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當代台韓小說政治暴力創傷的空間閱讀(2000-2020)
The Spatial Reading of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rauma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nd Korean Novels (2000-2020)
作者 何佳穎
Ho, Chia-Ying
貢獻者 崔末順
Choi, Mal-Soon
何佳穎
Ho, Chia-Ying
關鍵詞 當代台灣小說
當代韓國小說
政治暴力創傷
創傷記憶
空間閱讀
Contemporary Taiwanese novel
Contemporary Korean novel
Political violence
Traumatic memory
Spatial reading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Mar-2022 17:11:03 (UTC+8)
摘要 本論文關注當代台灣與韓國小說中再現的「政治暴力創傷」,探討二十世紀以來戰爭/威權遺緒在當代社會持續存在的歷史與記憶課題。透過人文地理視角為切入點的空間閱讀策略,以國族/社會/家庭三個層次作為「可哀慟的」記憶之框,分別關注邊緣路徑之於無國籍者、修復空間之於社會失憶、記憶遺址之於汙名家庭三個面向的身分地理課題。國族的記憶之框以甘耀明《殺鬼》(2009)、金英夏(김영하)《黑色花》(검은 꽃,2003),聚焦二十世紀前半東亞底層邊緣的身分認同問題;社會的記憶之框以吳明益《單車失竊記》(2015)、金息(김숨)《L的運動鞋》(L의 운동화,2016),聚焦以物件修復對應歷史斷裂造成的社會失憶現象;家庭的記憶之框以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2011)、金衍洙(김연수)《海浪本為海》(파도가 바다의 일이라면,2012),聚焦威權時代政治受難家屬汙名創傷的代際關係與女性主體議題。本研究指出2000年後台韓當代小說處理歷史創傷出現「可哀慟的」視角轉向,關注當下時空與過往的關係性連結以及普世人權下的暴力創傷議題,為諸如政治暴力創傷這般空白匱缺的邊緣歷史重新定位。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rauma”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nd Korean novels, and seeks to discuss the issues of history and memory that persist in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legacy of war/authoritarianism since 20th century. By the spatial reading that from the human geographic perspective as analysis strategy, I take frames of memory in nation, society and family as three sets to compare Taiwanese and Korean novels. In nation frames of memory, I focus on the marginalized routes of stateless East Asians with the Taiwanese writer Kan Yao-Ming 甘耀明’s novel Killing Ghost (殺鬼) and Korean writer Kim Young-Ha김영하’s novel Black Flower (검은 꽃). In society frames of memory, I focus on the recovery space of social amnesia with the Taiwanese writer Wu Ming-Yi吳明益’s novel The Stolen Bicycle (單車失竊記) and Korean writer Kim Soom김숨’s novel L’s Sneaker (L의 운동화). In family frames of memory, I focus on the memory heritage of stigma family with the Taiwanese writer Hu Shu-Wen胡淑雯’s novel The Blood of the Sun Is Black (太陽的血是黑的) and Korean writer Kim Yeon-Su김연수’s novel If the Waves Belong to the Sea (파도가 바다의 일이라면). With the discussion of novels as forth, I argue that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nd Korean novels after 2000 appear the “grievable” turn to face the historical trauma. The writers as forth show the attitude that care about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ow and past, and more focus on the universal humanity rights than nationalism.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依作者姓氏或首字筆畫排序)

一、文學文本
甘耀明,《殺鬼》(台北:寶瓶文化,2009年)。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台北:麥田文化,2015年)
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台北:印刻出版,2011年)。
金英夏著,盧鴻金譯,《黑色花》(台北:漫遊者文化,2020年)。 [김영하, 『검은 꽃』, 문학동네, 2003.]
金衍洙著,胡絲婷譯,《海浪本為海》(台北:暖暖書屋,2020年)。 [김연수, 『파도가 바다의 일이라면』, 자음과 모음, 2012.]
김숨, 『L의 운동화』, 민음사, 2016. [金息,《L的運動鞋》(首爾:民音社,2016年)。]

二、中文文獻
(一)專書
1.學術專著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台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三卷)》(台北:衛城出版,2015年)。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台北:聯經出版,2017年)。
朱立熙,《國家暴力與過去清算》(台北:允晨文化,2007年)。
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2014年)。
林芳玫,《永遠在他方: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台北:開學文化,2017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2008年)。
───,《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2015年)。
───,《書評職人:失憶時代的點書》(台北:聯合文學,2019年)。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台韓文學比較》(台北:聯經,2013年)。
陳建忠,《記憶流域:台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新北:南十字星,2018年)。
湯志傑主編,《交互比較視野下的現代性:從台灣出發的反省》(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
張君玫,《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台北:群學,2012年)。
張淑雅,《韓戰救台灣?解讀美國對台政策》,(新北:衛城出版,2011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年)。

2.翻譯著作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台北:群學,2014年)。
白永瑞(백영서)著,王元周等譯,《思想東亞:韓半島視角的歷史與實踐》(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5年)。
───,王元周等譯,《橫觀東亞:從核心現場重思東亞歷史》(台北:聯經出版,2016年)。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陳志梧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0年)。
彼得‧艾迪(Peter Adey)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台北:群學,2013年)。
帕斯卡‧博尼法斯(Pascal Boniface)著,粘耿嘉譯,《地緣政治入門:從50個關鍵議題了解國際局勢》(台北:如果出版,2021年)。
金時德(김시덕)著,林珮緒譯,《不平靜的半島:海洋與大陸勢力的五百年競逐》(台北:馬可孛羅,2019年)。
金正仁(김정인)著,邱麟翔、陳聖薇譯,《歷史課的攻防戰:成為全新歷史公民的韓國經驗》(新北:八旗文化,2018年)。
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著,鄭義愷譯,《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群學,2009年)。
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著,潘璐譯,《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與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袁斯喬譯,《記憶中的歷史:從個人經歷到公共演示》(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2010年)。
茱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何磊譯,《戰爭的框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蕭永群譯,《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台北:商周出版,2020年)。
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曾凡慈譯,《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台北:群學,2010年)。
斯維特蘭娜‧博伊姆(Svetlana Boym)著,楊德友譯,《懷舊的未來》(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年)。
陳天璽(Tien-Shi Chen)著,馮秋玉譯,《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新北:八旗文化,2016年)。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台北:時報,2019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2001年)。
璐蒂‧泰鐸(Ruti G. Teitel)著,鄭純宜譯,《轉型正義:邁向民主時代的法律典範轉移》(台北:商周出版,2017年)
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林添貴譯,《地理的復仇》(台北:麥田出版,2021年)。
蘇珊‧弗瑞蒙(Susan Friedman)著,陳麗譯,《圖繪:女性主義與文化交往地理學》(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年)。

(二)論文
1.專書論文
金明姬(김명희)著,趙穎秋譯,〈韓國轉型期正義的情感動力學〉,《集體情感的譜系:東亞的集體情感和文化政治》(台北:台灣學生,2018年),頁103-148。
崔末順,〈戰後韓國文學的發展與小說焦點〉,《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韓國小說大家經典代表作(戰後篇)》(台北:麥田出版,2021年),頁5-28。

2.期刊論文
王志弘,〈傅柯Heterotopia翻譯考〉,《地理研究》65期(2016年11月),頁75-105。
史艾米(Irmy Schweiger),〈創傷歷史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文學〉,《清華中文學報》13期(2015年6月),頁283-310。
史書美,〈關係的比較學〉,《中山人文學報》39期(2015年7月),頁1-19。
李柏翰,〈「國際」法的悖論:從製造難民與無國籍狀態談起〉,《文化研究季刊》160期(2017年12月),頁35-45。
李淑君,〈言說之困境與家/國「冗餘者」:論胡淑雯的白色恐怖書寫與政治批判〉,《台灣文學學報》36期(2020年6月),頁53-92。
───,〈「告密者」的「戰爭之框」:施明正、李喬、鄭清文、葉石濤筆下「告密者」的框架認知與滑動〉,《台灣文學學報》38期(2021年6月),頁35-76。
林芳玫,〈從地方史到東亞史與世界史:巴代歷史小說的跨文化與跨種族視野〉,《台灣文學學報》38期(2021年6月),頁1-34。
林宗弘,〈再探台灣的世代政治: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應用,1995-2020〉,《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卷2期(2015年6月),頁395-436。
邱貴芬,〈千禧作家與新台灣文學傳統〉,《中外文學》50卷2期(2021年6月),頁15-46。
范銘如,〈後鄉土小說初探〉,《台灣文學學報》11期(2007年12月),頁21-50。
───,〈小說中的複合空間〉,《台灣文學學報》36期(2020年6月),頁1-28。
陳芷凡,〈戰爭與集體暴力──高砂義勇隊形象的文學再現與建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6期(2018年4月),頁157-184。
黃宗潔,〈論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之懷舊時空與魔幻自然〉,《東華漢學》21期(2015年6月),頁231-260。
黃舒楣、張皓鈞,〈上海猶太襲產保存的記憶轉向與跨域協商:普世化記憶、襲產外交與城市空間政治〉,《考古人類學刊》92期(2020年6月),頁71-124。
詹閔旭,〈重構原漢關係:臺灣文學裏原住民族、漢人移民與殖民者的跨種族接觸〉,《中山人文學報》(2020年1月),頁73-95。
───,〈媒介記憶:黃崇凱《文藝春秋》與台灣千禧世代作家的歷史書寫〉,《中外文學》49卷2期(2020年6月),頁93-124。
劉亮雅,〈重返一九四○年代台灣──甘耀明《殺鬼》中的歷史傳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6期(2018年4月),頁221-250。
───,〈2000-2020台灣青壯世代小說初探〉,《中外文學》49卷2期(2020年6月),頁7-18。
───,〈失落與追尋──吳明益《單車失竊記》中的歷史拼圖〉,《中外文學》49卷2期(2020年6月),頁19-59。
藍適齊,〈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台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東亞觀念史集刊》7期(2014年12月),頁205-251。

3.學位論文
王悅丞,〈台灣戰後文學小說中的現代交通移動性及其空間敘事(1948-2008)〉(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馬翊航,〈生產‧禁制‧遺緒:論台灣文學中的戰爭書寫(1949-2015)〉(台北: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姜星宇,〈國族的記憶與傷痕──台灣二二八事件與韓國四三事件小說比較〉(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湯舒雯,〈史的暴力‧詩的壟斷──台灣白色恐怖的文學見證、癥候閱讀與文化創傷〉(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陳秀玲,〈後二二八世代療傷進行式:台灣小說的「創傷記憶」與「代際傳遞」〉(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黃偉誌,〈當代台灣小說中的科技敘事(2000-2020)〉(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三)雜誌文章
吳叡人,〈國家向來就不問──閱讀文學裡的國家暴力經驗與轉型正義〉,《春山文藝》第2期(2020年9月),頁186-215。
林運鴻,〈通往受損人性的迂迴長路──閱讀《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的歷史性策略,以及文學之於倖存的渺小救贖〉,《春山文藝》第2期(2020年9月),頁216-230。
崔末順,〈韓國當代小說現況(2000年以來)〉,《聯合文學》342期(2013年4月),頁48-53。
蘇碩斌,〈以文學介入歷史──非虛構書寫的意義〉,《春山文藝》第1期(2019年11月),頁46-57。

(四)電子媒體
范耕維,〈未曾感受、如何記憶?解嚴世代形塑二二八記憶的初步觀察〉,(來源: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228-memory-transitional-justice-view,2021年2月26日)。
夏楚,〈韓國工人階級的成長與抗爭簡史〉,(來源:獨立媒體,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38174,2015年10月13日。)
崔末順,〈「大敘事」的捲土重來──當代韓國小說的主流傾向〉,(來源: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570,2018年1月26日)。
───,〈抒情破壞與當代感性──韓國「新世代文學先行者」金英夏及其小說〉,(來源: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132,2018年8月1日)。
陳佩甄,〈從韓國小說選《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看見台灣的共感、共體、共行〉,(來源: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4268,2021年1月29日)。
黃舒楣,〈獨立敘事的極限:難以展示的韓國戒嚴與冷戰經驗〉,(來源:鳴人堂,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114/2627964,2017年8月7日)。
楊虔豪,〈在世越號傷口上「都更」?南韓首爾光化門紀念空間之爭〉,(來源:轉角國際,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636044,2021年7月29日)。
劉達寬,〈缺口用多元填補──藍適齊談台灣歷史記憶的獨特性〉,(來源:http://culturezine.ccstw.nccu.edu.tw/interview/916/,2020年6月11日)。

三、韓文文獻
(一)論文
김영찬, 「경계를 넘어서는 문학들」, 『현대소설연구』40, 2009.4, 63-79면. [金永贊,〈越過邊界的文學們〉,《現代小說研究》40期(2009年4月),頁63-79。]
김종욱, 「무국적자, 국민, 세계시민」, 『역사와 담론』72, 2014.10, 129-153면.[金鐘郁,〈無國籍者、國民與世界公民〉,《歷史和論述》72期(2014年10月),頁129-153。]
김형중, 「기억을 복원한다는 것-기숨, 『L의 운동화』와 『한 명』에 대하여」, 『문학들』47, 2017.02, 256-270면.[金亨中,〈修復記憶的事──關於金息《L的運動鞋》和《最後一個人》〉,《文學們》47期(2017年2月),頁256-270。]
길혜민, 「일본군 위안부의 유령적 삶과 애도의 가능성- 김숨의 한 명과 노라 옥자 켈러의 종군위안부를 중심으로」,『역사연구』33, 2017.12, 185-217면. [吉惠珉(音譯),〈日軍慰安婦的幽靈人生和哀悼的可能性──以金息《最後一名》與Nora Okja Keller《慰安婦》為中心〉,《歷史研究》33期(2017年12月),頁185-217。]
권혁래, 「문학지리학 연구의 정체성과 연구방법론 고찰」, 『우리문학연구』, 51, 2016.7, 167- 197면. [權赫來,〈文學地理學研究的本質和研究方法論考察〉,《我們文學研究》51期(2016年7月),頁167-197。]
배지연, 「기억의 서술과 문학적 재현- 김숨의 일본군 ‘위안부’ 관련 소설들을 중심으로-」, 『우리말글』86, 2020.9, 245-276면.[裵智延(音譯),〈記憶的敘事和文學性再現──以金息的日軍「慰安婦」關聯小說為中心〉,《我們的話語》86期(2020年9月),頁245-276。]
서덕순, 「2000년대 역사소설에 나타난 비역사성의양상─ 김훈, 신경숙, 김영하를 중심으로」, 『한국문예창작』8권1호(통권15호), 2009.04, 87-107면.[徐德順(音譯),〈二○○○年代歷史小說中出現的非歷史傾向──以金薰、申京淑、金英夏為中心〉,《韓國文藝創作》8卷1期(2009年4月),頁87-107。]
이수형, 「기계로 씌어진 낯선 기억과 진실-김연수 소설에 나타난 사진 매체를 중심으로」, 『동악어문학』77, 2019.2, 73-96면. [李守炯,〈以機器書寫的陌生記憶和真實──以金衍洙小說中出現的相片為中心〉,《東亞語文學》77期(2019年2月),頁73-96。]
안서현, 「이야기의 박물관, 혹은 소설의 꿈」, 『실천문학』, 2012.11, 433-438면.[安瑞炫(音譯),〈故事的博物館,或小說的夢〉,《實踐文學》(2012年11月),頁433-438。]
유희석, 「87년체제를 애도하다- 김숨과 이인휘의 근작」, 『창작과비평』44(4), 2016.12, 59-77면. [柳熙錫,〈哀悼八七體制──金息和李仁徽的近作〉,《創作與批評》44卷4期(2016年12月),頁59-77。]
윤애경, 「대한제국 디아스포라의 근대 체험과 국가 담론-김영하의 검은 꽃을 중심으로」, 『국제언어문학』38, 2017.12, 297-323면. [尹愛敬(音譯),〈大韓帝國離散的近代體驗與國家論述──以金英夏《黑色花》為中心〉,《國際語言文學》38期(2017年12月),頁297-323。]
장성규, 「재현 너머의 흔적을 복원시키는 소설의 욕망 - 2000년대 역사소설에 대한 성찰과 전망」, 『실천문학』, 2007.5, 200-224면. [張成奎,〈復原再現彼岸痕跡的小說慾望──2000年代歷史小說審視與展望〉,《實踐文學》(2007年5月),頁200-224。]
정근식, 「한국에서의 사회적 기억 연구의 궤적: 다중적 이행과 지구사적 맥락에서」, 『민주주의와 인권』13(2), 2013.08, 347-394면.[鄭根埴,〈韓國社會記憶研究的軌跡:以多重性轉型與全球史脈絡〉,《民主主義與人權》13卷2期(2013年8月),頁347-394。]
최원식, 「남과 북의 새로운 역사감각들」, 『창작과비평』32(2), 2004.6, 48-67면.[崔元植,〈南與北的新歷史感覺〉,《創作與批評》32卷2期(2004年6月),頁48-67。]
최혜실, 「21세기 매체환경과 한국 문학의 변모양상-역사소설과 성장소설의 변화를 중심으로」, 『비평문학』30, 2008.12, 369-387면. [崔惠實,〈二十一世紀媒體化與韓國文學的變化面貌──以歷史小說和成長小說的變化為中心〉,《文學批評》30期(2008年12月),頁369-387。]
홍기돈, 「역사와 기억 - 2000년대 소설을 보는 눈‧1」, 『작가세계』, 18(3), 2006.8, 310-326면.[洪基敦,〈歷史與記憶──2000年代小說觀察‧1〉,《作家世界》18卷3期(2006年8月)。頁310-326。]

(二)電子媒體
서믿음, 「김영하 소설가 “내 소설 중 한권만 읽으라면 이 책”」(출처: 독서신문, http://www.readersnews.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101816, 2021년1월9일). [徐信音(音譯),〈小說家金英夏:我的小說只能讀一本的話是這本書〉,(來源:讀書新聞,網址如前,2021年1月9日)。]


四、英文文獻
(一)專書
Assmann, Aleida and Sebastian Conrad, eds. Memory in A Global Age: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Trajectorie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UK, 2010).

(二)論文
1.專書論文
Assmann, Aleida. “Re-framing memory.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forms of constructing the past.” Performing the Past: Memory,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Europe, edited by Karin Tilmans, Frank van Vree and Jay M. Winter,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35-50.
───. “Dialogic Memory.” Dialogue as a Trans-disciplinary Concept, edited by Paul Mendes-Flohr, Berlin, München, Boston: De Gruyter, 2015, pp. 199-214. DOI: https://doi.org/10.1515/9783110402223-013

2.期刊論文
Assmann, Aleida. “Transnational Memories.” European Review, vol. 22, no. 4, 2014, pp. 546–556. DOI: https://doi.org/10.1017/S1062798714000337
Erll, Astrid. “Travelling Memory”, Parallax, vol. 17, no. 4, 2011, pp. 4-18. DOI: https://doi.org/10.1080/13534645.2011.605570
───. “Traumatic pasts, literary afterlives, and transcultural memory: new directions of literary and media memory studies”. Journal of Aesthetics & Culture, vol. 3, no. 1, 2011, pp. 1–5.
DOI: https://doi.org/10.3402/jac.v3i0.7186
Foucault, Michel and Jay Miskowiec. “Of Other Spaces.” Diacritics, vol. 16, no. 1,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22–27.
DOI: https://doi.org/10.2307/464648
Friedman, Susan Stanford. “Spatialization: A Strategy for Reading Narrative.” Narrative, vol. 1, no. 1, 1993, pp. 12–23.
Matthes, Erich Hatala. “Who Owns Up to the Past? Heritage and Historical Injusti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vol. 4, no. 1, 2018, pp. 87–104. DOI: 10.1017/apa.2018.13
Nora, Pierre. Marc Roudebush trans.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Les Lieux De Mémoire.” Representations, no. 26, 1989, pp. 7–24.
Winter, Jay. “The Generation of Memory: Reflections on the “Memory Boom” in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Studies.” Canadian Military History, vol. 10, no. 3, 2001, pp. 57–66.
───. “Foreword: Historical Remembr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617, 2008, pp. 6–13.

3.學位論文
Huang, Chang-Ling. Labor Militancy and the Neo-Mercanyilist Development Experience: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 Comparison. 1999.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PhD Dissertatio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71590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9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崔末順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oi, Mal-Soo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何佳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o, Chia-Y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何佳穎zh_TW
dc.creator (作者) Ho, Chia-Y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Mar-2022 17:11:03 (UTC+8)-
dc.date.available 1-Mar-2022 17:11:0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Mar-2022 17:11:0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159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920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1590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關注當代台灣與韓國小說中再現的「政治暴力創傷」,探討二十世紀以來戰爭/威權遺緒在當代社會持續存在的歷史與記憶課題。透過人文地理視角為切入點的空間閱讀策略,以國族/社會/家庭三個層次作為「可哀慟的」記憶之框,分別關注邊緣路徑之於無國籍者、修復空間之於社會失憶、記憶遺址之於汙名家庭三個面向的身分地理課題。國族的記憶之框以甘耀明《殺鬼》(2009)、金英夏(김영하)《黑色花》(검은 꽃,2003),聚焦二十世紀前半東亞底層邊緣的身分認同問題;社會的記憶之框以吳明益《單車失竊記》(2015)、金息(김숨)《L的運動鞋》(L의 운동화,2016),聚焦以物件修復對應歷史斷裂造成的社會失憶現象;家庭的記憶之框以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2011)、金衍洙(김연수)《海浪本為海》(파도가 바다의 일이라면,2012),聚焦威權時代政治受難家屬汙名創傷的代際關係與女性主體議題。本研究指出2000年後台韓當代小說處理歷史創傷出現「可哀慟的」視角轉向,關注當下時空與過往的關係性連結以及普世人權下的暴力創傷議題,為諸如政治暴力創傷這般空白匱缺的邊緣歷史重新定位。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rauma”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nd Korean novels, and seeks to discuss the issues of history and memory that persist in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legacy of war/authoritarianism since 20th century. By the spatial reading that from the human geographic perspective as analysis strategy, I take frames of memory in nation, society and family as three sets to compare Taiwanese and Korean novels. In nation frames of memory, I focus on the marginalized routes of stateless East Asians with the Taiwanese writer Kan Yao-Ming 甘耀明’s novel Killing Ghost (殺鬼) and Korean writer Kim Young-Ha김영하’s novel Black Flower (검은 꽃). In society frames of memory, I focus on the recovery space of social amnesia with the Taiwanese writer Wu Ming-Yi吳明益’s novel The Stolen Bicycle (單車失竊記) and Korean writer Kim Soom김숨’s novel L’s Sneaker (L의 운동화). In family frames of memory, I focus on the memory heritage of stigma family with the Taiwanese writer Hu Shu-Wen胡淑雯’s novel The Blood of the Sun Is Black (太陽的血是黑的) and Korean writer Kim Yeon-Su김연수’s novel If the Waves Belong to the Sea (파도가 바다의 일이라면). With the discussion of novels as forth, I argue that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nd Korean novels after 2000 appear the “grievable” turn to face the historical trauma. The writers as forth show the attitude that care about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ow and past, and more focus on the universal humanity rights than nationalism.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歷史、記憶與創傷的時空關係 1
(一)歷史的裂解‧記憶的熱潮 2
(二)記憶的解嚴‧創傷的遺緒 6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0
(一)當代台灣小說的歷史/記憶/創傷 10
(二)當代韓國小說的歷史/記憶/創傷 1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1
(一)台韓當代小說的比較基礎 21
(二)「戰爭之框」的東亞視角 23
(三)身分地理與空間閱讀 25
第四節 章節架構 28

第二章 流浪的舌:《殺鬼》、《黑色花》中無國籍者的邊緣路徑 31
第一節 前言:當代視角回望的東亞重層現代性 31
(一)帝國重層下的東亞地緣 32
(二)當代書寫的「後見之明」 34
第二節 動員節點──車站與港口通往的重層現代性暴力 38
(一)通往「新世界」的被動啟蒙 39
(二)通往農場/戰場的動員路線 42
第三節 邊境地帶──關牛窩/瓊麻農場以及戰場的混雜空間 48
(一)內部邊緣的混居地帶與文化衝突 48
(二)外部邊緣的戰場空間與身分混亂 54
第四節 小結:無國籍者作為離散主體的認同危機 60

第三章 物的見證:《單車失竊記》、《L的運動鞋》中社會失憶的修復空間 63
第一節 前言:記憶與遺忘之爭 63
(一)記憶所繫之「物」 64
(二)抵抗遺忘的器物技藝/記憶 67
第二節 棄物之城──棄置與遺忘的記憶斷裂 71
(一)棄置與懷舊之間:賊仔市‧阿布洞窟 71
(二)遺忘與紀念之間:陳列櫃‧鞋櫃角落 74
第三節 懷舊情結──知識與歷史的記憶系譜 78
(一)單車‧器物史‧戰爭遺緒 78
(二)運動鞋‧藝術史‧民主抗爭 83
第四節 小結:懷舊修復作為集體記憶的贖回儀式 87

第四章 母系追尋:《太陽的血是黑的》、《海浪本為海》中汙名家庭的記憶遺址 91
第一節 前言:威權遺緒的受難與汙名 91
(一)受難者家屬的被害主體性 93
(二)汙名經驗與身分空間 96
第二節 隱形監牢──受難女兒的創傷空間 100
(一)抑鬱症,從鬱卒房間到精神病院 101
(二)失語症,從保守校園到海濱小屋 105
第三節 汙名遺址──記憶世代的真相解謎 109
(一)遺址的悖論:監獄/來來飯店、獅子林大樓 110
(二)記憶時空體:洋館/風之話語檔案館 113
第四節 小結:世代追尋作為汙名創傷的與療癒方法 116

第五章 結論 119
第一節 當代小說作為「可哀慟的」記憶之框 11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125

參考文獻 127
zh_TW
dc.format.extent 561569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9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當代台灣小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當代韓國小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暴力創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創傷記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空間閱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ontemporary Taiwanese nove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temporary Korean nove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tical viole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raumatic memor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patial readingen_US
dc.title (題名) 當代台韓小說政治暴力創傷的空間閱讀(2000-2020)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patial Reading of Political Violence and Trauma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nd Korean Novels (2000-2020)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依作者姓氏或首字筆畫排序)

一、文學文本
甘耀明,《殺鬼》(台北:寶瓶文化,2009年)。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台北:麥田文化,2015年)
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台北:印刻出版,2011年)。
金英夏著,盧鴻金譯,《黑色花》(台北:漫遊者文化,2020年)。 [김영하, 『검은 꽃』, 문학동네, 2003.]
金衍洙著,胡絲婷譯,《海浪本為海》(台北:暖暖書屋,2020年)。 [김연수, 『파도가 바다의 일이라면』, 자음과 모음, 2012.]
김숨, 『L의 운동화』, 민음사, 2016. [金息,《L的運動鞋》(首爾:民音社,2016年)。]

二、中文文獻
(一)專書
1.學術專著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台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三卷)》(台北:衛城出版,2015年)。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台北:聯經出版,2017年)。
朱立熙,《國家暴力與過去清算》(台北:允晨文化,2007年)。
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2014年)。
林芳玫,《永遠在他方: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台北:開學文化,2017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2008年)。
───,《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2015年)。
───,《書評職人:失憶時代的點書》(台北:聯合文學,2019年)。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台韓文學比較》(台北:聯經,2013年)。
陳建忠,《記憶流域:台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新北:南十字星,2018年)。
湯志傑主編,《交互比較視野下的現代性:從台灣出發的反省》(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
張君玫,《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台北:群學,2012年)。
張淑雅,《韓戰救台灣?解讀美國對台政策》,(新北:衛城出版,2011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年)。

2.翻譯著作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台北:群學,2014年)。
白永瑞(백영서)著,王元周等譯,《思想東亞:韓半島視角的歷史與實踐》(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5年)。
───,王元周等譯,《橫觀東亞:從核心現場重思東亞歷史》(台北:聯經出版,2016年)。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陳志梧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0年)。
彼得‧艾迪(Peter Adey)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台北:群學,2013年)。
帕斯卡‧博尼法斯(Pascal Boniface)著,粘耿嘉譯,《地緣政治入門:從50個關鍵議題了解國際局勢》(台北:如果出版,2021年)。
金時德(김시덕)著,林珮緒譯,《不平靜的半島:海洋與大陸勢力的五百年競逐》(台北:馬可孛羅,2019年)。
金正仁(김정인)著,邱麟翔、陳聖薇譯,《歷史課的攻防戰:成為全新歷史公民的韓國經驗》(新北:八旗文化,2018年)。
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著,鄭義愷譯,《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群學,2009年)。
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著,潘璐譯,《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與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袁斯喬譯,《記憶中的歷史:從個人經歷到公共演示》(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2010年)。
茱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何磊譯,《戰爭的框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蕭永群譯,《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台北:商周出版,2020年)。
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曾凡慈譯,《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台北:群學,2010年)。
斯維特蘭娜‧博伊姆(Svetlana Boym)著,楊德友譯,《懷舊的未來》(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年)。
陳天璽(Tien-Shi Chen)著,馮秋玉譯,《無國籍:我,和那些被國家遺忘的人們》(新北:八旗文化,2016年)。
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台北:時報,2019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2001年)。
璐蒂‧泰鐸(Ruti G. Teitel)著,鄭純宜譯,《轉型正義:邁向民主時代的法律典範轉移》(台北:商周出版,2017年)
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林添貴譯,《地理的復仇》(台北:麥田出版,2021年)。
蘇珊‧弗瑞蒙(Susan Friedman)著,陳麗譯,《圖繪:女性主義與文化交往地理學》(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年)。

(二)論文
1.專書論文
金明姬(김명희)著,趙穎秋譯,〈韓國轉型期正義的情感動力學〉,《集體情感的譜系:東亞的集體情感和文化政治》(台北:台灣學生,2018年),頁103-148。
崔末順,〈戰後韓國文學的發展與小說焦點〉,《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韓國小說大家經典代表作(戰後篇)》(台北:麥田出版,2021年),頁5-28。

2.期刊論文
王志弘,〈傅柯Heterotopia翻譯考〉,《地理研究》65期(2016年11月),頁75-105。
史艾米(Irmy Schweiger),〈創傷歷史與集體記憶──作為交流型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文學〉,《清華中文學報》13期(2015年6月),頁283-310。
史書美,〈關係的比較學〉,《中山人文學報》39期(2015年7月),頁1-19。
李柏翰,〈「國際」法的悖論:從製造難民與無國籍狀態談起〉,《文化研究季刊》160期(2017年12月),頁35-45。
李淑君,〈言說之困境與家/國「冗餘者」:論胡淑雯的白色恐怖書寫與政治批判〉,《台灣文學學報》36期(2020年6月),頁53-92。
───,〈「告密者」的「戰爭之框」:施明正、李喬、鄭清文、葉石濤筆下「告密者」的框架認知與滑動〉,《台灣文學學報》38期(2021年6月),頁35-76。
林芳玫,〈從地方史到東亞史與世界史:巴代歷史小說的跨文化與跨種族視野〉,《台灣文學學報》38期(2021年6月),頁1-34。
林宗弘,〈再探台灣的世代政治: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應用,1995-2020〉,《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卷2期(2015年6月),頁395-436。
邱貴芬,〈千禧作家與新台灣文學傳統〉,《中外文學》50卷2期(2021年6月),頁15-46。
范銘如,〈後鄉土小說初探〉,《台灣文學學報》11期(2007年12月),頁21-50。
───,〈小說中的複合空間〉,《台灣文學學報》36期(2020年6月),頁1-28。
陳芷凡,〈戰爭與集體暴力──高砂義勇隊形象的文學再現與建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6期(2018年4月),頁157-184。
黃宗潔,〈論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之懷舊時空與魔幻自然〉,《東華漢學》21期(2015年6月),頁231-260。
黃舒楣、張皓鈞,〈上海猶太襲產保存的記憶轉向與跨域協商:普世化記憶、襲產外交與城市空間政治〉,《考古人類學刊》92期(2020年6月),頁71-124。
詹閔旭,〈重構原漢關係:臺灣文學裏原住民族、漢人移民與殖民者的跨種族接觸〉,《中山人文學報》(2020年1月),頁73-95。
───,〈媒介記憶:黃崇凱《文藝春秋》與台灣千禧世代作家的歷史書寫〉,《中外文學》49卷2期(2020年6月),頁93-124。
劉亮雅,〈重返一九四○年代台灣──甘耀明《殺鬼》中的歷史傳奇〉,《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6期(2018年4月),頁221-250。
───,〈2000-2020台灣青壯世代小說初探〉,《中外文學》49卷2期(2020年6月),頁7-18。
───,〈失落與追尋──吳明益《單車失竊記》中的歷史拼圖〉,《中外文學》49卷2期(2020年6月),頁19-59。
藍適齊,〈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台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東亞觀念史集刊》7期(2014年12月),頁205-251。

3.學位論文
王悅丞,〈台灣戰後文學小說中的現代交通移動性及其空間敘事(1948-2008)〉(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馬翊航,〈生產‧禁制‧遺緒:論台灣文學中的戰爭書寫(1949-2015)〉(台北: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姜星宇,〈國族的記憶與傷痕──台灣二二八事件與韓國四三事件小說比較〉(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湯舒雯,〈史的暴力‧詩的壟斷──台灣白色恐怖的文學見證、癥候閱讀與文化創傷〉(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陳秀玲,〈後二二八世代療傷進行式:台灣小說的「創傷記憶」與「代際傳遞」〉(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黃偉誌,〈當代台灣小說中的科技敘事(2000-2020)〉(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三)雜誌文章
吳叡人,〈國家向來就不問──閱讀文學裡的國家暴力經驗與轉型正義〉,《春山文藝》第2期(2020年9月),頁186-215。
林運鴻,〈通往受損人性的迂迴長路──閱讀《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的歷史性策略,以及文學之於倖存的渺小救贖〉,《春山文藝》第2期(2020年9月),頁216-230。
崔末順,〈韓國當代小說現況(2000年以來)〉,《聯合文學》342期(2013年4月),頁48-53。
蘇碩斌,〈以文學介入歷史──非虛構書寫的意義〉,《春山文藝》第1期(2019年11月),頁46-57。

(四)電子媒體
范耕維,〈未曾感受、如何記憶?解嚴世代形塑二二八記憶的初步觀察〉,(來源: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228-memory-transitional-justice-view,2021年2月26日)。
夏楚,〈韓國工人階級的成長與抗爭簡史〉,(來源:獨立媒體,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38174,2015年10月13日。)
崔末順,〈「大敘事」的捲土重來──當代韓國小說的主流傾向〉,(來源: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570,2018年1月26日)。
───,〈抒情破壞與當代感性──韓國「新世代文學先行者」金英夏及其小說〉,(來源: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1132,2018年8月1日)。
陳佩甄,〈從韓國小說選《誰能說自己看見天空》看見台灣的共感、共體、共行〉,(來源: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4268,2021年1月29日)。
黃舒楣,〈獨立敘事的極限:難以展示的韓國戒嚴與冷戰經驗〉,(來源:鳴人堂,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114/2627964,2017年8月7日)。
楊虔豪,〈在世越號傷口上「都更」?南韓首爾光化門紀念空間之爭〉,(來源:轉角國際,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636044,2021年7月29日)。
劉達寬,〈缺口用多元填補──藍適齊談台灣歷史記憶的獨特性〉,(來源:http://culturezine.ccstw.nccu.edu.tw/interview/916/,2020年6月11日)。

三、韓文文獻
(一)論文
김영찬, 「경계를 넘어서는 문학들」, 『현대소설연구』40, 2009.4, 63-79면. [金永贊,〈越過邊界的文學們〉,《現代小說研究》40期(2009年4月),頁63-79。]
김종욱, 「무국적자, 국민, 세계시민」, 『역사와 담론』72, 2014.10, 129-153면.[金鐘郁,〈無國籍者、國民與世界公民〉,《歷史和論述》72期(2014年10月),頁129-153。]
김형중, 「기억을 복원한다는 것-기숨, 『L의 운동화』와 『한 명』에 대하여」, 『문학들』47, 2017.02, 256-270면.[金亨中,〈修復記憶的事──關於金息《L的運動鞋》和《最後一個人》〉,《文學們》47期(2017年2月),頁256-270。]
길혜민, 「일본군 위안부의 유령적 삶과 애도의 가능성- 김숨의 한 명과 노라 옥자 켈러의 종군위안부를 중심으로」,『역사연구』33, 2017.12, 185-217면. [吉惠珉(音譯),〈日軍慰安婦的幽靈人生和哀悼的可能性──以金息《最後一名》與Nora Okja Keller《慰安婦》為中心〉,《歷史研究》33期(2017年12月),頁185-217。]
권혁래, 「문학지리학 연구의 정체성과 연구방법론 고찰」, 『우리문학연구』, 51, 2016.7, 167- 197면. [權赫來,〈文學地理學研究的本質和研究方法論考察〉,《我們文學研究》51期(2016年7月),頁167-197。]
배지연, 「기억의 서술과 문학적 재현- 김숨의 일본군 ‘위안부’ 관련 소설들을 중심으로-」, 『우리말글』86, 2020.9, 245-276면.[裵智延(音譯),〈記憶的敘事和文學性再現──以金息的日軍「慰安婦」關聯小說為中心〉,《我們的話語》86期(2020年9月),頁245-276。]
서덕순, 「2000년대 역사소설에 나타난 비역사성의양상─ 김훈, 신경숙, 김영하를 중심으로」, 『한국문예창작』8권1호(통권15호), 2009.04, 87-107면.[徐德順(音譯),〈二○○○年代歷史小說中出現的非歷史傾向──以金薰、申京淑、金英夏為中心〉,《韓國文藝創作》8卷1期(2009年4月),頁87-107。]
이수형, 「기계로 씌어진 낯선 기억과 진실-김연수 소설에 나타난 사진 매체를 중심으로」, 『동악어문학』77, 2019.2, 73-96면. [李守炯,〈以機器書寫的陌生記憶和真實──以金衍洙小說中出現的相片為中心〉,《東亞語文學》77期(2019年2月),頁73-96。]
안서현, 「이야기의 박물관, 혹은 소설의 꿈」, 『실천문학』, 2012.11, 433-438면.[安瑞炫(音譯),〈故事的博物館,或小說的夢〉,《實踐文學》(2012年11月),頁433-438。]
유희석, 「87년체제를 애도하다- 김숨과 이인휘의 근작」, 『창작과비평』44(4), 2016.12, 59-77면. [柳熙錫,〈哀悼八七體制──金息和李仁徽的近作〉,《創作與批評》44卷4期(2016年12月),頁59-77。]
윤애경, 「대한제국 디아스포라의 근대 체험과 국가 담론-김영하의 검은 꽃을 중심으로」, 『국제언어문학』38, 2017.12, 297-323면. [尹愛敬(音譯),〈大韓帝國離散的近代體驗與國家論述──以金英夏《黑色花》為中心〉,《國際語言文學》38期(2017年12月),頁297-323。]
장성규, 「재현 너머의 흔적을 복원시키는 소설의 욕망 - 2000년대 역사소설에 대한 성찰과 전망」, 『실천문학』, 2007.5, 200-224면. [張成奎,〈復原再現彼岸痕跡的小說慾望──2000年代歷史小說審視與展望〉,《實踐文學》(2007年5月),頁200-224。]
정근식, 「한국에서의 사회적 기억 연구의 궤적: 다중적 이행과 지구사적 맥락에서」, 『민주주의와 인권』13(2), 2013.08, 347-394면.[鄭根埴,〈韓國社會記憶研究的軌跡:以多重性轉型與全球史脈絡〉,《民主主義與人權》13卷2期(2013年8月),頁347-394。]
최원식, 「남과 북의 새로운 역사감각들」, 『창작과비평』32(2), 2004.6, 48-67면.[崔元植,〈南與北的新歷史感覺〉,《創作與批評》32卷2期(2004年6月),頁48-67。]
최혜실, 「21세기 매체환경과 한국 문학의 변모양상-역사소설과 성장소설의 변화를 중심으로」, 『비평문학』30, 2008.12, 369-387면. [崔惠實,〈二十一世紀媒體化與韓國文學的變化面貌──以歷史小說和成長小說的變化為中心〉,《文學批評》30期(2008年12月),頁369-387。]
홍기돈, 「역사와 기억 - 2000년대 소설을 보는 눈‧1」, 『작가세계』, 18(3), 2006.8, 310-326면.[洪基敦,〈歷史與記憶──2000年代小說觀察‧1〉,《作家世界》18卷3期(2006年8月)。頁310-326。]

(二)電子媒體
서믿음, 「김영하 소설가 “내 소설 중 한권만 읽으라면 이 책”」(출처: 독서신문, http://www.readersnews.com/news/articleView.html?idxno=101816, 2021년1월9일). [徐信音(音譯),〈小說家金英夏:我的小說只能讀一本的話是這本書〉,(來源:讀書新聞,網址如前,2021年1月9日)。]


四、英文文獻
(一)專書
Assmann, Aleida and Sebastian Conrad, eds. Memory in A Global Age: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Trajectorie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UK, 2010).

(二)論文
1.專書論文
Assmann, Aleida. “Re-framing memory.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forms of constructing the past.” Performing the Past: Memory,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Europe, edited by Karin Tilmans, Frank van Vree and Jay M. Winter,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35-50.
───. “Dialogic Memory.” Dialogue as a Trans-disciplinary Concept, edited by Paul Mendes-Flohr, Berlin, München, Boston: De Gruyter, 2015, pp. 199-214. DOI: https://doi.org/10.1515/9783110402223-013

2.期刊論文
Assmann, Aleida. “Transnational Memories.” European Review, vol. 22, no. 4, 2014, pp. 546–556. DOI: https://doi.org/10.1017/S1062798714000337
Erll, Astrid. “Travelling Memory”, Parallax, vol. 17, no. 4, 2011, pp. 4-18. DOI: https://doi.org/10.1080/13534645.2011.605570
───. “Traumatic pasts, literary afterlives, and transcultural memory: new directions of literary and media memory studies”. Journal of Aesthetics & Culture, vol. 3, no. 1, 2011, pp. 1–5.
DOI: https://doi.org/10.3402/jac.v3i0.7186
Foucault, Michel and Jay Miskowiec. “Of Other Spaces.” Diacritics, vol. 16, no. 1,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22–27.
DOI: https://doi.org/10.2307/464648
Friedman, Susan Stanford. “Spatialization: A Strategy for Reading Narrative.” Narrative, vol. 1, no. 1, 1993, pp. 12–23.
Matthes, Erich Hatala. “Who Owns Up to the Past? Heritage and Historical Injusti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vol. 4, no. 1, 2018, pp. 87–104. DOI: 10.1017/apa.2018.13
Nora, Pierre. Marc Roudebush trans.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y: Les Lieux De Mémoire.” Representations, no. 26, 1989, pp. 7–24.
Winter, Jay. “The Generation of Memory: Reflections on the “Memory Boom” in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Studies.” Canadian Military History, vol. 10, no. 3, 2001, pp. 57–66.
───. “Foreword: Historical Remembr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617, 2008, pp. 6–13.

3.學位論文
Huang, Chang-Ling. Labor Militancy and the Neo-Mercanyilist Development Experience: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 Comparison. 1999.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PhD Dissertation.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0251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