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eriodical 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述祖到揚已-兩周「器主曰」開篇銘文研究
作者 黃庭頎
Huang, Ting-Chi
貢獻者 中文系
關鍵詞 青銅器;銘文;器主曰;文本;儀式
日期 2017-06
上傳時間 23-Sep-2019 11:42:50 (UTC+8)
摘要 本文主要針對兩周「器主曰」開篇銘文進行歷時性研究,並在前 賢研究基礎上提出新的見解。文章從敘述口吻、銘文結構、文本性質 以及主題演變等四方面切入:第一,本文認為「器主曰」開篇銘文與 其他銘文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主述口吻,其不僅保留作器者之立場與心 境,更自成一套較特殊的敘述方式。第二,這類銘文約在西周中、晚 期發展出穩定結構,多由伐閱之辭、獻辭以及嘏辭所組成,春秋以後 則由器主自報家門以及說明鑄器緣由兩部分組成,並延續至戰國時 期。第三,就文本性質而言,本文主張西周時期的文本保留了禱辭本 質,但考慮到銘文結構與用詞高度一致化的情形,可知其並非儀式進 行當下所使用的祭告文本,而是經過重新編寫的版本,因此同時具備 禱辭、頌辭以及製作動機之敘述。第四,呼應兩周社會的變遷,這類 銘文也存在由「述祖」到「揚己」的轉變趨勢。西周著重器主藉由對 家族祖先功績的重塑,以確立自身的職務與定位;兩周之際開始與其 他銘文的交融與匯流,較顯著表現在敘述性軍事銘文選用「器主曰」 開篇;春秋以後轉向宣揚器主,明確宣告其個人價值,雖提及祖先的 自報家門格式,但較傾向藉釐清器主身分來歷以襯托其政治實力,而 此時整體內容已與非「器主曰」開篇銘文未有太大差異。整體而論,兩周「器主曰」開篇銘文的變化不僅涉及儀式、文本乃至於記憶的形成,更能見微知著地了解兩周宗法制度、社會結構、精神思想的變革。
關聯 清華中文學報, No.17, pp.33-71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中文系
dc.creator (作者) 黃庭頎
dc.creator (作者) Huang, Ting-Chi
dc.date (日期) 2017-06
dc.date.accessioned 23-Sep-2019 11:42:50 (UTC+8)-
dc.date.available 23-Sep-2019 11:42:5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3-Sep-2019 11:42:50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6362-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主要針對兩周「器主曰」開篇銘文進行歷時性研究,並在前 賢研究基礎上提出新的見解。文章從敘述口吻、銘文結構、文本性質 以及主題演變等四方面切入:第一,本文認為「器主曰」開篇銘文與 其他銘文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主述口吻,其不僅保留作器者之立場與心 境,更自成一套較特殊的敘述方式。第二,這類銘文約在西周中、晚 期發展出穩定結構,多由伐閱之辭、獻辭以及嘏辭所組成,春秋以後 則由器主自報家門以及說明鑄器緣由兩部分組成,並延續至戰國時 期。第三,就文本性質而言,本文主張西周時期的文本保留了禱辭本 質,但考慮到銘文結構與用詞高度一致化的情形,可知其並非儀式進 行當下所使用的祭告文本,而是經過重新編寫的版本,因此同時具備 禱辭、頌辭以及製作動機之敘述。第四,呼應兩周社會的變遷,這類 銘文也存在由「述祖」到「揚己」的轉變趨勢。西周著重器主藉由對 家族祖先功績的重塑,以確立自身的職務與定位;兩周之際開始與其 他銘文的交融與匯流,較顯著表現在敘述性軍事銘文選用「器主曰」 開篇;春秋以後轉向宣揚器主,明確宣告其個人價值,雖提及祖先的 自報家門格式,但較傾向藉釐清器主身分來歷以襯托其政治實力,而 此時整體內容已與非「器主曰」開篇銘文未有太大差異。整體而論,兩周「器主曰」開篇銘文的變化不僅涉及儀式、文本乃至於記憶的形成,更能見微知著地了解兩周宗法制度、社會結構、精神思想的變革。
dc.format.extent 115305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relation (關聯) 清華中文學報, No.17, pp.33-71
dc.subject (關鍵詞) 青銅器;銘文;器主曰;文本;儀式
dc.title (題名) 從述祖到揚已-兩周「器主曰」開篇銘文研究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