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蕭麗華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Hsiao, Li-Hua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范寧鷳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Fan, Ning-Hsie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范寧鷳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Fan, Ning-Hsie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21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Oct-2021 10:03:55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Oct-2021 10:03:55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Oct-2021 10:03:55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104151015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287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4151015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貫休詩歌之面貌多變,此反映於其風格、情韻、題材上,故本文乃就被評為文士氣重而少衲子氣的貫休,何以有如此表現,作進一步的深究。在讀貫休詩及觀其行時,歷來詩評家與研究者往往以儒家切入,卻忽略佛典在其觀世所具之意義。故本文以《法華經》、《維摩詰經》、《六祖壇經》、《金剛經》作觀照其詩之憑藉,除因此四經在唐代佛教與文士間所具之影響力外,貫休的修行歷程、意象使用、行為與思想表現,有諸多皆可與此四經之旨趣及修行方法之指導相連結。 而若論貫休入世精神的書寫表現,本文則就幾個面向加以申論,分別是其佛家化世修養與習異教緣由、邊塞詩、社會寫實詩、酬酢詩、頌德詩、遊仙詩,在這六節的論述中,不只可見當時時代背景下的人民處境、一介大乘沙門在為僧處世上所現的不同面貌,以及其行經意識是如何貫徹其間。由上述梳理所欲凸顯的是大乘教法中,對佛弟子於弘法和度世上所應具之彈性,此即慈悲與智慧的體現。 在探究貫休出世詩之章節,筆者則將其與僧之往來詩、〈山居詩〉二十四首、詩風孤峭澹泊者,作為論述的範圍,由此亦欲翻轉向來人對僧詩之刻板印象。故在第一類詩作中,可見其回歸的「本來面目」未必與世之所見相同;在第二類詩作中,顯露山居本身具從其身向心所生之出世辯證;於在第三類詩中,得知其山林意識是如何在出世與入世中生成,並具備何等旨趣。 綜上所論,本文旨在從貫休多變之詩風和處世面目中,回扣其源於經教之本心,而見經教對其人格之養成、化世之修養、詩歌之體現、出/入世觀所產生之意義。從以明白,促使貫休入世的非根植儒教之傳統,致使貫休安處山林但求清淨的亦非大乘本義。惟在超越空有見不二下,貫休示現於世之一生作為,實則其行經意識之體現。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The variety of styles, subtleties and motifs in Guan-Hsiu`s poetry cause literary critics see Guan-Hsiu seems to be a literatus more than a monk. Moreover, many poetic critics and researchers use Confucian concepts to interpret his poetry, but forget his identity, a Mahayana monk; and did not notice how the sutras influence his worldview.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Lotus Sutra", "Vimalakirti Sutra",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and "Diamond Sutra" to analyze his poetry; the reason for choosing the sutras that are not only that they have great influences on Tang`s Buddhism, but also reflect Guan-Hsiu`s practice process; those usages of images in his poetry and thoughts, that relates to the purports and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on from these four sutras.The dissertation on chapter three concentrates on several aspects, step by step, to research Guan-Hsiu`s world-engaged thoughts in his poetry, that include Guan-Hsiu`s world-engaged cultivation, the motive of why he learns different doctrines and artistries, his frontier fortress poetry, his social realism poetry, his intercourse poetry, his eulogies and the poetry of travelling in the divine. Next, we can see the people`s condition, a Mahayana monk`s different expression, and how Guan-Hsiu practices the sutras in his life from the discussion of these parts. Furthermore, we can see Buddhists` flexibility in disseminating Buddha`s teachings and cultivation after clarifying the above mentions.In the fourth chapter of Guan-Hsiu`s world-withdrawal thoughts, I present three parts to analyze that includes Guan-Hsiu`s intercourse with monks, the series of mountain living poetry, and the kinds of serene and solitary poetry; I hope to break people`s stereotypes of a monk`s poetry through all of them. Hence, in the first part, we can see his "true colour" that perhaps is different from what people think; in the second part that reveals mountain living itself has the meaning of the dialectics from his body to his heart; in the third part that we can see how his consciousness of mountains was born into the world-engaged and world-withdrawal thoughts, and what their meanings are.In summary,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various styles of Guan-Hsiu`s poetry and how he reacts to the world, and look back to the teachings of the sutras, and then seeing how those teachings influenced his personality, his world-engaged cultivation, the expressions in his poetry and the meanings of his world-engaged / world-withdrawal thoughts. Therefore, we can see Guan-Hsiu`s world-engaged thoughts are not from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also see that make him stay in mountain living and being serene that is not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Mahayana neither. The above discussion attributes Guan-Hsiu`s behavior and expression to his practices of the sutras in his life that reveals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wisdom of impermanence and permanence.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謝辭.......................................................i摘要.....................................................iii目次......................................................vi第壹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第二節 研究背景............ .. ........................... ..5第三節 文獻回顧............................................15一、 貫休生平之探論與考證................................................................... 15二、 貫休詩意象之探論........................................................................... 17三、 貫休山居詩.............................................. ....................... ................. 18四、 貫休樂府詩......................................................... ............... ...............19五、 貫休詩之其他探論............................................................................ 20六、 貫休綜合研究.................................................................................... 24七、 詩僧研究現況.................................................................................... 25第四節 研究範圍............................................34第貳章 貫休所處之世及其精神面向.................42第一節 貫休身處之世及其學養所承.......................... .43第二節 從世人眼中的貫休析其人格面貌........................48第三節 佛教經典與貫休的生命連結——《維摩詰經》、《金剛經》、《法華經》、《六祖壇經》對貫休思想之關係及對其詩之影響......62一、 《維摩詰經》.....................................................................................69二、 《金剛經》.........................................................................................73三、 《法華經》.........................................................................................78四、 《六祖壇經》.....................................................................................85五、 小結......................................................................................................90第參章 孤雲野鶴自在飛──貫休詩中的佛家入世精神.92第一節 貫休的佛家化世修養與習異教緣由. . ...................93第二節 貫休邊塞詩之呈現............. .....................101第三節 貫休社會寫實詩之承繼與開創.... ....................108第四節 貫休致蜀主王建詩............. .....................122第五節 貫休交遊面目之彈性........... .....................129一、 貫休與達官士子的酬酢詩................. . .. ...................................130二、 貫休與處士之交........................... . ..............................................142三、 同是道中人——貫休的僧道之交........................ . ..................151第六節 貫休遊仙詩寄寓之修行見地........................ .162第肆章 「一箇閑人天地間」──貫休出世詩.. .. ....167第一節 回歸「本來面目」——貫休的僧人書寫.............. .168第二節 從「行經意識」見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中身與心的出世辯證..............................................183第三節 從有形山入無形山——貫休之山林意識... .... ... .. 194第伍章 結論....................................205 附錄 禪月大師貫休年譜稿..................... ............212參考文獻.................................... .. .221一、 古籍................ ....... ....................221二、 專書.................. ............. ..............225三、 期刊.................. ....... ....... ............ 226四、 學位論文........ . ... ....... ....... ............229 五、 工具書................ ................. ..........231六、 網路資源............................. ........ ....231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3076772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51015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貫休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禪月集》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行經意識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入世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出世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Guan-Hsiu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Chan Yue Poetry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The Thoughts of Practicing The Sutras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World-engaged Poetry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World-withdrawal Poetry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一生行經──貫休詩入世與出世精神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Practicing the Sutras of His Whole Life: An Analysis of the World-Engaged and World-Transcendental Thoughts Reflected in Guan-Hsiu`s Poems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 古籍(依朝代順序排列)老子著、朱謙之撰:《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2月重印)。(楚)屈原:《屈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冊45,第1854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龍樹著、(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第1509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漢)司馬遷著、韓兆琦譯注:《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漢)作者不詳、王明校:《太平經合校》(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漢)鄭玄箋:《和刻本毛詩鄭箋》(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85年)。(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朱傑人,李慧玲整理:《十三經注疏‧毛詩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魏)王肅撰:《孔子家語》(臺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吳)康僧會譯《舊雜譬喻經》,《大正藏》冊4,第206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晉)陶淵明著、楊勇校箋:《陶淵明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第4075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第235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唐)大鑒真空普覺禪師解義:《金剛經解義》,《卍續藏》冊24,第459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第262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第374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晉)弗若多羅譯:《十誦律卷》,《大正藏》冊23,第1435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南朝梁)沈約等撰、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二十四史‧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卷三(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南朝梁)鍾嶸著、王叔岷箋證:《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市,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南朝梁)釋慧皎:《高僧傳》,《大正藏》冊50,第2059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長春:吉林人民,1998年)。(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冊3,第190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撰:《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唐)玄奘口述、(唐)辯機編纂:《大唐西域記》,《大藏經補編》冊13,第80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第1579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唐)李延壽撰、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二十四史‧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唐)房玄齡等撰、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二十四史‧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唐)法海集:《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敦煌本),《大正藏》冊48,第2007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大正藏》冊54,第2128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唐)杜甫著、(清)朱鶴齡撰:《杜工部詩集》(景康熙九年刊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年)。(唐)法琳:《辯正論》,《大正藏》冊52,第2110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唐)寒山等著:《寒山詩集:附豐干、楚石、拾得、石樹原詩》(臺北:漢聲出版社,1971年)。(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大正藏》,冊24,第1451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唐)劉禹錫著;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唐)釋貫休著、陸永峰校注:《禪月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6 年)。(唐)釋貫休著、胡大浚箋注:《貫休歌詩繫年箋注》(上、中、下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五代)孫光憲著、賈二強點校:《北夢琑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宋)王得臣:《塵史》(上海 : 商務印書館,1937年)。(宋)朱熹集注、竹添光鴻箋注:《論語會箋》(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宋)朱熹,徐時儀、楊艷彙校:《朱子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初版)。(宋)邵雍:《皇極經世書》(臺北縣:廣文書局,1999年)。(宋)倪守約:《金華赤松山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宋)陳思:《書小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宋)贊寧撰:《宋高僧傳》,《大正藏》冊50,第2061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宋)計有功輯撰:《唐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2013年)。(宋)歐陽脩、宋祁撰,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二十四史‧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宋)歐陽脩撰、徐無黨注:《新五代史》(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宋)徽宗紹編:《宣和書譜》(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1973年)。(宋)釋惠洪著、故宮博物院編:《冷齋夜話》(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1年)。(元)辛文房:《唐才子傳》,(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元)辛文房著、傅璇琮校箋:《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冊48,第2008號(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1年)。(清)王夫之著、戴鴻森校注:《薑齋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6年)。(清)徐倬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御定全唐詩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清)郭慶藩編、謝皓祥導讀:《莊子集釋》(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清)康熙敕編、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7年)。二、 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王秀林:《晚唐五代詩僧群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朱光潛:《詩論新編》(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李豐楙:《憂與游︰六朝隋唐仙道文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呂子都選注:《中國歷代詩僧精華》(東方出版中心,1996年)。杜繼文、魏道如:《中國禪宗通史》(江蘇 : 古籍出版,1993年)。杜繼文、魏道如:《中國禪宗通史》(江蘇:人民出版,2007年)。祁偉:《佛教山居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岡村繁著;俞慰慈、陳秋萍、俞慰剛譯:《毛詩正義注疏選箋(外二種)》(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洪兆江主編:《宋史》(臺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陸玉林編:《道德經》(香港:中華書局,2003年)。孫昌武:《中國佛教文化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孫昌武:《唐代文學與佛教》(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孫昌武:《禪思與詩情》(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許總:《唐詩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陳伯海主編:《唐詩匯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普慧:《南朝佛教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覃召文:《禪月詩魂-中國詩僧縱横談》(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黃敬家著:《詩禪‧狂禪‧女禪:中國禪宗文學與文化探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彭雅玲:〈詩語與修悟-以皎然、貫休、齊己三位詩僧的詩歌為討論中心〉,鄭志明主編:《宗教藝術、傳播與媒介》(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1年)。楊曾文:《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壇經》(北京:宗教文化,2001年)。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臺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2008年9月初版)。錢穆:《國史新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劉寶和:《李頎詩評注》(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潘重規:《論語今注》(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錢超塵主編、姚春鵬評註:《黃帝內經》(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蕭麗華,《「文字禪」詩學的發展軌跡》(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2年12月)。釋印順:《中國禪宗史》(新竹:正聞出版社,1998年)。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釋明復:《明復法師佛學文叢》(新竹: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6年)。釋聖嚴:《正信的佛教》(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三、 期刊(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王秀林:〈貫休交遊考〉,《古籍研究》(2002年第4期)。王秀林:〈貫休官職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1月)。田道英:〈貫休生平繫年〉,《四川師範大學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7月第4期)。(日)市原亨吉:〈中唐初期江左的詩僧〉,《東方學報》第 28 冊(1958年4月)。石潤宏:〈論唐代詩僧的生活場域及其詩學意義〉,《唐山學院學報》(2016年9月第29卷第5期)。向世山:〈中國佛教教義時代的殿軍──圭峰宗密述評〉,《中華文化論壇》(1996年第4期)。李昌舒:〈論南禪宗的不二法門及其美學意蘊〉,《江海學刊》(2013年,第6期)。余來明:〈論唐代僧詩的生命意識〉,《江漢論壇》(2001年第3期)。林元白:〈貫休的生平及其詩〉,《海潮音》(1992 年 12月第 73 卷第12 期)。胡大浚:〈貫休的邊塞詩作與晚唐邊塞詩〉,《河西學院學報》(2007年第 23 卷第 6 期)。胡克夫:〈魏晉南北朝僧詩的歷史文化價值〉,《河北學刊》(2007年9月第27卷第5期)。胡素華:〈初期僧人文學創作的流變與影響〉,《佛光人文學報》(2017年創刊號)。查明昊:〈唐代詩僧文化的幾個問題〉,《皖西學院學報》(2001年第17卷第4期)。查屏球:〈從西域之神到東土隱士——唐宋維摩詰圖題詩之演變〉,《佛光學報》(2005年7月第2期)。胡傳安:〈杜甫對唐代詩人的影響〉,《淡江學報》(1970年11月第9期),頁96。徐志華:〈論儒釋互滲的貫休詩〉,《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7月第26卷第 7 期)。張海:〈貫休入蜀論〉,《四川師範大學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7月第29卷第4期)。張海:〈貫休交遊考略〉,《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22卷第1期)。張彬:〈論慧遠與佛教的中國化〉,《宗教哲學》(2001年第26期)。張家成:〈從達摩禪法的流布看中國佛教的南北差異〉,《佛學研究》(2010年第1期)。敦煌文物研究所編:《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文史‧遺書編》(蘭州市:敦煌文物研究所,1987年。馮煥珍:〈《大乘起信論》「非佛教」嗎──關於「《起信論》非佛教」說的教理學反省〉,《中華佛學研究》(2005年第9期)。孫昌武:〈六朝僧人的文學成就〉,《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002年第7期)。孫昌武:〈支遁-袈裟下的文人〉,《中國文化》(1995年第11期)。陸永峰:〈唐代僧詩概論〉,《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4卷第3期)。陳麗麗:〈東晉南北朝僧詩之產生〉,《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年第4期)。黃秀琴:〈從「言志」、「緣情」到「呈境」──禪對唐詩特質的開發〉,《大陸雜誌》(2001年3月第102卷第3期)。黃新亮:〈漢唐僧詩發展述略〉,《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黃敬家:〈中晚唐詩僧現象析論——從文學史與禪宗史兩面考察〉,《臺東大學人文學報》(2010年第1期)。賀玉萍:〈《法華經》主要文學特徵及成因〉,《小說評論》(2008年5月第S2期)。楊道明:〈貫休詩論〉(上),《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6年4月)。趙翔〈慧遠與山水詩的發展〉,《蘭州學刊》(2013年第5期)。鄭志明編:《宗教藝術、傳播與媒介》(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2 年 1 月)。賴昭淳,〈貫休〈山居詩〉探析〉,《東方人文學誌》,2010年10月第9卷第4期。儀平策:〈中國詩僧現象的文化解讀〉,《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年第 2 期)。蔣義斌:〈中國僧侶遊方傳統的建立及其改變〉,「游的多重面向:中國文人生活中的道與藝」專輯(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7年第16卷第4期)。劉京臣:〈貫休樂府詩探微〉,《濰坊教育學院學報》第 18 卷第 4 期(2005 年第 4 期)。劉炳辰:〈貫休詩的世俗化特徵〉,《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 第 27 卷第 3 期(2007 年 5 月)。劉芳瓊:〈貫休詩歌訂補〉,《文獻》1991 年第 3 期(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年 7 月)。蕭麗華:〈全唐五代僧人詩格的詩學意義〉,《臺大佛學研究》(2010年第20期)。蕭麗華,〈晚唐詩僧齊己的詩禪世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1997年7月)。蕭麗華,〈論詩禪交涉——以唐詩為考索重心〉,《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期(1996年)。蕭麗華、吳宜靜:〈從不立文字到不離文字──唐代僧詩中的文字觀〉,《中國禪學》(2003年6月第2期)。蕭麗華:〈《維摩詰經》的文人趣味〉,《華人文化研究》(2019年6月第1期)。羅宗濤:〈貫休與唐五代詩人交往詩淺談〉,收錄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編印:《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輯》(臺北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1995年7月)。羅宗濤:〈皎然貫休齊己詩中的花〉,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1994 年佛教研究論文集:佛與花》(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96 年 2 月)。羅宗濤:〈唐五代詩僧之「夢」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 73 期(1996 年 10 年)。羅家欣:〈不是為窮常見隔,祇應嫌醉不相過-從貫休詩作探討其宦遊之心〉,《國文天地》第 24 卷第 2 期(2008 年 7 月)。羅家欣:〈論貫休詩歌中的少年意象〉,《文學前瞻》第 9 期(2009 年 7 月)。釋永本:〈《法華經》的特色、價值與文獻應用〉,《人間佛教學報藝文》(2016年7月第4期)。釋明復:〈貫休禪師生平的探討〉,《華崗佛學學報》第 6 期(臺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1983 年)。釋聖嚴:〈《六祖壇經》的思想〉,《中華佛學學報》(1990年4月第3期)。四、 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于玥:《前蜀方外作家研究——以杜光庭和貫休為中心》(遼寧:遼寧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王秀林:《晚唐五代詩僧群體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 年)。田道英:《釋貫休研究》(四川:四川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2 年)。江舟:《貫休政治生涯考述——兼論其政治詩》(福建: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5年)。何寄澎:《唐代邊塞詩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74年)。吳雙雙:《貫休思想及其文學創作初探》(廈門:廈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高于婷:《貫休及其《禪月集》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張海:《貫休研究》(四川: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1 年)。黃艷紅:《貫休詩歌研究》(陜西: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 年)。黃夢珊:《貫休及其詩歌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崔寶峰:《貫休詩學理論研究》(牡丹江:牡丹江師範學院文藝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梁評貴:《五代至宋初邊塞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20年)。楊芬霞,《中唐詩僧研究》(陜西: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彭雅玲:《唐代詩僧的創作論研究-詩歌與佛教的綜合分析》(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 年)。賴昭淳:《晚唐僧詩研究——以貫休、齊己為中心》(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2年)。蘇欣郁:《唐禪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蘇珊玉:《盛唐邊塞詩的審美特質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0年)。五、工具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輯:《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傅璇琮、賈晉華著:《唐五代文學編年史‧晚唐卷》(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年)。傅璇琮、賈晉華著:《唐五代文學編年史‧五代卷》(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年)。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六、 網路資源(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釋法緣:〈《六祖壇經》的基本禪法思想及其歷史意義〉,資料來源:http://www.nanputuo.com/nptlib/html/200903/1314465973499.html(2020年3月23日下載)。釋宣化:〈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淺釋〉,資料來源:https://book.bfnn.org/books/0136.htm(2020年3月18日下載)。蕭麗華:〈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髮——唐人宴坐詩析論〉,第三屆國際唐代文學研討會,1996年11月。資料來源: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NX012/nx115052.html(2019年11月29日下載)。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NCCU202101574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