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錢鏐傳說研究
Research on the folktales of Qian Liu
作者 李雅婷
Li, Ya-Ting
貢獻者 楊明璋
李雅婷
Li, Ya-Ting
關鍵詞 錢鏐
民間傳說
人物形象
故事類型
宗教信仰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Mar-2020 11:13:17 (UTC+8)
摘要 錢鏐在唐末時嶄露頭角,從鋌而走險販私鹽到馳騁沙場,憑藉著勇力與膽識,建功無數,成為顯赫一時的吳越國王。除了在歷史上留名外,民間傳說中有許多以錢鏐為主角來開展的故事流傳。將民間傳說中的的錢鏐事蹟依據錢鏐一生的進程劃分為:幼年時期、軍旅生涯與治理吳越等三階段,並且與歷史記載相互對照,以了解歷史記載與民間傳說兩者所著重的特點。
民間傳說中呈現的錢鏐形象可區分為:孝子型、豪俠型、忠臣型與明主型四類;將錢鏐傳說以故事類型來區分則有:趕山鞭型、龍報恩型與神泉湧型三種類型,另有筆者歸納出擔鹽打潮型及預告顯貴型兩類。
錢鏐傳說中所蘊含的教化思想有:忠誠精神、懲惡除害與知恩善報等三種。宗教信仰在錢鏐傳說中亦別具特色,錢鏐對宗教信仰的虔敬,在遭遇危難時常能得天相助,讓百姓信服錢鏐的王權來自神授,有利錢鏐鞏固吳越政權。本研究藉由以上各層面的探究,來完整民間傳說中的錢鏐面貌。
參考文獻 一、 古籍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晉)伏琛:《三齊略記》,收於新興書局有限公司主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78年。
(晉)陶潛;汪紹楹校注:《搜神後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南朝梁)釋慧皎;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牛僧孺:《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李延壽:《新校本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北宋)文瑩;黃益元校點:《湘山野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北宋)司馬光;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北宋)范垌、林禹:《吳越備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北宋)陳應行編撰:《吟窗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北宋)歐陽修;徐年黨注:楊家駱主編:《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北宋)歐陽修、宋祁;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北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北宋)錢易:《南部新書》,收於《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與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第3冊,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北宋)贊寧:《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北宋)蘇軾;楊家駱主編:《蘇東坡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南宋)不著撰人;楊家駱主編:《新刊大宋宣和遺事》,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南宋)不著撰人:《楓窗小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南宋)洪邁:《夷堅志》,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元)劉一清編:《錢塘遺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明)吳承恩:《西遊記》,臺北:人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明)周楫纂;陳美林校注:《西湖二集》,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明)姚鳴鸞編修:《嘉靖淳安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6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1年。
(明)陳洪謨纂:《嘉靖常德府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56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2年。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收於(清)永瑢、紀昀等總纂,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主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馮夢龍編撰;沈姿金編:《喻世明言》,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明)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楊載鳴編撰:《嘉靖惠州府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62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2年。
(清)李調元:《尾蔗叢談》,臺北:大華印書館,1985年。
(清)吳任臣;徐敏霞校點:《十國春秋》,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清)許容、李迪等監修:《甘肅通志》,收於張羽新主編:《中國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區方志彙編》第3輯第9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清)黃廷桂、張晉生等編修:《四川通志》,收於戴逸主編:《文津閣四庫全書清史資料滙刊》史部54,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清)墨浪子編撰;陳美林、喬光輝校注:《西湖佳話》,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清)劉於義、沈青崖等編修:《陝西通志》,收於戴逸主編:《文津閣四庫全書清史資料滙刊》史部50,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清)錢泳編撰;張偉點校:《履園叢話》,臺北:大立出版社,1982年。
限公司,1999年。

二、 專著

丁乃通:《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下編——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吉林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吉林卷》,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浙江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7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北京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北京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福建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四川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四川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河南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河南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1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江西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江西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2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貴州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貴州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3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雲南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雲南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3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艾伯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池澤滋子:《吳越錢氏文人群體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吳光正:《中國古代小說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吳同瑞等編:《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亦園:《文化與修養》,新北市:Airiti Press Inc,2010年。
呂洪年主編:《錢王傳說》,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年。
何勇強:《錢氏吳越國史論稿》,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
祁連休:《中國民間故事史:先秦至隋唐五代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11年。
祁連休:《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周勛初主編:《唐人軼事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金榮華:《中國民間故事與故事分類》,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3年。
柳田國男:《傳說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年。
胡萬川:《台灣民間故事類型(含母題索引)》,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畢樳:《民間文學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年。
許林田、施愛東主編:《錢王傳說集成》,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2年。
陳建憲:《英雄與神祇: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程薔:《中國民間傳說》,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楊慶堃:《中國社會中的宗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劉守華主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劉守華:《民間故事的比較研究》,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劉守華:《比較故事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駱金偉、卞初陽、張俠燕編著;張發平主編:《錢王傳說》,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5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二)——棄子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三)——除害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四)——治水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鍾敬文:《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顧希佳:《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長編.宋元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顧希佳:《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
顧希佳:《浙江民間故事史》,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
顧頡剛:《顧頡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三、 單篇論文

王心喜:〈論五代吳越國與日本的交往〉,《海交史研究》,2004年第1期,頁29-38。田道英:〈貫休與錢鏐交往考辨〉,《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頁56-57。呂以春:〈試論五代吳越的基本國策與縣名更改〉,《杭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頁98-103。
呂以春:〈錢鏐與杭州〉,《浙江學刊》,1987年第2期,頁126-130。
李志庭:〈吳越國的治國方略〉,《浙江史學論叢》2004年第1輯,頁43-57。
李最欣:〈吳仁璧沉江事件考論〉,《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頁21-25。吳鐵城、李希聖:〈論吳越國王對兩浙地區開發和建設的歷史貢獻〉,《地域研究與開發》,1995年第2期,頁87-91。
胡平法:〈台州傳世文物之最:錢鏐鐵券收藏考略〉,《台州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頁5-9。
胡國樞:〈吳越國京都杭州繁榮的歷史啟示〉,《杭州師院學報》,1987年第3期,頁9-13。
倪士毅、方如金:〈論錢鏐〉,《杭州大學學報》,1981年第3期,頁54-63。
桓進:〈與五代吳越史有關的幾個問題〉,《杭州師院學報》1982年第2期,頁96-100。
孫銀莎:〈吳越王錢鏐與西湖〉,《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頁66-68。
徐樂軍:〈唐遺民文人亂世心態與人生選擇〉,《北方論叢》,2013年第6期,頁83-88。
陳華文、謝芳:〈論兩宋時期錢鏐傳說的演變〉,《民俗研究》2016年第2期,頁112-122。
曾國富:〈五代吳越國治國方針淺析〉,《文史博覽》,2006年第24期,頁9-10。
曾國富:〈五代吳越國王錢鏐略論〉,《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頁92-95。
曾國富:〈五代吳越國崇佛的原因及其影響〉,《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3期,頁105-111。
曾國富:〈錢鏐與傳統宗教〉,《船山學刊》,2007年第4期,頁107-110。
曾國富:〈道教與五代吳越國歷史〉,《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2期,頁34-39。
曾國富:〈五代時期南方九國的保境安民政策〉,《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頁127-133。
楊建華:〈論五代吳越時期的浙江文化〉,《浙江學刊》,1990年第6期,頁56-61。楊渭生:〈一劍霜寒十四州的江南雄藩錢鏐〉,《文史知識》,1996年第10期,頁87-91。
齊風楠:〈錢鏐故事的文本演變與割據稱雄主題〉,《天中學刊》,2015年第6期,頁22-26。
趙欣:〈吳越文化溯源〉,《地域文化研究》,2017年第1期,頁47-60。
趙雅書:〈五代吳越國的創建者——錢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報》1980年第7期,頁163-215。
趙榮蔚:〈羅隱的屈抑之悲與憤激之鳴〉,《寧夏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頁111-115。
歐煬:〈英雄與富翁——吳越國王錢鏐的心態分析〉,《東南文化》,1993年第2期,頁145-155。
顧希佳:〈非遺視野下的民間文學:以浙江為例〉,《民間文化論壇》,2015年第2期,頁46-49。

四、 學位論文

田道英:《釋貫休研究》,成都: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論文,2002年3月。
朱祖德:《唐五代兩浙地區經濟發展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李最欣:《錢氏吳越國文獻文學考論》,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4年11月。
肖蕾:《作為地方性道德知識的錢氏家訓研究》,杭州:浙江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12月。
周義雄:《五代時期的吳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邱四龍:《三言二拍中的盜寇形象研究》,寧波: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11月。
洪海安:《唐代鐵券相關問題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2010年5月。
胡雪花:《錢氏吳越國崇佛及其影響研究》,杭州: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6月。
馬麗惠:《西湖二集中的西湖印象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4月。
陳建廷:《唐代浙東變亂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張倩雯:《三言小說中的民俗題材之研究——以節日、婚俗、數術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7月。
張惠敏:《五代吳越國衣錦城初步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10月。
黃玫茵:《唐宋間長江中下游新興官僚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7月。
賴建成:《吳越佛教之發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賴昭淳:《晚唐僧詩研究——以貫休、齊己為中心》,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1月。
盧胡彬:《海壖地緣與割據王朝政權之維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
鄭銘德:《忠孝世家:宋代吳越錢氏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錢斌:《歷史與非遺視域下的錢王傳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5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1912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2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明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雅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 Ya-T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李雅婷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 Ya-T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r-2020 11:13:17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r-2020 11:13:1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r-2020 11:13:1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912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85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912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錢鏐在唐末時嶄露頭角,從鋌而走險販私鹽到馳騁沙場,憑藉著勇力與膽識,建功無數,成為顯赫一時的吳越國王。除了在歷史上留名外,民間傳說中有許多以錢鏐為主角來開展的故事流傳。將民間傳說中的的錢鏐事蹟依據錢鏐一生的進程劃分為:幼年時期、軍旅生涯與治理吳越等三階段,並且與歷史記載相互對照,以了解歷史記載與民間傳說兩者所著重的特點。
民間傳說中呈現的錢鏐形象可區分為:孝子型、豪俠型、忠臣型與明主型四類;將錢鏐傳說以故事類型來區分則有:趕山鞭型、龍報恩型與神泉湧型三種類型,另有筆者歸納出擔鹽打潮型及預告顯貴型兩類。
錢鏐傳說中所蘊含的教化思想有:忠誠精神、懲惡除害與知恩善報等三種。宗教信仰在錢鏐傳說中亦別具特色,錢鏐對宗教信仰的虔敬,在遭遇危難時常能得天相助,讓百姓信服錢鏐的王權來自神授,有利錢鏐鞏固吳越政權。本研究藉由以上各層面的探究,來完整民間傳說中的錢鏐面貌。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3
一、探討錢鏐生平與崛起過程 3
二、討論錢鏐治國成就 4
三、宗教信仰與文人的交流往來 6
四、錢鏐相關遺跡與傳說研究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 8
一、民間傳說 9
二、研究素材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1
一、文獻分析 11
二、故事類型學 13
第二章 民間流傳的錢鏐傳說 15
第一節 幼年時期的傳說 15
一、出生時的異象 16
二、幼時早慧 19
第二節 軍旅生涯的傳說 21
一、八百里屯兵 21
二、平劉漢宏 23
三、平董昌 28
第三節 治理吳越的傳說 31
一、築捍海塘 31
二、衣錦還鄉 34
第四節 其他 36
一、販漁鹽時期 37
二、錢鏐過世後的傳說 40
第三章 民間傳說中的錢鏐形象與相關類型 45
第一節 民間傳說中的錢鏐形象 45
一、孝子型 45
二、豪俠型 47
三、忠臣型 52
四、明主型 56
第二節 錢鏐傳說中的相關類型 63
一、趕山鞭型 63
二、龍報恩型 66
三、神泉湧型 70
四、其他 73
第四章 錢鏐傳說中的教化思想與宗教信仰 83
第一節 錢鏐傳說反映的教化思想 83
一、忠誠精神 83
二、懲惡除害 85
三、知恩善報 86
第二節 錢鏐傳說蘊藏的宗教信仰 91
一、錢鏐與宗教神靈的互動 92
二、錢鏐對宗教信仰的態度 97
第五章 結論 105
附表一 古代記載錢鏐事蹟一覽表 111
附表二 通俗文學記載錢鏐事蹟一覽表 129
附表三 現代傳說集記載錢鏐事蹟一覽表 160
附表四 呂洪年主編《錢王傳說》篇目一覽表 167
參考書目 170
zh_TW
dc.format.extent 258624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2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錢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間傳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人物形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故事類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宗教信仰zh_TW
dc.title (題名) 錢鏐傳說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Research on the folktales of Qian Liu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古籍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晉)伏琛:《三齊略記》,收於新興書局有限公司主編:《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78年。
(晉)陶潛;汪紹楹校注:《搜神後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南朝梁)釋慧皎;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牛僧孺:《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李延壽:《新校本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北宋)文瑩;黃益元校點:《湘山野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北宋)司馬光;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北宋)范垌、林禹:《吳越備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北宋)陳應行編撰:《吟窗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北宋)歐陽修;徐年黨注:楊家駱主編:《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北宋)歐陽修、宋祁;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北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北宋)錢易:《南部新書》,收於《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與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第3冊,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北宋)贊寧:《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北宋)蘇軾;楊家駱主編:《蘇東坡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南宋)不著撰人;楊家駱主編:《新刊大宋宣和遺事》,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南宋)不著撰人:《楓窗小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南宋)洪邁:《夷堅志》,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元)劉一清編:《錢塘遺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明)吳承恩:《西遊記》,臺北:人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明)周楫纂;陳美林校注:《西湖二集》,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明)姚鳴鸞編修:《嘉靖淳安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6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1年。
(明)陳洪謨纂:《嘉靖常德府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56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2年。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收於(清)永瑢、紀昀等總纂,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主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馮夢龍編撰;沈姿金編:《喻世明言》,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明)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楊載鳴編撰:《嘉靖惠州府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62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2年。
(清)李調元:《尾蔗叢談》,臺北:大華印書館,1985年。
(清)吳任臣;徐敏霞校點:《十國春秋》,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清)許容、李迪等監修:《甘肅通志》,收於張羽新主編:《中國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區方志彙編》第3輯第9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清)黃廷桂、張晉生等編修:《四川通志》,收於戴逸主編:《文津閣四庫全書清史資料滙刊》史部54,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清)墨浪子編撰;陳美林、喬光輝校注:《西湖佳話》,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清)劉於義、沈青崖等編修:《陝西通志》,收於戴逸主編:《文津閣四庫全書清史資料滙刊》史部50,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清)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清)錢泳編撰;張偉點校:《履園叢話》,臺北:大立出版社,1982年。
限公司,1999年。

二、 專著

丁乃通:《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下編——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吉林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吉林卷》,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浙江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7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北京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北京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福建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四川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四川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河南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河南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1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江西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江西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2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貴州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貴州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3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雲南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雲南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2003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艾伯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池澤滋子:《吳越錢氏文人群體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吳光正:《中國古代小說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吳同瑞等編:《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亦園:《文化與修養》,新北市:Airiti Press Inc,2010年。
呂洪年主編:《錢王傳說》,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年。
何勇強:《錢氏吳越國史論稿》,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
祁連休:《中國民間故事史:先秦至隋唐五代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11年。
祁連休:《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周勛初主編:《唐人軼事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金榮華:《中國民間故事與故事分類》,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3年。
柳田國男:《傳說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年。
胡萬川:《台灣民間故事類型(含母題索引)》,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畢樳:《民間文學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年。
許林田、施愛東主編:《錢王傳說集成》,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2年。
陳建憲:《英雄與神祇:中國古代神話的母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程薔:《中國民間傳說》,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楊慶堃:《中國社會中的宗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
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劉守華主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劉守華:《民間故事的比較研究》,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劉守華:《比較故事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駱金偉、卞初陽、張俠燕編著;張發平主編:《錢王傳說》,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5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二)——棄子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三)——除害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四)——治水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鍾敬文:《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顧希佳:《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長編.宋元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顧希佳:《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
顧希佳:《浙江民間故事史》,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
顧頡剛:《顧頡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三、 單篇論文

王心喜:〈論五代吳越國與日本的交往〉,《海交史研究》,2004年第1期,頁29-38。田道英:〈貫休與錢鏐交往考辨〉,《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頁56-57。呂以春:〈試論五代吳越的基本國策與縣名更改〉,《杭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頁98-103。
呂以春:〈錢鏐與杭州〉,《浙江學刊》,1987年第2期,頁126-130。
李志庭:〈吳越國的治國方略〉,《浙江史學論叢》2004年第1輯,頁43-57。
李最欣:〈吳仁璧沉江事件考論〉,《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頁21-25。吳鐵城、李希聖:〈論吳越國王對兩浙地區開發和建設的歷史貢獻〉,《地域研究與開發》,1995年第2期,頁87-91。
胡平法:〈台州傳世文物之最:錢鏐鐵券收藏考略〉,《台州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頁5-9。
胡國樞:〈吳越國京都杭州繁榮的歷史啟示〉,《杭州師院學報》,1987年第3期,頁9-13。
倪士毅、方如金:〈論錢鏐〉,《杭州大學學報》,1981年第3期,頁54-63。
桓進:〈與五代吳越史有關的幾個問題〉,《杭州師院學報》1982年第2期,頁96-100。
孫銀莎:〈吳越王錢鏐與西湖〉,《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頁66-68。
徐樂軍:〈唐遺民文人亂世心態與人生選擇〉,《北方論叢》,2013年第6期,頁83-88。
陳華文、謝芳:〈論兩宋時期錢鏐傳說的演變〉,《民俗研究》2016年第2期,頁112-122。
曾國富:〈五代吳越國治國方針淺析〉,《文史博覽》,2006年第24期,頁9-10。
曾國富:〈五代吳越國王錢鏐略論〉,《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頁92-95。
曾國富:〈五代吳越國崇佛的原因及其影響〉,《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3期,頁105-111。
曾國富:〈錢鏐與傳統宗教〉,《船山學刊》,2007年第4期,頁107-110。
曾國富:〈道教與五代吳越國歷史〉,《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2期,頁34-39。
曾國富:〈五代時期南方九國的保境安民政策〉,《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頁127-133。
楊建華:〈論五代吳越時期的浙江文化〉,《浙江學刊》,1990年第6期,頁56-61。楊渭生:〈一劍霜寒十四州的江南雄藩錢鏐〉,《文史知識》,1996年第10期,頁87-91。
齊風楠:〈錢鏐故事的文本演變與割據稱雄主題〉,《天中學刊》,2015年第6期,頁22-26。
趙欣:〈吳越文化溯源〉,《地域文化研究》,2017年第1期,頁47-60。
趙雅書:〈五代吳越國的創建者——錢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報》1980年第7期,頁163-215。
趙榮蔚:〈羅隱的屈抑之悲與憤激之鳴〉,《寧夏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頁111-115。
歐煬:〈英雄與富翁——吳越國王錢鏐的心態分析〉,《東南文化》,1993年第2期,頁145-155。
顧希佳:〈非遺視野下的民間文學:以浙江為例〉,《民間文化論壇》,2015年第2期,頁46-49。

四、 學位論文

田道英:《釋貫休研究》,成都: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論文,2002年3月。
朱祖德:《唐五代兩浙地區經濟發展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李最欣:《錢氏吳越國文獻文學考論》,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4年11月。
肖蕾:《作為地方性道德知識的錢氏家訓研究》,杭州:浙江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12月。
周義雄:《五代時期的吳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邱四龍:《三言二拍中的盜寇形象研究》,寧波: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11月。
洪海安:《唐代鐵券相關問題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2010年5月。
胡雪花:《錢氏吳越國崇佛及其影響研究》,杭州: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6月。
馬麗惠:《西湖二集中的西湖印象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4月。
陳建廷:《唐代浙東變亂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張倩雯:《三言小說中的民俗題材之研究——以節日、婚俗、數術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7月。
張惠敏:《五代吳越國衣錦城初步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10月。
黃玫茵:《唐宋間長江中下游新興官僚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7月。
賴建成:《吳越佛教之發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賴昭淳:《晚唐僧詩研究——以貫休、齊己為中心》,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1月。
盧胡彬:《海壖地緣與割據王朝政權之維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
鄭銘德:《忠孝世家:宋代吳越錢氏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錢斌:《歷史與非遺視域下的錢王傳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5月。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0128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