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承攬關係下原事業單位職業災害預防責任之探討
A study on the legal liability for occupational accidents prevention in the relation of subcontract
作者 劉怡君
Liu, Yi-Chun
貢獻者 王惠玲
Wang, Huei-Ling
劉怡君
Liu, Yi-Chun
關鍵詞 原事業單位
職業災害預防
告知義務
督促義務
統括安全衛生管理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Mar-2021 14:43:13 (UTC+8)
摘要 承攬關係下職業災害頻傳,為實現職業災害預防制度降低職業災害發生頻率與強度,以保護勞動力之目的,原事業單位與承攬人皆被納入職業災害預防體系,然而本文透過相關文獻分析及判決見解的整理,發現在勞動基準法及職業安全衛生法所特別規範之「原事業單位」,因無明確定義,雖然保有可就個案判斷的彈性,但是對於原事業單位的認定結果,在判決之間有相當差異。
而現行法對於原事業單位之預防義務規範,有事前告知義務、督促義務及統合管理義務等,義務內涵亦不明確,且在不同的要件下所需負擔的義務不同,尚須視承攬的實際情形,才能確認其應負何種程度預防義務,且各項義務如不整合,亦無法發揮預防功能,因此原事業單位作為預防責任主體的角色定位不明確、所能發揮之預防功能亦被削弱。
原事業單位作為職業災害預防主體之判斷標準,除了因其為以其事業交付承攬之定作人,而應具備職業災害預防可能性,因此不能單純就事業單位有無進行實質管理、有無配置相關人力來判斷是否具有職業災害預防責任,原事業單位開啟一社會活動,且該社會活動具有一定的風險,爰需負擔風險控管之義務,因此應從此觀點認定原事業單位,並整合原事業單位負擔之義務內容,義務內容的明確化可降低法令適用之困難,並提升原事業單位之職業災害預防功能。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專書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2015年6月。
林更盛,勞動法案例研究(一),2018年,臺北:五南。
焦興鎧、劉志鵬、王松柏、劉士豪、邱駿彥、黃馨慧、黃程貫、林更盛、魏千峰、陳金泉、林佳和、王惠玲、王能君、陳建文、鄭津津、郭玲惠、郝鳳鳴、楊通軒、鄭傑夫,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2009年9月,2版,臺灣勞動法學會編。
黃程貫,勞動法,1996年,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第五版),2015年,臺北:翰蘆。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第四版),2012年,臺北:翰蘆。
黃越欽、王惠玲、張其恆合著,職災補償理論-中美英德日五國比較,1995年,臺北:五南。
楊通軒,勞工保護法理埨與實務,2019年,臺北:五南。

(二)期刊
王怡蘋,論侵權行為法之作為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116期,2010年8月,頁47-102。
何彥陞,職業安全衛生職業災害罪之刑事判決與案例分析,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2016年,第24卷第1期,頁102-114。
周兆昱,僱用人安全保護義務規範功能之探討─以民法第四百八十三條之一為中心,財產法暨經濟法雜誌第24期,2010年12月,頁1-45。
林更盛,承攬關係中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九四八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002年,第34期,台北: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社,頁64-74。
林誠二,論勞工服勞務受害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5期,2000年10月,頁123-134。
徐婉寧,民法第483條之一之研究-以我國實務見解及日本法為素材,2014年,政大法律評論第138期,頁237-304。
陳聰富,論過失侵害利益之侵權責任:區別權利侵害與利益侵害的困境與突破,臺大法學論叢;46卷1期,2017年3月,頁135-200。
劉士豪,勞動關係中雇主受領勞務遲延,勞工研究,2006年12月,第6卷第2期,頁1-24。
劉志鵬,民法債編修正對勞動契約關係之影響,法令月刊,2000年10月,第51卷第10期,頁392-400。
謝佳伯,職災責任誰屬訴訟案例說分明,營建知訊,2014年9月,第380期,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頁33-39。

(三)政府研究
林更盛,勞動派遣關係中雇主義務的界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100-2410-H-029-010-),101年,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2年,〈工程專案管理、監造與施工安全管理整合之研究〉。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5年,〈職業安全衛生法雇主一般責任之研究〉。

(四)網際網路
張淑卿,立法院法制局「勞工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法案評估之研究成果,撰成日期100年11月,,引自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88&pid=84377。

二、日文
(一)專書
安西愈,建設労働災害と企業の4大責任,労働調査会,2009年。
安西愈,建設労働災害と発注者の責任,労働調査会,2001年。
菅野和夫、安西愈、野川忍,判例労働法3,第一法規株式會社,2014年,初版。
大内伸哉,最新重要判例200[労働法]第4版,東京:弘文堂,2016年。
労働調査会出版局,労働安全衛生法の詳解(改訂3版)労働安全衛生法の逐条解説,労働調査会,2009年。

(二)期刊
荒木尚志,労働立法における努力義務規定の機能−日本型ソフトロー・アプローチ?−,COEソフトロー・ディスカッション・ペーパー・シリーズCOESOFTLAW-2004-11,東京大學。
高木元也,公共工事発注者の安全配慮に関する実態と課題,土木學會論文集F6(安全問題),2012年,Vol.68 No.2,I-138-139。
松本克美,合意なき労働関係における債務不履行責任成立の可否,強制連行・強制労働と安全配慮義務(二・完),立命館法学,2000年5号(273号)。

三、英文刊物
International labour conference,106th session. (2017) “Working together to promote a safe and healthy working environment”, General survey on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struments concerning the promotional framework, construction, mines and agricultur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training programmes. “Construction OS&H for client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model course handbook”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104262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62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惠玲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ang, Huei-L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怡君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u, Yi-Ch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劉怡君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u, Yi-Chunen_US
dc.date (日期) 202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r-2021 14:43:13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r-2021 14:43: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r-2021 14:43:1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262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413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262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承攬關係下職業災害頻傳,為實現職業災害預防制度降低職業災害發生頻率與強度,以保護勞動力之目的,原事業單位與承攬人皆被納入職業災害預防體系,然而本文透過相關文獻分析及判決見解的整理,發現在勞動基準法及職業安全衛生法所特別規範之「原事業單位」,因無明確定義,雖然保有可就個案判斷的彈性,但是對於原事業單位的認定結果,在判決之間有相當差異。
而現行法對於原事業單位之預防義務規範,有事前告知義務、督促義務及統合管理義務等,義務內涵亦不明確,且在不同的要件下所需負擔的義務不同,尚須視承攬的實際情形,才能確認其應負何種程度預防義務,且各項義務如不整合,亦無法發揮預防功能,因此原事業單位作為預防責任主體的角色定位不明確、所能發揮之預防功能亦被削弱。
原事業單位作為職業災害預防主體之判斷標準,除了因其為以其事業交付承攬之定作人,而應具備職業災害預防可能性,因此不能單純就事業單位有無進行實質管理、有無配置相關人力來判斷是否具有職業災害預防責任,原事業單位開啟一社會活動,且該社會活動具有一定的風險,爰需負擔風險控管之義務,因此應從此觀點認定原事業單位,並整合原事業單位負擔之義務內容,義務內容的明確化可降低法令適用之困難,並提升原事業單位之職業災害預防功能。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研究範圍...................3
第四節 研究架構............................4
第二章 職業災害預防制度規範.................5
第一節 民法上之義務........................5
第一項 承攬關係............................5
第二項 定作人..............................8
第三項 各級承攬人..........................11
第二節 勞動法上之義務......................13
第一項 職業安全衛生之相關法規...............13
第二項 原事業單位預防之職業災害範圍..........17
第三項 原事業單位之認定.....................19
第四項 原事業單位之預防義務內容..............23
第三章 我國法院實務見解.....................27
第一節 原事業單位之認定.....................27
第二節 共同作業之認定.......................34
第三節 原事業單位之預防義務..................36
第一項 事前告知義務.........................36
第二項 共同作業時之必要措施與督促義務.........38
第四節 違反時之責任.........................40
第五節 現行法制之爭點.......................41
第一項 原事業單位認定標準不一................41
第二項 原事業單位之定位不明..................43
第三項 預防義務容易流於形式..................44
第四章 日本職業災害預防之法制................47
第一節 民法上職業災害預防義務................47
第一項 安全配慮義務.........................47
第二項 承攬關係下之安全配慮義務..............49
第二節 勞動法上之預防義務...................50
第一項 事業單位............................50
第二項 為定作人及承攬人之事業單位............54
第三項 違反時之責任.........................60
第三節 與我國之比較.........................62
第一項 責任主體之定位.......................62
第二項 職業災害預防能力之認定................65
第三項 對「履約過程」之指揮監督..............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9
參考文獻...................................72
zh_TW
dc.format.extent 189805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62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原事業單位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職業災害預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告知義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督促義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統括安全衛生管理zh_TW
dc.title (題名) 承攬關係下原事業單位職業災害預防責任之探討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legal liability for occupational accidents prevention in the relation of subcontrac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專書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2015年6月。
林更盛,勞動法案例研究(一),2018年,臺北:五南。
焦興鎧、劉志鵬、王松柏、劉士豪、邱駿彥、黃馨慧、黃程貫、林更盛、魏千峰、陳金泉、林佳和、王惠玲、王能君、陳建文、鄭津津、郭玲惠、郝鳳鳴、楊通軒、鄭傑夫,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2009年9月,2版,臺灣勞動法學會編。
黃程貫,勞動法,1996年,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第五版),2015年,臺北:翰蘆。
黃越欽,勞動法新論(第四版),2012年,臺北:翰蘆。
黃越欽、王惠玲、張其恆合著,職災補償理論-中美英德日五國比較,1995年,臺北:五南。
楊通軒,勞工保護法理埨與實務,2019年,臺北:五南。

(二)期刊
王怡蘋,論侵權行為法之作為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116期,2010年8月,頁47-102。
何彥陞,職業安全衛生職業災害罪之刑事判決與案例分析,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2016年,第24卷第1期,頁102-114。
周兆昱,僱用人安全保護義務規範功能之探討─以民法第四百八十三條之一為中心,財產法暨經濟法雜誌第24期,2010年12月,頁1-45。
林更盛,承攬關係中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九四八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002年,第34期,台北: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社,頁64-74。
林誠二,論勞工服勞務受害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5期,2000年10月,頁123-134。
徐婉寧,民法第483條之一之研究-以我國實務見解及日本法為素材,2014年,政大法律評論第138期,頁237-304。
陳聰富,論過失侵害利益之侵權責任:區別權利侵害與利益侵害的困境與突破,臺大法學論叢;46卷1期,2017年3月,頁135-200。
劉士豪,勞動關係中雇主受領勞務遲延,勞工研究,2006年12月,第6卷第2期,頁1-24。
劉志鵬,民法債編修正對勞動契約關係之影響,法令月刊,2000年10月,第51卷第10期,頁392-400。
謝佳伯,職災責任誰屬訴訟案例說分明,營建知訊,2014年9月,第380期,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頁33-39。

(三)政府研究
林更盛,勞動派遣關係中雇主義務的界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100-2410-H-029-010-),101年,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2年,〈工程專案管理、監造與施工安全管理整合之研究〉。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5年,〈職業安全衛生法雇主一般責任之研究〉。

(四)網際網路
張淑卿,立法院法制局「勞工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法案評估之研究成果,撰成日期100年11月,,引自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88&pid=84377。

二、日文
(一)專書
安西愈,建設労働災害と企業の4大責任,労働調査会,2009年。
安西愈,建設労働災害と発注者の責任,労働調査会,2001年。
菅野和夫、安西愈、野川忍,判例労働法3,第一法規株式會社,2014年,初版。
大内伸哉,最新重要判例200[労働法]第4版,東京:弘文堂,2016年。
労働調査会出版局,労働安全衛生法の詳解(改訂3版)労働安全衛生法の逐条解説,労働調査会,2009年。

(二)期刊
荒木尚志,労働立法における努力義務規定の機能−日本型ソフトロー・アプローチ?−,COEソフトロー・ディスカッション・ペーパー・シリーズCOESOFTLAW-2004-11,東京大學。
高木元也,公共工事発注者の安全配慮に関する実態と課題,土木學會論文集F6(安全問題),2012年,Vol.68 No.2,I-138-139。
松本克美,合意なき労働関係における債務不履行責任成立の可否,強制連行・強制労働と安全配慮義務(二・完),立命館法学,2000年5号(273号)。

三、英文刊物
International labour conference,106th session. (2017) “Working together to promote a safe and healthy working environment”, General survey on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struments concerning the promotional framework, construction, mines and agricultur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training programmes. “Construction OS&H for client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model course handbook”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0178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