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銀行海外併購策略之探討—以東京之星為例
A Case Study of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by CTBC: Tokyo Star Bank.
作者 鍾玉喬
Chung, Yu-Chiao
貢獻者 陳嬿如
鍾玉喬
Chung, Yu-Chiao
關鍵詞 中信金控
中信銀行
東京之星
海外併購
併購策略
PESTEL分析
波特五力分析
SWOT分析
國家文化模型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Mar-2022 16:54:12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中信金控併購日本東京之星案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自2013年7月5日傳出中信金控併購東京之星恐受阻生變相關新聞起,至2014年6月5日中信金控完成東京之星百分之百股權交割日止。研究方法採用個案研究方法,並應用總體環境PESTEL分析、產業環境五力分析、內部環境SWOT分析及國家文化模型等策略性分析工具,針對所蒐集之國內外期刊論文、中信金控所發布公告之財報、年報與新聞稿、台灣及日本報章雜誌及網路媒體相關報導與評論、金融產業資訊與總體產業經濟環境等相關報導資訊,以及金管會鬆綁亞洲盃相關法規與政策等次級資料進行質化研究分析;藉以瞭解中信金控併購日本東京之星的背景、所面臨之外部機會與挑戰;進而瞭解中信金控的海外併購策略概況與併購決策過程,並檢視中信金控海外併購策略對於併購日本東京之星表現之結果。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五個主要發現:(一)被併購前後的東京之星的資本適足率皆低於日本銀行平均水準,近年雖有逐步提升,但仍低於日本銀行平均水準;(二) 被併購之後的東京之星的逾期放款比率降低,備抵呆帳敷蓋率並未有上升的現象,顯示在被中信金控併購之後,東京之星的資產品質已有顯著提升,但資產品質仍需持續改善;(三)被併購之後的東京之星在資產報酬率的表現上皆優於併購前,且呈小幅穩定成長趨勢;(四)被併購之後的東京之星在股東權益報酬率上的表現皆優於併購前,成長幅度雖小但呈穩定趨勢;(五)中信金控在併購東京之星之後,股價漲跌劇烈程度逐年減緩,風險也隨之下降。併購初期(前四年)或因磨合或整合等因素,以至併購效益未能完全顯現;惟經過五年的整併及磨合後,組織趨於穩定,報酬及股價開始穩定且反映在併購後的財務效益上,風險也隨著中信金控的經營及調整而下降。併購後的第五年開始有超額報酬,股價漲跌劇烈幅度趨緩,風險下降,顯示併購效益逐漸顯現。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書籍
1、伍忠賢,(1998)。企業併購聖經。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陳金城,(2020)。109年企業概論與管理學。台北:千華數位文化。
3、謝劍平,(1997)。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期刊論文
1、王德鼎、張嘉六,(2014)。光麒科技有限公司的電子代工企業戰略地區選擇研究。創新研發學刊,10卷2期,頁72-85。
2、吳怡德,(2006)。國內金融業併購之策略與個案分析。遠東學報,23卷1期,頁49-60。
3、林欣怡,(2015)。論中華文化倫理中之權力關係與距離。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4期,頁141-166。
4、林嬋娟、吳安妮,(1992)。台灣企業併購綜效及績效之實證研究。會計評論,26期,頁1-23。

博碩士學位論文
1、朱延麒(2007)。創新網路經營模式-無名小站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
2、李定霞,(2010)。「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服務整合實施方案」的社會福利效用影響性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研究所,台北。
3、李瑩暖,(2011)。銀行併購績效之探討-以花旗銀行和華僑銀行為個案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雲林。
4、杜明達,(2018)。台灣製鞋機械公司之商業模式分析—以國內某製鞋機械廠商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高階產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台中。
5、洪千惠,(2008)。渣打銀行併購新竹商業銀行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台北。
6、胡津毓,(2020)。台灣銀行業布局新南向之策略研究-以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在職專班,台北。
7、張力元,(2008)。從花旗收購僑銀之案例探討併購案的動機與過程。碩士論文,交通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系,新竹。
8、郭怡萍,(2011)。外商銀行併購本國銀行之綜效分析-以渣打銀行.花旗銀行為例。碩士論文,清華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新竹。
9、陳一誨,(2016)。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併購績效分析。碩士論文,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台南。
10、陳美玲,(2016)。銀行併購績效的探討-台灣和美國的銀行個案研究。碩士論文,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在職專班,桃園。
11、陳淑華,(2000)。銀行業策略與績效評估之探討-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分析。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會計學系商業及管理學門,台北。
12、陳嘉盈,(2017)。臺灣金融業併購綜效之研究-以元大金控併購大眾銀行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13、黃明琦,(2000)。臺灣金融機構併購前後績效與綜效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南。
14、黃重善,(2006)。以獲利性及風險性探討金融控股公司之整併。碩士論文,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花蓮。
15、楊天龍,(1996)。企業併購動機與績效之探討:以台灣1000大製造業為例。碩士論文,靜宜女子大學,管理科學系商業及管理學門,台中。
16、葉一青,(2003)。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併購選擇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17、董碧珠,(2007)。論企業價值-以渣打銀行併購新竹國際商銀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碩士在職專班,台北。
18、劉憲璋,(2006)。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併購綜效之研究-以富邦金控併購台北銀行為例。碩士論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高雄。
19、蔡銘洁,(2004)。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併購後整合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研究所,台中。
20、鄭帝允,(2007)。併購動機之實證研究—以美國上市上櫃公司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台北。
21、魏郁華,(2006)。併購動機:台灣實證研究分析。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商業及管理學門,桃園。

網際網路
1、每日頭條,PESTEL分析模型:做好戰略規劃的第一步,2010年10月17日,檢自https://kknews.cc/news/28lm52g.html
2、穆迪確認中信金控集團之評等;展望為負面,2021年10月5日,檢自https://www.moodys.com/researchdocumentcontentpage.aspx?docid=PBC_172056
3、RATING ACTION COMMENTARY,惠譽確認中信集團評等,移除評等觀察負向:展望負向,2021年10月5日,檢自https://www.fitchratings.com/research/zh-tw/banks/ff44d8af-4e74-470e-8241-19a3298e4ad5-06-10-2014
4、中信金控 海外獲利 連續五年成長,2021年10月8日,檢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67617?from=search
5、五力分析:剖析產業環境,掌握企業優勢,2021年10月18日,檢自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1740
6、2019年全球反避稅浪潮下稅務新思維—各國要求經濟實質下的全球布局戰略,2021年12月15日,檢自https://www2.deloitte.com/tw/tc/pages/tax/articles/anti-tax-avoidance.html

英文部分

書籍
1、Aguilar, Francis. (1967). Scann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New York: Macmillan.
2、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New York : Sage Publications, Inc.
3、Lewellen, W. G., (1971). A pure financial rationale for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Penrose, E. T. (1959).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MOORE, R. R. (1997). Bank acquisition determinants: implications for small business credi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Working Paper 9702.
5、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 York : Sage Publications, Inc.
6、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7、Rashain Perera, (2017). The PESTLE analysis, Sri Lanka: Nerdynaut.
8、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and Methods Series. Second ed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9、Yin, R.K (198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期刊論文
1、Berkovitch E., Narayanan M., (1990). Corporate mergers and security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6, 105-143.
2、David Hussey ,(2002). Company analysis: determining strategic capability, Strat. Change 11: 43-52.
3、Halpern, P. (1983). Corporate Acquisitions: A Theory of Special Cases? A Review of Event Studies Applied to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297-317.
4、Roll ,R.,(1986).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 Journal of Business 59,197-216.
5、Shleifer, A and Vishny, R. E ., (2003). Stock market driven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al 70, 295-311.

網際網路
1、Kwamena Nyarku, Gloria K Q Agyapong, Academic Leadership Journal Rediscovering SWOT Analysis: The Extended Version ,2021年10月24日,檢自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9060225_Academic_Leadership_Journal_Rediscovering_SWOT_Analysis_The_Extended_Version

日文部分

書籍
1、G.ホフステード (著), G. J. ホフステード (著), M. ミンコフ (著), 岩井 八郎 (翻訳), 岩井 紀子 (翻訳),(2013),『多文化社会―違いを学び未来への道を探る』

期刊論文
1、增田耕太郎,(2018)。日中韓台の経済相互依存関係の変容。国際貿易投資研究所国際貿易と投資季刊,110期,頁64-83。

網際網路
1、Hofstede insights Japan,ホフステードの6次元モデル,2021年11月5日,檢自https://hofstede.jp/new/wp-content/themes/hofstede/assets/pdf/hij_6-dimensions-model.pdf
2、J-MONEY編集部,ディール・オブ・ザ・イヤー 2013 M&A、株式、債券、ストラクチャード・ファイナンス部門の受賞ディールを発表,2021年10月10日,檢自https://j-money.jp/article/2745/
3、佐藤 茂、河元伸吾、油井望奈美,台湾銀の東京スター銀買収交渉が難航、アベノミクスで価格に差,2021年10月10日,檢自:https://www.bloomberg.co.jp/news/articles/2013-07-05/MPG3NZ6JTSEF01
4、金融庁の1年(平成12事務年度版),2021年9月28日,檢自https://www.fsa.go.jp/news/newsj/kinyu/f-20010702-3a.html
5、熊澤 了,全国の全ての金融機関の銀行ランキング情報,2021年12月12日,檢自http://tax-kumazawa.com/cn40/pg394.html
6、藤原 宏成,8%割れが9社も、地銀「自己資本比率」ランキング,2021年12月5日,檢自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43897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893213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93213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嬿如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鍾玉喬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ung, Yu-Chiaoen_US
dc.creator (作者) 鍾玉喬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ung, Yu-Chiao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22 16:54:12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22 16:54:1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22 16:54:1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893213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917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893213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中信金控併購日本東京之星案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自2013年7月5日傳出中信金控併購東京之星恐受阻生變相關新聞起,至2014年6月5日中信金控完成東京之星百分之百股權交割日止。研究方法採用個案研究方法,並應用總體環境PESTEL分析、產業環境五力分析、內部環境SWOT分析及國家文化模型等策略性分析工具,針對所蒐集之國內外期刊論文、中信金控所發布公告之財報、年報與新聞稿、台灣及日本報章雜誌及網路媒體相關報導與評論、金融產業資訊與總體產業經濟環境等相關報導資訊,以及金管會鬆綁亞洲盃相關法規與政策等次級資料進行質化研究分析;藉以瞭解中信金控併購日本東京之星的背景、所面臨之外部機會與挑戰;進而瞭解中信金控的海外併購策略概況與併購決策過程,並檢視中信金控海外併購策略對於併購日本東京之星表現之結果。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五個主要發現:(一)被併購前後的東京之星的資本適足率皆低於日本銀行平均水準,近年雖有逐步提升,但仍低於日本銀行平均水準;(二) 被併購之後的東京之星的逾期放款比率降低,備抵呆帳敷蓋率並未有上升的現象,顯示在被中信金控併購之後,東京之星的資產品質已有顯著提升,但資產品質仍需持續改善;(三)被併購之後的東京之星在資產報酬率的表現上皆優於併購前,且呈小幅穩定成長趨勢;(四)被併購之後的東京之星在股東權益報酬率上的表現皆優於併購前,成長幅度雖小但呈穩定趨勢;(五)中信金控在併購東京之星之後,股價漲跌劇烈程度逐年減緩,風險也隨之下降。併購初期(前四年)或因磨合或整合等因素,以至併購效益未能完全顯現;惟經過五年的整併及磨合後,組織趨於穩定,報酬及股價開始穩定且反映在併購後的財務效益上,風險也隨著中信金控的經營及調整而下降。併購後的第五年開始有超額報酬,股價漲跌劇烈幅度趨緩,風險下降,顯示併購效益逐漸顯現。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中文摘要 I
目錄 I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併購基本概念 8
第二節 併購的動機 11
第三節 策略分析工具 18
第四節 國家文化模型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6
第一節 個案研究法 36
第二節 個案公司 37
第三節 資料蒐集 43
第四章 動機分析與併購過程 44
第一節 中信金控發展歷程及現況分析 44
第二節 東京之星銀行發展歷程與現況 46
第三節 併購過程及對價 50
第五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54
第一節 中信金控併購東京之星之策略佈局分析 54
第二節 東京之星被併購後之成果分析 70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3
參考文獻 85
zh_TW
dc.format.extent 736899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93213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信金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信銀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東京之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海外併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併購策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ESTEL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波特五力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WOT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家文化模型zh_TW
dc.title (題名) 銀行海外併購策略之探討—以東京之星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 Case Study of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by CTBC: Tokyo Star Bank.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書籍
1、伍忠賢,(1998)。企業併購聖經。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陳金城,(2020)。109年企業概論與管理學。台北:千華數位文化。
3、謝劍平,(1997)。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期刊論文
1、王德鼎、張嘉六,(2014)。光麒科技有限公司的電子代工企業戰略地區選擇研究。創新研發學刊,10卷2期,頁72-85。
2、吳怡德,(2006)。國內金融業併購之策略與個案分析。遠東學報,23卷1期,頁49-60。
3、林欣怡,(2015)。論中華文化倫理中之權力關係與距離。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4期,頁141-166。
4、林嬋娟、吳安妮,(1992)。台灣企業併購綜效及績效之實證研究。會計評論,26期,頁1-23。

博碩士學位論文
1、朱延麒(2007)。創新網路經營模式-無名小站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
2、李定霞,(2010)。「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服務整合實施方案」的社會福利效用影響性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研究所,台北。
3、李瑩暖,(2011)。銀行併購績效之探討-以花旗銀行和華僑銀行為個案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雲林。
4、杜明達,(2018)。台灣製鞋機械公司之商業模式分析—以國內某製鞋機械廠商為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高階產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台中。
5、洪千惠,(2008)。渣打銀行併購新竹商業銀行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台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台北。
6、胡津毓,(2020)。台灣銀行業布局新南向之策略研究-以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在職專班,台北。
7、張力元,(2008)。從花旗收購僑銀之案例探討併購案的動機與過程。碩士論文,交通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系,新竹。
8、郭怡萍,(2011)。外商銀行併購本國銀行之綜效分析-以渣打銀行.花旗銀行為例。碩士論文,清華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新竹。
9、陳一誨,(2016)。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併購績效分析。碩士論文,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台南。
10、陳美玲,(2016)。銀行併購績效的探討-台灣和美國的銀行個案研究。碩士論文,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在職專班,桃園。
11、陳淑華,(2000)。銀行業策略與績效評估之探討-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分析。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會計學系商業及管理學門,台北。
12、陳嘉盈,(2017)。臺灣金融業併購綜效之研究-以元大金控併購大眾銀行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13、黃明琦,(2000)。臺灣金融機構併購前後績效與綜效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南。
14、黃重善,(2006)。以獲利性及風險性探討金融控股公司之整併。碩士論文,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花蓮。
15、楊天龍,(1996)。企業併購動機與績效之探討:以台灣1000大製造業為例。碩士論文,靜宜女子大學,管理科學系商業及管理學門,台中。
16、葉一青,(2003)。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併購選擇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
17、董碧珠,(2007)。論企業價值-以渣打銀行併購新竹國際商銀為例。碩士論文,台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碩士在職專班,台北。
18、劉憲璋,(2006)。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併購綜效之研究-以富邦金控併購台北銀行為例。碩士論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高雄。
19、蔡銘洁,(2004)。我國金融控股公司併購後整合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研究所,台中。
20、鄭帝允,(2007)。併購動機之實證研究—以美國上市上櫃公司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台北。
21、魏郁華,(2006)。併購動機:台灣實證研究分析。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商業及管理學門,桃園。

網際網路
1、每日頭條,PESTEL分析模型:做好戰略規劃的第一步,2010年10月17日,檢自https://kknews.cc/news/28lm52g.html
2、穆迪確認中信金控集團之評等;展望為負面,2021年10月5日,檢自https://www.moodys.com/researchdocumentcontentpage.aspx?docid=PBC_172056
3、RATING ACTION COMMENTARY,惠譽確認中信集團評等,移除評等觀察負向:展望負向,2021年10月5日,檢自https://www.fitchratings.com/research/zh-tw/banks/ff44d8af-4e74-470e-8241-19a3298e4ad5-06-10-2014
4、中信金控 海外獲利 連續五年成長,2021年10月8日,檢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67617?from=search
5、五力分析:剖析產業環境,掌握企業優勢,2021年10月18日,檢自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1740
6、2019年全球反避稅浪潮下稅務新思維—各國要求經濟實質下的全球布局戰略,2021年12月15日,檢自https://www2.deloitte.com/tw/tc/pages/tax/articles/anti-tax-avoidance.html

英文部分

書籍
1、Aguilar, Francis. (1967). Scann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New York: Macmillan.
2、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New York : Sage Publications, Inc.
3、Lewellen, W. G., (1971). A pure financial rationale for the conglomerate merger, Penrose, E. T. (1959).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MOORE, R. R. (1997). Bank acquisition determinants: implications for small business credi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 Working Paper 9702.
5、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 York : Sage Publications, Inc.
6、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7、Rashain Perera, (2017). The PESTLE analysis, Sri Lanka: Nerdynaut.
8、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and Methods Series. Second ed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9、Yin, R.K (198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期刊論文
1、Berkovitch E., Narayanan M., (1990). Corporate mergers and security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6, 105-143.
2、David Hussey ,(2002). Company analysis: determining strategic capability, Strat. Change 11: 43-52.
3、Halpern, P. (1983). Corporate Acquisitions: A Theory of Special Cases? A Review of Event Studies Applied to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297-317.
4、Roll ,R.,(1986).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 Journal of Business 59,197-216.
5、Shleifer, A and Vishny, R. E ., (2003). Stock market driven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al 70, 295-311.

網際網路
1、Kwamena Nyarku, Gloria K Q Agyapong, Academic Leadership Journal Rediscovering SWOT Analysis: The Extended Version ,2021年10月24日,檢自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9060225_Academic_Leadership_Journal_Rediscovering_SWOT_Analysis_The_Extended_Version

日文部分

書籍
1、G.ホフステード (著), G. J. ホフステード (著), M. ミンコフ (著), 岩井 八郎 (翻訳), 岩井 紀子 (翻訳),(2013),『多文化社会―違いを学び未来への道を探る』

期刊論文
1、增田耕太郎,(2018)。日中韓台の経済相互依存関係の変容。国際貿易投資研究所国際貿易と投資季刊,110期,頁64-83。

網際網路
1、Hofstede insights Japan,ホフステードの6次元モデル,2021年11月5日,檢自https://hofstede.jp/new/wp-content/themes/hofstede/assets/pdf/hij_6-dimensions-model.pdf
2、J-MONEY編集部,ディール・オブ・ザ・イヤー 2013 M&A、株式、債券、ストラクチャード・ファイナンス部門の受賞ディールを発表,2021年10月10日,檢自https://j-money.jp/article/2745/
3、佐藤 茂、河元伸吾、油井望奈美,台湾銀の東京スター銀買収交渉が難航、アベノミクスで価格に差,2021年10月10日,檢自:https://www.bloomberg.co.jp/news/articles/2013-07-05/MPG3NZ6JTSEF01
4、金融庁の1年(平成12事務年度版),2021年9月28日,檢自https://www.fsa.go.jp/news/newsj/kinyu/f-20010702-3a.html
5、熊澤 了,全国の全ての金融機関の銀行ランキング情報,2021年12月12日,檢自http://tax-kumazawa.com/cn40/pg394.html
6、藤原 宏成,8%割れが9社も、地銀「自己資本比率」ランキング,2021年12月5日,檢自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438971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0190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