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臺灣高中生參加中國大陸體驗式交流之影響:以2013-2019年P營隊學生為例
The Impact of China`s Experiential Exchange on Taiw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2013-2019 P Camp Students
作者 陳怡婷
Chen, Yi-Ting
貢獻者 俞振華
Yu, Eric Chen-Hua
陳怡婷
Chen, Yi-Ting
關鍵詞 兩岸青年交流
體驗式交流
政治文化論
族群接觸理論
Cross-strait youth exchange
Experiential exchange
Political culture theory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4-Aug-2021 15:55:54 (UTC+8)
摘要 隨著中國大陸官方對於臺灣青年重視的程度不斷提升。2016年體驗式交流正式於中國大陸官方語彙中被提出,成為了新型態推進兩岸關係走向的青年交流模式,本研究以P營隊參與之臺灣高中生作為研究主體,以網路問卷調查法及內容分析法作為調查方法,從政治文化論、社會資本及族群接觸理論出發,探討體驗式交流實際參與效果與影響及臺灣高中生現階段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與資訊取得媒介,並歸納出在此新型態交流模式下中國大陸對臺青年交流策略。

研究結果顯示體驗式交流在學習氣氛體驗與感染、中國大陸印象改變與人際網絡培養等三大對臺青年交流策略下,確實有達到族群接觸理論打破隔閡翻轉印象的效果,其中又以人際互動印象及政治氣氛印象影響最為顯著,而此印象效果亦對於個人赴陸職涯選擇及兩岸關係看法上產生實質影響。最後學生主要透過網路及戲劇節目取得兩岸資訊,體驗式交流使其對於中國大陸有更直接的接觸與認識,進而拓展與積累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
Nowaday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youth of Taiwan. In 2016, experiential exchange was formally propos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it became a new mode of youth exchange that promotes cross-Strait relations. Guided by multiple theories including political culture, social capital, and intergroup cont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ose student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P camp and uses the Internet survey an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 well as channel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could be shaped by previous camp participation.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summarizes China`s new exchange strategies for Taiwanese you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type of experiential exchange under the three major strategies for Taiwanese youth: learning atmosphere experience, Chinese impression change, and cultivating interpersonal networks, indeed achieve the effect o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in terms of changing stereotypes and reducing intergroup bias and prejudice. The impression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the impression of political atmosphere are mostly significant. This impression effects on personal choices of careers in China and views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are also substantial. Finally, students mainly obtain cross-Strait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Chinese drama programs. Experiential exchanges enable young Taiwanese students to have a more direct contact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na, thereby they are able to expand and cultivate their personal social network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嵩音,2010,〈臺灣選民媒介使用對於候選人形象與評價之影響:傳統媒介vs.新媒介〉,《傳播與管理研究》,10(1):3-35。
王泰俐,2013,〈「臉書選舉」?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31(1):1-52。
王嘉州、李侑潔,2012,〈赴陸交流對臺灣學生統一意願之影響〉,《社會科學論叢》,6(2):1-34。
------,2012,〈來臺陸生統一態度變遷初探—政治社會化途徑與定群追蹤法之分析〉,《臺灣民主季刊》,9(3):85-118。
------,2015,〈交流生共識?赴陸臺生統獨立場之變遷〉,《東亞研究》,46(1):1-33。
李政忠,2004,〈網路調查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資訊社會研究》,6:1-24。
林日清、石倉安,2018,〈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執行情形之審計〉,《政府審計季刊》,38(2):21-34。
包亞明,1997,《布厄迪爾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伊慶春、章英華,2006,〈對娶外籍與大陸媳婦的態度: 社會接觸的重要性〉,《臺灣社會學》,12:191-232。
江志勇,2015,〈體驗學習取向法治教育課程實踐之行動研究—以國中生法院參訪及模擬法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江麗淑,2011,〈社會接觸對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余元傑,2017,〈兩岸交流30 年-「三中一青」到「一代一線」之統戰分析〉,《清流雙月刊》,106(9):1-8。
沈玲娣、陶禮光,2005,〈體驗學習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教育(普教版)》,7(8):20-22。
沈惠平,2017,〈社會關係網路視角下兩岸民眾互信的生成與維持〉,《臺灣研究》,(2):44-51。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33-61。
吳伊凡、藍佩嘉,2012,〈去中國留學:旅中台生的制度框架與遷移軌跡〉,《臺灣社會學刊》,50:1-56。
吳重禮、廖彥傑、楊和縉,2016,〈亦敵亦友:臺灣民眾對中國印象的評價〉,《社會科學論叢》,10(2):61-95。
周祝瑛、劉豫敏、胡祝惠,2013,〈兩岸大學生交流之回顧:1992—2012〉,《教育資料與研究》,110:111-149。
林吟珊,2009,〈臺灣民眾的信任態度分析〉,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林承賢,2004,〈近五年來臺灣傳播學界博碩士論文 使用網路問卷研究方法之後設分析〉,《資訊社會研究》,(6):25-58。
林聰吉,2007,〈社會網絡、政治討論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14(2):1-24。
------、楊湘齡,2008,〈臺灣社會資本的分佈及其民主效果〉,《東吳政治學報》,26(2):39-83。
------,2012,〈臺灣民眾的機構信任:以媒體信任為分析焦點〉,《東吳政治學報》,30(1):43-79。
俞振華、林啟耀,2013,〈解析台灣民眾統獨偏好:一個兩難又不確定的選擇〉,《台灣政治學刊》,17(2):165-230。
紀博棟,2018,〈陸生來臺就讀高等教育之理論基礎與人數變化分析〉,《中國地方自治》,71(10):3-26。
洪頵、劉邦春,2012,〈接觸假說在民族教育中的發展及運用〉,《東北師大學報》,4:214-217。
徐寒羽,2016,〈「操之在我」或「交給政府」?──文化和大我認同對兩岸民眾政治參與傾向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45:3-56。
范世平,2014,〈318 學運後中共對臺政策變化之研究〉,《展望與探索》,12(12):34-55。
唐 樺,2018,〈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兩岸青年“體驗式交流”研究〉,《青年工作與政策研究》,6:71-77。
------,2019,《兩岸關係中的交往理性》,臺北:崧燁。
夏衣心,2018,〈中共對臺政策運作持續與變遷-以對臺青年工作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耿曙、曾于蓁,2012,〈中共邀訪臺灣青年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49(3):29-70。
張苙雲、譚康榮,2005,〈制度信任的趨勢與結構:「多重等級評量」的分析策略〉,《臺灣社會學刊》,35:75-126。
張卿卿,2002,〈大學生的政治媒介認知、政治媒介行為與其政治效能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選舉研究》,9(2):37-63。
------,2006,〈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6:45-90。
------,2018,《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二期第二次調查計畫:媒介使用與社會互動》,計畫編號:MOST 105-2420-H-004-035-SS3,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問卷)。
張歆巧,2014,〈體驗學習對學習氣氛影響之行動研究:以六年級體育班自然單元為例〉,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張德聰,2015,《全國青少年意向調查研究》,臺北:中國青年救國團研究報告(調查問卷)。
莫莉,2016,〈臺灣大學生對大陸的社會接觸及社會距離感知研究〉,《青年研究》,(4):85-96。
陳陸輝,2000,〈臺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選舉研究》,7(2):109-141。
------、周應龍,2004,〈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東亞研究》,35(2):143-186。
------、------,2013,〈臺灣民眾臺灣人認同的持續與變遷〉,載於《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蘇起、童振源主編,臺北:五南。
------,2021,《台灣民意與兩岸關係》,臺北:五南。
陳德昇,2005,《經濟全球化與臺商大陸投資:策略、佈局與比較》,臺北:晶典文化出版社。
陳曉曉,2016,〈臺灣青年世代”兩岸觀”研究〉,廈門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學位論文。
傅仰止,2001,〈東部國中生的原住民優惠政策立場: 比較原漢接觸效應〉,《東臺灣研究》,6:69-104。
------,2013,《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六期第四次:國家認同組》, doi:10.6141/TW-SRDA-C00224_2-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問卷)。
------,2018,《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七期第四次:全球化與文化組》,doi:10.6141/TW-SRDA-D00170_2-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問卷)。
蔡璧煌,1994,《學校與學生政治社會化-高中職學生政治社會化的教育社會學分析》,臺北:師苑圖書出版部。
曾于蓁,2008,〈革命不只請客吃飯:中共對臺青年交流的政治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湯京平,2010,《世界價值觀調查-臺灣》,計畫編號:NSC100-2420-H004-048,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問卷)。
黃秀端,1997,〈政治文化:過去、現在與未來〉,《東吳政治學報》,8:47-85。
黃弈維,2017,〈中國大陸對臺青年學生工作成效影響因素分析〉,《展望與探索》,15(3):70 -94。
黃 紀,2019,《2016年至2020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4/4):總統滿意度電訪及手機調查案-第二十九次》,計畫編號:MOST 105-2420-H-004-015-SS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問卷)。
------,2020,《2016年至2020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4/4):總統滿意度電訪及手機調查案-第三十二次》,計畫編號:MOST 105-2420-H-004-015-SS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數據)。
楊開煌、劉祥得,2011,〈社會接觸及政治態度影響臺灣民眾對大陸印象、認知、政策評估之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12(3):45-94。
葉光輝,2002,〈「關係主義」:論華人人際互動關係的要素、來源及變化歷程〉,載於《從現代到本土》,葉啟政編,臺北:遠流出版社。
趙成儀,2005,〈現階段中共加強兩岸青年交流之分析〉,《展望與探索》,3(10):16-19。
劉正山,2009,〈2008年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政黨支持者選擇性接觸媒體傾向的分析〉,《選舉研究》,16(2):51-70。
劉佩盈,2020,〈體驗式學習營隊之發展歷程研究─以A協會暑期長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劉姿慧,2014,〈從情境到實境:高風險青少年參與體驗教育後之轉化歷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劉嘉薇、黃紀,2012,〈父母政黨偏好組合對大學生政黨偏好之影響—定群追蹤之研究〉,《臺灣民主季刊》,9(3):37-84。
蔡燿駿,2006,〈WEB2.0時代更個人化的網路內容上場〉,《天下雜誌》,9(3):236-239。
戴皖文,2006,〈信賴機制個人化:資訊時代的風險社會〉,《新聞學研究》,89:1-35。
謝明曄,2014,〈體驗學習融入英語教學對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效果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魏玉鳳,2014,〈以體驗學習進行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國小二年級生活課程之實踐〉,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顧忠華,1999,〈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臺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6:123-145。
------,1999a ,〈社會信任、社會資本與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信任研討會,5月28日,臺北:政治大學。


二、外文部分
Allport, G., and 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Perseus Books.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1963. The Civic Cultur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5.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Theory and Society 14(6):723-744.
Burt, Ronald S. 1987. “Social Contagion and Innovation: Cohesion versus Structural Equival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6):1287–1335.
Ben-Ari, R., and Amir, Y. 1988. “Intergroup contact,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change in ethnic attitud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eds. Stroebe, W. et al. Berlin: Sringer-Verlag.
Booth, John A., and Richard, Patricia Bayer. 1998. “Civil Society, Political Capital,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entral America.”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60(3):780-800.
Bickmore, K. 2008. “Peace and conflict education.”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democracy, eds.J. Arthur, I. Davies, and C. Hahn, Los Angeles and London: Sage.
Dittmer, Lowell.1977a. “Poil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Symbolism: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World Politics 29:552-583.
Dittmer, Lowell.1977b. “Thought Reform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m of Chinese Polem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1:67-85.
Emirbayer, Mustafa, and Goodwin, Jeff.1994.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6):1411-1454.
Fischer, Claude S. 1982a. To Dwell among Friends: Personal Networks in Town and C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aber, D. A.1972. “Personal qualities in presidential imag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ress."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6:46-76.
Huckfeldt, Robert, and Sprague, John .1991. “Discussant Effects on Vote Choice: Intimacy, Structure, and Interdependence. ” Journal of Politics 53(1): 122-158.
McLeod, Jack M. 2000. “Media and Civic Socialization of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7(2):45-51.
Mick, P. Couper, and Peter V. 2008. Miller, “Web Survey Methods: Introduc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2(5):831–835.
Novotny, J., & Polonsky, F. 2011.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bout Islam and perception of Islam among Czech and Slovak university students: Does Ignorance determine subjective attitudes?”Sociologia 43(6):674-696.
Offer, S., and Fischer, C. 2017. “Difficult People: Who Is Perceived to Be Demanding in Personal Networks and Why Are They There?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3(1): 111-142.
Pateman, Carole.1980. “The Civic Culture: A Philosophic Critique. ” pp. 57-102. In The Civic Culture Revisited, eds.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 Boston: Little, Brown.
Putnam, Robert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Bowling Alon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Savelkoul, M., Scheepers, P., Tolsma, J., & Hagendoorn, L. 2010. “Anti-Muslim attitudes in the Netherlands: Tests of contradictory hypotheses derived from ethnic competition theory and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27(6):741-758.
Travers, E.F. 1983. “The Role of School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Reconsidered: Evidence from 1970 and 1979.”Youth & Society 14(4):475-500.
Uphoff, Norman. 2000. “Understanding Social Capital: Learning from the Analysis and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eds. P. Dasgupta and I. Serageldin.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1062520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52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俞振華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Yu, Eric Chen-Hua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怡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Yi-T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怡婷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Yi-T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Aug-2021 15:55:54 (UTC+8)-
dc.date.available 4-Aug-2021 15:55:5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Aug-2021 15:55:5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2520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54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政治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25202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中國大陸官方對於臺灣青年重視的程度不斷提升。2016年體驗式交流正式於中國大陸官方語彙中被提出,成為了新型態推進兩岸關係走向的青年交流模式,本研究以P營隊參與之臺灣高中生作為研究主體,以網路問卷調查法及內容分析法作為調查方法,從政治文化論、社會資本及族群接觸理論出發,探討體驗式交流實際參與效果與影響及臺灣高中生現階段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與資訊取得媒介,並歸納出在此新型態交流模式下中國大陸對臺青年交流策略。

研究結果顯示體驗式交流在學習氣氛體驗與感染、中國大陸印象改變與人際網絡培養等三大對臺青年交流策略下,確實有達到族群接觸理論打破隔閡翻轉印象的效果,其中又以人際互動印象及政治氣氛印象影響最為顯著,而此印象效果亦對於個人赴陸職涯選擇及兩岸關係看法上產生實質影響。最後學生主要透過網路及戲劇節目取得兩岸資訊,體驗式交流使其對於中國大陸有更直接的接觸與認識,進而拓展與積累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Nowaday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youth of Taiwan. In 2016, experiential exchange was formally propos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it became a new mode of youth exchange that promotes cross-Strait relations. Guided by multiple theories including political culture, social capital, and intergroup cont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ose student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P camp and uses the Internet survey an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ir attitudes toward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 well as channels of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could be shaped by previous camp participation.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summarizes China`s new exchange strategies for Taiwanese you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type of experiential exchange under the three major strategies for Taiwanese youth: learning atmosphere experience, Chinese impression change, and cultivating interpersonal networks, indeed achieve the effect o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in terms of changing stereotypes and reducing intergroup bias and prejudice. The impression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the impression of political atmosphere are mostly significant. This impression effects on personal choices of careers in China and views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are also substantial. Finally, students mainly obtain cross-Strait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Chinese drama programs. Experiential exchanges enable young Taiwanese students to have a more direct contact and understanding of China, thereby they are able to expand and cultivate their personal social network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二章 文獻檢閱與理論觀點 5
第一節 政治文化論 5
第二節 社會資本理論 6
第三節 族群接觸理論 9
第四節 其他影響變項因素 12
第五節 兩岸青年交流現況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4
第三節 研究設計 25
第四節 變項的概念化及操作化 31
第四章 P營隊介紹 35
第一節 主辦單位 35
第二節 營隊內容 36
第三節 營隊進行方式 37
第五章 「體驗式交流」實際參與效果及其影響 39
第一節 「兩岸學生交流:體驗式營隊影響」調查問卷提出 39
第二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 39
第三節 科學教育 42
第四節 中國印象 46
第五節 職涯選擇 49
第六節 臺灣高中生兩岸資訊 56
第七節 兩岸關係看法 59
第八節 小結 68
第六章 「體驗式營隊」三大對臺青年交流策略 71
第一節 學習氣氛體驗與感染 72
第二節 中國印象改變 81
第三節 人際網絡培養 87
第七章 討論與結論 93
第一節 未來兩岸青年學生交流展望 93
第二節 結論 97
參考文獻 99
附錄一 2013-2019年臺灣高中參與中國大陸分營列表 107
附錄二 2019年承辦中國大陸高校一覽表 108
附錄三 變數操作化內容 110
附錄四 「兩岸學生交流:體驗式營隊影響」調查問卷 112
附錄五 P營隊行程表 119
zh_TW
dc.format.extent 327860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520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兩岸青年交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體驗式交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文化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族群接觸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ross-strait youth exchang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xperiential exchang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tical culture theor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en_US
dc.title (題名) 臺灣高中生參加中國大陸體驗式交流之影響:以2013-2019年P營隊學生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Impact of China`s Experiential Exchange on Taiw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2013-2019 P Camp Student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嵩音,2010,〈臺灣選民媒介使用對於候選人形象與評價之影響:傳統媒介vs.新媒介〉,《傳播與管理研究》,10(1):3-35。
王泰俐,2013,〈「臉書選舉」?2012年臺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31(1):1-52。
王嘉州、李侑潔,2012,〈赴陸交流對臺灣學生統一意願之影響〉,《社會科學論叢》,6(2):1-34。
------,2012,〈來臺陸生統一態度變遷初探—政治社會化途徑與定群追蹤法之分析〉,《臺灣民主季刊》,9(3):85-118。
------,2015,〈交流生共識?赴陸臺生統獨立場之變遷〉,《東亞研究》,46(1):1-33。
李政忠,2004,〈網路調查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資訊社會研究》,6:1-24。
林日清、石倉安,2018,〈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執行情形之審計〉,《政府審計季刊》,38(2):21-34。
包亞明,1997,《布厄迪爾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伊慶春、章英華,2006,〈對娶外籍與大陸媳婦的態度: 社會接觸的重要性〉,《臺灣社會學》,12:191-232。
江志勇,2015,〈體驗學習取向法治教育課程實踐之行動研究—以國中生法院參訪及模擬法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江麗淑,2011,〈社會接觸對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余元傑,2017,〈兩岸交流30 年-「三中一青」到「一代一線」之統戰分析〉,《清流雙月刊》,106(9):1-8。
沈玲娣、陶禮光,2005,〈體驗學習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教育(普教版)》,7(8):20-22。
沈惠平,2017,〈社會關係網路視角下兩岸民眾互信的生成與維持〉,《臺灣研究》,(2):44-51。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33-61。
吳伊凡、藍佩嘉,2012,〈去中國留學:旅中台生的制度框架與遷移軌跡〉,《臺灣社會學刊》,50:1-56。
吳重禮、廖彥傑、楊和縉,2016,〈亦敵亦友:臺灣民眾對中國印象的評價〉,《社會科學論叢》,10(2):61-95。
周祝瑛、劉豫敏、胡祝惠,2013,〈兩岸大學生交流之回顧:1992—2012〉,《教育資料與研究》,110:111-149。
林吟珊,2009,〈臺灣民眾的信任態度分析〉,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林承賢,2004,〈近五年來臺灣傳播學界博碩士論文 使用網路問卷研究方法之後設分析〉,《資訊社會研究》,(6):25-58。
林聰吉,2007,〈社會網絡、政治討論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14(2):1-24。
------、楊湘齡,2008,〈臺灣社會資本的分佈及其民主效果〉,《東吳政治學報》,26(2):39-83。
------,2012,〈臺灣民眾的機構信任:以媒體信任為分析焦點〉,《東吳政治學報》,30(1):43-79。
俞振華、林啟耀,2013,〈解析台灣民眾統獨偏好:一個兩難又不確定的選擇〉,《台灣政治學刊》,17(2):165-230。
紀博棟,2018,〈陸生來臺就讀高等教育之理論基礎與人數變化分析〉,《中國地方自治》,71(10):3-26。
洪頵、劉邦春,2012,〈接觸假說在民族教育中的發展及運用〉,《東北師大學報》,4:214-217。
徐寒羽,2016,〈「操之在我」或「交給政府」?──文化和大我認同對兩岸民眾政治參與傾向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45:3-56。
范世平,2014,〈318 學運後中共對臺政策變化之研究〉,《展望與探索》,12(12):34-55。
唐 樺,2018,〈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兩岸青年“體驗式交流”研究〉,《青年工作與政策研究》,6:71-77。
------,2019,《兩岸關係中的交往理性》,臺北:崧燁。
夏衣心,2018,〈中共對臺政策運作持續與變遷-以對臺青年工作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耿曙、曾于蓁,2012,〈中共邀訪臺灣青年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49(3):29-70。
張苙雲、譚康榮,2005,〈制度信任的趨勢與結構:「多重等級評量」的分析策略〉,《臺灣社會學刊》,35:75-126。
張卿卿,2002,〈大學生的政治媒介認知、政治媒介行為與其政治效能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選舉研究》,9(2):37-63。
------,2006,〈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6:45-90。
------,2018,《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二期第二次調查計畫:媒介使用與社會互動》,計畫編號:MOST 105-2420-H-004-035-SS3,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問卷)。
張歆巧,2014,〈體驗學習對學習氣氛影響之行動研究:以六年級體育班自然單元為例〉,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張德聰,2015,《全國青少年意向調查研究》,臺北:中國青年救國團研究報告(調查問卷)。
莫莉,2016,〈臺灣大學生對大陸的社會接觸及社會距離感知研究〉,《青年研究》,(4):85-96。
陳陸輝,2000,〈臺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選舉研究》,7(2):109-141。
------、周應龍,2004,〈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東亞研究》,35(2):143-186。
------、------,2013,〈臺灣民眾臺灣人認同的持續與變遷〉,載於《兩岸關係的機遇與挑戰》,蘇起、童振源主編,臺北:五南。
------,2021,《台灣民意與兩岸關係》,臺北:五南。
陳德昇,2005,《經濟全球化與臺商大陸投資:策略、佈局與比較》,臺北:晶典文化出版社。
陳曉曉,2016,〈臺灣青年世代”兩岸觀”研究〉,廈門大學政治學理論博士學位論文。
傅仰止,2001,〈東部國中生的原住民優惠政策立場: 比較原漢接觸效應〉,《東臺灣研究》,6:69-104。
------,2013,《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六期第四次:國家認同組》, doi:10.6141/TW-SRDA-C00224_2-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問卷)。
------,2018,《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七期第四次:全球化與文化組》,doi:10.6141/TW-SRDA-D00170_2-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問卷)。
蔡璧煌,1994,《學校與學生政治社會化-高中職學生政治社會化的教育社會學分析》,臺北:師苑圖書出版部。
曾于蓁,2008,〈革命不只請客吃飯:中共對臺青年交流的政治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湯京平,2010,《世界價值觀調查-臺灣》,計畫編號:NSC100-2420-H004-048,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問卷)。
黃秀端,1997,〈政治文化:過去、現在與未來〉,《東吳政治學報》,8:47-85。
黃弈維,2017,〈中國大陸對臺青年學生工作成效影響因素分析〉,《展望與探索》,15(3):70 -94。
黃 紀,2019,《2016年至2020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4/4):總統滿意度電訪及手機調查案-第二十九次》,計畫編號:MOST 105-2420-H-004-015-SS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問卷)。
------,2020,《2016年至2020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4/4):總統滿意度電訪及手機調查案-第三十二次》,計畫編號:MOST 105-2420-H-004-015-SS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調查數據)。
楊開煌、劉祥得,2011,〈社會接觸及政治態度影響臺灣民眾對大陸印象、認知、政策評估之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12(3):45-94。
葉光輝,2002,〈「關係主義」:論華人人際互動關係的要素、來源及變化歷程〉,載於《從現代到本土》,葉啟政編,臺北:遠流出版社。
趙成儀,2005,〈現階段中共加強兩岸青年交流之分析〉,《展望與探索》,3(10):16-19。
劉正山,2009,〈2008年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政黨支持者選擇性接觸媒體傾向的分析〉,《選舉研究》,16(2):51-70。
劉佩盈,2020,〈體驗式學習營隊之發展歷程研究─以A協會暑期長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劉姿慧,2014,〈從情境到實境:高風險青少年參與體驗教育後之轉化歷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劉嘉薇、黃紀,2012,〈父母政黨偏好組合對大學生政黨偏好之影響—定群追蹤之研究〉,《臺灣民主季刊》,9(3):37-84。
蔡燿駿,2006,〈WEB2.0時代更個人化的網路內容上場〉,《天下雜誌》,9(3):236-239。
戴皖文,2006,〈信賴機制個人化:資訊時代的風險社會〉,《新聞學研究》,89:1-35。
謝明曄,2014,〈體驗學習融入英語教學對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效果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魏玉鳳,2014,〈以體驗學習進行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國小二年級生活課程之實踐〉,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顧忠華,1999,〈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臺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6:123-145。
------,1999a ,〈社會信任、社會資本與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信任研討會,5月28日,臺北:政治大學。


二、外文部分
Allport, G., and 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Perseus Books.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1963. The Civic Cultur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5.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Theory and Society 14(6):723-744.
Burt, Ronald S. 1987. “Social Contagion and Innovation: Cohesion versus Structural Equival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6):1287–1335.
Ben-Ari, R., and Amir, Y. 1988. “Intergroup contact,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change in ethnic attitud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eds. Stroebe, W. et al. Berlin: Sringer-Verlag.
Booth, John A., and Richard, Patricia Bayer. 1998. “Civil Society, Political Capital,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entral America.”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60(3):780-800.
Bickmore, K. 2008. “Peace and conflict education.”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democracy, eds.J. Arthur, I. Davies, and C. Hahn, Los Angeles and London: Sage.
Dittmer, Lowell.1977a. “Poil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Symbolism: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World Politics 29:552-583.
Dittmer, Lowell.1977b. “Thought Reform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ymbolim of Chinese Polem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1:67-85.
Emirbayer, Mustafa, and Goodwin, Jeff.1994. “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6):1411-1454.
Fischer, Claude S. 1982a. To Dwell among Friends: Personal Networks in Town and C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aber, D. A.1972. “Personal qualities in presidential imag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ress."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6:46-76.
Huckfeldt, Robert, and Sprague, John .1991. “Discussant Effects on Vote Choice: Intimacy, Structure, and Interdependence. ” Journal of Politics 53(1): 122-158.
McLeod, Jack M. 2000. “Media and Civic Socialization of Youth.”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7(2):45-51.
Mick, P. Couper, and Peter V. 2008. Miller, “Web Survey Methods: Introduc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2(5):831–835.
Novotny, J., & Polonsky, F. 2011.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bout Islam and perception of Islam among Czech and Slovak university students: Does Ignorance determine subjective attitudes?”Sociologia 43(6):674-696.
Offer, S., and Fischer, C. 2017. “Difficult People: Who Is Perceived to Be Demanding in Personal Networks and Why Are They There?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3(1): 111-142.
Pateman, Carole.1980. “The Civic Culture: A Philosophic Critique. ” pp. 57-102. In The Civic Culture Revisited, eds.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 Boston: Little, Brown.
Putnam, Robert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Bowling Alon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Savelkoul, M., Scheepers, P., Tolsma, J., & Hagendoorn, L. 2010. “Anti-Muslim attitudes in the Netherlands: Tests of contradictory hypotheses derived from ethnic competition theory and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27(6):741-758.
Travers, E.F. 1983. “The Role of School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Reconsidered: Evidence from 1970 and 1979.”Youth & Society 14(4):475-500.
Uphoff, Norman. 2000. “Understanding Social Capital: Learning from the Analysis and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eds. P. Dasgupta and I. Serageldin.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0766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