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辯護人與被告的交流權
作者 解怡蕙
Hsieh, Yi-Hui
貢獻者 楊雲驊
Yang, Yun-Hua
解怡蕙
Hsieh, Yi-Hui
關鍵詞 辯護權
交流權
接見權
接見通信
實質辯護
日期 2014
上傳時間 3-Jan-2022 16:11:57 (UTC+8)
摘要 本文將先探討辯護人的地位,首先從機關理論與契約原則出發,說明辯護的目的及傳統上對辯護人定位的兩個基本想法,結論上仍將採取限制的機關理論,以辯護人具有公益角色的觀點,點出辯護人在程序中擁有的權利及權利的限制。進而集中討論交流權,此為本文研究重心。以實質辨護之角度出發,並引出我國法對於辯護權的規定,包涵其法源依據及特別法之規定,再與外國立法例作比較,說明其下不同權利的適用範圍與限制,據此凸顯出交流權與其他權利不同之處及其特色與界線。復再以對實務的評釋為核心,點出運作現況中對交流權造成的限制,討論偵查中的交流權行使的實然面與應然面的落差,最後分析實務上可能對交流權干預之作為之性質,並提出以證據排除法則作為遏止不法干預交流權之解決之道。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 書籍
1. 王兆鵬,刑事訴訟法講義,元照出版,2006年9月。
2. 王兆鵬,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元照出版,1999年。
3. 王兆鵬,辯護權與詰問權,元照出版,2007年。
4.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論,三民出版,2007年。
5. 吳俊毅,辯護人論,正典出版,2008年。
6. 林山田,刑事程序法,元照出版,2004年。
7.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上),自版,2006年。
8.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新學林出版,2007年9月。
9.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作者自版,2013年9月。
10. 林輝煌,論證據排除,元照出版,2006年。
11. 許澤天,刑事訴訟法論Ⅰ,神州圖書出版,2003年3月。
12.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一品文化出版,2007年8月。
13.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三民出版,1999年。
14. 張麗卿,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五南圖書出版,2007年9月。
15. 蔡墩銘,刑事訴訟法概要,三民出版,1996年。
16. Arthur Best著,蔡秋明、蔡兆誠、郭乃嘉譯,證據法入門,元照出版, 2003年。
17. Claus Roxin著,吳麗琪譯,德國刑事訴訟法,三民出版,1998年。
(二)文章
1. 王兆鵬,貫徹平等與實質之辯護制度,月旦法學雜誌,137期。
2. 朱石炎,「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與刑事訴訟法之關係(上),司法周刊,1454期,98年8月20日。
3. 李明鴻,我國刑事訴訟法接見指定草案評析──以日本法與人權公約為中心,刑事司法與國際人權公約學術研討會實錄,東海大學法律學院出版,2011年。
4. 李榮耕,受拘捕犯罪嫌疑人於訊問中之受辯護權,月旦法學雜誌,192期。
5. 林裕順,〈接見交通「應然」「實然」探討──「警詢辯護」實證分析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192期。
6. 林裕順,〈從大法官釋字654號解釋論「接見交通權」─兼評刑訴法第34條增修草案〉,《基本人權與司法改革》,新學林出版,2010年。
7. 林鈺雄,在押被告與律師接見通信之權利,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02期。
8. 林鈺雄,區域性國際人權法院與內國法之互動──以歐洲人權法院裁判對奧地利刑事法之影響與改造為例,人權之跨國性司法實踐─歐洲人權裁判研究(二),元照出版,2008年。
9. 吳景欽,從自白心理學探討偵查中強制辯護的必要性,全國律師,2010年7月。
10. 陳志龍,辯護人→刑事司法機關→法治國家原則(上),律師雜誌,209期。
11. 陳志龍,辯護人→刑事司法機關→法治國家原則(下),律師雜誌,210期。
12. 陳志龍,刑事訴訟法的過去與未來,全國律師創刊號。
13. 陳運財,刑事訴訟之修正與刑事辯護,月旦法學雜誌,137期。
14. 陳運財,釋字第654號解釋與自由溝通權,月旦法學雜誌,192期。
15. 陳運財,論接受辯護人援助機會之保障,刑事訴訟與正當之法律程序,月旦,1998年。
16. 黃惠婷、謝易成,羈押被告與辯護人接見及通信權之保障,刑事法雜誌,第五十二卷第二期。
17. 彭國能,偵查程序中辯護人在場權之探究,「全國律師」論文選輯(一):律師與人權,自版,2008年。
18. 彭國能,律師權概述,「全國律師」論文選輯(一):律師與人權,2008年,自版。
19. 楊雲驊,歐洲人權法院對逮捕、羈押刑事被告的審查重點介紹,人權之跨國性司法實踐─歐洲人權裁判研究(二),元照出版,2008年。
20. 廖福特,批准聯合國兩個人權公約及制訂施行法之評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74期,2009年11月。
21. 蔡秋明,被告之羈押期間與在押被告之律師通訊權,人權之跨國性司法實踐─歐洲人權裁判研究(一),元照出版,2007年。
(三)學位論文
1. 史奎謙,刑事辯護權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2. 呂雅婷,刑事被告受律師協助權─以歐洲人權法院裁判為借鏡,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3. 廖偉志,辯護人權利與義務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4. 簡銘昱,論扣押辯護人所持有之物件─以辯護人之「交流與拒絕證言」二權與「禁止扣押」之關聯為核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5. 彭國能,辯護人之法庭活動─兼論偵查活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10月。
6. 張世強,辯護人與被「交通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7. 楊聖芬,刑事被告與辯護人之交通權,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5月。
8. 顏榕,論被告之接見交流權─以日本法為比較重點,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碩士論文,2010年。
二、德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書籍
1. Beulke, Werner, Strafprozessrecht, 10. Aufl., C.F. Müller, 2008.
2. Kühne, Hans-Heiner, Strafprozessrecht : eine systematische Darstellung des deutschen und europäischen Strafverfahrensrechts, 6. Aufl., C.F.Müller, 2003.
3. Karlsruher Kommentar zur Strafprozeßordnung, 5. Aufl., C.H. Beck, 2003.
4. Löwe-Rosenberg: StPO, 26. Aufl., Band 4,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6.
5. Roxin, Claus, Strafverfahrensrecht, 25. Aufl., C.H.Beck, 1998.
6. Weihrauch, Matthias, Verteidiger im Ermittlungsverfahren, 5 Aufl. C.H.Müller, 1997.
(二)文章
1. Hamm, Rainer, Der Standort des Verteidigers im heutigen Strafprozeß, NJW 1993, Heft 5, S289
2. Mehle, Volkmar, Der Verteidiger-Ein Korrektiv auch zu Lasten des beschuldigten?, in Wahrheit und Gerechtigkeit im Strafverfahren : Festgabe für Karl Peters aus Anlass seines 80. Geburtstages, C.F.Müller, 1984.
3. Müller/Schmidt, Aus der Rechtsprechung zum Recht der Strafverteidigung 2006-Teil 1, NStZ 2007, Heft 6, S.322-325.
4. Müller/Schmidt, Aus der Rechtsprechung zum Recht der Strafverteidigung 2006-Teil 2, NStZ 2007, Heft 7, S.385-389.
5. Paulus, Rainer, Dogmatik der Verteidigung, NStZ 1992, Heft 7, S.305-311.
6. Wasserburg, Klaus, Strafverteidigung und Zeugenschutz, in Wahrheit und Gerechtigkeit im Strafverfahren : Festgabe für Karl Peters aus Anlass seines 80. Geburtstages, C.F.Müller, 1984.
7. Roxin, Claus, Gegenwart und Zukunft der Verteidiger im rechtstaatlichen Strafverfahren, in FS-Hanack, S.1-25
8. Müller, Egon, Gedanken zur Vernehmung des Angeklagten in der Hauptverhandlung zum sog. Opening-Statement des Verteidigers, in FS-Hanack, S.67-76
9. Wahle, Eberhard, Gedanken zur Bezeihung von Mandant und verteidiger, in FS-Hanack, S105-11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9765104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65104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雲驊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Yang, Yun-Hua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解怡蕙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ieh, Yi-Huien_US
dc.creator (作者) 解怡蕙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ieh, Yi-Huien_US
dc.date (日期) 201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Jan-2022 16:11:57 (UTC+8)-
dc.date.available 3-Jan-2022 16:11:5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Jan-2022 16:11:5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65104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838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65104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將先探討辯護人的地位,首先從機關理論與契約原則出發,說明辯護的目的及傳統上對辯護人定位的兩個基本想法,結論上仍將採取限制的機關理論,以辯護人具有公益角色的觀點,點出辯護人在程序中擁有的權利及權利的限制。進而集中討論交流權,此為本文研究重心。以實質辨護之角度出發,並引出我國法對於辯護權的規定,包涵其法源依據及特別法之規定,再與外國立法例作比較,說明其下不同權利的適用範圍與限制,據此凸顯出交流權與其他權利不同之處及其特色與界線。復再以對實務的評釋為核心,點出運作現況中對交流權造成的限制,討論偵查中的交流權行使的實然面與應然面的落差,最後分析實務上可能對交流權干預之作為之性質,並提出以證據排除法則作為遏止不法干預交流權之解決之道。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
第五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辯護人之性質與權利義務 6
第一節 前言 6
第二節 學理上的爭議 7
第一項 德國法上的理論介紹 7
第一款 機關理論(Organtheorie) 8
第二款 代理人理論(Vertretertheorie) 10
第三款 理論分析比較 10
第四款 案例分析 14
第二項 我國法的介紹 16
第一款 文獻的回顧 16
第二款 憲法與訴訟法上的依據 17
第三款 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第十四條 19
第三項 本文分析 21
第三節 辯護人的權利與限制 22
第一項 辯護人的權利 22
第一款 固有權與傳來權? 22
第二款 權利的分類與規定 23
第二項 權利的限制 25
第四節 辯護人的義務 26
第一項 忠實辯護義務 27
第二項 保密義務(Schweigepflicht) 27
第三項 真實義務? 27
第五節 小結 28
第三章 辯護人與被告之交流權 31
第一節 交流權之概念 31
第一項 交流權的目的 32
第一款 程序公正之確保 32
第二款 信賴關係之維護 32
第三款 使被告獲得有效協助 33
第二項 交流權的態樣 34
第三項 交流權與其他辯護人權利之比較 36
第一款 交流權與在場權 36
第二款 交流權與拒絕證言權 37
第三款 交流權作為辯護權之核心 38
第二節 交流權之規定 39
第一項 德國法之規定 39
第二項 我國法之規定 41
第一款 憲法上之依據 41
第二款 程序法之規定 44
第三款 ICCPR第14條 45
第四款 刑事訴訟法之修正 47
第三項 本文分析 49
第三節 交流權的適用範圍 50
第一項 人的範圍 50
第二項 事的範圍 51
第三項 時的範圍 51
第四項 地的範圍 52
第五項 物的範圍 53
第四節 小結 54
第四章 從我國實務運作看交流權之行使與限制 56
第一節 偵查中之交流權實踐 56
第一項 始於權利告知 57
第二項 提供選任辯護人之機會 58
第三項 等待辯護人到場 60
第四項 接見會談之進行 63
第一款 交流之時、地 63
第二款 交流之內容 64
第五項 在押及審判中被告之交流權實踐 65
第二節 交流權之法定限制 66
第一項 交流權限制規定的變遷 66
第二項 法定限制要件、程序及其妥適性 68
第一款 對於羈押中被告之限制 69
第一目 限制之要件 69
第二目 限制之程序與救濟 70
第三目 限制之妥適性 71
第二款 對於受拘捕被告之限制 74
第三款 對於人身自由未受拘束被告之限制 76
第三節 交流權法定限制以外之干預 76
第一項 監視、監聽與錄音錄影 76
第二項 扣押與搜索 77
第三項 對於接見時、地之限制 78
第四節 小結 80
第五章 違反交流權保障所取得證據之證據法上效果 83
第一節 證據排除法則概述 83
第二項 實務見解 83
第二項 學說見解 85
第二節 違反交流權保障構成違法取證 87
第一項 對被告與辯護人交流之監聽 87
第二項 對被告與辯護人交流文書物件之扣押 90
第三項 以妨礙交流方式而對被告為訊問 90
第三節 違法取證之證據排除 91
第一項 以監聽被告與辯護人交流所取得之被告供述 91
第一款 對於在押被告之違法監聽 92
第二款 對於人身自由未拘束被告之監聽 93
第二項 扣押被告與辯護人交流所傳遞之文書信件 94
第三項 以以妨礙交流方式而取得之被告供述 94
第四項 衍生證據之證據能力 98
第四節 小結 99
第六章 結論 100
參考文獻 103
zh_TW
dc.format.extent 28250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65104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辯護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交流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接見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接見通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實質辯護zh_TW
dc.title (題名) 辯護人與被告的交流權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 書籍
1. 王兆鵬,刑事訴訟法講義,元照出版,2006年9月。
2. 王兆鵬,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元照出版,1999年。
3. 王兆鵬,辯護權與詰問權,元照出版,2007年。
4.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論,三民出版,2007年。
5. 吳俊毅,辯護人論,正典出版,2008年。
6. 林山田,刑事程序法,元照出版,2004年。
7. 林永謀,刑事訴訟法釋論(上),自版,2006年。
8.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新學林出版,2007年9月。
9.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作者自版,2013年9月。
10. 林輝煌,論證據排除,元照出版,2006年。
11. 許澤天,刑事訴訟法論Ⅰ,神州圖書出版,2003年3月。
12.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一品文化出版,2007年8月。
13.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三民出版,1999年。
14. 張麗卿,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五南圖書出版,2007年9月。
15. 蔡墩銘,刑事訴訟法概要,三民出版,1996年。
16. Arthur Best著,蔡秋明、蔡兆誠、郭乃嘉譯,證據法入門,元照出版, 2003年。
17. Claus Roxin著,吳麗琪譯,德國刑事訴訟法,三民出版,1998年。
(二)文章
1. 王兆鵬,貫徹平等與實質之辯護制度,月旦法學雜誌,137期。
2. 朱石炎,「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與刑事訴訟法之關係(上),司法周刊,1454期,98年8月20日。
3. 李明鴻,我國刑事訴訟法接見指定草案評析──以日本法與人權公約為中心,刑事司法與國際人權公約學術研討會實錄,東海大學法律學院出版,2011年。
4. 李榮耕,受拘捕犯罪嫌疑人於訊問中之受辯護權,月旦法學雜誌,192期。
5. 林裕順,〈接見交通「應然」「實然」探討──「警詢辯護」實證分析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192期。
6. 林裕順,〈從大法官釋字654號解釋論「接見交通權」─兼評刑訴法第34條增修草案〉,《基本人權與司法改革》,新學林出版,2010年。
7. 林鈺雄,在押被告與律師接見通信之權利,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02期。
8. 林鈺雄,區域性國際人權法院與內國法之互動──以歐洲人權法院裁判對奧地利刑事法之影響與改造為例,人權之跨國性司法實踐─歐洲人權裁判研究(二),元照出版,2008年。
9. 吳景欽,從自白心理學探討偵查中強制辯護的必要性,全國律師,2010年7月。
10. 陳志龍,辯護人→刑事司法機關→法治國家原則(上),律師雜誌,209期。
11. 陳志龍,辯護人→刑事司法機關→法治國家原則(下),律師雜誌,210期。
12. 陳志龍,刑事訴訟法的過去與未來,全國律師創刊號。
13. 陳運財,刑事訴訟之修正與刑事辯護,月旦法學雜誌,137期。
14. 陳運財,釋字第654號解釋與自由溝通權,月旦法學雜誌,192期。
15. 陳運財,論接受辯護人援助機會之保障,刑事訴訟與正當之法律程序,月旦,1998年。
16. 黃惠婷、謝易成,羈押被告與辯護人接見及通信權之保障,刑事法雜誌,第五十二卷第二期。
17. 彭國能,偵查程序中辯護人在場權之探究,「全國律師」論文選輯(一):律師與人權,自版,2008年。
18. 彭國能,律師權概述,「全國律師」論文選輯(一):律師與人權,2008年,自版。
19. 楊雲驊,歐洲人權法院對逮捕、羈押刑事被告的審查重點介紹,人權之跨國性司法實踐─歐洲人權裁判研究(二),元照出版,2008年。
20. 廖福特,批准聯合國兩個人權公約及制訂施行法之評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74期,2009年11月。
21. 蔡秋明,被告之羈押期間與在押被告之律師通訊權,人權之跨國性司法實踐─歐洲人權裁判研究(一),元照出版,2007年。
(三)學位論文
1. 史奎謙,刑事辯護權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2. 呂雅婷,刑事被告受律師協助權─以歐洲人權法院裁判為借鏡,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3. 廖偉志,辯護人權利與義務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4. 簡銘昱,論扣押辯護人所持有之物件─以辯護人之「交流與拒絕證言」二權與「禁止扣押」之關聯為核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5. 彭國能,辯護人之法庭活動─兼論偵查活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10月。
6. 張世強,辯護人與被「交通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7. 楊聖芬,刑事被告與辯護人之交通權,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5月。
8. 顏榕,論被告之接見交流權─以日本法為比較重點,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碩士論文,2010年。
二、德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書籍
1. Beulke, Werner, Strafprozessrecht, 10. Aufl., C.F. Müller, 2008.
2. Kühne, Hans-Heiner, Strafprozessrecht : eine systematische Darstellung des deutschen und europäischen Strafverfahrensrechts, 6. Aufl., C.F.Müller, 2003.
3. Karlsruher Kommentar zur Strafprozeßordnung, 5. Aufl., C.H. Beck, 2003.
4. Löwe-Rosenberg: StPO, 26. Aufl., Band 4,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6.
5. Roxin, Claus, Strafverfahrensrecht, 25. Aufl., C.H.Beck, 1998.
6. Weihrauch, Matthias, Verteidiger im Ermittlungsverfahren, 5 Aufl. C.H.Müller, 1997.
(二)文章
1. Hamm, Rainer, Der Standort des Verteidigers im heutigen Strafprozeß, NJW 1993, Heft 5, S289
2. Mehle, Volkmar, Der Verteidiger-Ein Korrektiv auch zu Lasten des beschuldigten?, in Wahrheit und Gerechtigkeit im Strafverfahren : Festgabe für Karl Peters aus Anlass seines 80. Geburtstages, C.F.Müller, 1984.
3. Müller/Schmidt, Aus der Rechtsprechung zum Recht der Strafverteidigung 2006-Teil 1, NStZ 2007, Heft 6, S.322-325.
4. Müller/Schmidt, Aus der Rechtsprechung zum Recht der Strafverteidigung 2006-Teil 2, NStZ 2007, Heft 7, S.385-389.
5. Paulus, Rainer, Dogmatik der Verteidigung, NStZ 1992, Heft 7, S.305-311.
6. Wasserburg, Klaus, Strafverteidigung und Zeugenschutz, in Wahrheit und Gerechtigkeit im Strafverfahren : Festgabe für Karl Peters aus Anlass seines 80. Geburtstages, C.F.Müller, 1984.
7. Roxin, Claus, Gegenwart und Zukunft der Verteidiger im rechtstaatlichen Strafverfahren, in FS-Hanack, S.1-25
8. Müller, Egon, Gedanken zur Vernehmung des Angeklagten in der Hauptverhandlung zum sog. Opening-Statement des Verteidigers, in FS-Hanack, S.67-76
9. Wahle, Eberhard, Gedanken zur Bezeihung von Mandant und verteidiger, in FS-Hanack, S105-115.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1750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