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個體迷失──年金改革中變動的權威與法意識
Self Lost - Changing Authority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e Pension Reform
作者 王育章
Wang, Yu-Chang
貢獻者 王曉丹
Wang, Hsiao-Tan
王育章
Wang, Yu-Chang
關鍵詞 自我
自我認同
法意識
關係
合法正當性
年金改革
Self
Identity
Legal Consciousness
Authority
Rrelationship
Pension Reform
Legitimacy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Mar-2021 14:37:06 (UTC+8)
摘要 台灣在2016年政府推動年金改革,對於軍公教人員的退休撫卹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試圖解決多年來懸而未決的財政及制度問題。隨著法規的變動,原有制度中許多權利被修改、退休者的退休金也隨之減少,因為法律而受到影響的人勢必對於法律有新的理解。這種新的理解是如何形成、又是透過何種方式產生影響則是本文所關注的重點。
Engel & Munger(2003)強調自我認同在法意識中核心位置,認為個人對於權利意識的主張與認知和其對於其身分的理解有關。但是他並未談到關係與自我認同的緊密性,以及當法律改變了社會中的權威與關係網絡時,個人的自我認同如何受到衝擊。
本研究與十名國小退休教師進行了深度訪談,談論他們對於教師身分的理解、以及對年金改革的經驗分享。本研究透過質性分析,理解在法律變遷中個人的法意識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改變、並且這種改變象徵著何種影響。研究發現,人的法意識雖然受到自我認同的影響,但其實許多時候對於自我認同的理解是透過與他人之間的互動而形成的。而法律作為一種國家權威,會影響到這個權威影響範圍內的人和群體,使其形成新的互動關係。這種新互動的發生會使得個人與原有的自我認同發生牴觸,使個人的自我發生迷失與困惑。這不僅強調了法意識中關係的重要性,也凸顯出法律是如何透過關係去影響個人。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王正偉(1998)。 我國人民法律認知之探討--兼論接近正義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期),頁413-457。
王曉丹 (2010)。初探台灣的法律與社會研究──議題與觀點。政大法學評論(117期),頁63-108。
王曉丹 (2017)。 司法意識與司法信賴──權威、感知與正義觀。檢察新論(21期),頁 13-23。
王曉丹 (2018)。法意識探索:關係自我的情感衡平。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7期),頁 103-159。
王鵬翔 (2008)。法律、融貫性與權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4期),頁23-68。
沈伯洋 (2018)。法律社會學50年回顧。月旦法學雜誌(279期),頁 185-201。
林金朝 (1998)。從法學觀點探討公民對法律應有的認識與素養。公民訓育學報(7期),頁 153-170。
林明鏘 (2018)。評臺灣2017年公務員退撫制度之改革-制度改革與信賴保護之衡平。法令月刊(69卷第4期),頁1-25.
林執中、陳昭如、顏厥安 (2011)。讓法學看見經驗的世界:「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介紹。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卷),頁14-32。
柯木興、林建成 (2005)淺談世界銀行多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壽險季刊(137期),頁61-69。
陳淳文 (2018)。既得權,變動原則與年金改革。月旦法學雜誌(第284期),頁23-50。
陳清秀 (2019)。年金改革與法律不溯既往原則──釋字第782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 (第295期),頁 28-47。
黃國昌、陳恭平、林常青 (2017)。台灣人民對法院的信任支持及觀感:以對法官判決之公正性為中心。台灣政治學刊(21卷1期),頁 51-112。
楊天盾、熊瑞梅、杜業榮、盧科位 (2020)。 社會交換視角下的信任—性別與異質性的社會資本。 歐美研究 (第50卷第2期冊),頁433-481。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廖元豪 (2019)。政府可以違約嗎?──美國有關削減退休給付憲法爭議之判決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85期),頁191-205。
廖義男 (2018)。夏蟲語冰錄(一二四)受憲法制度性保障之公務員法制度之核心理念與價值-兼評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有關退休金規定。法令月刊(69卷第5期),頁129-153。
研討會論文:
王正偉、蘇永欽 (1996)。我國人民在法律與政治上認知及態度的關連性初探。「選舉制度、選舉行為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http://nccui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22
專書:
Blau, P. M. (1999)。 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孫非譯)。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Creswell, J. W.、Poth, C. N. (2018)。質性研究的五種取徑(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李政賢譯)。五南出版。
Fukuyama, F.(2004)。信任(Trust :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李宛蓉譯)。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Goffman, E.(2010)。污名:管裡受損身分的筆記(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曾凡慈譯)。台灣:群學。
Pound, R.(2016)。法律史解釋(鄧正來譯)。中國:商務印書館。
Rubin, H. R. I.(2010)。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盧暉臨等譯)。中國:重慶大學出版社。
李太正、王海南、法治斌、陳連順、黃源盛、顏厥安(2007)。法學入門 (第八版)。臺北市:元照出版社。

楊建平(2019)。 八百壯士紀實: 那485天, 我們一起埋鍋造飯的日子 。 台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論文集:
張玉成(1990)。國小師資班實施成果之研究。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第 145-167頁)。台北:師苑。
陳淑芳。(2018)。教育人員年金改格問題之探討。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頁295-332)。台北:元照出版社。
董保城、朱敏賢。(2018)。教育人員年金改格問題之探討。台灣行政法學會 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 (頁181-294)。台北:元照出版社。
政府資料與報告:
司法院 (2006)。中華民國95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07)。中華民國96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08)。中華民國97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09)。中華民國98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0)。中華民國99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1)。中華民國100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2)。中華民國101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3)。中華民國102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4)。中華民國103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5)。中華民國104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6)。中華民國105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7)。中華民國106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8a)。中華民國107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8b)。 司法院大法官審理立法委員聲請「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關於退除給與修正部分規定」釋憲案 107 年 12 月 4 日公開說明會之說明資料(修正版)。取自: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Uploads/files/2_%E5%85%AC%E9%96%8B%E8%AA%AA%E6%98%8E%E6%9C%83%E4%B9%8B%E4%B8%BB%E8%AA%AA%E6%98%8E%E8%B3%87%E6%96%99.pdf。
司法院 (2019)。 中華民國108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20)。 中華民國109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 (2017)。 年金制度,為什麼現在要改!非改不可?。取自: https://pension.president.gov.tw/cp.aspx?n=4B4ECF469B4D0122&s=54CA3ADDDCE03F52 最後瀏覽日期(2021/01/17)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2020)。 因應武漢肺炎衝擊 共通性及各產業紓困振興措施。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ad3f40f1-9a79-47f6-8a2b-0883ba2c0b05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處(2017)。老年經濟安全制度專刊第3期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處。
大法官解釋: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707號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717號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783號
法規:
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
公務人員退休法
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
教師待遇條例
陸海空軍軍士官退除役條例
勞工退休金條例
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
憲法
學位論文:
李靖嵐 (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法律知識認知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
汪耀文 (2016)。我國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待遇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台北。
新聞報導:
楊文君 (2020年08月26日)。 掉烏紗帽也要做!許銘春:勞保年改將溯及既往。中央廣播電台。取自: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77440
最後瀏覽日期:2020年12月23日


英文參考文獻
英文期刊論文:
Abrego, L. (2008). Legitimacy,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Law: The Effects of Assembly Bill 540 on Undocumented Students in California. Law & Social Inquiry, 33(3), 709-734. Retrieved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20108779
Abrego, L. (2019). Relational Legal Consciousness of U.S. Citizenship: Privilege, Responsibility, Guilt, and Love in Latino Mixed-Status Families. Law & Society Review, 53(3), 641-670. doi:10.1111/lasr.12414
Chua, L., & Engel, D. (2019). Legal Consciousness Reconsidered.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 15. doi:10.1146/annurev-lawsocsci-101518-042717
Cook, K. S. (2005). Networks, Norms, and Trust: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ocial Capital 2004 Cooley Mead Award Addres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8(1), 4-14. Retrieved from www.jstor.org/stable/4148778
Ellen, B., & Nielsen, L. B. (2007). Rights of Inclusion: Integrating Identity at the Bottom of the Dispute Pyramid. [Rights of Inclusion: Law and Identity in the Life Stories of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David M. Engel, Frank W. Munger]. Law & Social Inquiry, 32(1), 233-260. Retrieved from www.jstor.org/stable/4490559
Liu, S. (2015). Law`s Social Forms: A Powerless Approach to the Sociology of Law. Law & Social Inquiry, 40(1), 1-28. doi:https://doi.org/10.1111/lsi.12105
Macaulay, S. (1963). Non-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Business: 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8, 55-67.
Martin, J. (2007). A Reasonable Balance of Law and Sentiment: Social Order in Democratic Taiwan from the Policeman`s Point of View. Law & Society Review, 41(3), 665-697. Retrieved from www.jstor.org/stable/4623398
Morgan, P. A. (1999). Risking Relationships: Understanding the Litigation Choices of Sexually Harassed Women. Law & Society Review, 33(1), 67-92. doi:10.2307/3115096
Putnam, R. D. (1996).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civic America. Policy: A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and Ideas, 12(1), 3.
Sabel, C. F. (1993). Studied Trust: Building New Forms of Cooperation in a Volatile Economy. Human Relations, 46(9), 1133-1170. doi:10.1177/001872679304600907
Silbey, S. S. (2005). AFTER LEGAL CONSCIOUSNESS.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 1(1), 323-368. doi:10.1146/annurev.lawsocsci.1.041604.115938
Tungnirun, A. (2018). Practising on the Moon: Globalization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of Foreign Corporate Lawyers in Myanmar. 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5(1), 49-67. doi:http://dx.doi.org/10.1017/als.2017.30
Wang, H.-T. (2019). Justice, Emotion, and Belonging: Legal Consciousness in a Taiwanese Family Conflict. Law & Society Review, 53(3), 764-790. doi:10.1111/lasr.12422
William, L. F. F., Abel, R. L., & Sarat, A. (1980). 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putes: Naming, Blaming, Claiming. Law & Society Review, 15(3/4), 631-654. doi:10.2307/3053505
Young, K. M. (2014). Everyone Knows the Game: 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e Hawaiian Cockfight. Law & Society Review, 48(3), 499-530. doi:10.1111/lasr.12094
英文專書:
Engel, D., & Munger, F. (2003). Rights of Inclusion: Law and Identity in the Life Stories of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ngel, D. M., & Engel, J. S. (2010). Tort, custom, and karma: Globalization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ailan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uhmann, N. (1982). Trust and Powe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Mackenzie, C., & Stoljar, N. (2000). Relational Autonomy: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Autonomy, Agency, and the Social Self.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ann, M. W. (1994). Rights at Work: Pay Equity Reform and the Politics of Legal Mobilization: Univ of Chicago Press.
Merry, S. E. (1990). Getting Justice and Getting Even: Legal Consciousness among Working-Class American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mmsen, W. J.(1989).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of Max Weber: Collected Essay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Simon and schuster.
Putnam, R. D., & Leonardi, R.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z, J. (1995). Ethics in the Public Domain: Essays in the Morality of Law and Politics. . New York: Clarendon Press.
Sarat, A., & Kearns, T. R.(2009/1995). Law in Everyday Lif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英文網路文獻:
Solum, L. (2010). Legal theory Lexicon: Legitimacy. Retrieved from https://lsolum.typepad.com/legaltheory/2010/01/legal-theory-lexicon-legitimacy.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665106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65106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曉丹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ang, Hsiao-T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育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ang, Yu-Ch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育章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Yu-Cha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r-2021 14:37:06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r-2021 14:37:0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r-2021 14:37:0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65106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410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65106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台灣在2016年政府推動年金改革,對於軍公教人員的退休撫卹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試圖解決多年來懸而未決的財政及制度問題。隨著法規的變動,原有制度中許多權利被修改、退休者的退休金也隨之減少,因為法律而受到影響的人勢必對於法律有新的理解。這種新的理解是如何形成、又是透過何種方式產生影響則是本文所關注的重點。
Engel & Munger(2003)強調自我認同在法意識中核心位置,認為個人對於權利意識的主張與認知和其對於其身分的理解有關。但是他並未談到關係與自我認同的緊密性,以及當法律改變了社會中的權威與關係網絡時,個人的自我認同如何受到衝擊。
本研究與十名國小退休教師進行了深度訪談,談論他們對於教師身分的理解、以及對年金改革的經驗分享。本研究透過質性分析,理解在法律變遷中個人的法意識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改變、並且這種改變象徵著何種影響。研究發現,人的法意識雖然受到自我認同的影響,但其實許多時候對於自我認同的理解是透過與他人之間的互動而形成的。而法律作為一種國家權威,會影響到這個權威影響範圍內的人和群體,使其形成新的互動關係。這種新互動的發生會使得個人與原有的自我認同發生牴觸,使個人的自我發生迷失與困惑。這不僅強調了法意識中關係的重要性,也凸顯出法律是如何透過關係去影響個人。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一、 緒論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問題意識 2
1. 自我認同與關係 4
2. 正當性討論 5
(三)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6
1. 研究範圍 6
2. 資料蒐集 8
3. 資料分析與途徑 9
4. 受訪者介紹 10
表一.受訪者資料表 12
5. 研究限制 13
(1) 質性研究之限制 13
(2) 排除金錢因素的考量 13
二、 文獻回顧──法意識的關注與轉向 15
(一) 法社會學與法意識對權利的聚焦 15
1. 法律中心主義與法律霸權 15
2. 法意識中的霸權抵抗 16
(二) 法律的關係問題──關係視角的權利與個人 17
1. 法律與關係的關聯 18
2. 從權利主張看見關係 19
3. 從關係性回顧法律的變革的衝擊 21
(1) 社會交換與關係性交換 21
(2) 身分認同與權利主張 23
(3) 關係中的污名標籤 23
(三) 關係自我與合法正當性的牽連 24
(四) 法律作為權威的合法正當性 24
1. 權威的建立 25
2. 法律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25
3. 合法正當性的多重存在 26
三、 年金改革所牽涉的法律規範與爭議過程 28
(一) 我國公立學校教職員退撫制度沿革 28
1. 公立學校教職員敘薪制度的歷程 28
2. 公教人員優惠存款之起源 30
3. 恩給制到共同儲金制 30
(二) 年金改革過程中發生變動之法律條文 31
(三) 修法中的權力衝擊 31
1. 給付: 31
(1) 退休金的計算基準(公教退撫條例第28條) 31
(2) 退休所得之上限及下限調整(公教退撫條例第37、38條) 31
(3) 優惠存款制度的調整(公教退撫條例第36條) 32
2. 請領資格: 32
(四) 教師年金制度的基本原則 32
(五) 憲法爭訟的爭議事項 33
1. 憲法權利受到侵害 34
2. 政府與人民的關係被擅自改變 34
3. 計算退休金之方式改變 34
4.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的破壞 34
(六) 小結 35
四、 失信與污名──從關係談退休者法意識的變動 36
(一) 社會交換與對法律的信任 37
1. 投入教職時的「信任」不是交換 38
2. 對於對等性的忽略 39
3. 社會交換與關係交換的往復 41
(二) 義務與權利剝奪──身分、權利與選擇 43
1. 法律身分與權利認知 44
2. 法律身分與義務認知 46
3. 關係自我與法律運用 48
(三) 修法帶來的汙名──退休教師或國家米蟲 50
1. 逝去的退休金與天降的污名 50
2. 因為汙名所帶來的關係─現身與隱藏 51
(1) 隱藏與關係 52
(2) 現身與關係 53
3. 法律、污名、選擇 54
(四) 小結:憤怒與權利的源頭─身分與關係的破壞 56
五、 法律、權威及其合法正當性的動搖 59
(一) 國家與人民的斷裂──國家權威的落下 60
1. 不願負責的國家體制──政府權威的落下 61
2. 不再受到尊敬的公務員──教師身分權威的衰落 62
(1) 時間帶來的變化 62
(2) 污名所帶來的變化 64
3. 對於權威與角色的寄託心理──權威衰落後的重新尋找 65
(二) 二階法意識的斷層 65
1. 法律互動──過往經驗形塑出來的法律認知 66
2. 國家法律的合法正當性主張──非改不可的理由 70
3. 當事人主觀中的法律到底展現出何種價值? 70
(1) 作為政治工具的法律 71
(2) 合法正當性的反面檢視──修法理由大檢驗 72
4. 二重法意識的平行排擠──國家與個人的落差 74
(三) 多重正當性的台灣社會──對於法律權威的想像與期待 74
1. 「能不能接受」的問題 75
2. 抉擇的路口──不同價值的選擇 75
(1) 社會穩定與政策延續 75
(2) 將我應得的還給我 76
(3) 法律背後的巨大力量 76
(四) 小結──關係自我與權威 77
六、 結論:法律框架下的迷失個體 79
附件一:訪談說明書 82
附件二:訪談大綱 83
參考文獻 85
zh_TW
dc.format.extent 135969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65106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認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意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合法正當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年金改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elf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dent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egal Consciousnes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uthor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relationship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ension Refor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egitimacyen_US
dc.title (題名) 個體迷失──年金改革中變動的權威與法意識zh_TW
dc.title (題名) Self Lost - Changing Authority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e Pension Reform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王正偉(1998)。 我國人民法律認知之探討--兼論接近正義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期),頁413-457。
王曉丹 (2010)。初探台灣的法律與社會研究──議題與觀點。政大法學評論(117期),頁63-108。
王曉丹 (2017)。 司法意識與司法信賴──權威、感知與正義觀。檢察新論(21期),頁 13-23。
王曉丹 (2018)。法意識探索:關係自我的情感衡平。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7期),頁 103-159。
王鵬翔 (2008)。法律、融貫性與權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4期),頁23-68。
沈伯洋 (2018)。法律社會學50年回顧。月旦法學雜誌(279期),頁 185-201。
林金朝 (1998)。從法學觀點探討公民對法律應有的認識與素養。公民訓育學報(7期),頁 153-170。
林明鏘 (2018)。評臺灣2017年公務員退撫制度之改革-制度改革與信賴保護之衡平。法令月刊(69卷第4期),頁1-25.
林執中、陳昭如、顏厥安 (2011)。讓法學看見經驗的世界:「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介紹。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卷),頁14-32。
柯木興、林建成 (2005)淺談世界銀行多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壽險季刊(137期),頁61-69。
陳淳文 (2018)。既得權,變動原則與年金改革。月旦法學雜誌(第284期),頁23-50。
陳清秀 (2019)。年金改革與法律不溯既往原則──釋字第782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 (第295期),頁 28-47。
黃國昌、陳恭平、林常青 (2017)。台灣人民對法院的信任支持及觀感:以對法官判決之公正性為中心。台灣政治學刊(21卷1期),頁 51-112。
楊天盾、熊瑞梅、杜業榮、盧科位 (2020)。 社會交換視角下的信任—性別與異質性的社會資本。 歐美研究 (第50卷第2期冊),頁433-481。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廖元豪 (2019)。政府可以違約嗎?──美國有關削減退休給付憲法爭議之判決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85期),頁191-205。
廖義男 (2018)。夏蟲語冰錄(一二四)受憲法制度性保障之公務員法制度之核心理念與價值-兼評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有關退休金規定。法令月刊(69卷第5期),頁129-153。
研討會論文:
王正偉、蘇永欽 (1996)。我國人民在法律與政治上認知及態度的關連性初探。「選舉制度、選舉行為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http://nccui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22
專書:
Blau, P. M. (1999)。 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孫非譯)。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Creswell, J. W.、Poth, C. N. (2018)。質性研究的五種取徑(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李政賢譯)。五南出版。
Fukuyama, F.(2004)。信任(Trust :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李宛蓉譯)。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Goffman, E.(2010)。污名:管裡受損身分的筆記(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曾凡慈譯)。台灣:群學。
Pound, R.(2016)。法律史解釋(鄧正來譯)。中國:商務印書館。
Rubin, H. R. I.(2010)。質性訪談方法:聆聽與提問的藝術(盧暉臨等譯)。中國:重慶大學出版社。
李太正、王海南、法治斌、陳連順、黃源盛、顏厥安(2007)。法學入門 (第八版)。臺北市:元照出版社。

楊建平(2019)。 八百壯士紀實: 那485天, 我們一起埋鍋造飯的日子 。 台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論文集:
張玉成(1990)。國小師資班實施成果之研究。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第 145-167頁)。台北:師苑。
陳淑芳。(2018)。教育人員年金改格問題之探討。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頁295-332)。台北:元照出版社。
董保城、朱敏賢。(2018)。教育人員年金改格問題之探討。台灣行政法學會 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 (頁181-294)。台北:元照出版社。
政府資料與報告:
司法院 (2006)。中華民國95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07)。中華民國96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08)。中華民國97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09)。中華民國98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0)。中華民國99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1)。中華民國100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2)。中華民國101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3)。中華民國102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4)。中華民國103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5)。中華民國104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6)。中華民國105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7)。中華民國106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8a)。中華民國107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18b)。 司法院大法官審理立法委員聲請「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關於退除給與修正部分規定」釋憲案 107 年 12 月 4 日公開說明會之說明資料(修正版)。取自: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Uploads/files/2_%E5%85%AC%E9%96%8B%E8%AA%AA%E6%98%8E%E6%9C%83%E4%B9%8B%E4%B8%BB%E8%AA%AA%E6%98%8E%E8%B3%87%E6%96%99.pdf。
司法院 (2019)。 中華民國108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司法院 (2020)。 中華民國109年臺灣地區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 台北: 司法院。
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 (2017)。 年金制度,為什麼現在要改!非改不可?。取自: https://pension.president.gov.tw/cp.aspx?n=4B4ECF469B4D0122&s=54CA3ADDDCE03F52 最後瀏覽日期(2021/01/17)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2020)。 因應武漢肺炎衝擊 共通性及各產業紓困振興措施。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ad3f40f1-9a79-47f6-8a2b-0883ba2c0b05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處(2017)。老年經濟安全制度專刊第3期 :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處。
大法官解釋: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707號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717號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783號
法規:
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
公務人員退休法
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
教育人員任用條例
教師待遇條例
陸海空軍軍士官退除役條例
勞工退休金條例
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
憲法
學位論文:
李靖嵐 (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法律知識認知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
汪耀文 (2016)。我國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待遇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台北。
新聞報導:
楊文君 (2020年08月26日)。 掉烏紗帽也要做!許銘春:勞保年改將溯及既往。中央廣播電台。取自: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77440
最後瀏覽日期:2020年12月23日


英文參考文獻
英文期刊論文:
Abrego, L. (2008). Legitimacy, Social Identity,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Law: The Effects of Assembly Bill 540 on Undocumented Students in California. Law & Social Inquiry, 33(3), 709-734. Retrieved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20108779
Abrego, L. (2019). Relational Legal Consciousness of U.S. Citizenship: Privilege, Responsibility, Guilt, and Love in Latino Mixed-Status Families. Law & Society Review, 53(3), 641-670. doi:10.1111/lasr.12414
Chua, L., & Engel, D. (2019). Legal Consciousness Reconsidered.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 15. doi:10.1146/annurev-lawsocsci-101518-042717
Cook, K. S. (2005). Networks, Norms, and Trust: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ocial Capital 2004 Cooley Mead Award Addres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8(1), 4-14. Retrieved from www.jstor.org/stable/4148778
Ellen, B., & Nielsen, L. B. (2007). Rights of Inclusion: Integrating Identity at the Bottom of the Dispute Pyramid. [Rights of Inclusion: Law and Identity in the Life Stories of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David M. Engel, Frank W. Munger]. Law & Social Inquiry, 32(1), 233-260. Retrieved from www.jstor.org/stable/4490559
Liu, S. (2015). Law`s Social Forms: A Powerless Approach to the Sociology of Law. Law & Social Inquiry, 40(1), 1-28. doi:https://doi.org/10.1111/lsi.12105
Macaulay, S. (1963). Non-Contractual Relations in Business: A Preliminary Stud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8, 55-67.
Martin, J. (2007). A Reasonable Balance of Law and Sentiment: Social Order in Democratic Taiwan from the Policeman`s Point of View. Law & Society Review, 41(3), 665-697. Retrieved from www.jstor.org/stable/4623398
Morgan, P. A. (1999). Risking Relationships: Understanding the Litigation Choices of Sexually Harassed Women. Law & Society Review, 33(1), 67-92. doi:10.2307/3115096
Putnam, R. D. (1996).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civic America. Policy: A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and Ideas, 12(1), 3.
Sabel, C. F. (1993). Studied Trust: Building New Forms of Cooperation in a Volatile Economy. Human Relations, 46(9), 1133-1170. doi:10.1177/001872679304600907
Silbey, S. S. (2005). AFTER LEGAL CONSCIOUSNESS.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 1(1), 323-368. doi:10.1146/annurev.lawsocsci.1.041604.115938
Tungnirun, A. (2018). Practising on the Moon: Globalization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of Foreign Corporate Lawyers in Myanmar. 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5(1), 49-67. doi:http://dx.doi.org/10.1017/als.2017.30
Wang, H.-T. (2019). Justice, Emotion, and Belonging: Legal Consciousness in a Taiwanese Family Conflict. Law & Society Review, 53(3), 764-790. doi:10.1111/lasr.12422
William, L. F. F., Abel, R. L., & Sarat, A. (1980). 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putes: Naming, Blaming, Claiming. Law & Society Review, 15(3/4), 631-654. doi:10.2307/3053505
Young, K. M. (2014). Everyone Knows the Game: 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e Hawaiian Cockfight. Law & Society Review, 48(3), 499-530. doi:10.1111/lasr.12094
英文專書:
Engel, D., & Munger, F. (2003). Rights of Inclusion: Law and Identity in the Life Stories of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ngel, D. M., & Engel, J. S. (2010). Tort, custom, and karma: Globalization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in Thailan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uhmann, N. (1982). Trust and Powe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Mackenzie, C., & Stoljar, N. (2000). Relational Autonomy: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Autonomy, Agency, and the Social Self.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ann, M. W. (1994). Rights at Work: Pay Equity Reform and the Politics of Legal Mobilization: Univ of Chicago Press.
Merry, S. E. (1990). Getting Justice and Getting Even: Legal Consciousness among Working-Class American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mmsen, W. J.(1989).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of Max Weber: Collected Essay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Simon and schuster.
Putnam, R. D., & Leonardi, R.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z, J. (1995). Ethics in the Public Domain: Essays in the Morality of Law and Politics. . New York: Clarendon Press.
Sarat, A., & Kearns, T. R.(2009/1995). Law in Everyday Lif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英文網路文獻:
Solum, L. (2010). Legal theory Lexicon: Legitimacy. Retrieved from https://lsolum.typepad.com/legaltheory/2010/01/legal-theory-lexicon-legitimacy.html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0268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