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個人雲商業模式可行性之探討
A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Personal Cloud
作者 李昀霖
Lee, Yun-Lin
貢獻者 鄭宇庭
李昀霖
Lee, Yun-Lin
關鍵詞 個人雲
雲端平台
智慧家庭
雲端運算
物聯網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2-Mar-2020 11:03:02 (UTC+8)
摘要 近年來,於全球雲端運算產業及全球智慧家庭產業中,消費者對於資訊隱私及安全性的意識提升,用戶在考慮購買智慧家庭裝置時,其隱私和安全性是採用的關鍵,而雲端儲存中的資料私密性及讓用戶能在不同雲端服務供應商間移轉也是用戶重視的議題。因此,為能滿足廣泛的用戶族群的需求,造就個人雲端平台的發展,故如何從單一產品開拓個人雲的商業模式等相關議題,將具有探討的價值,為本文研究個人雲端商業模式的構想,並且藉由探討個人雲端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據以作為 DEXATEK 新營運策略的依據。因此,本研究根據分析的結果,獲得了以下幾項研究發現,並且將內容概述如下:
1. 雲端及物聯網趨勢為標準化、安全隱密性、輕量化。
2. 智慧家庭市場趨勢為串聯智慧家庭設備、隱私性及安全性。
3. 個人雲商業模式之價值主張應與未來雲端及智慧家庭趨勢吻合。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IBM,雲端服務模式https://www.ibm.com/tw-zh/cloud/learn/what-is-cloud-computing。
2.尹立豪,2015,保險商品電子商務投保商業模式之可行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國際金融組碩士論文。
3.田智弘,2018,智慧音箱成為智慧家庭中心的可能性,拓墣產業研究院焦點報告。
4.李柏毅,2014,認識雲端服務與安全,國家圖書館。
5.李震華,2016,近期國際雲端產業大廠動態解析,ITIS 產業評析。
6.科技島讀,2018,智慧家庭之爭 — 比較亞馬遜、Facebook、Google 與蘋果的策略。
7.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轉型研究所,2012,雲端運算定義。
8.莊瑞萌,2017,開啟智慧家庭商機 技術成本之外更需成功商業模式,DigiTimes。
9通訊暨資料運算組,2019,全球物聯網市場發展動態,拓墣產業研究院焦點報告。
10.通訊暨資料運算組,2019,物聯網產業之商業模式探討,拓墣產業研究院焦點報告。
11.陳志華、曾筱珽、陳昱嘉、林家瑜,雲端運算應用現況與發展趨勢,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12.智能終端組,2018,全球智慧音箱市場 2018 年回顧與 2019 年展望,拓墣產業研究院焦點報告。
13.劉麗惠,2015,智慧家庭商機即將引爆,產業趨勢。
14.魏伊伶,2015,雲端與巨量應用趨勢下,全球儲存產業發展趨勢,ICT Journal 第166期。

英文文獻
1.All Categories of Smart Home Devices Forecast to Deliver Double-Digit Growth Through 2022, IDC.
2.Afuah, A. 2004, Business Model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roach, McGraw-Hill, New York.
3.Amit, R. and C. Zott, 2001,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2(6/7), 493-520.
4.Arthur, W. B., July-August 199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he new world of business, Harvard Review, 100-109
5.Bouwman, H.,2002, The Sense and Nonsense of Business Model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usiness model, Lausanne.
6.Magretta, J., 2002, 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5), 86-9230.
7.Mahadevan, B., 2000,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2(4), 55-69.
8.Malone, T, P., R. Weill, V. Lai, G. D’Urso, T. Herman, T. Apel & S. Woerner, 2006, Do Some Business Models Perform Better than Others? , MIT Sloan Working Paper, 4615(06).
9.Osterwalder, A., Y. Pigneur & A. Smith, 2010,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 self published.
10.Rappa, M., 2003, Business Models on the Web, Managing the Digital Enterprise, 2003. digitalenterprise.org/models/models. html (accessed 200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59321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321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宇庭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昀霖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ee, Yun-L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李昀霖zh_TW
dc.creator (作者) Lee, Yun-Lin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r-2020 11:03:02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r-2020 11:03:0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r-2020 11:03:0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59321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79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93210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年來,於全球雲端運算產業及全球智慧家庭產業中,消費者對於資訊隱私及安全性的意識提升,用戶在考慮購買智慧家庭裝置時,其隱私和安全性是採用的關鍵,而雲端儲存中的資料私密性及讓用戶能在不同雲端服務供應商間移轉也是用戶重視的議題。因此,為能滿足廣泛的用戶族群的需求,造就個人雲端平台的發展,故如何從單一產品開拓個人雲的商業模式等相關議題,將具有探討的價值,為本文研究個人雲端商業模式的構想,並且藉由探討個人雲端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據以作為 DEXATEK 新營運策略的依據。因此,本研究根據分析的結果,獲得了以下幾項研究發現,並且將內容概述如下:
1. 雲端及物聯網趨勢為標準化、安全隱密性、輕量化。
2. 智慧家庭市場趨勢為串聯智慧家庭設備、隱私性及安全性。
3. 個人雲商業模式之價值主張應與未來雲端及智慧家庭趨勢吻合。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論文架構與研究流程 4
第貳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商業模式之理論 5
第二節 雲端運算的本質 14
第參章 產業概況 20
第一節 產業定義與範圍 20
第二節 全球雲端運算市場 20
第三節 全球智慧家庭產業 26
第肆章 個案公司分析 32
第一節 個案公司介紹 32
第二節 個案公司現有商業模式 35
第三節 個案公司個人雲之商業模式 39
第四節 個人雲商業模式之評估 4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50
第一節 結論 50
第二節 建議 51
參考文獻 53
zh_TW
dc.format.extent 193602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321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個人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雲端平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智慧家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雲端運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物聯網zh_TW
dc.title (題名) 個人雲商業模式可行性之探討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Personal Cloud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IBM,雲端服務模式https://www.ibm.com/tw-zh/cloud/learn/what-is-cloud-computing。
2.尹立豪,2015,保險商品電子商務投保商業模式之可行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國際金融組碩士論文。
3.田智弘,2018,智慧音箱成為智慧家庭中心的可能性,拓墣產業研究院焦點報告。
4.李柏毅,2014,認識雲端服務與安全,國家圖書館。
5.李震華,2016,近期國際雲端產業大廠動態解析,ITIS 產業評析。
6.科技島讀,2018,智慧家庭之爭 — 比較亞馬遜、Facebook、Google 與蘋果的策略。
7.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轉型研究所,2012,雲端運算定義。
8.莊瑞萌,2017,開啟智慧家庭商機 技術成本之外更需成功商業模式,DigiTimes。
9通訊暨資料運算組,2019,全球物聯網市場發展動態,拓墣產業研究院焦點報告。
10.通訊暨資料運算組,2019,物聯網產業之商業模式探討,拓墣產業研究院焦點報告。
11.陳志華、曾筱珽、陳昱嘉、林家瑜,雲端運算應用現況與發展趨勢,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12.智能終端組,2018,全球智慧音箱市場 2018 年回顧與 2019 年展望,拓墣產業研究院焦點報告。
13.劉麗惠,2015,智慧家庭商機即將引爆,產業趨勢。
14.魏伊伶,2015,雲端與巨量應用趨勢下,全球儲存產業發展趨勢,ICT Journal 第166期。

英文文獻
1.All Categories of Smart Home Devices Forecast to Deliver Double-Digit Growth Through 2022, IDC.
2.Afuah, A. 2004, Business Model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Approach, McGraw-Hill, New York.
3.Amit, R. and C. Zott, 2001,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2(6/7), 493-520.
4.Arthur, W. B., July-August 199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he new world of business, Harvard Review, 100-109
5.Bouwman, H.,2002, The Sense and Nonsense of Business Model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usiness model, Lausanne.
6.Magretta, J., 2002, 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5), 86-9230.
7.Mahadevan, B., 2000,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n anatom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2(4), 55-69.
8.Malone, T, P., R. Weill, V. Lai, G. D’Urso, T. Herman, T. Apel & S. Woerner, 2006, Do Some Business Models Perform Better than Others? , MIT Sloan Working Paper, 4615(06).
9.Osterwalder, A., Y. Pigneur & A. Smith, 2010,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 self published.
10.Rappa, M., 2003, Business Models on the Web, Managing the Digital Enterprise, 2003. digitalenterprise.org/models/models. html (accessed 2008).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0186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