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分析:《人民日報》個案研究
An Analysis of Articles in Memory of the Mukden Incident: A Case Study of Related Reportings in the People’s Daily
作者 解冰洋
XIE, BINGYANG
貢獻者 王石番
Wang, Shih-Fan
解冰洋
XIE, BINGYANG
關鍵詞 九一八事變
中國
日本
報業理論
框架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5-Sep-2019 17:41:11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報紙媒體作為探究九一八事變紀念的切入點,分析中國全國性主流官方媒體對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的報導方式和框架建構。研究基於報業理論與框架的層次結構,選取了《人民日報》1946年~2018年72年間的共計181篇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作為樣本,藉由內容分析法,旨在探究以下四個問題:(一)《人民日報》如何呈現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二)在不同歷史時期,《人民日報》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有何變遷?(三)在不同歷史時期,《人民日報》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意圖達成何種目的?研究發現,文章除單一紀念事件及譴責日本侵略者外,亦在不同歷史時期透過紀念該事件,延伸達成反帝反美反蔣、支持世界無產階級、凝聚愛國主義、加強人民政權合法性、拓展外交主動權等多種功效;在框架的選擇與重組上亦受到政治制度、特定時期國家利益以及意識形態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丁和根(2004)。文化體制改革縱橫談——文化體制改革: 關鍵在於制度創新。新聞界(2),頁 4-5。
日本讀賣新聞戰爭責任檢證委員會(2007)。檢證戰爭責任:從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北京:新華出版社。
王石番 (1991)。 傳播內容分析法: 理論與實證: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王瀟燕(2018)。新聞媒介的集體記憶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渤海大學,錦州。
江澤民(1990)。關於黨的新聞工作的幾個問題——在新聞工作研討班上的講話提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
李紅濤、黃順銘(2014)。「恥化」敘事與文化創傷的建構:《人民日報》南京大屠殺紀念文章(1949-2012)的內容分析。新聞與傳播研究(1),頁 37。
李勳娜(2018)。《人民日報》對「九一八」事變的記憶建構研究(1949-2017年)。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
周鵬程(2016)。抗戰勝利紀念報導的框架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廣州。
曹徵海(201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傳播理論的建構,光明日報。
彭菊花 (2006)。新聞學原理: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賀建平、王永芬、馬靈燕 (2015)。 受難與國恥建構:「重慶大轟炸」 集體記憶的媒介話語策略。 國際新聞界, 37(12), 89-104。
馮建三。(2006)。 國家與傳媒社會責任:從《報業四種理論》出版50年談起 中華傳播學刊(9),17-36。
慎海雄 (2018)。知行合一 努力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From http://news.cctv.com/2018/08/17/ARTImB175kc2itkqsMnX6Q6S180817.shtml
楊曉洲 (2016)。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斷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青年記者(34),40-42。
雷躍捷、張馨方(2018)。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新發展。青年記者(07),頁 16-18。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 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三民。
劉庭華(2006)。論 「九一八」 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抗日戰爭研究, 59(1),頁 192。
鄭自隆(2015)。傳播研究與效果評估。 臺北:五南。
鍾蔚文、臧國仁、陳憶寧、柏松齡、王昭敏(1996)。框架理論再探——以臺大女研社A片事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教育六十週年論文彙編》。
鍾蔚文、臧國仁、陳韻如、張文強、朱玉芬(1995)。新聞的框架效果。「一九九三中文傳播研究暨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
魏婉秋(2018)。大眾傳媒的九一八事變集體記憶建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瀋陽師範大學,瀋陽。

Altschull, J. H. (1984). Agents of power: 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Forrest, T. R. (1993). Disaster Anniversay: A Social Reconstruction of Time. Sociological inquiry, 63(4), 444-456.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nther, R., & Mughan, A. (2000). Democracy and the med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chten, W. A. (1981). The World News Prism: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allin, D. C., & Mancini, P. (2004). Comparing media systems: Three models of media an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tchins, R. (1947). 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 Chicago.
Marx, K. (1859). Preface to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 Marx-Engels Reader, 2, 3-6.
Marx, K., & Engels, F. (1902). Wage-labor and capital: New York Labor News Company.
Marx, K., Proudhon, P.-J., Engels, F., & Quelch, H. (1913).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being a translation of the Misère de la philosophie (a reply to" La philosophie de la misère" of M. Proudhon): CH Kerr & Company.
McQuail, D. (1983).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McQuail, D. (201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Semetko, H. A., & Valkenburg, P. M. (2000). 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 93-109.
Siebert, F. T., Peterson, T. B., & Schramm, W. (1956).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The authoritarian, libertari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viet communist concepts of what the press should be and d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446406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464065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石番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ang, Shih-F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解冰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XIE, BINGY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解冰洋zh_TW
dc.creator (作者) XIE, BINGYA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Sep-2019 17:41:11 (UTC+8)-
dc.date.available 5-Sep-2019 17:41:1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Sep-2019 17:41:1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4464065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98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46406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報紙媒體作為探究九一八事變紀念的切入點,分析中國全國性主流官方媒體對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的報導方式和框架建構。研究基於報業理論與框架的層次結構,選取了《人民日報》1946年~2018年72年間的共計181篇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作為樣本,藉由內容分析法,旨在探究以下四個問題:(一)《人民日報》如何呈現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二)在不同歷史時期,《人民日報》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有何變遷?(三)在不同歷史時期,《人民日報》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意圖達成何種目的?研究發現,文章除單一紀念事件及譴責日本侵略者外,亦在不同歷史時期透過紀念該事件,延伸達成反帝反美反蔣、支持世界無產階級、凝聚愛國主義、加強人民政權合法性、拓展外交主動權等多種功效;在框架的選擇與重組上亦受到政治制度、特定時期國家利益以及意識形態的影響。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目次 II
表次 III
圖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九一八事變 3
第二節 報業理論 3
第三節 框架的層次結構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1
第一節 方法概述 11
第二節 樣本選取 11
第三節 類目建構 12
第四章 研究發現 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4
第一節 結論 54
第二節 建議 54
參考文獻 55
附錄、九一八紀念文章編碼表 5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464065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九一八事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日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報業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框架zh_TW
dc.title (題名) 九一八事變紀念文章分析:《人民日報》個案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n Analysis of Articles in Memory of the Mukden Incident: A Case Study of Related Reportings in the People’s Dail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和根(2004)。文化體制改革縱橫談——文化體制改革: 關鍵在於制度創新。新聞界(2),頁 4-5。
日本讀賣新聞戰爭責任檢證委員會(2007)。檢證戰爭責任:從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北京:新華出版社。
王石番 (1991)。 傳播內容分析法: 理論與實證: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王瀟燕(2018)。新聞媒介的集體記憶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渤海大學,錦州。
江澤民(1990)。關於黨的新聞工作的幾個問題——在新聞工作研討班上的講話提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
李紅濤、黃順銘(2014)。「恥化」敘事與文化創傷的建構:《人民日報》南京大屠殺紀念文章(1949-2012)的內容分析。新聞與傳播研究(1),頁 37。
李勳娜(2018)。《人民日報》對「九一八」事變的記憶建構研究(1949-2017年)。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
周鵬程(2016)。抗戰勝利紀念報導的框架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廣州。
曹徵海(201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傳播理論的建構,光明日報。
彭菊花 (2006)。新聞學原理: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賀建平、王永芬、馬靈燕 (2015)。 受難與國恥建構:「重慶大轟炸」 集體記憶的媒介話語策略。 國際新聞界, 37(12), 89-104。
馮建三。(2006)。 國家與傳媒社會責任:從《報業四種理論》出版50年談起 中華傳播學刊(9),17-36。
慎海雄 (2018)。知行合一 努力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From http://news.cctv.com/2018/08/17/ARTImB175kc2itkqsMnX6Q6S180817.shtml
楊曉洲 (2016)。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斷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青年記者(34),40-42。
雷躍捷、張馨方(2018)。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新發展。青年記者(07),頁 16-18。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 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三民。
劉庭華(2006)。論 「九一八」 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抗日戰爭研究, 59(1),頁 192。
鄭自隆(2015)。傳播研究與效果評估。 臺北:五南。
鍾蔚文、臧國仁、陳憶寧、柏松齡、王昭敏(1996)。框架理論再探——以臺大女研社A片事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教育六十週年論文彙編》。
鍾蔚文、臧國仁、陳韻如、張文強、朱玉芬(1995)。新聞的框架效果。「一九九三中文傳播研究暨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
魏婉秋(2018)。大眾傳媒的九一八事變集體記憶建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瀋陽師範大學,瀋陽。

Altschull, J. H. (1984). Agents of power: 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Forrest, T. R. (1993). Disaster Anniversay: A Social Reconstruction of Time. Sociological inquiry, 63(4), 444-456.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nther, R., & Mughan, A. (2000). Democracy and the med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chten, W. A. (1981). The World News Prism: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allin, D. C., & Mancini, P. (2004). Comparing media systems: Three models of media an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tchins, R. (1947). 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 Chicago.
Marx, K. (1859). Preface to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 Marx-Engels Reader, 2, 3-6.
Marx, K., & Engels, F. (1902). Wage-labor and capital: New York Labor News Company.
Marx, K., Proudhon, P.-J., Engels, F., & Quelch, H. (1913).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being a translation of the Misère de la philosophie (a reply to" La philosophie de la misère" of M. Proudhon): CH Kerr & Company.
McQuail, D. (1983).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McQuail, D. (201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Semetko, H. A., & Valkenburg, P. M. (2000). 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 93-109.
Siebert, F. T., Peterson, T. B., & Schramm, W. (1956).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The authoritarian, libertari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viet communist concepts of what the press should be and d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1901167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