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AI創作探討人機差異:以【Carole &Tuesday】為例
The Exploration of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From AI Arts in “Carole & Tuesday”
作者 蔡孟昀
Tsai, Meng-Yun
貢獻者 王淑美
Wang, Shu-Mei
蔡孟昀
Tsai, Meng-Yun
關鍵詞 想像符擔性
新靈光
人機差異
意圖性
內在感受
Imagined Affordance
New Aura
Man-machine Difference
Inner Feeling
Intentionality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Sep-2020 13:19:47 (UTC+8)
摘要 人工智慧(AI)是目前最受到關注的科技,與人工智慧有關的應用已經深入進各大領域,過去認為AI無法觸及藝術,也在近年陸續取得突破。而自1950年代AI開始發展以來,許多科幻作品紛紛以此為主題進行想像,這些想像依憑於現實的科技發展,卻也深深影響了後續的科技發展方向。
本研究以科幻音樂動畫【Carole & Tuesday】為例,並以想像符擔性理論(Imagined Affordance)作為切入點,透過Labov敘事分析框架,將創作者對於AI的想像,與使用者所知覺、想像的AI進行結合討論,在了解不同時空下科幻作品所討論的人機差異的不同之處以外,更期望透過對敘事的剖析,初探AI技術更加進步之後,藝術價值可能出現的轉向與啟發。
研究結果發現,儘管AI創作在技術性上與人類創作可能並駕齊驅甚至超越人類創作,但現今人類創作中所具備的缺陷,事實上也反映出來AI無法取代的特質──「內在感受」與「傳達的意圖性」,這兩項特質不僅可能會成為未來藝術關注的方向,同時也是相較於AI人類獨有的特殊之處;在與經典科幻漫畫【原子小金剛】比對之下,【Carole & Tuesday】作為現代科幻漫畫所想像的AI,雖不同於過去作為主體被想像,但作為科技物與概念,他所呈現的複雜性仍是超越早期作品,反映出了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及創作者更加多元的想像。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currently the most concerne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ve penetrated into various fields. In the past, it was believed that AI could not be applied to art, and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AI in the 1950s, a lot of science fiction have imagined with AI. These imaginations re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they have also deeply affected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research takes science fiction music animation Carole & Tuesday as an example, and uses Imagined Affordance as the entry point. Through the Labov narrative analysis framework, the creator’s imagination of AI is combined with the user’s perception and imagina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umans and machines discussed in sci-fi works under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Besid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s, this research would like to explore possible changes and inspirations of artistic value after AI technology is more advanc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although AI creation may be equal to or even surpassing human creation technically, the shortcomings in human creation today als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AI cannot replace—"Inner Feeling" and "Communication intentionality",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may not only become the focus of art in future, but also unique to huma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lassic science fiction comic Astro Boy, Carole & Tuesday as modern science fiction anime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that imagined AI as the subject, but as a technological object and concept. However, the complexity of the imagine about AI is still beyond the early works, refl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the more diverse imagination of the creator.
參考文獻 〈誰說人工智慧不會作曲?全球首張 AI 作曲專輯即將發行,現在就放給你聽!〉(2017年8月22日),《科技報橘》。取自: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7/08/22/ai-write-song/
CCTV中國中央電視台(2017年11月24日)。《機智過人》20171124 | CCTV【影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hJ7obMcAqk&t=806s
INSDIE(2017 年 3 月 20 日)。〈日本機器人鬼才石黑浩:跟 Pepper 相比,仿真機器人就像法拉利!〉,《INSIDE》。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8832-how-this-japanese-robotics-master-is-building-better-more-human-androids
Kayue(2016年4月7日)。〈當藝術遇上科技︰讓電腦繪製17世紀大師林布蘭「新作」〉,《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6987
Kayue(2018 年 5 月 14 日)。〈對答如流的Google Duplex通過了「圖靈測試」嗎?〉,《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5641
Nana Ho(2018年4月7日)。〈人工智慧也能創作藝術,為我們帶來「創作」意義的反思〉,《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8/04/07/ai-makes-people-to-wonder-what-the-meaning-to-create-art/
NVIDIA Taiwan(2018)。I am AI 第一集:作曲家心之所向的人工智慧-Aiva【影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gBxLqhOEs
Ricardo(2017年2月23日)。〈【Ricardo專欄】沾鏽塵的獎盃:從59屆葛萊美音樂獎得獎名單談起〉,《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2050
TechNews(2017年6月4日)。〈李開復台大畢業演說全文,AI 的時代〉,《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7/06/04/lee-kai-fu-ntu/
小冰(2017)。《陽光失了玻璃窗》,台北市:時報出版。
尹相志(2016年3月14日)。〈淺談Alpha Go所涉及的深度學習技術〉,《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8923/BN-2016-03-14-120814
手塚治虫(2002)。《原子小金剛3》,台北:台灣東販
王冠婷(2016)。《返回創世之初穿越想像之境:從《露西》回溯科幻電影史》。靜宜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付曉東(2018)。〈音樂人工智慧的倫理思考——演算法作曲的 “自律” 與 “他律”〉。《藝術探索》,32(5):102-106。
田若雯譯(2006)。《會思考的機器 : AI人工智慧的發展與趨勢》,臺北市: 閱讀地球文化出版。(原書:McCorduck, P. [1979]. Machines who think : a personal inquiry into the history and prospec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曲建仲(2019年2月26日)。〈機器是如何學習與進步?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與未來〉,《科學月刊》,取自http://scimonth.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_56.html
江靜之(2014)。〈電視全球暖化新聞之多媒材分析初探:以 TVBS [搶救地球] 特別報導為例〉。《新聞學研究》,120:47-78。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19年8月7日)。〈台灣AI行動計畫—掌握契機,全面啟動產業AI化〉。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a8ec407c-6154-4c14-8f1e-d494ec2dbf23。
佐藤成美(2017年12月26日)。〈人與機器人的夥伴關係——AIBO的葬禮〉,《Nippon.com走進日本》。取自:https://www.nippon.com/hk/views/b00909/?pnum=1。
吳文龍(2006)。〈科幻-科學中的幻想, 幻想中的科學〉。《科學教育月刊》,294: 15-22。
吳孟芯、戴裕蒨,(2013)。〈虛擬偶像紅翻天!初音未來的流行產製〉。《傳播與科技》,5:4-14。
吳岩(1991)。〈西方科幻小說發展的四個階段〉。《名作欣賞》,2:122-126。
吳明恬(2014)。《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敘事結構分析》。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嘉義:濤石。(原書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UK: Waterstone Publisher.)
吳景琦(2017)。《科幻電影的身體轉向:論操控化、監視化與義體化現象》。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灝(2014)。〈物我相處之境:論日本庭園〉。《中正漢學研究》,24:271-292。
李育菁、張捷(2018)。〈集體歡騰與靈光塑造: 數位時代流行音樂商業價值研究〉。《現代傳播》,258:115-122。
李享(2017)。《解析歐美科幻電影中人工智慧形象背後的人類意識建構》。西南交通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論文。
李依倩(2009)。〈心智擴張,真實內爆:科幻電影中對虛擬實境的期待與憂懼〉。《資訊社會研究》,16:161-196。
李素杰(2014)。〈恐怖谷現象與日本動漫中的機器人形象〉。《當代電影》,6: 190-193。
李開復、王詠剛(2017)。《人工智慧來了》,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沃德(2019年9月8日)。〈觀點投書:老化的日本─勞動力政策與批判〉,《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1670322
周莉、鄧陽(2018)。〈人工智慧作曲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探究〉。《藝術探索》,32(5): 107-111。
林東泰(201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新聞學研究》,108:225-264。
林從一(2020)。〈從人類與AI的主奴辯證到X.A.I〉。《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1(2):70-73
邱誌勇(2008)。〈網路空間的影像政治"從數位化藝術影像談起〉。《資訊社會研究》,15:115-152。
施寄青譯(1987)。《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台北市:遠流。(原書:Turkle, S. [1984].The second self-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
胡郁(2016)。〈人工智慧的迷思——關於人工智慧科幻電影的梳理與研究〉。《當代電影》,2:50-55。
胡紹嘉(2016)。《敘事、自我與認同 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唐士哲(2014)。〈重構媒介?「中介」與 「媒介化」概念爬梳〉。《新聞學研究》, 121:1-39。
孫寧(2013)。《解凍天津包子:從敘事分析看《寶島一村》》。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強譯(2013)。《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Chatman, S.[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秦喜清(2016)。〈我,機器人,人類的未來——漫談人工智慧科幻電影〉。《當代電影》,2:60-65。
翁書婷(2010)。《人與 MSN 對話代理人的互動:一個符擔性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海燕(2019)。〈 “神經的漫遊”: 對科幻電影中人工智慧及其計算邏輯的隱喻性思考〉。《電影新作》,2019 年 02:25-30。
馬小悟譯(2010)。《科幻小说史》,北京市: 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Roberts, A. [2007].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UK: Palgrave Macmillan.)
馬珊珊(2017)。〈試論科幻電影中的強人工智慧〉。《北方傳媒研究》,4:76-79。
高辛勇(1993)。《形名學與敘事理論 :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市:聯經。
高偉(2018)。〈日本中心主義書寫與中國神話研究--基於對日本近世國學神話論的考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5(2):1-42。
高超群譯(2006)。《人工智慧:現代方法》,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出版。(原書: Russell, S. [200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 modern approach 2/e. NJ: Prentice Hall.)
高嘉鴻(2018)。〈人工智慧創作是否受著作權保護之略探〉。《智慧財產權月刊》,239:18-34。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茵惠(2013年6月20日)。〈「原子小金剛是我一生的敗筆」:手塚治蟲、父親、與〈地上最大機器人篇〉(1964)〉,《M Plus+雲閱讀》。取自: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93?fbclid=IwAR3sZmRMKPv27c_mV3-g5fVlCrl_DevN5SyRY8PrdBl3Q32WfRqwqxAbyGQ
張國慶(1994)。〈資本主義與 「他人」的概念:當代科幻電影的社會意涵〉。《中外文學》,22(12):196-206。
張暐欣(2014)。《探索科幻電影中的未來意象:科幻影迷的未來想像》。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瓊霙(2018)。〈台灣玩物產業的發展性:以初音未來為研究對象〉。《文化研究季刊》,162:21-45。
曹家榮(2008)。〈MSN Messenger 的媒介訊息: 從符擔性看 MSN 人際關係展演〉。《資訊社會研究》,14:133-166。
第一金投信(2019年1月24日)。〈AI 熱潮再起,將如何改變產業發展?〉,《Stockfeel》。取自:https://www.stockfeel.com.tw/ai%E7%86%B1%E6%BD%AE%E5%A6%82%E4%BD%95%E6%94%B9%E8%AE%8A%E7%94%A2%E6%A5%AD%E7%99%BC%E5%B1%95/
莊仲黎譯(2019)。《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台北:商周。(原書Benjamin, W.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許可心、詹莉芳(2018)。〈試論科幻電影中人機關係演變以及文化症候——以人工智慧主題為個案〉。《新聞傳播》,24:27-29。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市: 臺灣攝影工作室。(原書Benjamin, W. [1935]. Walter Benjamin essais.)
許樂(2016)。〈AI 童話與 AI 夢魘——解讀科幻電影中的人工智慧〉。《當代電影》,2:56-60。
許麗雪(2005)。《機器裡的靈魂:當代科幻電影裡的「機器/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宣靆(2006)。〈機器人史與科技先驅 Raymond Kurzweil〉。《資訊社會研究》,11:1-36。
陳一姍(2014年7月22日)。〈日本 老人、女人救經濟〉,《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9895
陳君毅、高敬原(2019年1月30日)。〈AI恐龍Check-in、機器人幫忙搬行李,歡迎入住「未來大飯店」〉,《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131/hotel-robot-ai-intellectual-cover-story
陳宏星(2016)。〈下一世代的美學:「下一個林布蘭」之啟示(上)〉。《藝術認證》,71 :106-109。
陳宏星(2017)。〈當大象與 AI 也開始畫畫(上)〉。《藝術認證》,77:13-17。
陳宏星(2018)。〈當大象與 AI 也開始畫畫(下)〉。《藝術認證》,79:58-61。
陳宏星(2018)。〈當大象與 AI 也開始畫畫(中)〉。《藝術認證》,78:36-39。
陳志賢(2007)。〈數位複製時代的靈光重塑〉。《中華傳播學刊》,12:215-251。
麥樂文(2017)。〈當我們不再「擁有」:網路時代的音樂工業與藝術觀念〉。《文化研究季刊》,160:30-34。
曾柏勳(2011)。《實虛像操作,讀解歌手之反思:以濱崎步迷思為例》。私立東海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游正裕(2016)。〈再生再製的回收電影:探索「舊片衍用」的創作模式〉。《康大學報》,6:135-147。
游雅雯(2009)。《攝影鏡頭下的靈光:近代台灣攝影中世紀容顏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名璽(2018年10月19日)。〈日本機器人始祖飯店,開始減少使用機器人〉,《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8/10/19/henn-na-hotel-robot-decrease/
黃郁琪(2018)。《從人工智慧觀看傳統繪畫藝術領域的形式價值位移之影響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珮綺(2017)。〈2007-2017 年基層社工抵抗行動:行動者生命歷程的敘事分析〉。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鈺婷(2009)。〈另一個普羅米修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中對科學的看法〉。《史學研究》,22:89-112。
黃齡儀(2009)。〈數位時代之空間-時間敘事結構初探:以 Façade 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6:135-160。
楊字民(2007)。《道具演義:科幻電影與新產品設計的關係研究》。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奕軒、吳奕萱(2019年1月23日)。〈【AI嘉年華】人工智慧與音樂科技:分析、理解、與創作〉,《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取自:https://case.ntu.edu.tw/blog/?p=33440
溫蓓章、陳信宏(2016)。〈日本推動「機器人革命」形塑未來社會〉。《經濟前瞻》,164:76-81。
葉倩如(2011)。《網路視訊互動的身體感知:一個符擔性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思伽、王駿(2018)。〈關於《機械姬》中的人機關係之探討〉。《科學文化評論》,6:33-46。
雷鋒網(2016年7月3日)。〈兩週年了,Pepper 都經歷了什麼〉,《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6/07/03/pepper-2-years/
廖翊如(2018)。《臺灣大眾文化中的妖怪再現與生產》。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葦藝(2018)。《人工智慧與人格權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福澤喬(2018年10月31日)。〈機器人飯店宣告失敗? 機器究竟能不能取代人的工作?〉,《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031/1286006.htm#ixzz68p1zx2Gd
臧國仁、蔡琰(2011)。〈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研究取徑之芻議〉。《新聞學研究》,109:43-76。
臧國仁、蔡琰(2013)。〈大眾傳播研究之敘事取向-另一後設理論思路之提議〉。《中華傳播學刊》,23:159-193。
臧國仁、蔡琰(2017)。《敘事傳播:故事/人文觀點》,台北:五南。
劉黎兒(2011)。《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台北:先覺。
歐子進(2016年4月7日)。〈「2,3,5,7,11...」?日本AI創作小說入圍文學獎〉,《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8783
蔡素琴、洪雅鳳、劉淑慧(2014)。〈敘事分析方法:由 Labov 敘事結構與隱喻故事取徑〉。《臺灣諮商心理學報》,2(1):77-96。
蔡偉鼎(2016)。〈重訪班雅明的靈光消逝論〉。《哲學與文化》,43(4):107-126。
蔡偉鼎(2017)。〈數位複製時代的靈光消逝論〉。《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8:121-158。
蔡琰、臧國仁(2017)。〈數位時代「敘事傳播」:兼論新科技對傳播學術思潮的可能影響〉。《新聞學研究》,131:1-48。
蔡鵑如譯(2013)。《作家之路:從英雄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台北:商周。(原書V., Christopher [2007]. The Writer’s Journey: 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 Studio City, Calif. : Michael Wiese Productions)
閻禹萌(2017)。《科幻電影中人機關系認知的兩極化研究》。瀋陽師範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
藍凡(2018)。〈技術對藝術的顛覆:藝術分類的新維度〉。《藝術百家》,160:28-33。
蘇子中(2016)。〈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藝術學研究》,19:149-178。
蘇孟鴻(2012)。〈「靈光」持存:重讀〈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藝術研究學報》,5(1):15-28。
蘇柔郡(2017)。《高中女生手機相片後製實踐:以Instagram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健華(2002)。〈Cyborg, 烏托邦:個人解放的騙局!?〉。《資訊社會研究》,3: 113-147。
蘇健華(2006)。〈Cyborg,Cyborg 宣言與 Cyborg 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1:37-114。
蘋果日報(2017年1月25日)。〈【獨家專訪】華人評審揭秘葛萊美潛規則 大獎原來這麼評〉,《蘋果新聞網》。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125/1042983/
英/日文文獻
〈「ボンズ20周年記念展」明日から、“骨のある”作品群を豊富な資料で振り返る〉(2018年10月25日),《コミックナタリー》。取自:https://natalie.mu/comic/news/305191。
あにぶ(2014年9月12日)。〈アニメ制作会社ざっくり紹介その2『ボンズ、シャフト、A-1編』〉,《めるも》。取自:https://news.merumo.ne.jp/article/genre/2130805。
伊藤裕之(2011)。〈機械は私のミラーニューロンを発火させるか?〉。《日本バーチャルリアリティ学会誌》,16(1):23-24。
栗原聡(2014)。〈AI 研究者にとっての SF: 超越した人工知能との遭遇 (< 特集> SF と AI)〉。《人工知能》,29(5):558-560。
広瀬茂男(1989)。〈ロボットについての対話〉。《日本ロボット学会誌》,7(4): 385-390。
佐倉統(2003)。〈人間にとってのロボット (あるいは鉄腕アトム) とは何なのか?: フランケンシュタインと醜いアヒルの子 (< 小特集> 鉄腕アトム)〉。《人工知能学会誌》,18(2):145-152。
小松左京(1986)。〈「ロボット社会学の構想」〉。《日本ロボット学会誌》,4(3):312-316。
松原仁(2003)。〈人工知能から見た鉄腕アトム (< 小特集> 鉄腕アトム)〉。《人工知能学会誌》,18(2):159-162。
松原仁(2004)。〈人工知能・知能ロボットとSF(小説,映画,アニメ, 漫画)〉。《計 測と制御》,43(1):24-27
植田康孝、菊池魁士(2017)。〈「人工知能」 と 「人間」 が共存する社会~ 映画 「スター・ウォーズ」 で描かれる 「道具知」 としての 「特化型人工知能」~〉。《江戸川大学紀要》,27:117-139。
植田康孝、木村真澄(2017)。〈「人工知能」 と 「人間」 が共存する社会~ SF マンガで描かれる 「自律知」 としての 「汎用人工知能」~〉。《江戸川大学紀要》,27:87-115。
神田崇行、石黒浩、石田亨(2001)。〈人間‐ロボット間相互作用にかかわる心理学的評価〉。《日本ロボット学会誌》,19(3):362-371。
西山禎泰(2011)。〈日本におけるロボットの変遷と表現との関係〉。《名古屋造形大学紀要》,17:151-166。
青野由利(2011)。〈はやぶさ現象にみる心と脳~ 科学ジャーナリストの立場から〉。《日本バーチャルリアリティ学会誌》,16(1):19-22。
中井和子(1974)。〈「もののあはれ」 について I〉。《京都府立大學學術報告. 人文》,26:13-28。
中井和子(1976)。〈「もののあはれ」 について II〉。《京都府立大學學術報告. 人文》,28:16-24.。
中島秀之(2014)。〈SF に見る AI (< 特集> SF と AI)〉。《人工知能》,29(5): 550-554。
仲田誠(2017)。〈「世間・運命観」 と東アジアの情報社会―技術・人工物・ロボット・災害・プライバシーと日本・アジア的価値観―〉。《筑波大学地域研究》,38:19-36。
仲田誠(2018)。〈情報化時代における日本と東アジア・東南アジアの価値観の比較研究:「もののあわれ」 等に関わる 「内面」 の問題を中心に〉。《筑波大学地域研究》,39:21-38。
飯塚重善(2019)。〈人間中心設計の観点からみた SF 映画の中の AI〉。人工知能学会全国大会論文集一般社団法人人工知能学会,取自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pjsai/JSAI2019/0/JSAI2019_4D2OS604/_pdf
A Rose is a Rose is an Algorithm: ISI Students Create Award-winning Interactive Poetry Generator (2017, August 22).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si.edu/news/story/306.
Aha, D. W., & Coman, A. (2017). The AI rebellion: Changing the narrative. In Thirty-First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slander, P. (2008). Liveness: Performance in a mediatized culture. UK: Routledge.
Bolter, J. D., MacIntyre, B., Gandy, M., & Schweitzer, P. (2006). New media and the permanent crisis of aura. Convergence, 12(1), 21-39.
Bolton, C., Csicsery-Ronay Jr, I., & Tatsumi, T. (Eds.). (2007). Robot ghosts and wired dreams: Japanese science fiction from origins to anime. U of Minnesota Press.
Capurro, R., Nagenborg, M., & Tamburinni, G. (2009). Ethics and robotics. Heidelberg.
Carole & Tuesday Official site (n.d.). Retrieved from http://caroleandtuesday.com/
Davis, J. L., & Chouinard, J. B. (2016). Theorizing affordances: From request to refuse.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36(4), 241-248.
Duffy, B. E., Pruchniewska, U., & Scolere, L. (2017, July). Platform-specific self-branding: Imagined affordances of the social media ecology. In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Media & Society (p. 5). ACM.
Evans, S. K., Pearce, K. E., Vitak, J., & Treem, J. W. (2016). Explicating affordanc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ffordance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2(1), 35-52.
Filmsite Movie Review: Metropolis (1927) (n.d.). AMC filmsit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ilmsite.org/metr.html.
Fisher, R. B. (2001). AI and Cinema-Does artificial insanity rule?. In Twelfth Irish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gnitive Science.
Fisher, W. R. (1989).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Gibson, J. J. (1977).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 Hilldale, USA, 1(2).
Grammy Official site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rammy.com/recording-academy/faq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 P. Willis(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 128-138). New York, US: Routledge.
Herzfeld, N. L. (2002). In our imag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human spirit. Fortress Press.
Histor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d.). Council of Europ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oe.int/en/web/artificial-intelligence/history-of-ai
Lorenčík, D., Tarhaničová, M., & Sinčák, P. (2013). Influence of sci-fi film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vice-versa. In 2013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machine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cs (SAMI) (pp. 27-31). IEEE.
Matthew, R. (2003). Japanese science fiction: A view of a changing society. UK: Routledge.
McGrenere, J., & Ho, W. (2000). Affordances: Clarifying and evolving a concept. In Graphics interface (Vol. 2000, pp. 179-186).
Mori, M., MacDorman, K. F., & Kageki, N. (2012). The uncanny valley [from the field]. IEEE Robotics & Automation Magazine, 19(2), 98-100.
Nagy, P., & Neff, G. (2015). Imagined affordance: Reconstructing a keyword for communication theory. Social Media+ Society, 1(2), 2056305115603385.
Nicholas Barber(2018, April 4). Why 2001: A Space Odyssey remains a mystery. BBC. Retrieved from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80404-why-2001-a-space-odyssey-remains-a-mystery.
Norman, D. (2004). Affordances and design. Unpublished article,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 jnd. org/dn. mss/affordances-and-design. html.Technologies, Texts and Affordances
Norman, D. A. (1999). Affordance, conventions, and design. interactions, 6(3), 38-43.
Occhi, D. J. (2012). Wobbly aesthetics, performance, and message: Comparing Japanese Kyara with their anthropomorphic forebears. Asian Ethnology, 71(1), 109-132.
Shaw, A. (2017). Encoding and decoding affordances: Stuart Hall and interactive media technologie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9(4), 592-602.
Sone, Y. (2014). Imaginary warriors: Fighting robots in Japanese popular entertainment performance. Australasian Drama Studies, (65), 255-271.
To underst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2019, watch this 1960 TV show(2019, September 16). Fast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399709/to-understand-ai-in-2019-watch-this-1960-tv-show
Wosk, J. (2010). Metropolis. Technology and Culture, 51(2), 403-40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646404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46404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淑美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ang, Shu-Me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孟昀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ai, Meng-Y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孟昀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ai, Meng-Yunen_US
dc.date (日期) 202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20 13:19:47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20 13:19: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20 13:19:4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46404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96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46404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人工智慧(AI)是目前最受到關注的科技,與人工智慧有關的應用已經深入進各大領域,過去認為AI無法觸及藝術,也在近年陸續取得突破。而自1950年代AI開始發展以來,許多科幻作品紛紛以此為主題進行想像,這些想像依憑於現實的科技發展,卻也深深影響了後續的科技發展方向。
本研究以科幻音樂動畫【Carole & Tuesday】為例,並以想像符擔性理論(Imagined Affordance)作為切入點,透過Labov敘事分析框架,將創作者對於AI的想像,與使用者所知覺、想像的AI進行結合討論,在了解不同時空下科幻作品所討論的人機差異的不同之處以外,更期望透過對敘事的剖析,初探AI技術更加進步之後,藝術價值可能出現的轉向與啟發。
研究結果發現,儘管AI創作在技術性上與人類創作可能並駕齊驅甚至超越人類創作,但現今人類創作中所具備的缺陷,事實上也反映出來AI無法取代的特質──「內在感受」與「傳達的意圖性」,這兩項特質不僅可能會成為未來藝術關注的方向,同時也是相較於AI人類獨有的特殊之處;在與經典科幻漫畫【原子小金剛】比對之下,【Carole & Tuesday】作為現代科幻漫畫所想像的AI,雖不同於過去作為主體被想像,但作為科技物與概念,他所呈現的複雜性仍是超越早期作品,反映出了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及創作者更加多元的想像。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currently the most concerne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ve penetrated into various fields. In the past, it was believed that AI could not be applied to art, and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AI in the 1950s, a lot of science fiction have imagined with AI. These imaginations re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they have also deeply affected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research takes science fiction music animation Carole & Tuesday as an example, and uses Imagined Affordance as the entry point. Through the Labov narrative analysis framework, the creator’s imagination of AI is combined with the user’s perception and imagina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umans and machines discussed in sci-fi works under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Besid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s, this research would like to explore possible changes and inspirations of artistic value after AI technology is more advanc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although AI creation may be equal to or even surpassing human creation technically, the shortcomings in human creation today als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AI cannot replace—"Inner Feeling" and "Communication intentionality",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may not only become the focus of art in future, but also unique to huma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lassic science fiction comic Astro Boy, Carole & Tuesday as modern science fiction anime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that imagined AI as the subject, but as a technological object and concept. However, the complexity of the imagine about AI is still beyond the early works, refl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the more diverse imagination of the creator.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辭 i
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科幻作品與人工智慧 11
第二節 從人機關係到價值反思 19
第三節 AI應用、創作與藝術價值 25
一、 現行AI於藝術領域的應用 26
二、 靈光概念的再思考 30
第四節 想像符擔性 36
一、 符擔性理論 36
二、 想像符擔性與偏好解讀 39
第五節 研究問題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45
一、 研究文本的選擇 45
二、 日本式的科幻詮釋 4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4
第三節 研究設計 55
第四章 研究發現:想像符擔性與人機差異 61
第一節 故事概要 61
第二節 敘事分析:主角與對手的競爭 66
第三節 敘事分析:奇蹟的七分鐘 77
第四節 小結 86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前作比較 91
第一節 【Carole & Tuesday】中的人機關係 92
第二節 與前作比較:以《原子小金剛》為例 98
第三節 小結 106
第六章 結論 111
第一節 研究結果討論 111
第二節 研究貢獻 11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7
參考文獻 119
中文文獻 119
英/日文文獻 127
zh_TW
dc.format.extent 1224004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46404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想像符擔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靈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人機差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意圖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內在感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magined Afford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ew Aur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an-machine Differe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ner Feel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tentionalityen_US
dc.title (題名) 從AI創作探討人機差異:以【Carole &Tuesday】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Exploration of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From AI Arts in “Carole & Tuesda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誰說人工智慧不會作曲?全球首張 AI 作曲專輯即將發行,現在就放給你聽!〉(2017年8月22日),《科技報橘》。取自: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7/08/22/ai-write-song/
CCTV中國中央電視台(2017年11月24日)。《機智過人》20171124 | CCTV【影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hJ7obMcAqk&t=806s
INSDIE(2017 年 3 月 20 日)。〈日本機器人鬼才石黑浩:跟 Pepper 相比,仿真機器人就像法拉利!〉,《INSIDE》。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8832-how-this-japanese-robotics-master-is-building-better-more-human-androids
Kayue(2016年4月7日)。〈當藝術遇上科技︰讓電腦繪製17世紀大師林布蘭「新作」〉,《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6987
Kayue(2018 年 5 月 14 日)。〈對答如流的Google Duplex通過了「圖靈測試」嗎?〉,《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5641
Nana Ho(2018年4月7日)。〈人工智慧也能創作藝術,為我們帶來「創作」意義的反思〉,《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8/04/07/ai-makes-people-to-wonder-what-the-meaning-to-create-art/
NVIDIA Taiwan(2018)。I am AI 第一集:作曲家心之所向的人工智慧-Aiva【影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gBxLqhOEs
Ricardo(2017年2月23日)。〈【Ricardo專欄】沾鏽塵的獎盃:從59屆葛萊美音樂獎得獎名單談起〉,《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2050
TechNews(2017年6月4日)。〈李開復台大畢業演說全文,AI 的時代〉,《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7/06/04/lee-kai-fu-ntu/
小冰(2017)。《陽光失了玻璃窗》,台北市:時報出版。
尹相志(2016年3月14日)。〈淺談Alpha Go所涉及的深度學習技術〉,《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8923/BN-2016-03-14-120814
手塚治虫(2002)。《原子小金剛3》,台北:台灣東販
王冠婷(2016)。《返回創世之初穿越想像之境:從《露西》回溯科幻電影史》。靜宜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付曉東(2018)。〈音樂人工智慧的倫理思考——演算法作曲的 “自律” 與 “他律”〉。《藝術探索》,32(5):102-106。
田若雯譯(2006)。《會思考的機器 : AI人工智慧的發展與趨勢》,臺北市: 閱讀地球文化出版。(原書:McCorduck, P. [1979]. Machines who think : a personal inquiry into the history and prospec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曲建仲(2019年2月26日)。〈機器是如何學習與進步?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與未來〉,《科學月刊》,取自http://scimonth.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_56.html
江靜之(2014)。〈電視全球暖化新聞之多媒材分析初探:以 TVBS [搶救地球] 特別報導為例〉。《新聞學研究》,120:47-78。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19年8月7日)。〈台灣AI行動計畫—掌握契機,全面啟動產業AI化〉。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a8ec407c-6154-4c14-8f1e-d494ec2dbf23。
佐藤成美(2017年12月26日)。〈人與機器人的夥伴關係——AIBO的葬禮〉,《Nippon.com走進日本》。取自:https://www.nippon.com/hk/views/b00909/?pnum=1。
吳文龍(2006)。〈科幻-科學中的幻想, 幻想中的科學〉。《科學教育月刊》,294: 15-22。
吳孟芯、戴裕蒨,(2013)。〈虛擬偶像紅翻天!初音未來的流行產製〉。《傳播與科技》,5:4-14。
吳岩(1991)。〈西方科幻小說發展的四個階段〉。《名作欣賞》,2:122-126。
吳明恬(2014)。《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敘事結構分析》。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嘉義:濤石。(原書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UK: Waterstone Publisher.)
吳景琦(2017)。《科幻電影的身體轉向:論操控化、監視化與義體化現象》。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灝(2014)。〈物我相處之境:論日本庭園〉。《中正漢學研究》,24:271-292。
李育菁、張捷(2018)。〈集體歡騰與靈光塑造: 數位時代流行音樂商業價值研究〉。《現代傳播》,258:115-122。
李享(2017)。《解析歐美科幻電影中人工智慧形象背後的人類意識建構》。西南交通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論文。
李依倩(2009)。〈心智擴張,真實內爆:科幻電影中對虛擬實境的期待與憂懼〉。《資訊社會研究》,16:161-196。
李素杰(2014)。〈恐怖谷現象與日本動漫中的機器人形象〉。《當代電影》,6: 190-193。
李開復、王詠剛(2017)。《人工智慧來了》,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沃德(2019年9月8日)。〈觀點投書:老化的日本─勞動力政策與批判〉,《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1670322
周莉、鄧陽(2018)。〈人工智慧作曲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探究〉。《藝術探索》,32(5): 107-111。
林東泰(201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新聞學研究》,108:225-264。
林從一(2020)。〈從人類與AI的主奴辯證到X.A.I〉。《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1(2):70-73
邱誌勇(2008)。〈網路空間的影像政治"從數位化藝術影像談起〉。《資訊社會研究》,15:115-152。
施寄青譯(1987)。《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台北市:遠流。(原書:Turkle, S. [1984].The second self-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
胡郁(2016)。〈人工智慧的迷思——關於人工智慧科幻電影的梳理與研究〉。《當代電影》,2:50-55。
胡紹嘉(2016)。《敘事、自我與認同 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唐士哲(2014)。〈重構媒介?「中介」與 「媒介化」概念爬梳〉。《新聞學研究》, 121:1-39。
孫寧(2013)。《解凍天津包子:從敘事分析看《寶島一村》》。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強譯(2013)。《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Chatman, S.[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秦喜清(2016)。〈我,機器人,人類的未來——漫談人工智慧科幻電影〉。《當代電影》,2:60-65。
翁書婷(2010)。《人與 MSN 對話代理人的互動:一個符擔性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海燕(2019)。〈 “神經的漫遊”: 對科幻電影中人工智慧及其計算邏輯的隱喻性思考〉。《電影新作》,2019 年 02:25-30。
馬小悟譯(2010)。《科幻小说史》,北京市: 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Roberts, A. [2007].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UK: Palgrave Macmillan.)
馬珊珊(2017)。〈試論科幻電影中的強人工智慧〉。《北方傳媒研究》,4:76-79。
高辛勇(1993)。《形名學與敘事理論 :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市:聯經。
高偉(2018)。〈日本中心主義書寫與中國神話研究--基於對日本近世國學神話論的考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5(2):1-42。
高超群譯(2006)。《人工智慧:現代方法》,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出版。(原書: Russell, S. [200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 modern approach 2/e. NJ: Prentice Hall.)
高嘉鴻(2018)。〈人工智慧創作是否受著作權保護之略探〉。《智慧財產權月刊》,239:18-34。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茵惠(2013年6月20日)。〈「原子小金剛是我一生的敗筆」:手塚治蟲、父親、與〈地上最大機器人篇〉(1964)〉,《M Plus+雲閱讀》。取自: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93?fbclid=IwAR3sZmRMKPv27c_mV3-g5fVlCrl_DevN5SyRY8PrdBl3Q32WfRqwqxAbyGQ
張國慶(1994)。〈資本主義與 「他人」的概念:當代科幻電影的社會意涵〉。《中外文學》,22(12):196-206。
張暐欣(2014)。《探索科幻電影中的未來意象:科幻影迷的未來想像》。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瓊霙(2018)。〈台灣玩物產業的發展性:以初音未來為研究對象〉。《文化研究季刊》,162:21-45。
曹家榮(2008)。〈MSN Messenger 的媒介訊息: 從符擔性看 MSN 人際關係展演〉。《資訊社會研究》,14:133-166。
第一金投信(2019年1月24日)。〈AI 熱潮再起,將如何改變產業發展?〉,《Stockfeel》。取自:https://www.stockfeel.com.tw/ai%E7%86%B1%E6%BD%AE%E5%A6%82%E4%BD%95%E6%94%B9%E8%AE%8A%E7%94%A2%E6%A5%AD%E7%99%BC%E5%B1%95/
莊仲黎譯(2019)。《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台北:商周。(原書Benjamin, W.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許可心、詹莉芳(2018)。〈試論科幻電影中人機關係演變以及文化症候——以人工智慧主題為個案〉。《新聞傳播》,24:27-29。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市: 臺灣攝影工作室。(原書Benjamin, W. [1935]. Walter Benjamin essais.)
許樂(2016)。〈AI 童話與 AI 夢魘——解讀科幻電影中的人工智慧〉。《當代電影》,2:56-60。
許麗雪(2005)。《機器裡的靈魂:當代科幻電影裡的「機器/人」》。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宣靆(2006)。〈機器人史與科技先驅 Raymond Kurzweil〉。《資訊社會研究》,11:1-36。
陳一姍(2014年7月22日)。〈日本 老人、女人救經濟〉,《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9895
陳君毅、高敬原(2019年1月30日)。〈AI恐龍Check-in、機器人幫忙搬行李,歡迎入住「未來大飯店」〉,《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131/hotel-robot-ai-intellectual-cover-story
陳宏星(2016)。〈下一世代的美學:「下一個林布蘭」之啟示(上)〉。《藝術認證》,71 :106-109。
陳宏星(2017)。〈當大象與 AI 也開始畫畫(上)〉。《藝術認證》,77:13-17。
陳宏星(2018)。〈當大象與 AI 也開始畫畫(下)〉。《藝術認證》,79:58-61。
陳宏星(2018)。〈當大象與 AI 也開始畫畫(中)〉。《藝術認證》,78:36-39。
陳志賢(2007)。〈數位複製時代的靈光重塑〉。《中華傳播學刊》,12:215-251。
麥樂文(2017)。〈當我們不再「擁有」:網路時代的音樂工業與藝術觀念〉。《文化研究季刊》,160:30-34。
曾柏勳(2011)。《實虛像操作,讀解歌手之反思:以濱崎步迷思為例》。私立東海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游正裕(2016)。〈再生再製的回收電影:探索「舊片衍用」的創作模式〉。《康大學報》,6:135-147。
游雅雯(2009)。《攝影鏡頭下的靈光:近代台灣攝影中世紀容顏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名璽(2018年10月19日)。〈日本機器人始祖飯店,開始減少使用機器人〉,《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8/10/19/henn-na-hotel-robot-decrease/
黃郁琪(2018)。《從人工智慧觀看傳統繪畫藝術領域的形式價值位移之影響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珮綺(2017)。〈2007-2017 年基層社工抵抗行動:行動者生命歷程的敘事分析〉。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鈺婷(2009)。〈另一個普羅米修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中對科學的看法〉。《史學研究》,22:89-112。
黃齡儀(2009)。〈數位時代之空間-時間敘事結構初探:以 Façade 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6:135-160。
楊字民(2007)。《道具演義:科幻電影與新產品設計的關係研究》。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奕軒、吳奕萱(2019年1月23日)。〈【AI嘉年華】人工智慧與音樂科技:分析、理解、與創作〉,《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取自:https://case.ntu.edu.tw/blog/?p=33440
溫蓓章、陳信宏(2016)。〈日本推動「機器人革命」形塑未來社會〉。《經濟前瞻》,164:76-81。
葉倩如(2011)。《網路視訊互動的身體感知:一個符擔性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思伽、王駿(2018)。〈關於《機械姬》中的人機關係之探討〉。《科學文化評論》,6:33-46。
雷鋒網(2016年7月3日)。〈兩週年了,Pepper 都經歷了什麼〉,《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6/07/03/pepper-2-years/
廖翊如(2018)。《臺灣大眾文化中的妖怪再現與生產》。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葦藝(2018)。《人工智慧與人格權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福澤喬(2018年10月31日)。〈機器人飯店宣告失敗? 機器究竟能不能取代人的工作?〉,《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031/1286006.htm#ixzz68p1zx2Gd
臧國仁、蔡琰(2011)。〈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研究取徑之芻議〉。《新聞學研究》,109:43-76。
臧國仁、蔡琰(2013)。〈大眾傳播研究之敘事取向-另一後設理論思路之提議〉。《中華傳播學刊》,23:159-193。
臧國仁、蔡琰(2017)。《敘事傳播:故事/人文觀點》,台北:五南。
劉黎兒(2011)。《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台北:先覺。
歐子進(2016年4月7日)。〈「2,3,5,7,11...」?日本AI創作小說入圍文學獎〉,《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8783
蔡素琴、洪雅鳳、劉淑慧(2014)。〈敘事分析方法:由 Labov 敘事結構與隱喻故事取徑〉。《臺灣諮商心理學報》,2(1):77-96。
蔡偉鼎(2016)。〈重訪班雅明的靈光消逝論〉。《哲學與文化》,43(4):107-126。
蔡偉鼎(2017)。〈數位複製時代的靈光消逝論〉。《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8:121-158。
蔡琰、臧國仁(2017)。〈數位時代「敘事傳播」:兼論新科技對傳播學術思潮的可能影響〉。《新聞學研究》,131:1-48。
蔡鵑如譯(2013)。《作家之路:從英雄的旅程學習說一個好故事》,台北:商周。(原書V., Christopher [2007]. The Writer’s Journey: 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 Studio City, Calif. : Michael Wiese Productions)
閻禹萌(2017)。《科幻電影中人機關系認知的兩極化研究》。瀋陽師範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
藍凡(2018)。〈技術對藝術的顛覆:藝術分類的新維度〉。《藝術百家》,160:28-33。
蘇子中(2016)。〈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藝術學研究》,19:149-178。
蘇孟鴻(2012)。〈「靈光」持存:重讀〈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藝術研究學報》,5(1):15-28。
蘇柔郡(2017)。《高中女生手機相片後製實踐:以Instagram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健華(2002)。〈Cyborg, 烏托邦:個人解放的騙局!?〉。《資訊社會研究》,3: 113-147。
蘇健華(2006)。〈Cyborg,Cyborg 宣言與 Cyborg 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1:37-114。
蘋果日報(2017年1月25日)。〈【獨家專訪】華人評審揭秘葛萊美潛規則 大獎原來這麼評〉,《蘋果新聞網》。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0125/1042983/
英/日文文獻
〈「ボンズ20周年記念展」明日から、“骨のある”作品群を豊富な資料で振り返る〉(2018年10月25日),《コミックナタリー》。取自:https://natalie.mu/comic/news/305191。
あにぶ(2014年9月12日)。〈アニメ制作会社ざっくり紹介その2『ボンズ、シャフト、A-1編』〉,《めるも》。取自:https://news.merumo.ne.jp/article/genre/2130805。
伊藤裕之(2011)。〈機械は私のミラーニューロンを発火させるか?〉。《日本バーチャルリアリティ学会誌》,16(1):23-24。
栗原聡(2014)。〈AI 研究者にとっての SF: 超越した人工知能との遭遇 (< 特集> SF と AI)〉。《人工知能》,29(5):558-560。
広瀬茂男(1989)。〈ロボットについての対話〉。《日本ロボット学会誌》,7(4): 385-390。
佐倉統(2003)。〈人間にとってのロボット (あるいは鉄腕アトム) とは何なのか?: フランケンシュタインと醜いアヒルの子 (< 小特集> 鉄腕アトム)〉。《人工知能学会誌》,18(2):145-152。
小松左京(1986)。〈「ロボット社会学の構想」〉。《日本ロボット学会誌》,4(3):312-316。
松原仁(2003)。〈人工知能から見た鉄腕アトム (< 小特集> 鉄腕アトム)〉。《人工知能学会誌》,18(2):159-162。
松原仁(2004)。〈人工知能・知能ロボットとSF(小説,映画,アニメ, 漫画)〉。《計 測と制御》,43(1):24-27
植田康孝、菊池魁士(2017)。〈「人工知能」 と 「人間」 が共存する社会~ 映画 「スター・ウォーズ」 で描かれる 「道具知」 としての 「特化型人工知能」~〉。《江戸川大学紀要》,27:117-139。
植田康孝、木村真澄(2017)。〈「人工知能」 と 「人間」 が共存する社会~ SF マンガで描かれる 「自律知」 としての 「汎用人工知能」~〉。《江戸川大学紀要》,27:87-115。
神田崇行、石黒浩、石田亨(2001)。〈人間‐ロボット間相互作用にかかわる心理学的評価〉。《日本ロボット学会誌》,19(3):362-371。
西山禎泰(2011)。〈日本におけるロボットの変遷と表現との関係〉。《名古屋造形大学紀要》,17:151-166。
青野由利(2011)。〈はやぶさ現象にみる心と脳~ 科学ジャーナリストの立場から〉。《日本バーチャルリアリティ学会誌》,16(1):19-22。
中井和子(1974)。〈「もののあはれ」 について I〉。《京都府立大學學術報告. 人文》,26:13-28。
中井和子(1976)。〈「もののあはれ」 について II〉。《京都府立大學學術報告. 人文》,28:16-24.。
中島秀之(2014)。〈SF に見る AI (< 特集> SF と AI)〉。《人工知能》,29(5): 550-554。
仲田誠(2017)。〈「世間・運命観」 と東アジアの情報社会―技術・人工物・ロボット・災害・プライバシーと日本・アジア的価値観―〉。《筑波大学地域研究》,38:19-36。
仲田誠(2018)。〈情報化時代における日本と東アジア・東南アジアの価値観の比較研究:「もののあわれ」 等に関わる 「内面」 の問題を中心に〉。《筑波大学地域研究》,39:21-38。
飯塚重善(2019)。〈人間中心設計の観点からみた SF 映画の中の AI〉。人工知能学会全国大会論文集一般社団法人人工知能学会,取自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pjsai/JSAI2019/0/JSAI2019_4D2OS604/_pdf
A Rose is a Rose is an Algorithm: ISI Students Create Award-winning Interactive Poetry Generator (2017, August 22).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si.edu/news/story/306.
Aha, D. W., & Coman, A. (2017). The AI rebellion: Changing the narrative. In Thirty-First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slander, P. (2008). Liveness: Performance in a mediatized culture. UK: Routledge.
Bolter, J. D., MacIntyre, B., Gandy, M., & Schweitzer, P. (2006). New media and the permanent crisis of aura. Convergence, 12(1), 21-39.
Bolton, C., Csicsery-Ronay Jr, I., & Tatsumi, T. (Eds.). (2007). Robot ghosts and wired dreams: Japanese science fiction from origins to anime. U of Minnesota Press.
Capurro, R., Nagenborg, M., & Tamburinni, G. (2009). Ethics and robotics. Heidelberg.
Carole & Tuesday Official site (n.d.). Retrieved from http://caroleandtuesday.com/
Davis, J. L., & Chouinard, J. B. (2016). Theorizing affordances: From request to refuse.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36(4), 241-248.
Duffy, B. E., Pruchniewska, U., & Scolere, L. (2017, July). Platform-specific self-branding: Imagined affordances of the social media ecology. In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Media & Society (p. 5). ACM.
Evans, S. K., Pearce, K. E., Vitak, J., & Treem, J. W. (2016). Explicating affordanc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ffordance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2(1), 35-52.
Filmsite Movie Review: Metropolis (1927) (n.d.). AMC filmsit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ilmsite.org/metr.html.
Fisher, R. B. (2001). AI and Cinema-Does artificial insanity rule?. In Twelfth Irish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gnitive Science.
Fisher, W. R. (1989).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Gibson, J. J. (1977). 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 Hilldale, USA, 1(2).
Grammy Official site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rammy.com/recording-academy/faq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 P. Willis(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 128-138). New York, US: Routledge.
Herzfeld, N. L. (2002). In our imag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human spirit. Fortress Press.
Histor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d.). Council of Europ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oe.int/en/web/artificial-intelligence/history-of-ai
Lorenčík, D., Tarhaničová, M., & Sinčák, P. (2013). Influence of sci-fi film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vice-versa. In 2013 IEEE 11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machine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cs (SAMI) (pp. 27-31). IEEE.
Matthew, R. (2003). Japanese science fiction: A view of a changing society. UK: Routledge.
McGrenere, J., & Ho, W. (2000). Affordances: Clarifying and evolving a concept. In Graphics interface (Vol. 2000, pp. 179-186).
Mori, M., MacDorman, K. F., & Kageki, N. (2012). The uncanny valley [from the field]. IEEE Robotics & Automation Magazine, 19(2), 98-100.
Nagy, P., & Neff, G. (2015). Imagined affordance: Reconstructing a keyword for communication theory. Social Media+ Society, 1(2), 2056305115603385.
Nicholas Barber(2018, April 4). Why 2001: A Space Odyssey remains a mystery. BBC. Retrieved from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80404-why-2001-a-space-odyssey-remains-a-mystery.
Norman, D. (2004). Affordances and design. Unpublished article,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 jnd. org/dn. mss/affordances-and-design. html.Technologies, Texts and Affordances
Norman, D. A. (1999). Affordance, conventions, and design. interactions, 6(3), 38-43.
Occhi, D. J. (2012). Wobbly aesthetics, performance, and message: Comparing Japanese Kyara with their anthropomorphic forebears. Asian Ethnology, 71(1), 109-132.
Shaw, A. (2017). Encoding and decoding affordances: Stuart Hall and interactive media technologie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9(4), 592-602.
Sone, Y. (2014). Imaginary warriors: Fighting robots in Japanese popular entertainment performance. Australasian Drama Studies, (65), 255-271.
To underst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2019, watch this 1960 TV show(2019, September 16). Fast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399709/to-understand-ai-in-2019-watch-this-1960-tv-show
Wosk, J. (2010). Metropolis. Technology and Culture, 51(2), 403-408.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1259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