。
1995 〈南化鄉平埔族的村社〉;《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編,頁379-412;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6 〈菜寮溪流域的開發〉;淡江大學主編,頁189-216;臺北:國史館。
伊能嘉矩
1898 台灣に於ける各蕃族の分布,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3(146):301-307。(台灣通信第二十二回)
1904 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溫吉編譯,台灣番政志。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1957 《臺灣番政志》,溫吉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08 台灣南部の四社熟蕃と稱せらるゝ支那化土蕃は熟れの種族に屬せしむべきか,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3(270):433-437。
1909 《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P.786-787,東京:富山房。
1909 《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日文版);東京富山房。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
1900 台灣蕃人事情。台北:台灣總督官房文書課。
江家錦
1955 〈從祀壺來談西拉雅族的信仰〉,《南瀛文獻》3(1/2):16-27。
1956 〈平埔族信仰雜記〉,《南瀛文獻》4(上):14-22。
1958 〈西拉雅族的信仰〉,《台北文物》7(1):115-118。
江樹生(譯註)
2000-4 《熱蘭遮城日誌》,第1、2、3、4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佐山融吉與大西吉壽合著
《生蕃傳說集》,頁216-218,余萬居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未出版。
何欣潔
2011 〈小林村夜祭練習,太祖指示:「你們都來了,我很歡喜。」〉,2011/10/04。網址:
http://museum02.digitalarchives.tw/teldap/2010/88news/www.88news. org/index4f26.html?p=14293
2011 〈災後最完整的小林夜祭(1)公廨入住,太祖遷居〉,2011/10/10。網址:
http://museum02.digitalarchives.tw/teldap/2010/88news/www.88news. org/index4698.html?p=14436
何翠萍
1999 〈生命、季節和不朽社會的建立:論景頗、載瓦時間的建構與價值〉;收錄於《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貴主編,頁157-228;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余安邦、余德慧
2008 〈文化及心理療癒的本土化生成〉,《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余安邦主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頁1-56。
余新忠
2004 〈海峽兩岸中國醫療社會史研究述論〉,《事件、記憶、敘述》,孫江主編,頁284-299;浙江人民出版社。
吳東南
1992 〈高、屏先民信仰之口述記錄〉,《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143-177。
吳新榮
1942 〈續飛番墓〉,《民俗臺灣》2(7):26-27。
吳榮順
1998a 《高雄縣境內六大族群傳統歌謠叢書3:平埔族民歌》CD /書籍。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1998b 《平埔族音樂紀實系列2:高雄大武壟「牽戲」》,CD:TCD-1511。台北:風潮唱片。
李之光、葉詩婷
2012 〈繪本對災區幼兒情緒反省之影響研究-以莫拉克風災之受創幼兒為例〉,《民生論叢》,(6),頁1-32。
李壬癸
1992 〈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聯〉,《臺灣風物》42(1):238-211。
2010a 〈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群的語言〉,《臺灣語文研究》5(1),頁:1-14。
2010b 〈台灣東部早期族群的來源及遷移史〉,《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 3 卷 第4 期 頁1-9。
李亦園
1954a 〈記本系所藏平埔各族器用標本〉,《國立戒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51-57。
1954b 〈本系所藏平埔族衣飾標本〉,《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41-46。
1955a 〈台灣平埔各族所具之東南亞古文化特質〉,《主義與國策》44-23-28。
1955b 〈台灣平埔族的祖靈祭〉,《中國民族學報》1:125-137。
1955c 〈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大陸雜誌》10(9):19-29。
1957 〈台灣南部平埔族平台屋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117-144。
1997 〈漢化、土著化或社會演化─從婚姻、居住與婦女看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關係〉,《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 集》,黃應貴、葉春榮主編,頁35-6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重志
2010 〈慈悲的權力—莫拉克風災安置與重建行動筆記〉,《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129-140。
李國銘
1995 〈屏東平埔族群分類問題再議〉,《平埔族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編,頁362-377。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8 〈頭社夜祭與祀壺信仰初探〉,《臺灣風物》 48(1):63-136。
2004 〈從re-present到represent---台灣南部祀壺信仰崇拜物的變遷〉,《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稻香出版社出版,頁289-317。
李雄揮譯
2017  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修訂新版),Formaosa Under the Dutch 1903,作者:翁佳音/校訂,譯者:甘為霖/英譯;李雄揮/漢譯,前衛出版社。
李瑞源
2015 《從單社到社群:十七世紀Sideia之形成》,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李筱峰、林呈蓉
2003 《台灣史》;台北:華立。
李維倫
2004 〈作為倫理行動的心理治療〉,《本土心理學研究》22:359-420。
李鎮洋、賴文基、陳振宇、黃效禹、郭力行
2011 〈莫拉克颱風複合型災害發生歷程的時空重建—以小林村深層崩塌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2(4),頁313-324。
杜正勝
1997 〈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新史學》8/4。
汪文聖
1999 〈創傷的記憶或遺忘?-一個時間現象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5,頁77-99。
沈淑貞、曹玉玫、顏永杰、李宛津、范聖育
2013 〈莫拉克風災受創者集體創傷經驗與療癒歷程初探〉,《臨床心理學刊第7卷》第1期,頁25-26
周克任
2012 〈極端氣候時代下的「生存」與「生產」〉,《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67-174。
周宗賢
2003 〈噍吧哖事件大屠殺的真相〉,《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7:49-104。
周美嫻、紀淑靜、葉莉莉、許麗玉
2010 〈參與莫拉克救災護理人員之經驗〉,《新臺北護理期刊》,12(2),頁39-49。
周德程、吳道明
1960 〈高雄縣甲仙鄉甲仙平埔族血壓比較〉,《人類研》7(3/4):781-794。
周德禎
1999 《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臺北:五南圖書。
周鍾瑄
1962 《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1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林文玲
2003 〈記憶與辨識─影像再現中的平埔族群〉,《臺灣平埔族》,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合編,頁105-135。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文苑、李佳晏
2015 〈大規模災害後社區產業復原重建因子之探討-以莫拉克風災後高雄市新開部落為例〉,《災害防救科技與管理學刊》,4(1),頁1-29。
林建成(Jiann-Cherng Lin)
2012 〈史前館參與嘉蘭村莫拉克風災心靈教育重建工作之探討-兼論部落因應災害的互助機制〉,《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3),頁35-54。
林珍珍、林萬億
2014 〈莫拉克風災後高屏地區重建服務網絡之研究:災難治理的觀點〉,《思與言》第52卷第3期,頁5-52。
林國章
2004 《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895-1945》;海峽學術出版社。
林清財
1988 《西拉雅族祭儀音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集。
1995 〈從歌謠看西拉雅的聚落與族群〉,《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編,頁475-498。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籌備處。
1998 〈西拉雅族歌謠分佈與族群遷徙〉,《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劉益昌 、潘英海編,頁203-267。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a 〈第四章 歌謠記憶:西拉雅人的歌謠手抄本〉,《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58-88。
2000b 〈第五章 歌謠聚落:大庄人的歌謠分類概念〉,《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89-109。1999刊於林清財、謝元富主編《後山音樂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臺東文化中心出版。
2000c 〈第六章 歌謠聚落的史觀:西拉雅歌謠與聚落的變遷〉,《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110-126。
2000d 〈第七章 西拉雅族歌謠分佈與族群遷徙〉,《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127-150。1997刊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e 〈第八章 歌謠聚落之間:從歌謠看加蚋埔與六龜的關係〉,《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151-163。2000 刊於 林清財主編《紫竹調12》,台南,台南女子技術學院音樂系。
2000f 〈第九章 歌謠與聚落的關係:從歌謠看西拉雅族的聚落與族群〉,《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164-186。1995 刊於潘英海、詹素娟合編,《平埔研究論文集》,頁 475-498。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10  〈高雄地區平埔族風災與其文化傳承危機〉,《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155-172。
林照真
2013 〈台灣電視新聞之災難報導:以「莫拉克」風災為例〉,《新聞學研究》第一一五期,頁141-185。
林耀盛
2001 〈時間與意義:疾病、創傷及敘說之交疊構面〉,《本土心理學研究》/15,頁221-270。
2006 〈聆聽受苦之聲:從咱們關係析究慢性病照顧〉,發表於《應用心理研究》29:183-212。
邱正略
2003 〈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史料特色與利用─以西來庵事件研究為例〉;《臺灣史料研究》20號;頁94-118。
邱正略、康豹
2003 〈武裝抗爭與地方社會─以西來庵事件對沙仔田等十五村莊人口結構的影響為例〉;臺灣殖民地史學學術研討會;夏潮聯合會與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合辦。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
1987 〈西拉雅族的阿立祖信仰〉,《臺灣風物》37(1): 133-147。
金惠雯
2012 〈部落、教育與發展—從學習型部落觀點看部落的重建〉,《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35-142。
施冠彣、李欣芸、葉皖菁、林信佑、黃慧玲、陳正宗、蔡宇哲、易寶容、徐崇堯、夏允中、趙垂勳、陳佳如
2012 〈重大災難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腦部網絡的衝擊-以莫拉克風災為例〉,《中華放射線技術學雜誌》,36(3),頁151-156。
施添福
1998 〈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合辦,臺北市。
2001 〈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1-39,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段洪坤
2012 〈從多元文化發展看莫拉克風災家園重建:以小林村為例〉,《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03-118。
段洪坤、陳叔倬
2010 〈從西拉雅族文化復振與原民運動談小林重建〉,《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51-60。
洪貞玲
2015 〈跨族群、跨部門合作與賦權:屏東泰武鄉災後重建記錄之個案分析〉,《中華傳播學刊》.第二十八期,頁195-234。
洪敏麟
1995 〈住民志地名沿革篇〉,《臺灣省通志》卷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淑芬
2012 〈從社會再現觀點看小林村之重建〉,《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19-126。
洪麗完
2007 〈清代番界外楠仔仙溪、荖濃溪流域之生、熟番族群關系:以「撫番租」為中心〉,《台灣史研究》14(3):1-71。
胡台麗
1998 〈排灣古樓五年祭的「文本」與詮釋〉,《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徐正光、林美容主編,頁183-22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3 〈文化真實與展演:賽夏、排灣經驗〉,《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頁423-458。台北:聯經出版社。
胡家瑜
1999 伊能嘉矩的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與物質文化收藏,刊於台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胡家瑜、崔伊蘭主編,頁37-71。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 《針線下的繽紛:大武壠平埔衣飾與刺繡藏品圖錄》(編著),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若林正丈
1997 〈試論如何建立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的研究;戰後日本研究成果的一個反思〉,許佩賢譯,收入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273-284。
郁永河
1959[1697] 《禆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夏春祥
1998 〈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頁107-135。
涂順從
2000 《南瀛抗日誌》,臺南縣政府文化局。

翁佳音
1988 〈日治時代平埔族的調查研究史〉,《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莊英章主編,頁49-6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原載於台灣風物37(2):55-80, 1987)
馬淵東一
1953 〈高砂族の分類—學史的回顧〉,《民族學研究》18(1、2),頁1-11。
1974 《馬淵東一著作集》(全三卷),第二卷。日本:社會思想社。
高拱乾
1960[1694] 《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國分直一
1936 〈關山越の山路〉,《台灣時報》196:106-115。
1938 〈知母義地方の平埔族について〉,《民族學研究》1(4):57-83。
1942a 〈葫蔖墩街と岸裡〉,《台灣時報》276:120-124,臺北市:東洋協會臺灣支部。
1942b 〈南支那東南沿海地方に於ける先史學的調查について〉,《南方》4(10):50-61,東京都:南支調查會。
1941a 〈平埔族聚落を訪ねて──新市庄新店採訪記〉,《民俗台灣》1(6):48-52。(又載於壺を祀る村,頁218-226, 1981)
1941b 〈蔴豆の歷史〉,《科學の台灣》10(5):13-18。(周全德譯,麻豆的歷史,南瀛文獻2(1/2):57-60, 1954)
1944 《壺を祀る村:南方臺灣民俗考》,東京:東都書籍。
康豹
2010 〈噍吧哖事件中的平埔文化因素〉,《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141-154。
康培德
1998 〈西拉雅人─十七世紀的生活與其比較〉;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5月16、17日,台北。
2000 〈荷蘭時代村落頭人制的設立與西拉雅社會權力結構的轉變〉,《臺灣史蹟》/36:118-135。
張光直
1988 〈張序〉,《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主編莊英章,編輯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張帥峰
2012 〈笏板源流考〉,《尋根》2:73-75,虢國博物館。
張春興
1993 《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愛倩
2012 〈多元文化下的心理支持系統建置及人力運用〉,《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73-94。
張學聖、廖晉賢
2014 〈複合性災害評估架構研究:莫拉克風災為例〉,《都市與計劃》,第四十一卷第三期,頁305∼327。
掘江俊一
1981 〈臺灣漢族家族──jia -jia集團〉,《民族學研究》46(3):299-314。
淺井惠倫
1996 《Siraya Makatao 2》(筆記),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收藏。
淺井惠倫筆記
年代可能是1938,收藏在今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研究所數位典藏OA266b。原筆記經由清水純教授協助翻譯。
清水純
1984 〈臺灣平埔族的漢化〉,《臺灣學術研究會誌》2:43-64。
2018 〈解説:浅井恵倫著「シラヤ熟蕃研究断片」〉,《台灣原住民研究》22期。
移川子之藏
1934 〈「パツ」を繞る太平洋文化交涉問題と臺灣發見の類似石器〉,《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1:431-449,臺北:臺北帝國大學。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1935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東京,刀江書院。楊南郡譯註、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原著,2011,《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
1935 《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文篇》,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2010,南天出版社。
章俊博
2012 〈試煉與重生:鏡頭下的莫拉克風災重建反思〉,《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3),頁1-34。
莊英章
1996 〈漢人社會研究的若干省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27-35。
1988 〈前言〉,《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主編莊英章,編輯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莊雅仲
1990 《文化、書寫與差異:三個有關異己論述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莊靜怡,李美枝
2003 〈臺灣地區的族群認同與對日態度〉;《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楊國樞主編,臺大心理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編輯出版;頁105-135。桂冠圖書發行。
郭廷以
1984 《臺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
郭瑞坤、張秦瑞、沈逸晴
2012 〈災後社區重建機制:解析921地震和莫拉克風災重建經驗〉,《中國地方自治》,65(10),頁21-46。
陳文玲
2012 〈莫拉克風災後嘉蘭村的重建:一個災害人類學的研究〉,《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1(1),頁157-173。
陳永龍
2010 〈莫拉克災後原住民部落再生成的主體化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頁403-435。
陳永龍、丘延亮
2014 《防天災禦人禍_原住民抗爭與台灣出路》,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出版。
陳立夫
2010 〈人與自然〉,《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45-50。
陳竹上、傅從喜、林萬億、謝志誠
2012 〈我國災後勸募規範之法制發展與運作實況—以莫拉克風災後全國性勸募活動為例之法實證研究〉,《政大法學評論》 第一二九期,頁301-380。
陳其南
1990 〈「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家族與社會》,頁129-214。臺北:聯經。
陳亭君、林耀盛、許文耀
2013 〈原住民與漢人族群的災變因應與心理適應關係探討:以莫拉克風災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二十六卷第二期,頁249-278。
陳春木
1974 〈壺を祭ゐ村〉,《えとのす》1:59-61。
1975 〈東和村平埔族「阿立母」的祭祀〉,《南瀛文獻》20:137-143。

陳振川
2012 《文化保存與血脈傳承:重建小林村》,出版社: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陳啟中
2012 〈從國內外災後重建—談村落規劃理念、作法與重現〉,《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51-166。
陳啟仁
2016 〈左營鳳山縣舊城研究與遺址空間之重塑歷程〉,《高雄文獻》第6卷第2期:7-49。
陳逸君
2003 〈認知與定位〉,《臺灣平埔族》,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合編,頁61-103。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逸君、劉還月
2010 《滾滾塵石下的族群離合—莫拉克颱風前後的楠梓仙溪與荖濃溪部落變遷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出版。
陳隆輝、黃子明
2017 〈小林社區社會企業商業模式之研究–以「2021 社會企業」為例〉,《輔仁管理評論(社會企業專刊)》,第二十四卷第一期,頁47-76。
陳漢光
1961 〈臺南縣六重溪之五太祖崇拜〉,《臺灣文獻》12(4):146-180。
1962a 〈高雄縣匏仔寮平埔族宗教信仰調查〉,《臺灣文獻》14(4):88-99。
1962b 〈高雄縣荖濃村平埔族信仰調查〉,《臺灣文獻》14(1):102-105。
1962c 〈臺灣匏器調查〉,《臺灣文獻》13(3):168-173。
1963a 〈高雄縣阿里關及附近平埔族宗教信仰和習慣調查〉,《臺灣文獻》14(1):159-168。
1963b 〈臺南縣六重溪「豬頭殼」奉祀調查〉,《臺灣文獻》14(2):139-142。
1963c 〈高雄縣瓠仔寮平埔族家族構成〉,《臺灣文獻》14(3):128-133。
陳增穎
2013 〈創傷治療的新取向──敘事暴露治療之發展與研究綜探〉,《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6:129–161。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
鹿野忠雄
1946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一卷,東京:矢島書房。
1952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東京:矢島書房。
鹿野忠雄,宋文薰譯
1955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喜安幸夫
1984 《日本統治臺灣秘史》;台北:前程出版社。
渡邊欣雄
2000 〈鬼魂再考─為了理解民俗宗教的小論〉;《漢族的民俗宗教》,周星譯;2000:111-137;台北:地景企業。
游鑑明
2002 《傾聽他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台北:左岸文化。
程大學
1978 《余清芳傳》;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士賓
2010 〈小林平埔族屋舍之設計與理念〉,《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173-186。
黃光國
1990 〈臺灣的社會變遷與倫理重建〉,《文化與倫理》,p67-98。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黃叔璥
1959[1722] 《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東藍
2004 〈岳飛廟:創造公共記憶的場〉,《事件、記憶、敘述》,孫江主編,頁158-177;浙江人民出版社。
黃茂卿
1909 《迪階觀音山教會早期五十年史(1877-1927)英國長老教會東部宣教》。花蓮:迪階觀音山教會。
黃智慧
2012 〈「多元文化」理念的脆弱性:莫拉克災後重建政策思維、法令與組織型態〉,《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49-72。
黃瑤
1960 〈高雄縣甲仙平埔族體質人類學的研究〉,《人類研》7(3/4):403-432。
黃應貴
1997 〈導論〉,《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黃應貴、葉春榮主編,頁5-3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2 〈布農族社會階層的演變:一個聚落的個案研究〉;陳昭南等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頁331-349。中研院三民所專刊(9)。
1985 〈臺灣土著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1998 〈共享與經濟:東埔社與梅山的例子〉;《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頁27-78;中研院民族所出版。
2002 〈關於情緒人類學發展的一些見解──兼評臺灣當前有關情緒與文化的研究〉,《新史學》十三卷三期。
2006 〈社會過程中的中心化與邊陲化〉,《人類學的視野》,頁127-147。
楊玉姿
2016 〈鳳山縣舊城西門歷史與變遷(1825-1945)〉,《高雄文獻》第6卷第2期:51-73。

楊秀宮
2010 〈從災後重建談「南台平埔族群」的生活安頓與文化再造〉,《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31-44。
楊淑媛
2003 〈過去如何被記憶與經驗:以霧鹿布農人為例的研究〉;《臺灣人類學刊》1(2)頁83-114。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灣人類學刊編輯委員會出版。
楊森富
1996 〈平埔族密語「香蕉白話」之採集、研究及解讀─它曾一度被誤認為西拉雅系平埔族母語〉;《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十五期。
溫振華
1995 《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縣政府。
萬金生
2012 〈平埔部落產業商品化可行性探討〉,《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43-150。
葉春榮
1996 〈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發表於「人類學在臺灣的拓展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3月20-22日,台北。
1997 〈葫蘆福佬裔漢人的祀壺信仰〉,《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記念論文集》,黃應貴、葉春榮編,頁91-127。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9 〈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徐正光、黃應貴主編,台北:中研院民族所。頁91-141。
2006a 〈西拉雅平埔族的宗教變遷〉,《歷史、文化與族群: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葉春榮主編,頁231-257。台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2006b 〈宗教改信與融合─太祖與神明的交換〉,《建構西拉雅研討會論文集》,葉春榮主編,頁199-225。台南縣政府出版。
詹素娟
1988 〈從中文文獻資料談平埔族研究〉,《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主編莊英章,編輯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頁1-48。
1995 〈族群關係中的女性─以平埔族為例〉,《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2:3-7。
詹素娟、潘英海
1987 《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鈴木清一郎
1993 《臺灣舊慣習俗信仰》,(馮作民譯,1994)。眾文書局。
廖風德
1996 《臺灣史探索》;臺灣學生書局出版。
臧振華、高有德、劉益昌
1993 〈左營清代鳳山縣舊城聚落的試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頁763-865。
劉正元
2018a 〈第一章 大武壠歷史、族群移及組成〉,《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頁8-36。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2018b 〈第五章 現況與展望〉,《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頁134-154。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劉益昌
2005 〈西拉雅的考古學研究〉,發表於第一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縣政府主辦,臺南縣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合辦,財團法人愛鄉文教基金會協辦,2005.10.15-16
2010 〈十五份遺址:一段學術史的議題〉,《十五份遺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周述蓉主編,頁130-136,台北市: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址研究社、社團法人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
2010 〈聚落分布與環境—以高屏溪中上游考古遺址分布為例〉,《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3-4。
劉淑芬
1985a 〈清代鳳山縣城的營建與遷移〉,《高雄文獻》 (20/21):5-46。
1985b 〈清代的鳳山縣城(1684-1695):一個縣城遷移的個案研究〉,《高雄文獻》(20/21):47-63。
劉斌雄
1987 〈臺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臺灣風物》37(3):1-62。
劉還月
1995 《屏東馬卡道族現況與分佈》。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6 《馬卡道民族誌》。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歐蜜•偉浪
2009 〈從莫拉克風災談原住民滅族危機〉,《新使者》,(115),頁11-15。
潘弘輝
2012 〈阿亮的夢〉,《有詩同行-莫拉克風災文化重建詩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出版,2012年7月,頁165-171。
潘英海
1987a 〈有關平埔族研究的西文資料〉,《台灣風物》37(2):39-53。
1987b 〈平埔族研究的困惑與意義──從郡式柏的博士論文「十七及十八世紀台灣拓墾中的漢番關係」談起〉,《台灣風物》37(2):157-165。
1994a 〈聚落、歷史與意義─頭社村的聚落發展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頁89-123。
1994b 〈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莊英章編,頁235-25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5a 〈祀壺釋疑──從「祀壺之村」到「壺的信仰叢結」〉,《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主編,頁445-474。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省研究所籌備處。
1995b 〈在地化與地方文化:以「壺的信仰叢結」為例〉,《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莊英章編,頁229-31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5c 〈住民志同冑篇〉,《臺灣省通志》卷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a 〈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平埔族區域研究論文集》,劉益昌與潘英海主編,頁163-20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1998b 〈文化介面與文化介媒─以「祀壺現相」為例〉;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合辦。
1998c 〈傳統文化?文化傳統?─關於「平埔族群傳統社會文化」的迷思〉,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5月16、17日,臺北。
2000 〈文化介面與文化介媒:以「祀壺現相」為例〉;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合辦。
2003 〈莿桐花開時─凱達格蘭族認同的迷思〉,發表於「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臺灣社為」大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蔡麗芳
2015 〈創傷性悲傷諮商之個案研究以莫拉克風災少女為例〉,《台灣藝術治療學刊》,4卷1期,頁1-22。
蔣斌
2009 〈災難、究責與歸因:莫拉克風災省思系列之一〉,《人類學視界》,(3),頁24-27。
衛惠林
1981 〈從埔里巴宰七社的漢化史實看中華民族文化之匯聚整合程式〉,《中山學術文化集刊》,27:133-185。
鄭中信
2017 〈左翼時態: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及其《在永久屋裡想家》的廢棄〉,《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七卷,第三期,頁127-44。

鄭志敏
2001 《Hello!臺灣史》;台北:全威。
鄭淑芬
2010 〈小林村災變後村民心理需求調查報告〉,《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61-74。
盧嘉興
1965 〈大武壠地方考〉,《南瀛文獻》10:155-173。
蕭阿勤
2002 〈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臺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臺灣史研究》9/1:181-239,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16 〈導言:族群化、國族化的政治、文化與情感〉,《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蕭阿勤、汪宏倫主編。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出版。頁1-21。
閻淑慧、徐耀群、柯子星
2016 〈莫拉克風災後三地門部落社區發展之研究探討-以大社部落為例〉,《慈惠學報》第十二期,頁78-90。
謝文中、鄭夙芬、鄭期緯
2011 〈這是「房子」,不是「家屋」:從解釋性互動論探討莫拉克風災後原住民的遷徙與衝擊〉,《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4),頁135-166。
謝世憲
2010 〈由憲法之觀點論原住民基本權利之保障—以小林平埔族為探討中心〉,《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117-128。
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
2013 〈跳過中繼直達永久?探討莫拉克災後永久屋政策的形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九十三期,頁49-86。

謝志誠、傅從喜、陳竹上、林萬億
2012 〈一條離原鄉愈來愈遠的路?:莫拉克颱風災後異地重建政策的思考〉,《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6),頁41-86。
謝掌珠、林聖宗、廖少威
2015 〈莫拉克風災後部落居民對觀光產業發展在認知與態度之相關實證研究〉,《運動與觀光研究》,4(2),頁1-18。
謝儲鍵、林煥笙、陳敦源
2016 〈緊急災害管理中之協力網絡分析:以莫拉克風災災後的教育重建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第六十二期,頁59~125。
謝繼昌
1979 〈平埔族之漢化:臺灣埔里平原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7:49-72。
謝繼昌、王長華、葉家寧、林曜同
2002 《高雄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高雄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簡文敏
2001a 〈小林地區平埔族狩獵及其相關文化探討〉,《臺灣文獻》52(3),頁373-398。;2001年9月。
2001b 〈游移、接軌與重構─小林與加蚋埔平埔夜祭文化展演探討〉;《臺灣風物》第51卷第2期;2001年6月。
2002 〈「查某暝」與「偷拔蔥」─兩種女性生命型態之整合與比較〉;《臺灣風物》第52卷第3期;2002年10月。
2004a 〈香蕉白話流行區域調查及其特色〉,《南臺灣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苑技術學院通識中心,頁105-114。
2004b 〈族群文化價值與地方文化模式建造〉;《高雄文化研究2004年年刊》,高雄文化研究學會。ISBN 986-7915-65-8
2004c 〈性習俗之衝突與調適─以大目降「十八嬈」為例〉;《臺灣風物》第54卷第4期。
2005 《創傷與榮耀─甲仙地區平埔族抗日事件之歷史與記憶之研究》;甲仙平埔族文史學會出版。ISBN 986-81432-0-9
2007 〈族群文化與記憶機制─以甲仙抗日事件歷史記憶為例〉,《高雄 文化研究2007》,高雄文化研究學會。
2010a 〈小林平埔族文化與災後重建〉,《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5-30。
2010b 〈小林平埔族文化と災害後の再建〉,收錄於《台湾原住民研究》第14號;日本順益台湾原住民研究會編,2010年11月發行。
2011 〈莫拉克風災對荖濃溪、楠梓仙溪流域原住民族群遷徙與文化變遷的影響與因應〉收錄於《高雄文獻》2011年第1卷第2期;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2012 〈小林及鄰近原住民族群百年遷徒的省思〉,《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75-102。
2015 〈走反與回家_從殖民至後殖民抗爭百年省思〉,收錄於《台南文獻》第八輯。
2017a 〈成為族人-小林太祖祭祀與族群化過程〉,收錄於《返來做番-原住民族的文化復振與正名》,林清財, 浦忠成主編,斑馬線出版。頁251-282。
2017b 〈誰,見了這城的美景?〉,收錄於《高市文獻》,2017年4月出版。
2018a 〈第二章 大武壠太祖祭典〉,《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頁38-85。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2018b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芴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高雄文獻》第8卷第2期,頁102-119,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簡炯仁
1994 〈臺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臺灣風物》44(1):31-62。
2000 〈高雄縣甲仙、杉林、六龜等鄉的「大武壟社」〉;《高雄縣平埔誌》;頁301-380;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2002 〈大武壟芒仔芒社與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溪流域的拓墾〉,《臺灣風物》52(1):127-191。
簡炯仁、洪淑芬
2010 〈兩溪流域的大武壟社群〉,《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75-116。
簡炯仁、陳瑾瑛
2012 〈大武壟平埔族小林聚落重建後文化創意產業營運的雛議〉,《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27-134。
顏廷伃
2015 〈從考古學社群研究的概念初探蔦松文化與西拉雅族的關係及其社會文化變遷〉,《臺灣史前史專》,劉益昌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出版,P247-287。
2016 〈鳳山縣舊城早期人類活動歷程與考古遺留〉,《高雄文獻》第6卷第2期:121-144。
顏美娟
1998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平埔歌謠之研究〉,《臺灣文藝》163/164;頁10-31。
2009 〈從民間文學談小林村平埔文化的重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年刊》東華大學民間文學所,頁2-17。
藤井志津枝
1987 《日據前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蘇乃加
2002 《日據時期臺灣武裝抗日事件之研究─以西來庵事件(1915-1916)為探討主題》;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Awi Mona(蔡志偉,賽德克族德克達雅群)
2009 〈氣候變遷、生態永續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莫拉克風災的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頁27-54。
Bartlett, F. C.
1932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ust, Robert.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ed. by Elizabeth Zeitoun & Paul Jen-kuei Li, 31-94.
Brown,Melissa J.
1998 Plains aborigines or Hokkien Taiwanese? ─ An Examination of Authenticity.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10月23-25日,台北。
Camilleri, C.
1986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edution》. UN: Kohan Page.
Campbell, Rev. Wm.
1903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Reprinted by SMC Publishing Co., Taipei, 1987)
Candidius, George(1597-1647)
1903 Account of the Inhabitants, in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Rev. Wm. Campell ed., 99.9-25.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Caruth, Cathy.
1996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P.
Douglas, Bronwen
1993 Pre-European Societies in the Pacific Islands,in Culture Contact in the Pacific – Essays on Contact, Encounter and Response, Max Wuanchi and Ron Adams ed., 15-3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Eliade, Mircea
1959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Ferrell, Raleigh
1971 Aboriginal People of the Southwestern Taiwan plain,《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2》,頁217-235,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Freedman, Maurice
1958 Lineage Organin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Geertz, Clifford
1973 Religion as a Cultural System .In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C. Geertz, pp.87-125.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nt vo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rris, G. G.,
1978 Casting out Anger: Religion among the Taita of Keny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strup, K
1998 Other Histories;賈士蘅譯,台北:麥田出版社。
Hoffman, Susanna M.
2002 The Monster and the Mother: The Symbolism of Disaster, Catastrophe & Culture: The 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edited by Susanna M. Hoffman and Anthony Oliver - Smith,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pp.113-142.
Keyes, Charles
1981 Dialectics of Ethnicity Change” in Ethnic Change, ed. By Charles Keyes F.4-30.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Kumu Tapas
2004 《部落記憶─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1.2)》;台北:翰蘆。
La Capra, Dominick.
2001 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P.
Luke Eric Lassiter
2010 Invitation to Anthropology(3rd edition);郭禎麟等譯,台北群學出版。
Lutz, C. A.,
1988 Unnatural Emotions: Everyday Sentiments on a Micronesian Atoll & Their Challenge to Western The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urdock, George Peter(1897-1985)
1948 Social Structure(許木柱等譯,社會結構,洪葉文化印行,1996) R. Benedict
1934 Patterns of culture;黃道琳譯,1993,臺北:巨流。
Ogawa, Naoyoshi 小川尚義
1917 Siraia, Makatao, Taivoan. Unpublished manuscripts. (kept at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Oliver-Smith, Anthony and Hoffman, Susanna M.
2002 Introduction: Why Anthropologists Should Study Disasters, Catastrophe & Culture: The 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edited by Susanna M. Hoffman and Anthony Oliver-Smith,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pp.3-22.
Overing, J. & Passes, A. eds.,
2000 The Anthropology of Love and Anger: The Aesthetics of Convivality in Native Amazonia. London: Routledge.
Pels, Peter
1997 The Anthropology of Colonialism:Culture, History,and the Emergence of Western Governmentalit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6:163-183.
Restrepo, E
2004 Ethnicization of Blackness in Columbia__Toword de-racializing theoretical and political imagination. Culture Studies Vol. No.5, pp.698-715。
Shepherd, Johe(邵式柏)
1984 “Sinicized Siraya Worship of A-li-tsu.”《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8:1-82。
Shepherd, John
1981 Plains Aborigines and Chinese Settlers on the Taiwan Frontier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Ph. D. Dissertation, anthropology, Stanford U.
Shepherd, John R.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Marriage and Mandatory Abortion among the 17th-century Siraya. Arlinton, VA: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Shiga, Shuzo
1978  Family property and the law of inheritance in traditional China.in D. C. Buxbaum(Ed.), Chinese Family Law and Social Chang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109-150。
Skinner, H. D.
1916 Evolution in Maori Art. The Joura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46: 184-196.
Tsuchida, Shigeru 土田滋
1985 “Kulong: yet another Austronesian language in Taiwan?” I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60: 1-59.
1991 〈平埔族諸語研究雜記〉,《東京大學言語學論集》12:145-179。
Turner, Victor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Chicago, Illinois: Aldine.
Viktor E.Frankl弗蘭克
1987 《活出意義來》,趙可式、沈錦惠譯,光啟出版社。
Wolf, Margery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rightsman, L. S.
1977 Social Psychology. 2nd ed.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Montery, California.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42595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595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季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簡文敏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ien, Wen-M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簡文敏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ien, Wen-M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Sep-2019 17:05:31 (UTC+8)-
dc.date.available 5-Sep-2019 17:05:3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Sep-2019 17:05:3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2595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794-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民族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2595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係以2009年八八(莫拉克)風災之後,小林大滿舞團作為研究災難適應的案例。
小林部落村民大部分係由大武壠族人組成,2011年大武壠族人後裔組成「大滿舞團」,以復振傳統歌謠、文化為其目標的同時,兼及創傷療癒與生活照顧。
本論文從災難人類學中多線性適應的觀點,在8年實際參與舞團經營的過程之中,以歸納的方法統整其主張與行為,指出「聖化」與「愛」為其主要的核心影響因素。「聖化」的意義包括應用傳統太祖信仰的神靈化,以及以復振傳統文化為其追求生命的神聖化與意義化;「愛」,則是指舞團團員對逝去家人的摯愛、團員之間的友伴愛,以及以愛及人的作為等。在實際生活實踐上,因對象與情境的不同,「聖化」與「愛」包含正向與負向的行為。
八八(莫拉克)風災使倖存的小林村民瞬間失去依靠,部落、家庭、經濟與身心狀態皆處於破碎、弱勢、不完整的相對低下狀態,他們需要奮起克服來自大自然與人為的複合式災難。災難能揭露社會的結構與文化特質,從風災後大滿舞團的經營方式與訴求,能從其大武壠早期的太祖信仰傳說、部落社會組織、社會習俗變遷,找到以親屬與姻親為基礎所構成的家/社會的結構中,重視歡樂、分享與友伴愛特質的關聯性,並反映在「聖化」與「愛」的特質上。
本文從重建的過程中,發現大滿舞團以復振太祖信仰與傳統文化為其職志,對其身心健康有所幫助;重視「聖化」與「愛」的情感作用,使其太祖祭祀逐漸成為族人的過程,增進其大武壠族的族群意識與認同;透過文化、歷史與愛的重新連結,讓團員自覺生命「重生」;不僅增加適應外界要求的自我功能,並且能推己及人,以人道的精神協助其他需要幫助者。此種適應模式使其因風災所造成破碎、弱勢、不完整的相對低下狀態,逐步朝往完整、堅強與健康,往上提升的方向調整,是面對災難時較為健康的適應方式之一。
另本文係個案,引用時需知其研究限制。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case study used in this thesis is a research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Taivoan Dance Group after Typhoon Morakot devastated Shiaolin Village in 2009.
Most of the villagers of Shiaolin Village are composed of Taivoan people. In 2011, the descendants of Taivoan people formed a " Taivoan Dance Group " to revitalize traditional songs and cultures. This goal also helps them to heal the trauma and take the life care.
During eight years of actual participation in the dance group management, this thesis integrates its advocates and behavio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ulti-linear adaptation in disaster anthropology, we points out that "sanctification" and "love"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meaning of "sanctification" includes the de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Taizu faith,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s pursuing the sanctification and meaning of life; "love" refers to the deep affection for their lost family, the friendship between group members, as well as the love to others. In practical life,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objects and situations, "sanctification" and "love" conta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behaviors.
Typhoon Morakot caused the surviving Shiaolin villagers to instantly lose their reliance. The tribe, family, economy and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 are in a relatively low state with fragmentation, weakness, and incomplete. They need to rise up to overcome the compound disasters of nature and artificiality. The disaster can reveal the structure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ety. From the legend of Taizu beliefs, social organizations of the tribe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customs in the early days of Taivoan people, we can find the relevance of the emphasis, which is not onl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y and sharing, but also on the companionate love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 family/society in the basis of relatives and in-laws. After this natural disaster, from the operation and appeal of the Taivoan Dance Group, it shows this relevance reflect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nctification" and "love".
From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this thesis finds that Taivoan Dance Group has taking the reviving of Taizu belief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its voca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group member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emotional effects of "sanctification" and "love", Taizu Sacrifice promotes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 of Taivoan people, and this progress gradually makes a person became “a clan”. Through the reconnection of culture, history and love, the members were consciously "reborn", which not only increased their self-function adapted to external demands, but also pushed themselves to assist those who need help with humane spirit. This kind of adaptation mode makes the fragmented, weak, and incomplete low state, which caused by the disaster, gradually move toward a completed, strong and healthy condition. The rise-up adjustment is one of the healthy ways to adapt to disasters.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is an individual case. The limitation of the study should be known when citing.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3
三、大武壠相關研究議題 5
四、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研究架構 15

第一章、大武壠族遷徙、傳說與其災難記憶 19
第一節、大武壠族與其遷徙 19
第二節、太祖祭祀起源傳說的類型與其象徵 24
第三節、社會變遷下的災難記憶 36

第二章、八八(莫拉克)風災與小林重建 43
第一節、八八(莫拉克)風災對小林的影響 43
第二節、災後重建與衝突 46
第三節、小林部落之形成與災後分裂 52

第三章、太祖信仰與心靈重建 61
第一節、神靈信仰與心靈重建 61
第二節、成為族人-小林太祖祭祀與族群化過程 62
第三節、向頭、尪姨與災後療癒 80

第四章、災難與適應 95
第一節、文化、信仰與意義治療:以大滿舞團成立為例 95
第二節、現代性的適應與觀察-以「見城記」演出為例 106
第三節、災難與記憶政治-從日治時期的反日至311地震義演 118

第五章、討論:聖化與愛的實踐 133
第一節、「回家跳舞」的文化與心理意涵 133
第二節、文化變遷及其相關性 137
第三節、災難的適應與現代性 142
第四節、聖化與愛的日常實踐 145

結論 149

參考文獻 151
zh_TW
dc.format.extent 1357439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595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大武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小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大滿舞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聖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八八(莫拉克)風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aivoa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hiaoli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ivoan Dance Group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anctific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ov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yphoon Morakoten_US
dc.title (題名) 大滿舞團的「聖化」與「愛」:小林的歷史文化與災後重建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anctification" and "Love" of the Taivoan Dance Group: History, Culture and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Siaolin Villag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10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熟番戶口及延革調查綴》(稿本):臺北。
1962 《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
1975 《余清芳抗日革命檔案》;林衡道主編;臺灣文獻委員會。
1985 《甲仙鄉志》,甲仙鄉公所。
1995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陳金田譯);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9 〝莫拉克颱風暴雨量及洪流量分析〞報告,經濟部水利署(民國98年9月9日)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A8801RAI N.pdf
2010 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死亡、失蹤及重傷統計,戶政司(2010.2.4 16:30彙整) 統計截止時間:2010年2月4日17:30,http://www.taiwan9 21.lib.ntu.edu.tw/88pdf/A8801M.html
2012 《台灣平埔族、五生活文化的記憶》。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出版。
各受災省道坡地災害分佈情形(公路總局資料) http://www.thb.gov.tw/ tm/wcf.aspx
不著撰人(清)
1983 《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等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丁興祥、李美枝、陳姣眉
1988 《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洲。
土田滋、山田幸宏、森口恒一等
1991 《臺灣‧平埔族の言語資料の整理と分析》,1989-1990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一般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書。
大暴龍導演
2012 「小林再起_大滿舞團」,2012年8月,公視公民記者報導紀錄片。
2012 「小林再起_社區產業」,公視公民記者報導紀錄片。
小川尚義
1944 〈インドネシア語に於けゐ台灣砂語の位置〉,《太平洋圏民族と文化》上卷:451-503。黃秀敏譯1993:338-380,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小島由道
1920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第一冊》,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中村孝志
1994 〈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吳密察、許賢瑤譯,《臺灣風物》44(1),頁196-234。
六十七
1961 《番社采風圖考》,臺灣文獻叢刊90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方孝謙
2000 〈英雄與土匪─日本據臺初期的敘事認同〉;《臺灣社會研究》37:119-161。
王仕圖、趙善如、許慧麗
2011 〈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在災後社區重建互動關係之探究:以屏東縣政府之莫拉克風災社區參與重建計畫爲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2),頁59-94。
王民亮
2018 〈第四章 聽見大武壠的聲音〉,《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頁110-132。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王明珂
1993 〈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
1994 〈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249-274。

王美懿、林東龍、陸悌
2014 〈精神醫療團隊於莫拉克颱風災後心理重建之在地實踐經驗:兼論精神社工專業角色的省思〉,《臺大社工學刊》 第二十九期,頁97-148。
王國川、鍾鳳嬌
2014 〈多向度社會支持量表之心理計量特質探討―以遭受莫拉克風災青少年為例〉,《中華心理學刊》,56卷,3期,頁291-311。
王崧興
1985 〈論漢人社會的家戶與家族〉,《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59期;臺北;p123-129。
甘治士著 葉春榮譯註
1994 〈荷據時期的西拉雅平埔族〉,《台灣風物》四十四卷第三期。頁193-228。
田中賢三
1927 〈熟番人女子ノ家產承繼權ト其ノ婚姻〉,《臺法月報》第11卷12期。
石萬壽
1981 〈西拉雅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歷史學報》8:143-181。
1990 《臺灣的拜壺民族》。臺北:臺原出版社。
1995 〈南化鄉平埔族的村社〉;《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編,頁379-412;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6 〈菜寮溪流域的開發〉;淡江大學主編,頁189-216;臺北:國史館。
伊能嘉矩
1898 台灣に於ける各蕃族の分布,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3(146):301-307。(台灣通信第二十二回)
1904 台灣蕃政志。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溫吉編譯,台灣番政志。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1957 《臺灣番政志》,溫吉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08 台灣南部の四社熟蕃と稱せらるゝ支那化土蕃は熟れの種族に屬せしむべきか,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3(270):433-437。
1909 《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P.786-787,東京:富山房。
1909 《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日文版);東京富山房。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
1900 台灣蕃人事情。台北:台灣總督官房文書課。
江家錦
1955 〈從祀壺來談西拉雅族的信仰〉,《南瀛文獻》3(1/2):16-27。
1956 〈平埔族信仰雜記〉,《南瀛文獻》4(上):14-22。
1958 〈西拉雅族的信仰〉,《台北文物》7(1):115-118。
江樹生(譯註)
2000-4 《熱蘭遮城日誌》,第1、2、3、4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佐山融吉與大西吉壽合著
《生蕃傳說集》,頁216-218,余萬居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未出版。
何欣潔
2011 〈小林村夜祭練習,太祖指示:「你們都來了,我很歡喜。」〉,2011/10/04。網址:
http://museum02.digitalarchives.tw/teldap/2010/88news/www.88news. org/index4f26.html?p=14293
2011 〈災後最完整的小林夜祭(1)公廨入住,太祖遷居〉,2011/10/10。網址:
http://museum02.digitalarchives.tw/teldap/2010/88news/www.88news. org/index4698.html?p=14436
何翠萍
1999 〈生命、季節和不朽社會的建立:論景頗、載瓦時間的建構與價值〉;收錄於《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貴主編,頁157-228;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余安邦、余德慧
2008 〈文化及心理療癒的本土化生成〉,《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余安邦主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頁1-56。
余新忠
2004 〈海峽兩岸中國醫療社會史研究述論〉,《事件、記憶、敘述》,孫江主編,頁284-299;浙江人民出版社。
吳東南
1992 〈高、屏先民信仰之口述記錄〉,《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143-177。
吳新榮
1942 〈續飛番墓〉,《民俗臺灣》2(7):26-27。
吳榮順
1998a 《高雄縣境內六大族群傳統歌謠叢書3:平埔族民歌》CD /書籍。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1998b 《平埔族音樂紀實系列2:高雄大武壟「牽戲」》,CD:TCD-1511。台北:風潮唱片。
李之光、葉詩婷
2012 〈繪本對災區幼兒情緒反省之影響研究-以莫拉克風災之受創幼兒為例〉,《民生論叢》,(6),頁1-32。
李壬癸
1992 〈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聯〉,《臺灣風物》42(1):238-211。
2010a 〈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群的語言〉,《臺灣語文研究》5(1),頁:1-14。
2010b 〈台灣東部早期族群的來源及遷移史〉,《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 3 卷 第4 期 頁1-9。
李亦園
1954a 〈記本系所藏平埔各族器用標本〉,《國立戒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51-57。
1954b 〈本系所藏平埔族衣飾標本〉,《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41-46。
1955a 〈台灣平埔各族所具之東南亞古文化特質〉,《主義與國策》44-23-28。
1955b 〈台灣平埔族的祖靈祭〉,《中國民族學報》1:125-137。
1955c 〈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大陸雜誌》10(9):19-29。
1957 〈台灣南部平埔族平台屋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117-144。
1997 〈漢化、土著化或社會演化─從婚姻、居住與婦女看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關係〉,《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 集》,黃應貴、葉春榮主編,頁35-6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重志
2010 〈慈悲的權力—莫拉克風災安置與重建行動筆記〉,《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129-140。
李國銘
1995 〈屏東平埔族群分類問題再議〉,《平埔族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編,頁362-377。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8 〈頭社夜祭與祀壺信仰初探〉,《臺灣風物》 48(1):63-136。
2004 〈從re-present到represent---台灣南部祀壺信仰崇拜物的變遷〉,《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稻香出版社出版,頁289-317。
李雄揮譯
2017  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修訂新版),Formaosa Under the Dutch 1903,作者:翁佳音/校訂,譯者:甘為霖/英譯;李雄揮/漢譯,前衛出版社。
李瑞源
2015 《從單社到社群:十七世紀Sideia之形成》,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李筱峰、林呈蓉
2003 《台灣史》;台北:華立。
李維倫
2004 〈作為倫理行動的心理治療〉,《本土心理學研究》22:359-420。
李鎮洋、賴文基、陳振宇、黃效禹、郭力行
2011 〈莫拉克颱風複合型災害發生歷程的時空重建—以小林村深層崩塌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報》,42(4),頁313-324。
杜正勝
1997 〈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新史學》8/4。
汪文聖
1999 〈創傷的記憶或遺忘?-一個時間現象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5,頁77-99。
沈淑貞、曹玉玫、顏永杰、李宛津、范聖育
2013 〈莫拉克風災受創者集體創傷經驗與療癒歷程初探〉,《臨床心理學刊第7卷》第1期,頁25-26
周克任
2012 〈極端氣候時代下的「生存」與「生產」〉,《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67-174。
周宗賢
2003 〈噍吧哖事件大屠殺的真相〉,《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7:49-104。
周美嫻、紀淑靜、葉莉莉、許麗玉
2010 〈參與莫拉克救災護理人員之經驗〉,《新臺北護理期刊》,12(2),頁39-49。
周德程、吳道明
1960 〈高雄縣甲仙鄉甲仙平埔族血壓比較〉,《人類研》7(3/4):781-794。
周德禎
1999 《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臺北:五南圖書。
周鍾瑄
1962 《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1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林文玲
2003 〈記憶與辨識─影像再現中的平埔族群〉,《臺灣平埔族》,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合編,頁105-135。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文苑、李佳晏
2015 〈大規模災害後社區產業復原重建因子之探討-以莫拉克風災後高雄市新開部落為例〉,《災害防救科技與管理學刊》,4(1),頁1-29。
林建成(Jiann-Cherng Lin)
2012 〈史前館參與嘉蘭村莫拉克風災心靈教育重建工作之探討-兼論部落因應災害的互助機制〉,《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3),頁35-54。
林珍珍、林萬億
2014 〈莫拉克風災後高屏地區重建服務網絡之研究:災難治理的觀點〉,《思與言》第52卷第3期,頁5-52。
林國章
2004 《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895-1945》;海峽學術出版社。
林清財
1988 《西拉雅族祭儀音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集。
1995 〈從歌謠看西拉雅的聚落與族群〉,《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編,頁475-498。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籌備處。
1998 〈西拉雅族歌謠分佈與族群遷徙〉,《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劉益昌 、潘英海編,頁203-267。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a 〈第四章 歌謠記憶:西拉雅人的歌謠手抄本〉,《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58-88。
2000b 〈第五章 歌謠聚落:大庄人的歌謠分類概念〉,《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89-109。1999刊於林清財、謝元富主編《後山音樂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臺東文化中心出版。
2000c 〈第六章 歌謠聚落的史觀:西拉雅歌謠與聚落的變遷〉,《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110-126。
2000d 〈第七章 西拉雅族歌謠分佈與族群遷徙〉,《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127-150。1997刊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e 〈第八章 歌謠聚落之間:從歌謠看加蚋埔與六龜的關係〉,《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151-163。2000 刊於 林清財主編《紫竹調12》,台南,台南女子技術學院音樂系。
2000f 〈第九章 歌謠與聚落的關係:從歌謠看西拉雅族的聚落與族群〉,《歌謠、聚落與族群:論台灣西拉雅族歌謠》,台北,東大書局,頁164-186。1995 刊於潘英海、詹素娟合編,《平埔研究論文集》,頁 475-498。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10  〈高雄地區平埔族風災與其文化傳承危機〉,《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155-172。
林照真
2013 〈台灣電視新聞之災難報導:以「莫拉克」風災為例〉,《新聞學研究》第一一五期,頁141-185。
林耀盛
2001 〈時間與意義:疾病、創傷及敘說之交疊構面〉,《本土心理學研究》/15,頁221-270。
2006 〈聆聽受苦之聲:從咱們關係析究慢性病照顧〉,發表於《應用心理研究》29:183-212。
邱正略
2003 〈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史料特色與利用─以西來庵事件研究為例〉;《臺灣史料研究》20號;頁94-118。
邱正略、康豹
2003 〈武裝抗爭與地方社會─以西來庵事件對沙仔田等十五村莊人口結構的影響為例〉;臺灣殖民地史學學術研討會;夏潮聯合會與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合辦。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
1987 〈西拉雅族的阿立祖信仰〉,《臺灣風物》37(1): 133-147。
金惠雯
2012 〈部落、教育與發展—從學習型部落觀點看部落的重建〉,《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35-142。
施冠彣、李欣芸、葉皖菁、林信佑、黃慧玲、陳正宗、蔡宇哲、易寶容、徐崇堯、夏允中、趙垂勳、陳佳如
2012 〈重大災難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腦部網絡的衝擊-以莫拉克風災為例〉,《中華放射線技術學雜誌》,36(3),頁151-156。
施添福
1998 〈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合辦,臺北市。
2001 〈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1-39,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段洪坤
2012 〈從多元文化發展看莫拉克風災家園重建:以小林村為例〉,《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03-118。
段洪坤、陳叔倬
2010 〈從西拉雅族文化復振與原民運動談小林重建〉,《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51-60。
洪貞玲
2015 〈跨族群、跨部門合作與賦權:屏東泰武鄉災後重建記錄之個案分析〉,《中華傳播學刊》.第二十八期,頁195-234。
洪敏麟
1995 〈住民志地名沿革篇〉,《臺灣省通志》卷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淑芬
2012 〈從社會再現觀點看小林村之重建〉,《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19-126。
洪麗完
2007 〈清代番界外楠仔仙溪、荖濃溪流域之生、熟番族群關系:以「撫番租」為中心〉,《台灣史研究》14(3):1-71。
胡台麗
1998 〈排灣古樓五年祭的「文本」與詮釋〉,《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徐正光、林美容主編,頁183-22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3 〈文化真實與展演:賽夏、排灣經驗〉,《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頁423-458。台北:聯經出版社。
胡家瑜
1999 伊能嘉矩的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與物質文化收藏,刊於台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胡家瑜、崔伊蘭主編,頁37-71。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4 《針線下的繽紛:大武壠平埔衣飾與刺繡藏品圖錄》(編著),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若林正丈
1997 〈試論如何建立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的研究;戰後日本研究成果的一個反思〉,許佩賢譯,收入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273-284。
郁永河
1959[1697] 《禆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夏春祥
1998 〈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頁107-135。
涂順從
2000 《南瀛抗日誌》,臺南縣政府文化局。

翁佳音
1988 〈日治時代平埔族的調查研究史〉,《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莊英章主編,頁49-6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原載於台灣風物37(2):55-80, 1987)
馬淵東一
1953 〈高砂族の分類—學史的回顧〉,《民族學研究》18(1、2),頁1-11。
1974 《馬淵東一著作集》(全三卷),第二卷。日本:社會思想社。
高拱乾
1960[1694] 《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國分直一
1936 〈關山越の山路〉,《台灣時報》196:106-115。
1938 〈知母義地方の平埔族について〉,《民族學研究》1(4):57-83。
1942a 〈葫蔖墩街と岸裡〉,《台灣時報》276:120-124,臺北市:東洋協會臺灣支部。
1942b 〈南支那東南沿海地方に於ける先史學的調查について〉,《南方》4(10):50-61,東京都:南支調查會。
1941a 〈平埔族聚落を訪ねて──新市庄新店採訪記〉,《民俗台灣》1(6):48-52。(又載於壺を祀る村,頁218-226, 1981)
1941b 〈蔴豆の歷史〉,《科學の台灣》10(5):13-18。(周全德譯,麻豆的歷史,南瀛文獻2(1/2):57-60, 1954)
1944 《壺を祀る村:南方臺灣民俗考》,東京:東都書籍。
康豹
2010 〈噍吧哖事件中的平埔文化因素〉,《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141-154。
康培德
1998 〈西拉雅人─十七世紀的生活與其比較〉;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5月16、17日,台北。
2000 〈荷蘭時代村落頭人制的設立與西拉雅社會權力結構的轉變〉,《臺灣史蹟》/36:118-135。
張光直
1988 〈張序〉,《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主編莊英章,編輯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張帥峰
2012 〈笏板源流考〉,《尋根》2:73-75,虢國博物館。
張春興
1993 《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愛倩
2012 〈多元文化下的心理支持系統建置及人力運用〉,《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73-94。
張學聖、廖晉賢
2014 〈複合性災害評估架構研究:莫拉克風災為例〉,《都市與計劃》,第四十一卷第三期,頁305∼327。
掘江俊一
1981 〈臺灣漢族家族──jia -jia集團〉,《民族學研究》46(3):299-314。
淺井惠倫
1996 《Siraya Makatao 2》(筆記),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收藏。
淺井惠倫筆記
年代可能是1938,收藏在今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研究所數位典藏OA266b。原筆記經由清水純教授協助翻譯。
清水純
1984 〈臺灣平埔族的漢化〉,《臺灣學術研究會誌》2:43-64。
2018 〈解説:浅井恵倫著「シラヤ熟蕃研究断片」〉,《台灣原住民研究》22期。
移川子之藏
1934 〈「パツ」を繞る太平洋文化交涉問題と臺灣發見の類似石器〉,《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1:431-449,臺北:臺北帝國大學。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1935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東京,刀江書院。楊南郡譯註、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原著,2011,《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
1935 《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文篇》,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2010,南天出版社。
章俊博
2012 〈試煉與重生:鏡頭下的莫拉克風災重建反思〉,《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3),頁1-34。
莊英章
1996 〈漢人社會研究的若干省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27-35。
1988 〈前言〉,《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主編莊英章,編輯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莊雅仲
1990 《文化、書寫與差異:三個有關異己論述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莊靜怡,李美枝
2003 〈臺灣地區的族群認同與對日態度〉;《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楊國樞主編,臺大心理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編輯出版;頁105-135。桂冠圖書發行。
郭廷以
1984 《臺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
郭瑞坤、張秦瑞、沈逸晴
2012 〈災後社區重建機制:解析921地震和莫拉克風災重建經驗〉,《中國地方自治》,65(10),頁21-46。
陳文玲
2012 〈莫拉克風災後嘉蘭村的重建:一個災害人類學的研究〉,《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1(1),頁157-173。
陳永龍
2010 〈莫拉克災後原住民部落再生成的主體化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頁403-435。
陳永龍、丘延亮
2014 《防天災禦人禍_原住民抗爭與台灣出路》,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出版。
陳立夫
2010 〈人與自然〉,《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45-50。
陳竹上、傅從喜、林萬億、謝志誠
2012 〈我國災後勸募規範之法制發展與運作實況—以莫拉克風災後全國性勸募活動為例之法實證研究〉,《政大法學評論》 第一二九期,頁301-380。
陳其南
1990 〈「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兼論西方人類學的中國家族研究〉,《家族與社會》,頁129-214。臺北:聯經。
陳亭君、林耀盛、許文耀
2013 〈原住民與漢人族群的災變因應與心理適應關係探討:以莫拉克風災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二十六卷第二期,頁249-278。
陳春木
1974 〈壺を祭ゐ村〉,《えとのす》1:59-61。
1975 〈東和村平埔族「阿立母」的祭祀〉,《南瀛文獻》20:137-143。

陳振川
2012 《文化保存與血脈傳承:重建小林村》,出版社: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陳啟中
2012 〈從國內外災後重建—談村落規劃理念、作法與重現〉,《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51-166。
陳啟仁
2016 〈左營鳳山縣舊城研究與遺址空間之重塑歷程〉,《高雄文獻》第6卷第2期:7-49。
陳逸君
2003 〈認知與定位〉,《臺灣平埔族》,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合編,頁61-103。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逸君、劉還月
2010 《滾滾塵石下的族群離合—莫拉克颱風前後的楠梓仙溪與荖濃溪部落變遷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出版。
陳隆輝、黃子明
2017 〈小林社區社會企業商業模式之研究–以「2021 社會企業」為例〉,《輔仁管理評論(社會企業專刊)》,第二十四卷第一期,頁47-76。
陳漢光
1961 〈臺南縣六重溪之五太祖崇拜〉,《臺灣文獻》12(4):146-180。
1962a 〈高雄縣匏仔寮平埔族宗教信仰調查〉,《臺灣文獻》14(4):88-99。
1962b 〈高雄縣荖濃村平埔族信仰調查〉,《臺灣文獻》14(1):102-105。
1962c 〈臺灣匏器調查〉,《臺灣文獻》13(3):168-173。
1963a 〈高雄縣阿里關及附近平埔族宗教信仰和習慣調查〉,《臺灣文獻》14(1):159-168。
1963b 〈臺南縣六重溪「豬頭殼」奉祀調查〉,《臺灣文獻》14(2):139-142。
1963c 〈高雄縣瓠仔寮平埔族家族構成〉,《臺灣文獻》14(3):128-133。
陳增穎
2013 〈創傷治療的新取向──敘事暴露治療之發展與研究綜探〉,《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6:129–161。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
鹿野忠雄
1946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一卷,東京:矢島書房。
1952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東京:矢島書房。
鹿野忠雄,宋文薰譯
1955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喜安幸夫
1984 《日本統治臺灣秘史》;台北:前程出版社。
渡邊欣雄
2000 〈鬼魂再考─為了理解民俗宗教的小論〉;《漢族的民俗宗教》,周星譯;2000:111-137;台北:地景企業。
游鑑明
2002 《傾聽他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台北:左岸文化。
程大學
1978 《余清芳傳》;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士賓
2010 〈小林平埔族屋舍之設計與理念〉,《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173-186。
黃光國
1990 〈臺灣的社會變遷與倫理重建〉,《文化與倫理》,p67-98。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黃叔璥
1959[1722] 《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東藍
2004 〈岳飛廟:創造公共記憶的場〉,《事件、記憶、敘述》,孫江主編,頁158-177;浙江人民出版社。
黃茂卿
1909 《迪階觀音山教會早期五十年史(1877-1927)英國長老教會東部宣教》。花蓮:迪階觀音山教會。
黃智慧
2012 〈「多元文化」理念的脆弱性:莫拉克災後重建政策思維、法令與組織型態〉,《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49-72。
黃瑤
1960 〈高雄縣甲仙平埔族體質人類學的研究〉,《人類研》7(3/4):403-432。
黃應貴
1997 〈導論〉,《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黃應貴、葉春榮主編,頁5-3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2 〈布農族社會階層的演變:一個聚落的個案研究〉;陳昭南等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頁331-349。中研院三民所專刊(9)。
1985 〈臺灣土著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1998 〈共享與經濟:東埔社與梅山的例子〉;《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頁27-78;中研院民族所出版。
2002 〈關於情緒人類學發展的一些見解──兼評臺灣當前有關情緒與文化的研究〉,《新史學》十三卷三期。
2006 〈社會過程中的中心化與邊陲化〉,《人類學的視野》,頁127-147。
楊玉姿
2016 〈鳳山縣舊城西門歷史與變遷(1825-1945)〉,《高雄文獻》第6卷第2期:51-73。

楊秀宮
2010 〈從災後重建談「南台平埔族群」的生活安頓與文化再造〉,《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31-44。
楊淑媛
2003 〈過去如何被記憶與經驗:以霧鹿布農人為例的研究〉;《臺灣人類學刊》1(2)頁83-114。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灣人類學刊編輯委員會出版。
楊森富
1996 〈平埔族密語「香蕉白話」之採集、研究及解讀─它曾一度被誤認為西拉雅系平埔族母語〉;《山海文化雙月刊》第十五期。
溫振華
1995 《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縣政府。
萬金生
2012 〈平埔部落產業商品化可行性探討〉,《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43-150。
葉春榮
1996 〈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發表於「人類學在臺灣的拓展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3月20-22日,台北。
1997 〈葫蘆福佬裔漢人的祀壺信仰〉,《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記念論文集》,黃應貴、葉春榮編,頁91-127。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9 〈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徐正光、黃應貴主編,台北:中研院民族所。頁91-141。
2006a 〈西拉雅平埔族的宗教變遷〉,《歷史、文化與族群: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葉春榮主編,頁231-257。台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2006b 〈宗教改信與融合─太祖與神明的交換〉,《建構西拉雅研討會論文集》,葉春榮主編,頁199-225。台南縣政府出版。
詹素娟
1988 〈從中文文獻資料談平埔族研究〉,《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主編莊英章,編輯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頁1-48。
1995 〈族群關係中的女性─以平埔族為例〉,《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2:3-7。
詹素娟、潘英海
1987 《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鈴木清一郎
1993 《臺灣舊慣習俗信仰》,(馮作民譯,1994)。眾文書局。
廖風德
1996 《臺灣史探索》;臺灣學生書局出版。
臧振華、高有德、劉益昌
1993 〈左營清代鳳山縣舊城聚落的試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頁763-865。
劉正元
2018a 〈第一章 大武壠歷史、族群移及組成〉,《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頁8-36。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2018b 〈第五章 現況與展望〉,《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頁134-154。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劉益昌
2005 〈西拉雅的考古學研究〉,發表於第一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縣政府主辦,臺南縣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合辦,財團法人愛鄉文教基金會協辦,2005.10.15-16
2010 〈十五份遺址:一段學術史的議題〉,《十五份遺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周述蓉主編,頁130-136,台北市: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址研究社、社團法人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
2010 〈聚落分布與環境—以高屏溪中上游考古遺址分布為例〉,《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3-4。
劉淑芬
1985a 〈清代鳳山縣城的營建與遷移〉,《高雄文獻》 (20/21):5-46。
1985b 〈清代的鳳山縣城(1684-1695):一個縣城遷移的個案研究〉,《高雄文獻》(20/21):47-63。
劉斌雄
1987 〈臺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臺灣風物》37(3):1-62。
劉還月
1995 《屏東馬卡道族現況與分佈》。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6 《馬卡道民族誌》。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歐蜜•偉浪
2009 〈從莫拉克風災談原住民滅族危機〉,《新使者》,(115),頁11-15。
潘弘輝
2012 〈阿亮的夢〉,《有詩同行-莫拉克風災文化重建詩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出版,2012年7月,頁165-171。
潘英海
1987a 〈有關平埔族研究的西文資料〉,《台灣風物》37(2):39-53。
1987b 〈平埔族研究的困惑與意義──從郡式柏的博士論文「十七及十八世紀台灣拓墾中的漢番關係」談起〉,《台灣風物》37(2):157-165。
1994a 〈聚落、歷史與意義─頭社村的聚落發展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頁89-123。
1994b 〈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莊英章編,頁235-25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5a 〈祀壺釋疑──從「祀壺之村」到「壺的信仰叢結」〉,《平埔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詹素娟主編,頁445-474。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省研究所籌備處。
1995b 〈在地化與地方文化:以「壺的信仰叢結」為例〉,《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潘英海、莊英章編,頁229-31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5c 〈住民志同冑篇〉,《臺灣省通志》卷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a 〈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平埔族區域研究論文集》,劉益昌與潘英海主編,頁163-202。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1998b 〈文化介面與文化介媒─以「祀壺現相」為例〉;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合辦。
1998c 〈傳統文化?文化傳統?─關於「平埔族群傳統社會文化」的迷思〉,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5月16、17日,臺北。
2000 〈文化介面與文化介媒:以「祀壺現相」為例〉;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與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合辦。
2003 〈莿桐花開時─凱達格蘭族認同的迷思〉,發表於「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臺灣社為」大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蔡麗芳
2015 〈創傷性悲傷諮商之個案研究以莫拉克風災少女為例〉,《台灣藝術治療學刊》,4卷1期,頁1-22。
蔣斌
2009 〈災難、究責與歸因:莫拉克風災省思系列之一〉,《人類學視界》,(3),頁24-27。
衛惠林
1981 〈從埔里巴宰七社的漢化史實看中華民族文化之匯聚整合程式〉,《中山學術文化集刊》,27:133-185。
鄭中信
2017 〈左翼時態: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及其《在永久屋裡想家》的廢棄〉,《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七卷,第三期,頁127-44。

鄭志敏
2001 《Hello!臺灣史》;台北:全威。
鄭淑芬
2010 〈小林村災變後村民心理需求調查報告〉,《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61-74。
盧嘉興
1965 〈大武壠地方考〉,《南瀛文獻》10:155-173。
蕭阿勤
2002 〈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臺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臺灣史研究》9/1:181-239,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16 〈導言:族群化、國族化的政治、文化與情感〉,《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蕭阿勤、汪宏倫主編。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出版。頁1-21。
閻淑慧、徐耀群、柯子星
2016 〈莫拉克風災後三地門部落社區發展之研究探討-以大社部落為例〉,《慈惠學報》第十二期,頁78-90。
謝文中、鄭夙芬、鄭期緯
2011 〈這是「房子」,不是「家屋」:從解釋性互動論探討莫拉克風災後原住民的遷徙與衝擊〉,《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4),頁135-166。
謝世憲
2010 〈由憲法之觀點論原住民基本權利之保障—以小林平埔族為探討中心〉,《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117-128。
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
2013 〈跳過中繼直達永久?探討莫拉克災後永久屋政策的形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九十三期,頁49-86。

謝志誠、傅從喜、陳竹上、林萬億
2012 〈一條離原鄉愈來愈遠的路?:莫拉克颱風災後異地重建政策的思考〉,《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6),頁41-86。
謝掌珠、林聖宗、廖少威
2015 〈莫拉克風災後部落居民對觀光產業發展在認知與態度之相關實證研究〉,《運動與觀光研究》,4(2),頁1-18。
謝儲鍵、林煥笙、陳敦源
2016 〈緊急災害管理中之協力網絡分析:以莫拉克風災災後的教育重建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第六十二期,頁59~125。
謝繼昌
1979 〈平埔族之漢化:臺灣埔里平原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7:49-72。
謝繼昌、王長華、葉家寧、林曜同
2002 《高雄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高雄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簡文敏
2001a 〈小林地區平埔族狩獵及其相關文化探討〉,《臺灣文獻》52(3),頁373-398。;2001年9月。
2001b 〈游移、接軌與重構─小林與加蚋埔平埔夜祭文化展演探討〉;《臺灣風物》第51卷第2期;2001年6月。
2002 〈「查某暝」與「偷拔蔥」─兩種女性生命型態之整合與比較〉;《臺灣風物》第52卷第3期;2002年10月。
2004a 〈香蕉白話流行區域調查及其特色〉,《南臺灣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苑技術學院通識中心,頁105-114。
2004b 〈族群文化價值與地方文化模式建造〉;《高雄文化研究2004年年刊》,高雄文化研究學會。ISBN 986-7915-65-8
2004c 〈性習俗之衝突與調適─以大目降「十八嬈」為例〉;《臺灣風物》第54卷第4期。
2005 《創傷與榮耀─甲仙地區平埔族抗日事件之歷史與記憶之研究》;甲仙平埔族文史學會出版。ISBN 986-81432-0-9
2007 〈族群文化與記憶機制─以甲仙抗日事件歷史記憶為例〉,《高雄 文化研究2007》,高雄文化研究學會。
2010a 〈小林平埔族文化與災後重建〉,《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5-30。
2010b 〈小林平埔族文化と災害後の再建〉,收錄於《台湾原住民研究》第14號;日本順益台湾原住民研究會編,2010年11月發行。
2011 〈莫拉克風災對荖濃溪、楠梓仙溪流域原住民族群遷徙與文化變遷的影響與因應〉收錄於《高雄文獻》2011年第1卷第2期;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2012 〈小林及鄰近原住民族群百年遷徒的省思〉,《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75-102。
2015 〈走反與回家_從殖民至後殖民抗爭百年省思〉,收錄於《台南文獻》第八輯。
2017a 〈成為族人-小林太祖祭祀與族群化過程〉,收錄於《返來做番-原住民族的文化復振與正名》,林清財, 浦忠成主編,斑馬線出版。頁251-282。
2017b 〈誰,見了這城的美景?〉,收錄於《高市文獻》,2017年4月出版。
2018a 〈第二章 大武壠太祖祭典〉,《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頁38-85。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2018b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芴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高雄文獻》第8卷第2期,頁102-119,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出版。
簡炯仁
1994 〈臺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臺灣風物》44(1):31-62。
2000 〈高雄縣甲仙、杉林、六龜等鄉的「大武壟社」〉;《高雄縣平埔誌》;頁301-380;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2002 〈大武壟芒仔芒社與高雄縣六龜鄉荖濃溪流域的拓墾〉,《臺灣風物》52(1):127-191。
簡炯仁、洪淑芬
2010 〈兩溪流域的大武壟社群〉,《重建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簡文敏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年10月22日出版,頁75-116。
簡炯仁、陳瑾瑛
2012 〈大武壟平埔族小林聚落重建後文化創意產業營運的雛議〉,《再現南臺平埔族群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潘英海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2012年8月20日出版,頁127-134。
顏廷伃
2015 〈從考古學社群研究的概念初探蔦松文化與西拉雅族的關係及其社會文化變遷〉,《臺灣史前史專》,劉益昌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出版,P247-287。
2016 〈鳳山縣舊城早期人類活動歷程與考古遺留〉,《高雄文獻》第6卷第2期:121-144。
顏美娟
1998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平埔歌謠之研究〉,《臺灣文藝》163/164;頁10-31。
2009 〈從民間文學談小林村平埔文化的重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年刊》東華大學民間文學所,頁2-17。
藤井志津枝
1987 《日據前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蘇乃加
2002 《日據時期臺灣武裝抗日事件之研究─以西來庵事件(1915-1916)為探討主題》;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Awi Mona(蔡志偉,賽德克族德克達雅群)
2009 〈氣候變遷、生態永續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莫拉克風災的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頁27-54。
Bartlett, F. C.
1932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ust, Robert.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ed. by Elizabeth Zeitoun & Paul Jen-kuei Li, 31-94.
Brown,Melissa J.
1998 Plains aborigines or Hokkien Taiwanese? ─ An Examination of Authenticity.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10月23-25日,台北。
Camilleri, C.
1986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edution》. UN: Kohan Page.
Campbell, Rev. Wm.
1903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Reprinted by SMC Publishing Co., Taipei, 1987)
Candidius, George(1597-1647)
1903 Account of the Inhabitants, in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Rev. Wm. Campell ed., 99.9-25.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Caruth, Cathy.
1996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P.
Douglas, Bronwen
1993 Pre-European Societies in the Pacific Islands,in Culture Contact in the Pacific – Essays on Contact, Encounter and Response, Max Wuanchi and Ron Adams ed., 15-3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Eliade, Mircea
1959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Ferrell, Raleigh
1971 Aboriginal People of the Southwestern Taiwan plain,《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2》,頁217-235,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Freedman, Maurice
1958 Lineage Organin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Basic.
Geertz, Clifford
1973 Religion as a Cultural System .In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C. Geertz, pp.87-125.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nt vo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rris, G. G.,
1978 Casting out Anger: Religion among the Taita of Keny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strup, K
1998 Other Histories;賈士蘅譯,台北:麥田出版社。
Hoffman, Susanna M.
2002 The Monster and the Mother: The Symbolism of Disaster, Catastrophe & Culture: The 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edited by Susanna M. Hoffman and Anthony Oliver - Smith,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pp.113-142.
Keyes, Charles
1981 Dialectics of Ethnicity Change” in Ethnic Change, ed. By Charles Keyes F.4-30.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Kumu Tapas
2004 《部落記憶─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1.2)》;台北:翰蘆。
La Capra, Dominick.
2001 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P.
Luke Eric Lassiter
2010 Invitation to Anthropology(3rd edition);郭禎麟等譯,台北群學出版。
Lutz, C. A.,
1988 Unnatural Emotions: Everyday Sentiments on a Micronesian Atoll & Their Challenge to Western The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urdock, George Peter(1897-1985)
1948 Social Structure(許木柱等譯,社會結構,洪葉文化印行,1996) R. Benedict
1934 Patterns of culture;黃道琳譯,1993,臺北:巨流。
Ogawa, Naoyoshi 小川尚義
1917 Siraia, Makatao, Taivoan. Unpublished manuscripts. (kept at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Oliver-Smith, Anthony and Hoffman, Susanna M.
2002 Introduction: Why Anthropologists Should Study Disasters, Catastrophe & Culture: The 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edited by Susanna M. Hoffman and Anthony Oliver-Smith,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pp.3-22.
Overing, J. & Passes, A. eds.,
2000 The Anthropology of Love and Anger: The Aesthetics of Convivality in Native Amazonia. London: Routledge.
Pels, Peter
1997 The Anthropology of Colonialism:Culture, History,and the Emergence of Western Governmentalit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6:163-183.
Restrepo, E
2004 Ethnicization of Blackness in Columbia__Toword de-racializing theoretical and political imagination. Culture Studies Vol. No.5, pp.698-715。
Shepherd, Johe(邵式柏)
1984 “Sinicized Siraya Worship of A-li-tsu.”《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8:1-82。
Shepherd, John
1981 Plains Aborigines and Chinese Settlers on the Taiwan Frontier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Ph. D. Dissertation, anthropology, Stanford U.
Shepherd, John R.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Marriage and Mandatory Abortion among the 17th-century Siraya. Arlinton, VA: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Shiga, Shuzo
1978  Family property and the law of inheritance in traditional China.in D. C. Buxbaum(Ed.), Chinese Family Law and Social Chang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p109-150。
Skinner, H. D.
1916 Evolution in Maori Art. The Joura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46: 184-196.
Tsuchida, Shigeru 土田滋
1985 “Kulong: yet another Austronesian language in Taiwan?” I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60: 1-59.
1991 〈平埔族諸語研究雜記〉,《東京大學言語學論集》12:145-179。
Turner, Victor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Chicago, Illinois: Aldine.
Viktor E.Frankl弗蘭克
1987 《活出意義來》,趙可式、沈錦惠譯,光啟出版社。
Wolf, Margery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rightsman, L. S.
1977 Social Psychology. 2nd ed.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Montery, California.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1901124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