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林啟屏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陳佳榮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Chen, Jia-Ro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陳佳榮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Chen, Jia-Ro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2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Jul-2022 16:18:40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Jul-2022 16:18:40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Jul-2022 16:18:40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107151007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0651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7151007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先秦儒學是一個不斷地變動、發展的學術流派,它在面對「如何建立和諧的社會秩序」的議題時,儒學學者針對此議題提出各自不同的詮釋進路,並由此主張自身提出的理論的合法性與合理性。也因此,即使身為同一學派的思想家,他們在構成理論以及如何有效地回應上述議題時,勢必會有不同的詮釋進路,並由此詮解進路建構出一套,他們認為在現實實務層次上有施作效用的理論體系。本文認為孟、荀之間的差異肇因於,對社會秩序的證成的詮釋進路不同所致。本文欲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從構成思想理論的概念單位「義」在儒學思想理論的發展演變為出發點,試圖由此探究先秦儒學在「如何建立和諧的社會秩序」的議題上是如何推陳出新。有趣的是,當我們將視角聚集在理論上,儒學學者是如何建構社會秩序建立的合法性內容作為我們討論的議題時,他們皆認為蘊含「善」的價值社會有實現的可能,並且同意「規範」的設立在此議題上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只不過在價值優先的序位上有不同的排序。造成此不同排序的原因在於,如何詮釋「規範」與「正義」可能產生的衝突,以及在具體化「規範」的詮釋進路上提出不同的見解所致。所以我們認為,荀子對孟子的批評也應當由此脈絡中察看,以至於對荀子提出的思想理論才有深刻且相應的理解。 依據上述所說,本文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我們探討概念「義」從《論語》、《孟子》以及《郭店楚墓竹簡》的發展變化,探究概念「義」的變化以及如何構成儒學理論的發展。此發展進路並非單一線性地延伸本有的儒學理論而已,而是從孔子以後的儒學思想家開始對「善的群體生活」有著不同的思考、詮釋進路發展、補強儒學理論;其次,我們分析《荀子》是如何運用概念「義」建構與社會秩序相關的思想理論。最後,本文從孟、荀探討社會秩序(「聖王秩序」)的範疇為討論由此我們可以得知,荀子運用概念「義」與其它單詞「仁」、「禮」、「分」、「公」並列為複合詞,試圖架構出以倫理道德為理論基礎,並且揉合成具有階級次序意義的「群居和一」的社會秩序;起點,試圖詮釋孟、荀的思想理論的相同與相異處,對他們來說人的價值意義必須在歷史與群體生活中才有被理解的可能,以及我們可以從孟、荀在概念「義」的運用上看出甚麼不同的詮釋進路,並由此理解荀子對孟子「性善」的批評的合理性為何,以及二人分別在理論的建構上各自遇到那些難題。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Pre-Qin Confucianism is a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developing academic school. When faced with the issue of "how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social order", Confucian scholars put forward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approaches to this issue, and thus advocate the validity of their own theories. legality and rationality. Therefore, even if they are thinkers of the same school, they are bound to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when they form theories and how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the above issues. There is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performance utilit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ncius and Xunzi is due to the different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to the justification of social order.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ual unit “yi”(義) that constitutes the ideological theo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ideological theory, and attempts to explore how the pre-Qin Confucianism in the issue of “how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social order” has brought forth new ideas. Interestingly, when we focus on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how Confucian scholars construct the legitimacy content of social order establishment as our discussion topic, they all believe that the value society that contains "goodness" is possible to realize, and agree that " the key role play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norms" on this issue. It`s just that there is a different ordering in the order of value priority. The reasons for this different ordering lie in how to interpret the possible conflicts between "norm" and "justice", as well as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way of interpreting "norm". Therefore, we believe that Xunzi`s criticism of Mencius should also be viewed in this context, so that we can have a profound and correspond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ideological theory put forward by Xunzi.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we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concept of "yi"(義) from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encius" and "Guodian Chu Tomb Bamboo Slips", and explore the changes of the concept of "yi"(義) and how it constitutes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eory. This development approach is not a single linear extension of the original Confucian theory, but Confucian thinkers after Confucius began to think differently about "good community life", interpret the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 the Confucian theory; Second, we analyze how Xunzi uses the concept of "yi"(義) to construct ideological theories related to social order. From this, we can know that Xunzi used the concept of "yi"(義) and other words "ren"(仁), "li"(禮), "fen"(分), "public"(公) are juxtaposed as compound words, trying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basis based on ethics and morality, and blended them into a hierarchical order meaning. A social order of "groups and oneness" Finally,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ategory of Mencius and Xunzi`s discussion of social order ("Sacred King Order"), trying to explai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encius and Xunzi`s ideological theories. For them,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human beings must be based on history and community. Finally,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ategory of Mencius and Xunzi`s discussion of social order ("Sacred King Order"), trying to explai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encius and Xunzi`s ideological theories. For them,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human beings must be based on history and community. It is only possible to be understood in life, and what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approaches can we see from the use of the concept of "yi"(義) by Mencius and Xunzi, and from this, we can understand the rationality of Xunzi`s criticism of Mencius` "nature of goodness", and The two have encountered those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次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展開 1一、從己之德性出發的想像:以人的有限性為討論起點 1二、荀子思想中的「人」的價值意義與社會秩序之建構 7三、從儒學發展之系譜重新理解孟、荀差異的可能 10第二節 研究進路與方法意識 11一、當代視野下的語義問題與進路 11二、方法意識 16第三節 前行研究 19一、《荀子》的「禮義」秩序 19二、《荀子》中作為道德行動的「義」與「人觀」之相關研究 22三、作為「正義」的概念「義」 28第四節 章節安排 29第二章 先秦儒學中「義」的系譜 33第一節 《論語》中的「義」:規範與善之追尋 34一、《論語》中作為核心概念的「仁」、「禮」與人的價值意義 34二、《論語》中的「義」 36第二節 惟義之所在:《孟子》「義」的性質與特徵 43一、人倫秩序意義的規範原則 43二、內在化的正義與規範原則 49第三節 「義」的遺留與失落:以《郭店楚墓竹簡》為討論中心 54一、「行」與「德之行」:〈五行〉中作為「內在」價值的「義」 56二、作為價值規範的概念「義」 60第四節 小結 64第三章 《荀子》「義」的思想結構 67第一節 《荀子》「義」的傳統、轉化及其意義 68一、「義」作為一種善的追尋 68二、人倫規範之「義」 70三、規範的依據:《荀子》的「仁」、「義」與「仁義」觀 72第二節 「禮」、「義」與「禮義」:《荀子》中「禮」與「義」的異同 76一、作為規範意義的「禮」與「義」 76二、「人有義」:「義」作為人的行動能力 85第三節 「公義」、「分義」:人倫之道的實現 90一、《荀子》的「公」、「公義」 90二、「分」與「分義」:倫理價值與德行實踐 94第四節 小結 101第四章 《荀子》的「人觀」中的社群與秩序的建立 105第一節 「社群人」的身份 106一、人的身份之界定 106二、聖王及其秩序:群體生活的圖象 110三、善的群體生活與自我身分 115第二節 荀子的批評:規範、人之性與秩序 120一、儒學道路的分歧:從荀子對孟子的批評談起 121二、孟子「性善」說與「規範」具體證立之困難 123第三節 荀子的再思考:「規範」的建立與「正義」的衝突 128一、作為人的行動能力的「義」與「人之性惡」 130二、「規範」與「正義」衝突的調和 134第四節 小結 138第五章 結論 141一、研究結果之總結 141二、儒學在當代的可能性? 145徵引書目 149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4807300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1007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儒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荀子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孟子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Confucianism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Yi(義)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Xunzi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Mencius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先秦儒學「義」的思想及其秩序建構:以《荀子》為討論中心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Pre-Qin Confucianism thought of “Yi”and order construction:Focus on “Xunzi”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古典文獻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2011年。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東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2011年。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清‧郭慶藩:《莊子集釋‧齊物論》,臺北:商周出版,2018年。清‧王先謙撰,沈嘯、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2014年。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二、近人專著(一)中文專書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王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王建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1995年。王焕鑣撰:《墨子集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北京大學哲學系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伍振勳:《語言、社會與歷史意識──荀子思想探義》,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年。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社,2018年。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李銳:《戰國秦漢時期的學派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李賢中:《墨學──理論與方法》,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李桂民:《荀子思想與戰國時期的禮學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何淑靜:《荀子再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新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新北:聯經出版社,2019年。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佐藤將之:《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佐藤將之:《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評析‧前景‧構想》,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7年。佐藤將之:《後周魯時代的天下秩序:《荀子》和《呂氏春秋》政治哲學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杜正勝:《周代城邦》,新北:聯經出版社,2018年。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周德良:《荀子思想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東方朔(原名:林宏星):《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東方朔:《差等秩序與公道世界:荀子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俞榮根:《儒家法思想通論》,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胡家聰:《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柯雄文(Antonio S. Cua)著:賴顯邦譯:《倫理論辯──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1990年。柯雄文(Antonio S. Cua)著,李彥儀譯:《君子與禮: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范麗梅:《言者身之文──郭店寫本關鍵字與身心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先秦篇》,臺中:東海大學,1963年。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1969年。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中國哲學中人性思想之發展》,香港:新亞研究所,1968年。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一)》,《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二)》,《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曹興江:《荀子禮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梁啟雄:《荀子簡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張亨:《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許倬雲著,鄒永杰譯:《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華文化事業出版委員會,1954年。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1989年。陳大齊:《陳百年先生文集(第一輯孔孟荀學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陳弱水:《公義觀念與中國文化》,新北:聯經出版社,2020年。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陳昭瑛:《荀子的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16年。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2005年。陳光連:《荀子「分」義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16年。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曾暐傑:《打破性善的誘惑──重探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出版社,2010年。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劉又銘:《一個當代的、大眾的儒學──當代新荀學論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鄧小虎:《荀子的為己之學:從性惡到養心以誠》,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2000年。錢穆:《國史大綱(上)》,《錢賓四先生全集(27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錢賓四先生全集(5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龍宇純:《荀子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顏厥安:《法與實踐理性》,臺北:允晨文化,1998年。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二)外文譯著﹝日﹞池田知久著,曹峰譯:《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日﹞津田左右吉著,曹景惠譯:《《論語》與孔子思想》,新北:聯經出版社,2015年。﹝日﹞溝口雄三著,鄭靜譯:《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三聯書店,2011年。﹝以﹞尤銳(Yuri Pines)著,孫英剛譯:《展望永恆帝國:戰國時代的中國政治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德﹞馬克思‧韋伯(Max Webex)著,康樂等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德﹞卡爾‧雅斯貝斯(Karl Jaspers)著,李夏菲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桂林:漓江出版社,2019年。﹝法﹞讓-馬克‧夸克(Jean-Marc Coicaud)著,佟心平、王遠飛譯:《合法性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社,2002年。﹝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劉北成等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苗栗:桂冠圖書,2011年。﹝英﹞Dennis Lloyd著,張茂柏譯:《法律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英﹞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著,黎思復、黎廷弼譯:《利維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陳立夫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英﹞葛瑞漢(A.C. Graham)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英﹞哈特(H.L.A Hart)著,許家馨、李冠宜、高忠義譯:《法律的概念》,臺北:商周出版,2018年。﹝美﹞Mortimer J. Adler著,蔡伸鴻譯:《六大觀念》,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美﹞史華兹(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美﹞阿瑟‧O.諾夫喬伊(Arthur O. Lovejoy)著,張傳有、高秉江譯:《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美﹞阿拉斯戴爾‧麥金泰爾(Alasdair MacIntyre)著,宋繼杰譯:《追尋美德:道德理論研究》,南京:譯林出版社,2020年。﹝美﹞威爾‧金里卡(Will Kymlicka)著,劉莘譯:《當代政治哲學導論》,新北:聯經出版社,2019年。﹝美﹞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著,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正義論(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年。﹝美﹞唐納德‧J‧蒙羅(Donald J. Munro)著,莊國雄、陶黎銘譯:《中國早期「人」的觀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美﹞赫伯特‧芬格萊特(Herbert Fingarette),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0年。﹝美﹞邁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著,萬俊人譯:《自由主義與正義的侷限》,南京:譯林出版社,2018年。﹝加﹞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著,韓震等譯:《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年。﹝加﹞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著,林曼紅譯:《現代社會想像》,南京:譯林出版社,2019年。(三)外文著作Charles 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四)學位論文王靈康:《荀子哲學的反思:以人觀為核心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陳弘學:《先秦諸子法思想探析──當代視域的解讀與重構,以儒墨道法四家為主要考察對象》,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陳震宇:《先秦儒家的政治正當性論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曾暐傑:《打破性善的誘惑──重探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三、單篇著作王博:〈早期儒家仁義說的研究〉,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王鵬翔:〈法律、融慣性與權威〉,謝世民主編:《以平等為本的自由主義:德沃金法政哲學研究》,臺北:開學文化,2014年。王一奇:〈理由與提供理由的事實〉,謝世民主編:《理由轉向:規範性哲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王靈康:〈「義」的歧義與《荀子》道德規範的性質:以近年國外學者之探討為線索〉,《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41期(2019年1月),頁45-92。方維規:〈「鞍型期」與概念史—兼論東亞轉型期概念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1期(2011年12月),頁85-116。方維規:〈觀念史‧概念史‧關鍵詞專題引言〉,《東亞觀念史集刊》4期(2013年9月),頁91-100。方維規:〈概念史八論──一門顯學的理論與實踐及其爭議與影響〉,《東亞觀念史集刊》4期 (2013年6月),頁101-170。方維規:〈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黃興濤主編:《新史學(第3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伍振勳:〈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臺大中文學報》35期(2011年12月),頁43-84。伍振勳:〈〈中庸〉「誠」論的思想史意義──兼論〈中庸〉、孟、荀「誠」論系譜〉,《臺大中文學報》66期(2019年9月),頁1-42。朱維錚:〈司馬遷〉,《朱維錚史學史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余英時:〈基本人權‧序〉,朱敬一、李念祖:《基本人權》,臺北:時報文化,2003年。李零:〈重見「七十子」〉,《讀書》4期(2002年4月),頁37-42。李學勤:〈孔孟之間與老莊之間〉,李學勤、林慶彰等:《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臺北:臺灣書房,2007年。貝淡寧:〈社群主義對自由主義的批判〉,《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3期(2007年12月),頁1-45。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27卷4期(2009年12月),頁35-60。佐藤將之:〈《荀子》「理」概念探析:呈現人類文明的秩序〉,《哲學論集》46期(2013年12月),頁19-45。吳瑞媛:〈理由轉向:規範性哲學研究‧導論〉,謝世民主編:《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林啟屏:〈理分──血緣關係架構中的「仁義」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4期(2014年3月),頁143-171。林遠澤:〈禮治與正名──論儒家對於政治正當性之倫常奠基的道德文法學構想〉,《漢學研究》31卷1期(2013年3月),頁255-284。周家瑜:〈霍布斯論自然法與政治義務〉,《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50期(2014年9月),頁59-100。陳來:〈〈五行〉經說分別為子思、孟子所作論──兼論郭店楚簡〈五行〉篇出土的歷史意義〉,杜維明主編:《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陳來:〈竹簡〈五行〉篇與子思思想研究〉,杜維明主編:《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陳熙遠:〈聖王典範與儒家「內聖外王」的實質內涵〉,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陳麗桂:〈從郭店竹簡〈五行〉檢視帛書〈五行〉說文對經文的依違情形〉,《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陳麗桂:〈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與貢獻〉,《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陳弘學:〈儒家倫理與現代法治社會銜轉的可能性探析──以「直躬案例」與「桃應難題」為主要考察對象〉,《成大中文學報》51期(2015年12月),頁1-40。陳佳榮:〈荀子的自然之義到政治之義〉,發表於「2020道南論衡」,2020年11月2日,未刊稿。許漢:〈道德規範、道德實踐與行為主體:經驗主體與道德規範性〉,謝世民主編:《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莊錦章:〈荀子與四種人性論〉,《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1期(2003年12月),頁185-210。黃應貴:〈導論:人觀、意義與社會〉,黃應貴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曾國祥:〈論沈岱爾之行動性理論:一個哲學保守主義的重塑〉,《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期(2003年6月),頁65-114。曾國祥:〈自由主義與政治的侷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8期(2004年3月),頁79-120。路德斌:〈荀子人性論之形上學義蘊──荀、孟人性論關係之我見〉,《中國哲學史》4期(2003年11月),頁34-42。馮耀明:〈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23字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4期(2005年7月),頁169-230。廖名春:〈郭店楚簡儒家著作考〉,《孔子研究》3期(1998年9月),頁69-83。潘小慧:〈禮義、禮情及禮文──荀子禮論哲學的特點〉,《哲學與文化》第35卷10期(2008年10月),頁45-63。鄭文惠:〈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4期(2013年6月),頁223-301。鄭吉雄:〈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導言〉,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蕭高彥:〈共同體的理念:一個思想史之考察〉,《台灣政治學刊》1期(1996年7月),頁257-295。鍾彩鈞:〈孟子思想與聖賢傳統〉,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龐樸:〈孔孟之間──郭店楚簡的思想史地位〉,《中國社會科學》5期(1998年5月),頁88-95。龐樸:〈馬王堆帛書解開了思孟五行說古謎〉,《帛書五行篇研究》,濟南:齊魯出版社,1980年。﹝日﹞菅本大二著,佐藤將之、張哲挺、盧彥男合譯:〈荀子對法家思想的接納:由「禮」的結構來考察〉,《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1期(2003年12月),頁111-135。﹝英﹞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著,任軍鋒譯:〈言語行動的詮釋與理解〉,《思想史研究(第1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David B.Wong:“Rights and Community in Confucianism”,Kwong-loi Shun,David B. Wong eds.,Confucian ethics: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lf,autonomy,and commun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pp.31-48Alasdair MacIntyre:“Incommensurability,Truth,and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Confucians and Aristotelians about the Virtue”,Eliot Deutsch eds.,Culture and modernity : East-West philosophic perspectives,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pp.104-122.四、電子資源「諸子百家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zh)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NCCU202200489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