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
作者 池柏勳
Chih, Bo-Shiun
貢獻者 秦夢群
Chin, Joseph Meng-Chun
池柏勳
Chih, Bo-Shiun
關鍵詞 情緒勞務
工作滿意度
組織承諾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3-Aug-2020 18:31:08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在知覺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差異情形,且探討三者之間的關係,最後藉由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對組織承諾進行預測。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共計抽樣50所學校,發出433份問卷,回收405份有效問卷,問卷有效率達93.53%。資料處理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獲致以下之結論:
一、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知覺情緒勞務為中高程度,以「互動程度」之知覺程度為最高,「表層的情緒控制」之知覺程度最低。
二、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在工作滿意度的知覺為中高程度,以「人際關係」的知覺為最高,「教學工作」之知覺為最低。
三、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知覺組織承諾為中高程度,以「努力意願」的知覺為最高,「組織認同」之知覺為最低。
四、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因其不同性別、年齡、特教年資、任教階段、任教班別、擔任職務與學校規模,在知覺情緒勞務整體上未具有顯著差異。
五、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因其不同性別、年齡、特教年資、任教階段、任教班別、擔任職務與學校規模,在知覺工作滿意度整體上未具有顯著差異。
六、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因其不同性別、年齡、特教年資、任教階段、任教班別、擔任職務與學校規模,在知覺組織承諾整體上未具有顯著差異。
七、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的知覺及大部分各分構面間,具有正相關的關係。
八、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對組織承諾具有預測作用,以工作滿意度的「人際關係」構面的預測力最佳。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與國中小特教教師以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public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New Taipei City, and analyze differences in the public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re conscious of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ree variables, Finally, through emotional labor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ecas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s adopted. The samples include 50 schools and 433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There were 405 valid questionnaires used finally in the statistic analysis and the usable rate is 93.53%.All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Pearson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etc.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labor is above average while “interaction degree” was the highest, and“surface emotional control”was the lowest.
2.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ception of job satisfaction is above average whil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was the highest, and“teaching job”was the lowest.
3.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s above average while“effort intention”was the highest, and“organizational identity” was the lowest.
4.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in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labor in terms of gender, age, special education seniority, teaching stage, class, position and the scale of school.
5.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in perception of job satisfaction in terms of gender, age, special education seniority, teaching stage, class, position and the scale of school.
6.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in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terms of gender, age, special education seniority, teaching stage, class, position and the scale of school.
7.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most of the dimension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8.Emotional labor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 have a predictive effect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pect of job satisfaction is the best predictor.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a study,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ration,school administratio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尹弘飈(2008)。 課程改革中教師的情緒地景。Education Journal,36(1),23-51。
王玉慎(2011)。教師情緒勞務及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國小教師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王思詠(2017)。屏東縣國中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王智杰(2013)。臺東縣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台東縣。
王誼陵(2017)。雙北地區國民中學兼有行政任務之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臺北市。
史嘉玟(2016)。嘉義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南臺科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台南市。
江文慈(2009)。“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國小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0(4),553-575。
江志軒(2011)。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台北市。
何雅婷(2008)。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吳沛澐(2014)。特殊學校校長僕人領導對教師工作幸福感之影響─以情感性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南臺科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台南市。
吳宗祐 (2008)。主管威權領導與部屬的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信任的中介歷程與情緒智力的調節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0,3-63。
吳宗祐、鄭伯壎(2006)。工作投入、調節他人情緒能力與情緒勞動之交互作用對情緒耗竭的預測效果。中華心理學刊,48(1), 69-87。
吳清山、林天祐(2005)。情緒勞務。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36。
吳慧君(2011)。屏東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學校組織文化的知覺與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屏東縣。
呂晶晶(2009)。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情緒勞務量表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新竹市。
呂綉婷(2012)。國小特殊教育教師情緒智力對學校組織氣氛及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李安明、黃芳銘、呂晶晶(201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情緒勞務量表」之發展與編製。測驗學刊,59(3),451-486。
李碧惠(2011)。校長領導風格與特教教師工作滿意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基隆市國民中小學(含學前)為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基隆市。
李耀全(2019)。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服務領導行為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感恩、主觀幸福感、信任為中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碩博士班,台南市。
周淑敏(2012)。國中教師組織承諾、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工作投入的中介效果。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嘉義縣。
林志興(2009)。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學校行政,61,58-72。
林秀瑋(2009)。國小特殊教育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北市。
林尚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中山管理評論 2000;8: 427-47。
林俊志(2019)。台南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組織溝通為調節變項。遠東科技大學創新設計與創業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林郁真(2010)。國小特教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林莅翔(2015)。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領域備課社群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
林鈺玫(2010)。國民中學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高雄市。
林蔚芳(2006)。從情緒勞務負荷的觀點談教師的人際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50,25-37。
邱春堂(2010)。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邵雅慧(2015)。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台南市。
侯嘉萍(2010)。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臺中市國民小學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姜秀芬(2017)。特教教師情緒勞務與角色實踐之研究─以桃園市國中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桃園縣。
查憶華(2010)。臺中縣市身心障礙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洪麗美(2010)。台北縣國民中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
胡銘浚(2015)。國民小學校長教導型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
范熾文(2005)。國小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19(2),1-22。
唐旭輝(2012)。國中特教教師社會支持、情感性組織承諾對教學創新之影響。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徐瑞珠(譯)(1992)。Hochschild, A. R.著。情緒管理的探索。台北:桂冠出版社。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吳勁甫、濮世緯(2007)。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之後設分析。教育心理研究,30(4),27-55。
袁羽薇(2016)。苗栗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育達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苗栗縣。
郝德天(2014)。宜蘭縣國小校長績效責任領導、行政服務品質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高韋樺(2013)。偏遠地區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張乃文(2005)。臺北縣國小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家欣(2017)。特殊教育教師五大人格特質、情緒勞務、生涯韌性與工作投入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彰化縣。
張菁媛(2009)。屏東縣國小校長授能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張慕良(2006)。國立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新北市。
陳秀珍(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陳玫良(2009)。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課程領導、組織承諾和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台北市。
陳柏棟(2010)。苗栗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陳玲慧(2011)。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成人管理學系,台北市。
陳美慧(2013)。特殊教育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陳美麗(2011)。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情緒勞務及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陳健彰(2010)。嘉義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陳淑玲(2014)。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
陳雍昌(2010)。彰化縣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彰化縣。
陳靖宜(2016)。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以中等教育階段教師為例。環球科技大學中小企業經營策略管理研究所,雲林縣。
彭馨瑩(2017)。桃園市國民小學特教老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策略與情緒勞務之關係研究。大葉大學運動健康管理學系,彰化縣。
焦儀凡(2012)。國小組織文化與教師情緒勞務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學程,臺北市。
馮采鈴(2009)。國小特教教師組織公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黃乃文(2018)。新竹市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黃庭鍾(2013)。技職院校主管領導型態與組織氣候對於行政人員組織承諾之影響。經國學報,30,77-97。
溫金豐,黃亞筠(2002)。組織社會化實務與資訊尋找行為對新進科技專業人員組織承諾的影響。中華管理評論,5(2),52-77。
葉倉佑(2019)。嘉義縣國中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
葉珮琪(2019)。雲嘉南地區公立國民中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鄔佩君(2003)。第一線服務人員之情緒勞動的影響因素與其結果之關係:以銀行行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台北市。
廖秀娟(2016)。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以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宜蘭縣。
廖婉婷(2015)。苗栗縣國中小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東縣。
廖莉婷(2012)。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學校支持系統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賓玉華(2019)。公辦公營實驗學校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劉威踚(2017)。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關係行銷對學校效能之影響-以教師感恩、組織信任與組織承諾為中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劉雅萍(2014)。屏東縣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劉錦熾(2015)。特殊教育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內部行銷的中介效果。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研究所,嘉義縣。
劉錫琨(200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的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之調節效果。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班,高雄市。
蔡孟宜(2016)。桃園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桃園縣。
蔡秉欣(2014)。國民小學教師隱涵領導、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台北市。
蔡炳坤(2006)。高中校長領導行為, 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蔡家莉(2018)。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自我效能、情緒智力與 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鄭崴隆(2013)。特殊教育學校兼任行政教師工作滿意度、工作壓力及工作/家庭衝突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鄭景澤(2010)。破舊立新?或只是舊酒新瓶?師資培育制度改革之路徑依賴分析。臺灣師資培育電子報,14。
蕭朱亮、林素卿、陳美伶、張錦文(民86)。高雄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專業之調查研究。高雄市旗津區中洲國民小學未出版研究報告。
戴漢彬(2015)。臺灣五都地區國小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育社會學碩士班,嘉義縣。
薛玫琪(2016)。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薛智文(2017)。桃園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特教碩士班,台東縣。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佳芳(2016)。特教學校教師社會支持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雲林縣。
謝孟珂(2013)。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的社會支持與其工作滿意度之關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簡志明(2010)。學校分佈式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藍永祝(2017)。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羅妙虹(2017)。南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情緒勞務對身心健康之影響-以自我監控為調節變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羅美珠(2010)。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鑑定工作現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台東縣。
蘇庭暄(2014)。國民中學領導者-成員交換關係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台北市。
蘇瑋婷(2014)。彰化縣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63).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422-436.
Alderfer, C. P. (1972). 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Human need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Ashforth, B. E., & Humphrey, R. H. (1993). Emotional labor in service roles: The influence of ident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1), 88-115.
Becker, H. S. (1960).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1), 32-40.
Brotheridge, C. M., & Lee, R. T. (2003).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emotional labour scal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6(3), 365-379.
Cockburn, A. D., & Haydn, T. (2004). Recruiting and retaining teachers: understanding why teachers teach.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Falmer.
De Castro, A. B. (2004).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labor on depression and job dissatisfaction among young workers.
Etzioni, A. (196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plex organizations: On power, involvement, and their correlates. Free Press of Glencoe, New York.
Grandey, A. A. (2000). Emotional regulation in the workplace: A new way to conceptualize emotional labor.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5(1), 95.
Grusky, O. (1966). Career mo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88-503.
Hanson, E. M. (2002).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Hochschild, A. R. (1983).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olman, D., Chissick, C., & Totterdell, P. (2002). The effects of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n emotional labor and well-being in call center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6(1), 57-81.
Herzberg, F.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Clev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James, N. (1989). Emotional labour: skill and work in the social regulation of feelings.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37(1), 15-42.
Kanter, R. M. (1968). Commit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 study of commitment mechanisms in utopian communit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9-517.
Kushman, J. W. (1992). Th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teacher workplace commitment: A study of urb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8(1), 5-42.
Liu, Y., Perrewé, P. L., Hochwarter, W. A., & Kacmar, C. J. (2004). Dispositional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at work.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10(4), 12-25.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Publishers.
McClelland, D. C. (1961). The achieving society.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Meyer, J. P., & Allen, N. J. (1991).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1), 61-89.
Morris, J. A., & Feldman, D. C. (1996). 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4), 986-1010.
Mumby, D. K., & Putnam, L. L. (1992). The politics of emotion: A feminist reading of bounded rational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7(3), 465-486.
Porter, L. W., Steers, R. M., Mowday, R. T., & Boulian, P. V.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603.
Porter, L. W. (1961). A study of perceived need satisfactions in bottom and middle management job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5(1), 1–10.
Porter, L. W., Lawler, E. E. (1968). 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Homewood. Ill.: R. D. Irwin.
Reyes, P., & Pounder, D.G. (1990). Teachers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school value orien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68.
Staw, B. M., & Salancik, G. R. (1977). New direction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 Clair.
Steers,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6-56.
Steers, R. M., Mowday, R., & Porter, L. (1982). Employee-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 Academic.
Stevens, J. M., Beyer, J. M. & Trice, H. M. (1978). Assessing personal role and organizational predictors of managerial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1(3), p382.
Vroom, N.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NY: Wiley.
Wharton, A. S. (1993). The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service work: Managing emotions on the job. Work and occupations, 20(2), 205-232.
Whyte, W. (1956). The Organization Man.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Anchor Books.
Zapf, D., Vogt, C., Seifert, C., Mertini, H., & Isic, A. (1999). Emotion work as a source of stress: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3), 371-40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1069110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11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秦夢群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in, Joseph Meng-Chu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池柏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ih, Bo-Shi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池柏勳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ih, Bo-Shiunen_US
dc.date (日期) 202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20 18:31:08 (UTC+8)-
dc.date.available 3-Aug-2020 18:31:0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20 18:31:0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911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29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9110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在知覺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差異情形,且探討三者之間的關係,最後藉由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對組織承諾進行預測。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共計抽樣50所學校,發出433份問卷,回收405份有效問卷,問卷有效率達93.53%。資料處理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獲致以下之結論:
一、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知覺情緒勞務為中高程度,以「互動程度」之知覺程度為最高,「表層的情緒控制」之知覺程度最低。
二、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在工作滿意度的知覺為中高程度,以「人際關係」的知覺為最高,「教學工作」之知覺為最低。
三、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知覺組織承諾為中高程度,以「努力意願」的知覺為最高,「組織認同」之知覺為最低。
四、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因其不同性別、年齡、特教年資、任教階段、任教班別、擔任職務與學校規模,在知覺情緒勞務整體上未具有顯著差異。
五、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因其不同性別、年齡、特教年資、任教階段、任教班別、擔任職務與學校規模,在知覺工作滿意度整體上未具有顯著差異。
六、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因其不同性別、年齡、特教年資、任教階段、任教班別、擔任職務與學校規模,在知覺組織承諾整體上未具有顯著差異。
七、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的知覺及大部分各分構面間,具有正相關的關係。
八、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對組織承諾具有預測作用,以工作滿意度的「人際關係」構面的預測力最佳。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與國中小特教教師以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public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New Taipei City, and analyze differences in the public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re conscious of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ree variables, Finally, through emotional labor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ecas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s adopted. The samples include 50 schools and 433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There were 405 valid questionnaires used finally in the statistic analysis and the usable rate is 93.53%.All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Pearson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etc.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labor is above average while “interaction degree” was the highest, and“surface emotional control”was the lowest.
2.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ception of job satisfaction is above average whil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was the highest, and“teaching job”was the lowest.
3.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s above average while“effort intention”was the highest, and“organizational identity” was the lowest.
4.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in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labor in terms of gender, age, special education seniority, teaching stage, class, position and the scale of school.
5.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in perception of job satisfaction in terms of gender, age, special education seniority, teaching stage, class, position and the scale of school.
6.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in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terms of gender, age, special education seniority, teaching stage, class, position and the scale of school.
7.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most of the dimensions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8.Emotional labor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 have a predictive effect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pect of job satisfaction is the best predictor.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a study, specific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ration,school administratio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情緒勞務之基本概念 15
第二節 工作滿意度之基本概念 33
第三節 組織承諾之基本概念 53
第四節 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和組織承諾的相關研究 6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7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7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3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9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94
第一節 特教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現況分析 94
第二節 特教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差異分析 107
第三節 特教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相關分析 143
第四節 特教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預測分析 14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5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59
參考文獻 167
附錄 176
zh_TW
dc.format.extent 602683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11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情緒勞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作滿意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組織承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Emotional labo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Job satisfac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en_US
dc.title (題名) 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motional Labor,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尹弘飈(2008)。 課程改革中教師的情緒地景。Education Journal,36(1),23-51。
王玉慎(2011)。教師情緒勞務及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國小教師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王思詠(2017)。屏東縣國中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王智杰(2013)。臺東縣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情緒勞務負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台東縣。
王誼陵(2017)。雙北地區國民中學兼有行政任務之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臺北市。
史嘉玟(2016)。嘉義市國民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南臺科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台南市。
江文慈(2009)。“和顏悅色”與“忍氣吞聲”的背後:國小教師情緒勞動的心理歷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0(4),553-575。
江志軒(2011)。苗栗縣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台北市。
何雅婷(2008)。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吳沛澐(2014)。特殊學校校長僕人領導對教師工作幸福感之影響─以情感性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南臺科技大學教育領導與評鑑研究所,台南市。
吳宗祐 (2008)。主管威權領導與部屬的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信任的中介歷程與情緒智力的調節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0,3-63。
吳宗祐、鄭伯壎(2006)。工作投入、調節他人情緒能力與情緒勞動之交互作用對情緒耗竭的預測效果。中華心理學刊,48(1), 69-87。
吳清山、林天祐(2005)。情緒勞務。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36。
吳慧君(2011)。屏東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學校組織文化的知覺與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屏東縣。
呂晶晶(2009)。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情緒勞務量表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新竹市。
呂綉婷(2012)。國小特殊教育教師情緒智力對學校組織氣氛及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李安明、黃芳銘、呂晶晶(2012)。「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情緒勞務量表」之發展與編製。測驗學刊,59(3),451-486。
李碧惠(2011)。校長領導風格與特教教師工作滿意及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基隆市國民中小學(含學前)為例。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基隆市。
李耀全(2019)。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服務領導行為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感恩、主觀幸福感、信任為中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碩博士班,台南市。
周淑敏(2012)。國中教師組織承諾、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工作投入的中介效果。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嘉義縣。
林志興(2009)。國民小學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學校行政,61,58-72。
林秀瑋(2009)。國小特殊教育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北市。
林尚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中山管理評論 2000;8: 427-47。
林俊志(2019)。台南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以組織溝通為調節變項。遠東科技大學創新設計與創業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林郁真(2010)。國小特教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林莅翔(2015)。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領域備課社群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
林鈺玫(2010)。國民中學不分類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高雄市。
林蔚芳(2006)。從情緒勞務負荷的觀點談教師的人際情緒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50,25-37。
邱春堂(2010)。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邵雅慧(2015)。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台南市。
侯嘉萍(2010)。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臺中市國民小學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姜秀芬(2017)。特教教師情緒勞務與角色實踐之研究─以桃園市國中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桃園縣。
查憶華(2010)。臺中縣市身心障礙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洪麗美(2010)。台北縣國民中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
胡銘浚(2015)。國民小學校長教導型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
范熾文(2005)。國小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19(2),1-22。
唐旭輝(2012)。國中特教教師社會支持、情感性組織承諾對教學創新之影響。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徐瑞珠(譯)(1992)。Hochschild, A. R.著。情緒管理的探索。台北:桂冠出版社。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吳勁甫、濮世緯(2007)。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之後設分析。教育心理研究,30(4),27-55。
袁羽薇(2016)。苗栗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育達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苗栗縣。
郝德天(2014)。宜蘭縣國小校長績效責任領導、行政服務品質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高韋樺(2013)。偏遠地區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張乃文(2005)。臺北縣國小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家欣(2017)。特殊教育教師五大人格特質、情緒勞務、生涯韌性與工作投入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彰化縣。
張菁媛(2009)。屏東縣國小校長授能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張慕良(2006)。國立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新北市。
陳秀珍(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陳玫良(2009)。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課程領導、組織承諾和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台北市。
陳柏棟(2010)。苗栗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陳玲慧(2011)。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成人管理學系,台北市。
陳美慧(2013)。特殊教育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陳美麗(2011)。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情緒勞務及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陳健彰(2010)。嘉義縣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陳淑玲(2014)。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
陳雍昌(2010)。彰化縣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彰化縣。
陳靖宜(2016)。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以中等教育階段教師為例。環球科技大學中小企業經營策略管理研究所,雲林縣。
彭馨瑩(2017)。桃園市國民小學特教老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策略與情緒勞務之關係研究。大葉大學運動健康管理學系,彰化縣。
焦儀凡(2012)。國小組織文化與教師情緒勞務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學程,臺北市。
馮采鈴(2009)。國小特教教師組織公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黃乃文(2018)。新竹市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黃庭鍾(2013)。技職院校主管領導型態與組織氣候對於行政人員組織承諾之影響。經國學報,30,77-97。
溫金豐,黃亞筠(2002)。組織社會化實務與資訊尋找行為對新進科技專業人員組織承諾的影響。中華管理評論,5(2),52-77。
葉倉佑(2019)。嘉義縣國中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
葉珮琪(2019)。雲嘉南地區公立國民中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鄔佩君(2003)。第一線服務人員之情緒勞動的影響因素與其結果之關係:以銀行行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台北市。
廖秀娟(2016)。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以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宜蘭縣。
廖婉婷(2015)。苗栗縣國中小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東縣。
廖莉婷(2012)。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學校支持系統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賓玉華(2019)。公辦公營實驗學校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劉威踚(2017)。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關係行銷對學校效能之影響-以教師感恩、組織信任與組織承諾為中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劉雅萍(2014)。屏東縣原住民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劉錦熾(2015)。特殊教育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內部行銷的中介效果。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研究所,嘉義縣。
劉錫琨(200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的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之調節效果。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班,高雄市。
蔡孟宜(2016)。桃園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桃園縣。
蔡秉欣(2014)。國民小學教師隱涵領導、教師工作滿意度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台北市。
蔡炳坤(2006)。高中校長領導行為, 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蔡家莉(2018)。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自我效能、情緒智力與 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鄭崴隆(2013)。特殊教育學校兼任行政教師工作滿意度、工作壓力及工作/家庭衝突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鄭景澤(2010)。破舊立新?或只是舊酒新瓶?師資培育制度改革之路徑依賴分析。臺灣師資培育電子報,14。
蕭朱亮、林素卿、陳美伶、張錦文(民86)。高雄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專業之調查研究。高雄市旗津區中洲國民小學未出版研究報告。
戴漢彬(2015)。臺灣五都地區國小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育社會學碩士班,嘉義縣。
薛玫琪(2016)。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薛智文(2017)。桃園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特教碩士班,台東縣。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佳芳(2016)。特教學校教師社會支持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雲林縣。
謝孟珂(2013)。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的社會支持與其工作滿意度之關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簡志明(2010)。學校分佈式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藍永祝(2017)。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羅妙虹(2017)。南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情緒勞務對身心健康之影響-以自我監控為調節變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羅美珠(2010)。特殊教育心理評量教師鑑定工作現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台東縣。
蘇庭暄(2014)。國民中學領導者-成員交換關係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組織承諾為中介變項。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台北市。
蘇瑋婷(2014)。彰化縣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63).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422-436.
Alderfer, C. P. (1972). 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Human need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New York, NY: Free Press.
Ashforth, B. E., & Humphrey, R. H. (1993). Emotional labor in service roles: The influence of ident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1), 88-115.
Becker, H. S. (1960).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6(1), 32-40.
Brotheridge, C. M., & Lee, R. T. (2003).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emotional labour scal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6(3), 365-379.
Cockburn, A. D., & Haydn, T. (2004). Recruiting and retaining teachers: understanding why teachers teach.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Falmer.
De Castro, A. B. (2004).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labor on depression and job dissatisfaction among young workers.
Etzioni, A. (196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plex organizations: On power, involvement, and their correlates. Free Press of Glencoe, New York.
Grandey, A. A. (2000). Emotional regulation in the workplace: A new way to conceptualize emotional labor.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5(1), 95.
Grusky, O. (1966). Career mo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88-503.
Hanson, E. M. (2002).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Hochschild, A. R. (1983).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olman, D., Chissick, C., & Totterdell, P. (2002). The effects of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n emotional labor and well-being in call center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6(1), 57-81.
Herzberg, F.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Cleveland, OH: World Publishing.
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James, N. (1989). Emotional labour: skill and work in the social regulation of feelings.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37(1), 15-42.
Kanter, R. M. (1968). Commit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 study of commitment mechanisms in utopian communit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9-517.
Kushman, J. W. (1992). Th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teacher workplace commitment: A study of urba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8(1), 5-42.
Liu, Y., Perrewé, P. L., Hochwarter, W. A., & Kacmar, C. J. (2004). Dispositional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at work.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10(4), 12-25.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Publishers.
McClelland, D. C. (1961). The achieving society.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Meyer, J. P., & Allen, N. J. (1991).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1), 61-89.
Morris, J. A., & Feldman, D. C. (1996). 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4), 986-1010.
Mumby, D. K., & Putnam, L. L. (1992). The politics of emotion: A feminist reading of bounded rational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7(3), 465-486.
Porter, L. W., Steers, R. M., Mowday, R. T., & Boulian, P. V.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5), 603.
Porter, L. W. (1961). A study of perceived need satisfactions in bottom and middle management job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5(1), 1–10.
Porter, L. W., Lawler, E. E. (1968). 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Homewood. Ill.: R. D. Irwin.
Reyes, P., & Pounder, D.G. (1990). Teachers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school value orien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68.
Staw, B. M., & Salancik, G. R. (1977). New direction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t Clair.
Steers,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6-56.
Steers, R. M., Mowday, R., & Porter, L. (1982). Employee-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 Academic.
Stevens, J. M., Beyer, J. M. & Trice, H. M. (1978). Assessing personal role and organizational predictors of managerial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1(3), p382.
Vroom, N.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NY: Wiley.
Wharton, A. S. (1993). The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service work: Managing emotions on the job. Work and occupations, 20(2), 205-232.
Whyte, W. (1956). The Organization Man.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Anchor Books.
Zapf, D., Vogt, C., Seifert, C., Mertini, H., & Isic, A. (1999). Emotion work as a source of stress: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3), 371-400.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0908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