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通潤《觀所緣緣論釋發硎》之研究
A Study of Tonrun’s Subcommentary on Dharmapala’s Philosophical Exegisis of Dignaga Alambanapariksa.
作者 李培瑜
Lee, Pei Yu
貢獻者 林鎮國
Lin, Chen Kuo
李培瑜
Lee, Pei Yu
關鍵詞 通潤
晚明唯識學
觀所緣緣論釋發硎
所緣緣
所緣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2-Mar-2020 11:11:00 (UTC+8)
摘要 晚明作為唯識復興的時期,有許多佛學大家為陳那《觀所緣緣論》與護法《觀所緣論釋》作註。然而這些注疏家在各方面都受到諸多限制,除了不同時空背景之下,思想本身的流動性,加上唐疏的亡佚,使得文句原本就十分難解的義淨(635-713)譯《觀所緣論釋》變得更具挑戰性。
綜合前述之因由,可以想見明代唯識學繼承玄奘系唯識學的同時,其詮釋有所變化,這與注疏家自身的哲學背景有深刻的關係。對於後世的讀者來說,在評價這些注疏家的功過之前,尚須考察理論變化的細節為何?原因是什麼?這些都賴於對彼時文本的深入分析與考察。在本篇論文中,筆者將焦聚焦於明代注疏家通潤(1565-1624)的《觀所緣緣論釋發硎》,主要方向有三。其一,考察通潤如何解釋唐代以降,漢傳佛教所詮釋的所緣緣與外境問題。其二,對通潤《發硎》所使用的因明論證進行考察,以及因明論證作為一種方法,對通潤而言是否有不同於唯識學家的功能。其三,由通潤自身的思想背景,考察《發硎》的哲學意涵。希望能見微知著,一窺明代唯識學的特殊性。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經典文獻
1. 陳那的著作
玄奘譯。《觀所緣緣論》,《大正藏》,第31冊。
真諦譯。《無相思塵論》,《大正藏》,第 31 冊。
義淨譯。《因明正理門論》,《大正藏》,第32冊。

2. 護法的著作:
玄奘編譯。《成唯識論》,《大正藏》,第31冊。
義淨譯。《觀所緣論釋》,《大正藏》,第31冊。
義淨譯。《成唯識寶生論》,《大正藏》,第 31 冊

3. 通潤的著作
二楞菴釋,通潤述。《楞嚴經合轍》,《卍新續藏》,第 14 冊
通潤著。《成唯識論集解》,《卍新續藏》第 50 冊。
通潤著。《起信論續疏》,《卍新續藏》,第 45 冊。
通潤著。《觀所緣緣論發硎》,林鎮國、簡凱廷合編《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高雄市:佛光文化,頁79-95。
通潤著。《觀所緣論釋發硎》,林鎮國、簡凱廷合編《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高雄市:佛光文化,頁96-130。

4. 《觀所緣緣論》與《觀所緣論釋》其他註疏
呂澂,1928。《觀所緣論釋會譯》,大藏經補編第9冊。
快道。《觀所緣緣論義疏》,《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林鎮國、簡凱廷合編,高雄市:佛光文化,頁161-220。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直解》,《卍新續藏》第 51 冊。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會釋》,《卍新續藏》第 51 冊。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釋直解》,《卍新續藏》第 51 冊。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釋記》,《卍新續藏》第 51 冊。
基辨造,1751。《觀所緣緣論釋》,林鎮國、簡凱廷合編《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高雄市:佛光文化,頁131-160。
歐陽漸,1914,《觀所緣緣釋解》,《唯識學的論師與原典》,張曼濤主編,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頁245-274。

5. 其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 27 冊。
世親造,玄奘譯。《阿毗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29冊。
世親造,玄奘譯。《唯識二十論》,《大正藏》,第31冊。
永明延壽集。《宗鏡錄》,《大正藏》,第48冊。
玄奘造,普泰注。《八識規矩頌補注》,《大正藏》,第 45 冊。
真可述。《八識規矩解》,卍新續藏第 第55 冊。
馬鳴造,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32冊。
商羯羅主造,玄奘譯。《因明入正理論》,《大正藏》,第32冊。
梅光羲造。《宗鏡錄法相義節要》,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清涼澄觀造。《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第 35 冊。
眾賢造,玄奘譯。《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大正藏》,第29冊。
雲峰集。《唯識開蒙問答》,卍新續藏第 第55 冊。
窺基造。《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第43冊。
窺基造。《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藏》,第43冊。
窺基造。《唯識二十論述記》,《大正藏》,第43冊。

二、現代研究文獻
1. 中文文獻
牟宗三,1977。《佛性與般若》,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吳可為,2014。《華嚴哲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呂澂,1985。《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市:里仁書局。
呂澂,2005。《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人民出版社。
呂澂,2007。《因明入正理論講解》,北京:中華書局。
李潤生,1995,《唯識二十論 導讀》,香港:博益出版。
林鎮國,2004。《空性與現代性》,新北市:立緒文化。
胡民眾,2001。《澄觀佛學思想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荒木見悟,2008。《佛教與儒教》。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張志強,2001。《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法藏文庫》第7冊)。臺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張曼濤主編,1979。《唯識學的論師與原典》,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1979。《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陳永革,2007。《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雁姿,1999。《陳那觀所緣緣論之研究》,台北市:佛哲書舍有限公司。
楊惠南,2012。《印度哲學史》,台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潘桂明,2009。《中國佛教思想史稿》,江蘇:人民出版社。

2. 英文文獻
Anacker, Stefan, 1984. Seven Works of Vasubandhu: The Buddhist Psychological Doctor. Delhi, Indi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

Duckworth,D; Eckel MD; Garfield, JL; Powers, Chester; Thabkhas,Y;Thakchöe,S, 2016, Dignaga`s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cept: A Philosophical Legacy in India and Tibet. Oxford University, New York.

Gangopadhyaya, Mrinakanti,1980. Indian Atomism: History and Sources. Chittaranjan Park: New Delhi.

Lusthaus, Dan,2002 , 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ācā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un. Psychology Press.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Schmithausen, Lambert, 2005. On the Problem of the External World in the Cheng Wei Shih Lun.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Whitney, William Dwight, 1941, A Sanskrit Grammar, Including both the Classical Language, and the Older Dialects of Veda and Brahmana.. Cambridge, M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Thomas E., 1994. Mind Only: A Philosophical and Doctrinal Analysis of the Vijñānavāda , Delhi, Indi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

3.英文期刊論文
Cox, Collett, 1988. “On the Possibility of a Nonexistent Object of Consciousness: Sarvastivadin and Dartantika Theories.”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11, 1:31-87.

Dhammajotti , K.L., 2007. “ākāra and Direct Perception (pratyakṣa).” Pacific World Journal, third series, 9: 245-272

Kellner, B. 2014. “Changing Frames in Buddhist Thought: The concept of ākāra in Abhidharma and in Buddhist Epistemolog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42: 275–295.

Warder, A. K. 1975. “Objects”.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3: 355-361.


Wayman, A. 1965. “The Yogacara Idealis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5(1): 65-73.

4.中文期刊論文
吳可為,2007。〈華嚴判教論辯微〉,《中華佛學學報》,20:205-225。

吳汝鈞,2009。〈陳那的知識論研究〉,《正觀雜誌》,49:56-135。

呂澂,1979。〈略述有部學〉,《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張曼濤主編。頁151-158。

呂澂,1979。〈略述經部學〉,《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張曼濤主編。頁123-138。

林鎮國,2018。〈論證與釋義:江戶時期基辨與快道《觀所緣緣論》註疏的研究〉,《佛光學報》4 (2):373 - 419。

耿晴,2011。〈「佛性」與「佛姓」概念的混淆:以《佛性論》與《大乘起信論》為中心〉,政治大學哲學系漢語哲學新視域會議論文,頁 69-98。

郭朝順,2012。〈論天台、華嚴「觀心」思想之交涉與轉變──以《華嚴經》及《大乘起信論》的詮釋為中心〉,法鼓佛學學,10:53-93。

陳永革,2003。〈論晚明佛學的性相會通與禪教合流──以晚明佛教四大師為例〉,《普門學報》,15: 147-165。

陳永革,2013。〈心識與種性:論唐代法藏華嚴教義闡釋與玄奘唯識學之交涉〉,《玄奘佛學研究》,19:1-23

傅新毅,2009。〈有關三類境的幾個問題〉,《吳越佛教》卷 4。

趙東明,2008。〈窺基的知識論──以「三性」和「四分」之關係為中心〉,「佛教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頁 225–260。

簡凱廷,2014。〈晚明義學僧一雨通潤及其稀見著作考述〉,《臺大佛學研究》,28:143-190。

簡凱廷,2015。〈晚明唯識學作品在江戶時代的流傳與接受初探〉,中華佛學研究,16:43-72。

釋聖嚴,1987。〈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中華佛學學報》,1:1-4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
10615400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61540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鎮國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Chen Kuo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培瑜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ee, Pei Yuen_US
dc.creator (作者) 李培瑜zh_TW
dc.creator (作者) Lee, Pei Yu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r-2020 11:11:00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r-2020 11:11:0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r-2020 11:11:0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615400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84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154002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晚明作為唯識復興的時期,有許多佛學大家為陳那《觀所緣緣論》與護法《觀所緣論釋》作註。然而這些注疏家在各方面都受到諸多限制,除了不同時空背景之下,思想本身的流動性,加上唐疏的亡佚,使得文句原本就十分難解的義淨(635-713)譯《觀所緣論釋》變得更具挑戰性。
綜合前述之因由,可以想見明代唯識學繼承玄奘系唯識學的同時,其詮釋有所變化,這與注疏家自身的哲學背景有深刻的關係。對於後世的讀者來說,在評價這些注疏家的功過之前,尚須考察理論變化的細節為何?原因是什麼?這些都賴於對彼時文本的深入分析與考察。在本篇論文中,筆者將焦聚焦於明代注疏家通潤(1565-1624)的《觀所緣緣論釋發硎》,主要方向有三。其一,考察通潤如何解釋唐代以降,漢傳佛教所詮釋的所緣緣與外境問題。其二,對通潤《發硎》所使用的因明論證進行考察,以及因明論證作為一種方法,對通潤而言是否有不同於唯識學家的功能。其三,由通潤自身的思想背景,考察《發硎》的哲學意涵。希望能見微知著,一窺明代唯識學的特殊性。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導言 1
第一節 計畫緣起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
第三節 研究進路 11
第四節 論文架構 11
第二章 《觀所緣論釋發硎》中的實在論者 17
第一節 論證前提之差異 17
一、《論》與《論釋》中的論證前提 17
二、通潤的詮釋:以三類境理論為基礎的分析 22
第二節 三家極微理論與其所對應的實在論者 31
一、《論》與《論釋》中的三家極微理論 31
二、《發硎》如何解讀三家極微理論 37
三、《發硎》中的實在論者 41
第三節 小結 45
第三章 漢傳唯識學中「所緣緣」的意涵 47
第一節 《觀所緣緣論》、《觀所緣論釋》中的「所緣緣」意涵 47
一、《觀所緣緣論》、《觀所緣論釋》中的「所緣緣」/「所緣」 48
二、其他漢傳文獻中的所緣緣定義 51
三、《論》與《論釋》之異同 61
第二節 所緣緣:親所緣緣?疏所緣緣?相質合說? 64
第三節 小結 71
第四章 《觀所緣緣論釋發硎》的因明論證 76
第一節 極微理論 76
第二節 和合理論 88
第三節 和集理論 93
第四節 證內境 98
第五節 小結 102
第五章 通潤思想中的性相交涉 104
第一節 從「性相不同」到「性相融通」 104
第二節 通潤判教 109
第三節 通潤《起信論續疏》中的性相問題 114
第四節 小結:如何在通潤的思想背景中理解《發硎》 127
第六章 結論 129
參考文獻 136
zh_TW
dc.format.extent 261098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615400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通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晚明唯識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觀所緣緣論釋發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所緣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所緣zh_TW
dc.title (題名) 通潤《觀所緣緣論釋發硎》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Tonrun’s Subcommentary on Dharmapala’s Philosophical Exegisis of Dignaga Alambanapariks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經典文獻
1. 陳那的著作
玄奘譯。《觀所緣緣論》,《大正藏》,第31冊。
真諦譯。《無相思塵論》,《大正藏》,第 31 冊。
義淨譯。《因明正理門論》,《大正藏》,第32冊。

2. 護法的著作:
玄奘編譯。《成唯識論》,《大正藏》,第31冊。
義淨譯。《觀所緣論釋》,《大正藏》,第31冊。
義淨譯。《成唯識寶生論》,《大正藏》,第 31 冊

3. 通潤的著作
二楞菴釋,通潤述。《楞嚴經合轍》,《卍新續藏》,第 14 冊
通潤著。《成唯識論集解》,《卍新續藏》第 50 冊。
通潤著。《起信論續疏》,《卍新續藏》,第 45 冊。
通潤著。《觀所緣緣論發硎》,林鎮國、簡凱廷合編《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高雄市:佛光文化,頁79-95。
通潤著。《觀所緣論釋發硎》,林鎮國、簡凱廷合編《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高雄市:佛光文化,頁96-130。

4. 《觀所緣緣論》與《觀所緣論釋》其他註疏
呂澂,1928。《觀所緣論釋會譯》,大藏經補編第9冊。
快道。《觀所緣緣論義疏》,《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林鎮國、簡凱廷合編,高雄市:佛光文化,頁161-220。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直解》,《卍新續藏》第 51 冊。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會釋》,《卍新續藏》第 51 冊。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釋直解》,《卍新續藏》第 51 冊。
明昱造。《觀所緣緣論釋記》,《卍新續藏》第 51 冊。
基辨造,1751。《觀所緣緣論釋》,林鎮國、簡凱廷合編《近世東亞觀所緣緣論珍稀註釋選輯》,高雄市:佛光文化,頁131-160。
歐陽漸,1914,《觀所緣緣釋解》,《唯識學的論師與原典》,張曼濤主編,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頁245-274。

5. 其他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 27 冊。
世親造,玄奘譯。《阿毗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29冊。
世親造,玄奘譯。《唯識二十論》,《大正藏》,第31冊。
永明延壽集。《宗鏡錄》,《大正藏》,第48冊。
玄奘造,普泰注。《八識規矩頌補注》,《大正藏》,第 45 冊。
真可述。《八識規矩解》,卍新續藏第 第55 冊。
馬鳴造,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32冊。
商羯羅主造,玄奘譯。《因明入正理論》,《大正藏》,第32冊。
梅光羲造。《宗鏡錄法相義節要》,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清涼澄觀造。《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第 35 冊。
眾賢造,玄奘譯。《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大正藏》,第29冊。
雲峰集。《唯識開蒙問答》,卍新續藏第 第55 冊。
窺基造。《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第43冊。
窺基造。《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藏》,第43冊。
窺基造。《唯識二十論述記》,《大正藏》,第43冊。

二、現代研究文獻
1. 中文文獻
牟宗三,1977。《佛性與般若》,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吳可為,2014。《華嚴哲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呂澂,1985。《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市:里仁書局。
呂澂,2005。《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人民出版社。
呂澂,2007。《因明入正理論講解》,北京:中華書局。
李潤生,1995,《唯識二十論 導讀》,香港:博益出版。
林鎮國,2004。《空性與現代性》,新北市:立緒文化。
胡民眾,2001。《澄觀佛學思想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8,《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荒木見悟,2008。《佛教與儒教》。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張志強,2001。《唯識思想與晚明唯識學研究》(《法藏文庫》第7冊)。臺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張曼濤主編,1979。《唯識學的論師與原典》,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曼濤主編,1979。《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
陳永革,2007。《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雁姿,1999。《陳那觀所緣緣論之研究》,台北市:佛哲書舍有限公司。
楊惠南,2012。《印度哲學史》,台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潘桂明,2009。《中國佛教思想史稿》,江蘇:人民出版社。

2. 英文文獻
Anacker, Stefan, 1984. Seven Works of Vasubandhu: The Buddhist Psychological Doctor. Delhi, Indi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

Duckworth,D; Eckel MD; Garfield, JL; Powers, Chester; Thabkhas,Y;Thakchöe,S, 2016, Dignaga`s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cept: A Philosophical Legacy in India and Tibet. Oxford University, New York.

Gangopadhyaya, Mrinakanti,1980. Indian Atomism: History and Sources. Chittaranjan Park: New Delhi.

Lusthaus, Dan,2002 , 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ācā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un. Psychology Press.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Schmithausen, Lambert, 2005. On the Problem of the External World in the Cheng Wei Shih Lun.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Whitney, William Dwight, 1941, A Sanskrit Grammar, Including both the Classical Language, and the Older Dialects of Veda and Brahmana.. Cambridge, M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Thomas E., 1994. Mind Only: A Philosophical and Doctrinal Analysis of the Vijñānavāda , Delhi, India: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

3.英文期刊論文
Cox, Collett, 1988. “On the Possibility of a Nonexistent Object of Consciousness: Sarvastivadin and Dartantika Theories.”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11, 1:31-87.

Dhammajotti , K.L., 2007. “ākāra and Direct Perception (pratyakṣa).” Pacific World Journal, third series, 9: 245-272

Kellner, B. 2014. “Changing Frames in Buddhist Thought: The concept of ākāra in Abhidharma and in Buddhist Epistemolog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42: 275–295.

Warder, A. K. 1975. “Objects”.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3: 355-361.


Wayman, A. 1965. “The Yogacara Idealis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5(1): 65-73.

4.中文期刊論文
吳可為,2007。〈華嚴判教論辯微〉,《中華佛學學報》,20:205-225。

吳汝鈞,2009。〈陳那的知識論研究〉,《正觀雜誌》,49:56-135。

呂澂,1979。〈略述有部學〉,《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張曼濤主編。頁151-158。

呂澂,1979。〈略述經部學〉,《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張曼濤主編。頁123-138。

林鎮國,2018。〈論證與釋義:江戶時期基辨與快道《觀所緣緣論》註疏的研究〉,《佛光學報》4 (2):373 - 419。

耿晴,2011。〈「佛性」與「佛姓」概念的混淆:以《佛性論》與《大乘起信論》為中心〉,政治大學哲學系漢語哲學新視域會議論文,頁 69-98。

郭朝順,2012。〈論天台、華嚴「觀心」思想之交涉與轉變──以《華嚴經》及《大乘起信論》的詮釋為中心〉,法鼓佛學學,10:53-93。

陳永革,2003。〈論晚明佛學的性相會通與禪教合流──以晚明佛教四大師為例〉,《普門學報》,15: 147-165。

陳永革,2013。〈心識與種性:論唐代法藏華嚴教義闡釋與玄奘唯識學之交涉〉,《玄奘佛學研究》,19:1-23

傅新毅,2009。〈有關三類境的幾個問題〉,《吳越佛教》卷 4。

趙東明,2008。〈窺基的知識論──以「三性」和「四分」之關係為中心〉,「佛教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頁 225–260。

簡凱廷,2014。〈晚明義學僧一雨通潤及其稀見著作考述〉,《臺大佛學研究》,28:143-190。

簡凱廷,2015。〈晚明唯識學作品在江戶時代的流傳與接受初探〉,中華佛學研究,16:43-72。

釋聖嚴,1987。〈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中華佛學學報》,1:1-41。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0321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