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葉啟洲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張紜韶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Chang, Yunshao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張紜韶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Chang, Yunshao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2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Mar-2022 17:36:1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Mar-2022 17:36:1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Mar-2022 17:36:19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106961038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9236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6961038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以傷害保險承保範圍作為討論起點,「意外傷害」指因不可預料之意外事故而致人體上遭受傷害情形,如因車禍而造成腳踝骨折、外牆磁磚掉落砸到頭部受傷、打球地面溼滑跌倒而鼻骨斷裂等。因意外而致使身體傷亡層出不窮,但其意外之發生可分為,來自於被保險人、他人、自然界,或來自於被保險人本身時,須非為被保險人之故意自我傷害或自願受傷害,亦即須因被保險人過失所致,始足當之。而來自於他人之侵害、或自然界之侵害所致之身體損傷,對被保險人而言,係屬不可預料性質,亦即均屬意外。被保險人之高危險行為常被保險人歸為有其重大之過失,或以故意行為為由排除於承保範圍之外,或以有違最大善意原則而免除保險責任。被保險人之高危險行為造成意外事故發生之認定有無差別,保險人對其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及其所致失能或死亡時,負給付保險金之責,有否對價衡平可言,而不違保險之本意。經尋找不同高危險性活動或被保險人因自己從事高危險行為的案例,造成保險人認定被保險人違反道德風險故意使保險事故發生,保險人得以被保險人故意行為而致損失發生,保險人不負賠償之責。因被保險人違反保險最重要的誠信原則,在實務上與法院判決的看法得否一致,如對於真實因重大過失而造成損失發生的被保險人是否未能公平對待而給予救濟,保險法未明確規範被保險人違反了重大過失法律上的效果,透過整理、歸納,更能清楚辨別重大過失與道德危險上的區別與差異。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Taking the coverage of 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discussion, “accidental injury” refers to the situation of personal body injury caused by unforeseen accidents, such as ankle fractures caused by car accidents, external wall tiles falling and hitting the head injured, playing balls on the slippery ground and falling to nose bone fractured, etc. Even though the accidents that cause innumerable physical injuries or death, the causes of the occurrences of accident could be divided into many reasons. It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insured, third parties or nature. When it is attributed to the insured himself, the reasons for the bodily injury or death shall not be caused by the insured’s deliberate self-harm or voluntary injury. It means that the cause of reason for the insured’s bodily injury or death shall be attributed to, one and only, the negligence of the insured. On the contrary, the bodily injuries or death caused by third parties or natural disasters are unforeseeable to the insured and it shall be referred to the accidents.The insured`s potentially hazardous activities or behaviors are often classified as being attributed to the insured’s gross negligence or deliberate acts which would be excluded from the coverage of 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 or exempted insurer’s liability from violating 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If there is any difference when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reason is caused by an accident or insured’s potentially hazardous activities and/or behaviors? In addition, when the insurer is liable for paying insurance settlement and/or compensation to the insured’s accidental injury, disability or death, whether the consideration is satisfied or not? All of these shall not violate the principles of insurance.By way of searching for the different potentially hazardous activities or cases, or the insured engaged in the potentially hazardous activities which convinced the insurer of moral hazard caused the accidents occurred intentionally and it leads to the insurer being not responsible for paying the settlement or compensation due to insured’s willful misconduct. It is because the insured violated the most important insuranc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In practical, insurance business decisions might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judgments of courts. As a result, if the insureds who truly suffered losses caused by gross negligence and failed being treated fairly by insurers can be treated fairly and to give relief. Even more, the Insurance Law does not provide clearly the effects of laws for the insured`s violation of gross negligence, this thesis tries to make it clear t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ffects of laws between the insured’s violation of gross negligence in law and the moral hazard in breaking 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This thesis is completed through the study method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by collecting court’s cases to case study for the differences to induct as numbers of different type of cases and make a deduction for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sured’s violation of gross negligence in law and the moral hazard by intentionally breaking the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第一項 研究動機 1第二項 研究目的 2第二節 研究範圍和方法 3第一項 研究範圍 3第二項 研究方法 4第一款 文獻回顧法 4第二款 案例分析法 4第三節 研究架構 5第二章 意外傷害定義與意外事故認定之要件 8第一節 傷害保險概說 8第一項 起源 8第二項 傷害保險承保範圍 9第一款 主觀承保範圍 11第二款 客觀承保範圍 11第二節 意外傷害的定義 12第一項 傷害保險單示範條款 12第一款 沿革 12第二款 民國六十八年個人傷害保險示範條款 12第三款 民國七十七年個人傷害保險示範條款 13第四款 民國八十五年傷害保險示範條款 13第五款 民國九十五年傷害保險示範條款 14第二項 保險法對於意外傷害之立法 14第一款 沿革 14第二款 民國九十二年保險法第131條修法 16第三節 意外事故之要件 18第一項 概說 18第二項 意外傷害事故之原因說與結果說 19第三項 意外事故之外來性 20第一款 意義 20第二款 內部原因與外來事故之區分 21第三款 相關實務判決案例分析 22第一目 自宅浴缸內泡澡溺水窒息死亡 23第二目 排水溝溺水死亡 25第四款 小結 26第四項 意外事故之突發性 27第一款 意義 27第一目 服用蛇膽中毒致死 28第二目 軍中勤務引發輕度熱衰竭致死 30第二款 時間上的快速發生 31第三款 風險可預見 31第四款 小結 32第五項 意外事故之非自願性 32第一款 意義 32第二款 故意行為非屬意外 33第三款 小結 34第三章 被保險人之高危險行為對意外傷害事故認定的影響 35第一節 高危險行為之意外事故認定區辨 35第一項 高危險行為於傷害事故原因說與結果說之認定區別 35第二項 高危險行為於傷害事故之突發性、非自願性要素影響 37第二節 高危險行為主觀承保範圍之評價 38第一項 被保險人之故意行為、自殺行為 38第二項 被保險人之犯罪行為 42第三項 被保險人之過失行為與重大過失 43第三節 高危險行為與最大善意原則 47第一項 保險契約之最大善意原則 47第二項 違反善意原則之效果 48第四章 被保險人之高危險行為於傷害保險判決案例評析 50第一節 違反交通法規 50第一項 騎車上高速公路 50第二項 闖越平交道遭火車當場撞擊而身亡 54第一款 自暫停之車陣群後方闖越平交道 54第二款 強行闖越平交道 56第二節 飲酒過量 57第一項 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57第二項 急性酒精中毒 61第三節 高風險之性活動 64第一項 頭罩塑膠袋從事窒息式自慰行為而死亡 64第二項 浴帽緊密纏繞頭頸從事窒息式性活動而死亡 67第四節 毒品濫用 70第一項 胸腔液驗出安非他命自撞車道旁電桿 70第二項 紅中及大象針多重混用死亡 73第五節 麻醉藥品、具成癮性藥物濫用 75第一項 濫用麻醉藥劑「治得舒」 75第二項 施打麻醉類藥物過量死亡 76第三項 吸食強力膠 78第六節 颱風天從事海邊活動 81第七節 犯罪逃避追捕而高處墜落死亡 84第一項 防警追捕侵入他人住居所 84第二項 拒捕逃逸而自高架橋跳下致死 86第三項 侵入住宅之強制性交犯意高處墜落致失能 88第八節 行竊過程墜樓死亡 91第一項 攀防竊鐵架墜樓致死 91第二項 竊取他人財物自高處墜落 94第九節 毆鬥、互毆致死 95第十節 民間習俗過火儀式 97第十一節 身體試驗電流實驗研究 100第十二節 司法實務判決總整 102第一項 案例總整 102第二項 小結 107第五章 高危險行為與過失相抵關係 110第一節 過失相抵理論 110第一項 概說 110第二項 與有過失之意義 111第一款 固有意義之過失 111第二款 非固有意義之過失 112第二節 過失相抵適用範圍 113第一項 損害賠償 113第一款 損害賠償之原因 113第二款 損害賠償均有過失相抵之適用 115第二項 保險契約之給付保險金 115第三節 過失相抵有無保險給付之適用 115第一項 實務見解 115第一款 民間習俗過火案 116第二款 傷口感染截肢案 116第三款 誠實保證保險案 117第四款 冷凍貨櫃失溫案 118第二項 學說見解 120第三項 本文見解過失相抵不適用保險給付 123第六章 結論和建議 125第一節 結論..… 125第二節 建議 126參考文獻 129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1872224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61038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高危險行為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重大過失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道德危險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最大善意原則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誠信原則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過失相抵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與有過失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Potentially hazardous activities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Gross negligence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Moral hazard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Principle of utmost good faith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Good faith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Negligence offset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Mutual negligence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傷害保險之高危險行為爭議案例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Study on Potentially Hazardous Activities in Personal Accident Insurance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 專書(依筆畫排列)1. 王澤鑑,損害賠償,2017年2月。2. 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修訂5版,2009年4月。3. 江朝國,保險法逐條釋義-第一卷總則,2012年1月。4. 江朝國,保險法逐條釋義-第四卷人身保險,2015年9月。5. 呂廣盛、林進田,傷害保險,2007年2月。6. 汪信君、廖世昌,保險法理論與實務,2017年9月。7. 林群弼,保險法論,修訂3版,2008年9月。8.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上),修訂2版,2013年1月。9.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下),修訂2版,2013年1月。10. 施文森,保險法論文第三集,2013年4月。11. 施文森,傷害保險示範條款及判決例之研析,1992年。12. 桂裕,保險法,修訂5版,1992年12月。13. 張冠群,批判性思考下之保險法立法與判決,2017年3月。14. 陳猷龍,保險法論,2010年2月。15. 楊誠對,意外保險-理論與實務,修訂8版,2008年9月。16. 葉啟洲,保險法,修訂7版,2021年3月。17. 葉啟洲,保險法判決案例研析(一),修訂2版,2019年11月。18. 葉啟洲,保險法實例研習,修訂5版,2017年2月。19. 劉宗榮,保險法-保險契約法暨保險業法,修訂5版,2021年1月。20. 鄭玉波著、劉宗榮修訂,保險法論,修訂11版,2019年2月。21. 蘇文斌,意外保險,1993年3月。二、 期刊論文(依筆畫排列)1. 王正偉,傷害保險意外傷害事故意義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卷1期,頁291-292,1974年12月。2. 王澤鑑,損害賠償法上的與有過失,法令月刊,67卷4期,頁1-33,2016年4月。3. 江朝國,論被保險人因犯罪處死或致死之免責條款-最高法院裁判及台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座談會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1期,頁65-79,2000年6月。4. 吳光陸,由保險宗旨論保險就被保險人重大過失行為之理賠責任,全國律師,9卷3期,頁61-74,2005年3月。5. 李飛,主觀承保範圍與保險責任承擔,月旦法學雜誌,No.311,頁97-127,2021年4月。6. 汪信君,酒醉駕車、免責事由與因果關係-簡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台上字第二三四一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二期,頁101-107,2010年4月。7. 汪信君,意外傷害之定義與外來突發事故-最高法院100年台上字第88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No.9,頁59-67,2011年6月。8. 林輝榮,論傷害保險之保險事故,台大法學論叢,4卷1期,頁247-256,1974年12月。9. 施文森,誠信原則與格式條款外之求償,月旦法學雜誌,第182期,頁95-116,2010年7月。10. 張冠群,被保險人因履行道德上之義務所致之損害,台灣法學雜誌,第234期,頁187-193,2013年10月。11. 陳聰富,過失相抵之法理基礎及其適用範圍,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8期,頁70-101,2007年9月。12. 葉啟洲,犯罪行為除外危險之解釋與最大善意原則-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1年度保險字第118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24期,頁37-45,2013年12月。13. 葉啟洲,死亡宣告與傷害保險意外事故之認定,月旦法學教室,第120期,頁27-29,2012年9月。14. 葉啟洲,要保人告知義務法制之改革:消費者保護、對價平衡與最大善意原刖之交錯與位移,政大法學評論,第136期,頁129-207,2013年1月。15. 葉啟洲,從「過失相抵」抗辯論故意、過失概念在保險法上之功能-相關實務見解評析及德國2008年保險契約法相關修正簡介,財產法暨經濟法,第18期,頁397-440,2009年6月。16. 葉啟洲,窒息式性活動致死與人壽保險之承保範圍,月旦法學教室,第104期,頁26-27,2011年6月。17. 葉啟洲,麻醉致死與意外事故之認定,月旦法學教室,第99期,頁16-17,2011年1月。18. 葉啟洲,意外事故的判斷應採原因說或結果說?台灣高等法院96年度保險上易字第13號,台灣法學雜誌,第327期,頁187-190,2017年9月。19. 葉啟洲,意外原因之舉證,證明度減低及表見證明-從台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保險上字第18號判決談起,保險專刊,29卷1期,頁45-62,2012年4月。20. 葉啟洲,道德危險的除外界限與最大善意原則,臺大法學論叢,第46卷第4期,頁2015-2083,2017年12月。21. 葉啟洲,論保險契約之承保範圍與最大善意原則-最高法院86年台上字第2141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48期,頁147-158,1999年5月。22. 饒瑞正,保險法最大善意原則之辨正,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頁153-172,2002年10月。三、 博碩士學位論文(依筆畫排列)1. 余遠霆,傷害保險意外事故之研究-以因果關係與舉證責任為中心,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2008年1月。2. 陳彥銘,傷害保險之意外事故要件與因果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2016年7月。3. 黃敏哲,過失相抵之法理與其應用—以被害者無責任能力及被害者個人因素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5年6月。4. 盧彥宥,傷害保險契約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以意外傷害之認定、因果關係之判斷及舉證責任之分配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2016年5月。5. 謝文郡,傷害保險上意外傷害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系,2014年1月。四、 相關網站1.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相關法規查詢系統https://law.lia-roc.org.tw/Law/Content?lsid=FL0068542.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http://www.nlia.org.tw/3. 月旦法學知識庫https://www-lawdata-com-tw.autorpa.lib.nccu.edu.tw/anglekmc/ttswebx?@0:0:1:lawkm@@0.4233606515932184.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efault.aspx5. 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2606602660819C06066006BC811886066A0660899806466A86606. 立法院議案查詢https://www.ly.gov.tw/Home/Index.aspx7. 法源法律網https://www-lawbank-com-tw.autorpa.lib.nccu.edu.tw/index.aspx8.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law.fsc.gov.tw/LawQuery.aspx9. 政大圖書資訊https://www.lib.nccu.edu.tw/10.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NCCU202200224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