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題名 播種之後的故事:由社區大學審議民主工作坊 論公共領域之在地實踐
The Story after Seeding : A Discussion about Local Practice of Public Sphere from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orkshops in Community Universities作者 吳柏蓉
Wu, Po-Jung貢獻者 顧忠華
Ku, Chung-Hwa
吳柏蓉
Wu, Po-Jung關鍵詞 公共領域
審議式民主
社區大學
公民社會
公民參與
社區意識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4-Jan-2021 11:21:05 (UTC+8) 摘要 自從公民共識會議的概念首次引進台灣後,在學術界與社區大學的協力合作下,審議民主理念的公共參與模式,逐漸於台灣受到重視與推廣。在人脈資源與操作經驗累積下,社區大學由協辦單位轉而成為主要推動者的角色,以在地社區作為起點的發展路徑,成為審議民主於台灣社會紮根的主要特色。本文以北投社大所舉辦的「全民督工‧防災防弊」工作坊、及淡水社大所舉辦的「淡水的遠見-21世紀地方議程」工作坊為例,來探討審議民主理念,如何於台灣在地社區中實踐與扎根,並探問公共意識在社區中延續與茁壯的可能性,以及社區大學作為拓展公共領域之推動者,如何以在地社區為基礎,培育對公共參與的種子公民,以形塑台灣社會多元公共領域的未來展望。透過北投社大及淡水社大所推動的審議民主工作坊,於台灣在地社區中的實踐經驗,本文發現,審議民主的公共參與模式,能夠凝聚社區公民之公共意識,並促成社區公共領域的拓展。社區公民在理性討論過程中,產生培力與轉化作用,在知識解放的過程中,達成知能賦權的效果。同時,社區公民在公共參與的價值觀上,也歷經了轉變與重建,從過往宿命論的消極態度,轉而意識到自己所具有的主動角色,對於監督國家機器的權利與責任,產生全新的認知。此外,社區公民將公共議題帶入所屬社區,與在地居民深入互動與瞭解,使得「我群」的共同體意識得以凝聚,由私利轉向共善,建構出社區公共領域的雛形。然而實務上的操作困境,仍需透過經驗累積來突破,如社大面臨的資源限制,及公民參與對國家機器的約束力,都是未來審議民主於台灣社會發展,必須正視與解決的課題。 參考文獻 一、中文毛富榮2008,〈規範與現實的不合拍--評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新聞學研究》94:193-210。方念萱、蘇彥豪1998,〈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新聞學研究》56:183-218。杜文苓2007,〈審議民主與社會運動:民間團體籌辦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公民會議的啟發〉。《公共行政學報(政大)》23:67-93。杜文苓、陳致中2007,〈民眾參與公共決策的反思--以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為例〉。《臺灣民主》4(3):33-62。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頁1-62,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頁357-395,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李天健2001,〈社區大學的社會定位-發展公民社會:專訪臺灣社區大學運動發起人黃武雄教授〉。《教育研究月刊》92:77-89。李文富2001,〈知識經濟時代下的社區大學定位與發展:朝向通識與公民教育的學習場域〉。《北縣成教輔導季刊》20:21-25。何明修2006,〈公共領域的理想與現實:評李丁讚等,《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臺灣社會學刊》34:249-258。邱秀芬、陳德貴2006,〈社區大學發展對臺灣社會教育影響之探討〉。《大安高工學報》17:95-103。林祐聖2007,〈我們沒有臺上臺下之分--代理孕母公民共識會議中的專家與常民關係〉。《臺灣民主》4(3):1-32。林國明、陳東升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6:61-108。2005,〈審議民主、科技決策與公共討論〉。《科技、醫療與社會 》3:1-49。林國明2004,〈公民會議的價值是凸顯多元性〉。《新新聞》914:54-55。2007,〈公民共識會議〉。頁65-72,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7,〈審議民主實踐的多元模式--評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21[9566] Century〉。《臺灣民主》4(3):191-195。林子倫2004,〈評John S. Dryzek,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Liberals, Critics,Contestations»(審議式民主及其超越)〉。《臺灣民主》1(4):181-184。2007,〈線上公民會議〉。頁85-89,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8,〈審議民主在社區:台灣地區的經驗〉。論文發表於「海峽兩岸參與式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民國97年9月22日至23日。林如森2006,〈社會運動過程中的認同、共識動員與傳播策略〉。《臺灣社會研究》64:151-218。宋興洲2003,〈論網路民主的理論與發展現況--網路民主是科幻小說?〉。《全球政治評論》3:1-28。范雲2007,〈開放空間〉。頁111-116,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范玫芳2006,〈臺灣水資源管理公民會議之評估〉。《法政學報》20:87-104。吳乃德2004,〈搜尋民主公民-社團參與的理論與實際〉。頁177-214,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吳介民、李丁讚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臺灣社會學》9:119-163。吳嘉苓2007,〈法人論壇〉。頁99-104,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洪貞玲、劉昌德2004,〈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潛能、實踐與限制〉。《資訊社會研究》 6:341-364。洪德仁、潘蓬彬、楊志彬2005,〈公民會議與社區營造--以北投社區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8:216-226。夏鑄九1994,〈(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臺灣社會研究 》16:21-54。1997,〈再理論公共空間〉。《城市與設計學報 》2(3):63-76。郭秋永2007,〈多元民主理論--公民審議的一個理論基礎〉。《臺灣民主》4(3):63-107。郭宏治2004,〈公民會議的推手陳東升-他的夢想不在公共電視〉。《新新聞》919:56-57。陳定銘、江明修2001,〈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之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社會文化學報》12:15-43。2001,〈臺灣社區大學的創發與建構公民社會〉。《二十一世紀》65:122-129。2007,〈臺灣社區大學公共性之研究〉。《亞洲研究》55:99-128。陳俊宏1998,〈永續發展與民主:審議式民主理論初探〉。《東吳政治學報》9:85-122。陳其澎2001,〈臺灣市民社會中公共領域的建構與質變:以南投縣集集鎮的社區總體營造過程為例〉。《環境與藝術學刊 》2:13-51。陳素秋2005,〈哈伯馬斯[Jurgen Habermas]之審議式民主觀對於公民教育的啟發〉。《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90:6-21。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台灣公民會議的經驗〉。《台灣民主季刊》3(1):77-104。彭森明2005,〈台灣社區大學的社會責任〉。《文教新潮》10(2):7-11。曾國祥2007,〈審議民主的道德限制--柏林論政治自由與政治判斷〉。《台灣民主季刊》,4(4):71-108。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臺北市:生智文化。曾建元、吳康維2007,〈審議式民主在我國的創新應用「2005臺南縣縣長選舉電視辯論會」個案探討〉。《國會月刊》414:58-87。張茂桂、蕭蘋1994,〈「族群」議題的新聞詮釋--兼論報紙與公共領域問題〉。《臺大新聞論壇》1(1):98-122。張建隆2006,〈我國社區大學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文訊》245:34-38。張榮輝2006,〈凝聚社區向心力-從社區大學社團課程,提升社區意識〉。《北縣成教輔導季刊 》27:33-40。黃啟龍2002,〈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 》3:85-111。黃東益2003,〈審慎思辯、議題資訊與政策偏好形成--核四議題意見調查結果的初探〉。《理論與政策》64:65-87。2007,〈審慎思辯民調〉。頁95-98,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黃東益、陳敦源、陳俊明、蕭乃沂2004,〈數位時代商議式民主的實驗原型:線上公民顧問團〉。《研考雙月刊》28(1):81-91。黃東益、陳敦源2004,〈電子化政府與商議式民主之實踐〉。《臺灣民主》1(4):1-34。黃東益、施佳良、傅凱若2007,〈地方公共審議說理過程初探:2005年宜蘭社大公民會議個案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4:71-102。黃東益、李翰林、施佳良2007,〈「搏感情」或「講道理」?:公共審議中參與者自我轉化機制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 》25(1):39-71。楊志彬2007,〈公民會議的社區實踐〉。頁73-77,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楊意菁2004,〈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臺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79:1-47。雷文玫2004,〈強化我國健保行政決策公民參與的制度設計-二代健保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的建議方案〉。《臺灣民主》1(4):57-81。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頁1-86。蔡宏政2004,〈評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審議式民主:理性與政治論文集)〉。《臺灣民主》1(4):175-180。2006,〈論社區大學之知識解放如何可能?一個知識論原則的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10:31-64。黎士華2005,〈審議式民主及其實踐:審議式民意調查之初探〉。《立法院院聞 》381:76-95。廖錦桂2006,〈審議民主與臺灣民主〉。《臺灣智庫通訊》18:11-15。2007,〈民主之必要,審議之必要:一個行動者的思考路徑〉。頁3-14,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鄧宗業、吳嘉苓2004,〈法人論壇-新興民主國家的公民參與模式〉。《台灣民主季刊》,1(4):35-56。鄧宗業2007,〈遠景工作坊〉。頁105-109,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鄭敏慧1997,〈網路(網絡)作為女同志活動的公共場域〉。《城市與設計學報》2(3):263-274。錢永祥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一頁論述史的解讀與借鑑〉。頁111-146,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謝宗學2003,〈網際民主與審議民主之實踐--資訊化社會的桃花源村?〉。《資訊社會研究》,4:87-139。魏明德2004,〈公共領域、公共空間與政治版圖〉。《哲學與文化》31(6):37-49。蕭伶玲、江盈誼、廖錦桂2007,〈審議民主之展望與挑戰:當東方遇到西方〉。頁201-209,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蕭元哲、鄭國泰、王川臺、鄭春發2006,〈高雄市第一港口跨港觀光纜車之公民會議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243-271。蕭佳純2004,〈以公民社會角度論社區大學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研究》 6:1-25。羅晉2004,〈網際審議式民主之實現與現實:以我國地方政府網際公共論壇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39:105-142。2008,〈實踐審議式民主參與之理想:資訊科技、網路公共論壇的應用與發展〉。《中國行政》79:75-96。顧忠華2000,〈臺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臺灣社會學研究》 4:145-189。2004,〈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頁147-175,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社區大學的現狀與挑戰〉。《文訊》245:39-42。Berloznik, Robby2007,〈參與式科技評估:歐洲和比利時的國會TA制度〉。頁45-53,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Bellocci, Sergio2007,〈搭起科技和社會的橋樑:瑞士經驗〉。頁55-61,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CHO Hyun-Suk 趙顯錫2007,〈突破僵局:南韓對危險設施所採取公民陪審團的作法〉。頁165-178,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Fishkin , James S.2007,〈邁向理想的公共諮詢:審議式民調與審議日〉。頁29-43,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Habermas, Jurgen著,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市:聯經。KITAMURA Masaharu 北村正晴、YAGI Ekou 八木絵香2007,〈核能專家與公民對話之心得〉。頁157-164,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KOBAYASHI Tadashi 小林傳司2007,〈科技民主與民眾參與:1990年以後日本的經驗〉。頁141-155,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Kluver, Lars2007,〈什麼是審議民主:從丹麥的經驗談起〉。頁17-27,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LEE Jong-Min 李鍾珉2007,〈衝突、期待到共識:首爾國立大學學生證政策公民會議〉。頁179-191,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J.C.Alexander、鄧正來1998,《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Rehg , William2007,〈審議民主與「發現的脈絡」〉。頁195-200,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Sauter, Joachim2004,〈公共空間中的新媒體藝術-媒體是建築與公共領域之間互動的表層〉。《公共藝術簡訊 》57:11-12。Taylor, Charles1992, “Modernity and the Rise of the Public Sphere.”〈市民社會與公共文化〉。蔡佩君譯,《當代》100:30-39。1995,〈市民社會與大眾文化〉。林信安譯,收於廖炳惠主編《回顧現代文化想像》,頁70-84,台北:時報。二、英文Bohman, James1996, Public Deliberation : Pl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 Cambridge,MA : MIT Press.Barber, Benjamin2003, Strong Democracy :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hristiano, Thomas1997, “The Significance of Public Deliberation.” Pp.243-277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Cambridge,MA:MIT Press.Cohen, Joshua1997,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 Pp.167-169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Cambridge,MA:MIT Press.Dahl, Robert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CT : Yale University Press.Elster, Jon1997, “The Market and the Form:Three Varieties of Political Theory. ” Pp.3-33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Cambridge,MA:MIT Press.1998a, “Introduction.” Pp.1-18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b, “Deliberation and Constitution-Making.” Pp.97-122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lkin, Stephen L., and Edward Soltan, eds.1999, Citizen Competence and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Park, P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Fraser, Nancy1997,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Pp.69-98 in Justice Interruptu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Postsocialist” Condition. New York : Routledge.Fearon, James D.1998, “Deliberation as Discussion.” Pp.44-68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 N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Gutman, Amy., and Dennis Thompson1996, 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 Cambridge, MA :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Habermas, Jurgen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Oxford, England : Polity Press.1997, “The Public Sphere.” Pp.116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edia II ,edited by Peter Golding and Graham Murdock. Cheltenham,UK Press.Mill, John Stuart1991, “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Pp.205-467 in On Liberty and other Essays. Oxford, Englan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osenbaum, W.A.1978, “Public involvement as reform and ritual: The development of federal participation program.” Pp. 81-96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edited by Stuart Langton.Massachusetts Toronto:Lexington.Weber Max1949,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NY: Free Press.Young, Iris Marion2000, Inclusion and Democrac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95254012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54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顧忠華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u, Chung-Hwa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吳柏蓉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u, Po-Jung en_US dc.creator (作者) 吳柏蓉 zh_TW dc.creator (作者) Wu, Po-Jung en_US dc.date (日期) 2012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Jan-2021 11:21:05 (UTC+8) - dc.date.available 4-Jan-2021 11:21:05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Jan-2021 11:21:05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254012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3440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254012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從公民共識會議的概念首次引進台灣後,在學術界與社區大學的協力合作下,審議民主理念的公共參與模式,逐漸於台灣受到重視與推廣。在人脈資源與操作經驗累積下,社區大學由協辦單位轉而成為主要推動者的角色,以在地社區作為起點的發展路徑,成為審議民主於台灣社會紮根的主要特色。本文以北投社大所舉辦的「全民督工‧防災防弊」工作坊、及淡水社大所舉辦的「淡水的遠見-21世紀地方議程」工作坊為例,來探討審議民主理念,如何於台灣在地社區中實踐與扎根,並探問公共意識在社區中延續與茁壯的可能性,以及社區大學作為拓展公共領域之推動者,如何以在地社區為基礎,培育對公共參與的種子公民,以形塑台灣社會多元公共領域的未來展望。透過北投社大及淡水社大所推動的審議民主工作坊,於台灣在地社區中的實踐經驗,本文發現,審議民主的公共參與模式,能夠凝聚社區公民之公共意識,並促成社區公共領域的拓展。社區公民在理性討論過程中,產生培力與轉化作用,在知識解放的過程中,達成知能賦權的效果。同時,社區公民在公共參與的價值觀上,也歷經了轉變與重建,從過往宿命論的消極態度,轉而意識到自己所具有的主動角色,對於監督國家機器的權利與責任,產生全新的認知。此外,社區公民將公共議題帶入所屬社區,與在地居民深入互動與瞭解,使得「我群」的共同體意識得以凝聚,由私利轉向共善,建構出社區公共領域的雛形。然而實務上的操作困境,仍需透過經驗累積來突破,如社大面臨的資源限制,及公民參與對國家機器的約束力,都是未來審議民主於台灣社會發展,必須正視與解決的課題。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辭...........................................ii中文摘要.......................................iv目錄...........................................v第一章 緒論.....................................1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1一、研究緣起....................................1二、問題意識....................................5第二節 文獻回顧.................................6一、公共領域....................................6二、審議民主論.................................13三、社區大學...................................19四、結語.......................................21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23一、研究問題...................................23二、研究方法...................................25第二章 工作坊之推動歷程探討.....................30第一節 前言....................................30第二節 審議民主工作坊的誕生......................31一、舉辦工作坊之背景脈絡.........................31二、工作坊之實際運作過程.........................33第三節 運作過程中的資源與阻礙....................38一、可近性資源..................................38二、侷限與困境..................................45第四節 可行性評估與未來展望......................50一、經費與人脈需有效利用.........................50二、工作人員能力負荷有限.........................50三、社區居民的參與疲乏...........................51四、互助網絡尚待制度化...........................51五、經驗傳遞的斷層化.............................52第五節 小結.....................................53第三章 成員之公共意識凝聚........................55第一節 前言.....................................55第二節 成員與社區的互動..........................55一、北投社大....................................56二、淡水社大....................................59第三節 成員彼此間的互動..........................61一、發言狀況....................................61二、知能賦權....................................64三、凝聚共識....................................67第四節 公共參與的培力與轉化......................72一、公共參與的觀念轉變...........................72二、我群的集體意識形成...........................73三、公共參與的知能提升...........................73第五節 小結.....................................76第四章 在地公共領域的拓展........................78第一節 前言.....................................78第二節 討論團體的組成............................79一、成員參與動機.................................79二、對目標的預期.................................80第三節 後續參與的可能性...........................83一、昔日的公共參與經驗............................83二、公共參與模式的轉變............................84三、後續的公共參與行動............................86第四節 審議參與模式的比較.........................89一、對公民會議的認知..............................89二、工作坊與公民會議的比較........................89第五節 社區公共領域的建構.........................92一、與社區居民的分享..............................92二、社區居民的回應................................94三、社區居民的後續討論情況.........................95第六節 小結......................................96一、資源不足導致參與的持續性受到限制................96二、職業公民的出現................................97三、缺乏對議題的後續追蹤...........................98第五章 與國家機器的對話............................99第一節 前言.......................................99第二節 與公部門的互動過程.........................100一、公共輿論的傳達................................100二、公部門的回應..................................102第三節 結論報告的決策影響力........................104第四節 公民產生的負回饋心理........................106第五節 小結.......................................109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11第一節 結論.......................................111一、社區大學角色的轉化.............................111二、公共論述場域的提供.............................111三、平等的參與機會.................................112四、培力與轉化作用.................................113五、價值觀轉變與重建...............................114六、由私利轉向共善.................................116第二節 實踐困境與建議..............................117一、社區大學所面臨的資源限制........................117二、公共輿論對國家機器的約束力......................119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121參考文獻..........................................123一、中文..........................................123二、英文..........................................129附錄..............................................131 zh_TW dc.format.extent 2952946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54012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共領域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審議式民主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區大學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民社會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民參與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區意識 zh_TW dc.title (題名) 播種之後的故事:由社區大學審議民主工作坊 論公共領域之在地實踐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ory after Seeding : A Discussion about Local Practice of Public Sphere from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orkshops in Community Universities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毛富榮2008,〈規範與現實的不合拍--評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新聞學研究》94:193-210。方念萱、蘇彥豪1998,〈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新聞學研究》56:183-218。杜文苓2007,〈審議民主與社會運動:民間團體籌辦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公民會議的啟發〉。《公共行政學報(政大)》23:67-93。杜文苓、陳致中2007,〈民眾參與公共決策的反思--以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為例〉。《臺灣民主》4(3):33-62。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頁1-62,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頁357-395,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李天健2001,〈社區大學的社會定位-發展公民社會:專訪臺灣社區大學運動發起人黃武雄教授〉。《教育研究月刊》92:77-89。李文富2001,〈知識經濟時代下的社區大學定位與發展:朝向通識與公民教育的學習場域〉。《北縣成教輔導季刊》20:21-25。何明修2006,〈公共領域的理想與現實:評李丁讚等,《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臺灣社會學刊》34:249-258。邱秀芬、陳德貴2006,〈社區大學發展對臺灣社會教育影響之探討〉。《大安高工學報》17:95-103。林祐聖2007,〈我們沒有臺上臺下之分--代理孕母公民共識會議中的專家與常民關係〉。《臺灣民主》4(3):1-32。林國明、陳東升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6:61-108。2005,〈審議民主、科技決策與公共討論〉。《科技、醫療與社會 》3:1-49。林國明2004,〈公民會議的價值是凸顯多元性〉。《新新聞》914:54-55。2007,〈公民共識會議〉。頁65-72,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7,〈審議民主實踐的多元模式--評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21[9566] Century〉。《臺灣民主》4(3):191-195。林子倫2004,〈評John S. Dryzek,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Liberals, Critics,Contestations»(審議式民主及其超越)〉。《臺灣民主》1(4):181-184。2007,〈線上公民會議〉。頁85-89,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8,〈審議民主在社區:台灣地區的經驗〉。論文發表於「海峽兩岸參與式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民國97年9月22日至23日。林如森2006,〈社會運動過程中的認同、共識動員與傳播策略〉。《臺灣社會研究》64:151-218。宋興洲2003,〈論網路民主的理論與發展現況--網路民主是科幻小說?〉。《全球政治評論》3:1-28。范雲2007,〈開放空間〉。頁111-116,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范玫芳2006,〈臺灣水資源管理公民會議之評估〉。《法政學報》20:87-104。吳乃德2004,〈搜尋民主公民-社團參與的理論與實際〉。頁177-214,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吳介民、李丁讚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臺灣社會學》9:119-163。吳嘉苓2007,〈法人論壇〉。頁99-104,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洪貞玲、劉昌德2004,〈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潛能、實踐與限制〉。《資訊社會研究》 6:341-364。洪德仁、潘蓬彬、楊志彬2005,〈公民會議與社區營造--以北投社區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8:216-226。夏鑄九1994,〈(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臺灣社會研究 》16:21-54。1997,〈再理論公共空間〉。《城市與設計學報 》2(3):63-76。郭秋永2007,〈多元民主理論--公民審議的一個理論基礎〉。《臺灣民主》4(3):63-107。郭宏治2004,〈公民會議的推手陳東升-他的夢想不在公共電視〉。《新新聞》919:56-57。陳定銘、江明修2001,〈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之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社會文化學報》12:15-43。2001,〈臺灣社區大學的創發與建構公民社會〉。《二十一世紀》65:122-129。2007,〈臺灣社區大學公共性之研究〉。《亞洲研究》55:99-128。陳俊宏1998,〈永續發展與民主:審議式民主理論初探〉。《東吳政治學報》9:85-122。陳其澎2001,〈臺灣市民社會中公共領域的建構與質變:以南投縣集集鎮的社區總體營造過程為例〉。《環境與藝術學刊 》2:13-51。陳素秋2005,〈哈伯馬斯[Jurgen Habermas]之審議式民主觀對於公民教育的啟發〉。《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90:6-21。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台灣公民會議的經驗〉。《台灣民主季刊》3(1):77-104。彭森明2005,〈台灣社區大學的社會責任〉。《文教新潮》10(2):7-11。曾國祥2007,〈審議民主的道德限制--柏林論政治自由與政治判斷〉。《台灣民主季刊》,4(4):71-108。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臺北市:生智文化。曾建元、吳康維2007,〈審議式民主在我國的創新應用「2005臺南縣縣長選舉電視辯論會」個案探討〉。《國會月刊》414:58-87。張茂桂、蕭蘋1994,〈「族群」議題的新聞詮釋--兼論報紙與公共領域問題〉。《臺大新聞論壇》1(1):98-122。張建隆2006,〈我國社區大學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文訊》245:34-38。張榮輝2006,〈凝聚社區向心力-從社區大學社團課程,提升社區意識〉。《北縣成教輔導季刊 》27:33-40。黃啟龍2002,〈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 》3:85-111。黃東益2003,〈審慎思辯、議題資訊與政策偏好形成--核四議題意見調查結果的初探〉。《理論與政策》64:65-87。2007,〈審慎思辯民調〉。頁95-98,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黃東益、陳敦源、陳俊明、蕭乃沂2004,〈數位時代商議式民主的實驗原型:線上公民顧問團〉。《研考雙月刊》28(1):81-91。黃東益、陳敦源2004,〈電子化政府與商議式民主之實踐〉。《臺灣民主》1(4):1-34。黃東益、施佳良、傅凱若2007,〈地方公共審議說理過程初探:2005年宜蘭社大公民會議個案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4:71-102。黃東益、李翰林、施佳良2007,〈「搏感情」或「講道理」?:公共審議中參與者自我轉化機制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 》25(1):39-71。楊志彬2007,〈公民會議的社區實踐〉。頁73-77,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楊意菁2004,〈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臺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79:1-47。雷文玫2004,〈強化我國健保行政決策公民參與的制度設計-二代健保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的建議方案〉。《臺灣民主》1(4):57-81。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頁1-86。蔡宏政2004,〈評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審議式民主:理性與政治論文集)〉。《臺灣民主》1(4):175-180。2006,〈論社區大學之知識解放如何可能?一個知識論原則的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10:31-64。黎士華2005,〈審議式民主及其實踐:審議式民意調查之初探〉。《立法院院聞 》381:76-95。廖錦桂2006,〈審議民主與臺灣民主〉。《臺灣智庫通訊》18:11-15。2007,〈民主之必要,審議之必要:一個行動者的思考路徑〉。頁3-14,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鄧宗業、吳嘉苓2004,〈法人論壇-新興民主國家的公民參與模式〉。《台灣民主季刊》,1(4):35-56。鄧宗業2007,〈遠景工作坊〉。頁105-109,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鄭敏慧1997,〈網路(網絡)作為女同志活動的公共場域〉。《城市與設計學報》2(3):263-274。錢永祥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一頁論述史的解讀與借鑑〉。頁111-146,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謝宗學2003,〈網際民主與審議民主之實踐--資訊化社會的桃花源村?〉。《資訊社會研究》,4:87-139。魏明德2004,〈公共領域、公共空間與政治版圖〉。《哲學與文化》31(6):37-49。蕭伶玲、江盈誼、廖錦桂2007,〈審議民主之展望與挑戰:當東方遇到西方〉。頁201-209,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蕭元哲、鄭國泰、王川臺、鄭春發2006,〈高雄市第一港口跨港觀光纜車之公民會議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243-271。蕭佳純2004,〈以公民社會角度論社區大學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研究》 6:1-25。羅晉2004,〈網際審議式民主之實現與現實:以我國地方政府網際公共論壇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39:105-142。2008,〈實踐審議式民主參與之理想:資訊科技、網路公共論壇的應用與發展〉。《中國行政》79:75-96。顧忠華2000,〈臺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臺灣社會學研究》 4:145-189。2004,〈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頁147-175,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社區大學的現狀與挑戰〉。《文訊》245:39-42。Berloznik, Robby2007,〈參與式科技評估:歐洲和比利時的國會TA制度〉。頁45-53,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Bellocci, Sergio2007,〈搭起科技和社會的橋樑:瑞士經驗〉。頁55-61,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CHO Hyun-Suk 趙顯錫2007,〈突破僵局:南韓對危險設施所採取公民陪審團的作法〉。頁165-178,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Fishkin , James S.2007,〈邁向理想的公共諮詢:審議式民調與審議日〉。頁29-43,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Habermas, Jurgen著,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市:聯經。KITAMURA Masaharu 北村正晴、YAGI Ekou 八木絵香2007,〈核能專家與公民對話之心得〉。頁157-164,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KOBAYASHI Tadashi 小林傳司2007,〈科技民主與民眾參與:1990年以後日本的經驗〉。頁141-155,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Kluver, Lars2007,〈什麼是審議民主:從丹麥的經驗談起〉。頁17-27,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LEE Jong-Min 李鍾珉2007,〈衝突、期待到共識:首爾國立大學學生證政策公民會議〉。頁179-191,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J.C.Alexander、鄧正來1998,《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Rehg , William2007,〈審議民主與「發現的脈絡」〉。頁195-200,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Sauter, Joachim2004,〈公共空間中的新媒體藝術-媒體是建築與公共領域之間互動的表層〉。《公共藝術簡訊 》57:11-12。Taylor, Charles1992, “Modernity and the Rise of the Public Sphere.”〈市民社會與公共文化〉。蔡佩君譯,《當代》100:30-39。1995,〈市民社會與大眾文化〉。林信安譯,收於廖炳惠主編《回顧現代文化想像》,頁70-84,台北:時報。二、英文Bohman, James1996, Public Deliberation : Pl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 Cambridge,MA : MIT Press.Barber, Benjamin2003, Strong Democracy :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hristiano, Thomas1997, “The Significance of Public Deliberation.” Pp.243-277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Cambridge,MA:MIT Press.Cohen, Joshua1997,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 Pp.167-169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Cambridge,MA:MIT Press.Dahl, Robert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CT : Yale University Press.Elster, Jon1997, “The Market and the Form:Three Varieties of Political Theory. ” Pp.3-33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Cambridge,MA:MIT Press.1998a, “Introduction.” Pp.1-18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b, “Deliberation and Constitution-Making.” Pp.97-122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lkin, Stephen L., and Edward Soltan, eds.1999, Citizen Competence and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Park, P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Fraser, Nancy1997,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Pp.69-98 in Justice Interruptu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Postsocialist” Condition. New York : Routledge.Fearon, James D.1998, “Deliberation as Discussion.” Pp.44-68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 N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Gutman, Amy., and Dennis Thompson1996, 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 Cambridge, MA :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Habermas, Jurgen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Oxford, England : Polity Press.1997, “The Public Sphere.” Pp.116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edia II ,edited by Peter Golding and Graham Murdock. Cheltenham,UK Press.Mill, John Stuart1991, “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Pp.205-467 in On Liberty and other Essays. Oxford, Englan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osenbaum, W.A.1978, “Public involvement as reform and ritual: The development of federal participation program.” Pp. 81-96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edited by Stuart Langton.Massachusetts Toronto:Lexington.Weber Max1949,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NY: Free Press.Young, Iris Marion2000, Inclusion and Democrac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1839 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