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論「車手」之刑事責任
A Study on Criminal Liability of Money Mule
作者 姚孟岑
YAO, MENG-TSEN
貢獻者 許恒達
Hsu, Heng-Da
姚孟岑
YAO, MENG-TSEN
關鍵詞 車手
加重詐欺罪
參與犯罪組織罪
洗錢罪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Mar-2021 14:40:37 (UTC+8)
摘要   依我國內政部警政署主要警政統計指標顯示,我國詐欺犯罪呈現穩定存在並長期占據犯罪類型前三名,復依我國內政部統計處於108年4月27日公告之消息顯示,107年間因金融機構攔阻民眾遭詐騙之攔阻金額高達1億4,184萬餘元,而實際遭詐騙之金額遠高於此,詐騙金額之龐鉅可見一斑,足見詐欺犯罪對我國金融秩序及社會治安之影響已產生嚴重之危害。
  有鑑於詐欺犯罪對我國經濟秩序所帶來的危害,再加上電信詐欺之低成本、隱密性及查緝困難等特性,電信詐欺在所有詐欺案件犯罪類型中占有相當重要比例,而電信詐欺類型犯罪係集合電信流、資金流、網路流及車手集團,實行詐騙取得被害人財物,分工細膩,層層負責,由多人縝密分工完成之集團性犯罪,而其中不論係電信、資金流或網路流之詐騙集團成員,多係透過網際網路間接接觸被害人或隱身於幕後提供犯罪所需工具,僅車手從事高風險之前線工作,親自現身至自動提款設備或直接與被害人接觸取得款項,而若無車手自被害人處取得財物,詐欺集團亦無從運行,故車手於詐騙集團中實占有舉足輕重之地位,亦往往成為偵查機關查緝之主要對象,車手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本文主要探討,我國立法機關為有效抑制詐欺集團,於短短不到五年期間,先後增訂刑法第339條之4加重詐欺罪、修正洗錢防制法及鬆綁組織犯罪之成立要件,而車手相對於詐欺集團其他成員,必須親自現身從事領款工作,因而成為查緝的主要目標,且動輒涉犯數罪名,而在如此嚴密圍堵詐欺犯罪之情況下,詐欺案件之發生件數卻未因此削減,足見立法機關一味加重刑責或放寬犯罪成立要件之立法政策未見成效。從而,本文期許藉由深入探討車手之提款行為究應如何評價,釐清車手之刑事責任,進而提出結論及刑事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一、專書與專書論文
王皇玉,加重詐欺罪之解釋與適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20期,2017年11月,67-80頁。
王皇玉,刑法總則,新學林出版社,2019年8月。
古承宗,以「人的不法」為中心的犯罪支配理論,刑法總則修正十年之回顧與前瞻,新學林出版社,2019年4月,253-285頁。
李聖傑,洗錢罪的可罰基礎與釋義,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社,2017年8月,33-49頁。
孟維德,跨國犯罪,五南出版社,2017年9月。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元照出版社,2008年1月。
林順益、邱錦添,最新洗錢防制法實用,元照出版社,2019年1月。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出版社,2019年3月。
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修正法篇(上),元照出版社,2005年10月。
馬躍中,經濟刑法-全球化的犯罪抗制,元照出版社,2017年3月。
許恒達,組織犯罪3.0,犯罪、資恐與洗錢:如何有效訴追犯罪?,2017年8月,38-58頁。
許義寶,洗錢犯罪,跨國(境)組織犯罪理論與執法實踐之研究─分論,元照出版社,2012年5月,1-36頁。
許澤天,刑法分則(上):財產法益篇,新學林出版社,2020年7月。
陳子平,刑法各論(上),元照出版社,2017年9月。
陳子平,刑法總論,元照出版社,2015年9月。
黃惠婷,刑法案例研習(三),新學林出版社,2011年12月。
楊雲驊、林麗瑩,洗錢犯罪不法所得之沒收,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社,2017年8月,51-80頁。
蔡佩玲,洗錢防制法新法修正重點解析,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社,2017年8月,3-32頁。
蔡聖偉,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元照出版社, 2017年2月。
韓忠謨、吳景芳增補,刑法各論,三民出版社,1990年9月。
二、期刊論文
王乃彥,洗錢罪的保護法益與體系地位—以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1項為主題,檢察新論,第3期,2008年1月,305-321頁。
王兆鵬,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評析,臺大法學論叢,28卷1期,1998年10月,167-215頁。
王皇玉,洗錢罪之研究-從實然面到規範面之檢驗,政大法學評論,第132期,2013年4月,215-260頁。
王皇玉,論販賣毒品罪,政大法學評論,第84期,2005年4月,225-275頁。
王紀軒,參與犯罪組織的認定―新北地方法院九十九年度重訴字第五八號及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訴字第三六一九號判決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58期,2016年11月,204-214頁。
王紀軒,組織犯罪的規範適用與立法檢討,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50期,2016年12月,133-189頁。
古承宗,論「車手」作為詐欺罪之共同正犯,玄裝大學法律學報,第22期,2014年12月,273-334頁。
甘添貴,刑法的正犯與共犯:第一講—共同正犯的本質,月旦法學教室,第6期,2003年4月,133-143頁。
甘添貴,責任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20期,2004年6月,35-37頁。
李秉錡,分析洗錢犯罪之構成要件-兼評數則交付帳戶案件之判決,檢察新論,第24期,2018年8月,第100-115頁
李聖傑,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罪的規範適用檢視,月旦裁判時報,第39期,2015年9月,52-58頁。
李聖傑,洗錢防制新法之立法評析,月旦刑事法評論,第4期,2017年3月,121-122頁。
李聖傑,關於2014年6月18日詐欺犯罪修法之評析,月旦法學教室,第148期,2015年2月,67-74頁。
孟維德,跨國組織犯罪的網絡分析與預防,軍法專刊,64卷3期,2018年6月, 11-42頁。
林鈺雄,想像競合犯可否宣告輕罪保安處分?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306號案鑑定意見書,月旦法學雜誌,第299期,2020年4月,65-94頁。
林臻嫺,詐欺集團車手與洗錢罪—評最高法院108度台上字第1744號刑事判決,國會季刊,48卷1期,2020年3月,54-75頁。
林臻嫺,論參與犯罪組織與首次加重詐欺想像競合後之強制工作爭議,檢察新論,第26期,2019年8月,89-93頁。
柯耀程,「車手」共同正犯的共同性研判--兼論最高法院一○○年度台上字第二八三三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7期,2012年10月,50-58頁。
許恒達,強制工作與想像競合封鎖作用的法定前提:兼評最高法院108年台上大字第2306號刑事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299期,2020年4月,107-131頁。
許恒達,評新修正洗錢犯罪及實務近期動向,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8:3特刊期,2019年11月,1435-1502頁。
楊雲驊,車手強制工作與想像競合—評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306號裁定,台灣法學雜誌,第389期,2020年4月,1-10頁。
蔡聖偉,參與犯罪組織罪與加重詐欺罪的競合—評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066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92期,2019年8月,181-191頁。
蔣念祖,洗防、資恐立法進程與國際評鑑,萬國法律,第222期,2018年12月,34-47頁。
薛智仁,再論想像競合之輕罪封鎖作用,月旦法學雜誌,第299期,2020年4月,95-106頁。
薛智仁,相續共同正犯概念之商榷,月旦刑事法評論,第1期,2016年6月,100-122頁。
薛智仁,想像競合之輕罪封鎖作用—評最高法院108度台上字第337號刑事判決,且旦裁判時報,第49期,2019年8月,49-58頁。
三、學位論文
于自強(2018),從台灣國際法律地位論我國電信詐欺之刑事管轄權,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珮筠(2018),跨境詐欺組織犯罪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華欣(2011),兩岸共同打擊犯之研究—以偵辦新興詐欺犯罪為例,金門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芳雄(2010),兩岸跨境犯罪之研究—以新興詐欺集團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宇桓(2011),兩岸共同打搫電信詐欺犯罪之研究—以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機制分析,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晨(2017),兩岸反洗錢法制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曾含雅(2019),特殊洗錢罪之研究—以澳洲法制之合理轉化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曾雅芬(2016),行騙天下:臺灣跨境電信詐欺犯罪網絡之分析,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昭彤(2018),洗錢罪之解釋與判決研究,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強(2016),我國防制組織犯罪策略成效之探討,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596103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6103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許恒達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su, Heng-Da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姚孟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AO, MENG-TS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姚孟岑zh_TW
dc.creator (作者) YAO, MENG-TSEN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r-2021 14:40:37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r-2021 14:40:3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r-2021 14:40:3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596103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411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96103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依我國內政部警政署主要警政統計指標顯示,我國詐欺犯罪呈現穩定存在並長期占據犯罪類型前三名,復依我國內政部統計處於108年4月27日公告之消息顯示,107年間因金融機構攔阻民眾遭詐騙之攔阻金額高達1億4,184萬餘元,而實際遭詐騙之金額遠高於此,詐騙金額之龐鉅可見一斑,足見詐欺犯罪對我國金融秩序及社會治安之影響已產生嚴重之危害。
  有鑑於詐欺犯罪對我國經濟秩序所帶來的危害,再加上電信詐欺之低成本、隱密性及查緝困難等特性,電信詐欺在所有詐欺案件犯罪類型中占有相當重要比例,而電信詐欺類型犯罪係集合電信流、資金流、網路流及車手集團,實行詐騙取得被害人財物,分工細膩,層層負責,由多人縝密分工完成之集團性犯罪,而其中不論係電信、資金流或網路流之詐騙集團成員,多係透過網際網路間接接觸被害人或隱身於幕後提供犯罪所需工具,僅車手從事高風險之前線工作,親自現身至自動提款設備或直接與被害人接觸取得款項,而若無車手自被害人處取得財物,詐欺集團亦無從運行,故車手於詐騙集團中實占有舉足輕重之地位,亦往往成為偵查機關查緝之主要對象,車手之重要性可見一斑。
  本文主要探討,我國立法機關為有效抑制詐欺集團,於短短不到五年期間,先後增訂刑法第339條之4加重詐欺罪、修正洗錢防制法及鬆綁組織犯罪之成立要件,而車手相對於詐欺集團其他成員,必須親自現身從事領款工作,因而成為查緝的主要目標,且動輒涉犯數罪名,而在如此嚴密圍堵詐欺犯罪之情況下,詐欺案件之發生件數卻未因此削減,足見立法機關一味加重刑責或放寬犯罪成立要件之立法政策未見成效。從而,本文期許藉由深入探討車手之提款行為究應如何評價,釐清車手之刑事責任,進而提出結論及刑事政策建議。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車手之概念…………………………………………………4
第三節 研究方法……………………………………………………8
第四節 研究架構……………………………………………………9
第貳章 車手與加重詐欺罪…………………………………10
第一節 我國加重詐欺罪之法律規範…………………………………11
第二節 相續共同正犯之概念 ………………………………………21
第三節 修法後的實務發展 …………………………………………26
第四節 本文見解……………………………………………………29
第參章 車手與參與犯罪組織罪……………………………………………34
第一節 組織犯罪之定義……………………………………………34
第二節 我國組織犯罪條例之法律規範………………………………37
第三節 修法後的實務發展 …………………………………………46
第四節 本文見解……………………………………………………56
第肆章 車手與洗錢罪…………………………………………62
第一節  國際間之法律規範 …………………………………………62
第二節  我國之法律規範 ……………………………………………66
第三節 修法後的實務發展 …………………………………………77
第四節 本文見解……………………………………………………8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89
第一節 重點回顧 …………………………………………………89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91
參考文獻………………………………………………………………96
zh_TW
dc.format.extent 456017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6103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車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加重詐欺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參與犯罪組織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洗錢罪zh_TW
dc.title (題名) 論「車手」之刑事責任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Criminal Liability of Money Mu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與專書論文
王皇玉,加重詐欺罪之解釋與適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20期,2017年11月,67-80頁。
王皇玉,刑法總則,新學林出版社,2019年8月。
古承宗,以「人的不法」為中心的犯罪支配理論,刑法總則修正十年之回顧與前瞻,新學林出版社,2019年4月,253-285頁。
李聖傑,洗錢罪的可罰基礎與釋義,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社,2017年8月,33-49頁。
孟維德,跨國犯罪,五南出版社,2017年9月。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元照出版社,2008年1月。
林順益、邱錦添,最新洗錢防制法實用,元照出版社,2019年1月。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出版社,2019年3月。
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修正法篇(上),元照出版社,2005年10月。
馬躍中,經濟刑法-全球化的犯罪抗制,元照出版社,2017年3月。
許恒達,組織犯罪3.0,犯罪、資恐與洗錢:如何有效訴追犯罪?,2017年8月,38-58頁。
許義寶,洗錢犯罪,跨國(境)組織犯罪理論與執法實踐之研究─分論,元照出版社,2012年5月,1-36頁。
許澤天,刑法分則(上):財產法益篇,新學林出版社,2020年7月。
陳子平,刑法各論(上),元照出版社,2017年9月。
陳子平,刑法總論,元照出版社,2015年9月。
黃惠婷,刑法案例研習(三),新學林出版社,2011年12月。
楊雲驊、林麗瑩,洗錢犯罪不法所得之沒收,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社,2017年8月,51-80頁。
蔡佩玲,洗錢防制法新法修正重點解析,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社,2017年8月,3-32頁。
蔡聖偉,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元照出版社, 2017年2月。
韓忠謨、吳景芳增補,刑法各論,三民出版社,1990年9月。
二、期刊論文
王乃彥,洗錢罪的保護法益與體系地位—以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1項為主題,檢察新論,第3期,2008年1月,305-321頁。
王兆鵬,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評析,臺大法學論叢,28卷1期,1998年10月,167-215頁。
王皇玉,洗錢罪之研究-從實然面到規範面之檢驗,政大法學評論,第132期,2013年4月,215-260頁。
王皇玉,論販賣毒品罪,政大法學評論,第84期,2005年4月,225-275頁。
王紀軒,參與犯罪組織的認定―新北地方法院九十九年度重訴字第五八號及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訴字第三六一九號判決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58期,2016年11月,204-214頁。
王紀軒,組織犯罪的規範適用與立法檢討,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50期,2016年12月,133-189頁。
古承宗,論「車手」作為詐欺罪之共同正犯,玄裝大學法律學報,第22期,2014年12月,273-334頁。
甘添貴,刑法的正犯與共犯:第一講—共同正犯的本質,月旦法學教室,第6期,2003年4月,133-143頁。
甘添貴,責任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20期,2004年6月,35-37頁。
李秉錡,分析洗錢犯罪之構成要件-兼評數則交付帳戶案件之判決,檢察新論,第24期,2018年8月,第100-115頁
李聖傑,三人以上共同犯詐欺罪的規範適用檢視,月旦裁判時報,第39期,2015年9月,52-58頁。
李聖傑,洗錢防制新法之立法評析,月旦刑事法評論,第4期,2017年3月,121-122頁。
李聖傑,關於2014年6月18日詐欺犯罪修法之評析,月旦法學教室,第148期,2015年2月,67-74頁。
孟維德,跨國組織犯罪的網絡分析與預防,軍法專刊,64卷3期,2018年6月, 11-42頁。
林鈺雄,想像競合犯可否宣告輕罪保安處分?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306號案鑑定意見書,月旦法學雜誌,第299期,2020年4月,65-94頁。
林臻嫺,詐欺集團車手與洗錢罪—評最高法院108度台上字第1744號刑事判決,國會季刊,48卷1期,2020年3月,54-75頁。
林臻嫺,論參與犯罪組織與首次加重詐欺想像競合後之強制工作爭議,檢察新論,第26期,2019年8月,89-93頁。
柯耀程,「車手」共同正犯的共同性研判--兼論最高法院一○○年度台上字第二八三三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17期,2012年10月,50-58頁。
許恒達,強制工作與想像競合封鎖作用的法定前提:兼評最高法院108年台上大字第2306號刑事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299期,2020年4月,107-131頁。
許恒達,評新修正洗錢犯罪及實務近期動向,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8:3特刊期,2019年11月,1435-1502頁。
楊雲驊,車手強制工作與想像競合—評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上大字第2306號裁定,台灣法學雜誌,第389期,2020年4月,1-10頁。
蔡聖偉,參與犯罪組織罪與加重詐欺罪的競合—評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1066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92期,2019年8月,181-191頁。
蔣念祖,洗防、資恐立法進程與國際評鑑,萬國法律,第222期,2018年12月,34-47頁。
薛智仁,再論想像競合之輕罪封鎖作用,月旦法學雜誌,第299期,2020年4月,95-106頁。
薛智仁,相續共同正犯概念之商榷,月旦刑事法評論,第1期,2016年6月,100-122頁。
薛智仁,想像競合之輕罪封鎖作用—評最高法院108度台上字第337號刑事判決,且旦裁判時報,第49期,2019年8月,49-58頁。
三、學位論文
于自強(2018),從台灣國際法律地位論我國電信詐欺之刑事管轄權,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珮筠(2018),跨境詐欺組織犯罪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華欣(2011),兩岸共同打擊犯之研究—以偵辦新興詐欺犯罪為例,金門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芳雄(2010),兩岸跨境犯罪之研究—以新興詐欺集團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宇桓(2011),兩岸共同打搫電信詐欺犯罪之研究—以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機制分析,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晨(2017),兩岸反洗錢法制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曾含雅(2019),特殊洗錢罪之研究—以澳洲法制之合理轉化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曾雅芬(2016),行騙天下:臺灣跨境電信詐欺犯罪網絡之分析,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昭彤(2018),洗錢罪之解釋與判決研究,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強(2016),我國防制組織犯罪策略成效之探討,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0189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