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國大陸生物醫藥產業專利管理之策略行銷分析-以南京華訊為例
Strategic Marketing Analysis of Patent Management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
作者 李悅寧
貢獻者 巫立宇
李悅寧
關鍵詞 專利權
策略聯盟
生物醫藥產業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Mar-2020 11:08:05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中國大陸生物醫藥產業為背景,針對其中專利技術之商業策略規
劃生物製藥產業之專利分析與紀錄。生物醫藥產業之專利具有高度價值,尤其若是開發出原研藥,其所法律保障之藥物銷售市場將帶來極高之價值與利潤。

而本研究之個案公司-南京華訊,將是在生物製藥產業中,協助藥廠進行
專利分析、拆解,協助建置專利攻防策略之專利事務所,聚焦在生物醫藥產業之專利策略發展,組織生物醫學專業團隊進行技術研究與分析,尋找合適之專利切入點。

而本研究將以個案公司兩大案例為主,進行闡述與個案申論,在過去看似
成功的個案,其實讓華訊本身學習到信任與資源持有的重要性;在現在新的合作案中,華訊利用過去產業的合作經驗重新學習,去網羅資源並主導策略聯盟之發展。

期望透過本研究分析後了解生物醫學產業之背景,並透過本研究之個案了
解華訊發展之前後策略差異,並架構未來發展藍圖與策略方向。
參考文獻 丁錦希(2012),創新藥物研發政策解讀與戰略管理,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2013),「增速放緩升勢依舊-2012 年中國醫藥外貿情 況」,中國經貿,第七期:頁 41-42。

李明軒、邱如美合譯(1999),國家競爭優勢(上/下),台北:天下文化。譯自 Michael Porter(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李振南(2013),「有夢最美投資生技股不要有心理障礙」,金融家月刊,第 57 期: 頁 38-41。

李雪墨(2011),「新藥研發需要強勁動力」,中國醫藥報,5 月 30 日,A02 版。

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台北:天下文化。譯自 Michael Porter(1980), Competitive

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2013),「宏觀形勢嚴峻企業盈利大考」,醫藥經濟報,6 月 14 日,A14 版。

政府出版物: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 關於印發《醫藥工業. “十二五” 發展規 劃》 的通知,北京: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陳正揚(2011), 中國製藥產業發展-雙元分裂的未來或整合的前奏,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啟祥(2007),「生技新藥產業發展策略」,經濟部工業局第六屆全國工業發展會 議,台北。

陳麗敏(2006),「生技產業的發展及對製藥產業的創新貢獻」,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發現台灣建構未來產業研討會,台北。

曾亮亮,吳黎華(2013),百億風投去年"瘋狂"湧向生物醫藥,經濟參考報,2 月 1 日。

閔慶松、盧玉美(2013),「大公司謹慎小公司激進」,醫藥經濟報,8 月 2 日,A04 版。

黃秀媛譯(2005)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臺北:天下文化。譯自 W. Chan Kim and Renée Mauborgne (2005), Blue OceanStrategy,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賈巖(2010),「質管理念向國際“金標”看齊」,醫藥經濟報,12 月 1 日, A08 版。 賈巖,2009,「仿製藥從寡頭走向多頭」,醫藥經濟報,11 月 16 日, A04 版。

德勤中國(2011),新時代:中國醫藥市場機遇無限,上海: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 限公司。

範明傑、連桂玉,2007,「淺析新形勢下中國新藥開發的策略」,亞洲社會藥學,2 (3),頁 113-117。

鄧暉(2013),「四年來醫療衛生投入 22427 億元—國務院醫改辦有關負責人談醫藥 衛生體制改革」,光明日報,03 月 15 日。

羅淑慧(2012),「藥品再創價值的策略運用與發展趨勢專題報告」,生物技術開發 中心研討會,台北。

Kotler P.(2006),行銷管理學(樓永堅、方世榮譯),東華書局, 十二版 ed.

曾光華(1995),關係行銷與顧客資料庫,第二屆中小企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下)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79324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324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巫立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悅寧zh_TW
dc.creator (作者) 李悅寧zh_TW
dc.date (日期) 202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r-2020 11:08:05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r-2020 11:08:0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r-2020 11:08:0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9324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82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9324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中國大陸生物醫藥產業為背景,針對其中專利技術之商業策略規
劃生物製藥產業之專利分析與紀錄。生物醫藥產業之專利具有高度價值,尤其若是開發出原研藥,其所法律保障之藥物銷售市場將帶來極高之價值與利潤。

而本研究之個案公司-南京華訊,將是在生物製藥產業中,協助藥廠進行
專利分析、拆解,協助建置專利攻防策略之專利事務所,聚焦在生物醫藥產業之專利策略發展,組織生物醫學專業團隊進行技術研究與分析,尋找合適之專利切入點。

而本研究將以個案公司兩大案例為主,進行闡述與個案申論,在過去看似
成功的個案,其實讓華訊本身學習到信任與資源持有的重要性;在現在新的合作案中,華訊利用過去產業的合作經驗重新學習,去網羅資源並主導策略聯盟之發展。

期望透過本研究分析後了解生物醫學產業之背景,並透過本研究之個案了
解華訊發展之前後策略差異,並架構未來發展藍圖與策略方向。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 一 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流程 2

第 二 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智慧資本 3
第二節 專利權 4
第三節 生物醫藥產業之專利權 5
第四節 生物醫藥產業名詞定義 6
第五節 交易成本理論 8
第六節 策略行銷理論 12

第 三 章 產業與個案公司介紹 17
第一節 台灣專利權之現況 17
第二節 藥品開發流程 20
第三節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 24

第 四 章 個案說明 28
第一節 企業西進 28
第二節 中國大陸落地創業 29
第三節 中國狼性的背叛 30
第四節 團隊底蘊的培養 32
第五節 華訊的策略聯盟 33

第 五 章 策略分析 37
第一節 個案摘要 37
第二節 4C策略行銷分析 37
第三節 未來策略建議 39

參考文獻 40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324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專利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策略聯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物醫藥產業zh_TW
dc.title (題名) 中國大陸生物醫藥產業專利管理之策略行銷分析-以南京華訊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Strategic Marketing Analysis of Patent Management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錦希(2012),創新藥物研發政策解讀與戰略管理,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2013),「增速放緩升勢依舊-2012 年中國醫藥外貿情 況」,中國經貿,第七期:頁 41-42。

李明軒、邱如美合譯(1999),國家競爭優勢(上/下),台北:天下文化。譯自 Michael Porter(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李振南(2013),「有夢最美投資生技股不要有心理障礙」,金融家月刊,第 57 期: 頁 38-41。

李雪墨(2011),「新藥研發需要強勁動力」,中國醫藥報,5 月 30 日,A02 版。

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台北:天下文化。譯自 Michael Porter(1980), Competitive

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2013),「宏觀形勢嚴峻企業盈利大考」,醫藥經濟報,6 月 14 日,A14 版。

政府出版物: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 關於印發《醫藥工業. “十二五” 發展規 劃》 的通知,北京: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陳正揚(2011), 中國製藥產業發展-雙元分裂的未來或整合的前奏,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啟祥(2007),「生技新藥產業發展策略」,經濟部工業局第六屆全國工業發展會 議,台北。

陳麗敏(2006),「生技產業的發展及對製藥產業的創新貢獻」,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發現台灣建構未來產業研討會,台北。

曾亮亮,吳黎華(2013),百億風投去年"瘋狂"湧向生物醫藥,經濟參考報,2 月 1 日。

閔慶松、盧玉美(2013),「大公司謹慎小公司激進」,醫藥經濟報,8 月 2 日,A04 版。

黃秀媛譯(2005)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臺北:天下文化。譯自 W. Chan Kim and Renée Mauborgne (2005), Blue OceanStrategy,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賈巖(2010),「質管理念向國際“金標”看齊」,醫藥經濟報,12 月 1 日, A08 版。 賈巖,2009,「仿製藥從寡頭走向多頭」,醫藥經濟報,11 月 16 日, A04 版。

德勤中國(2011),新時代:中國醫藥市場機遇無限,上海: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 限公司。

範明傑、連桂玉,2007,「淺析新形勢下中國新藥開發的策略」,亞洲社會藥學,2 (3),頁 113-117。

鄧暉(2013),「四年來醫療衛生投入 22427 億元—國務院醫改辦有關負責人談醫藥 衛生體制改革」,光明日報,03 月 15 日。

羅淑慧(2012),「藥品再創價值的策略運用與發展趨勢專題報告」,生物技術開發 中心研討會,台北。

Kotler P.(2006),行銷管理學(樓永堅、方世榮譯),東華書局, 十二版 ed.

曾光華(1995),關係行銷與顧客資料庫,第二屆中小企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下)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0328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