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SARS到COVID-19—重大傳染病防治與基本權干預
From SARS to COVID-19: Conflicts between Pandemic Control Measures and Fundamental Rights
作者 林詠青
Lin, Yung-Ching
貢獻者 林佳和
林詠青
Lin, Yung-Ching
關鍵詞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傳染病防治法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
疫情調查
隔離
檢疫
入出境管制
COVID-19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ct
Special Act for Prevention, Relief and Revitalization Measures for Severe Pneumonia with Novel Pathogens
Outbreak investigation
Isolation
Quarantine
Border control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Sep-2021 17:10:01 (UTC+8)
摘要 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落幕後,主管機關汲取防疫經驗,推動傳染病防治法之修正。2020年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臺灣在傳統防疫手段以外,亦採行多項新興科技防疫措施。本篇論文之目的為探討主管機關採行傳統或新興防疫措施時,可能對個人基本權造成之干預、防疫措施是否合憲,以及如有違憲之虞,法制面應如何修正,以完備法制規範與落實個人基本權之保障。

本篇論文以疫情調查、隔離與檢疫,以及邊境管制等三項防治措施為研究對象,研析其措施目的、法源依據、執行方式、涉及之基本權及措施之合憲性。檢視防治手段是否符合法律保留、正當法律程序及比例原則。

經分析後,本篇論文之結論為:在疫情調查方面,現行法規對於調查之事項內容、方法,以及疫調資訊之保存、利用及刪除等,規範密度不足;透過行動電話基地臺蒐集位置資訊,以及個人旅遊史、接觸史及職業別之註記等科技防疫手段之法律依據亦不夠明確。隔離與檢疫方面,其措施定義、實施方式及程序等事項之規定應更加明確;隔離檢疫期間之關懷追蹤與個人活動範圍電子監督(即「電子圍籬」)之法律明確性恐有不足。入出境管制之對象應限於來自感染區之非本國籍人民,或有傳染力之病患,以符合比例原則。

論文最後建議建立層級化傳染病防治法制:依據疫情風險等級分別適用傳染病防治法一般規定、特別規定,或制定特別法。並且完備與明確化傳染病防治法規中有關疫情調查與隔離檢疫之規範。對於概括授權主管機關採取防疫措施之特別法條款,應依疫情狀況而為合理之修正。
To fight against the COVID-19, Taiwan implemented newly technology-based control measur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thesis were to identify fundamental right infringements due to such measures, to scrutinize their constitutionality, and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revis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Focusing on outbreak investigation, isolation and quarantine, and border control, the thesis described their purposes, legal bases, implementation, relevant fundamental rights and constitutionality, by scrutinizing the principle of legal reservation, due process, and proportionality, respectively.

The regulated intensity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outbreak investigation was insufficient regarding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the protection of collected data. The legal bases of mobile geolocation and use of personal data were not clear enough. The legal clarity of isolation, quarantine, and the location monitoring systems (electronic fence) should be improved. The targets of border control should be limited to non-nationals from affected areas or infectious patients.

An epidemic risk-based hierarchical legal system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articles of outbreak investigation, isolation and quarantine should be amended to improve their clarity. The articles of special laws that generally authoriz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to implement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revised in accordance with updated epidemic situation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中央通訊社,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印刻,2020年9月。
行政院新聞局,勇者無懼:揮別SARS,迎向健康臺灣,自版,2005年4月。
行政院衛生署,臺灣抗SARS紀實,自版,2005年10月。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因應流感大流行執行策略計畫,自版,2011年8月三版。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抗SARS關鍵紀錄:公衛紮根・防疫奠基,自版,2004年5月。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臺灣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防疫專刊,自版,2003年8月二版。
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15年9月七版。
林洲富,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2019年2月初版。
洪家殷,行政調查法論,元照,2021年7月。
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回首SARS,自版,2009年1月。
許義寶,入出國法制與人權保障,五南,2019年1月三版。
陳敏,行政法總論,新學林,2016年9月九版。
廖義男,行政罰法,元照,2017年5月二版。
劉佐國、李世德,個人資料保護法釋義與實務:如何面臨個資保護的新時代,碁峰,2015年10月二版。
蔡茂寅等,行政程序法實用,新學林,2013年11月四版。
蔡震榮,行政執行法,元照,2013年11月五版。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自版,2017年3月三版。

(二)專書論文
李建良,基本權利與國家保護義務,載: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頁325-375,2000年9月。
李震山,非刑事案件關係人之人身自由保障—以行政管束為例,載: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頁195-238,2020年3月五版。
李震山,論外國人之憲法權利,載: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頁409-460,2020年3月五版。
李震山,論資訊自決權,載: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頁239-314,2020年3月五版。
沈佳姍,日本統治時期建立臺灣檢疫基礎,載:堅持的力量:臺灣檢疫二甲子,頁12-37,2017年11月。
黃昭元,無指紋則無身分證?換發國民身分證與強制全民捺指紋的憲法爭議分析,載:民主、人權、正義—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461-508,2005年9月。

(三)期刊論文
尤重道,個人資料保護之概念與蒐集處理利用暨違法責任(上),全國律師,21卷7期,頁85-94,2017年7月。
尤重道,個人資料保護之概念與蒐集處理利用暨違法責任(下),全國律師,21卷8期,頁71-89,2017年8月。
甘添貴,罪刑明確性原則,月旦法學教室2期,頁38-40,2002年12月。
朱志平,GPS定位追蹤於刑事偵查程序之運用及其授權基礎—從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5年度上易字第604號刑事判決出發,法令月刊,68卷9期,頁93-133,2017年9月。
江浣翠,公共衛生監測之規範問題研究-以美國法及我國現況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29卷1期,頁81-126,2017年7月。
何建志,COVID-19疫情期間防疫與隱私之平衡:相關法律議題分析與社會正義觀點,台灣法學雜誌,387期,頁23-32,2020年3月。
吳佩圜等,2018年桃園市A教育訓練中心腹瀉群聚事件,疫情報導,36卷9期,頁138-144,2020年5月。
吳旻純,淺談類細胞簡訊與細胞廣播之應用,清流雙月刊,28期,頁45-49,2020年7月。
吳采模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之概要及其法律問題 ,萬國法律,231期,頁107-126,2020年6月。
吳秦雯,強制預防接種之健康權保障,月旦法學教室,222期,頁10-13,2021年4月。
吳秦雯,從SARS到COVID-19:司法院釋字第690號解釋架構下之傳染病防治法制與基本權限制,法律與生命科學,9卷1期,頁91-112,2020年6月。
吳耀宗,罪刑法定主義:刑法實例問題之思考與解決(二),軍法專刊,59卷4期,頁168-186,2013年8月。
李志強,從新冠肺炎探討民眾在法律上之權利與義務-以傳染病防治法為例(上),法務通訊,2991期,頁5-6,2020年2月。
李志強,從新冠肺炎探討民眾在法律上之權利與義務-以傳染病防治法為例(下),法務通訊,2992期,頁5-6,2020年2月。
李明峻,《公政盟約》與外國人的居住遷徒自由,台灣國際法季刊,11卷3期,頁73-103,2014年9月。
李東穎,論外國人的基本權地位—德國法的比較觀察,憲政時代,42卷3期,頁235-264,2017年1月。
李建良,人身自由的憲法保障與強制隔離的違憲審查—釋字第690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186期,頁60-79,2011年10月。
李建良,外國人權利保障的理念與實務,台灣法學雜誌,48期,頁92-107,2003年7月。
李建良,空白刑法與法律保留原則—釋字第六八○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164 期,頁197-204,2010年11月。
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卷1期,頁39-83,1997年3月。
李建良,從正當法律程序觀點透析SARS防疫相關措施,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9期,頁85-98,2003年8月。
李建良,論人身自由之憲法保障—兼談SARS 防疫措施的合憲性,思與言,41卷4期,頁111-143,2003年12月。
李政益等,COVID-19疫苗接種後對國際疫情趨勢影響之評析,疫情報導,37卷11期,頁153-174,2021年6月。
李崇僖,在瘟疫蔓延中檢視個資保護法制,台灣法學雜誌,387期,頁39-43,2020年3月。
李寧修,個人資料合理利用模式之探析:以健康資料之學術研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9卷1期,頁1-50,2020年3月 。
李榮耕,居家電子監控於防疫期間之運用及其法源疑義,月旦醫事法報告,42期,頁93-102,2020年4月。
李榮耕,科技定位監控與犯罪偵查:兼論美國近年GPS追蹤法制及實務之發展,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4卷3期,頁871-969,2015年9月。
李震山,論外國人之憲法權利,憲政時代,25卷1期,頁104-132,1999年7月。
李錫棟,定位科技運用於行動監視追蹤所涉及之基本權利,警察法學,9期,頁83-111,2010年11月。
周宇修,防疫戰爭中的損失補償:要件與範圍的探討,月旦醫事法報告,44期,頁40-52,2020年6月。
林工凱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下應變處置措施之探討,臺灣醫界,63卷8期,頁49-58,2020年8月。
林侑璇等,臺灣COVID-19邊境檢疫措施與成果,疫情報導,36卷15期,頁225-233,2020年8月。
林怜伶等,台灣COVID-19疫情初期實施居家檢疫/隔離措施探討,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39卷6期,頁602-610,2020年12月。
林明昕,再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7條之合憲性爭議,台灣法學雜誌,407期,頁53-67,2021年1月。
林明昕,健康權—以「國家之保護義務」為中心,法學講座,32期,頁26-36,2005年3月。
林明昕,論剝奪人身自由之正當法律程序:以「法官介入審查」機制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6卷1期,頁1-86。
林明鏘,行政程序法 2018 年修正草案評析—以法務部第一階段修正草案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306期,頁229-247,2020年11月。
林明鏘,治傳染性肺炎用重典?—以「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管制措施為中心,台灣法學雜誌,388期,頁1-11,2020年3月。
林明鏘,論SARS 所生之行政法上法律關係—以醫療院所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9期,頁99-113,2003年8月。
林欣柔,一切皆必要?重新檢視隔離及檢疫手段之權力與界限,月旦醫事法報告,43期,頁52-70,2020年5月。
林欣柔,防疫?妨疫?疾病監測、接觸者追蹤與個人資訊隱私之平衡 ,台灣法學雜誌,387期,頁45-52,2020年3月。
林欣柔,提審法修正施行對傳染病隔離治療措施之影響,疫情報導,31卷19期,頁473-479,2015年10月。
林欣柔,新冠肺炎流行下的公衛權力與界限,法律與生命科學,9卷1期,頁67-89,2020年6月。
林超駿,非刑事預防性拘禁之法官(院)保留—兼評釋字第六九○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207期,頁176-200,2012年8月。
林鈺雄,科技偵查概論(上)—干預屬性及授權基礎,月旦法學教室,220期,頁46-57,2021年2月。
邱文聰,在例外與常態間失落的法治原則—論臺灣模式防疫的法制問題,法官協會雜誌,22卷,頁128-145,2020年12月。
邱文聰,從資訊自決與資訊隱私的概念區分—評「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草案」的結構性問題,月旦法學雜誌,168期,頁172-189,2009年5月。
洪家殷,公務機關資料之蒐集與個人資料之保護,東吳法律學報,30卷4期,頁29-68,2019年4月。
洪家殷,行政調查與刑事偵查之界限,東吳法律學報,25卷1期,頁1-48,2013年7月。
洪家殷,從臺灣食品安全法制論行政調查之實施,月旦醫事法報告,47期,頁7-20,2020年9月。
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中之行政強制行為,法學叢刊,60卷1期,頁29-58,2015年1月。
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中職權調查之概念及範圍—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21卷3期,頁1-42,2010年1月。
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之證據及調查方法—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學研究,35期,頁1-52,2011年12月。
洪國華,不准入境是在保護誰?論新冠肺炎疫情下實施邊境管制的兩難,月旦醫事法報告,54期,頁38-48,2021年4月。
洪國華,從醫事人員限制出境禁令論紓困條例的憲法爭議,月旦醫事法報告,44期,頁53-63,2020年6月。
洪嘉翎,韓國COVID-19因應與修法,月旦醫事法報告,43期,171-180,2020年5月。
洪嘉翎,韓國COVID治理與「謊言」的代價,月旦醫事法報告,51期,167-179,2021年1月。
胡博硯,人權保障的再進步—限制出境新制的憲法討論,台灣法學雜誌,409期,頁11-16,2021年2月。
胡博硯,合乎憲法制度下的限制出境制度,台灣法學雜誌,334期,頁74-76,2017年12月。
胡博硯,授權明確性之要求與空白刑法的規範,月旦法學雜誌,193期,頁222-229,2011年6月。
范姜真媺,檢視行政機關蒐集利用個資之問題及展望,法學叢刊,63卷2期,頁29-60,2018年4月。
翁逸泓,健保科技防疫與個資保護:防疫個人資料之應用與界限,月旦醫事法報告,51期,頁7-19,2021年1月。
張文貞,COVID-19與國際人權,月旦法學雜誌,312期,頁8-22,2021年5月。
張永明,禁止SARS病患入境,月旦法學教室,9期,頁8-9,2003年7月。
張志偉,從資訊自決與資訊隱私的概念區分,檢視被遺忘權的證立問題,萬國法律,211期,頁2-15,2017年2月。
張陳弘,科技智慧防疫與個人資料保護:陌生但關鍵的資料保護影響評估程序,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50卷2期,頁337-400,2021年6月。
張陳弘,健保卡作為政府辨識持卡人身分用途之法律議題:法律保留與個資目的外利用之思考,月旦醫事法報告,51期,頁20-34,2021年1月。
許育典,社會國,月旦法學教室,12期,頁38-43,2003年10月。
許宗力,行政命令授權明確性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9卷2期,頁51-90,1990年6月。
許宗力,基本權利:第三講—基本權主體,月旦法學教室,4期,頁80-88,2003年2月。
許宗力,基本權利:第六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上),月旦法學教室,11期,頁64-75,2003年9月。
許宗力,基本權利:第六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下),月旦法學教室,14期,頁50-60,2003年12月。
許宗力,論法律明確性之審查:從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談起,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1卷4期,頁1685-1742,2012年12月。
許家瑜等,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社區防疫措施與成效,疫情報導,36卷15期,頁234-244,2020年8月。
許義寶,外國人之入國程序與限制之研究,法令月刊,57卷11期,頁27-44,2006年11月。
郭介恆,行政檢查與基本權保障,法學叢刊,59卷2期,頁43-76,2014年4月。
陳文貴,行政調查與行政檢查及行政搜索之法律關係,法令月刊,60卷3期,頁67-87,2009年3月。
陳文貴,行政檢查與令狀原則之界限探討,中原財經法學,39期,頁129-186,2017年12月。
陳必芳等,國內外COVID-19疫情研析及風險評估,疫情報導,36卷15期,頁213-224,2020年8月。
陳正根,行政法制有關限制出境之探討,靜宜法學,6期,頁39-76,2017年12月。
陳仲嶙,從防疫出國禁令爭議再訪法律保留的疆界,法律與生命科學,9卷1期,頁1-37,2020年6月。
陳明呈,抗疫戰爭的反思—科技防疫措施下的隱私權衝突,法官協會雜誌,22卷,頁146-155,2020年12月。
陳玥汝,我國紓困條例所涉隱私議題初探,科技法律透析,32卷5期,頁26-32,2020年5月。
陳威志等,漢生病的辨識,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4卷9期,頁315-322,2009年9月。
陳英鈐,SARS防治與人權保障—隔離與疫情發布的憲法界線,憲政時代,29卷3期,頁391-443,2004年1月。
陳英鈐,隔離防疫與法官保留,月旦法學教室,82期,頁8-9,2009年8月。
陳清秀,SARS傳染病之疫情防治法制相關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9期,頁43-51,2003年8月。
陳清秀,限制出境處分侵害人權之探討-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判字第706號判決之評析,法令月刊,65卷5期,頁1-21,2014年5月。
陳愛娥,如何明確適用「法律明確性原則」?—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四五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88期,頁249-258,2002年9月。
陳愛娥,疾病控制的憲法問題—以我國政府在SARS事件中的應變措施作為反省基礎,月旦法學雜誌,105期,頁31-47,2004年2月。
陳業鑫,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之勞動權益,月旦醫事法報告,43期,頁71-90,2020年5月。
陳運財,強制處分法定原則與令狀主義—以搜索法制為中心(下),人權會訊,93期,頁11-15,2009年7月。
陳靜慧,從平等權的觀點論大陸配偶在臺灣地區之法律地位及其基本權利之保障,憲政時代,28卷2期,頁58-78,2002年10月。
單鴻昇,德國新冠疫情下之不利性強制措施—以傳染病防治法為中心,月旦醫事法報告,48期,頁165-169,2020年10月。
馮磊,隔離簡史:沉默年代的無聲黑白,月旦醫事法報告,42期,頁118-128,2020年4月。
黃于玲等,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數位接觸者追蹤」之法律與倫理議題初探,台灣公共衛生雜誌,40卷3期,頁332-345,2021年6月。
黃政龍,美國有關行動電話定位追蹤合憲與否之研究,警學叢刊,40卷3期,頁185-208,2009年11月。
黃清德,論科技定位追蹤監視偵查犯罪—以全球衛星定位法制為例,月旦刑事法評論,11期,頁85-104,2018年12月。
黃清德,警察利用衛星定位系統蒐集位置資料與基本人權保障,刑事法雜誌,54卷4期,頁31-60,2010年8月。
黃湘婷等,2019年北部地區境外移入麻疹個案相關群聚感染事件調查,疫情報導,36卷8期,頁111-116,2020年4月。
黃源浩,公共衛生緊急狀態與行政法上的例外法制,月旦醫事法報告,54期,頁49-59,2021年4月。
黃源浩,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與授權明確:與法國法的比較,月旦法學雜誌,303 期,頁27-44,2020年8月。
楊秀穗等,傳染病防治法簡介,疫情報導,16卷5期,頁145-150,2000年5月。
楊秀穗等,認識並善用傳染病防治法規,疫情報導,19卷3期,頁125-142,2003年3月。
楊哲銘,傳染病防治與隱私權保護的競合 ,台灣法學雜誌,387期,頁33-37,2020年3月。
葉俊榮,探尋隱私權的空間意涵—大法官對基本權利的脈絡論證,中研院法學期刊,18期,頁1-40,2016年3月。
詹祐維,傳染病防治法強制隔離措施之檢討—以釋字 690 號解釋為中心,萬國法律,231期,頁13-23,2020年6月。
詹鎮榮,憲法基本原則:第六講—社會國原則責任主體、類型及界限,月旦法學教室,42期,頁45-55,2006年4月。
賈文宇,防疫還要談憲政主義嗎?,法律與生命科學,9卷1期,頁39-65,2020年6月。
廖元豪,外人做頭家?—論外國人的公民權,政大法學評論,113期,頁245-306,2010年2月。
廖欽福,憲法「健康權」法概念之構築,治未指錄:健康政策與法律論叢,8期,頁19-57,2020年1月。
廖義銘,自由、平等、防疫,教育法學評論,5期,頁117-125,2020年5月。
潘俊良,科技防疫與隱私保護之衡平—歐盟與德國之例,科技法律透析,32卷5期,頁19-25,2020年5月。
蔡維音,非本國人之人身自由保護,月旦法學教室,133期,頁6-8,2013年10月。
蔡震榮,入出境管制與人民居住遷徙的自由,警察法學,7期,頁73-120,2008年11月。
蔡震榮,國境管制與人權保障,月旦法學雜誌,204期,頁5-33,2012年4月。
蕭宏宜,非刑事拘禁與移民居留—釋字第708號解釋簡評,涉外執法與政策學報,3期,頁203-222,2013年5月。
薛智仁,GPS 跟監、隱私權與刑事法—評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3788 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70期,頁42-60,2018年4月。
謝榮堂等,論國家保護義務,軍法專刊,55卷3期,頁45-71,2009年6月。
簡宏偉等,大數據運用與隱私保護—手機定位資訊於防疫應用之法律問題研析,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 8卷3期,頁64-75,2020年9月。
魏欣怡等,2017年11月某托育機構腸病毒71型群聚事件調查報告,疫情報導,36卷17期,頁281-285,2020年9月。
蘇秋霞等,臺灣COVID-19醫療照護體系整備與應變措施,疫情報導,36卷16期,頁250-257,2020年8月。
蘇韋如等,2020年1月至2月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首18例確診病例初步分析,疫情報導,36卷8期,頁117-126,2020年4月。
蘇湘雲,一張健保卡,串聯防疫戰線—「疫」起善用健保卡,衛福季刊,25期,頁10-15,2020年6月。
蘇湘雲,資訊即時掌握,防疫滴水不漏—入境檢疫系統有效連結,衛福季刊,25期,頁16-19,2020年6月。

(四)研討會論文
江浣翠,公共衛生監測、基本人權與風險治理,司法院大法官一○九年度學術研討會—科技、風險與人權保障,司法院主辦,2020年12月5日。
林欣柔,緊急法制處理日常事務?常態法律因應公衛危機?—傳染病防治法下隔離及檢疫法制之解構與重建,傳染病檢疫隔離法制研討會,台灣法學會法律專業與倫理委員會主辦,2020年10月31日。

(五)博碩士學位論文
蔡彥名,室內無線定位方法之開發與驗證,國立交通大學電信工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7月。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Gostin, Lawrence, Public health law: power, duty, restrai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6.
Gregg, Michael. Field epidemiology, Oxford, 2008.
Rasmussen, Sonja, et al. The CDC field epidemiology manual, Oxford, 2019.

(二)期刊論文
Chen, Chi-Mai, et al. Containing COVID-19 among 627,386 persons in contact with the Diamond Princess Cruise Ship passengers who disembarked in Taiwan: big data analytics. 22 J MED. INTERNET. RES. e19540 (2020).
Huizer, Yvonne, et al. Useful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 measures in air travel: a review, 13 TRVEL. MED. INFECT. DIS. 19-30 (2015).
Lin, Ching-Fu, et al. Reimagining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in Times of Global Health Crisis: An Anatomy of Taiwan’s Regulatory Ac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11 Eur. J. Risk Regul. 256-272 (2020).
Mello, Michelle, Ethics and governance for digital disease surveillance, 368 SCIENCE 951-954 (2020).
Morley, Jessica, Ethical guidelines for COVID-19 tracing apps, 582 NATURE 29-31 (2020).
Wang, Jason, et al, Response to COVID-19 in Taiwan: big data analytics, new technology, and proactive testing, 323 JAMA. 1341-1342 (202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5961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6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佳和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詠青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Yung-Ch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詠青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Yung-Ch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21 17:10:01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21 17:10:0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21 17:10:0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5961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99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96101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落幕後,主管機關汲取防疫經驗,推動傳染病防治法之修正。2020年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臺灣在傳統防疫手段以外,亦採行多項新興科技防疫措施。本篇論文之目的為探討主管機關採行傳統或新興防疫措施時,可能對個人基本權造成之干預、防疫措施是否合憲,以及如有違憲之虞,法制面應如何修正,以完備法制規範與落實個人基本權之保障。

本篇論文以疫情調查、隔離與檢疫,以及邊境管制等三項防治措施為研究對象,研析其措施目的、法源依據、執行方式、涉及之基本權及措施之合憲性。檢視防治手段是否符合法律保留、正當法律程序及比例原則。

經分析後,本篇論文之結論為:在疫情調查方面,現行法規對於調查之事項內容、方法,以及疫調資訊之保存、利用及刪除等,規範密度不足;透過行動電話基地臺蒐集位置資訊,以及個人旅遊史、接觸史及職業別之註記等科技防疫手段之法律依據亦不夠明確。隔離與檢疫方面,其措施定義、實施方式及程序等事項之規定應更加明確;隔離檢疫期間之關懷追蹤與個人活動範圍電子監督(即「電子圍籬」)之法律明確性恐有不足。入出境管制之對象應限於來自感染區之非本國籍人民,或有傳染力之病患,以符合比例原則。

論文最後建議建立層級化傳染病防治法制:依據疫情風險等級分別適用傳染病防治法一般規定、特別規定,或制定特別法。並且完備與明確化傳染病防治法規中有關疫情調查與隔離檢疫之規範。對於概括授權主管機關採取防疫措施之特別法條款,應依疫情狀況而為合理之修正。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o fight against the COVID-19, Taiwan implemented newly technology-based control measur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thesis were to identify fundamental right infringements due to such measures, to scrutinize their constitutionality, and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revis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Focusing on outbreak investigation, isolation and quarantine, and border control, the thesis described their purposes, legal bases, implementation, relevant fundamental rights and constitutionality, by scrutinizing the principle of legal reservation, due process, and proportionality, respectively.

The regulated intensity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outbreak investigation was insufficient regarding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the protection of collected data. The legal bases of mobile geolocation and use of personal data were not clear enough. The legal clarity of isolation, quarantine, and the location monitoring systems (electronic fence) should be improved. The targets of border control should be limited to non-nationals from affected areas or infectious patients.

An epidemic risk-based hierarchical legal system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articles of outbreak investigation, isolation and quarantine should be amended to improve their clarity. The articles of special laws that generally authoriz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to implement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revised in accordance with updated epidemic situation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社會國原則之健康政策與基本權之關係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 11
第四節 本文架構 12
第二章 重大傳染病疫情發展與相關法規 17
第一節 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 17
第二節 SARS防疫期間相關傳染病防治法規 28
第三節 2020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 43
第四節 COVID-19防疫期間相關傳染病防治法規 69
第三章 疫情調查 87
第一節 措施目的 87
第二節 法源依據 89
第三節 執行方式 109
第四節 基本權之干預與侵害 126
第五節 小結 162
第四章 隔離與檢疫 167
第一節 措施目的 167
第二節 法源依據 170
第三節 執行方式 180
第四節 基本權之干預與侵害 194
第五節 小結 238
第五章 入出境管制 243
第一節 措施目的 243
第二節 法源依據 243
第三節 執行方式 249
第四節 基本權干預與侵害 258
第五節 小結 28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91
第一節 疫情調查措施恐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291
第二節 隔離與檢疫措施有違法律保留原則之虞 294
第三節 入出境管制措施不符合比例原則 297
第四節 建議 299
第五節 研究限制與心得 303
參考文獻 305
zh_TW
dc.format.extent 602786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61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傳染病防治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疫情調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隔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檢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入出境管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OVID-1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c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pecial Act for Prevention, Relief and Revitalization Measures for Severe Pneumonia with Novel Pathogen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utbreak investig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sol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Quarantin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order controlen_US
dc.title (題名) 從SARS到COVID-19—重大傳染病防治與基本權干預zh_TW
dc.title (題名) From SARS to COVID-19: Conflicts between Pandemic Control Measures and Fundamental Right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中央通訊社,百年大疫:COVID-19疫情全紀錄,印刻,2020年9月。
行政院新聞局,勇者無懼:揮別SARS,迎向健康臺灣,自版,2005年4月。
行政院衛生署,臺灣抗SARS紀實,自版,2005年10月。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因應流感大流行執行策略計畫,自版,2011年8月三版。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抗SARS關鍵紀錄:公衛紮根・防疫奠基,自版,2004年5月。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臺灣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防疫專刊,自版,2003年8月二版。
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15年9月七版。
林洲富,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2019年2月初版。
洪家殷,行政調查法論,元照,2021年7月。
財團法人歐巴尼紀念基金會,回首SARS,自版,2009年1月。
許義寶,入出國法制與人權保障,五南,2019年1月三版。
陳敏,行政法總論,新學林,2016年9月九版。
廖義男,行政罰法,元照,2017年5月二版。
劉佐國、李世德,個人資料保護法釋義與實務:如何面臨個資保護的新時代,碁峰,2015年10月二版。
蔡茂寅等,行政程序法實用,新學林,2013年11月四版。
蔡震榮,行政執行法,元照,2013年11月五版。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自版,2017年3月三版。

(二)專書論文
李建良,基本權利與國家保護義務,載: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頁325-375,2000年9月。
李震山,非刑事案件關係人之人身自由保障—以行政管束為例,載: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頁195-238,2020年3月五版。
李震山,論外國人之憲法權利,載: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頁409-460,2020年3月五版。
李震山,論資訊自決權,載: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頁239-314,2020年3月五版。
沈佳姍,日本統治時期建立臺灣檢疫基礎,載:堅持的力量:臺灣檢疫二甲子,頁12-37,2017年11月。
黃昭元,無指紋則無身分證?換發國民身分證與強制全民捺指紋的憲法爭議分析,載:民主、人權、正義—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461-508,2005年9月。

(三)期刊論文
尤重道,個人資料保護之概念與蒐集處理利用暨違法責任(上),全國律師,21卷7期,頁85-94,2017年7月。
尤重道,個人資料保護之概念與蒐集處理利用暨違法責任(下),全國律師,21卷8期,頁71-89,2017年8月。
甘添貴,罪刑明確性原則,月旦法學教室2期,頁38-40,2002年12月。
朱志平,GPS定位追蹤於刑事偵查程序之運用及其授權基礎—從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5年度上易字第604號刑事判決出發,法令月刊,68卷9期,頁93-133,2017年9月。
江浣翠,公共衛生監測之規範問題研究-以美國法及我國現況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29卷1期,頁81-126,2017年7月。
何建志,COVID-19疫情期間防疫與隱私之平衡:相關法律議題分析與社會正義觀點,台灣法學雜誌,387期,頁23-32,2020年3月。
吳佩圜等,2018年桃園市A教育訓練中心腹瀉群聚事件,疫情報導,36卷9期,頁138-144,2020年5月。
吳旻純,淺談類細胞簡訊與細胞廣播之應用,清流雙月刊,28期,頁45-49,2020年7月。
吳采模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之概要及其法律問題 ,萬國法律,231期,頁107-126,2020年6月。
吳秦雯,強制預防接種之健康權保障,月旦法學教室,222期,頁10-13,2021年4月。
吳秦雯,從SARS到COVID-19:司法院釋字第690號解釋架構下之傳染病防治法制與基本權限制,法律與生命科學,9卷1期,頁91-112,2020年6月。
吳耀宗,罪刑法定主義:刑法實例問題之思考與解決(二),軍法專刊,59卷4期,頁168-186,2013年8月。
李志強,從新冠肺炎探討民眾在法律上之權利與義務-以傳染病防治法為例(上),法務通訊,2991期,頁5-6,2020年2月。
李志強,從新冠肺炎探討民眾在法律上之權利與義務-以傳染病防治法為例(下),法務通訊,2992期,頁5-6,2020年2月。
李明峻,《公政盟約》與外國人的居住遷徒自由,台灣國際法季刊,11卷3期,頁73-103,2014年9月。
李東穎,論外國人的基本權地位—德國法的比較觀察,憲政時代,42卷3期,頁235-264,2017年1月。
李建良,人身自由的憲法保障與強制隔離的違憲審查—釋字第690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186期,頁60-79,2011年10月。
李建良,外國人權利保障的理念與實務,台灣法學雜誌,48期,頁92-107,2003年7月。
李建良,空白刑法與法律保留原則—釋字第六八○號解釋,台灣法學雜誌,164 期,頁197-204,2010年11月。
李建良,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卷1期,頁39-83,1997年3月。
李建良,從正當法律程序觀點透析SARS防疫相關措施,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9期,頁85-98,2003年8月。
李建良,論人身自由之憲法保障—兼談SARS 防疫措施的合憲性,思與言,41卷4期,頁111-143,2003年12月。
李政益等,COVID-19疫苗接種後對國際疫情趨勢影響之評析,疫情報導,37卷11期,頁153-174,2021年6月。
李崇僖,在瘟疫蔓延中檢視個資保護法制,台灣法學雜誌,387期,頁39-43,2020年3月。
李寧修,個人資料合理利用模式之探析:以健康資料之學術研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9卷1期,頁1-50,2020年3月 。
李榮耕,居家電子監控於防疫期間之運用及其法源疑義,月旦醫事法報告,42期,頁93-102,2020年4月。
李榮耕,科技定位監控與犯罪偵查:兼論美國近年GPS追蹤法制及實務之發展,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4卷3期,頁871-969,2015年9月。
李震山,論外國人之憲法權利,憲政時代,25卷1期,頁104-132,1999年7月。
李錫棟,定位科技運用於行動監視追蹤所涉及之基本權利,警察法學,9期,頁83-111,2010年11月。
周宇修,防疫戰爭中的損失補償:要件與範圍的探討,月旦醫事法報告,44期,頁40-52,2020年6月。
林工凱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下應變處置措施之探討,臺灣醫界,63卷8期,頁49-58,2020年8月。
林侑璇等,臺灣COVID-19邊境檢疫措施與成果,疫情報導,36卷15期,頁225-233,2020年8月。
林怜伶等,台灣COVID-19疫情初期實施居家檢疫/隔離措施探討,台灣公共衛生雜誌, 39卷6期,頁602-610,2020年12月。
林明昕,再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7條之合憲性爭議,台灣法學雜誌,407期,頁53-67,2021年1月。
林明昕,健康權—以「國家之保護義務」為中心,法學講座,32期,頁26-36,2005年3月。
林明昕,論剝奪人身自由之正當法律程序:以「法官介入審查」機制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6卷1期,頁1-86。
林明鏘,行政程序法 2018 年修正草案評析—以法務部第一階段修正草案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306期,頁229-247,2020年11月。
林明鏘,治傳染性肺炎用重典?—以「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管制措施為中心,台灣法學雜誌,388期,頁1-11,2020年3月。
林明鏘,論SARS 所生之行政法上法律關係—以醫療院所為中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9期,頁99-113,2003年8月。
林欣柔,一切皆必要?重新檢視隔離及檢疫手段之權力與界限,月旦醫事法報告,43期,頁52-70,2020年5月。
林欣柔,防疫?妨疫?疾病監測、接觸者追蹤與個人資訊隱私之平衡 ,台灣法學雜誌,387期,頁45-52,2020年3月。
林欣柔,提審法修正施行對傳染病隔離治療措施之影響,疫情報導,31卷19期,頁473-479,2015年10月。
林欣柔,新冠肺炎流行下的公衛權力與界限,法律與生命科學,9卷1期,頁67-89,2020年6月。
林超駿,非刑事預防性拘禁之法官(院)保留—兼評釋字第六九○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207期,頁176-200,2012年8月。
林鈺雄,科技偵查概論(上)—干預屬性及授權基礎,月旦法學教室,220期,頁46-57,2021年2月。
邱文聰,在例外與常態間失落的法治原則—論臺灣模式防疫的法制問題,法官協會雜誌,22卷,頁128-145,2020年12月。
邱文聰,從資訊自決與資訊隱私的概念區分—評「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草案」的結構性問題,月旦法學雜誌,168期,頁172-189,2009年5月。
洪家殷,公務機關資料之蒐集與個人資料之保護,東吳法律學報,30卷4期,頁29-68,2019年4月。
洪家殷,行政調查與刑事偵查之界限,東吳法律學報,25卷1期,頁1-48,2013年7月。
洪家殷,從臺灣食品安全法制論行政調查之實施,月旦醫事法報告,47期,頁7-20,2020年9月。
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中之行政強制行為,法學叢刊,60卷1期,頁29-58,2015年1月。
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中職權調查之概念及範圍—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吳法律學報,21卷3期,頁1-42,2010年1月。
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之證據及調查方法—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學研究,35期,頁1-52,2011年12月。
洪國華,不准入境是在保護誰?論新冠肺炎疫情下實施邊境管制的兩難,月旦醫事法報告,54期,頁38-48,2021年4月。
洪國華,從醫事人員限制出境禁令論紓困條例的憲法爭議,月旦醫事法報告,44期,頁53-63,2020年6月。
洪嘉翎,韓國COVID-19因應與修法,月旦醫事法報告,43期,171-180,2020年5月。
洪嘉翎,韓國COVID治理與「謊言」的代價,月旦醫事法報告,51期,167-179,2021年1月。
胡博硯,人權保障的再進步—限制出境新制的憲法討論,台灣法學雜誌,409期,頁11-16,2021年2月。
胡博硯,合乎憲法制度下的限制出境制度,台灣法學雜誌,334期,頁74-76,2017年12月。
胡博硯,授權明確性之要求與空白刑法的規範,月旦法學雜誌,193期,頁222-229,2011年6月。
范姜真媺,檢視行政機關蒐集利用個資之問題及展望,法學叢刊,63卷2期,頁29-60,2018年4月。
翁逸泓,健保科技防疫與個資保護:防疫個人資料之應用與界限,月旦醫事法報告,51期,頁7-19,2021年1月。
張文貞,COVID-19與國際人權,月旦法學雜誌,312期,頁8-22,2021年5月。
張永明,禁止SARS病患入境,月旦法學教室,9期,頁8-9,2003年7月。
張志偉,從資訊自決與資訊隱私的概念區分,檢視被遺忘權的證立問題,萬國法律,211期,頁2-15,2017年2月。
張陳弘,科技智慧防疫與個人資料保護:陌生但關鍵的資料保護影響評估程序,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50卷2期,頁337-400,2021年6月。
張陳弘,健保卡作為政府辨識持卡人身分用途之法律議題:法律保留與個資目的外利用之思考,月旦醫事法報告,51期,頁20-34,2021年1月。
許育典,社會國,月旦法學教室,12期,頁38-43,2003年10月。
許宗力,行政命令授權明確性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9卷2期,頁51-90,1990年6月。
許宗力,基本權利:第三講—基本權主體,月旦法學教室,4期,頁80-88,2003年2月。
許宗力,基本權利:第六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上),月旦法學教室,11期,頁64-75,2003年9月。
許宗力,基本權利:第六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下),月旦法學教室,14期,頁50-60,2003年12月。
許宗力,論法律明確性之審查:從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談起,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1卷4期,頁1685-1742,2012年12月。
許家瑜等,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社區防疫措施與成效,疫情報導,36卷15期,頁234-244,2020年8月。
許義寶,外國人之入國程序與限制之研究,法令月刊,57卷11期,頁27-44,2006年11月。
郭介恆,行政檢查與基本權保障,法學叢刊,59卷2期,頁43-76,2014年4月。
陳文貴,行政調查與行政檢查及行政搜索之法律關係,法令月刊,60卷3期,頁67-87,2009年3月。
陳文貴,行政檢查與令狀原則之界限探討,中原財經法學,39期,頁129-186,2017年12月。
陳必芳等,國內外COVID-19疫情研析及風險評估,疫情報導,36卷15期,頁213-224,2020年8月。
陳正根,行政法制有關限制出境之探討,靜宜法學,6期,頁39-76,2017年12月。
陳仲嶙,從防疫出國禁令爭議再訪法律保留的疆界,法律與生命科學,9卷1期,頁1-37,2020年6月。
陳明呈,抗疫戰爭的反思—科技防疫措施下的隱私權衝突,法官協會雜誌,22卷,頁146-155,2020年12月。
陳玥汝,我國紓困條例所涉隱私議題初探,科技法律透析,32卷5期,頁26-32,2020年5月。
陳威志等,漢生病的辨識,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4卷9期,頁315-322,2009年9月。
陳英鈐,SARS防治與人權保障—隔離與疫情發布的憲法界線,憲政時代,29卷3期,頁391-443,2004年1月。
陳英鈐,隔離防疫與法官保留,月旦法學教室,82期,頁8-9,2009年8月。
陳清秀,SARS傳染病之疫情防治法制相關問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9期,頁43-51,2003年8月。
陳清秀,限制出境處分侵害人權之探討-最高行政法院102年度判字第706號判決之評析,法令月刊,65卷5期,頁1-21,2014年5月。
陳愛娥,如何明確適用「法律明確性原則」?—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四五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88期,頁249-258,2002年9月。
陳愛娥,疾病控制的憲法問題—以我國政府在SARS事件中的應變措施作為反省基礎,月旦法學雜誌,105期,頁31-47,2004年2月。
陳業鑫,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之勞動權益,月旦醫事法報告,43期,頁71-90,2020年5月。
陳運財,強制處分法定原則與令狀主義—以搜索法制為中心(下),人權會訊,93期,頁11-15,2009年7月。
陳靜慧,從平等權的觀點論大陸配偶在臺灣地區之法律地位及其基本權利之保障,憲政時代,28卷2期,頁58-78,2002年10月。
單鴻昇,德國新冠疫情下之不利性強制措施—以傳染病防治法為中心,月旦醫事法報告,48期,頁165-169,2020年10月。
馮磊,隔離簡史:沉默年代的無聲黑白,月旦醫事法報告,42期,頁118-128,2020年4月。
黃于玲等,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數位接觸者追蹤」之法律與倫理議題初探,台灣公共衛生雜誌,40卷3期,頁332-345,2021年6月。
黃政龍,美國有關行動電話定位追蹤合憲與否之研究,警學叢刊,40卷3期,頁185-208,2009年11月。
黃清德,論科技定位追蹤監視偵查犯罪—以全球衛星定位法制為例,月旦刑事法評論,11期,頁85-104,2018年12月。
黃清德,警察利用衛星定位系統蒐集位置資料與基本人權保障,刑事法雜誌,54卷4期,頁31-60,2010年8月。
黃湘婷等,2019年北部地區境外移入麻疹個案相關群聚感染事件調查,疫情報導,36卷8期,頁111-116,2020年4月。
黃源浩,公共衛生緊急狀態與行政法上的例外法制,月旦醫事法報告,54期,頁49-59,2021年4月。
黃源浩,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與授權明確:與法國法的比較,月旦法學雜誌,303 期,頁27-44,2020年8月。
楊秀穗等,傳染病防治法簡介,疫情報導,16卷5期,頁145-150,2000年5月。
楊秀穗等,認識並善用傳染病防治法規,疫情報導,19卷3期,頁125-142,2003年3月。
楊哲銘,傳染病防治與隱私權保護的競合 ,台灣法學雜誌,387期,頁33-37,2020年3月。
葉俊榮,探尋隱私權的空間意涵—大法官對基本權利的脈絡論證,中研院法學期刊,18期,頁1-40,2016年3月。
詹祐維,傳染病防治法強制隔離措施之檢討—以釋字 690 號解釋為中心,萬國法律,231期,頁13-23,2020年6月。
詹鎮榮,憲法基本原則:第六講—社會國原則責任主體、類型及界限,月旦法學教室,42期,頁45-55,2006年4月。
賈文宇,防疫還要談憲政主義嗎?,法律與生命科學,9卷1期,頁39-65,2020年6月。
廖元豪,外人做頭家?—論外國人的公民權,政大法學評論,113期,頁245-306,2010年2月。
廖欽福,憲法「健康權」法概念之構築,治未指錄:健康政策與法律論叢,8期,頁19-57,2020年1月。
廖義銘,自由、平等、防疫,教育法學評論,5期,頁117-125,2020年5月。
潘俊良,科技防疫與隱私保護之衡平—歐盟與德國之例,科技法律透析,32卷5期,頁19-25,2020年5月。
蔡維音,非本國人之人身自由保護,月旦法學教室,133期,頁6-8,2013年10月。
蔡震榮,入出境管制與人民居住遷徙的自由,警察法學,7期,頁73-120,2008年11月。
蔡震榮,國境管制與人權保障,月旦法學雜誌,204期,頁5-33,2012年4月。
蕭宏宜,非刑事拘禁與移民居留—釋字第708號解釋簡評,涉外執法與政策學報,3期,頁203-222,2013年5月。
薛智仁,GPS 跟監、隱私權與刑事法—評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3788 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70期,頁42-60,2018年4月。
謝榮堂等,論國家保護義務,軍法專刊,55卷3期,頁45-71,2009年6月。
簡宏偉等,大數據運用與隱私保護—手機定位資訊於防疫應用之法律問題研析,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 8卷3期,頁64-75,2020年9月。
魏欣怡等,2017年11月某托育機構腸病毒71型群聚事件調查報告,疫情報導,36卷17期,頁281-285,2020年9月。
蘇秋霞等,臺灣COVID-19醫療照護體系整備與應變措施,疫情報導,36卷16期,頁250-257,2020年8月。
蘇韋如等,2020年1月至2月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首18例確診病例初步分析,疫情報導,36卷8期,頁117-126,2020年4月。
蘇湘雲,一張健保卡,串聯防疫戰線—「疫」起善用健保卡,衛福季刊,25期,頁10-15,2020年6月。
蘇湘雲,資訊即時掌握,防疫滴水不漏—入境檢疫系統有效連結,衛福季刊,25期,頁16-19,2020年6月。

(四)研討會論文
江浣翠,公共衛生監測、基本人權與風險治理,司法院大法官一○九年度學術研討會—科技、風險與人權保障,司法院主辦,2020年12月5日。
林欣柔,緊急法制處理日常事務?常態法律因應公衛危機?—傳染病防治法下隔離及檢疫法制之解構與重建,傳染病檢疫隔離法制研討會,台灣法學會法律專業與倫理委員會主辦,2020年10月31日。

(五)博碩士學位論文
蔡彥名,室內無線定位方法之開發與驗證,國立交通大學電信工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7月。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Gostin, Lawrence, Public health law: power, duty, restrai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6.
Gregg, Michael. Field epidemiology, Oxford, 2008.
Rasmussen, Sonja, et al. The CDC field epidemiology manual, Oxford, 2019.

(二)期刊論文
Chen, Chi-Mai, et al. Containing COVID-19 among 627,386 persons in contact with the Diamond Princess Cruise Ship passengers who disembarked in Taiwan: big data analytics. 22 J MED. INTERNET. RES. e19540 (2020).
Huizer, Yvonne, et al. Useful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 measures in air travel: a review, 13 TRVEL. MED. INFECT. DIS. 19-30 (2015).
Lin, Ching-Fu, et al. Reimagining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in Times of Global Health Crisis: An Anatomy of Taiwan’s Regulatory Ac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11 Eur. J. Risk Regul. 256-272 (2020).
Mello, Michelle, Ethics and governance for digital disease surveillance, 368 SCIENCE 951-954 (2020).
Morley, Jessica, Ethical guidelines for COVID-19 tracing apps, 582 NATURE 29-31 (2020).
Wang, Jason, et al, Response to COVID-19 in Taiwan: big data analytics, new technology, and proactive testing, 323 JAMA. 1341-1342 (2020).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1376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