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銀行法遵主管法意識-多元的法律協力實踐者
Legal Compliance Officers and Legal Consciousness:Multiple Cooperative Practices in the Banks
作者 林坤地
Lin, Kun-Ti
貢獻者 王曉丹
Wang, Hsiao-Tan
林坤地
Lin, Kun-Ti
關鍵詞 法令風險
法律人
法遵治理
法意識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1-Jun-2021 14:57:16 (UTC+8)
摘要 金融產業屬於國內外金融主管機關高度監理的特許行業,國內金管會2021年編列罰款收入預算2.5億元,以顯示高度監管的決心;同時金管會藉由推動專職法遵主管制度,以降低銀行違反國內外法規風險;身為金融法律人的專職法遵主管的工作不只是解釋法律,還必須管理與協調企業組織群體遵循金融法律規範及推動法遵治理文化。
本研究藉由田野調查與訪談銀行專職法遵主管,探討專職法遵主管體驗與詮釋法律的法意識,以考察專職法遵主管作為企業實務內法律人的社會角色。法遵主管類似於離婚律師、初級法院書記官及清帝國地方官,都屬於擔任法律與人們之間的詮釋者的角色,而本文分析專職法遵主管推動銀行企業法遵治理文化的法意識,討論法遵主管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下協助銀行企業預防法令風險及推動業務發展,以梳理出彼此不同差異或發現新的意義。
研究結果顯示,專職法遵主管是遵守治理管制性制度,讓法令規範成為公司治理結構一環的法律詮釋者,其法意識是駕御銀行企業推動法令遵循及協力組織治理的靈魂。專職法遵主管雖具有法律人詮釋法律的權威,但是為了協力銀行企業預防法令風險與達成組織營運目標及組織內部群體自我關係認同,專職法遵主管必需成為多元的法律協力實踐者,但並非具有控制性社會效果的法律人。
參考文獻 書籍
1. 顏厥安、法治斌、陳連順等人合著,(2009)。法學入門。台北:元照。
2. 林徐達,(2015)。詮釋人類學。苗栗縣:桂冠圖書畫(股)公司。
3. 郭書琴,(2016)。法律人類學、法律知識與法律技術。台北:元照。

期刊論文
1. 王曉丹,(2018)。法意識探索:關係自我的情感衡平。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67 期,頁103-159。
2. 王曉丹,(2016)。敘事與正義的地方性知識-臺灣人法意識與法律空間的民族誌。月旦法學雜誌,第249期,頁5-19。
3. 王曉丹,(2011)。法意識與法文化研究方法論:以女兒平等繼承為例-法律繼受下的法社會學研究取徑。月旦法學雜誌,第189期,頁1-20。
4. 王曉丹,(2011)。法意識與法文化研究方法論-從概念到實踐,從專家到常民。政治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中心編,法文化研究-繼受與後繼受時代的基礎法學,頁70-98。
5. 王曉丹,(2010)。初探台灣的法律與社會研究-議題與觀點。政大法學評論,第117期,頁63-108。
6. 江玉林,(2013)。台灣法律倫理規範反思-從「司法不公」與「司法公正」談起。世新法學,第7卷第1期,頁39-65。
7. 江玉林,(2012)。康德《法學的形上學基本原理》導讀。台灣法學雜誌, 第195期,頁52-66。
8. 江玉林,(2009)。你吃得安心嗎?毒牛奶事件的「法律/科技/社會」反思。月旦法學雜誌,第173期,頁63-78。
9. 江玉林,(2003)。人、法的主題與法律的考古,月旦法學教室。第12期,頁110-120。
10. 呂鵬,(2018)。法律是什麼:基於日常生活世界的現象學社會學解釋。<求索>第5期,頁144-151。
11. 李步雲,劉士平,(2003)。論法與法律意識,法學研究。第4 期,頁70-79。
12. 徐振雄,(2008)。從法律故事中的對話敘事探尋法律與法學思維的意義。人為社會學報,頁127-157。
13. 涂敏芬,(2012)。對抗制度的創新:策略行動者的能動性實踐。臺大管理論叢,第22卷第2期,頁87-118。
14. 郝建田,(2002)。法治社會執法者的法律素養。山東人大工作,第200卷,頁58。
15. 張淑媚,(2015)。德國改革教育學者P. Petersen 「共同體」概念之探究。教育研究集刊,第61輯第3期,頁81-104。
16. 張巍卓,(2014)。《共同体与社会》和滕尼斯的社会学— 以著述史为線索的思想考证。社会理论学报,第17卷第2期 ,頁271–385 。
17. 陳韻如,(2019)。「刁婦/民」的傳統中國「(非)法」秩序-預測論、潛規則與淡新檔案中的姦拐故事。 中研院法學期刊, 2019特刊1期, 頁371-454。
18.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 20 期,頁139–207。
19. 黃源盛,(1997)。從法繼受觀點論中國法律文化的傳統與轉折。法理學論叢-紀念楊日然教授,頁502。
20. 劉宏恩,(2003)。「書本中的法律」與「事實運作中的法律」。 月旦法學雜誌,第94期 ,頁336-341。
21. 蔡怡竑,(2013)。澳門公民社會與法治意識初探:行政立法與執法的視角。第26卷總第99期,頁53-69。

期刊發表
1. 郭書琴(2008)。批判的轉向-以美國法律人類學家Annelise Riles的法律民族誌研究為例。法律的跨界研究研討會 Trans-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aw,2008年4月26日。

法規
1. 信用合作社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
2. 金融機構建立遵守法令主管制度應注意事項。
3. 銀行法。
4. 金融控股公司及銀行業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

博碩士學位論文
1. 周芳琪(2015)企業跨國經營之法律遵循制度比較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2. 蘇明君(2018)銀行法令遵循制度相關問題之研究-以法遵、法務角色差異及重大裁罰個案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網際網路
1. 經濟日報(2020-09-14) / 記者邱金蘭 , 金管會將強力整頓金融業, 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 檢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39/4857887
2. 安怡芸, 強化銀行業法令遵循機制-銀行法令遵循與盡職審查調查程序-以洗錢與資恐防制法為中心 ,最後讀取日期;2020/09/30,檢自: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85277。
3. 時報資訊, 《金融》盯財管 金管會祭摔飯碗機制, 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檢自: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9%87%91%E8%9E%8D-%E7%9B%AF%E8%B2%A1%E7%AE%A1-%E9%87%91%E7%AE%A1%E6%9C%83%E7%A5%AD%E6%91%94%E9%A3%AF%E7%A2%97%E6%A9%9F%E5%88%B6-000557146.html
4. 梁鴻烈(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人暨金融業法律顧問及法遵顧問服務負責人), 這些紅線不能踩!金管會力推問責制度與詐欺風險管理, 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 檢自:https://www.bestwise.com.tw/current/post.aspx?ipost=4778
5. 趙震宇/ 法人雜誌, 讓人又愛又怕的合規官, 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 檢自:https://kknews.cc/news/3m8x5go.html。
6. 陳永惠,尤金.索提斯,2018,別讓除弊興利勢不兩立,Why Compliance Programs Fail,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檢自: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7839.html
7. 蔡大仁、羅詩敏,(2019),〈銀行家觀點〉金融界總動員 台灣最高評等幕後推手,《台灣銀行家》月刊,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檢自: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967543

英文期刊
1. Chua, L.J.& Engel, D.M. (2019). Legal Consciousness Reconsidered.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 15 (1), 73-88.
2. Sarat, A. & Felstiner, W.L. (1989). Lawyers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Law Talk in the Divorce Lawyer`s Office, The Yale Law Journal,98(8), 1663-1688.
3. Tungnirun.A.(2017). Practising on the Moon: Globalization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of Foreign Corporate Lawyers in Myanmar , 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5(2018),49-6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796104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6104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曉丹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ang, Hsiao-T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坤地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Kun-Ti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坤地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Kun-Ti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Jun-2021 14:57:16 (UTC+8)-
dc.date.available 1-Jun-2021 14:57:1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Jun-2021 14:57:1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96104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533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96104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金融產業屬於國內外金融主管機關高度監理的特許行業,國內金管會2021年編列罰款收入預算2.5億元,以顯示高度監管的決心;同時金管會藉由推動專職法遵主管制度,以降低銀行違反國內外法規風險;身為金融法律人的專職法遵主管的工作不只是解釋法律,還必須管理與協調企業組織群體遵循金融法律規範及推動法遵治理文化。
本研究藉由田野調查與訪談銀行專職法遵主管,探討專職法遵主管體驗與詮釋法律的法意識,以考察專職法遵主管作為企業實務內法律人的社會角色。法遵主管類似於離婚律師、初級法院書記官及清帝國地方官,都屬於擔任法律與人們之間的詮釋者的角色,而本文分析專職法遵主管推動銀行企業法遵治理文化的法意識,討論法遵主管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下協助銀行企業預防法令風險及推動業務發展,以梳理出彼此不同差異或發現新的意義。
研究結果顯示,專職法遵主管是遵守治理管制性制度,讓法令規範成為公司治理結構一環的法律詮釋者,其法意識是駕御銀行企業推動法令遵循及協力組織治理的靈魂。專職法遵主管雖具有法律人詮釋法律的權威,但是為了協力銀行企業預防法令風險與達成組織營運目標及組織內部群體自我關係認同,專職法遵主管必需成為多元的法律協力實踐者,但並非具有控制性社會效果的法律人。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6
第一節、 前言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4
第四節、 研究步驟 17
第五節、 章節安排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
第一節、 生活故事中的法意識 22
第二節、 意義共同體與抵抗法意識 24
第三節、 敘事正義與關係自我情感法意識 30
第四節、 律例下的權衡與恩威實踐者 27
第五節、 法律人面對法律解釋與適用時難題 41
第三章、 銀行法遵治理規範與制度 44
第一節、 我國銀行法令遵循制度 45
第二節、 彙整我國銀行違反法令遵循事件 52
第四章、 法遵在企業法令風險預防的協力 59
第一節、 法遵整合內部資源提昇服務平台綜效 60
第二節、 法遵知識社群平台成為法遵治理推手 63
第三節、 小結 65
第五章、 法遵在企業組織營運的協力 67
第一節、 法遵專業成為事業競爭利器 68
第二節、 法遵轉譯構築法令風險防疫力 70
第三節、 小結 73
第六章、 法遵在組織群體間自我關係認同的協力 75
第一節、 組織群體面對法遵治理的態度 76
第二節、 法遵同理心填補無法逾越刻板鴻溝 80
第三節、 小結 82
第七章、 結論:法遵主管的多元性 85
第一節、 金融法律人的詮釋與權威 85
第二節、 法遵治理的權宜處置與律法之鞭 87
第三節、 法遵治理的衡平性 89

表 一:受訪者資料表 19
表 二: 2018至2020年2月國銀行違反法令遵循事件統計表 53

參考文獻..........................................91
附錄:訪談同意書...................................95



zh_TW
dc.format.extent 129013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6104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法令風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律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遵治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意識zh_TW
dc.title (題名) 銀行法遵主管法意識-多元的法律協力實踐者zh_TW
dc.title (題名) Legal Compliance Officers and Legal Consciousness:Multiple Cooperative Practices in the Bank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書籍
1. 顏厥安、法治斌、陳連順等人合著,(2009)。法學入門。台北:元照。
2. 林徐達,(2015)。詮釋人類學。苗栗縣:桂冠圖書畫(股)公司。
3. 郭書琴,(2016)。法律人類學、法律知識與法律技術。台北:元照。

期刊論文
1. 王曉丹,(2018)。法意識探索:關係自我的情感衡平。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67 期,頁103-159。
2. 王曉丹,(2016)。敘事與正義的地方性知識-臺灣人法意識與法律空間的民族誌。月旦法學雜誌,第249期,頁5-19。
3. 王曉丹,(2011)。法意識與法文化研究方法論:以女兒平等繼承為例-法律繼受下的法社會學研究取徑。月旦法學雜誌,第189期,頁1-20。
4. 王曉丹,(2011)。法意識與法文化研究方法論-從概念到實踐,從專家到常民。政治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中心編,法文化研究-繼受與後繼受時代的基礎法學,頁70-98。
5. 王曉丹,(2010)。初探台灣的法律與社會研究-議題與觀點。政大法學評論,第117期,頁63-108。
6. 江玉林,(2013)。台灣法律倫理規範反思-從「司法不公」與「司法公正」談起。世新法學,第7卷第1期,頁39-65。
7. 江玉林,(2012)。康德《法學的形上學基本原理》導讀。台灣法學雜誌, 第195期,頁52-66。
8. 江玉林,(2009)。你吃得安心嗎?毒牛奶事件的「法律/科技/社會」反思。月旦法學雜誌,第173期,頁63-78。
9. 江玉林,(2003)。人、法的主題與法律的考古,月旦法學教室。第12期,頁110-120。
10. 呂鵬,(2018)。法律是什麼:基於日常生活世界的現象學社會學解釋。<求索>第5期,頁144-151。
11. 李步雲,劉士平,(2003)。論法與法律意識,法學研究。第4 期,頁70-79。
12. 徐振雄,(2008)。從法律故事中的對話敘事探尋法律與法學思維的意義。人為社會學報,頁127-157。
13. 涂敏芬,(2012)。對抗制度的創新:策略行動者的能動性實踐。臺大管理論叢,第22卷第2期,頁87-118。
14. 郝建田,(2002)。法治社會執法者的法律素養。山東人大工作,第200卷,頁58。
15. 張淑媚,(2015)。德國改革教育學者P. Petersen 「共同體」概念之探究。教育研究集刊,第61輯第3期,頁81-104。
16. 張巍卓,(2014)。《共同体与社会》和滕尼斯的社会学— 以著述史为線索的思想考证。社会理论学报,第17卷第2期 ,頁271–385 。
17. 陳韻如,(2019)。「刁婦/民」的傳統中國「(非)法」秩序-預測論、潛規則與淡新檔案中的姦拐故事。 中研院法學期刊, 2019特刊1期, 頁371-454。
18.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 20 期,頁139–207。
19. 黃源盛,(1997)。從法繼受觀點論中國法律文化的傳統與轉折。法理學論叢-紀念楊日然教授,頁502。
20. 劉宏恩,(2003)。「書本中的法律」與「事實運作中的法律」。 月旦法學雜誌,第94期 ,頁336-341。
21. 蔡怡竑,(2013)。澳門公民社會與法治意識初探:行政立法與執法的視角。第26卷總第99期,頁53-69。

期刊發表
1. 郭書琴(2008)。批判的轉向-以美國法律人類學家Annelise Riles的法律民族誌研究為例。法律的跨界研究研討會 Trans-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aw,2008年4月26日。

法規
1. 信用合作社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
2. 金融機構建立遵守法令主管制度應注意事項。
3. 銀行法。
4. 金融控股公司及銀行業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

博碩士學位論文
1. 周芳琪(2015)企業跨國經營之法律遵循制度比較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2. 蘇明君(2018)銀行法令遵循制度相關問題之研究-以法遵、法務角色差異及重大裁罰個案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網際網路
1. 經濟日報(2020-09-14) / 記者邱金蘭 , 金管會將強力整頓金融業, 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 檢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39/4857887
2. 安怡芸, 強化銀行業法令遵循機制-銀行法令遵循與盡職審查調查程序-以洗錢與資恐防制法為中心 ,最後讀取日期;2020/09/30,檢自: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85277。
3. 時報資訊, 《金融》盯財管 金管會祭摔飯碗機制, 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檢自: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9%87%91%E8%9E%8D-%E7%9B%AF%E8%B2%A1%E7%AE%A1-%E9%87%91%E7%AE%A1%E6%9C%83%E7%A5%AD%E6%91%94%E9%A3%AF%E7%A2%97%E6%A9%9F%E5%88%B6-000557146.html
4. 梁鴻烈(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人暨金融業法律顧問及法遵顧問服務負責人), 這些紅線不能踩!金管會力推問責制度與詐欺風險管理, 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 檢自:https://www.bestwise.com.tw/current/post.aspx?ipost=4778
5. 趙震宇/ 法人雜誌, 讓人又愛又怕的合規官, 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 檢自:https://kknews.cc/news/3m8x5go.html。
6. 陳永惠,尤金.索提斯,2018,別讓除弊興利勢不兩立,Why Compliance Programs Fail,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檢自: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7839.html
7. 蔡大仁、羅詩敏,(2019),〈銀行家觀點〉金融界總動員 台灣最高評等幕後推手,《台灣銀行家》月刊,最後讀取日期;2020/11/27,檢自: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967543

英文期刊
1. Chua, L.J.& Engel, D.M. (2019). Legal Consciousness Reconsidered.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 15 (1), 73-88.
2. Sarat, A. & Felstiner, W.L. (1989). Lawyers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Law Talk in the Divorce Lawyer`s Office, The Yale Law Journal,98(8), 1663-1688.
3. Tungnirun.A.(2017). Practising on the Moon: Globalization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of Foreign Corporate Lawyers in Myanmar , 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5(2018),49-67.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0459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