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鄭力軒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林映鎔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林映鎔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9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5-Sep-2019 17:07:28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5-Sep-2019 17:07:28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5-Sep-2019 17:07:28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1042540162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803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社會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42540162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腐女的BL取向同人社群,是指創作以及消費男性跟男性之間戀愛作品的女性所組成的社群。本研究從社群的面向去看待腐女的同人社群,特別是在社群媒體的時代,她們會選擇運用什麼樣的社群媒介形塑社群?對於她們來說,網路空間上的互動又如何影響到她們在線下的互動?在這些虛擬跟實體的交互關係下,她們又是如何形塑、維繫以及想像自己的社群?圈子也會利用各種規則的內化,來讓圈子產生分界,劃分出圈內已及圈外的界線。網路空間給予了群體一個更加自由的空間,社群轉變成虛跟實之間相互形構,群體可以在不同的媒介中穿梭,同時她們會依據對於媒介隱蔽性、匿名性以及對自己的個人資訊的掌控度,去選擇她們要在哪一個媒介中投入最大的心力。腐女則會在媒介中建立自己的「親友圈」,親友圈讓她們的社群趨向了一種穩固且封閉的狀態。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致謝 i摘要 iii第一章 緒論 1一、研究緣起:從同人說起 1二、台灣同人社群的發展 4三、問題意識 7四、名詞解釋 7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第一節 迷文化理論 10一、迷文化 10二、迷之所在:「腐」 13第二節 虛擬社群 15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第一節 資料蒐集 19一、問卷調查 19二、參與觀察 20三、深度訪談 26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8第四章 社群的構築與維繫 32第一節 社群的組成 32一、性別與年齡 32二、初次接觸BL的時間、媒介以及情緒體驗 33三、後續接觸的同人作品 34第二節 社群的形成與維繫 34一、虛擬社群的形成 36二、關係的確立以及轉變 41三、群體的畫界 49四、大大與大手 51第三節 潛規則所帶來的模糊與矛盾 54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62第一節 結論 62一、社群在何方 62二、社群關係的另類想像 64第二節 討論與反思 65參考文獻 66一、專書及專書論文 66二、期刊論文 68三、碩博士論文 69四、網路資料 70附錄一 問卷 71附錄二 訪談大綱 77一、第一、二類型用 77二、第三、四類型用: 78附錄三 訪談邀請書 81附錄四 受訪同意書 82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102698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2540162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腐女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同人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親友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社群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虛擬社群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無腐不歡:腐女的BL同人社群初探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A Preliminary Study of Fujoshi`s BL Community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專書及專書論文千翠(2015)從「同人女」到「腐女子」。見王佩廸編,動漫社會學:別說得好像還有救,頁57-69。台北: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王佩廸編(2016)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台北: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余曜成(2016)線上與線下都在燃燒──動漫迷參與社團之變化。見王佩廸編,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頁93-104。台北: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李衣雲a(2012)讀漫畫:讀者、漫畫家和漫畫產業。台北:群學。李衣雲b(2012)變形、象徵與符號化的系譜──漫畫的文化研究。台北:群學。李衣雲(2016)在病態與反抗的夾縫之外──論Boy’s Love論。見馮品佳編,圖像敘事研究文集,頁129-178。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吳嘉苓(2015)第二章訪談法。見瞿海源等編,頁33-61。台北:東華。張玉佩、邱佳心(2017)色情暴動:遊走於男性愛遊戲的同人迷群。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烏露露(2016)證台灣同人創作──訪千業快速影印社老闆謝志松。見王佩廸編,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頁117-124。台北: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台北:唐山。陳向明(2008)社會科學質的研究(11)。台北:五南。鈕文英(2015)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修訂版)。台北:雙葉書廊。廖勇超(2019)腐(Fu)。見史書美等編,台灣理論關鍵詞,頁307-315。新北:聯經出版公司。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等編(2015)。台北:東華。溝口彰子(2016)BL進化論:男子愛可以改變世界!日本首席BL專家的社會觀察與歷史研究。黃大旺譯。台北:麥田。かつくら編集部(2017)那些年他們眼中的BL:5位代表性作家、編輯的真情告白。呂郁青譯。台北:台灣東販。Arjun Appadurai(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鄭義愷譯。台北:麥田。Appadurai, Arjun(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Cornel Sandvoss(2012)迷與消費。王映涵譯。台北:韋伯文化。Cornel Sandvoss (2005) Fans: The Mirror of Consumption, Polity Pr.Jenkins, H., Ito, M., & Boyd, D.(2017)參與的勝利:網絡時代的參與文化。高芳芳譯。中國:浙江大學出版社。Jenkins, H., Ito, M., & Boyd, D. (2016) Participatory Culture In a Networked Era, Cambridge: PolityMatt Hills(2009)探究迷文化。朱華瑄。台北:韋伯文化。Matthew Thorne(2009)失控的女孩和女人們——日本業餘漫畫社群的愉悅和政治。見陶東風編,粉絲文化讀本,頁367-385。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Miyako(2016)台灣同人活動的轉變與特色。見王佩廸編,動漫社會學:本本的誕生,頁79-91。台北: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二、期刊論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2018)窺看亞洲同人市集。CCC創作集6──特集:翻滾吧,同人浪潮 6: 24-27。王熙哲、丁耀民(2008)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資訊管理學報15-1: 53-72。王曉涵(2014)同人誌創作者與出版社進行商業合作之現況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14: 216-225。余泰魁、鄭時宜(2004)虛擬社群線上聊天行為模式之研究。電子商務研究2-2: 117-135。吳彥明(2008)「迷」之迷團--迷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廣告學研究30: 127-131。林瑋嬪(2016)導言:網路‧人類學:網路、社群與想像。考古人類學刊85: 1-15。張瑋容(2013)從「BL妄想」看另類情慾建構-以台灣腐女在「執事喫茶」中的妄想實踐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2: 97-113。陳仲偉(2005)重思網路社群:網路主題樂園團體。資訊社會研究8: 271-286。楊若慈(2012)日本BL文化在台灣的受容:以台灣BL言情小說為考察對象。庶民文化研究5: 1-25。楊揄熹、劉柏因(2012)全媒體時代的迷文化研究——以耽美迷群為例。新聞愛好者3: 15-16。雷惠鈴(2014)網路小說社區「迷文化」 研究—以百度網路小說貼吧為例。貴州民族大學學版(哲學社會科學版)2: 152-155。蔡明叡(2018)。官民互益的生機-流行IP與二創風潮。CCC創作集6──特集:翻滾吧,同人浪潮 6: 8-9。蘇微希、ASKA(2011)同人文化之源流與台灣同人活動發展&台灣 COSPLAY 的源起與發展。庶民文化研究4: 102-125。Akhil Gupta& James Ferguson,” Beyond Culture: Space,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7(1):6-24.Miyako(2018)窺看亞洲同人市集。CCC創作集6──特集:翻滾吧,同人浪潮 6: 24-27。三、碩博士論文王麟琴(2019)像我這樣的腐女: 科技、社群與性別交織下的認同形構。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何雨縈(2014)腐女的歡愉-萌。嘉義: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邱雯祺(2009)台灣同人文化再現與實踐─以「開拓動漫祭」為案例。台南: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秀敏(2005)薔薇園裡的少年愛—同人誌文化與青少女性別主體。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茵惠(2007)薔薇纏繞十字架:BL閱聽人文化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熠(2016)耽於美色:腐女的情慾經驗與身份認同。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郭澤仁(2019)腐女的資訊建構:以噗浪的腐女社群為例。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意欣(2008)從局內人觀點探索迷文化。花蓮: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程士華(2013)Vocaloid 虛擬偶像:創作者與迷的文化之行動者網絡初探。新北: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劉云白帆(2017)華語地區腐女的文本意義再生產——以隨緣居《星際迷航》迷群為例。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劉品志(2014)「腐女」的幻想與望/妄想。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力行(2015)腐、壞而喜─腐男的多樣認同建構與實踐。台北: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四、網路資料Laceration(2018)【同人生態】談談這個「圈」。http://apaleshuttingsun.lofter.com/post/3e0e57_1211f61a(遊覽時間:2019/8/24)Zen(2008)同人誌的文化力-「開拓動漫展」對台灣文創發展的啟示。https://zen1976.com/post-1309667695/(遊覽時間:2019/8/24)李坤翰(2017)同溫層裡又暖又舒服,為什麼要刻意讓自己「認知失調」?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7420(遊覽時間:2019/7/10)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NCCU201901146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