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中文系 | - |
dc.creator (作者) | 鄭文惠 | - |
dc.creator (作者) | Cheng, Wen-huei | - |
dc.creator (作者) | 劉昭麟 | - |
dc.creator (作者) | Liu, Chao-lin | - |
dc.creator (作者) | 張淳甯 | - |
dc.creator (作者) | Chang, Chun-ning | - |
dc.creator (作者) | 許筑婷 | - |
dc.creator (作者) | Hsu, Chu-ting | - |
dc.creator (作者) | 王宏甦 | - |
dc.creator (作者) | Wang, Hung-su | - |
dc.creator (作者) | 邱偉雲 | - |
dc.creator (作者) | Chiu, Wei-yun | - |
dc.date (日期) | 2015-11 | - |
dc.date.accessioned | 27-Sep-2019 13:49:13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7-Sep-2019 13:49:13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7-Sep-2019 13:49:13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6444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唐詩是中國文學極重要的一部分,《全唐詩》於清康熙年間由官方力量所編纂、收錄兩千餘位詩人所著,內容四萬多首詩歌、包含超過三百萬字,無疑是研究唐詩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本文作者利用計算語言學領域所發展的學術理論和軟體工具,透過分析《全唐詩》的內容,作多方面的探索。《全唐詩》也同時揭露了詩人的社會網路,詩歌的標題和內容記錄了一些詩人之間的贈詩、互訪、想念的關係,可以做為詩人社會網路分析的部分依據。《全唐詩》因此也對於史學資料庫,如哈佛大學的「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的擴充有極高的價值。在《全唐詩》中至少有八位詩人的15首詩歌提到李白。《全唐詩》也可以用來當作一些文藝活動的典範語料,以全唐詩中詞彙對仗的狀況,我們可以建構簡單的對對聯的程式,以常見的對仗詞對來回答現代的對聯;只是偶然會用到一些非現代常用的詞彙,例如“長安”。 透過這一系列的工作,我們實踐了數位人文領域的初步理想,數位技術雖然尚且不足以直接被用來建立深度的人文論述,但是透過相關的資訊檢索、文本分析和資料探勘的服務,數位技術讓專家可以比過去更加專注於深度議題的研究,而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來蒐集基礎的研究資料。 | - |
dc.format.extent | 126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text/html | - |
dc.relation (關聯) | 全球視野下的漢學新藍海國際研討會,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 |
dc.title (題名) | 《全唐詩》的分析、探勘與應用:以計算語言學的觀點 | - |
dc.type (資料類型) | conferenc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