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影響家暴案件相對人施暴型態選擇之因素分析─以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通報案件為例
The Determinants of Violent Type in Domestic Violence Cases:Evidence from New Taipei City Police Department
作者 蔡明璋
Tsai, Ming-Chang
貢獻者 黃柏鈞
Huang, Po-Chun
蔡明璋
Tsai, Ming-Chang
關鍵詞 家暴
施暴型態
肢體暴力
精神暴力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Mar-2021 14:48:36 (UTC+8)
摘要 自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及有統計數據以來,我國之家庭暴力案件發生統計數字日趨增加,時至今日,每年發生之總件數竟增加到了兩倍超過,其中又以新北市所發生之案件總數占比最高,高居各縣市之冠,其中各通報系統當中,又以警政通報系統所接受通報之案件總數量遠高過於社政、衛生及教育等其他通報系統,最具有研究價值。而暴力的種類也隨著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修正後,從僅肢體暴力及精神暴力兩種施暴型態類別增加到目前現行之家庭暴力通報單上之肢體暴力、精神暴力、經濟暴力和性暴力共四種施暴型態。
本研究以2019年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通報之家暴案件為樣本,以線性機率模型分析,在相對人資料、是否為親密關係暴力及家庭暴力原因等三大構面下找出影響家暴案件相對人施暴型態選擇之因素,惟因經濟暴力和性暴力占總樣本數量實在過少,故本研究僅針對肢體暴力及精神暴力此二種最大宗的暴力型態進行實證分析。實證發現,被解釋變數為相對人選擇施以肢體暴力時,「相對人是否有工作」、「個性、生活習慣不合」、「財務支配或借貸問題」、「子女教養問題」、「酗酒」及「照顧壓力」等6項解釋變數達到顯著性;被解釋變數為相對人選擇施以精神暴力時,「相對人是否有工作」、「是否為親密關係暴力」、「個性、生活習慣不合」、「感情、外遇問題」、「親屬間相處問題」、「財務支配或借貸問題」、「經濟狀況不佳」、「子女教養問題」、「酗酒」、「疑似或罹患精神疾病」、「不良嗜好、賭博、出入不正當場所」及「施用毒品、禁藥或迷幻物品」等12項達到顯著性,為本研究關鍵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另以家庭暴力原因是否「酗酒」作為調節變數,經過實證研究,於「施以肢體暴力」總計有「相對人是否為女性X酗酒」、「相對人是否有工作X酗酒」以及「是否為親密關係暴力X酗酒」等3項交叉項達到顯著性,而於相對人選擇施以精神暴力部分亦同。最後以probit model檢驗後發現,模型仍維持穩健性。最後,本研究希冀透過分析,能了解究竟影響家庭暴力案件中相對人施以不同型態之關鍵因素為何,以對症下藥投以適當之預防能量,達到有效減少家庭暴力,家庭及社會功能更祥和健全!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珮玲、顏玉如(2018),「親密關係經濟暴力量表之發展」,《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2(2),135-179。
王瑞霖(2010),「男性親密暴力加害人婚姻互動與暴力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古蕙瑄(2011),「從生態系統理論看親密到暴力的關係轉換-親密暴力加害人的個案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呂旭亞(2010),「增進家庭暴力加害人認知教育團體暨帶領人成效計畫」,《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沈慶鴻、郭豐榮(2005),「強制戒癮家暴加害人飲酒經驗、戒癮態度及暴力行為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31-53。
吳慈恩(2000),《邁向希望的春天--婚姻暴力受虐經驗之分析與防治實踐》,高雄:高雄家協出版社。
吳莊斌(2016),「男性家暴加害者之家暴特質類型與生命歷程分析」,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明傑(2011),「男性婚姻暴力加害人之致命危險評估:DA量表與CTS量表在我國適用之再研究」,《犯罪學期刊》,14(1),31-68。
林宜詩(2014),「親密關係中精神暴力受害者求助正式體系的經驗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2005),《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臺北:巨流。
陳若璋(1992),「臺灣婚姻暴力高危險因子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1,123-160。
陳高德(2003),「臺灣婚姻暴力之男性加害人」,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淑玫、吳明珍、王郁婷、李姿瑩、鄭友芳(2012年3月),「親密關係精神暴力之探討~『看不見的傷痕』-有那麼嚴重嗎?」,《現代婦女基金會101年度婦女人身安全實務研討會論文》,臺北。
游志遠、黃宗正、游郁芳、何春吉(2008),「審前鑑定之家庭暴力加害人的特質分析-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經驗」,《臺灣家庭暴力暨性犯罪處遇協會第二屆年會壁報論文》,高雄。
黃志中(2000),《臺灣婚姻暴力之臨床現況與發現》,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主辦。
黃翠紋(2005),「婚姻暴力加害人危險評估量表建構之研究—從警察分局家庭暴力防治官的觀點」,《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3年度專題研究案。臺北:法務部。
游美貴(2015),《家庭暴力防治:社工對被害人服務實務》,臺北:洪葉。
鄭瑞隆(2004),《親密暴力:成因、後果與防治》,嘉義:蜂鳥。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3),家庭暴力防治/宣導專區/常見問答/什麼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定義。資料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ps/cp-1160-7999-105.html
蔡寶嬌(2004),「遭受逮捕家庭暴力加害人屬性、暴力型態及其起訴狀況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英文部分
Blau P. M.(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Wiley.
Bronfenbrenner, U.(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design.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reech et al.(2012),“Psychological/verbal abuse and uti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care in perinatal women seeking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15(5), 361-365.
Gelles, R. J.(1974), The violent home : A study of physical aggression between husbands and wives, Beverly Hilles, CA: Sage Publications.
Gelles, R. J.(1993),“Book review:Family sexual abuse,frontl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Contemporary Psychology,38(6), 611-612.
Germain et al.(1980), The Life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Lazarus et al.(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Marx et al.(1970), 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els: Selected Works,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Postmus et al.(2016), “Measuring Economic Abuse in the Lives of Surviors:Revising the Scale of Econimic Abuse,”Violence Against Women, 22(6), 692-703.
Wilson,E. O.(1993), Biophilia and the Conservation Ethic.In S. R. Kellert & E. O. Wilson(Eds.),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pp.31–40),”Washington, D.C. USA: Island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792108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2108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柏鈞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uang, Po-Chu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明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ai, Ming-Ch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明璋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ai, Ming-Cha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Mar-2021 14:48:36 (UTC+8)-
dc.date.available 2-Mar-2021 14:48: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Mar-2021 14:48:3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92108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416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92108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及有統計數據以來,我國之家庭暴力案件發生統計數字日趨增加,時至今日,每年發生之總件數竟增加到了兩倍超過,其中又以新北市所發生之案件總數占比最高,高居各縣市之冠,其中各通報系統當中,又以警政通報系統所接受通報之案件總數量遠高過於社政、衛生及教育等其他通報系統,最具有研究價值。而暴力的種類也隨著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修正後,從僅肢體暴力及精神暴力兩種施暴型態類別增加到目前現行之家庭暴力通報單上之肢體暴力、精神暴力、經濟暴力和性暴力共四種施暴型態。
本研究以2019年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通報之家暴案件為樣本,以線性機率模型分析,在相對人資料、是否為親密關係暴力及家庭暴力原因等三大構面下找出影響家暴案件相對人施暴型態選擇之因素,惟因經濟暴力和性暴力占總樣本數量實在過少,故本研究僅針對肢體暴力及精神暴力此二種最大宗的暴力型態進行實證分析。實證發現,被解釋變數為相對人選擇施以肢體暴力時,「相對人是否有工作」、「個性、生活習慣不合」、「財務支配或借貸問題」、「子女教養問題」、「酗酒」及「照顧壓力」等6項解釋變數達到顯著性;被解釋變數為相對人選擇施以精神暴力時,「相對人是否有工作」、「是否為親密關係暴力」、「個性、生活習慣不合」、「感情、外遇問題」、「親屬間相處問題」、「財務支配或借貸問題」、「經濟狀況不佳」、「子女教養問題」、「酗酒」、「疑似或罹患精神疾病」、「不良嗜好、賭博、出入不正當場所」及「施用毒品、禁藥或迷幻物品」等12項達到顯著性,為本研究關鍵之影響因素。
本研究另以家庭暴力原因是否「酗酒」作為調節變數,經過實證研究,於「施以肢體暴力」總計有「相對人是否為女性X酗酒」、「相對人是否有工作X酗酒」以及「是否為親密關係暴力X酗酒」等3項交叉項達到顯著性,而於相對人選擇施以精神暴力部分亦同。最後以probit model檢驗後發現,模型仍維持穩健性。最後,本研究希冀透過分析,能了解究竟影響家庭暴力案件中相對人施以不同型態之關鍵因素為何,以對症下藥投以適當之預防能量,達到有效減少家庭暴力,家庭及社會功能更祥和健全!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第一節 家庭暴力的基本定義、各種施暴型態及理論 3
第二節 影響家庭暴力相對人施暴的相關實證文獻 8
第三章 現況分析 13
第四章 實證模型設定 21
第一節 變數說明及預期影響方向 21
第二節 實證模型的建立 27
第五章 實證研究 29
第一節 各變數之基本統計量 29
第二節 各解釋變數之相關性分析 31
第三節 實證結果分析 3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0
第三節 研究限制 72
參考文獻 74
zh_TW
dc.format.extent 331709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2108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家暴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施暴型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肢體暴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精神暴力zh_TW
dc.title (題名) 影響家暴案件相對人施暴型態選擇之因素分析─以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通報案件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Determinants of Violent Type in Domestic Violence Cases:Evidence from New Taipei City Police Departmen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珮玲、顏玉如(2018),「親密關係經濟暴力量表之發展」,《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2(2),135-179。
王瑞霖(2010),「男性親密暴力加害人婚姻互動與暴力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古蕙瑄(2011),「從生態系統理論看親密到暴力的關係轉換-親密暴力加害人的個案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呂旭亞(2010),「增進家庭暴力加害人認知教育團體暨帶領人成效計畫」,《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沈慶鴻、郭豐榮(2005),「強制戒癮家暴加害人飲酒經驗、戒癮態度及暴力行為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31-53。
吳慈恩(2000),《邁向希望的春天--婚姻暴力受虐經驗之分析與防治實踐》,高雄:高雄家協出版社。
吳莊斌(2016),「男性家暴加害者之家暴特質類型與生命歷程分析」,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明傑(2011),「男性婚姻暴力加害人之致命危險評估:DA量表與CTS量表在我國適用之再研究」,《犯罪學期刊》,14(1),31-68。
林宜詩(2014),「親密關係中精神暴力受害者求助正式體系的經驗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2005),《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臺北:巨流。
陳若璋(1992),「臺灣婚姻暴力高危險因子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1,123-160。
陳高德(2003),「臺灣婚姻暴力之男性加害人」,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淑玫、吳明珍、王郁婷、李姿瑩、鄭友芳(2012年3月),「親密關係精神暴力之探討~『看不見的傷痕』-有那麼嚴重嗎?」,《現代婦女基金會101年度婦女人身安全實務研討會論文》,臺北。
游志遠、黃宗正、游郁芳、何春吉(2008),「審前鑑定之家庭暴力加害人的特質分析-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經驗」,《臺灣家庭暴力暨性犯罪處遇協會第二屆年會壁報論文》,高雄。
黃志中(2000),《臺灣婚姻暴力之臨床現況與發現》,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主辦。
黃翠紋(2005),「婚姻暴力加害人危險評估量表建構之研究—從警察分局家庭暴力防治官的觀點」,《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3年度專題研究案。臺北:法務部。
游美貴(2015),《家庭暴力防治:社工對被害人服務實務》,臺北:洪葉。
鄭瑞隆(2004),《親密暴力:成因、後果與防治》,嘉義:蜂鳥。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3),家庭暴力防治/宣導專區/常見問答/什麼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定義。資料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ps/cp-1160-7999-105.html
蔡寶嬌(2004),「遭受逮捕家庭暴力加害人屬性、暴力型態及其起訴狀況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英文部分
Blau P. M.(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Wiley.
Bronfenbrenner, U.(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design.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reech et al.(2012),“Psychological/verbal abuse and uti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care in perinatal women seeking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15(5), 361-365.
Gelles, R. J.(1974), The violent home : A study of physical aggression between husbands and wives, Beverly Hilles, CA: Sage Publications.
Gelles, R. J.(1993),“Book review:Family sexual abuse,frontl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Contemporary Psychology,38(6), 611-612.
Germain et al.(1980), The Life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Lazarus et al.(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Marx et al.(1970), 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els: Selected Works,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Postmus et al.(2016), “Measuring Economic Abuse in the Lives of Surviors:Revising the Scale of Econimic Abuse,”Violence Against Women, 22(6), 692-703.
Wilson,E. O.(1993), Biophilia and the Conservation Ethic.In S. R. Kellert & E. O. Wilson(Eds.), “The Biophilia Hypothesis(pp.31–40),”Washington, D.C. USA: Island Press.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0195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