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集體遷村部落災後重建生活適應問題之探討─以嘉義縣逐鹿社區為例
Living Adaptation of Reconstruction in the Tribal Village Relocation─the Case of Poftongaveoveo Community in Chiayi County
作者 張勝凱
Chang, Sheng-Kai
貢獻者 魏玫娟
張勝凱
Chang, Sheng-Kai
關鍵詞 莫拉克風災
異地重建
生活適應
鄒族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5-Feb-2020 18:06:35 (UTC+8)
摘要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侵襲全臺,造成臺灣中南部嚴重災情,無數個原住民部落受到重創。而災後第二十天,立法院火速通過《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採取公私協力模式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免費提供永久屋予災民,來滿足一次到位的重建目的,雖然永久屋政策有效達成災後重建效率,但也迫使更多原住民部落族人就此遠離家園,究竟入住永久屋社區居民在面對遷徙過程中文化地景的驟變,如何影響其對地方的情感與認同?而鄒族部落的原鄉生活又是如何被轉化、移植?對於家的認知或想像又是如何變遷?

本研究自2019年5月4日起至6月17日止,針對實施集體遷村的嘉義縣逐鹿社區居民,採用立意抽樣及滾雪球抽樣擇定訪談對象計有十五位,透過質性研究訪談及觀察互動來探究社區居民自阿里山原鄉部落遷居至永久屋社區後,所面臨重建生活適應問題現況,並試圖從新部落空間環境、傳統文化及宗教信仰、人際關係互動、經濟生計發展及社區參與及資源介入意識等五個面向解析其對於家的想像。

本研究發現逐鹿社區居民多數已習慣永久屋內的生活空間與環境,但對此仍未產生認同與歸屬感,時常須藉由與山上部落連結來緩解生活壓力,呈現「離家」狀態,而這也影響了居民對於社區公共事務的參與,無法產生社區凝聚力與恢復力,同時在社區產業上並無大量資本與人力,雖自主建構了市集空間,但多數居民仍選擇返回原鄉從事農耕,再加上社區意識、社會資本流失及文化疏離適應上的問題,使得居民迄今對於永久屋這個「家」的狀態是相當矛盾的。不過居民在社區空間營造上卻展現了相當的自主性及能動性,經由部落家屋建築文化語彙重現計畫來突破永久屋建築框架的生活動線,同時也開始重視鄒族傳統文化在新聚落存續之重要,這樣的集體行動也慢慢找回「在家」的味道,儘管居民對於家的想像不盡相同,但山永遠是山,原住民永遠是原住民。災後重建不只是硬體建設(家屋),更涉及了人的本質問題,同時也包含部落文化及環境(含土地)的復原,政府也應更尊重部落自主的災後重建,才能有助於重新恢復部落原有的生命力,讓他們走進家屋,也真正回家。
參考文獻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4)。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2001)。阿里山鄉志。新北:稻鄉。
王嵩山(2000)。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二版)。新北:稻鄉。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文化。
王嵩山(1995)。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新北:稻鄉。
台邦‧撒沙勒(2012)。災難、遷村與社會脆弱性:古茶波安的例子。臺灣人類學刊,10(1),51-92。
瓦歷斯‧諾幹(2000)。重建計劃的革命行動及其偏遠差異-關於部落重建的田野觀察。城市與設計學報,11&12,331-339。
瓦歷斯‧諾幹(2009)。八八颱風災後重建系列一:巨大災難後,首先要重建心靈,人本教育札記, 244,8-15。
朱瑞玲、蔣斌、周玉慧(2015年9月)。原鄉與永久屋:屏東大社與來義排灣族部落的離災遷移與部落韌性。跨‧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W. Lawrence Neuman原著)。臺北:揚智文化。
全國成、楊雅祺(2012年3月)。從離鄉到打造一個家-以魯凱族好茶部落遷村歷程與災後復原為例。邁向優質服務─社會工作專業的對話與省思研討會,臺北。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資訊網(2019)。鄒族,2019年2月8日,取自: 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F07B48DFDA79CF95。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10)。莫拉克颱風災後家園重建計畫,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a88p15.pdf。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9a)。工作小組會議紀錄(第3次),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morakotdatabase.nstm.gov.tw/88flood.www.gov.tw/files/committee_workgroup/9.pdf?id=9&type=pdf&location=committee_workgroup。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9b)。工作小組會議紀錄(第5次),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morakotdatabase.nstm.gov.tw/88flood.www.gov.tw/files/committee_workgroup/11.pdf?id=11&type=pdf&location=committee_workgroup。
江菁菁(2007)。一個非自願性的空間生產過程:以桃園國際機場移民的遷徙故事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李宗勳、王文君、黃盈豪、邵珮君、鄧雅仁、陳冠中、紀孟辰、梁安智(2014)。我國政府災後復原重建社會福利角色之研究。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NDC-DSD-102-016)。
林萬億、張麗珠、李香潔、莊明仁、陳竹上、王秀燕、陳武宗、謝宗都、陳偉齡、劉華園、傅從喜、謝志誠、邵俊豪、邵珮君、趙善如、范舜豪、吳慧菁、譚慧雯、蕭淑媛、鍾昆原、蔡宜廷、黃瑋瑩、李俊昇、鄭如君、楊文慧、林珍珍、邱筱雅、蔡宜蓉、林津如(2018)。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津如(2010)。大愛園區中的八部合音,2019年2 月8日,取自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50556。
呂寶靜(2005)。喪偶對老年生活適應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NSC94-2412-H-004-008)。
林曜同(2004)。鄒族─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www.dmtip.gov.tw/uploads//files/PDF/Tsou%201.pdf。
柳琬玲(2012)。戶籍遷移爭議聲中轆子腳三期逐鹿社區完成入住,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museum02.digitalarchives.tw/teldap/2010/88news/www.88news.org/indexd4a7.html?p=20952&cpage=1。
胡幼慧(2010)。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臺北:巨流。
高婉如(2011)。移動的家園:南投縣神木村遷村的民族誌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怡如(2011)。建構原鄉災區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活重建模式。嘉南學報,37,516-525。
陳其澎、范玉梅(2002年12月)。日久他鄉是故鄉:石門水庫移民遷徙歷程之研究。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臺中。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郭俊巖、黃明玉(2010)。原住民在都市謀生的艱辛歷程之研究:以三個受助個案為例。弘光學報,59,60-77。
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2018)。鄒族,2019年2月8日,取自: http://digimuse.nmns.edu.tw/chou/html/00/homepage.htm。
逐鹿社區-優格哇獅市集臉書專頁(2019)。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9%80%90%E9%B9%BF%E7%A4%BE%E5%8D%80-%E5%84%AA%E6%A0%BC%E5%93%87%E7%8D%85%E5%B8%82%E9%9B%86-248369872030749/。
張恆裕總編輯(2014)。莫拉克颱風災後─日安及逐鹿社區重建實錄。高雄: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張恆裕總編輯(2012)。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三週年成果彙編(上)(下)。高雄: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3)。台灣的原住民:鄒族。臺北:臺原。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三版)。臺北:商鼎文化。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出版社。
雷家驥總纂修(2009)。嘉義縣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葉志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臺北:洪葉文化。
楊國樞、余安邦編著(1994)。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1992)。臺北:桂冠。
鄭淳毅(2010)。模範村的開始,2019年2月8 日,取自http://www.88news.org/posts/2977。
鄭瑋寧(2009)。親屬、他者意象與「族群性」: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東臺灣研究期刊,13:29-74。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
蔡志偉(2009)。氣候變遷、生態永續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莫拉克風災的反思。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27-54。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心理。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韋伯。
謝志誠(2006年8月)。遷村之推動與省思。與大自然共舞:水土環境變遷之對抗與共生論壇。臺北。
謝志誠、張紉、蔡培慧、王俊凱(2008)。臺灣災後遷村政策之演變與問題,住宅學報,17(2):81-97。
謝文中、鄭夙芬、鄭期緯(2011)。這是「房子」,不是「家屋」:從解釋性互動論探討莫拉克風災後原住民的遷徙與衝擊。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4,135-166。
謝臥龍、駱慧文、許文耀、陳武宗、莊麗香、張維真、徐淑莉、張馨德、張偉銘、蔡佩娟、鍾凱婷(2011)。莫拉克颱風災民入住永久屋生活適應情形之研究。臺北:內政部。
謝志誠、傅從喜、陳竹上、林萬億(2012)。一條離原鄉愈來愈遠的路?莫拉克颱風災後異地重建政策的再思考。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6,41-86。
謝志誠、林萬億、傅從喜譯(2012)。安全的家園,堅強的社區:天然災
害後的重建手冊(Safer homes, stronger communities: a handbook for reconstructing after natural disasters),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2013)。跳過中繼直達永久?探討莫拉克災後永久屋政策的形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3,49-86。
謝臥龍、駱慧文(2010)。文化與性別敏感度對災後重建以及災難研究之重要性。教育研究月刊,197,48-62。
蘇羿如(2001)。都市原住民的聚集/離散型態與族群意識:以社會聯繫觀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龔瑞琦、蔣敬三(2011)。嘉義轆子腳永久屋:再見鄒族重生。營建知訊,343,23-28。
Arkoff, A. (1974).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 Grow-Hill Book Co.
Bonanno, G. A., Galea, S., Bucciarelli, A., & Vlahov, D. (2007). What predic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fter disaster? The role of demographics, resources, and life stres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5 (5), 671-682.
Bonanno, G. A., Brewin, C.R., Kaniasty, K, LaGreca, A. M. (2010). Weighing the costs of disaster: Consequences, risks, and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1 (1), 1-49.
Conle, C. (2000). Narrative inquiry: Research tool and medium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3(1), 49-58.
Case, D. (1996). Contributions of journeys away to the definition of home: An empirical study of a dialectical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6, 1-15.
Dovey, K. (1985). Home and homelessness. In I. Altman & C. M. Werner (Eds.), Home environment (Vol. 8, pp.33-64). New York: Plenum Press.
Jha, A. K., Barenstein, J. D., Phelps, P. M., Pittet, D., & Sena, S. (2010). Safer homes,sronger communities: A handbook for reconstructing after natural disasters.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Group.
Kirmayer, L. J., Sedhev, M., Whitley, R., Dandeneau, S., & Isaac, C. (2009). Community resilience: models, metaphors and measures. Journal of Aboriginal Health, 7(1), 62-117.
Moore, J. (2000). Placing home in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 207-217
Moon, B. (1995). ‘Paradigms in migration research: exploring moorings’ as a schema’,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ol. 19, No. 4, pp. 504-524.
Pollack, C. E. (2003). Burial at Srebrenica: Linking place and traum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6, 793-801.
Sauvy, Alfred(1996). 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Tutty, M. L., Rothery, M., & Grinnell R. M. (eds.).(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London: Allyn and Bacon.
Weeks, J. R. (1996). Popul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592103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2103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魏玫娟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勝凱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ang, Sheng-Ka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勝凱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g, Sheng-Kai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Feb-2020 18:06:35 (UTC+8)-
dc.date.available 5-Feb-2020 18:06: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Feb-2020 18:06:3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592103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62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92103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侵襲全臺,造成臺灣中南部嚴重災情,無數個原住民部落受到重創。而災後第二十天,立法院火速通過《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採取公私協力模式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免費提供永久屋予災民,來滿足一次到位的重建目的,雖然永久屋政策有效達成災後重建效率,但也迫使更多原住民部落族人就此遠離家園,究竟入住永久屋社區居民在面對遷徙過程中文化地景的驟變,如何影響其對地方的情感與認同?而鄒族部落的原鄉生活又是如何被轉化、移植?對於家的認知或想像又是如何變遷?

本研究自2019年5月4日起至6月17日止,針對實施集體遷村的嘉義縣逐鹿社區居民,採用立意抽樣及滾雪球抽樣擇定訪談對象計有十五位,透過質性研究訪談及觀察互動來探究社區居民自阿里山原鄉部落遷居至永久屋社區後,所面臨重建生活適應問題現況,並試圖從新部落空間環境、傳統文化及宗教信仰、人際關係互動、經濟生計發展及社區參與及資源介入意識等五個面向解析其對於家的想像。

本研究發現逐鹿社區居民多數已習慣永久屋內的生活空間與環境,但對此仍未產生認同與歸屬感,時常須藉由與山上部落連結來緩解生活壓力,呈現「離家」狀態,而這也影響了居民對於社區公共事務的參與,無法產生社區凝聚力與恢復力,同時在社區產業上並無大量資本與人力,雖自主建構了市集空間,但多數居民仍選擇返回原鄉從事農耕,再加上社區意識、社會資本流失及文化疏離適應上的問題,使得居民迄今對於永久屋這個「家」的狀態是相當矛盾的。不過居民在社區空間營造上卻展現了相當的自主性及能動性,經由部落家屋建築文化語彙重現計畫來突破永久屋建築框架的生活動線,同時也開始重視鄒族傳統文化在新聚落存續之重要,這樣的集體行動也慢慢找回「在家」的味道,儘管居民對於家的想像不盡相同,但山永遠是山,原住民永遠是原住民。災後重建不只是硬體建設(家屋),更涉及了人的本質問題,同時也包含部落文化及環境(含土地)的復原,政府也應更尊重部落自主的災後重建,才能有助於重新恢復部落原有的生命力,讓他們走進家屋,也真正回家。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遷村政策演變 15
第二節 永久屋政策與災後重建生活適應問題 21
第三節 鄒族原鄉文化 28
第三章 逐鹿社區生活適應狀態轉變分析 36
第一節 新部落空間環境 36
第二節 傳統文化及宗教信仰 44
第三節 人際關係互動 57
第四章 逐鹿社區重建及現況分析 61
第一節 經濟生計發展 61
第二節 社區參與及資源介入意識 72
第三節 關於永久屋政策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90
參考文獻 92
附錄 訪談邀請函 97
zh_TW
dc.format.extent 462120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2103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莫拉克風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異地重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活適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鄒族zh_TW
dc.title (題名) 集體遷村部落災後重建生活適應問題之探討─以嘉義縣逐鹿社區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Living Adaptation of Reconstruction in the Tribal Village Relocation─the Case of Poftongaveoveo Community in Chiayi Coun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4)。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2001)。阿里山鄉志。新北:稻鄉。
王嵩山(2000)。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二版)。新北:稻鄉。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文化。
王嵩山(1995)。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新北:稻鄉。
台邦‧撒沙勒(2012)。災難、遷村與社會脆弱性:古茶波安的例子。臺灣人類學刊,10(1),51-92。
瓦歷斯‧諾幹(2000)。重建計劃的革命行動及其偏遠差異-關於部落重建的田野觀察。城市與設計學報,11&12,331-339。
瓦歷斯‧諾幹(2009)。八八颱風災後重建系列一:巨大災難後,首先要重建心靈,人本教育札記, 244,8-15。
朱瑞玲、蔣斌、周玉慧(2015年9月)。原鄉與永久屋:屏東大社與來義排灣族部落的離災遷移與部落韌性。跨‧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W. Lawrence Neuman原著)。臺北:揚智文化。
全國成、楊雅祺(2012年3月)。從離鄉到打造一個家-以魯凱族好茶部落遷村歷程與災後復原為例。邁向優質服務─社會工作專業的對話與省思研討會,臺北。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資訊網(2019)。鄒族,2019年2月8日,取自: 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F07B48DFDA79CF95。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10)。莫拉克颱風災後家園重建計畫,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a88p15.pdf。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9a)。工作小組會議紀錄(第3次),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morakotdatabase.nstm.gov.tw/88flood.www.gov.tw/files/committee_workgroup/9.pdf?id=9&type=pdf&location=committee_workgroup。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9b)。工作小組會議紀錄(第5次),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morakotdatabase.nstm.gov.tw/88flood.www.gov.tw/files/committee_workgroup/11.pdf?id=11&type=pdf&location=committee_workgroup。
江菁菁(2007)。一個非自願性的空間生產過程:以桃園國際機場移民的遷徙故事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李宗勳、王文君、黃盈豪、邵珮君、鄧雅仁、陳冠中、紀孟辰、梁安智(2014)。我國政府災後復原重建社會福利角色之研究。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NDC-DSD-102-016)。
林萬億、張麗珠、李香潔、莊明仁、陳竹上、王秀燕、陳武宗、謝宗都、陳偉齡、劉華園、傅從喜、謝志誠、邵俊豪、邵珮君、趙善如、范舜豪、吳慧菁、譚慧雯、蕭淑媛、鍾昆原、蔡宜廷、黃瑋瑩、李俊昇、鄭如君、楊文慧、林珍珍、邱筱雅、蔡宜蓉、林津如(2018)。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津如(2010)。大愛園區中的八部合音,2019年2 月8日,取自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50556。
呂寶靜(2005)。喪偶對老年生活適應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NSC94-2412-H-004-008)。
林曜同(2004)。鄒族─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www.dmtip.gov.tw/uploads//files/PDF/Tsou%201.pdf。
柳琬玲(2012)。戶籍遷移爭議聲中轆子腳三期逐鹿社區完成入住,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museum02.digitalarchives.tw/teldap/2010/88news/www.88news.org/indexd4a7.html?p=20952&cpage=1。
胡幼慧(2010)。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二版)。臺北:巨流。
高婉如(2011)。移動的家園:南投縣神木村遷村的民族誌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怡如(2011)。建構原鄉災區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活重建模式。嘉南學報,37,516-525。
陳其澎、范玉梅(2002年12月)。日久他鄉是故鄉:石門水庫移民遷徙歷程之研究。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臺中。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郭俊巖、黃明玉(2010)。原住民在都市謀生的艱辛歷程之研究:以三個受助個案為例。弘光學報,59,60-77。
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2018)。鄒族,2019年2月8日,取自: http://digimuse.nmns.edu.tw/chou/html/00/homepage.htm。
逐鹿社區-優格哇獅市集臉書專頁(2019)。2019年2月8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E9%80%90%E9%B9%BF%E7%A4%BE%E5%8D%80-%E5%84%AA%E6%A0%BC%E5%93%87%E7%8D%85%E5%B8%82%E9%9B%86-248369872030749/。
張恆裕總編輯(2014)。莫拉克颱風災後─日安及逐鹿社區重建實錄。高雄: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張恆裕總編輯(2012)。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三週年成果彙編(上)(下)。高雄: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3)。台灣的原住民:鄒族。臺北:臺原。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三版)。臺北:商鼎文化。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出版社。
雷家驥總纂修(2009)。嘉義縣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葉志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臺北:洪葉文化。
楊國樞、余安邦編著(1994)。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1992)。臺北:桂冠。
鄭淳毅(2010)。模範村的開始,2019年2月8 日,取自http://www.88news.org/posts/2977。
鄭瑋寧(2009)。親屬、他者意象與「族群性」: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東臺灣研究期刊,13:29-74。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
蔡志偉(2009)。氣候變遷、生態永續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莫拉克風災的反思。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27-54。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心理。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韋伯。
謝志誠(2006年8月)。遷村之推動與省思。與大自然共舞:水土環境變遷之對抗與共生論壇。臺北。
謝志誠、張紉、蔡培慧、王俊凱(2008)。臺灣災後遷村政策之演變與問題,住宅學報,17(2):81-97。
謝文中、鄭夙芬、鄭期緯(2011)。這是「房子」,不是「家屋」:從解釋性互動論探討莫拉克風災後原住民的遷徙與衝擊。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4,135-166。
謝臥龍、駱慧文、許文耀、陳武宗、莊麗香、張維真、徐淑莉、張馨德、張偉銘、蔡佩娟、鍾凱婷(2011)。莫拉克颱風災民入住永久屋生活適應情形之研究。臺北:內政部。
謝志誠、傅從喜、陳竹上、林萬億(2012)。一條離原鄉愈來愈遠的路?莫拉克颱風災後異地重建政策的再思考。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6,41-86。
謝志誠、林萬億、傅從喜譯(2012)。安全的家園,堅強的社區:天然災
害後的重建手冊(Safer homes, stronger communities: a handbook for reconstructing after natural disasters),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2013)。跳過中繼直達永久?探討莫拉克災後永久屋政策的形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3,49-86。
謝臥龍、駱慧文(2010)。文化與性別敏感度對災後重建以及災難研究之重要性。教育研究月刊,197,48-62。
蘇羿如(2001)。都市原住民的聚集/離散型態與族群意識:以社會聯繫觀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龔瑞琦、蔣敬三(2011)。嘉義轆子腳永久屋:再見鄒族重生。營建知訊,343,23-28。
Arkoff, A. (1974).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 Grow-Hill Book Co.
Bonanno, G. A., Galea, S., Bucciarelli, A., & Vlahov, D. (2007). What predic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fter disaster? The role of demographics, resources, and life stres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5 (5), 671-682.
Bonanno, G. A., Brewin, C.R., Kaniasty, K, LaGreca, A. M. (2010). Weighing the costs of disaster: Consequences, risks, and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1 (1), 1-49.
Conle, C. (2000). Narrative inquiry: Research tool and medium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3(1), 49-58.
Case, D. (1996). Contributions of journeys away to the definition of home: An empirical study of a dialectical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6, 1-15.
Dovey, K. (1985). Home and homelessness. In I. Altman & C. M. Werner (Eds.), Home environment (Vol. 8, pp.33-64). New York: Plenum Press.
Jha, A. K., Barenstein, J. D., Phelps, P. M., Pittet, D., & Sena, S. (2010). Safer homes,sronger communities: A handbook for reconstructing after natural disasters.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Group.
Kirmayer, L. J., Sedhev, M., Whitley, R., Dandeneau, S., & Isaac, C. (2009). Community resilience: models, metaphors and measures. Journal of Aboriginal Health, 7(1), 62-117.
Moore, J. (2000). Placing home in contex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 207-217
Moon, B. (1995). ‘Paradigms in migration research: exploring moorings’ as a schema’,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ol. 19, No. 4, pp. 504-524.
Pollack, C. E. (2003). Burial at Srebrenica: Linking place and traum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6, 793-801.
Sauvy, Alfred(1996). 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Tutty, M. L., Rothery, M., & Grinnell R. M. (eds.).(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London: Allyn and Bacon.
Weeks, J. R. (1996). Popul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and issues,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0013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