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許恒達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Hsu, Heng-da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鄭志彬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Cheng, Chih-Pi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鄭志彬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Cheng, Chih-Pi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21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4-Aug-2021 15:43:27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4-Aug-2021 15:43:27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4-Aug-2021 15:43:27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108651058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500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法律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8651058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論文主要欲針對我國刑法第三百零六條之侵入住居罪,整理並分析本罪在保護法益以及法條構成要件之解釋與個案適用的現況。其中在構成要件部分,特別是在本罪的「保護領域範圍」上,本罪之法條所規定的保護領域並不只有住宅,尚包括了建築物等其他客體,而「建築物」這項客體的範圍在解釋上,部分我國學說與實務要求需符合「現正有人生活使用」之建築物才會納入本罪的保護範圍內。但是透過這樣的解釋來限縮「建築物」這項客體的範圍,是否會造成保護不足的現象,不無疑義。特別是在本罪法益持有人已經透過鎖頭、公告等明示拒絕他人進入的情況下,將會造成只因為法益持有人並非現正生活使用該建築物,該建築物即不被保護,而他人就可以無視其意思而進入的結果。另外,本罪作為保護個人自由法益的犯罪,這裡的個人是否包括(公)法人?抑或僅限於自然人?且這個法益持有人又是基於怎麼樣的判斷標準而來,也是本文所欲探討的重心之一。而保護法益既然作為構成要件在解釋上的依歸準則,則欲處理上開對於本罪構成要件的解釋疑義,勢必得先從本罪保護法益之定性出發。而或許可以認為,上開見解對建築物範圍的限縮乃是源於其對本罪保護法益在定性上均以安寧、隱私等自然人之實際活動利益而來,但其不妥之處已如上述。因此,本文的最終目標就是在參考相關學說與實務見解後,嘗試性的定性出一個較能妥善解釋本罪相關構成要件的法益概念,並以該保護法益作為上位指導原則來處理本罪構成要件之解釋與個別案例適用上的爭議問題。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研究目的 2第三節 研究方法 2第四節 章節安排 3第二章 我國現行實務及學說見解 4第一節 保護法益 4第二節 罪質 6第一項 行為犯或結果犯 6第二項 狀態犯或繼續犯 7第三節 行為客體 8第一項 住宅 8第二項 建築物 9第三項 附連圍繞之土地 11第四項 船艦 11第四節 他人性 12第五節 構成要件行為 15第一項 侵入 15第二項 隱匿其內 16第三項 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 18第六節 無故 19第七節 與其他罪之競合 22第一項 侵入罪與隱匿、留滯不退去罪之間的競合 22第二項 侵入罪與其他罪之競合 22第八節 小結 25第三章 日本有關本罪保護法益的討論 28第一節 日本學說與實務之相關看法 28第一項 社會法益說 28第二項 個人法益說 29第二節 本文見解 44第一項 以領域內之「活動」利益本身作為保護法益 44第二項 以領域內之實質利益有不被侵害的自由權作為保護法益 47第三項 以「同意自由」作為保護法益 49第四項 本文見解 50第三節 小結 53第四章 個別案例的檢討 54第一節 個案中的法益持有人 54第一項 獨戶住宅 55第二項 集合住宅公共部分 57第三項 建築物 68第二節 意思衝突 74第一項 顯在衝突 75第二項 潛在衝突 78第三節 概括同意與違法目的之進入 82第四節 瑕疵同意 85第五節 小結 90第五章 結論 93參考文獻 98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760952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651058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侵入住宅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住居自由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意思決定自由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刑法第306條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侵入住居罪之研究─以「源於對領域事實上支配之意思決定自由」為中心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Study On Criminal Trespass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壹、中文文獻一、專書著作1.王皇玉,刑法總則,2020年8月,六版。2.甘添貴,刑法各論(上),2010年11月,修訂二版。3.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下),1993年1月,四版。4.林鈺雄,新刑法總則,2020年9月,八版。5.許澤天,刑法分則(下);人格與公共法益篇,2019年9月,一版。6.陳子平,刑法各論(上),2019年9月,四版。7.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下),2006年9月,三版。8.褚劍鴻,刑法分則釋論下冊,1995年4月,增訂版三刷。9.曾淑瑜,刑法分則實例研習,2013年1月,修訂三版二刷。10.蔡墩銘,刑法各論,2006年9月,修訂五版。11.鄭玉波,刑法分則論文選輯(下),1984年7月,初版。12.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2017年10月,修訂十二版。二、期刊文章1.王皇玉,選課風波,月旦法學教室,第93期,2010年6月,頁18-19。2.許玉秀,一罪與數罪之分界-自然的行為概念,台灣法學雜誌,第46期,2003年5月,頁84-98。3.許玉秀,一罪與數罪的理論與實踐(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9期,2006年2月,頁191-196。4.許恒達,侵入建築物罪的攻擊客體與保護法益/簡評台灣高等法院105年度上易字第1405號刑事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335期,2018年1月,頁193-204。5.許恒達,變質的友情:侵入住居與妨害性自主之個案檢討,月旦法學教室,第166期,2016年8月,頁24-26。6.許恒達,結果提前發生的侵入住居罪,月旦法學教室,第224期,2021年6月,頁17-20。7.許澤天,侵入住居罪的不作為犯與間接正犯,月旦法學教室162期,2016年4月,頁24-26。8.蔡聖偉,開門揖盜(上)─論公共建物開放入內同意的射程,台灣法學雜誌,第93期,2007年4月,頁290-296。9.蔡聖偉,開門揖盜(下)-論侵入建物罪與竊盜罪的競合關係,台灣法學雜誌,第95期,2007年6月,頁157-166。10.鄭逸哲,「阻卻構成要件同意」和「構成要件要素化違法要素」,月旦法學教室,第53期,2007年3月,頁16-17。11.鄭逸哲,「欠缺同意」和「無故」不可混為一談——以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條構成要件的適用為例,軍法專刊,第56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135-143。12. 鄭逸哲,具有消極構成要件和違法要素的構成要件之刑法適用-以無故侵入住宅構成要件之適用為例,台灣法學雜誌,第360期,2019年1月,頁41-46。三、網路資料1.法操FOLLAW,太陽花案起訴,是政治懲罰還是真有犯罪事實?,聯合新聞網鳴人堂,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668/1714119(最後瀏覽日:2021年4月8日。)2.鮑建信、王榮祥,法官宿舍遭闖 差點沒人審,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632742(最後瀏覽日:2021年4月8日。)3.蕭博文,太陽花學運攻占行政院案 最高院辯論庭檢辯交鋒,CNA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2250128.aspx(最後瀏覽日:2021年4月8日。)貳、日文文獻一、專書著作1.阿部純二、板倉宏、內田文昭、香川達夫、川端博、曾根威彥,刑法基本講座<第6卷>各論の諸問題,法学書院,1993年5月。2.植松正、川端博、曾根威彥、日高義博,現代刑法論爭II,勁草書房,1990年4月。3.大谷實,刑法講義各論,成文堂,2015年9月。4.大塚仁、河上和雄、中山善房、古田佑紀,大コンメンタール刑法第7卷,青林書院,2014年6月。5.大塚仁,刑法概說(各論),有斐閣,1998年7月。6.川端博,刑法各論講義,成文堂,2010年3月。7.川崎一夫,刑法各論,青林書院,2000年10月。8.須之內克彥,刑法における被害者の同意,成文堂,2004年3月。9.関哲夫,住居侵入罪の研究,成文堂,1995年3月。10.関哲夫,続・住居侵入罪の研究,成文堂,2001年6月。11.関哲夫,続々・住居侵入罪の研究,成文堂,2012年3月。12.曾根威彥,刑法の重要問題各論,成文堂,2006年3月。13.曾根威彥,現代社会と刑法,成文堂,2013年12月。14.團藤重光,刑法綱要各論,創文社,1992年11月。15.高橋則夫,刑法各論,成文堂,2018年10月。16.西田典之,刑法各論,弘文堂,2018年3月。17.西原春夫、宮澤浩一、阿部純二、板倉宏、大谷實、芝原邦爾,判例刑法研究第2卷,有斐閣,1981年6月。18.林幹人,刑法各論,東京大學出版會,2007年10月。19.平野龍一,刑法概說,東京大學出版會,1993年10月。20.福田平,刑法各論,有斐閣,1992年12月。21.松宮孝明,刑法各論講義,有斐閣,2016年3月。22.松原芳博,刑法各論,日本評論社,2016年3月。23.前田雅英,刑法各論講義,東京大學出版會,2015年9月。24.泉二新熊,日本刑法論下冊(各論),有斐閣,1924年3月。25.山口厚,問題探究刑法各論,有斐閣,1999年12月。26.山口厚,刑法各論,有斐閣,2010年3月。二、期刊文章1.安達光治,住居・建造物侵入罪における住居権者の意思侵害の意義─ある事例を出発点に─,立命館法學300‧301號,2005年,頁1-23。2.佐伯仁志,被害者の錯誤について,神戶法學年報1號,1985年3月,頁51-123。3.松宮孝明,ポスティングと住居侵入罪,立命館法學297號,2004年,頁1-17。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NCCU202100886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