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雙重犯罪原則之理論與實務─以洗錢防制之國際刑事司法互助及刑罰域外效力為中心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ouble Criminality Doctrine--centered on the international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and extra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of criminal penalty in the prevention of money laundering
作者 黃謀信
Huang, Mou-Hsin
貢獻者 楊雲驊
Yang,Yun-Hua
黃謀信
Huang,Mou-Hsin
關鍵詞 雙重犯罪原則
國際刑事司法互助
刑罰域外效力
洗錢防制
40項建議
第三輪相互評鑑
FATF
APG
引渡
聯合國反貪腐公約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1-Nov-2021 12:01:48 (UTC+8)
摘要 本文共分為六章,除第一章「前言」及第六章「結論及建議」外,主要部分共4章。第二章先就「雙重犯罪原則之定性」定義「雙重犯罪原則」之意義及理論基礎,本文所指之「雙重犯罪原則」,除傳統之「雙重犯罪原則」概念,指「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方面之「雙重犯罪原則」外,另亦包括「刑罰域外效力」方面之「雙重犯罪原則」。從「雙重犯罪原則」在此兩方面之共同理論性基礎及在法律域外效力控制之差異性,探究為何「雙重犯罪原則」在諸多批評及利益衝突之國際趨勢下,迄今依舊存在,並不會完全消失之理由。

第三章探討「雙重犯罪原則之適用趨勢與規範模式」,從相關之「40項建議」、國際公約及刑事司法互助協定對於「雙重犯罪原則」之規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固然可確立該等國際規範對「雙重犯罪原則」係採取緩解或摒棄適用之國際趨勢。惟具體落實在各國之內國法時,各國基本上仍在「雙重犯罪原則」之前提下,僅進行緩解適用「雙重犯罪原則」。此種與國際趨勢歧異之基本立場,導致國際公約、條約、司法互助協定及各國內國法就「雙重犯罪原則」之規範模式極為分歧,而我國亦不例外,此章乃就相關之「雙重犯罪原則」所採取之具體規範模式及法規適用情形進行比較分析。

第四章探討「洗錢防制關於刑事司法互助之雙重犯罪原則」,論述與洗錢防制相關之刑事司法互助及「雙重犯罪原則」之法律規範體系及內容。其中我國新制定之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及因應第三輪APG相互評鑑而大幅修正之洗錢防制法有關「雙重犯罪原則」之規範內容,代表我國對「雙重犯罪原則」之基本立場,本章乃進而探討我國有關「雙重犯罪原則」所持之基本立場、法規範衝突及具體適用情形。

第五章探究「洗錢罪關於域外效力之雙重犯罪原則」,隨著本國刑罰域外效力不斷擴張的結果,國際間及我國對於刑罰域外效力之「雙重犯罪原則」如何回應此種發展趨勢。關於洗錢罪之刑罰域外效力,國際間及我國對於洗錢罪及其前置犯罪之刑罰域外效力,是否均應該採取摒棄或緩解適用「雙重犯罪原則」之立場;我國該如何面對防制洗錢之強勢國際組織FATF及APG等組織,以及該等組織以強勢手段推行之統一標準「 40項建議」等規範及其評鑑結果;因應該等國際強勢組織與規範,探究我國未來有關「雙重犯罪原則」之修法方向及「雙重犯罪原則」之存廢問題。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書籍
1.M.Cherif Bassiouni著,王秀梅譯,國際刑法的淵源與內涵─理論體系,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
2.Satzger著,王士帆譯,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10月,2版。
3.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9月。
4.丘宏達,現代國際法,三民書局,2019年4月,3版。
5.朱文奇,現代國際法,商務印書館,2013年3月。
6.何招凡,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版。
7.李修安,跨境犯罪,一品文化出版社,2016年1月。
8.李傑清,洗錢防制的課題與展望,法務部調查局編,2006年2月。
9.李聖傑、潘怡宏編譯,何賴傑、林鈺雄審譯,德國刑法法典,元照出版公司,2017年6月。
10.李萬熙著,馬相哲譯,引渡與國際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
11.林山田,刑法通論,三民書局,1988年5月,增訂3版。
12.林山田,刑法通論(上),1998年1月。
13.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2020年9月,10版。
14.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9月,6版。
15.許慶雄、李明峻,現代國際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月。
16.連孟琦譯,德國刑事訴法,元照出版公司,2016年9月。
17.陰建峰,個人國際刑事責任論綱─國際刑法與國際犯罪專題探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18.陳子平,刑法各論(下),元照出版社,2014年11月。
19.陳榮傳,引渡之理論與實踐,三民書局,1985年1月。
20.黃風,引渡制度,法律出版社,1990年8月。
21.黃風,國際刑事司法合作的規則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22.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元照出版社,2003年5月。
23.楊雲驊、王文杰主編,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8月。
24.詹德恩,金融犯罪的剋星:金融調查,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
25.趙永林、劉建鋼、張瀛,反洗錢法律與機制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3月。
26.趙秉志、張磊編著,賴昌星案件的罪與罰,新學林出版股份有公司,2015年3月。
27.趙秉志、黃芳,歐盟成員國間引渡制度研究,歐盟刑事司法協助研究暨相關文獻中英文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
28.趙秉志主編,歐盟刑事司法協助研究暨相關文獻中英文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
29.劉亞軍,引渡新論─以國際法為視角,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30.蔡佩玲,洗錢防制必修第一堂課,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1月。
31.蔣念祖,洗錢防制─國際評鑑與風險治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21年2月。
32.謝立功,洗錢防制與經濟法秩序之維護,金融財務研究訓練中心, 1999年3月。
33.謝福源,防制洗錢之研究─理論與實務,財團法人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1996年5月。

二、專書論文
1.李聖傑,洗錢罪的可罰基礎與釋義,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33-49,2017年8月。
2.林瑞彬,洗錢防制新法下的法令遵循重點,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233-252,2017年8月。
3.柯宜汾,國際反洗錢規範與我國對應之政策分析,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頁115-136,2017年8月。
4.黃謀信,洗錢防制關於雙方可罰原則之適用與實踐,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頁167-199,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8月。
5.楊雲驊、林麗瑩,洗錢犯罪不法所得之沒收,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51-80,2017年8月。
6.劉嘉瑄,金融情報中心與金融情資申報實務,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289-318,2017年8月。
7.蔡佩玲,資恐防制法立法緣由及自由及簡介,洗錢防制必修第一堂課,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197-218,2021年1月。
8.蔡佩玲、林晉德,簡介亞太防制洗錢組織第三輪相互評鑑程序、標準以及我國司法與執行機關金流追查思維與成效之評鑑結果,洗錢防制必修第一堂課,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53-84,2021年1月。

三、期刊論文
1.王乃彥,洗錢罪的保護法益與體系地位─以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1項為主題,檢察新論,第3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305-321,2008年1月。
2.王乃彥,聯合國反貪腐公約之洗錢罪規範與我國現行法制的比較考察,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我國之實踐與展望,法務部廉政署主編,頁303-324,2015年12月。
3.王兆鵬,對抗犯罪組織之利器─RICO,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579-588,2004年9月。
4.王皇玉,加重詐欺罪之解釋與適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0),法務部司法官學院,頁67-83,2017年11月。
5.吳天雲,引渡與刑事司法互助的基本原則與程序,檢察新論,第7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296-319,2010年1月。
6.吳天雲,本國人不引渡、雙方可罰主義與證據標準─以日本基因間諜事件為例,檢察新論,第20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258-271,2016年。
7.吳建輝,刑事司法互助在歐洲聯盟法之發展,司法新聲,第103期,頁7-25,2012年7月。
8.吳景芳,國際刑事司法互助基本原則之探討,臺大法律論叢,第23卷第2期,頁331-347,1994年6月。
9.吳耀宗,我國刑事實體法應如何與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接軌─以貪污治罪條例公務員貪污犯罪為中心,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我國之實踐與展望,法務部廉政署主編,頁237-272,2015年12月。
10.李聖傑,洗錢行為的認定─簡評最高法院九五年台上字第一六五六號刑事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85 期,頁230-234 頁,2006年8月。
11.李慶明,論美國域外管轄:概念、實踐及中國因應,國際法研究,第3期,頁3-23,2019年。
12.周成瑜,從「聯合號」事件論涉外刑事案件刑法之適用,檢察新論第5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141-155,2009年1月。
13.林志潔,反制跨國企業海外行賄─以美國海外反貪腐法為例,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法務部廉政署出版,頁1-11,2015年12月。
14.林志潔,防制洗錢之新思維─論金融洗錢防制、金融監理與偵查權限,檢察新論,第3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265-276,2008年1月。
15.林志潔,洗錢犯罪與犯罪收益之定義─從United States v. Santos案看美國反洗錢法之新發展,科技法學評論,11 卷 2 期,頁1-40,2014年12月。
16.林鈺雄,普通洗錢罪之行為類型─評析洗防法第2條,月旦法學教室,頁35-51,第224期,2021年6月。
17.林鈺雄,綠島專案之管轄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63期,頁16-17,2000年8月。
18.林麗瑩,提升跨國犯罪追訴效能的刑事訴訟統合運動─以歐盟對跨國刑事追訴的發展為中心,檢察新論,第6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49-66,2009年7月。
19.姜皇池,從廣大興看台菲專屬經濟海域重疊問題,台灣法學雜誌,第 227 期,頁21-33,2013年7月。
20.徐昌錦,新修正洗錢防制法之解析與評釋─從刑事審判之角度出發,司法周刊,第1851期,頁1-25,2017年5月。
21.張明偉,析論信用卡犯罪之處罰,軍法專刊,第 66 卷 第 6 期,頁1-27,2020年12月。
22.張明偉,談境外吸毒之法律適用,警察通識叢刊,第 7 期,頁19-34,2017年6月。
23.陳荔彤,國際刑法普遍性管轄的回顧與前瞻:普林斯原則,檢察新論第11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92-132,2012年1月。
24.黃風,成功遣返賴昌星的必然與偶然,賴昌星案件的罪與罰,新學林出版股份有公司,頁97-100,2015年3月。
25.黃謀信,「犯罪情資交換」之定性,刑事法雜誌,第55卷第四期,頁91-100,2011年8月。
26.黃謀信,刑法域外效力之土地管轄─以臺灣淺灘案為例,法務通訊,第3040期,頁3-5,2021年1月。
27.黃謀信,國際刑事司法互助之雙方可罰性原則規範模式分析─併論其於洗錢防制之規範模式,法令月刊,第69卷第五期,頁75-93頁,2018年5月。
28.楊雲驊,反貪腐公約內刑事司法合作規定與我國現行法制檢討,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我國之實踐與展望,法務部廉政署主編,頁355-384,2015年12月。
29.楊雲驊,兩岸刑事訴訟管轄權移轉之探討─以歐洲刑事訴訟移轉管轄公約為中心,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6),法務部司法官學院,頁27-41,2013年12月。
30.楊雲驊、黃謀信,刑事司法互助的「物件、文件以及卷宗之交付」與「情資交換」─新修正「海峽兩岸犯罪情資交換作業要點」之觀察,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8),法務部司法官學院,頁85-114,2015年11月。
31.廖先志,刑事司法互助上「雙重可罰」原則淺釋,檢察新論第11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187-200,2012年1月。
32.廖詩評,國內法域外適用及其應對─以美國法域外適用措施為例,環球法律評論,第3期,頁166-178,2019年。
33.慶啟人,臺灣如何因應國際合作防制洗錢犯罪之趨勢,法務研究選輯,97年度,頁8-64,2009年10月。
34.蔡佩芬,反洗錢國際組織與司法互助議題之研究,法學論叢,第五期,頁47-131,2009年3月。
35.蔡碧玉,我國國際刑事司法互助的現況與發展,軍法專刊,55卷1期,頁155-173,2009年。
36.賴晨野、蔣秀蘭,沒收國際合作中的雙重犯罪原則,武漢大學學報,第67卷第3期,頁17-22,2014年5月。

四、博碩士論文
1.姜懿庭,美國聯邦刑事域外管轄的發展與省思以海外反貪腐法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7月。
2.洪期榮,引渡法之理論與實務─從國際引渡法論台灣制度,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1月。
3.黃謀信,美國刑事偵查制度對我國之影響─以特別偵查制度之獨立性、通訊監察之控制機制與刑事司法互助之書證調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6月。

五、研究報告
1.研究主持人:楊雲驊,多邊與雙邊國際協定架構下之司法警察機關合作模式比較分析─兼論兩岸洗錢防制合作之推動策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2016年8月。
2.研究主持人:楊雲驊、協同主持人:許恒達、吳建輝、研究員:簡士淳,刑事司法互助法之比較研究—以我國現況為中心,法務部 102 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14年3月。
3.計畫主持人楊雲驊、協同主持人許恒達,引渡逃犯與人員遣返之比較研究—以我國現況為中心,法務部101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12年11月。
4.黃嘉妮,歐盟超國家司法互助整合趨勢,法務部102年出國進修報告,2014年4月。

六、機關出版品
1.108年洗錢防制工作年報,法務部調查局,2020年10月。
2.APG亞太防制洗錢組織中華台北相互評鑑報告,法務部調查局編譯,2007年12月。
3.FATF評鑑方法論,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2017年10月。
4.從不及格到亞洲第一──我國2019年APG第三輪評鑑紀實,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2020年12月。

七、網路及報紙文章
1.吳景欽,修正刑法第5條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民報,2016年11月23日刊,https://www.peoplenews.tw/news/15bae425-403b-489a-9ec1-a96686841ecb。
2.林鈺雄,中國違法盜砂 台灣立法沒輒,蘋果日報,2020年12月26日刊。
3.林鈺雄,陸船盜採海峽砂 如何繩之以法,ETtoday,2019年10月31日刊,https://forum.ettoday.net。
4.陳玉潔,港版國安法長臂管轄 域外效力遍及全球,新新聞,2019年10月30日刊,https://www.storm.mg/article/3138153?page=1。
5.黃謀信,反洗錢 參與國際的絕佳槓桿,蘋果日報,2017年8月3日刊。
6.楊長蓉,內國刑法與國際法的交界—肯亞案後你不能不知道的法律觀念,https://plainlaw.me/2016/04/22/kenya2/
7.蔡萬生,「臺灣淺堆」知多少,http://www.rocnfa.org.tw › userControl › ShowFile。

貳、外文文獻
一、英文書籍
1.James B.Jacobs with Christopher Panarella and Jay Worthington, Busting the Mob -United states v.Cosa Nostra,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9-13,18-19,22-23(1994)
2.James B.Jacobs with Coleen Friel and Robert Radick, Gotham Unbound-How New York City Was Liberated from the Grip of Organized Crim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5,131-132(2001)
3.James B.Jacobs, Mobsters,Unions,and Feds-The Mafia and the American Labor Movement,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21-122(2006).

二、英文期刊論文
1.Christine van den Wyngaer, Double Criminality as a Requirement to Jurisdiction,43、52、52-54、53、54、55.
2.Fey-Constanze Blaas, Double Criminality in International Extradition Law, Stellenbosch University,70、117(2003).
3.Gavan Griffith QC and Claire Harri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Extradition, 6 Melbourne J. of Int`l Law 33(2005).
4.Harmen van der Wilt, J Int Criminal Justice, 795(2018).
5.In re Extradition of Valdez-Mainero, 3 F. Supp. 2d 1112(1998).
6.Jeffrey A. Meyer, Dual Illegality and Geoambiguous Law: A New Rule for Extraterritorial Application of U.S. Law, 95 Minn. L. Rev. 110, 118、119、120、164-179、165、168(2010).
7.John G. Kester , Some Myths of United States Extradition Law , 76 Geo. L.J. 1441 (1988).
8.Paul Marshall, ′Criminal Conduct′ Under Part 7 Of The Proceeds Of Crime Act 2002: A Requirement For ′Double Criminality′?, 6 JIBFL 233( 2003).
9.Shannu Narayan, Anti-Money Laundering Law in India: A `Glocalization` Model, Statute Law Rev, 40 (3), 224(2019).
10.Sharon A. Williams, The Double Criminality Rule and Extradi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Nova Law Review, 15.2, 615(1991).
11.Sharon A. Williams, The Double Criminality Rule Revisited, Israel Law Review, 27.1-2, 209、298(1993).
12.Thomas F. Muther, Jr., Editor-in-Chie, The Extradition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s: A Changing Perspective, 24 Denv. J. Int`l L. & Pol`y 221 (1995).

三、英文判決
1.Gallo-Chamorro v. United States, 233 F.3d 1298 (2000)
2.Heilbronn v. Kendall, 775 F. Supp. 1020(1991)
3.Collins v. Loisel, 259 U.S. 309(1922)

四、日文書籍
1.森下忠「犯罪人引渡法の研究」国際刑法研究第八卷7-12、8-12、29-32、274頁(2004年1月)
2.森下忠「国際刑事司法共助の理論、刑事に関する国際司法共助の基本原則」成文堂82頁(1983年12月)

參、網站資料

APG
http://www.apgml.org/members-and-observers/page.aspx?p=8c32704a-5829-4671-873c-7b5a23ced347

Convention on Combating Bribery of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 , OECD 2011
https://www.oecd.org/daf/anti-bribery/ConvCombatBribery_ENG.pdf

Council of Europe
https://www.coe.int/en/web/conventions/full-list/-/conventions/treaty/198

Egmont Group
https://egmontgroup.org/en/membership/list?field_region_value=All&=Apply

EUR-lex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3A41996A1023%2802%29

FATF
http://www.fatf-gafi.org/publications/fatfrecommendations/documents/fatf-recommendations.html
https://www.fatf-gafi.org/about/membersandobservers/

Federal Act on International Mutu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Mutual Assistance Act, IMAC) of 20 March 1981 (Status as of 1 March 2019) https://fedlex.data.admin.ch/filestore/fedlex.data.admin.ch/eli/cc/1982/846_846_846/20190301/en/pdf-a/fedlex-data-admin-ch-eli-cc-1982-846_846_846-20190301-en-pdf-a.pdf

The Supreme Court of British Columbia
https://www.bccourts.ca/jdb-txt/sc/20/07/2020BCSC0785.htm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https://www.justice.gov/opa/pr/huawei-cfo-wanzhou-meng-admits-misleading-global-financial-institution

United Nations Handbook on Practical Anti-Corruption Measures for Prosecutors and Investigators
https://www.unodc.org/documents/afghanistan/Anti-Corruption/Handbook_practical_anti-corruption.pdf,162、163(Sep.2004)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https://www.unodc.org/unodc/en/corruption/tools_and_publications/UN-convention-against-corruption.html

工商時報
https://ctee.com.tw/livenews/chinatimes/jj/20181102002219-260407

中央通訊社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E6%9C%AA%E5%BB%BA%E7%AB%8B%E9%98%B2%E6%B4%97%E9%8C%A2%E5%85%A7%E6%8E%A7%E6%A9%9F%E5%88%B6+%E6%9C%80%E9%87%8D%E5%B0%87%E5%8F%AF%E7%BD%B0%E5%8D%83%E8%90%AC-vz1QOl

中央廣播電台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00950

中時新聞網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E8%99%9B%E6%93%AC%E8%B2%A8%E5%B9%A3+%E7%B4%8D%E6%B4%97%E9%8C%A2%E9%98%B2%E5%88%B6%E8%A6%8F%E7%AF%84-g3ZJpp

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22130

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
https://www.amlo.moj.gov.tw/1506/1507/14685/post

法務部
https://www.moj.gov.tw/2204/2795/2796/46234/post

蘋果新聞網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170417/3KCOWUVSF2X4XE42PS4ARWOICU/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06515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6515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雲驊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Yang,Yun-Hua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謀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uang,Mou-Hs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黃謀信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ang, Mou-Hsin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Nov-2021 12:01:48 (UTC+8)-
dc.date.available 1-Nov-2021 12:01: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Nov-2021 12:01:4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6515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680-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6515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共分為六章,除第一章「前言」及第六章「結論及建議」外,主要部分共4章。第二章先就「雙重犯罪原則之定性」定義「雙重犯罪原則」之意義及理論基礎,本文所指之「雙重犯罪原則」,除傳統之「雙重犯罪原則」概念,指「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方面之「雙重犯罪原則」外,另亦包括「刑罰域外效力」方面之「雙重犯罪原則」。從「雙重犯罪原則」在此兩方面之共同理論性基礎及在法律域外效力控制之差異性,探究為何「雙重犯罪原則」在諸多批評及利益衝突之國際趨勢下,迄今依舊存在,並不會完全消失之理由。

第三章探討「雙重犯罪原則之適用趨勢與規範模式」,從相關之「40項建議」、國際公約及刑事司法互助協定對於「雙重犯罪原則」之規範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固然可確立該等國際規範對「雙重犯罪原則」係採取緩解或摒棄適用之國際趨勢。惟具體落實在各國之內國法時,各國基本上仍在「雙重犯罪原則」之前提下,僅進行緩解適用「雙重犯罪原則」。此種與國際趨勢歧異之基本立場,導致國際公約、條約、司法互助協定及各國內國法就「雙重犯罪原則」之規範模式極為分歧,而我國亦不例外,此章乃就相關之「雙重犯罪原則」所採取之具體規範模式及法規適用情形進行比較分析。

第四章探討「洗錢防制關於刑事司法互助之雙重犯罪原則」,論述與洗錢防制相關之刑事司法互助及「雙重犯罪原則」之法律規範體系及內容。其中我國新制定之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及因應第三輪APG相互評鑑而大幅修正之洗錢防制法有關「雙重犯罪原則」之規範內容,代表我國對「雙重犯罪原則」之基本立場,本章乃進而探討我國有關「雙重犯罪原則」所持之基本立場、法規範衝突及具體適用情形。

第五章探究「洗錢罪關於域外效力之雙重犯罪原則」,隨著本國刑罰域外效力不斷擴張的結果,國際間及我國對於刑罰域外效力之「雙重犯罪原則」如何回應此種發展趨勢。關於洗錢罪之刑罰域外效力,國際間及我國對於洗錢罪及其前置犯罪之刑罰域外效力,是否均應該採取摒棄或緩解適用「雙重犯罪原則」之立場;我國該如何面對防制洗錢之強勢國際組織FATF及APG等組織,以及該等組織以強勢手段推行之統一標準「 40項建議」等規範及其評鑑結果;因應該等國際強勢組織與規範,探究我國未來有關「雙重犯罪原則」之修法方向及「雙重犯罪原則」之存廢問題。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 次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第一項 文獻分析及比較研究 5
第二項 實證研究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 7
第二章 雙重犯罪原則之定性 9
第一節 雙重犯罪原則之意義 9
第二節 兩種雙重犯罪原則之異同 13
第一項 理論基礎之共同性 13
第一款 罪刑法定原則 14
第二款 保護國家主權 16
第三款 擴大國際合作 17
第二項 控制法律域外效力之差異性 19
第三節 雙重犯罪原則之可罰性 23
第四節 雙重犯罪原則之域外範圍 27
第一項 行為發生在他國領域內 28
第二項 行為發生在不屬於他國領域內 32
第一款 以「臺灣淺灘盜砂案」為例 34
第一目 專屬經濟海域與刑法域外效力 37
第二目 土地管轄與刑法域外效力 41
第二款 以「海巡人員遭挾持案」為例 43
第三款 雙重犯罪原則之適用 45
第五節 小結 47
第三章 雙重犯罪原則之適用趨勢與規範模式 50
第一節 雙重犯罪原則之適用趨勢 50
第一項 雙重犯罪原則之審查 51
第二項 雙重犯罪原則之堅守 53
第三項 雙重犯罪原則之緩解 56
第一款 受請求國得以法律規定排除適用 56
第二款 「入罪化即可罰」以限縮適用 57
第三款 不得以無相同類型之行政措施而拒絕協助 59
第四項 雙重犯罪原則之摒棄 60
第一款 請求「調查取證」時摒棄 60
第二款 請求「任意偵查作為」時摒棄 61
第三款 「有利於被告之強制處分」時摒棄 62
第四款 特殊制度與地理狀況下摒棄 65
第五款 歐洲逮捕令 65
第六款 雙重犯罪原則之摒棄趨勢 69
第五項 雙重犯罪原則之適用指標 70
第一款 是否涉及限制人身自由之請求 71
第二款 是否指向有利於被告之請求 71
第六項 雙重犯罪原則之挑戰 72
第七項 以華為公司孟晚舟引渡案為例 81
第八項 小結 86
第二節 雙重犯罪原則之規範模式 88
第一項 雙重犯罪原則之具體構成要素 88
第一款 「可罰性」之解釋 89
第二款 「適格要件」或「障礙事由」 90
第三款 「法律效果」之規範態樣 92
第四款 規範模式之發展趨勢 95
第二項 我國關於雙重犯罪原則之規範模式 96
第一款 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之規範模式 96
第二款 引渡法之規範模式 97
第三款 引渡條約之規範模式 98
第四款 刑事司法互助協定之規範模式 102
第三項 小結 108
第四章 洗錢防制司法互助之雙重犯罪原則 110
第一節 我國刑事司法互助規範間之衝突與適用 110
第一項 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之雙重犯罪原則 110
第一款 法律效果採取緩解模式 111
第二款 入罪化即可罰之緩解趨勢 112
第三款 涉及強制處分採取限縮協助之立場 113
第四款 排除引渡及跨國移交受刑人 116
第五款 情資交換非本法之司法互助態樣 117
第二項 刑事司法互助規範間之法位階 118
第一款 具法律上效力之司法互助協定 120
第二款 不具法律上效力之兩岸司法互助協議 124
第三款 聯合國反貪腐公約之法位階 125
第四款 洗錢防制法之法位階 126
第三項 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與引渡法及引渡條約 127
第四項 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與跨國移交受刑人法 127
第五項 小結─評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 128
第二節 洗錢防制司法互助之規範體系 130
第一項 國際之洗錢防制規範 132
第一款 「40項建議」及「評鑑方法論」 132
第二款 國際公約 134
第一目 「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136
第二目 「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 136
第三目 「聯合國反貪腐公約」 137
第二項 我國之洗錢防制規範 138
第一款 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施行法 138
第二款 刑事司法互助協定(議) 139
第三款 國際刑事司法互助法 139
第四款 洗錢防制法 140
第五款 引渡法及引渡條約 150
第三項 小結 150
第三節 洗錢防制之雙重犯罪原則 152
第一項 「40項建議」之雙重犯罪原則 153
第一款 「40項建議」之雙重犯罪原則規定 153
第二款 「評鑑方法論」之雙重犯罪原則註釋 157
第三款 「40項建議」之規範模式 158
第二項 我國洗防法之雙重犯罪原則 161
第一款 洗防法之雙重犯罪原則規定 161
第二款 洗防法之雙重犯罪原則規範模式 164
第三款 洗防法與40項建議之規範差異 165
第三項 小結 166
第五章 洗錢罪域外效力之雙重犯罪原則 168
第一節 刑罰域外效力之雙重犯罪原則 168
第二節 域外效力之雙重犯罪原則發展趨勢 170
第一項 國際間之發展趨勢 170
第二項 我國規範之發展趨勢 173
第三節 洗錢罪域外效力之雙重犯罪原則 176
第一項 前置犯罪之域外效力 176
第二項 洗錢罪之域外效力 181
第三項 洗錢罪雙重犯罪原則之發展趨勢 182
第一款 洗錢罪之雙重犯罪原則 182
第二款 前置犯罪之雙重犯罪原則 185
第四項 洗錢罪域外效力之實務見解 187
第五項 APG第三輪評鑑關於雙重犯罪原則 194
第一款 評鑑缺失 194
第二款 評鑑結果之辯正 197
第六項 小結 20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07

附表檢索 216
附圖檢索 225
參考文獻 231
附 錄 245

表 次

表1 刑罰域外效力審查標準表 32
表2 雙重犯罪原則之「可罰性」比較表 58
表3 行為性質對雙重犯罪原則適用影響比較表 64
表4 雙重犯罪原則之適用趨勢比較表 87
表5 「適格要件」或「障礙事由」規範模式比較表 91
表6 法律效果之規範態樣表 92
表7 我國所簽訂引渡條約之法律效果態樣比較表 101
表8 我國所簽訂司法互助協定之法律效果態樣比較表 107
表9 「40項建議」之雙重犯罪原則規範模式表(一) 160
表10 「40項建議」之雙重犯罪原則規範模式表(二) 160
表11 洗錢防制法與40項建議雙方可罰原則之規範模式比較表164
表12 域外前置行為之雙方定性比較表 180
表13 洗錢罪之雙重犯罪原則比較表 185
表14 洗防法域外效力及雙重犯罪原則適用情形表 206


圖 次

圖1 兩種雙重犯罪原則之共同性 21
圖2 兩種雙重犯罪原則之差異性 22
圖3 兩種雙重犯罪原則控制域外效力之差異性 22
圖4 雙重犯罪原則之可罰性 27
圖5 雙重犯罪原則摒棄之趨勢圖譜 70
圖6 刑事司法互助事項法位階 120
圖7 洗錢防制司法互助之規範體系 152
圖8 洗錢防制雙重犯罪原則之趨勢 214
圖9 「40項建議」之雙重犯罪原則 214
圖10 我國洗錢防制之雙重犯罪原則 215
zh_TW
dc.format.extent 1347967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6515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雙重犯罪原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際刑事司法互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刑罰域外效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洗錢防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40項建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第三輪相互評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ATF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APG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引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聯合國反貪腐公約zh_TW
dc.title (題名) 雙重犯罪原則之理論與實務─以洗錢防制之國際刑事司法互助及刑罰域外效力為中心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ouble Criminality Doctrine--centered on the international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and extra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of criminal penalty in the prevention of money launder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書籍
1.M.Cherif Bassiouni著,王秀梅譯,國際刑法的淵源與內涵─理論體系,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
2.Satzger著,王士帆譯,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10月,2版。
3.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9月。
4.丘宏達,現代國際法,三民書局,2019年4月,3版。
5.朱文奇,現代國際法,商務印書館,2013年3月。
6.何招凡,全球執法合作機制與實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版。
7.李修安,跨境犯罪,一品文化出版社,2016年1月。
8.李傑清,洗錢防制的課題與展望,法務部調查局編,2006年2月。
9.李聖傑、潘怡宏編譯,何賴傑、林鈺雄審譯,德國刑法法典,元照出版公司,2017年6月。
10.李萬熙著,馬相哲譯,引渡與國際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
11.林山田,刑法通論,三民書局,1988年5月,增訂3版。
12.林山田,刑法通論(上),1998年1月。
13.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2020年9月,10版。
14.林鈺雄,新刑法總則,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9月,6版。
15.許慶雄、李明峻,現代國際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月。
16.連孟琦譯,德國刑事訴法,元照出版公司,2016年9月。
17.陰建峰,個人國際刑事責任論綱─國際刑法與國際犯罪專題探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18.陳子平,刑法各論(下),元照出版社,2014年11月。
19.陳榮傳,引渡之理論與實踐,三民書局,1985年1月。
20.黃風,引渡制度,法律出版社,1990年8月。
21.黃風,國際刑事司法合作的規則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22.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元照出版社,2003年5月。
23.楊雲驊、王文杰主編,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8月。
24.詹德恩,金融犯罪的剋星:金融調查,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
25.趙永林、劉建鋼、張瀛,反洗錢法律與機制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3月。
26.趙秉志、張磊編著,賴昌星案件的罪與罰,新學林出版股份有公司,2015年3月。
27.趙秉志、黃芳,歐盟成員國間引渡制度研究,歐盟刑事司法協助研究暨相關文獻中英文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
28.趙秉志主編,歐盟刑事司法協助研究暨相關文獻中英文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
29.劉亞軍,引渡新論─以國際法為視角,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30.蔡佩玲,洗錢防制必修第一堂課,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1月。
31.蔣念祖,洗錢防制─國際評鑑與風險治理,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21年2月。
32.謝立功,洗錢防制與經濟法秩序之維護,金融財務研究訓練中心, 1999年3月。
33.謝福源,防制洗錢之研究─理論與實務,財團法人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1996年5月。

二、專書論文
1.李聖傑,洗錢罪的可罰基礎與釋義,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33-49,2017年8月。
2.林瑞彬,洗錢防制新法下的法令遵循重點,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233-252,2017年8月。
3.柯宜汾,國際反洗錢規範與我國對應之政策分析,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頁115-136,2017年8月。
4.黃謀信,洗錢防制關於雙方可罰原則之適用與實踐,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頁167-199,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8月。
5.楊雲驊、林麗瑩,洗錢犯罪不法所得之沒收,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51-80,2017年8月。
6.劉嘉瑄,金融情報中心與金融情資申報實務,新洗錢防制法─法令遵循實務分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289-318,2017年8月。
7.蔡佩玲,資恐防制法立法緣由及自由及簡介,洗錢防制必修第一堂課,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197-218,2021年1月。
8.蔡佩玲、林晉德,簡介亞太防制洗錢組織第三輪相互評鑑程序、標準以及我國司法與執行機關金流追查思維與成效之評鑑結果,洗錢防制必修第一堂課,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53-84,2021年1月。

三、期刊論文
1.王乃彥,洗錢罪的保護法益與體系地位─以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1項為主題,檢察新論,第3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305-321,2008年1月。
2.王乃彥,聯合國反貪腐公約之洗錢罪規範與我國現行法制的比較考察,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我國之實踐與展望,法務部廉政署主編,頁303-324,2015年12月。
3.王兆鵬,對抗犯罪組織之利器─RICO,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頁579-588,2004年9月。
4.王皇玉,加重詐欺罪之解釋與適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20),法務部司法官學院,頁67-83,2017年11月。
5.吳天雲,引渡與刑事司法互助的基本原則與程序,檢察新論,第7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296-319,2010年1月。
6.吳天雲,本國人不引渡、雙方可罰主義與證據標準─以日本基因間諜事件為例,檢察新論,第20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258-271,2016年。
7.吳建輝,刑事司法互助在歐洲聯盟法之發展,司法新聲,第103期,頁7-25,2012年7月。
8.吳景芳,國際刑事司法互助基本原則之探討,臺大法律論叢,第23卷第2期,頁331-347,1994年6月。
9.吳耀宗,我國刑事實體法應如何與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接軌─以貪污治罪條例公務員貪污犯罪為中心,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我國之實踐與展望,法務部廉政署主編,頁237-272,2015年12月。
10.李聖傑,洗錢行為的認定─簡評最高法院九五年台上字第一六五六號刑事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 85 期,頁230-234 頁,2006年8月。
11.李慶明,論美國域外管轄:概念、實踐及中國因應,國際法研究,第3期,頁3-23,2019年。
12.周成瑜,從「聯合號」事件論涉外刑事案件刑法之適用,檢察新論第5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141-155,2009年1月。
13.林志潔,反制跨國企業海外行賄─以美國海外反貪腐法為例,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法務部廉政署出版,頁1-11,2015年12月。
14.林志潔,防制洗錢之新思維─論金融洗錢防制、金融監理與偵查權限,檢察新論,第3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265-276,2008年1月。
15.林志潔,洗錢犯罪與犯罪收益之定義─從United States v. Santos案看美國反洗錢法之新發展,科技法學評論,11 卷 2 期,頁1-40,2014年12月。
16.林鈺雄,普通洗錢罪之行為類型─評析洗防法第2條,月旦法學教室,頁35-51,第224期,2021年6月。
17.林鈺雄,綠島專案之管轄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63期,頁16-17,2000年8月。
18.林麗瑩,提升跨國犯罪追訴效能的刑事訴訟統合運動─以歐盟對跨國刑事追訴的發展為中心,檢察新論,第6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49-66,2009年7月。
19.姜皇池,從廣大興看台菲專屬經濟海域重疊問題,台灣法學雜誌,第 227 期,頁21-33,2013年7月。
20.徐昌錦,新修正洗錢防制法之解析與評釋─從刑事審判之角度出發,司法周刊,第1851期,頁1-25,2017年5月。
21.張明偉,析論信用卡犯罪之處罰,軍法專刊,第 66 卷 第 6 期,頁1-27,2020年12月。
22.張明偉,談境外吸毒之法律適用,警察通識叢刊,第 7 期,頁19-34,2017年6月。
23.陳荔彤,國際刑法普遍性管轄的回顧與前瞻:普林斯原則,檢察新論第11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92-132,2012年1月。
24.黃風,成功遣返賴昌星的必然與偶然,賴昌星案件的罪與罰,新學林出版股份有公司,頁97-100,2015年3月。
25.黃謀信,「犯罪情資交換」之定性,刑事法雜誌,第55卷第四期,頁91-100,2011年8月。
26.黃謀信,刑法域外效力之土地管轄─以臺灣淺灘案為例,法務通訊,第3040期,頁3-5,2021年1月。
27.黃謀信,國際刑事司法互助之雙方可罰性原則規範模式分析─併論其於洗錢防制之規範模式,法令月刊,第69卷第五期,頁75-93頁,2018年5月。
28.楊雲驊,反貪腐公約內刑事司法合作規定與我國現行法制檢討,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我國之實踐與展望,法務部廉政署主編,頁355-384,2015年12月。
29.楊雲驊,兩岸刑事訴訟管轄權移轉之探討─以歐洲刑事訴訟移轉管轄公約為中心,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6),法務部司法官學院,頁27-41,2013年12月。
30.楊雲驊、黃謀信,刑事司法互助的「物件、文件以及卷宗之交付」與「情資交換」─新修正「海峽兩岸犯罪情資交換作業要點」之觀察,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18),法務部司法官學院,頁85-114,2015年11月。
31.廖先志,刑事司法互助上「雙重可罰」原則淺釋,檢察新論第11期,臺灣高等檢察署,頁187-200,2012年1月。
32.廖詩評,國內法域外適用及其應對─以美國法域外適用措施為例,環球法律評論,第3期,頁166-178,2019年。
33.慶啟人,臺灣如何因應國際合作防制洗錢犯罪之趨勢,法務研究選輯,97年度,頁8-64,2009年10月。
34.蔡佩芬,反洗錢國際組織與司法互助議題之研究,法學論叢,第五期,頁47-131,2009年3月。
35.蔡碧玉,我國國際刑事司法互助的現況與發展,軍法專刊,55卷1期,頁155-173,2009年。
36.賴晨野、蔣秀蘭,沒收國際合作中的雙重犯罪原則,武漢大學學報,第67卷第3期,頁17-22,2014年5月。

四、博碩士論文
1.姜懿庭,美國聯邦刑事域外管轄的發展與省思以海外反貪腐法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7月。
2.洪期榮,引渡法之理論與實務─從國際引渡法論台灣制度,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1月。
3.黃謀信,美國刑事偵查制度對我國之影響─以特別偵查制度之獨立性、通訊監察之控制機制與刑事司法互助之書證調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6月。

五、研究報告
1.研究主持人:楊雲驊,多邊與雙邊國際協定架構下之司法警察機關合作模式比較分析─兼論兩岸洗錢防制合作之推動策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2016年8月。
2.研究主持人:楊雲驊、協同主持人:許恒達、吳建輝、研究員:簡士淳,刑事司法互助法之比較研究—以我國現況為中心,法務部 102 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14年3月。
3.計畫主持人楊雲驊、協同主持人許恒達,引渡逃犯與人員遣返之比較研究—以我國現況為中心,法務部101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12年11月。
4.黃嘉妮,歐盟超國家司法互助整合趨勢,法務部102年出國進修報告,2014年4月。

六、機關出版品
1.108年洗錢防制工作年報,法務部調查局,2020年10月。
2.APG亞太防制洗錢組織中華台北相互評鑑報告,法務部調查局編譯,2007年12月。
3.FATF評鑑方法論,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2017年10月。
4.從不及格到亞洲第一──我國2019年APG第三輪評鑑紀實,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2020年12月。

七、網路及報紙文章
1.吳景欽,修正刑法第5條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民報,2016年11月23日刊,https://www.peoplenews.tw/news/15bae425-403b-489a-9ec1-a96686841ecb。
2.林鈺雄,中國違法盜砂 台灣立法沒輒,蘋果日報,2020年12月26日刊。
3.林鈺雄,陸船盜採海峽砂 如何繩之以法,ETtoday,2019年10月31日刊,https://forum.ettoday.net。
4.陳玉潔,港版國安法長臂管轄 域外效力遍及全球,新新聞,2019年10月30日刊,https://www.storm.mg/article/3138153?page=1。
5.黃謀信,反洗錢 參與國際的絕佳槓桿,蘋果日報,2017年8月3日刊。
6.楊長蓉,內國刑法與國際法的交界—肯亞案後你不能不知道的法律觀念,https://plainlaw.me/2016/04/22/kenya2/
7.蔡萬生,「臺灣淺堆」知多少,http://www.rocnfa.org.tw › userControl › ShowFile。

貳、外文文獻
一、英文書籍
1.James B.Jacobs with Christopher Panarella and Jay Worthington, Busting the Mob -United states v.Cosa Nostra,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9-13,18-19,22-23(1994)
2.James B.Jacobs with Coleen Friel and Robert Radick, Gotham Unbound-How New York City Was Liberated from the Grip of Organized Crim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5,131-132(2001)
3.James B.Jacobs, Mobsters,Unions,and Feds-The Mafia and the American Labor Movement,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21-122(2006).

二、英文期刊論文
1.Christine van den Wyngaer, Double Criminality as a Requirement to Jurisdiction,43、52、52-54、53、54、55.
2.Fey-Constanze Blaas, Double Criminality in International Extradition Law, Stellenbosch University,70、117(2003).
3.Gavan Griffith QC and Claire Harri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Extradition, 6 Melbourne J. of Int`l Law 33(2005).
4.Harmen van der Wilt, J Int Criminal Justice, 795(2018).
5.In re Extradition of Valdez-Mainero, 3 F. Supp. 2d 1112(1998).
6.Jeffrey A. Meyer, Dual Illegality and Geoambiguous Law: A New Rule for Extraterritorial Application of U.S. Law, 95 Minn. L. Rev. 110, 118、119、120、164-179、165、168(2010).
7.John G. Kester , Some Myths of United States Extradition Law , 76 Geo. L.J. 1441 (1988).
8.Paul Marshall, ′Criminal Conduct′ Under Part 7 Of The Proceeds Of Crime Act 2002: A Requirement For ′Double Criminality′?, 6 JIBFL 233( 2003).
9.Shannu Narayan, Anti-Money Laundering Law in India: A `Glocalization` Model, Statute Law Rev, 40 (3), 224(2019).
10.Sharon A. Williams, The Double Criminality Rule and Extradi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Nova Law Review, 15.2, 615(1991).
11.Sharon A. Williams, The Double Criminality Rule Revisited, Israel Law Review, 27.1-2, 209、298(1993).
12.Thomas F. Muther, Jr., Editor-in-Chie, The Extradition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s: A Changing Perspective, 24 Denv. J. Int`l L. & Pol`y 221 (1995).

三、英文判決
1.Gallo-Chamorro v. United States, 233 F.3d 1298 (2000)
2.Heilbronn v. Kendall, 775 F. Supp. 1020(1991)
3.Collins v. Loisel, 259 U.S. 309(1922)

四、日文書籍
1.森下忠「犯罪人引渡法の研究」国際刑法研究第八卷7-12、8-12、29-32、274頁(2004年1月)
2.森下忠「国際刑事司法共助の理論、刑事に関する国際司法共助の基本原則」成文堂82頁(1983年12月)

參、網站資料

APG
http://www.apgml.org/members-and-observers/page.aspx?p=8c32704a-5829-4671-873c-7b5a23ced347

Convention on Combating Bribery of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 , OECD 2011
https://www.oecd.org/daf/anti-bribery/ConvCombatBribery_ENG.pdf

Council of Europe
https://www.coe.int/en/web/conventions/full-list/-/conventions/treaty/198

Egmont Group
https://egmontgroup.org/en/membership/list?field_region_value=All&=Apply

EUR-lex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3A41996A1023%2802%29

FATF
http://www.fatf-gafi.org/publications/fatfrecommendations/documents/fatf-recommendations.html
https://www.fatf-gafi.org/about/membersandobservers/

Federal Act on International Mutu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Mutual Assistance Act, IMAC) of 20 March 1981 (Status as of 1 March 2019) https://fedlex.data.admin.ch/filestore/fedlex.data.admin.ch/eli/cc/1982/846_846_846/20190301/en/pdf-a/fedlex-data-admin-ch-eli-cc-1982-846_846_846-20190301-en-pdf-a.pdf

The Supreme Court of British Columbia
https://www.bccourts.ca/jdb-txt/sc/20/07/2020BCSC0785.htm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https://www.justice.gov/opa/pr/huawei-cfo-wanzhou-meng-admits-misleading-global-financial-institution

United Nations Handbook on Practical Anti-Corruption Measures for Prosecutors and Investigators
https://www.unodc.org/documents/afghanistan/Anti-Corruption/Handbook_practical_anti-corruption.pdf,162、163(Sep.2004)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https://www.unodc.org/unodc/en/corruption/tools_and_publications/UN-convention-against-corruption.html

工商時報
https://ctee.com.tw/livenews/chinatimes/jj/20181102002219-260407

中央通訊社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E6%9C%AA%E5%BB%BA%E7%AB%8B%E9%98%B2%E6%B4%97%E9%8C%A2%E5%85%A7%E6%8E%A7%E6%A9%9F%E5%88%B6+%E6%9C%80%E9%87%8D%E5%B0%87%E5%8F%AF%E7%BD%B0%E5%8D%83%E8%90%AC-vz1QOl

中央廣播電台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00950

中時新聞網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E8%99%9B%E6%93%AC%E8%B2%A8%E5%B9%A3+%E7%B4%8D%E6%B4%97%E9%8C%A2%E9%98%B2%E5%88%B6%E8%A6%8F%E7%AF%84-g3ZJpp

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22130

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
https://www.amlo.moj.gov.tw/1506/1507/14685/post

法務部
https://www.moj.gov.tw/2204/2795/2796/46234/post

蘋果新聞網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170417/3KCOWUVSF2X4XE42PS4ARWOICU/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1638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