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New Taipei City
作者 蘇如香
Su, Ju-Hsiang
貢獻者 湯志民
蘇如香
Su, Ju-Hsiang
關鍵詞 校長空間領導
組織承諾
space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3-Aug-2020 18:30:33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的現況,並由不同背景變項來分析教師知覺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差異情形,並探究兩者間的相關性與預測力情形。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對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進行研究,抽樣57所公立國民中學,總計發出600份問卷,回收507份,回收率85%,有效問卷429份問卷,可用率85%。所得資料以IBM SPSS 22.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處理,運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分析。
根據統計分析結果,獲致下到結論:
一、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達到中高程度表現,以「融入課程教
學」構面表現最佳。
二、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組織承諾達到高程度表現,以「努力意願」構面表現最佳。
三、新北市國民中學以學校規模「49班(含)以上」、學校歷史在「41年(含)以上」及「30年以下」之教師知覺校長空間領導程度較高。
四、新北市國民中學「男性」、「任教年資21年(含)以上」、「研究所(含四十學分班)畢業」或「一般大學(含學士後師資班)畢業」、「教師兼組長」、「學校規模49班(含)以上」、「學校歷史41年(含)以上及31-40年」教師在教師組織承諾整體及部分構面有較佳的知覺。
五、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有高度正向關聯存在。
六、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對教師組織承諾具有顯著預測力,而以「使用者共同參與」及「融入課程教學」的預測力為高。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提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學校長等教育人員與未來後續學術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rincipal space leadership and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New Taipei City.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differences of teachers’ perception on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and predictive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To achieve the goal above, the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57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we retrieved 429 from 600 questionnaires. The response rate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85% with the usable rate 85% from 429 useable ones. All data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is study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The level of space leadership of principals in New Taipei City is perceived at a medium high level and the performance in “Integrate into the course”.
2.The level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school administrative staff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New Taipei City is high, and the “Hard-working attitude” aspect performing best.
3.Schools with class size of more than 49, and schools with a more than 41 years or less than 30 years of history, all perceived to have high Principal Space
Leadership.
4. In addition, faculty who are male, 21 years or more of teaching experience, graduate from graduate school or general university,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duties, schools with class size of greater than 49, and schools with a more than 41 years or less than 30 years of history, all perceived to have high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5.There wer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incipal space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6.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in junior high schools could positively affect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user participation ” and “ Integrating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to space ” has the higher predictive power.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engaged in related research areas.
參考文獻 丁虹、司徒達賢、吳靜吉(1988)。企業文化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管理評論,7,173-197。
丁國財(2014)。新北市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丁學勤、郭博安(2011)。國民小學內部行銷、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背景。經營管理學刊,4,1-36。
丁學勤、陳世杰(2011)。教師和學校的一致性、組織衝突、關係品質、組織忠誠度與團隊合作之關係研究。教育學術彙刊,3(2),81-106。
丁學勤、陳青勇(2010)。校長轉型領導對教師組織承諾的影響:校長與教師交換品質之中介效果。商管科技季刊,11(4),531-563。
方心怡(2011)。高雄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投入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于甄(2019)。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研究:結合後設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昭人(2011)。臺北市國小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效能感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思元(2016)。私立高中職單位主管領導風格對行政人員創新行為的影響-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王雅娟(2014)。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高雄市。
王鼎元(2017)。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渝屏(2013)。台南市國中校長領導風格、內部行銷對教師組織承諾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臺南市。
王瑞毅(2011)。台東縣國中校長互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王瓈寅(2020)。私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組織氣氛、教師社會支持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白崇亮(1986)。組織承諾研究:理論與實證。管理評論,5(2),30-51。
甘珮諭(2017)。臺北市國民小學公務人員主觀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世界教育論壇(2000)。達喀爾行動綱領全民教育:實現我們的集體承諾。取自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20240_chi
朱家昱(2015)。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幸福感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阮懷萱(2014)。彰化縣公立國小教師主觀幸福感、學校組織氣氛及教師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立泰(2018)。高級中等學校內部行銷、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自勇(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組織文化、教師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明昭(2011)。高職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怡樺(2018)。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宛臻(2014)。屏東縣國中校長願景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冠瑩(2015)。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冠霖(2010)。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連成(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兼任行政人員角色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新鄉(2000)。師範校院公自費生與一般大學教育學程學生就讀滿意度、工作價值觀、教師角色知覺與任教承諾之比較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25-59。
李慶裕(2012)。國民中學空間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麗芬(2011)。品牌形象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原高雄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耀全(2019)。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服務領導行為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感恩、主觀幸福感、信任為中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呂佳穎(2014)。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何佳津(2011)。雲林縣國民小學組織氣氛、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邱于軒(2016)。雲嘉南地區偏遠小學校長服務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邱貞綺(2015)。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邱春堂(2010)。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美璇(2018)。教師組織承諾、心理資本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以知識分享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邱國隆(2008)。新竹縣、市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候、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邱馨儀(1995)。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余泯蓁(2019)。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校內部行銷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邵興江(2016)。校長空間領導力:亟待提升的重要領導力。中小學管理,304(3),4-6。
沈茂德(2016)。「建個讀書的好地方」:學校空間領導之思與行。中小學管理,304(3),10-12。
沈娟娟(2011)。國民中學校長授能領導與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沈敬嵐(2014)。國民中學營造多元文化教育的校園環境研究:以新北市一所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宗立、林保豐(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教學報,15,193-229。
吳佳玲(2007)。國民小學內部行銷作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金能(2010)。與空間對話-建築空間簡論。美育,175,19-23。
吳明隆、吳彩鳳(2011)。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73,222-246。
吳彩鳳(2010)。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清山(2008)。空間領導的展望-兼談臺北市教育政策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74,5-9。
吳清山(2013)。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231,125-126。
吳清山(2014)。教育領導與人才培育。教育研究月刊,246,5-19。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名詞解釋。教育研究月刊,136,159。
林月盛(2003)。國民中學教改壓力,組織衝突,權力運用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育生(201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秀蓉(2017)。臺中市市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志興(2007)。台中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志興(2009)。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學校行政,61,58-72。
林明地(2020)。教育領導研究的國際合作發展趨勢:形成中的國際專業學習社群及其省思。教育研究月刊,311,114-125。
林春如(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思伶(2004)。析論僕人式/服務領導(Servant-Leadership)的概念發展與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6,39-57。
林衍伸(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俊傑(2005)。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姿葶(2014)。台東縣國中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之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林進山(2019a)。校長空間領導對空間規劃與美學情境之實務探究。中等教育,70(2),66-75。
林進山(2019b)。中小學校長校園建築規畫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學校建築的革新與發展(71-89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林淑姬、樊景立、吳靜吉、司徒達賢(1994)。薪酬公平、程序公正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管理評論,13(2),87-107。
林彩雲(2010)。台中市國小教師組織承諾、自我效能與知識分享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林得群(2018)。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林斯嫺(2013)。國民中學校長靈性領導、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瑀珩(2019)。國民中學校長學習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林勤敏(1986)。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臺北市:五南。
林新發(1990)。我國工業專科學校校長領導行為、組織氣氛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瑞欽(1990)。師範生任教職志之理論與實證研究。高雄市:復文。
林鉦棽(2003)。以組織承諾及工作滿足為實徵切入分析組織公民行為與員工工作考績之結構模式比較。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2),93-113。
林慈愛(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之校長服務領導知覺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靜詩(2017)。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鎮和(2014)。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鐿晴(2017)。幼兒園組織氣氛、教師組織承諾、教師幸福感與教師工作績效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臺南市。
卓家意(2011)。國民小學校長競值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旻樺(2017)。國小教師組織承諾、教師專業發展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探討—以新竹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昌柏(2006)。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學校行政,46,52-71。
周芷瑩(2018)。臺灣北部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組織氣氛、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柏昌(2007)。國小教師態度性與交換性組織承諾之調查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4,179-202。
周淑敏(2012)。國中教師組織承諾、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工作投入的中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周婉玲(2011)。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變革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碧玲(2019)。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教學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
周碧惠、郭昭佑(2019)。高等教育學務人員專業能力、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研究,9(1),21-51。
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范熾文(2007)。教師組織承諾:概念、發展、類別及其啟示。學校行政,50,128-144。
范熾強(2013)。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內部行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范熾文、陳純慧(2010)。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學校行政,68,70-93。
凃景閔(2011)。國民小學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胡銘浚(2015)。國民小學校長教導型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施碧珍(2002)。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量表發展之驗證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唐家華(2006)。主管的人格特質、組織政治知覺與員工組織承諾關聯性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大學教育行政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東市。
倪紹紋(2017)。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行政人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陸慧萱(2017)。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郭正忠(2019)。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教師工作投入及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郭芝穎(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願景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博安(2006)。內部行銷知覺、組織承諾與教師背景三者之關係研究―以高雄縣市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高宜國(2017)。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激勵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臺中市。
夏偉傑(2015)。桃園市國民小學校長賦權增能領導行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合慶(2015)。國小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ICT運用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宗盛(2010)。校長真誠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美雯(2011)。國中教師追求快樂取向、主觀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潤福(2018)。國民小學代理及代課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偏遠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陳木金、溫子欣(2008)。活化校園建築創造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61-74。
陳怡平(2012)。臺南市公立國小校長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間的關係—以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工作壓力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芬蘭(2006)。國小校長策略領導、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欣怡(2016)。雲林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勇男(2011)。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建志(2010)。從空間領導觀點探究永續校園議題。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6,231-245。
陳炫佑(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俐吟(2018)。臺中市國小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建明(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秋紋(1997)。特殊教育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陳姿燕(2019)。新北市國小教師職場精神力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組織承諾為調節變項(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昱騰(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浩(2014)。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娟惠(2017)。大學中階行政主管轉型領導、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珮瑄(2019)。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陳純慧(2009)。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陳淑玲(2014)。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咏翎(2009)。不同領導型態與校長課程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琦媛(2015)。以學習者為中心之創新的教學與學習空間。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015學校建築研究:學校建築的創新與精進(1-30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陳敬祐(2013)。校長願景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內部社群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詩媛(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內部行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儀玫(2015)。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曉慈(2016)。苗栗縣國中校長轉換型領導對教師工作滿意度、教師組織承諾、教師工作投入之關係研究—以教師親信關係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陳學賢(2006)。高雄市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願景發展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7(1),77-106。
陳瓊如(2017)。台灣國小教師職場靈性、組織承諾、專業實踐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秦夢群(2007)。校長培育制度之趨勢分析:以英、美及新加坡為例。學校行政,51,1-18。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9)。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吳勁甫(2006)。國中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健康氣候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3),141-172。
翁敏芳、賴志峰(2014)。臺中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學校行政,93,210-232。
翁蔚菁(2017)。私立技術型高中兼任行政教師組織承諾、工作自我效能及創新工作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
梁雅婷(2013)。國立大學正職員工與派遣員工之組織認同、組織承諾、組織公平與工作投入差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康馨尹(2010)。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10)。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十大中心議題(六二):教育體制與教育資源。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美感教育中長期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至107年)。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0/2073/e221c236-b969-470f-9cc2-ecb30bc9fb47.pdf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18543_581357_62438.pdf
教育部(2016)。公立國中小校舍耐震能力及設施設備改善計畫(106-108年度)。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8)。美感教育中長期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至112年)。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7844/61296/e0a9702c-1f05-44ec-9207-f9abf1504abc.pdf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3)。推動國民中小學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實施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7)。國民中小學老舊校舍拆除重建作業規範。取自https://school.ncree.org.tw/files/common/document/20170726/105pmschool.pdf
莊明達(2010)。舊環境新契機-從校園空間革新談起。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主編),2010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139-175頁)。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莊明達(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品牌管理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季蓉(2015)。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莊明憲(2011)。國民中學代理代課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投入之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同廟(2016)。大學學生事務人員知覺轉型領導、內部行銷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8(2),頁123-155。
張法(2004)。美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明忠(200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健體領域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張品芬(1995)。高雄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文化知覺、學校環境特性與教師組織承諾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張昭陽(2019)。教師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組織承諾之後設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張美齡(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管理策略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家銘(2013)。臺東縣國中教師知覺校長家長式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瑞村(1998)。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新堂(2005)。高級中學知識管理、教師專業成長需求、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碧容(2012)。北北基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和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美觀(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許婉玉(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麗娟(2016)。幼兒園園長轉型領導、教保人員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彭添星(2010)。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傅林(2010)。從《2009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看奧巴馬時代的美國教育改革動向。比較教育研究,32(4),57-66。
馮朝霖(2008)。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49-60。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第三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74,18-38。
湯志民(2009)。空間領導方式之探析。至聖鮮師,65,19-24。
湯志民(2010)。學校建築的新紀元。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主編),2010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87-108頁),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湯志民(2011)。學校空間領導指標建構探析。教育研究,209,68-84。
湯志民(2012)。臺北市和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空間領導方式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5(1),1-28。
湯志民(2013a)。空間領導:原則與理論基礎。教育行政研究,3(2),1-30。
湯志民(2013b)。課程、教學、學習與教育空間規畫。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課程、教學與教育空間(2-42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4a)。校園規劃新論。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14b)。後現代校園建築。載於湯志民(主編),後現代教育與發展(193-217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湯志民(2017a)。教育空間新思維。學校行政,112,175-186。
湯志民(2017b)。課程新發展與教育空間規劃。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學校建築與課程發展(1-82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8)。臺灣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發展與革新。教育研究集刊,64(4),37-76。
湯志民(2019a)。面向未來的學習空間―新世代學習空間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學校建築與學生學習(1-55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9b)。臺灣校園空間與美感教育的現況與展望。中等教育,70(2),8-10。
湯志民(2019c)。綠建築理念與永續校園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300,47-63。
湯志民、倪紹紋(2017)。校園規劃用後評估之重要性分析-以新北市七所新設學校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015學校建築研究:學校建築的創新與精進(223-230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許祐齊、許婉玉(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育行銷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MOST103-2410-H-004-147-SSSN)。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廖文靜(2000)。教學空間的革新。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願景(頁157-180)。臺北市:臺灣書局。
湯志民、廖文靜(2014)。校園建築美學。敎育研究,237,53-70。
湯志民、劉侑承、劉冠廷、曾雅慧(2010)。臺北縣市國民中小學學校創新經營-空間領導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8-2410-H-004-01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簡宜珍、陳詩媛(2014)。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MOST102-2410-H-004-180-SSS)。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魏琦、施佩吟(2013)。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1-2410-H-004-131)。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黃玉貞(2013)。國民小學分布式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正雄(1999)。價值觀一致性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爲問關係之探討。管理評論,18(3),57-81。
黃其亮(2019)。公立高級中等學校年金改革後教師知覺組織承諾、 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郁倫(譯)(2014)。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市:天下文化。(原出版年:1996)
黃政彬(2007)。桃園縣國民小學組織創新氛圍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俊傑(2006)。屏東縣國民小學內部行銷、教師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姿霓、吳清山(2010)。美國證聯會2008年校長領導國家層級新標準及其對我國國民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之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1),199-228。
黃庭鈺(2014)。後現代校園建築規劃精神與美學特色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學校建築的革新與發展(140-162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黃庭鈺(2015a)。後現代教育思潮與後現代校園建築規劃。學校行政,99,22-46。
黃庭鈺(2019)。校園設施管理與永續發展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與學生學習(137-151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黃庭鈺(2020)。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學生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國庭(2014)。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國隆(1986)。中學教師的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3,55-84。
黃裕敏(200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黃祺惠(2018年5月1日)。校園環境空間規劃的新趨勢。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index.php
黃榮貴(2001)。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黃應貴(1995)。土地、家與聚落:東埔社布農人的空間現象。載於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73-131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韻如(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麗萍(2010)。國小兼任行政之教師組織承諾、組織支持與工作投入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麗燕(2017)。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鄒惠娟(2014)。校長協會會員組織承諾、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旭正(2008)。校園空間營造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月刊,174,39-48。
曾南薰(1998)。我國教師組織承諾之整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曾琬妤(2019)。臺南市國小現職教師兼任教學組長之組織承諾、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其續任意願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曾雅慧(2011)。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曾瑋玲(2019)。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學習領導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游淑妃(2011)。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游淑惠(2003)。國小校長魅力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9)。2019-2022「新北市教育123」四年計畫。取自https://docs.ntpc.edu.tw/master/2019~2022%E3%80%8C%E6%96%B0%E5%8C%97%E6%95%99%E8%82%B2123%E3%80%8D%E5%9B%9B%E5%B9%B4%E8%A8%88%E7%95%AB.pdf
詹萬廷(2001)。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方式對教師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葉川榮、謝佳蓁(2013)。淺談學校組織文化中校長與教師權責角色之關係-代理理論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0),80-87。
葉佳文(2015)。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教育行政研究,5(2),81-112。
葉俊泰(2009)。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連祺(2010)。領導能力類型學之初步建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3),91-124。
葉連祺(2011)。教育領導研究突破之初步思考。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主編),「建國百年教育行政與評鑑:挑戰與展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477-1~477-20頁)。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葉連祺(2013)。教育領導研究可探討什麼?學校行政,84,l-35。
葉詠康(2015)。澳門私立學校校長服務領導、學校內部行銷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文堯(2016)。高職校長變革領導、教師組織承諾、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鄧竹君(2016)。國民中學教師個人與組織適配、組織承諾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廖文靜(2011)。學校設施品質與教育成果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廖金春(2010)。教育美學:教育因設計而美好。臺北市:馥林文化。
廖芳儀(2012)。國民小學校長創新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廖俊淵(2011)。國民小學校長家長式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立德大學,臺南市。
廖俊銘(2018)。雙北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內部行銷、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漢寶德(2007)。認識建築。臺北市:藝術家。
趙志林(2019)。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真誠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趙雅鈴(2010)。臺北市高國中優質學校教師對優質學校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女玲(2012)。空間領導在本土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文正(2013)。國民中學教師人格特質、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相關性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文淵(2014)。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至傑(2016)。臺南市國小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鄭寶蓉(2018)。高雄市幼兒園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永源(2012)。彰化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品牌學校認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劉秀惠(2014)。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劉侑承(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冠廷(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香伶(2015)。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冠華(2010)。高屏地區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春榮(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威踚(2017)。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關係行銷對學校效能之影響-以教師感恩、組織信任與組織承諾為中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蓓苓(2010)。大學校院職員工作士氣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北區藝術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劉錦熾(2015)。特殊教育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內部行銷的中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金田(2018)。學校行政的理念與分析。臺北市:元華文創。
蔡秉欣(2012)。國民小學教師隱涵領導、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宗典(2013)。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姒倩(2017)。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宗湶(2016)。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校長空間領導與行政人員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炳坤(2006)。高中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
蔡進雄(2009)。國民中小學校長領導之研究:專業、情緒與靈性的觀點。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進雄(2013)。學校領導的新趨勢:從金字塔到鑽石。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3),73-80。
蔡進雄(2019)。學校組織領導新趨勢探析:隱喻的觀點。學校行政,124,118-129。
蔡淇華(2009)。中投區高中校長轉型領導、內部行銷導向與教師組織承諾(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琇韶(2017)。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舒文(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菁華(2017)。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鮑瑤鋒(2018)。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及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盧心雨(2011)。體育行政人員工作滿意、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素女(2010)。內部行銷及教師品牌對教師組織承諾之影響-以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蕭勝文(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信任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第三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許忠(2006)。組織變革認知、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一以興中紙業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謝傳崇(2011)。校長發展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肯定式探詢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211,52-65。
謝傳崇(2015)。國民中小學校長領導研究之後設分析-以博士論文為例。教育研究學報,49(2),41-64。
謝傳崇、賴協志、徐合慶(2016)。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資訊通信科技運用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8(2),1-23。
謝毓儒(2018)。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學術樂觀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謝嘉玲(2017)。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薛芳(2010)。台中地區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對家長參與校務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投入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薛孟芳(2017)。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薛雅純(2019)。跨層次觀點下家長式領導、倫理氣候、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鐘巧如(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社群運作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鍾昀珊(2013)。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 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顏呈芸(2018)。校長翻轉領導、教師組織承諾、集體效能感對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簡佳珍(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簡宜珍(2017)。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簡婉如(2014)。國民小學小型學校協助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蘇美珠(2007)。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蘇亭瑋(2018)。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蘇恆毅(2015)。國民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蘇庭暄(2014)。國民中學領導者-成員交換關係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蘇銘勳(2015)。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氣氛為中介變項(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顧為元(2008)。轉型領導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教育與心理研究,31(1),205-231。
龔玳儀(2011)。國中校長轉型領導、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龔麗蘋(2011)。國民中學教師組織承諾、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貳、外文部分
Ahoy, C. K. (2007). Leadership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administration. Alexandria, AVA: APPA.
Allen, N. J., & Meyer, J. P. (1990). The measurement and antecedents of affective 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63(1), 1-18. doi:10.1111/j.2044-8325.1990.tb00506.x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2011, November 1). 21st-century learning Q&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sumag.com/planning-design/architecture/article/20850773/21stcentury-learning-qa
Ariani, M. G., & Mirdad, F. (2016). The effect of school design on student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9 (1), 175-181. doi:10.5539/ies.v9n1p175
Aydin, A., Sarier, Y., & Uysal, S. (2011). The effect of gender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teachers: A meta analytic analysis.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11(2), 628-632.
Bartlett, K. R.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 study in the health care fiel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Quarterly, 12(4), 335-352. doi:10.1002/hrdq.1001
Becker, H. S. (1960).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1), 32-40. doi:10.1086/222820
Bogler, R., & Somech, A. (2004). Influence of teacher empowerment on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school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3), 277-289. doi:10.1016/j.tate.2004.02.003
Bolman, L. G., & Deal, T. E. (1991). Reframing organizations: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rown, R. B. (1996). Organizational ccommitment: Clarifying the cconcept and ssimplifying the ectexisting construct typolog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49(3), 230-251. doi:10.1006/jvbe.1996.0042
Buchanan, 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4), 533-546. doi:10.2307/2391809
Cohen, A. (2007). Commitment before and after: An evaluation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7(3), 336-354. doi:10.1016/j.hrmr.2007.05.001
Dee, J. R., Henkin, A. B., & Singleton, C. A. (200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teachers in urban school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team structures. Urban Education, 41(6), 603-627. doi:10.1177/0042085906292512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2007). Better buildings, better design, bett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dera.ioe.ac.uk/7713/7/Better%20Education%20v2_Redacted.pdf
Etzioni, A. (1961). Complex organizations: A sociological reader.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aines, T. A. (1991). The campus as a work of Art. New York, NY: Praeger.
Gislason, N. (2010).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 framework for school design research. Learn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13(2), 127-145. doi:10.1007/s10984-010-9071-x
Grusky, O. (1966). Career mo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0(4), 488-503. doi:10.2307/2391572
Hall, E. T. (1966). The hidden dimension.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Howard, W. C. (2005). LeadershipLeadership: Four styles. Education, 126 (2), 384-391.
HrebiniakHrebiniak, L. G., & Alutto, J. A. (1972). Personal and role-related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4), 555-573. doi:10.2307/2393833
Jimenez-Eliaeson, T. (2016, July 1). Schools should be fun places. School Planning & Manag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spaces4learning.com/Home.aspx
Jobson, A. (2018, May 1). Sustainable interior design. Spaces4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s://spaces4learning.com/Home.aspx
Kanter, R. M. (1968). Commit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s Sociological Review, 42, 124-143.
Kim, S., & Shin, M. (2017).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the empowering proces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vestigat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0(2), 251-275. doi:10.1080/09585192.2016.1278253
Kushman, J. W. (1992). Th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teacher workplace commitment: A study of urb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8(1), 5-42. doi: 10.1177/0013161X92028001002
Lefebvre, H. (1974).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UK: Wiley-Blackwell.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D. Nicholson-Smith Trans.). Oxford, UK: Wiley-Blackwe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4)
Meyer, J. P., & Allen, N. J. (1984). Testing the "side-bet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Som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9(3), 372-378. doi:10.1037/0021-9010.69.3.372
Morrow, P. C. (1983). Concept redundanc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The case of work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8(3), 486-500. doi:10.5465/AMR.1983.42846064284606
Mowday, R. T., Porter, L. M., & Steers, R. M. (1982). Employee-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Mowday, R. T., Steers, R. M., & Porter, L. M. (1979).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4(2), 224-247. doi:10.1016/0001-8791(79)90072-1
Nair, P., Fielding, R., & Lackney, J. (2009). The language of school design: Design patterns for 21st century schools. Minneapolis, MN: Designshare.
Northouse, P. G. (2013).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6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O`Reilly, C. A., & Chatman, J. (198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The effects of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n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3), 492-499. doi:10.1037/0021-9010.71.3.492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the 21st century.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787/9789264112308-4-en
Owens, R. G., & Valesky, T. C. (201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Leadership and school reform (11th Edition). Boston, MA: Pearson.
OWP/P Cannon Design Inc., VS Furniture, & Bruce Mau Design (2010). The third teacher: 79 ways you can use design to transform teaching & learning. New York, NY: Abrams Books.
Peltonen, T. (2012). Exploring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 and space: A case for heterodox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20(1), 68-81. doi:10.1108/19348831211215669
Porter, L. W., Steers, R. M., Mowday, R. T., & Boulian, P. V.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603-609. doi:10.1037/h0037335
Reichers, A. E. (1985). 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3), 465-476. doi: 10.2307/258128
Reyes, P., & Pounder, D. G. (1990). Teacher’s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school value orientation: A study of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alancik, G. R. (1977). Commitment and the contro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e or and belief. In B. M. Staw & G. R. Salancik (Eds.), New direction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p. 1-54). Chicago, IL: St. Clair Press.
Sarikaya, N., & Erdoğan, Ç. (2016).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7(3), 72-82.
Scott, W. G., & Mitchell, T. R . (1976). Organization Theory: A structural and Behavioral analysis. New York, NY: Irwin.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London, UK: Random House.
Sheldon, M. E. (1971). Investments and involvements as mechanisms producing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6(2), 143-150. doi:10.2307/23918242391824
Solinger, O. N., van Olffen, W., & Roe, R. A. (2008). Beyond the three-component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3(1), 70-83. doi:10.1037/0021-9010.93.1.70
Stack, T. (2010, May 6).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alyzing facilities leadership. Facility Executive. Retrieved from https://facilityexecutive.com/
Staw, B. M., & Ross, J. (1978). Commitment to a policy decision: A multi-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3(1), 40-64. doi:10.2307/2392433
Steers,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1), 46-56. doi:10.2307/2391745
Stevens, J. M., Beyer, J. M., & Trice, H. M. (1978). Assessing personal, role, and organizational predictors of managerial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1(3), 380-396. doi:10.2307/255721
Strong-Wilson, T., & Ellis, J. (2007). Children and place: Reggio Emilia’s environment as third teacher. Theory into Practice, 46 (1), 40-47. doi:10.1080/00405840709336547
Swailes, S. (2004). Commitment to change: Profiles of commitment and in-role performance. Personnel Review, 33(2), 187-204. doi:10.1108/00483480410518040
Tanner, C. K. (2009). Effect of school design on student outcom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7(3), 381-399.
Tanner, C. K., & Lackney, J. A.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Leadership, architecture, and management. Boston, MA: Pearson.
Taylor, A. P., & Enggass, K. (2009). Linking Architecture and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sig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Albuquerque, NM: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Whyte, W. H., & Nocera, J. (1956). The organization manma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Wiener, Y. (1982). Commitment in organization: A normative 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3), 418-428. doi:10.2307/257334
Withum, F. S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A systems model (Doctoral dissertation, Duqesne University, Pittsburgh). Retrieved from https://dsc.duq.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392&context=etdetd
Yukl, G. (2009). Lead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Reflections on theory and research.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1), 49-53. doi:10.1016/j.leaqua.2008.11.00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10191100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1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湯志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蘇如香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Su, Ju-Hsi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蘇如香zh_TW
dc.creator (作者) Su, Ju-Hsia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20 18:30:33 (UTC+8)-
dc.date.available 3-Aug-2020 18:30: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20 18:30:3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1911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28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91100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的現況,並由不同背景變項來分析教師知覺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差異情形,並探究兩者間的相關性與預測力情形。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對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進行研究,抽樣57所公立國民中學,總計發出600份問卷,回收507份,回收率85%,有效問卷429份問卷,可用率85%。所得資料以IBM SPSS 22.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處理,運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分析。
根據統計分析結果,獲致下到結論:
一、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達到中高程度表現,以「融入課程教
學」構面表現最佳。
二、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組織承諾達到高程度表現,以「努力意願」構面表現最佳。
三、新北市國民中學以學校規模「49班(含)以上」、學校歷史在「41年(含)以上」及「30年以下」之教師知覺校長空間領導程度較高。
四、新北市國民中學「男性」、「任教年資21年(含)以上」、「研究所(含四十學分班)畢業」或「一般大學(含學士後師資班)畢業」、「教師兼組長」、「學校規模49班(含)以上」、「學校歷史41年(含)以上及31-40年」教師在教師組織承諾整體及部分構面有較佳的知覺。
五、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有高度正向關聯存在。
六、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對教師組織承諾具有顯著預測力,而以「使用者共同參與」及「融入課程教學」的預測力為高。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提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學校長等教育人員與未來後續學術研究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rincipal space leadership and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New Taipei City.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differences of teachers’ perception on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the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and predictive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To achieve the goal above, the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57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we retrieved 429 from 600 questionnaires. The response rate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85% with the usable rate 85% from 429 useable ones. All data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is study reach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The level of space leadership of principals in New Taipei City is perceived at a medium high level and the performance in “Integrate into the course”.
2.The level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school administrative staff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New Taipei City is high, and the “Hard-working attitude” aspect performing best.
3.Schools with class size of more than 49, and schools with a more than 41 years or less than 30 years of history, all perceived to have high Principal Space
Leadership.
4. In addition, faculty who are male, 21 years or more of teaching experience, graduate from graduate school or general university,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duties, schools with class size of greater than 49, and schools with a more than 41 years or less than 30 years of history, all perceived to have high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5.There wer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incipal space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6.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in junior high schools could positively affect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user participation ” and “ Integrating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to space ” has the higher predictive power.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engaged in related research area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校長空間領導理論與研究 15
第二節 教師組織承諾研究探討 68
第三節 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 9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變項 1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49
第四節 實施程序 152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1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155
第一節 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現況分析 155
第二節 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差異分析 164
第三節 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分析 197
第四節 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預測情形 20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211
第一節 結論 211
第二節 建議 216
參考文獻 223
中文部分 223
外文部分 249
附錄 257
附錄一:「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關係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257
附錄二:「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問卷」同意書 261
zh_TW
dc.format.extent 363040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1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校長空間領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組織承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pace leadership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en_US
dc.title (題名) 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New Taipei Ci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虹、司徒達賢、吳靜吉(1988)。企業文化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管理評論,7,173-197。
丁國財(2014)。新北市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丁學勤、郭博安(2011)。國民小學內部行銷、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背景。經營管理學刊,4,1-36。
丁學勤、陳世杰(2011)。教師和學校的一致性、組織衝突、關係品質、組織忠誠度與團隊合作之關係研究。教育學術彙刊,3(2),81-106。
丁學勤、陳青勇(2010)。校長轉型領導對教師組織承諾的影響:校長與教師交換品質之中介效果。商管科技季刊,11(4),531-563。
方心怡(2011)。高雄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投入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于甄(2019)。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研究:結合後設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昭人(2011)。臺北市國小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效能感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思元(2016)。私立高中職單位主管領導風格對行政人員創新行為的影響-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王雅娟(2014)。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高雄市。
王鼎元(2017)。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渝屏(2013)。台南市國中校長領導風格、內部行銷對教師組織承諾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臺南市。
王瑞毅(2011)。台東縣國中校長互易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王瓈寅(2020)。私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組織氣氛、教師社會支持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白崇亮(1986)。組織承諾研究:理論與實證。管理評論,5(2),30-51。
甘珮諭(2017)。臺北市國民小學公務人員主觀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世界教育論壇(2000)。達喀爾行動綱領全民教育:實現我們的集體承諾。取自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20240_chi
朱家昱(2015)。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幸福感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阮懷萱(2014)。彰化縣公立國小教師主觀幸福感、學校組織氣氛及教師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立泰(2018)。高級中等學校內部行銷、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自勇(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組織文化、教師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明昭(2011)。高職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怡樺(2018)。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宛臻(2014)。屏東縣國中校長願景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冠瑩(2015)。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冠霖(2010)。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連成(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兼任行政人員角色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新鄉(2000)。師範校院公自費生與一般大學教育學程學生就讀滿意度、工作價值觀、教師角色知覺與任教承諾之比較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25-59。
李慶裕(2012)。國民中學空間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麗芬(2011)。品牌形象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原高雄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耀全(2019)。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服務領導行為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感恩、主觀幸福感、信任為中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呂佳穎(2014)。桃園縣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與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何佳津(2011)。雲林縣國民小學組織氣氛、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邱于軒(2016)。雲嘉南地區偏遠小學校長服務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邱貞綺(2015)。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邱春堂(2010)。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美璇(2018)。教師組織承諾、心理資本對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以知識分享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邱國隆(2008)。新竹縣、市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候、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邱馨儀(1995)。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余泯蓁(2019)。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校內部行銷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邵興江(2016)。校長空間領導力:亟待提升的重要領導力。中小學管理,304(3),4-6。
沈茂德(2016)。「建個讀書的好地方」:學校空間領導之思與行。中小學管理,304(3),10-12。
沈娟娟(2011)。國民中學校長授能領導與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沈敬嵐(2014)。國民中學營造多元文化教育的校園環境研究:以新北市一所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宗立、林保豐(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教學報,15,193-229。
吳佳玲(2007)。國民小學內部行銷作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金能(2010)。與空間對話-建築空間簡論。美育,175,19-23。
吳明隆、吳彩鳳(2011)。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73,222-246。
吳彩鳳(2010)。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清山(2008)。空間領導的展望-兼談臺北市教育政策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74,5-9。
吳清山(2013)。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231,125-126。
吳清山(2014)。教育領導與人才培育。教育研究月刊,246,5-19。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名詞解釋。教育研究月刊,136,159。
林月盛(2003)。國民中學教改壓力,組織衝突,權力運用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育生(201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秀蓉(2017)。臺中市市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志興(2007)。台中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志興(2009)。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學校行政,61,58-72。
林明地(2020)。教育領導研究的國際合作發展趨勢:形成中的國際專業學習社群及其省思。教育研究月刊,311,114-125。
林春如(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思伶(2004)。析論僕人式/服務領導(Servant-Leadership)的概念發展與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6,39-57。
林衍伸(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俊傑(2005)。國民中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姿葶(2014)。台東縣國中校長多元架構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之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林進山(2019a)。校長空間領導對空間規劃與美學情境之實務探究。中等教育,70(2),66-75。
林進山(2019b)。中小學校長校園建築規畫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學校建築的革新與發展(71-89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林淑姬、樊景立、吳靜吉、司徒達賢(1994)。薪酬公平、程序公正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管理評論,13(2),87-107。
林彩雲(2010)。台中市國小教師組織承諾、自我效能與知識分享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林得群(2018)。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林斯嫺(2013)。國民中學校長靈性領導、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瑀珩(2019)。國民中學校長學習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林勤敏(1986)。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臺北市:五南。
林新發(1990)。我國工業專科學校校長領導行為、組織氣氛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瑞欽(1990)。師範生任教職志之理論與實證研究。高雄市:復文。
林鉦棽(2003)。以組織承諾及工作滿足為實徵切入分析組織公民行為與員工工作考績之結構模式比較。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2),93-113。
林慈愛(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之校長服務領導知覺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靜詩(2017)。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鎮和(2014)。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鐿晴(2017)。幼兒園組織氣氛、教師組織承諾、教師幸福感與教師工作績效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臺南市。
卓家意(2011)。國民小學校長競值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旻樺(2017)。國小教師組織承諾、教師專業發展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探討—以新竹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昌柏(2006)。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學校行政,46,52-71。
周芷瑩(2018)。臺灣北部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組織氣氛、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柏昌(2007)。國小教師態度性與交換性組織承諾之調查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學報,24,179-202。
周淑敏(2012)。國中教師組織承諾、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工作投入的中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周婉玲(2011)。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變革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碧玲(2019)。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教學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
周碧惠、郭昭佑(2019)。高等教育學務人員專業能力、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研究,9(1),21-51。
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范熾文(2007)。教師組織承諾:概念、發展、類別及其啟示。學校行政,50,128-144。
范熾強(2013)。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內部行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范熾文、陳純慧(2010)。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學校行政,68,70-93。
凃景閔(2011)。國民小學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胡銘浚(2015)。國民小學校長教導型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施碧珍(2002)。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量表發展之驗證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唐家華(2006)。主管的人格特質、組織政治知覺與員工組織承諾關聯性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大學教育行政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東市。
倪紹紋(2017)。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行政人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陸慧萱(2017)。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郭正忠(2019)。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教師工作投入及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郭芝穎(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願景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博安(2006)。內部行銷知覺、組織承諾與教師背景三者之關係研究―以高雄縣市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高宜國(2017)。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激勵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臺中市。
夏偉傑(2015)。桃園市國民小學校長賦權增能領導行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合慶(2015)。國小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ICT運用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宗盛(2010)。校長真誠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美雯(2011)。國中教師追求快樂取向、主觀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潤福(2018)。國民小學代理及代課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偏遠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陳木金、溫子欣(2008)。活化校園建築創造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61-74。
陳怡平(2012)。臺南市公立國小校長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間的關係—以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工作壓力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芬蘭(2006)。國小校長策略領導、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欣怡(2016)。雲林縣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勇男(2011)。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建志(2010)。從空間領導觀點探究永續校園議題。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6,231-245。
陳炫佑(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俐吟(2018)。臺中市國小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建明(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秋紋(1997)。特殊教育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陳姿燕(2019)。新北市國小教師職場精神力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組織承諾為調節變項(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昱騰(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浩(2014)。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娟惠(2017)。大學中階行政主管轉型領導、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珮瑄(2019)。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學術樂觀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陳純慧(2009)。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陳淑玲(2014)。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咏翎(2009)。不同領導型態與校長課程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琦媛(2015)。以學習者為中心之創新的教學與學習空間。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015學校建築研究:學校建築的創新與精進(1-30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陳敬祐(2013)。校長願景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內部社群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詩媛(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內部行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儀玫(2015)。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曉慈(2016)。苗栗縣國中校長轉換型領導對教師工作滿意度、教師組織承諾、教師工作投入之關係研究—以教師親信關係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陳學賢(2006)。高雄市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願景發展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7(1),77-106。
陳瓊如(2017)。台灣國小教師職場靈性、組織承諾、專業實踐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秦夢群(2007)。校長培育制度之趨勢分析:以英、美及新加坡為例。學校行政,51,1-18。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9)。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吳勁甫(2006)。國中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健康氣候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3),141-172。
翁敏芳、賴志峰(2014)。臺中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學校行政,93,210-232。
翁蔚菁(2017)。私立技術型高中兼任行政教師組織承諾、工作自我效能及創新工作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
梁雅婷(2013)。國立大學正職員工與派遣員工之組織認同、組織承諾、組織公平與工作投入差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康馨尹(2010)。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10)。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十大中心議題(六二):教育體制與教育資源。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美感教育中長期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至107年)。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0/2073/e221c236-b969-470f-9cc2-ecb30bc9fb47.pdf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18543_581357_62438.pdf
教育部(2016)。公立國中小校舍耐震能力及設施設備改善計畫(106-108年度)。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8)。美感教育中長期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至112年)。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7844/61296/e0a9702c-1f05-44ec-9207-f9abf1504abc.pdf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3)。推動國民中小學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實施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7)。國民中小學老舊校舍拆除重建作業規範。取自https://school.ncree.org.tw/files/common/document/20170726/105pmschool.pdf
莊明達(2010)。舊環境新契機-從校園空間革新談起。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主編),2010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139-175頁)。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莊明達(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品牌管理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季蓉(2015)。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莊明憲(2011)。國民中學代理代課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投入之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同廟(2016)。大學學生事務人員知覺轉型領導、內部行銷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8(2),頁123-155。
張法(2004)。美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明忠(200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健體領域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張品芬(1995)。高雄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文化知覺、學校環境特性與教師組織承諾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張昭陽(2019)。教師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組織承諾之後設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張美齡(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管理策略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家銘(2013)。臺東縣國中教師知覺校長家長式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瑞村(1998)。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新堂(2005)。高級中學知識管理、教師專業成長需求、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碧容(2012)。北北基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和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美觀(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許婉玉(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麗娟(2016)。幼兒園園長轉型領導、教保人員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彭添星(2010)。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傅林(2010)。從《2009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看奧巴馬時代的美國教育改革動向。比較教育研究,32(4),57-66。
馮朝霖(2008)。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49-60。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第三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74,18-38。
湯志民(2009)。空間領導方式之探析。至聖鮮師,65,19-24。
湯志民(2010)。學校建築的新紀元。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主編),2010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87-108頁),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湯志民(2011)。學校空間領導指標建構探析。教育研究,209,68-84。
湯志民(2012)。臺北市和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空間領導方式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5(1),1-28。
湯志民(2013a)。空間領導:原則與理論基礎。教育行政研究,3(2),1-30。
湯志民(2013b)。課程、教學、學習與教育空間規畫。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課程、教學與教育空間(2-42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4a)。校園規劃新論。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14b)。後現代校園建築。載於湯志民(主編),後現代教育與發展(193-217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湯志民(2017a)。教育空間新思維。學校行政,112,175-186。
湯志民(2017b)。課程新發展與教育空間規劃。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學校建築與課程發展(1-82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8)。臺灣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發展與革新。教育研究集刊,64(4),37-76。
湯志民(2019a)。面向未來的學習空間―新世代學習空間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學校建築與學生學習(1-55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9b)。臺灣校園空間與美感教育的現況與展望。中等教育,70(2),8-10。
湯志民(2019c)。綠建築理念與永續校園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300,47-63。
湯志民、倪紹紋(2017)。校園規劃用後評估之重要性分析-以新北市七所新設學校為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015學校建築研究:學校建築的創新與精進(223-230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許祐齊、許婉玉(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育行銷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MOST103-2410-H-004-147-SSSN)。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廖文靜(2000)。教學空間的革新。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願景(頁157-180)。臺北市:臺灣書局。
湯志民、廖文靜(2014)。校園建築美學。敎育研究,237,53-70。
湯志民、劉侑承、劉冠廷、曾雅慧(2010)。臺北縣市國民中小學學校創新經營-空間領導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8-2410-H-004-01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簡宜珍、陳詩媛(2014)。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MOST102-2410-H-004-180-SSS)。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魏琦、施佩吟(2013)。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1-2410-H-004-131)。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黃玉貞(2013)。國民小學分布式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正雄(1999)。價值觀一致性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爲問關係之探討。管理評論,18(3),57-81。
黃其亮(2019)。公立高級中等學校年金改革後教師知覺組織承諾、 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郁倫(譯)(2014)。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市:天下文化。(原出版年:1996)
黃政彬(2007)。桃園縣國民小學組織創新氛圍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俊傑(2006)。屏東縣國民小學內部行銷、教師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姿霓、吳清山(2010)。美國證聯會2008年校長領導國家層級新標準及其對我國國民中小學校長培育制度之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1),199-228。
黃庭鈺(2014)。後現代校園建築規劃精神與美學特色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學校建築的革新與發展(140-162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黃庭鈺(2015a)。後現代教育思潮與後現代校園建築規劃。學校行政,99,22-46。
黃庭鈺(2019)。校園設施管理與永續發展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與學生學習(137-151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黃庭鈺(2020)。高級中等學校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健康與學生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國庭(2014)。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國隆(1986)。中學教師的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3,55-84。
黃裕敏(200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市。
黃祺惠(2018年5月1日)。校園環境空間規劃的新趨勢。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index.php
黃榮貴(2001)。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黃應貴(1995)。土地、家與聚落:東埔社布農人的空間現象。載於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73-131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韻如(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麗萍(2010)。國小兼任行政之教師組織承諾、組織支持與工作投入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麗燕(2017)。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鄒惠娟(2014)。校長協會會員組織承諾、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旭正(2008)。校園空間營造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月刊,174,39-48。
曾南薰(1998)。我國教師組織承諾之整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曾琬妤(2019)。臺南市國小現職教師兼任教學組長之組織承諾、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其續任意願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曾雅慧(2011)。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曾瑋玲(2019)。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學習領導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游淑妃(2011)。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游淑惠(2003)。國小校長魅力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9)。2019-2022「新北市教育123」四年計畫。取自https://docs.ntpc.edu.tw/master/2019~2022%E3%80%8C%E6%96%B0%E5%8C%97%E6%95%99%E8%82%B2123%E3%80%8D%E5%9B%9B%E5%B9%B4%E8%A8%88%E7%95%AB.pdf
詹萬廷(2001)。彰化縣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方式對教師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葉川榮、謝佳蓁(2013)。淺談學校組織文化中校長與教師權責角色之關係-代理理論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0),80-87。
葉佳文(2015)。校長教學領導對教師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教育行政研究,5(2),81-112。
葉俊泰(2009)。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連祺(2010)。領導能力類型學之初步建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3),91-124。
葉連祺(2011)。教育領導研究突破之初步思考。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主編),「建國百年教育行政與評鑑:挑戰與展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477-1~477-20頁)。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葉連祺(2013)。教育領導研究可探討什麼?學校行政,84,l-35。
葉詠康(2015)。澳門私立學校校長服務領導、學校內部行銷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文堯(2016)。高職校長變革領導、教師組織承諾、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鄧竹君(2016)。國民中學教師個人與組織適配、組織承諾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廖文靜(2011)。學校設施品質與教育成果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廖金春(2010)。教育美學:教育因設計而美好。臺北市:馥林文化。
廖芳儀(2012)。國民小學校長創新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廖俊淵(2011)。國民小學校長家長式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立德大學,臺南市。
廖俊銘(2018)。雙北地區國民小學學校內部行銷、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漢寶德(2007)。認識建築。臺北市:藝術家。
趙志林(2019)。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真誠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趙雅鈴(2010)。臺北市高國中優質學校教師對優質學校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女玲(2012)。空間領導在本土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文正(2013)。國民中學教師人格特質、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相關性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文淵(2014)。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至傑(2016)。臺南市國小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鄭寶蓉(2018)。高雄市幼兒園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永源(2012)。彰化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品牌學校認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劉秀惠(2014)。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劉侑承(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冠廷(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香伶(2015)。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冠華(2010)。高屏地區國民小學校長道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春榮(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威踚(2017)。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關係行銷對學校效能之影響-以教師感恩、組織信任與組織承諾為中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劉蓓苓(2010)。大學校院職員工作士氣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北區藝術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劉錦熾(2015)。特殊教育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內部行銷的中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金田(2018)。學校行政的理念與分析。臺北市:元華文創。
蔡秉欣(2012)。國民小學教師隱涵領導、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宗典(2013)。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姒倩(2017)。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宗湶(2016)。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校長空間領導與行政人員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炳坤(2006)。高中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
蔡進雄(2009)。國民中小學校長領導之研究:專業、情緒與靈性的觀點。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進雄(2013)。學校領導的新趨勢:從金字塔到鑽石。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3),73-80。
蔡進雄(2019)。學校組織領導新趨勢探析:隱喻的觀點。學校行政,124,118-129。
蔡淇華(2009)。中投區高中校長轉型領導、內部行銷導向與教師組織承諾(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琇韶(2017)。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正向心理資本、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舒文(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菁華(2017)。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鮑瑤鋒(2018)。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及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盧心雨(2011)。體育行政人員工作滿意、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素女(2010)。內部行銷及教師品牌對教師組織承諾之影響-以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蕭勝文(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信任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第三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許忠(2006)。組織變革認知、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關係研究一以興中紙業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謝傳崇(2011)。校長發展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肯定式探詢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211,52-65。
謝傳崇(2015)。國民中小學校長領導研究之後設分析-以博士論文為例。教育研究學報,49(2),41-64。
謝傳崇、賴協志、徐合慶(2016)。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資訊通信科技運用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8(2),1-23。
謝毓儒(2018)。桃園市國民中學教師學術樂觀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謝嘉玲(2017)。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薛芳(2010)。台中地區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對家長參與校務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投入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薛孟芳(2017)。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薛雅純(2019)。跨層次觀點下家長式領導、倫理氣候、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鐘巧如(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社群運作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鍾昀珊(2013)。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 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顏呈芸(2018)。校長翻轉領導、教師組織承諾、集體效能感對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簡佳珍(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簡宜珍(2017)。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簡婉如(2014)。國民小學小型學校協助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蘇美珠(2007)。高雄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蘇亭瑋(2018)。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蘇恆毅(2015)。國民中學校長分布式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蘇庭暄(2014)。國民中學領導者-成員交換關係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蘇銘勳(2015)。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氣氛為中介變項(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顧為元(2008)。轉型領導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教育與心理研究,31(1),205-231。
龔玳儀(2011)。國中校長轉型領導、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龔麗蘋(2011)。國民中學教師組織承諾、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貳、外文部分
Ahoy, C. K. (2007). Leadership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administration. Alexandria, AVA: APPA.
Allen, N. J., & Meyer, J. P. (1990). The measurement and antecedents of affective 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63(1), 1-18. doi:10.1111/j.2044-8325.1990.tb00506.x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2011, November 1). 21st-century learning Q&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sumag.com/planning-design/architecture/article/20850773/21stcentury-learning-qa
Ariani, M. G., & Mirdad, F. (2016). The effect of school design on student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9 (1), 175-181. doi:10.5539/ies.v9n1p175
Aydin, A., Sarier, Y., & Uysal, S. (2011). The effect of gender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teachers: A meta analytic analysis.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11(2), 628-632.
Bartlett, K. R.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 study in the health care fiel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Quarterly, 12(4), 335-352. doi:10.1002/hrdq.1001
Becker, H. S. (1960).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1), 32-40. doi:10.1086/222820
Bogler, R., & Somech, A. (2004). Influence of teacher empowerment on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school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3), 277-289. doi:10.1016/j.tate.2004.02.003
Bolman, L. G., & Deal, T. E. (1991). Reframing organizations: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Brown, R. B. (1996). Organizational ccommitment: Clarifying the cconcept and ssimplifying the ectexisting construct typolog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49(3), 230-251. doi:10.1006/jvbe.1996.0042
Buchanan, 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4), 533-546. doi:10.2307/2391809
Cohen, A. (2007). Commitment before and after: An evaluation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7(3), 336-354. doi:10.1016/j.hrmr.2007.05.001
Dee, J. R., Henkin, A. B., & Singleton, C. A. (200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teachers in urban school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team structures. Urban Education, 41(6), 603-627. doi:10.1177/0042085906292512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2007). Better buildings, better design, bett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dera.ioe.ac.uk/7713/7/Better%20Education%20v2_Redacted.pdf
Etzioni, A. (1961). Complex organizations: A sociological reader.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aines, T. A. (1991). The campus as a work of Art. New York, NY: Praeger.
Gislason, N. (2010).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 framework for school design research. Learn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13(2), 127-145. doi:10.1007/s10984-010-9071-x
Grusky, O. (1966). Career mo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0(4), 488-503. doi:10.2307/2391572
Hall, E. T. (1966). The hidden dimension.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Howard, W. C. (2005). LeadershipLeadership: Four styles. Education, 126 (2), 384-391.
HrebiniakHrebiniak, L. G., & Alutto, J. A. (1972). Personal and role-related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4), 555-573. doi:10.2307/2393833
Jimenez-Eliaeson, T. (2016, July 1). Schools should be fun places. School Planning & Manag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spaces4learning.com/Home.aspx
Jobson, A. (2018, May 1). Sustainable interior design. Spaces4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s://spaces4learning.com/Home.aspx
Kanter, R. M. (1968). Commit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s Sociological Review, 42, 124-143.
Kim, S., & Shin, M. (2017).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the empowering proces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vestigat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0(2), 251-275. doi:10.1080/09585192.2016.1278253
Kushman, J. W. (1992). Th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teacher workplace commitment: A study of urb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8(1), 5-42. doi: 10.1177/0013161X92028001002
Lefebvre, H. (1974).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UK: Wiley-Blackwell.
Lefebvre, H.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D. Nicholson-Smith Trans.). Oxford, UK: Wiley-Blackwe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4)
Meyer, J. P., & Allen, N. J. (1984). Testing the "side-bet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Som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9(3), 372-378. doi:10.1037/0021-9010.69.3.372
Morrow, P. C. (1983). Concept redundanc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The case of work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8(3), 486-500. doi:10.5465/AMR.1983.42846064284606
Mowday, R. T., Porter, L. M., & Steers, R. M. (1982). Employee-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Mowday, R. T., Steers, R. M., & Porter, L. M. (1979).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4(2), 224-247. doi:10.1016/0001-8791(79)90072-1
Nair, P., Fielding, R., & Lackney, J. (2009). The language of school design: Design patterns for 21st century schools. Minneapolis, MN: Designshare.
Northouse, P. G. (2013).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6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O`Reilly, C. A., & Chatman, J. (198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The effects of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n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3), 492-499. doi:10.1037/0021-9010.71.3.492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the 21st century.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787/9789264112308-4-en
Owens, R. G., & Valesky, T. C. (201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Leadership and school reform (11th Edition). Boston, MA: Pearson.
OWP/P Cannon Design Inc., VS Furniture, & Bruce Mau Design (2010). The third teacher: 79 ways you can use design to transform teaching & learning. New York, NY: Abrams Books.
Peltonen, T. (2012). Exploring 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 and space: A case for heterodox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20(1), 68-81. doi:10.1108/19348831211215669
Porter, L. W., Steers, R. M., Mowday, R. T., & Boulian, P. V.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603-609. doi:10.1037/h0037335
Reichers, A. E. (1985). 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3), 465-476. doi: 10.2307/258128
Reyes, P., & Pounder, D. G. (1990). Teacher’s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school value orientation: A study of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alancik, G. R. (1977). Commitment and the contro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e or and belief. In B. M. Staw & G. R. Salancik (Eds.), New direction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p. 1-54). Chicago, IL: St. Clair Press.
Sarikaya, N., & Erdoğan, Ç. (2016).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high school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7(3), 72-82.
Scott, W. G., & Mitchell, T. R . (1976). Organization Theory: A structural and Behavioral analysis. New York, NY: Irwin.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London, UK: Random House.
Sheldon, M. E. (1971). Investments and involvements as mechanisms producing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6(2), 143-150. doi:10.2307/23918242391824
Solinger, O. N., van Olffen, W., & Roe, R. A. (2008). Beyond the three-component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3(1), 70-83. doi:10.1037/0021-9010.93.1.70
Stack, T. (2010, May 6).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alyzing facilities leadership. Facility Executive. Retrieved from https://facilityexecutive.com/
Staw, B. M., & Ross, J. (1978). Commitment to a policy decision: A multi-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3(1), 40-64. doi:10.2307/2392433
Steers,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1), 46-56. doi:10.2307/2391745
Stevens, J. M., Beyer, J. M., & Trice, H. M. (1978). Assessing personal, role, and organizational predictors of managerial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1(3), 380-396. doi:10.2307/255721
Strong-Wilson, T., & Ellis, J. (2007). Children and place: Reggio Emilia’s environment as third teacher. Theory into Practice, 46 (1), 40-47. doi:10.1080/00405840709336547
Swailes, S. (2004). Commitment to change: Profiles of commitment and in-role performance. Personnel Review, 33(2), 187-204. doi:10.1108/00483480410518040
Tanner, C. K. (2009). Effect of school design on student outcom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7(3), 381-399.
Tanner, C. K., & Lackney, J. A.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Leadership, architecture, and management. Boston, MA: Pearson.
Taylor, A. P., & Enggass, K. (2009). Linking Architecture and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sig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Albuquerque, NM: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Whyte, W. H., & Nocera, J. (1956). The organization manma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Wiener, Y. (1982). Commitment in organization: A normative 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3), 418-428. doi:10.2307/257334
Withum, F. S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A systems model (Doctoral dissertation, Duqesne University, Pittsburgh). Retrieved from https://dsc.duq.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392&context=etdetd
Yukl, G. (2009). Lead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Reflections on theory and research.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1), 49-53. doi:10.1016/j.leaqua.2008.11.006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1063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