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原住民族籍國中校長族群文化認同與推動族語教育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an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Promoting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作者 田勵文
TIEN, LI-WEN
貢獻者 吳政達
WU, CHENG-TA
田勵文
TIEN, LI-WEN
關鍵詞 原住民族
國中校長
族群文化認同
族語教育
indigenous people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4-Aug-2021 16:20:43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具原住民族身分的校長,其成長、求學及教育工作服務之歷程,在接觸我族及漢族文化之下,如何影響其族群文化認同?這些認同的樣態,又會如何影響學校推動族語教育之情形,並歸納研究結果與建議。本個案研究採質性研究,以深度訪談法與文件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結果顯示:
一、個案校長族群文化認同情形:受環境薰陶,而知覺族群身分,並涵養傳統族群文化。以正向態度,處遇自身及族人之負面族群互動經驗。以實際行動,展現族群自信及保存傳統文化。
二、推動族語教育之理念:包含意識族語教育之重要性、重視原住民族學生生活教育、語言須文字化與生活化並發揮在地人價值,以及考量不同族群文化而因地制宜。
三、族語教育推動之情形:將族語教育列入正式課程實施,並積極參與族語認證考試及族語相關競賽,且引進部落資源與文化資產,進而透過投入族語教材、文本編輯與翻譯,保存傳統文化。
四、族語教育推動過程之困境與因應:認為家庭、學校與社區之族語學習環境建構不足,且中央政策無法符合各族需求,其次是缺乏實際編輯族語教材與從事教學之人力。因此,透過族語文字化及學習與家庭連結,族語教材在地化,以及學校族人教師與教會牧師合作編輯教材等策略,以因應面臨之困境。
經研究結果歸納結論,個案校長展現正向之族群文化認同,透過族語文字化
、生活化與在地化,而保存傳統族群文化,以積極態度發揮在地人價值,並以實際行動因應困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he process of growth,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career of the aboriginal principal`s influences his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when h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own ethnic and Han cultures? How will these situations of identity affect the promotion of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at school
,and summariz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recommended for reference. The study methods were based on interview, and added to file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e first, about the situations of an aboriginal principal`s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and perceives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ivates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deal with the negative experien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clansmen. Take practical actions to show ethnic confidence and preserv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econd, beliefs about the promotion of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scious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life education for aboriginal students, the need for language to be literal and life-oriented, and the value of local people, as well as considera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cultures and local conditions.
The third, the situation regarding the promotion of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Include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formal curriculum,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digenous language certification exams and indigenous language-related competitions, and introduce trib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assets, and then preserv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devote his time to the indigenous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text editing and translation.
  The forth,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he promotion process of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igenous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y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all ethnic groups, followed by
the lack of actual editing of indigenous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teachers. Therefore, strategies such as the localization of indigenous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ethnic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co-editing of teaching materials by the school`s teachers and church pastors with indigenous language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principal of the case showed a positive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Literalization through indigenous languages
, life and localization to preserve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Exerting the value of local people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responding to difficulties with practical action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台北:允晨文化。
王雅萍、林明佳(2016)。十二年國教原住民族語文字化教學可否於國民小學低年級開始實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9),21-24。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0)。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3003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1)。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取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31。
夷將·拔路兒等編(2008)。台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台北:國史館。
伊萬納威(2014)。台灣原住民族政策的發展:透過身分、語言、生計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定武、葉川榮(2020)。帛琉族語教育現況與對臺灣原住民族語教育之啟示。臺灣教育研究期刊,1(3),341-358。
行政院新聞處(2018)。落實《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推動原住民族語復振。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837f18e3-5016-42fd-a276-8b469253744f。
吳乃德(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 9(2),5-39。
吳忠基(2011)。都市原住民國中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玉明(2014)。國民小學原住民族族語教學評鑑指標建構及應用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孚佑(2014)。族群通婚與族群文化認同相關性之初探-以原住民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何光明(2010)。台灣原住民族語政策實施之研究-以原住民地區重點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林淑媛(1998)。臺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高雄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周梅雀(2011)。原住民族語文化在地化教育之實踐-以一所排灣族部落托育班浸潤式教學為例,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4,73-117。
周宣辰(2016)。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計畫之回顧與前瞻。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9),25-30。
施正鋒(2001)。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郭富祥(2009)。布農族小米祭典模組教學對學生族群文化認同與科學學習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洪振華(2013)。多元文化社會中原住民族語課程實務的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122-129。
孫菲(2013)。試析20世紀西方族群認同理論在中國民族研究領域的應用。中國延邊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延吉市。
許韋晟(2020)。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下原住民族語言教材的現況與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3),38-40。
陳美如(2000)。從多元文化教育論台灣原住民語言教育的實踐。教育研究集刊,7(45),173-202。
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陳麗華(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227-262。
陳枝烈(1996)。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文化認知之探討。研究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9。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南君(2013)。臺灣戰後國語政策:以原住民為中心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幸雄(2013)。卡那卡那富族群文化認同發展歷程-從「Other」到「We」。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美萍(2015)。印尼僑生之族群文化認同與來臺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諾譯(2001)。我有一個夢想:繁花盛開的革命。台北:臉譜。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涂予尹(2012)。我國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措施的評析-從Kymlicka的自由多元文化主義觀點出發。中研院法學期刊,10,302-354。
教育部(2020)。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本土教育補助 要點。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106。
教育部(2020)。國民中小學本土語文指導員設置要點。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9400。
教育部(2020)。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原住民族語及英語教學作業實施要點。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26567。
許文忠(1999)。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徐正光、宋文理(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台北:巨流。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學謙(2011)。從學校語言到生活語言-邁向原住民族語復振。台灣原住民研究學報,1(3),157-182。
張德永(2014)。撒烏瓦知河岸部落的族群認同、社會資本與部落發展。地理研究,61,27-52。
張鴻煜(2007)。原住民籍國小女性校長族群文化認同、抗拒和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202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92。
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202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原住民族語)。取自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239。
鈕文英(2020)。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
湯仁燕(2002)。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75-101。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黃美金(2011)。台灣原住民族語師資培育之回顧與展望。臺灣語文研究,6(1),69-114。
黃美金(2014)。台灣原住民族語復振工作之回顧與展望。臺灣語文研究,9(2),67-88。
黃俊峰(2013)。從語言學習理論分析國民中小學原住民族語教育之困境及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89(1),164-183。
楊淳皓(2004)。原住民諮商中的族群文化認同發展議題。輔導季刊,40(4),9-15。
葉淑琴(2015)。宜蘭縣國民小學平地與原鄉高年級泰雅族學生族語學習環境、族群認同與族語能力之關係。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鄭惠美(1999)。台灣光復後原住民語言政策演變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玉雲、潘裕豐(2010)。泰雅族編織知識與才能發展、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7,209-242。
鄭姿妮(2010)。原住民校長族群文化認同與推動民族教育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素貞(2014)。臺灣原住民族語教育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課程研究,9(2),53-78。
趙素貞(2011)。台灣原住民學生族語認證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4(2),77-96。
廖傑隆(2008)。都市原住民族語政策研究-以台北市語言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慧君(2002)。原住民知識菁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世閔、曾世豐、鍾明倫(2017)。NVivo11與網路質性研究方法論。台北:五南。
劉宇陽(2014)。臺灣原住民族族語數位教材-現況與未來。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9-12。
謝國斌(2010)。從混血兒到原住民-加拿大梅蒂人之認同歷程。臺灣國際研究季刊,6(1),19-38。
謝繼昌(2003)。文化、族群與認同。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論文集,139-15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贰、西文部份
Cross,W.E.(1995).In search of blackness and afrocentricity:The psychology of black
identity change.In E.E.Griffith,H.C.Blue,& H.W.Harris,(Eds.),Racial and ethnic identity: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expression.New York:Rountledge.
Geertz,C.(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Basic Books Inc.
Phinney,J.S. (1989).Stage of Ethnic Identity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9,34-49.
Phinney,J.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Psychological Bulletin, 3, 499-514.
Phinney,J.S. (1995).Parental 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Adolescent Coping With Problems Related to Ethnicity.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5(1),156-17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1039110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101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政達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U, CHENG-TA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田勵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IEN, LI-W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田勵文zh_TW
dc.creator (作者) TIEN, LI-WEN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Aug-2021 16:20:43 (UTC+8)-
dc.date.available 4-Aug-2021 16:20:4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Aug-2021 16:20:4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91101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65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91101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具原住民族身分的校長,其成長、求學及教育工作服務之歷程,在接觸我族及漢族文化之下,如何影響其族群文化認同?這些認同的樣態,又會如何影響學校推動族語教育之情形,並歸納研究結果與建議。本個案研究採質性研究,以深度訪談法與文件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結果顯示:
一、個案校長族群文化認同情形:受環境薰陶,而知覺族群身分,並涵養傳統族群文化。以正向態度,處遇自身及族人之負面族群互動經驗。以實際行動,展現族群自信及保存傳統文化。
二、推動族語教育之理念:包含意識族語教育之重要性、重視原住民族學生生活教育、語言須文字化與生活化並發揮在地人價值,以及考量不同族群文化而因地制宜。
三、族語教育推動之情形:將族語教育列入正式課程實施,並積極參與族語認證考試及族語相關競賽,且引進部落資源與文化資產,進而透過投入族語教材、文本編輯與翻譯,保存傳統文化。
四、族語教育推動過程之困境與因應:認為家庭、學校與社區之族語學習環境建構不足,且中央政策無法符合各族需求,其次是缺乏實際編輯族語教材與從事教學之人力。因此,透過族語文字化及學習與家庭連結,族語教材在地化,以及學校族人教師與教會牧師合作編輯教材等策略,以因應面臨之困境。
經研究結果歸納結論,個案校長展現正向之族群文化認同,透過族語文字化
、生活化與在地化,而保存傳統族群文化,以積極態度發揮在地人價值,並以實際行動因應困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he process of growth,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career of the aboriginal principal`s influences his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when h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own ethnic and Han cultures? How will these situations of identity affect the promotion of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at school
,and summariz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recommended for reference. The study methods were based on interview, and added to file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e first, about the situations of an aboriginal principal`s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and perceives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ivates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deal with the negative experien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clansmen. Take practical actions to show ethnic confidence and preserv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econd, beliefs about the promotion of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scious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life education for aboriginal students, the need for language to be literal and life-oriented, and the value of local people, as well as considera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cultures and local conditions.
The third, the situation regarding the promotion of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Include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formal curriculum,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digenous language certification exams and indigenous language-related competitions, and introduce trib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assets, and then preserv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devote his time to the indigenous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text editing and translation.
  The forth,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he promotion process of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igenous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y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all ethnic groups, followed by
the lack of actual editing of indigenous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teachers. Therefore, strategies such as the localization of indigenous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ethnic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 co-editing of teaching materials by the school`s teachers and church pastors with indigenous language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principal of the case showed a positive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Literalization through indigenous languages
, life and localization to preserve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Exerting the value of local people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responding to difficulties with practical action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四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族群文化認同的意涵與理論基礎……………………………7
第二節 族語教育政策與相關研究……………………………………18
第三節 學校層級族語教育政策執行相關研究……………………………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7
第一節 研究方法………………………………………………………………37
第二節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42
第四節 研究程序………………………………………………………………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7
第六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50
第七節 研究倫理………………………………………………………………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53
第一節 族群文化認同之情形…………………………………………………53
第二節 推動族語教育之理念…………………………………………………64
第三節 族語教育推動之情形…………………………………………………68
第四節 族語教育推動過程之困境與因應……………………………………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9
第一節 結論……………………………………………………………………89
第二節 建議……………………………………………………………………93

參考文獻…………………………………………………………………………97
壹、中文部份……………………………………………………………………97
貳、英文部份……………………………………………………………………101

附錄………………………………………………………………………………103
附錄一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原住民族語)…………………103
附錄二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原住民族語)104
附錄三 指導教授推薦函………………………………………………………105
附錄四 訪談大綱與研究內涵…………………………………………………106
附錄五 訪談同意函……………………………………………………………111
附錄六 訪談回饋函…………………………………………………………112
附錄七 文件資料蒐集指引…………………………………………………113
附錄八 訪談記錄分析表……………………………………………………114
附錄九 文件資料分析表……………………………………………………147
zh_TW
dc.format.extent 197554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1101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原住民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中校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族群文化認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族語教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ndigenous peopl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原住民族籍國中校長族群文化認同與推動族語教育之個案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Case Study on an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s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Promoting Indigenous Language Educat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台北:允晨文化。
王雅萍、林明佳(2016)。十二年國教原住民族語文字化教學可否於國民小學低年級開始實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9),21-24。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0)。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30037。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1)。原住民學生升學保障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取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31。
夷將·拔路兒等編(2008)。台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台北:國史館。
伊萬納威(2014)。台灣原住民族政策的發展:透過身分、語言、生計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定武、葉川榮(2020)。帛琉族語教育現況與對臺灣原住民族語教育之啟示。臺灣教育研究期刊,1(3),341-358。
行政院新聞處(2018)。落實《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推動原住民族語復振。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837f18e3-5016-42fd-a276-8b469253744f。
吳乃德(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 9(2),5-39。
吳忠基(2011)。都市原住民國中生族群文化認同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玉明(2014)。國民小學原住民族族語教學評鑑指標建構及應用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孚佑(2014)。族群通婚與族群文化認同相關性之初探-以原住民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何光明(2010)。台灣原住民族語政策實施之研究-以原住民地區重點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林淑媛(1998)。臺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高雄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周梅雀(2011)。原住民族語文化在地化教育之實踐-以一所排灣族部落托育班浸潤式教學為例,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4,73-117。
周宣辰(2016)。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計畫之回顧與前瞻。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9),25-30。
施正鋒(2001)。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郭富祥(2009)。布農族小米祭典模組教學對學生族群文化認同與科學學習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洪振華(2013)。多元文化社會中原住民族語課程實務的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122-129。
孫菲(2013)。試析20世紀西方族群認同理論在中國民族研究領域的應用。中國延邊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延吉市。
許韋晟(2020)。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下原住民族語言教材的現況與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3),38-40。
陳美如(2000)。從多元文化教育論台灣原住民語言教育的實踐。教育研究集刊,7(45),173-202。
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陳麗華(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227-262。
陳枝烈(1996)。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與文化認知之探討。研究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9。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南君(2013)。臺灣戰後國語政策:以原住民為中心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幸雄(2013)。卡那卡那富族群文化認同發展歷程-從「Other」到「We」。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美萍(2015)。印尼僑生之族群文化認同與來臺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唐諾譯(2001)。我有一個夢想:繁花盛開的革命。台北:臉譜。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涂予尹(2012)。我國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措施的評析-從Kymlicka的自由多元文化主義觀點出發。中研院法學期刊,10,302-354。
教育部(2020)。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本土教育補助 要點。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106。
教育部(2020)。國民中小學本土語文指導員設置要點。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9400。
教育部(2020)。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原住民族語及英語教學作業實施要點。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26567。
許文忠(1999)。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徐正光、宋文理(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台北:巨流。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學謙(2011)。從學校語言到生活語言-邁向原住民族語復振。台灣原住民研究學報,1(3),157-182。
張德永(2014)。撒烏瓦知河岸部落的族群認同、社會資本與部落發展。地理研究,61,27-52。
張鴻煜(2007)。原住民籍國小女性校長族群文化認同、抗拒和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202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92。
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台(202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原住民族語)。取自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239。
鈕文英(2020)。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
湯仁燕(2002)。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75-101。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黃美金(2011)。台灣原住民族語師資培育之回顧與展望。臺灣語文研究,6(1),69-114。
黃美金(2014)。台灣原住民族語復振工作之回顧與展望。臺灣語文研究,9(2),67-88。
黃俊峰(2013)。從語言學習理論分析國民中小學原住民族語教育之困境及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89(1),164-183。
楊淳皓(2004)。原住民諮商中的族群文化認同發展議題。輔導季刊,40(4),9-15。
葉淑琴(2015)。宜蘭縣國民小學平地與原鄉高年級泰雅族學生族語學習環境、族群認同與族語能力之關係。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鄭惠美(1999)。台灣光復後原住民語言政策演變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玉雲、潘裕豐(2010)。泰雅族編織知識與才能發展、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之研究。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7,209-242。
鄭姿妮(2010)。原住民校長族群文化認同與推動民族教育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素貞(2014)。臺灣原住民族語教育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課程研究,9(2),53-78。
趙素貞(2011)。台灣原住民學生族語認證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4(2),77-96。
廖傑隆(2008)。都市原住民族語政策研究-以台北市語言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慧君(2002)。原住民知識菁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世閔、曾世豐、鍾明倫(2017)。NVivo11與網路質性研究方法論。台北:五南。
劉宇陽(2014)。臺灣原住民族族語數位教材-現況與未來。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9-12。
謝國斌(2010)。從混血兒到原住民-加拿大梅蒂人之認同歷程。臺灣國際研究季刊,6(1),19-38。
謝繼昌(2003)。文化、族群與認同。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論文集,139-15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贰、西文部份
Cross,W.E.(1995).In search of blackness and afrocentricity:The psychology of black
identity change.In E.E.Griffith,H.C.Blue,& H.W.Harris,(Eds.),Racial and ethnic identity: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expression.New York:Rountledge.
Geertz,C.(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Basic Books Inc.
Phinney,J.S. (1989).Stage of Ethnic Identity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9,34-49.
Phinney,J.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Psychological Bulletin, 3, 499-514.
Phinney,J.S. (1995).Parental Ethnic Socialization and Adolescent Coping With Problems Related to Ethnicity.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5(1),156-176.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1133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