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王夫之〈落花詩〉析論
A Study of Wang Fuzhi’s “Fallen Petals” Poems
作者 張豔
Zhang, Yan
貢獻者 曾守正
Tseng, Shou-Cheng
張豔
Zhang, Yan
關鍵詞 王夫之
落花詩
貞生死以盡人道
正變
戲墨
連章體
Wang Fuzhi
“Fallen Petals” poems
to live and die with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exalt humanity
orthodoxy and unorthodoxy
playful writing
linked form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Aug-2022 17:42:24 (UTC+8)
摘要   王夫之研究成果雖已豐碩,詩歌創作研究尚有可待開發的空間。壯年時期創作的〈落花詩〉格外受王氏及後代學者重視,因而具有特殊性、重要性。本文採用以王夫之論王夫之的研究方法,聯繫王氏早期學術論著如《周易外傳》等,在其封閉自足的學術體系內闡發〈落花詩〉的內涵。正文分為五章。第二章為王夫之〈正落花詩〉、〈續落花詩〉、〈廣落花詩〉綜論。在回顧落花書寫傳統後,本章探討〈落花詩〉前三組詩如何藉助連章體,表現複雜多元的思想情感主題,闡發貫穿全卷詩始終的「貞生死以盡人道」理念、「戲墨」說等的豐富意涵。
  第三章以脫離、解構落花乃至自我的〈寄詠落花詩〉、〈落花諢體〉及反高潮的〈補落花詩〉為研究對象,揭示王夫之如何在〈落花詩〉後三組中,將前三組蘊含的對生命意義的思索、探尋,提昇到理想的層次、境界。即便轉折,即便反高潮,前三組使用連章體譜成的千迴百轉、婉轉流動樂章,在後三組中並未斷絕,反而因正變交錯而在整體上更具力度與深度。王夫之〈落花詩〉與落花書寫傳統之間,則存在承繼而又反叛的關係,並因此有所創新。
  第四章圍繞屈原「原型」及由其拓展出的安身立命方式的不同類型在〈落花詩〉中的呈現展開。屈原「原型」的「忠愛之性」為王夫之推崇的理想人格特質,〈落花詩〉核心思想「貞生死以盡人道」即具現在此「原型」上。宋玉自屈原「原型」延伸出的「愁」與「義」,也隱含於眾多〈落花詩〉詩句中。此卷詩將庾信及宋遺民與屈原連結,但這些形象選擇於亡國後生存,開創出不同於屈原的安身立命類型。屈原「原型」及由其拓展的不同類型亦為王氏反照自身的憑據,更彰顯上起戰國末期下迄明末,君子堅持不懈,當「亢」則「亢」,當「息」則「息」的生命態度。
  第五章以〈落花詩〉中的儒釋道語典為研究對象,揭示王夫之衝破各家思想流派區隔,不執著於一端的思想取向,並從而與大致自儒者立場撰寫的《周易外傳》形成複雜的對話關係。詩人王夫之創作的〈落花詩〉所表現的儒釋道思想,若合而觀之,為他在艱難處境中尋求超越、解脫的精神憑藉,分而觀之,各家思想側重的傾向則各自不同。王夫之學術以儒家思想為根本,然而〈落花詩〉中大量出現的儒家語典非但沒有弘揚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反而呈現天道衰微,中國傳統文化岌岌可危的嚴酷現實,甚至透露出世傾向。為超越險惡處境,獲得身心自由,〈落花詩〉援引大量佛教及道家經典內容,傳達尋求開悟解脫、法喜禪悅、逍遙任化、貞生遠害的心願,與《周易外傳》等早期學術論著中反對佛道「空」、「無」思想的立場不無扞格。〈落花詩〉也體現王夫之實踐內丹學的心得,為窺入道教思想堂奧的〈愚鼓詞〉及《楚辭通釋・遠遊》之先聲。雖然,王氏為宣揚儒家正學之外的「異端」思想心存不安,他將〈落花詩〉錄入《戲墨》之舉因此暗藏自我開脫的意圖。正因為如此,〈落花詩〉雖融匯儒釋道語典,卻因「理」與「情」的糾結而未能貫通各家思想,但又因此而彰顯主體活潑潑生命的無限生機與動勢。
  第六章從七律體式的選擇、章法、平仄安排、押韻四個面向分析〈落花詩〉的形式。前三個面向皆以「非法之法」為基礎,既「破」又「成」,密切配合、呼應〈落花詩〉即立即破,不執一端的內容,並在句、聯層次充分利用七律體式封閉但又開放的章法結構,於流連回顧間推進詩意,從而「成」就連章體七律傳達複雜情感內涵的體式特徵。與此對照,押韻則無特別之處,與王夫之詩論中以古體詩為討論對象,重「韻」甚於重「聲」的趨向恰好相反。
  第七章總結、反思緒論中提出,正文各章於多處論述的「聞雅」、「貞生死以盡人道」、「戲墨」等理念的意義,由此思考〈落花詩〉的價值,並前瞻未來可再拓展的論題。
The field of Wang Fuzhi study has yielded significant findings over the past century or so, however, research on Wang Fuzhi’s poetry has been noticeably lagging behind other areas. This dissertation challenges the long-standing yet over-simplified assumption of Wang’s poetry as expression of patriotism, questions the orthodoxy and firmness of his Confucian belief during the prime years of his life, and proposes a possible divergence in thoughts between Wang the poet and Wang the Confucian scholar. Among all of Wang’s poems, the “Fallen Petals” poems received relatively more attention from Wang himself and later scholars, an indication of the uniqueness and importance of this set of 99 poem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is set of poems, and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oughts expressed and implied therein, with those in his collected works, especially early works such as An Extend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 (Zhou Yi Wai Zhuan),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arguments above.

The main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two examines the first three groups of poems of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namely “Orthodox Poems of Fallen Petals,” “Continued Poems of Fallen Petals” and “Broadened Poems of Fallen Petals,” after an overview of the long history of “Fallen Petals” poems composition. These three groups of poems effectively employ the linked form to express complex and multi-layered thoughts and emotions, and reveal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key concepts including “to live and die with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exalt humanity,” “playful writing.”

Chapter three moves on to the latter three groups of poems of the set, “Poems of Fallen Petals on Spiritual Sustenance” which deviates from and deconstructs “fallen petals” and even self, “Poems of Fallen Petals on Profound Merriment and Sorrow” which brings the whole set to a climax, and finally the anti-climactic yet heartening “Poems of Fallen Petals on Restoration.” Wang elevates the exploration of and rumination on the meaning of life implied in the first three groups to the ultimate level in the latter three groups. Despite a switch from fallen petals to subjects mostly unrelated with fallen petal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oughts and emotions established in the first three groups by the linked form carries on, without interruption, in the latter three groups. In fact, the last three groups add more rigor and depth to the entire set of poems.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therefore inherit, and yet also rebel against and innovate the tradition of composing “Fallen Petals” poems.

Chapter fou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u Yuan “archetype” and other types derived from it in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Wang regarded “loyalty and benevolence” manifested by the Qu Yuan “archetype” as the ultimate and ideal human attribute, and perfect embodiment of the core concept “to live and die with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exalt humanity.” “Sorrow” and “righteousness,” two qualities Song Yu identified from Qu Yuan, are also implied in many poetic lines in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This set of poems associates Yu Xin and the Song loyalists with Qu Yuan, however, these figures chose to live on after their states had perished, thus setting different way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life from Qu Yuan, who drowned himself to preserve his integrity and reputation. The Qu Yuan “archetype” and other derivative types serve as paragons against which Wang reflected on his own life, and illustrate the persistence of righteous men (junzi) in their pursuit to fully realize the value of their lives from the late Warring Era all the way down to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the time period when Wang was alive. They strove for the ideal or live in seclusion, depending on what circumstances allowed.

Chapter five investigates Wang’s tendency to combine and commingle quotations of and allusions to Confucian, Buddhist and Daoist classics, and reveals that Wang broke through the segregation of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s to overcome fixations on specific ways of thinking in his “Fallen Petals” poems. This tendency both reinforces and contradicts thoughts in Wang’s earlier work An Extend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 thus forming a complex dialogue between the two. The Confucian, Buddhist and Daoist thoughts in “Fallen Petals” poems as composed by Wang the poet, if considered collective, provide the spiritual guidance upon which Wang relies to overcome adversities. If considered separately, however, the emphasis of these schools of thoughts diverges distinctively. Wang is universally recognized as a Confucian scholar, however, the large number of quotations of and allusions to Confucian classics generally do not advocate active involvement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on the contrary, they often highlight the dire situation and possible demise that Chinese culture was facing at the time, and even advocate withdrawing from the society.

The Buddhist and Daoist quotations and allusions convey the desire to overcome grim reality in pursuit of freedom in both mind and body, to be enlighten and rejoice in bliss, to be unfettered and be one with nature, to treasure life and stay away from harm. These run counter to the stand taken by An Extend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 which vehemently denounces “emptiness,” “nothingness” advocated by Buddhism and Daoism as negative and harmful to humanity. Wang’s set of “Fallen Petals” poems also demonstrates knowledge gained though his alchemy practice, and is a harbinger of his later alchemy works including “Yu Gu Ci” and commentary on “Far Roaming” in A Comprehensive Commentary on Chu Ci. However, Wang the Confucian scholar was uneasy with propagating the “heresy” of Daoism and alchemy, the act of including “Fallen Petals” poems in his Collection of Playful Writing suggests an attempt at self-exoneration. Consequently, “Fallen Petals” poems combine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s without integrating them into a whole. The conflict between Wang the poet and Wang the Confucian scholar creates cognitive dissonance, which, paradoxically, also becomes the source of abundant vitality and vigor in his “Fallen Petals” poems.

Chapter six analyzes the form of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from four aspects: the choice of the heptasyllabic regulated verses as the means of composition, structure, arrangement of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and rhyming. The first three aspects are interconnected by the principle of “rules without rules” Wang observed, so that the form of this set of poems “destroys” as well as “fulfills,” to co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deconstruction of thoughts and emotions in these poems. The heptasyllabic regulated verses form a closed circuit of meaning within specific lines, ye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nes vary markedly so that Wang can elaborate on and develop thoughts and emotions, making it the perfect style for the linked form, which requires no break among poems both in meaning and in form. In contrast, rhyming in this set of poems follows the rules in general and has few noteworthy features.

Chapter seven summarizes and reflects on the core concepts introduced in the first chapter and discussed at various places in the subsequent chapters, including “seeking orthodoxy,” “to live and die with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exalt humanity,” “playful writing.” The chapter also assesses the value of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as a whole and list potential related topics that can be further explored in the future.
參考文獻 一、王夫之著作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88-1996年)。
經部
  第1冊(1988)《周易內傳》、《周易大象解》、《周易稗疏》、《周易外傳》
  第2冊(1988)《尚書稗疏》、《尚書引義》
  第3冊(1992)《詩經稗疏》、《詩廣傳》
  第4冊(1991)《禮記章句》
  第5冊(1993)《春秋稗疏》、《春秋家說》、《春秋世論》、《續春秋左氏傳博議》
  第6冊(1991)《四書稗疏》、《四書考異》、《四書箋解》、《讀四書大全說》
  第7冊(1990)《四書訓義》(上)
  第8冊(1990)《四書訓義》(下)
  第9冊(1989)《說文廣義》
史部
  第10冊(1988)《讀通鑑論》
  第11冊(1992)《宋論》、《永曆實錄》、《籜史》、《蓮峰志》
子部
  第12冊(1992)《張子正蒙注》、《思問錄》、《俟解》、《黃書》、《噩夢》、《識小錄》、《搔首問》、《龍源夜話》
  第13冊(1993)《老子衍》、《莊子解》、《莊子通》、《相宗絡索》、《愚鼓詞》、《船山經義》
集部
  第14冊(1996)《楚辭通釋》、《古詩評選》、《唐詩評選》、《明詩評選》
  第15冊(1995)《薑齋文集》、《薑齋詩集》、《薑齋詞集》、《薑齋詩話》、《龍舟會雜劇》、《詩文拾遺》
  
  第16冊 (1996)傳記、年譜、雜錄
王夫之著,王學太校點:《唐詩評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王夫之著,陳書良校點:《唐詩評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二、古籍(以作者時代為順序)
春秋齊・晏嬰著,湯化譯注:《晏子春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戰國宋・墨翟著,方勇譯注:《墨子》(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戰國・佚名撰:《黃帝內經靈樞》(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9年)。
漢・何上公著,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漢・劉安等撰,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 • 裴駰集解,唐 • 司馬貞索隱,唐 • 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影印金陵書局本)。
漢・劉向著,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劉向編,饒東原注譯:《新譯新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漢・揚雄撰,晉・李軌注:《法言》(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漢・袁康著,李步嘉校釋:《越絕書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漢・桓譚著,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王充:《論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初版,1978年第4次印刷)。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影印王先謙補注本)。
漢・李膺:《蜀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254冊。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3年)。
漢・應劭著,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三國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疏:《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初版,1991年再版)。
三國魏・王弼註:《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宋紹興本)。
晉・郭象註:《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晉・崔豹:《古今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晉・干寶著,李建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晉・裴啟撰,周楞伽輯注:《語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
晉・陶潛:《搜神後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文苑列傳》(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影印宋紹興本)。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學生書局,2017年)。
南朝齊・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宋元明三朝遞修本)。
南朝梁・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商周出版,2020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宋大字本)。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五南圖書,2015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東京:汲古書院,1982年)。
南朝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清・程琰刪補,穆克宏點校:《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許逸民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隋・姚察,唐・魏徵、姚思廉合撰:《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宋蜀大字本)。
隋・杜臺卿:《玉燭寶典》(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三朝本)。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金陵書局本)。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宋刻遞修本)。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清武英殿本)。
唐・慧能著,郭朋校釋:《壇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元大德本)。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影印元大德本)。
唐・李白著,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唐・韓愈著,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唐・李肇:《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唐・段成式著,許逸民校箋:《酉陽雜俎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唐・李商隱著,清・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唐・李濬:《松牕雜錄》,收錄於《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五代・王定保撰,陽羨生點:《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五代・陸廣微:《吳地記》,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587冊。
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等校點:《開元天寶遺事》(外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五代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影印清懼盈齋刻本)。
宋・陶穀:《清異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徐鉉:《圍棋義例詮釋》,收錄於明・陶宗儀等編《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涵芬樓排印本)。
宋・李昉:《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宋・李昉編纂:《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寇準:《忠愍公詩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宋・林逋:《林和靖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74年)。
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樂章集校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臺北:臺灣印書館,1980年)。
宋・宋庠:《元憲集》(臺北:新文豐,1984年)。
宋・宋祁:《景文集》(臺北:新文豐,1984年)。
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梅堯臣:《宛陵集》(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影印聚珍仿宋本)。
宋・歐陽修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邵雍著,郭彧、于天寶點校:《邵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宋・周敦頤:《周濂溪先生全集》,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一百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2年)。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王得臣:《塵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蘇軾著,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校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宋・蘇軾著,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宋・陳師道著,宋・任淵注,冒廣生補箋:《後山詩注補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阮閱編,周本淳點校:《詩話總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宋・趙令畤著,孔凡禮點校:《侯鯖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趙鼎臣:《竹隱畸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宋・曽慥著,王汝濤等校:《類說校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
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鄧椿:《畫繼》(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
宋・陸游著,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尤袤撰:《全唐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王炎:《雙溪類稾》(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宋・敖陶孫:《江湖小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357冊。
宋・施宿等撰:《嘉泰會稽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後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祝穆編,宋・祝洙補訂:《方輿勝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謝枋編,谷一然評注:《千家詩》(香港:三聯文庫,2000年)。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宋・鄭思肖著,陳福康點校:《鄭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元・俞琰:《易外別傳》(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元・尹廷高:《玉井樵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202冊。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元・陳澔:《禮記集說》(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元・陸友:《研北雜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66冊。
元・脱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元至正本配補明成化本)。
元・嚴德甫、元・晏天章著,王汝南編:《玄玄棋經新解》(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年)。
明・陶宗儀:《輟耕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張宇初等編:《正統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出版,1988年)。
  漢・魏伯陽著,漢・長生陰道人注:《周易參同契》,收錄於《正統道藏・太玄部》,第20冊。
  唐・張果:《太上九要心印妙經》,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真部》,第19冊。
  宋・白玉蟾:《修真十書武夷集》,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真部》,第4冊。
  宋・佚名:《內丹還元訣》,收錄於《正統道藏・太玄部》,第24冊。
明・王紱:《王舍人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237冊。
明・沈周著,張修齡、韓星嬰點校:《沈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明・陳獻章:《白沙子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明・程敏政輯:《宋遺民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明・唐寅著,周道振、張月尊輯校:《唐寅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明・文徵明:《文徵明落花詩》(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年)。
明・文徵明撰,周道振輯校:《文徵明集》(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2009年)。
明・李時珍著,劉衡如、劉山水校注:《新校注本本草綱目》(北京:華夏出版,2013年)。
明・王世貞著,羅仲鼎校注:《藝苑卮言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281冊。
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上海:上海書店,2009年)。
明・洪應明著,李偉編注:《菜根譚全編》(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
明・吳彬:《酒政六則》(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明・馮夢龍評輯:《桂枝兒》,收錄於《明清民歌時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王志堅:《表異錄》(臺北:新文豐,1994年)。
明・釋真空:《新編篇韻貫珠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第213冊。
清・錢謙益著:《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顧炎武著,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初版,1983年2版)。
——,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歸莊:《歸莊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黃周星:《製曲枝語》,收錄於清・張潮輯:《昭代叢書》(世楷堂藏版1833年刊刻本)。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方以智:《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武英殿本)。
清・仇兆鰲:《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清・張玉書等編:《康熙字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彭定求等編,孫通海、王海燕編輯:《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廣陵:古藉刻印社影印,1989年)。
清・吳楚材、吳調侯編:《古文觀止》,(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清・陶素耜:《周易參同契脈望》,收錄於玉溪子增批,蒲團子校輯:《道言五種》(香港:心一堂有限公司,2021年)。
清・吳瞻泰:《杜詩提要》(臺北:大通書局,1974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清武英殿本)。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清・汪灝:《廣群芳譜》,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46冊。
清・黃宮繡:《本草求真》(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嚴可均輯:《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注疏》。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注疏》。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注疏》。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
  漢・趙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
清・周濟:《宋四家詞選》(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3年影印旁喜齋本)。
清・劉熙載:《藝概》(揚州:廣陵書社,2019年)。
清・李重華:《貞一齋詩說》,收錄於丁福保輯:《清詩話》(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王闓運著,清・王簡編:《湘綺樓說詩》(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清・王闓運:《湘綺樓日記》(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清・王闓運補注:《尚書大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王先謙著:王星賢、沈嘯寰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陳寶琛著,劉永翔、許全勝校點:《滄趣樓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黃俊:《奕人傳》(長沙:嶽麓書社,1985年)。
日・遍照金剛(空海):《文鏡秘府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

三、近人專書(以作者姓氏筆畫為順序)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臺北:華藏淨宗學會,2012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王力:《王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王次澄:《南朝詩研究》(臺北:東吳大學出版,1984年)。
——:《宋遺民詩與詩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王志:《百年屈學問題疏證》(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
王叔岷箋證:《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2年)。
王叔岷校箋:《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方瑜:《杜甫夔州詩析論》(臺北:幼獅文化,1985年)。
方韜譯注:《山海經》(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探微》(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
白一瑾:《清初貳臣士人心態與文學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田曉霏:《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朱東潤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朱迪光:《王船山研究著作述要》(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夕堂戲墨箋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7年)。
——:《王夫之詩歌創作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牟宗三:《牟宗三全集》(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吳立民、徐蓀銘:《船山佛道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吳廣平編注:《宋玉集》(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
呂正惠:《詩聖杜甫》(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何世劍:《庾信詩賦接受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明清人物與著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6年)。
——:《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2005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1987年)。
——:《方以智晚節考》(增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竺士元:《格律詩新探》(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
竺家寧:《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1992年)。
易重廉:《中國楚辭學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2002年)。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
谷繼明:《王船山周易外傳箋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周易外傳導讀》(北京:華齡出版社,2019年)。
胡小偉:《伽藍天尊 —— 佛道兩教中的關羽崇拜》(香港:科華圖書出版,2005年)。
胡發貴:《王夫之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臺北:明文書局,1948年7月)。
柯慶明:《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初版,2005年2版)。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
郝勤:《龍虎丹道 —— 道教內丹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陶水平:《船山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啓功:《詩文聲律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張西堂:《王船山學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張仲謀:《貳臣人格》(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
張亨:《思文論集 —— 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張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湖德、樊鎰編著:《《黃帝內經》養生全書》(新北:崧博出版,2017年)。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詮釋與重建 —— 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1974年)。
陳垣:《史諱舉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陳政揚:《明清《正蒙》思想詮釋研究:以理氣心性論為中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年)。
陳高華編:《宋遼金畫家史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陳寅恪:《陳寅恪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訓慈:《萬斯同年譜》(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1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初版,2015年2版3刷)。
陳福康:《井中奇書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曹海東注釋:《新譯燕丹子》(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崔海峰:《王夫之詩學範疇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初版上冊1934年,下冊1947年,2010年)。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莫礪鋒編:《程千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嵇文甫:《王船山學術論叢》(新店:谷風出版社,1987年)。
傅庚生:《杜詩散論》(香港:建文書局,1964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曾守仁:《王夫之詩學理論重構 —— 思文/幽明/天人之際的儒門詩教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1983年)。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黃麗月:《汪元量詩史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游國恩:《屈原》(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53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初版,2007年第5次印刷)。
隋樹森集釋:《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楊儒賓:《原儒:從帝堯到孔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初版;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
葉桂桐:《中國詩律學》(臺北:文津出版,1998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詩講稿》(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杜甫秋興八首集說》,收錄於《迦陵著作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迦陵談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1999年,2版第4次印刷2019年)。
魯迅編:《古小說鉤沉》,收錄於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魯迅全集》(上海:魯迅全集出版社,1938年)。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志盛、劉萍:《王船山著作叢考》(長沙:湖南出版社,1999年)。
劉春建:《王夫之學行繫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劉滄龍:《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氣學與尼采哲學的對話》(臺北:五南圖書,2016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初版,1990年二刷)。
——:《中國文學的情感世界》(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
蔣寅:《金陵生文學史論集》(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
——:《清代詩學史・反思與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初版,2019年重印)。
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2014年)。
滕學欽:《李賀詩歌全集簡疏》(北京:中國書店,2010年)。
鄧聯合:《王夫之莊學思想通論 —— 基於〈船山全書〉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歐麗娟:《李商隱詩歌》(臺北:五南圖書,2003年)。
錢仲聯:《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錢仲聯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元明清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錢志熙:《唐詩近體源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嚴北溟:《列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嚴壽澂:《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蕭萐父:《船山哲學引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蕭萐父、許蘇民:《王夫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蕭馳:《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 —— 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玄智與詩興》(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佛法與詩境》(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聖道與詩心》(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繆啟愉、繆桂龍撰:《齊民要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繆鉞:《詩詞散論》(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問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年)。
戴鴻森:《薑齋詩話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羅正鈞:《船山師友記》(長沙:岳麓書社,2009年)。
羅勇來:《瘞鶴銘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3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譚明冉:《王夫之莊學研究:以〈莊子解〉為中心》(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
嚴志雄:《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論釋》(新北:聯經出版,2012年初版,2019年第2刷)。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顧誠:《南明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
日・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日・大村西崖著,陳彬龢譯:《中國美術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
日・川合康三:《終南山の変容 —— 中唐文学論集》(東京:研文出版,1999年)。
日・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39年初版,1942年2刷)。
日・宇野直人著,張海鷗、羊昭紅譯:《柳永論稿 —— 詞的源流與創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日・東京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以下簡稱《卐續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日・柳田聖山著,毛丹青譯:《禪與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
Alison Black: Man and Nature 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Wang Fu-chih,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9.
Peter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Cai Zong-qi: 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A Guided Anth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Richard L. Davis: Wind Against the Mountain: The Crisis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ir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John R. McRae: 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an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
——: Seeing Through Zen: Encounter, Transformation, and Genealogy in Chinese Zen Buddh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Stephen Owen: 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Lynn Struve: The Southern Ming (1644-1662),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中文譯本見美・司徒琳(Lynn Struve)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Kang-I Sun Chang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 II: From 1375,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Lawrence Yim: 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 Academia Sinica on East Asia se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中譯本見嚴氏自譯:《錢謙益的「詩史」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四、期刊、專書、會議論文(以發表時間為順序)
匡扶:〈蘇軾詩簡論〉,《文史哲》(1957年5月),頁40-61。
丁邦新:〈平仄新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7本第1分(1975年),頁1-15。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自序〉,《鵝湖月刊》(1975年7月),頁59-62。
魏子雲:〈袁中郎觴政之作〉,《中外文學》第5卷第9期(1977年2月),頁106-111。
黃中模:〈揚雄〈反離騷〉及其引起的論爭〉,《江漢論壇》(1982年5月),頁39-44。
石應寬:〈簡論 —— 「旋相為宮」〉,《中國音樂》(1982年10月),頁40-41。
李守庸:〈王夫之經濟思想中的近代特點評議〉,《經濟研究》(1983年9月),頁57-64。
黃慶發:〈充滿愛國激情的樂章 —— 略談文天祥《過零丁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3年10月),頁94-96。
繆鉞:〈關於杜牧〈清明〉的兩個問題〉,《文史知識》(1983年12月),頁115-118。
王沐:〈析王船山楚辭通釋遠遊〉,《船山學報》(1984年4月),頁21-38。
歐建鴻:〈王夫之《永曆實錄》述評〉,《船山學報》(1984年4月),頁69-81。
蕭馳:〈王夫之的詩歌創作論 —— 中國詩歌藝術傳統的美學標本〉,《中國社會科學》(1984年5月),頁143-168。
葉朗:〈王夫之的美學體系〉,《北京大學學報》(1985年3月),頁1-15。
胡德智:〈宋代墨戲與禪宗〉,《美術》第10期(1985年10月),頁50-54。
吳明:〈愚鼓詞注釋〉(一),《船山學報》總第5期(1986年4月),頁47-61。
黃俊傑:〈先秦儒家義利觀念的演變及其思想史的涵義〉,《漢學研究》4卷1期(1986年6月),頁109-151。
吳明:〈愚鼓詞注釋〉(二),《船山學報》總第6期(1986年7月),頁17-29。
吳明:〈愚鼓詞注釋〉(三),《船山學報》總第7期(1987年4月),頁32-41。
陳玉森、陳憲猷:〈「先天圖」中的理數問題〉,《哲學研究》(1987年4月),頁57-62、67。
吳明:〈愚鼓詞注釋〉(四),《船山學報》總第9期(1987年7月),頁22-32、16。
陳郁夫:〈王船山對禪佛的闢評〉,《師大學報》第32期(1987年),頁263-297。
許結:〈論揚雄與東漢文學思潮〉,《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1月),頁157-174。
吳明:〈愚鼓詞注釋〉(五),《船山學報》總第10期(1988年4月),頁21-34、56。
吳明:〈愚鼓詞注釋〉(餘論),《船山學報》總第12期(1988年7月),頁32-34。
杭之:〈評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2&3期(1988年7月),頁389-415。
吳調公:〈妙在戲與不戲之見 —— 讀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名作欣賞》(1988年8月),頁19-21。
李申:〈邵雍的《皇極經世書》〉,《周易研究》總第4期(1989年7月),頁22-30。
郭建勛:〈揚雄及其〈反離騷〉之再認識〉,《求索》(1989年8月), 頁94-98。
程瑞釗:〈汪元量研究情況綜述〉,《文學遺產》(1990年8月),頁130-134。
楊祖漢:〈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的檢討〉,《鵝湖月刊》(1991年12月),頁50-55。
歐陽光:〈六陵冬青之役考述〉,《文史》第34輯(1992年5月),頁201-209。
童恩翼:〈《永曆實錄》顯誤舉例〉,《船山學刊》(1993年4月),頁176-191。
何文匯:〈說「孤平」〉,《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33期(1993年),頁173-184。
羊春秋:〈重估明代詩歌的價值〉,《中國韻文學刊》(1994年2月),頁1-6。
朱榮貴:〈王夫之「民族主義」思想商榷〉,《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521-548。
李隆獻:〈《文選》宋玉〈對楚王問〉箋證及相關的兩個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4年6月),頁171-208。
宋巖:〈中國歷史上幾個朝代的疆域面積估算〉,《史學理論研究》(1994年9月),頁149-150。
王世德:〈禪宗給美的啟發〉,《中華文化論壇》(1994年10月),頁56-60。
蔣寅:〈明清之際知識分子的命運與選擇 —— 從侯朝宗的變節問題談起〉,收錄於許明編:《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文精神》(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443-456。
何寄澎:〈悲秋 —— 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年4月),頁77-92。
董群:〈試論王夫之對佛教空觀的理解〉,《船山學刊》(1996年6月),頁15-21。
張仲謀:〈庾信與李陵〉,《文史知識》(1996年12月),頁78-80。
楊玉成:〈詩與史:論古詩中的三良主題〉,《中華學苑》第49期(1997年1月),頁97-139。
黃隆順:〈王船山的悲憤意識及其特點 —— 讀《宋論》〉,《船山學刊》(1997年12月),頁11-15。
鄭吉雄:〈讀《清史列傳》對吳偉業仕清背景之擬測〉,《臺大中文學報》第10期(1998年5月),頁273-298。
李蓮雅:〈杜甫以「戲」字為題之詩作探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9期(1999年9月),頁133-153。
廖肇亨:〈金堡之節義觀與歷史評價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95-116。
釋善音:〈佛陀的三身觀〉,《慧炬》(1999年),頁30-45。
綦維:〈錢謙益「詩史」觀念與實踐及對注杜的影響〉,《固原師專學報》第22卷第4期(2001年7月),頁4-8。
王新春:〈虞翻易學旁通說的哲理內涵〉,《哲學研究》(2001年9月),頁39-44。
蔣寅:〈葉燮的文學史觀〉,《文學遺產》(2001年11月),頁82-94。
嚴志雄:〈體物、記憶與遺民情境 —— 屈大均一六五九年詠梅詩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月),頁43-88。
張德勝:〈明清時期新義利觀評議:韋伯論旨重探〉,《鵝湖月刊》(2002年8月),頁26-34。
張其成:〈邵雍的修養功夫與生命境界〉,《國際易學研究》第7輯(北京:華夏出版,2003年),頁73-81。
馮小祿:〈從模擬論揚雄〈反騷〉的範式意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5月),頁129-134。
袁世碩、日・阿部晉一郎:〈解識龔開〉,《文學遺產》(2003年9月),頁84-96、143。
葛兆光:〈文學史:作為思想史,還是作為思想史的背景?—— 讀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臺大中文學報》第20期(2004年6月),頁259-274。
張寶三:〈《詩經》詮釋傳統中之「風雅正變」說研究〉,收錄於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頁58-86。
張崇琛、楊世理:〈《招魂》「些」字探源〉,《職大學報》(2005年3月),頁24-26。
簡宗梧:〈賦與設辭問對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2005年12月),頁17-30。
梁文寧:〈明清文人的疏離心態及其意象載體〉,《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12月),頁62-66。
祁國宏:〈唐詩對宋玉之接受論分析〉,《東方論壇》(2006年12月),頁35-39。
程剛:〈落花意象與生命精神 —— 從邵雍落花詩看他生命境界的三層次〉,《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總105期(2007年1月),頁53-57。
祁國宏:〈在宋詞中行吟的宋玉 —— 宋詞人的「宋玉情結」析論〉,《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7年2月),頁9-12。
蕭平漢、劉珍喜:〈王夫之經濟思想新論〉,《船山學刊》復總第64期(2007年4月),頁5-8,
李錫鎮:〈江淹的仕宦及其創作觀考辨 —— 才盡說探義〉,《文與哲》第10期(2007年6月),頁173-226。
徐楠:〈試論沈周、唐寅的〈落花〉組詩〉,《文藝研究》(2007年8月),頁54-61。
莊凱雯:〈析探明末遺民王船山〈正落花詩〉中的隱喻效果〉,《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14期(2007年12月),頁109-121。
曾金蘭:〈白玉蟾交遊論考 —— 丹道南宗傳道對象分析〉,《世界宗教學刊》第10期(2007年12月),頁251-354。
王曦:〈《老子》「搏之不得」辨正〉,《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頁1-14。
劉元青、張金之:〈王夫之語言哲學思想研究〉,《船山學刊》復總第68期(2008年4月),頁10-13。
楊暉:〈正變係乎時 —— 論葉燮對漢儒「風雅正變」的原創性闡釋〉,《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3期(2008年5月),頁75-81。
范連鳳:〈王船山〈落花詩〉思想內容初探〉,《2008年湖南省船山學研討會船山研究論文集》(2008年9月),頁193-199。
許又方:〈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7期(2009年1月),頁1-28。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239-271。
祈立峰:〈遊戲或教育:論蕭統文學集團同題共作詩賦的「互文性」〉,《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9期(2009年12月)。
賈承恩:〈王船山《周易外傳》中「道」與「器」之命題與存在之歷史意義〉,《鵝湖月刊》(2010年2月),頁43-52。
普慧:〈禪宗六祖諱名小考〉,《文學與文化》(2010年5月),頁30-38。
許又方:〈閱讀與認同: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成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0年7月),頁1-18。
張毅:〈文人「墨戲」與宋詩意韻〉,《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0卷總226期(2010年7月),頁1-13。
劉利俠〈王夫之〈落花詩〉政治意識淺論〉,《船山學刊》復總第77期(2010年10月),頁22-25。
曾守仁:〈「感傷詩人」的詩學追索 —— 解析船山「自有五言,未有康樂;既有康樂,更無五言」〉,《政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10年12月),頁201-240。
張節末:〈謝靈運山水詩的成因及其美學分析〉,《漢學研究》第28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41-72。
徐儀明:〈論王夫之的中醫哲學思想〉,《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1期(2011年2月),頁49-53。
張學智:〈王夫之乾卦闡釋的兩個面向〉,《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2期(2011年3月),頁14-22。
蔣寅:〈易代之際的生存倫理:歷史的相似情境及其詮釋〉,《中國文化》第33期(2011年5月),頁59-72。
李生龍:〈王船山組詩〈題蘆雁絕句〉〈雁字詩〉之創作主旨與復雜內蘊〉,《湖湘論壇》總第138期(2011年5月),頁113-119。
王璦玲:〈「艱危九死盡臣心,譜出新詞淚滿襟」—— 論蔣士銓劇作中所展現之忠節意識與生命情境〉,《文與哲》第18期(2011年6月),頁547-598。
李生龍:〈王船山詩文所昭顯的道家、道教心跡〉,《北京大學學報》第48卷第4期(2011年7月),頁80-87。
馬玉、吳懷東:〈「了解之同情」—— 論王夫之的庾信批評〉,《船山學刊》復總第82期(2011年10月),頁29-32。
葛曉音:〈論杜甫七律「變格」的原理和意義 —— 從明詩論的七言律取向之爭說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6期(2011年11月),頁5-19。
李利:〈虞翻「卦變」說、「成既濟定」說管窺〉,《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11月),頁109-114。
文師華:〈沈周與文徵明、徐禎卿、呂㦂、唐寅相互唱和的〈落花詩〉〉,《中國韻文學刊》第26卷第3期(2012年7月),頁59-65。
李隆獻:〈清代學者《春秋》與三《傳》復仇觀〉,《臺大文史哲學報》第99期(2012年11月),頁1-41。
祁立峰〈魂兮歸來哀江南:論沈炯、庾信、顏之推的傷痕書寫與敘事美學〉,《清華學報》第42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625-656。
楊儒賓:〈屈原為什麼抒情〉,《臺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頁101-144。
蔡宗齊著,陳婧譯:〈經驗自我與詩性自我:曹植詩新論〉,收錄於陳致主編:《中國詩歌傳統及文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4月),頁226-273。
陸明君:〈飛白書考論〉,《中國美術研究》(2013年6月),頁69-74。
許云和:〈「僕本恨人」與「我身如是相」—— 論〈恨賦〉之恨〉,《新亞學報》第31期(2013年6月),頁111-154。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收錄於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聯經出版,2013年7月),頁267-316。
龔雋:〈略論禪風中的「遊戲三昧」與自性戒〉,《佛學研究》總第22期(2013年12月),頁25-37。
陳永明:〈乾隆《貳臣傳》立傳原則平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8本第4分(2013年12月),頁753-784。
夏德美:〈《梵網經》菩薩戒的特點及現代啟示〉,《法音》總第355期(2014年3月),頁35-44。
李生龍:〈王船山〈正落花詩〉分類細讀與研析〉,《湖湘論壇》總第157期(2014年7月),頁91-96。
蔡孟宸:〈「屋漏痕」考 —— 兼論書法語彙及其意象的形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3期(2014年9月),頁145-173。
楊儒賓:〈屈原原型 —— 屈賦的思想史意義〉,《中國文化》第40期(2014年10月),頁98-25。
王澤應:〈王夫之人的尊嚴論及其深遠影響〉,《船山學刊》(2014年11月),頁23-33。
李隆獻:〈先秦漢初文獻中的「孔子形象」〉,《文與哲》第25期(2014年12月),頁21-76。
王成芳:〈從《宋論》看王夫之眼中的明君、賢臣 —— 兼及宋代滅亡的原因〉,《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頁130-132。
凌雲:〈杜詩「烏鬼」之謎的民俗學解讀〉,《文學遺產》(2015年1月),頁98-104。
張學智:〈王夫之「既濟」卦中闡發的時代關切〉,《船山學刊》(2015年7月),頁80-87。
李文婷:〈淺論杜甫詩歌中的失對現象〉,《現代語文》(2015年7月),頁17-19。
谷繼明:〈船山占《易》的分析 —— 以〈章靈賦〉為例〉,《平頂山學院學報》第30卷第4期(2015年8月),頁48-52。
張學智:〈王夫之「未濟」卦闡發的幾個思想維度〉,《中國哲學史哲學》(2016年2月),頁38-45。
簡漢乾:〈從庾信作品的使節典故論其鄉關之思及貳臣之恨〉,《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61卷第1期(2016年3月),頁33-54。
張學智:〈王夫之「既濟」卦闡發的三個思想維度〉,《哲學動態》(2016年5月),頁49-54。
盧柏勳:〈「鮑老」及其衍生意義考釋〉,《成大中文學報》第54期(2016年9月),頁59-96。
李瑋皓:〈同歸而殊塗 —— 王船山義理學對於佛道之詞斥與會通〉,《輔仁宗教研究》第33期(2016年11月),頁71-98。
曹淑娟:〈演繹創傷 —— 〈同谷七歌〉及其擬作的經驗再演與轉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5期(2016年11月),頁1-44。
朱弘毅、朱迪光:〈廣花光魯,興亡感恨 —— 王夫之〈廣落花詩〉探析〉,《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8卷第2期(2017年4月),頁19-26。
朱迪光:〈王夫之詩歌創作研究之回顧〉,《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8卷第2期(2017年4月),頁1-7。
張健:〈詩韻類書籍考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5期(2017年7月),頁73-94。
鄧聯合:〈論王船山《老子衍》的詮釋進路〉,《哲學研究》(2017年8月),頁52-60。
朱良志:〈論蘇軾的「無還」之道〉,《文藝研究》(2017年11月),頁5-21。
吳旻旻:〈從巫祝祠禳到文學靈視 —— 重探《楚辭》〈招魂〉〉,《漢學研究》第35卷第4期(2017年12月),頁1-36。
商偉:〈題寫名勝:從黃鶴樓到鳳凰臺〉,《政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7年12月),頁5-62。
丁涵:〈一處江南,兩種哀愁 —— 明末清初「哀江南」文學中的民族觀〉,《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8年3月),頁28-37。
張克賓:〈論邵雍先天易學之天根月窟說及其影響〉,《哲學研究》(2018年5月),頁75-83。
孫正軍:〈〈柏梁臺詩〉成篇時間新論 —— 基於文本出處和官職描述的綜合考察〉,《中華文史論叢》總第103期(2018年6月),頁1-56。
廖寅:〈忠義之魂長存:宋六陵冬青樹文化意義之演進〉,《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38卷第5期(2018年9月),頁97-103。
康自強:〈王船山內丹思想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40期(2018年9月),頁1-26。
陳政揚:〈勞思光對《張子正蒙注》之批判:從「理在氣中」論起〉,《哲學與文化》第45卷第9期(2018年9月),頁63-79。
——:〈船山繼善成性觀的當代省察:以唐君毅與勞思光之異詮為中心〉,《當代儒學研究》第25期(2018年12月),頁68-98。
劉芝慶:〈「情不能不因時爾」:王夫之情論詮義〉,《地方文化研究》總第38期(2019年4月),頁15-23。
張立榮:〈西崑體七律的審美轉向與藝術新變〉,《中州學刊》總第272期(2019年8月),頁149-155。
程章燦:〈五句體與連章詩 ——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體式發微〉,《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1期(2020年1月),頁57-67。
張錦:〈邵雍的觀物論與詩學思想〉,《社會科學家》總第274期(2020年2月),頁37-40。
容祺俊:〈邵雍觀物思想述評〉,《今古文創》(2020年4月),頁52-54。
張歡歡:〈王夫之「詩史」說析辨〉,《中正漢學研究》總第35期(2020年6月),頁137-164。
胡紹文:〈杜詩「烏鬼」考 —— 兼談注釋對詞義演變的影響〉,《語言研究》第40卷第2期(2020年6月),頁30-34。
郭永秉:〈〈柏梁臺詩〉的文本性質、撰作時代及其文學史意義再探〉,《文史》(2020年11月),頁27-64。
方旭東:〈反原與輪迴 —— 張載對「遊魂為變」的詮釋及其爭議〉,《周易研究》總第167期(2021年6月),頁45-54。
楊世文、張行:〈「七律」「七音」考異 —— 以《國語》和《左傳》杜注為中心〉,《中華文化論壇》(2022年1月),頁64-72、156。
日・田中良昭:〈大照禅師普寂について〉,《インド学仏教学研究》,第1卷第16期(1967年12月),頁331-334。
日・藤井良雄:〈歸莊の落花詩〉,《文学研究》第79輯(1982年3月),頁153-176。
日・合山究:〈歸莊における看花への執念 ——「尋花日記」制作の經緯〉,《日本中国学会報》第34集(1982年10月),頁177-192。
日・藤井良雄著,柯混瀚譯:〈落花的詩歌〉,《國文學誌》第20期(2010年6月),頁1-16。
顧嘉晨:〈『船山遺書』の版本目録についての再考察 —— 日本所蔵資料を手掛かりに〉,《人文 × 社会》(東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文学部 『人文 × 社会』編集委員会)第4號(2021年12月),頁117-151。
Tsu-lin Mei and Yu-kung Kao: “Tu Fu’s ‘Autumn Meditations’: An Exercise in Linguistic Criticis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28, 1968, pp. 44-80.
Tsu-lin Mei: “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0, 1970, pp. 86–110.
Siu-Kit Wong: “Ch’ing and Ching in the Critical Writings of Wang Fu-chih,” Chinese Approach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 Liang Ch’i-ch’a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 121-150.
Yu-kung Kao: “The Aesthetics of Regulated Verse,” Shuen-fu Lin and Stephen Owen ed. : 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332-385.
Siu-Kit Wong: “Ch’ing and Ching in the Critical Writings of Wang Fu-chih,” in W. Allyn Rickett ed.: Chines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 Liang Ch’i-ch’a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 121-150.
——: “Reviewed Work: Man and Nature 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Wang Fu-chih by Alison Harley Black,”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12, 1990, pp. 156-157.
Benjamin Elman: “Reviewed Work: Man and Nature 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Wang Fu-chih by Alison Harley Black,”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51, 1991, no. 2, pp. 715-724.

五、學位論文(以完成時間為順序)
廖美玉:《杜甫連章詩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1979年)。
李錫鎮:《王船山詩學的理論基礎及理論重心》(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郭鶴鳴:《王船山文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吳旻旻:《香草美人傳統研究 —— 從創作手法到閱讀模式的建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宋孔弘:《張煌言詩「亂離書寫」義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張立榮:《北宋前期七言律詩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6年)。
馬延嬌:《《永曆實錄》校讀札記》(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論文,2008年)。
簡毅銘:《明末清初儒者經世致用之道》(東吳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9年)。
張其賢:《「中國」概念與華夷之辨的歷史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賈承恩:《存在的張力 —— 王船山哲學辯證性之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陳秀香:《黃景仁詩人之詩與洪亮吉學人之詩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吳翊良:《南都・南疆・南國 —— 南明(1644-1662)遺民詩中的「南方書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黃曉丹:《明清落花詩研究》(南昌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碩士論文,2013年)。
趙麗端:《在通與獨之間 —— 莊子哲學的闡明》(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博士論文,2014年)。
李雪:《王夫之貶杜論研究》(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15年)。
馬倩倩:《王夫之易哲學研究》(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中國哲學專業博士論文,2016年)。
周正悅:《中國古代文學中的落花意象和題材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16年)。
錢瑋東:《六朝時期宋玉辭賦的經典化及其意義》(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謝芳:《王夫之經濟倫理思想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哲學系倫理學博士論文,2017年)。
康自強:《王船山氣化生命論研究 —— 儒家氣學、道教內丹學及佛教唯識學的跨界域激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駱曉:《宋代墨戲概念及其與公安禪的共生模式研究》(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學理論專業碩士論文,2019年)。
張夢:《王夫之經濟倫理思想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倫理學碩士論文,2020年)。
吳榮珮:《北宋詩話中的俳諧書寫》(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
Yan Shou-cheng(嚴壽澂): Coherence and Contradiction in the Worldview of Wang Fuzhi (1619-1692), Ph.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1994.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71515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150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曾守正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seng, Shou-Che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豔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Zhang, Y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豔zh_TW
dc.creator (作者) Zhang, Yan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ug-2022 17:42:24 (UTC+8)-
dc.date.available 1-Aug-2022 17:42: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ug-2022 17:42: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15150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136-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15150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王夫之研究成果雖已豐碩,詩歌創作研究尚有可待開發的空間。壯年時期創作的〈落花詩〉格外受王氏及後代學者重視,因而具有特殊性、重要性。本文採用以王夫之論王夫之的研究方法,聯繫王氏早期學術論著如《周易外傳》等,在其封閉自足的學術體系內闡發〈落花詩〉的內涵。正文分為五章。第二章為王夫之〈正落花詩〉、〈續落花詩〉、〈廣落花詩〉綜論。在回顧落花書寫傳統後,本章探討〈落花詩〉前三組詩如何藉助連章體,表現複雜多元的思想情感主題,闡發貫穿全卷詩始終的「貞生死以盡人道」理念、「戲墨」說等的豐富意涵。
  第三章以脫離、解構落花乃至自我的〈寄詠落花詩〉、〈落花諢體〉及反高潮的〈補落花詩〉為研究對象,揭示王夫之如何在〈落花詩〉後三組中,將前三組蘊含的對生命意義的思索、探尋,提昇到理想的層次、境界。即便轉折,即便反高潮,前三組使用連章體譜成的千迴百轉、婉轉流動樂章,在後三組中並未斷絕,反而因正變交錯而在整體上更具力度與深度。王夫之〈落花詩〉與落花書寫傳統之間,則存在承繼而又反叛的關係,並因此有所創新。
  第四章圍繞屈原「原型」及由其拓展出的安身立命方式的不同類型在〈落花詩〉中的呈現展開。屈原「原型」的「忠愛之性」為王夫之推崇的理想人格特質,〈落花詩〉核心思想「貞生死以盡人道」即具現在此「原型」上。宋玉自屈原「原型」延伸出的「愁」與「義」,也隱含於眾多〈落花詩〉詩句中。此卷詩將庾信及宋遺民與屈原連結,但這些形象選擇於亡國後生存,開創出不同於屈原的安身立命類型。屈原「原型」及由其拓展的不同類型亦為王氏反照自身的憑據,更彰顯上起戰國末期下迄明末,君子堅持不懈,當「亢」則「亢」,當「息」則「息」的生命態度。
  第五章以〈落花詩〉中的儒釋道語典為研究對象,揭示王夫之衝破各家思想流派區隔,不執著於一端的思想取向,並從而與大致自儒者立場撰寫的《周易外傳》形成複雜的對話關係。詩人王夫之創作的〈落花詩〉所表現的儒釋道思想,若合而觀之,為他在艱難處境中尋求超越、解脫的精神憑藉,分而觀之,各家思想側重的傾向則各自不同。王夫之學術以儒家思想為根本,然而〈落花詩〉中大量出現的儒家語典非但沒有弘揚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反而呈現天道衰微,中國傳統文化岌岌可危的嚴酷現實,甚至透露出世傾向。為超越險惡處境,獲得身心自由,〈落花詩〉援引大量佛教及道家經典內容,傳達尋求開悟解脫、法喜禪悅、逍遙任化、貞生遠害的心願,與《周易外傳》等早期學術論著中反對佛道「空」、「無」思想的立場不無扞格。〈落花詩〉也體現王夫之實踐內丹學的心得,為窺入道教思想堂奧的〈愚鼓詞〉及《楚辭通釋・遠遊》之先聲。雖然,王氏為宣揚儒家正學之外的「異端」思想心存不安,他將〈落花詩〉錄入《戲墨》之舉因此暗藏自我開脫的意圖。正因為如此,〈落花詩〉雖融匯儒釋道語典,卻因「理」與「情」的糾結而未能貫通各家思想,但又因此而彰顯主體活潑潑生命的無限生機與動勢。
  第六章從七律體式的選擇、章法、平仄安排、押韻四個面向分析〈落花詩〉的形式。前三個面向皆以「非法之法」為基礎,既「破」又「成」,密切配合、呼應〈落花詩〉即立即破,不執一端的內容,並在句、聯層次充分利用七律體式封閉但又開放的章法結構,於流連回顧間推進詩意,從而「成」就連章體七律傳達複雜情感內涵的體式特徵。與此對照,押韻則無特別之處,與王夫之詩論中以古體詩為討論對象,重「韻」甚於重「聲」的趨向恰好相反。
  第七章總結、反思緒論中提出,正文各章於多處論述的「聞雅」、「貞生死以盡人道」、「戲墨」等理念的意義,由此思考〈落花詩〉的價值,並前瞻未來可再拓展的論題。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field of Wang Fuzhi study has yielded significant findings over the past century or so, however, research on Wang Fuzhi’s poetry has been noticeably lagging behind other areas. This dissertation challenges the long-standing yet over-simplified assumption of Wang’s poetry as expression of patriotism, questions the orthodoxy and firmness of his Confucian belief during the prime years of his life, and proposes a possible divergence in thoughts between Wang the poet and Wang the Confucian scholar. Among all of Wang’s poems, the “Fallen Petals” poems received relatively more attention from Wang himself and later scholars, an indication of the uniqueness and importance of this set of 99 poem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is set of poems, and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oughts expressed and implied therein, with those in his collected works, especially early works such as An Extend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 (Zhou Yi Wai Zhuan),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arguments above.

The main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two examines the first three groups of poems of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namely “Orthodox Poems of Fallen Petals,” “Continued Poems of Fallen Petals” and “Broadened Poems of Fallen Petals,” after an overview of the long history of “Fallen Petals” poems composition. These three groups of poems effectively employ the linked form to express complex and multi-layered thoughts and emotions, and reveal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key concepts including “to live and die with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exalt humanity,” “playful writing.”

Chapter three moves on to the latter three groups of poems of the set, “Poems of Fallen Petals on Spiritual Sustenance” which deviates from and deconstructs “fallen petals” and even self, “Poems of Fallen Petals on Profound Merriment and Sorrow” which brings the whole set to a climax, and finally the anti-climactic yet heartening “Poems of Fallen Petals on Restoration.” Wang elevates the exploration of and rumination on the meaning of life implied in the first three groups to the ultimate level in the latter three groups. Despite a switch from fallen petals to subjects mostly unrelated with fallen petal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oughts and emotions established in the first three groups by the linked form carries on, without interruption, in the latter three groups. In fact, the last three groups add more rigor and depth to the entire set of poems.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therefore inherit, and yet also rebel against and innovate the tradition of composing “Fallen Petals” poems.

Chapter fou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u Yuan “archetype” and other types derived from it in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Wang regarded “loyalty and benevolence” manifested by the Qu Yuan “archetype” as the ultimate and ideal human attribute, and perfect embodiment of the core concept “to live and die with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exalt humanity.” “Sorrow” and “righteousness,” two qualities Song Yu identified from Qu Yuan, are also implied in many poetic lines in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This set of poems associates Yu Xin and the Song loyalists with Qu Yuan, however, these figures chose to live on after their states had perished, thus setting different way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life from Qu Yuan, who drowned himself to preserve his integrity and reputation. The Qu Yuan “archetype” and other derivative types serve as paragons against which Wang reflected on his own life, and illustrate the persistence of righteous men (junzi) in their pursuit to fully realize the value of their lives from the late Warring Era all the way down to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the time period when Wang was alive. They strove for the ideal or live in seclusion, depending on what circumstances allowed.

Chapter five investigates Wang’s tendency to combine and commingle quotations of and allusions to Confucian, Buddhist and Daoist classics, and reveals that Wang broke through the segregation of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s to overcome fixations on specific ways of thinking in his “Fallen Petals” poems. This tendency both reinforces and contradicts thoughts in Wang’s earlier work An Extend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 thus forming a complex dialogue between the two. The Confucian, Buddhist and Daoist thoughts in “Fallen Petals” poems as composed by Wang the poet, if considered collective, provide the spiritual guidance upon which Wang relies to overcome adversities. If considered separately, however, the emphasis of these schools of thoughts diverges distinctively. Wang is universally recognized as a Confucian scholar, however, the large number of quotations of and allusions to Confucian classics generally do not advocate active involvement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on the contrary, they often highlight the dire situation and possible demise that Chinese culture was facing at the time, and even advocate withdrawing from the society.

The Buddhist and Daoist quotations and allusions convey the desire to overcome grim reality in pursuit of freedom in both mind and body, to be enlighten and rejoice in bliss, to be unfettered and be one with nature, to treasure life and stay away from harm. These run counter to the stand taken by An Extend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 which vehemently denounces “emptiness,” “nothingness” advocated by Buddhism and Daoism as negative and harmful to humanity. Wang’s set of “Fallen Petals” poems also demonstrates knowledge gained though his alchemy practice, and is a harbinger of his later alchemy works including “Yu Gu Ci” and commentary on “Far Roaming” in A Comprehensive Commentary on Chu Ci. However, Wang the Confucian scholar was uneasy with propagating the “heresy” of Daoism and alchemy, the act of including “Fallen Petals” poems in his Collection of Playful Writing suggests an attempt at self-exoneration. Consequently, “Fallen Petals” poems combine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s without integrating them into a whole. The conflict between Wang the poet and Wang the Confucian scholar creates cognitive dissonance, which, paradoxically, also becomes the source of abundant vitality and vigor in his “Fallen Petals” poems.

Chapter six analyzes the form of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from four aspects: the choice of the heptasyllabic regulated verses as the means of composition, structure, arrangement of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and rhyming. The first three aspects are interconnected by the principle of “rules without rules” Wang observed, so that the form of this set of poems “destroys” as well as “fulfills,” to co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deconstruction of thoughts and emotions in these poems. The heptasyllabic regulated verses form a closed circuit of meaning within specific lines, ye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nes vary markedly so that Wang can elaborate on and develop thoughts and emotions, making it the perfect style for the linked form, which requires no break among poems both in meaning and in form. In contrast, rhyming in this set of poems follows the rules in general and has few noteworthy features.

Chapter seven summarizes and reflects on the core concepts introduced in the first chapter and discussed at various places in the subsequent chapters, including “seeking orthodoxy,” “to live and die with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exalt humanity,” “playful writing.” The chapter also assesses the value of Wang’s “Fallen Petals” poems as a whole and list potential related topics that can be further explored in the future.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 11
第三節 前行研究 13
一、王夫之詩歌創作研究 14
二、王夫之詩學、經學、史學研究 20
第四節 研究進路 29
第五節 章節架構 33
第二章 〈正落花詩〉、〈續落花詩〉、〈廣落花詩〉綜論 36
第一節 落花書寫傳統回顧 37
一、杜甫、宋氏兄弟、邵雍「落花」詩 37
二、沈周等吳派文人「落花」詩 42
三、歸莊「落花」詩 43
第二節 正變與亢息:〈正落花詩〉 45
第三節 放言與形似:〈續落花詩〉 56
第四節 廣心與餘情:〈廣落花詩〉 61
第五節 小結 67
第三章 〈寄詠落花詩〉、〈落花諢體〉、〈補落花詩〉綜論 68
第一節 寄情與即物:〈寄詠落花詩〉 68
第二節 諢語與戲墨:〈落花諢體〉 76
第三節 補殘與絪緼:〈補落花詩〉 86
第四節 〈落花詩〉對落花書寫傳統的承繼、反叛與創新 95
第五節 小結 101
第四章 〈落花詩〉中的屈原「原型」、類型及自照 103
第一節 屈原「原型」及其延伸 104
一、〈落花詩〉中的屈原「原型」 104
二、屈原「原型」的延伸:宋玉形象 110
三、鄒衍、賈誼形象與屈原「原型」 116
第二節 承轉屈原「原型」的類型:庾信與宋遺民 119
一、〈落花詩〉中的庾信形象 119
二、〈落花詩〉中的宋遺民形象 124
第三節 屈原「原型」的反照自身 130
一、史與詩:《永曆實錄》與〈落花詩〉 131
二、堂堂背我隨餘子:〈落花詩〉出處之辨 137
第四節 小結 141
第五章 〈落花詩〉中的儒釋道思想 143
第一節 天道淪喪與窮途之哭:〈落花詩〉儒家語典述析 143
一、〈落花詩〉與《周易外傳》的對話 144
二、窮途之哭:儒家語典與王夫之的生命困境 149
第二節 解脫、禪悅與空有之辨:〈落花詩〉釋家語典述析 155
一、〈落花詩〉釋家語典與開悟解脫 156
二、〈落花詩〉釋家語典與法喜禪悅 160
三、〈落花詩〉與空有之辨 166
第三節 逍遙與遠害:〈落花詩〉《莊子》語典述析 170
一、〈落花詩〉《莊子》語典與逍遙任化 172
二、貞生遠害:〈落花詩〉中的儒道思想關係 174
第四節 煉性與戲言:〈落花詩〉道教語典述析 178
一、〈落花詩〉丹道思想與煉性養身 178
二、戲與不戲之間:〈落花詩〉儒家與道教思想關係 186
第五節 理與情的糾結:〈落花詩〉儒釋道思想的關係 191
第六節 小結 195
第六章 〈落花詩〉的形式分析 196
第一節 〈落花詩〉七律體式的意義 196
第二節 〈落花詩〉的章法 203
第三節 〈落花詩〉的平仄 212
一、仄聲的經營:〈落花詩〉平仄分析 213
二、〈落花詩〉的以「聲」傳情 231
第四節 〈落花詩〉的押韻 236
第五節 小結 243
第七章 結論 245
第一節 本文論題之回顧 245
第二節 未來研究之展望 247
參考文獻 251
附錄一〈落花詩〉箋釋(芻論) 279
zh_TW
dc.format.extent 896184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150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王夫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落花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貞生死以盡人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正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戲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連章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Wang Fuzhi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allen Petals” poem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o live and die with whole-hearted devotion to exalt humani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rthodoxy and unorthodox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layful writ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nked formen_US
dc.title (題名) 王夫之〈落花詩〉析論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Wang Fuzhi’s “Fallen Petals” Poem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王夫之著作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88-1996年)。
經部
  第1冊(1988)《周易內傳》、《周易大象解》、《周易稗疏》、《周易外傳》
  第2冊(1988)《尚書稗疏》、《尚書引義》
  第3冊(1992)《詩經稗疏》、《詩廣傳》
  第4冊(1991)《禮記章句》
  第5冊(1993)《春秋稗疏》、《春秋家說》、《春秋世論》、《續春秋左氏傳博議》
  第6冊(1991)《四書稗疏》、《四書考異》、《四書箋解》、《讀四書大全說》
  第7冊(1990)《四書訓義》(上)
  第8冊(1990)《四書訓義》(下)
  第9冊(1989)《說文廣義》
史部
  第10冊(1988)《讀通鑑論》
  第11冊(1992)《宋論》、《永曆實錄》、《籜史》、《蓮峰志》
子部
  第12冊(1992)《張子正蒙注》、《思問錄》、《俟解》、《黃書》、《噩夢》、《識小錄》、《搔首問》、《龍源夜話》
  第13冊(1993)《老子衍》、《莊子解》、《莊子通》、《相宗絡索》、《愚鼓詞》、《船山經義》
集部
  第14冊(1996)《楚辭通釋》、《古詩評選》、《唐詩評選》、《明詩評選》
  第15冊(1995)《薑齋文集》、《薑齋詩集》、《薑齋詞集》、《薑齋詩話》、《龍舟會雜劇》、《詩文拾遺》
  
  第16冊 (1996)傳記、年譜、雜錄
王夫之著,王學太校點:《唐詩評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王夫之著,陳書良校點:《唐詩評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二、古籍(以作者時代為順序)
春秋齊・晏嬰著,湯化譯注:《晏子春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戰國宋・墨翟著,方勇譯注:《墨子》(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戰國・佚名撰:《黃帝內經靈樞》(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9年)。
漢・何上公著,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漢・劉安等撰,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漢・司馬遷撰,劉宋 • 裴駰集解,唐 • 司馬貞索隱,唐 • 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影印金陵書局本)。
漢・劉向著,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劉向編,饒東原注譯:《新譯新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漢・揚雄撰,晉・李軌注:《法言》(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漢・袁康著,李步嘉校釋:《越絕書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漢・桓譚著,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王充:《論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初版,1978年第4次印刷)。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影印王先謙補注本)。
漢・李膺:《蜀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254冊。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3年)。
漢・應劭著,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三國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疏:《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初版,1991年再版)。
三國魏・王弼註:《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宋紹興本)。
晉・郭象註:《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
晉・崔豹:《古今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晉・干寶著,李建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晉・裴啟撰,周楞伽輯注:《語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
晉・陶潛:《搜神後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文苑列傳》(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影印宋紹興本)。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學生書局,2017年)。
南朝齊・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宋元明三朝遞修本)。
南朝梁・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商周出版,2020年)。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宋大字本)。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五南圖書,2015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東京:汲古書院,1982年)。
南朝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清・程琰刪補,穆克宏點校:《玉臺新詠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北周・庾信著,清・倪璠注,許逸民校:《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隋・姚察,唐・魏徵、姚思廉合撰:《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宋蜀大字本)。
隋・杜臺卿:《玉燭寶典》(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三朝本)。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金陵書局本)。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宋刻遞修本)。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清武英殿本)。
唐・慧能著,郭朋校釋:《壇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元大德本)。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影印元大德本)。
唐・李白著,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唐・韓愈著,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唐・李肇:《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唐・段成式著,許逸民校箋:《酉陽雜俎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唐・李商隱著,清・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唐・李濬:《松牕雜錄》,收錄於《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五代・王定保撰,陽羨生點:《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五代・陸廣微:《吳地記》,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587冊。
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等校點:《開元天寶遺事》(外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五代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影印清懼盈齋刻本)。
宋・陶穀:《清異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徐鉉:《圍棋義例詮釋》,收錄於明・陶宗儀等編《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涵芬樓排印本)。
宋・李昉:《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宋・李昉編纂:《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寇準:《忠愍公詩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宋・林逋:《林和靖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74年)。
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樂章集校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臺北:臺灣印書館,1980年)。
宋・宋庠:《元憲集》(臺北:新文豐,1984年)。
宋・宋祁:《景文集》(臺北:新文豐,1984年)。
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梅堯臣:《宛陵集》(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影印聚珍仿宋本)。
宋・歐陽修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邵雍著,郭彧、于天寶點校:《邵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宋・周敦頤:《周濂溪先生全集》,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一百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2年)。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王得臣:《塵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蘇軾著,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校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宋・蘇軾著,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宋・陳師道著,宋・任淵注,冒廣生補箋:《後山詩注補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阮閱編,周本淳點校:《詩話總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宋・趙令畤著,孔凡禮點校:《侯鯖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趙鼎臣:《竹隱畸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宋・曽慥著,王汝濤等校:《類說校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
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鄧椿:《畫繼》(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
宋・陸游著,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尤袤撰:《全唐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王炎:《雙溪類稾》(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宋・敖陶孫:《江湖小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357冊。
宋・施宿等撰:《嘉泰會稽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後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祝穆編,宋・祝洙補訂:《方輿勝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謝枋編,谷一然評注:《千家詩》(香港:三聯文庫,2000年)。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宋・鄭思肖著,陳福康點校:《鄭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元・俞琰:《易外別傳》(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元・尹廷高:《玉井樵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202冊。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元・陳澔:《禮記集說》(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元・陸友:《研北雜志》,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66冊。
元・脱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元至正本配補明成化本)。
元・嚴德甫、元・晏天章著,王汝南編:《玄玄棋經新解》(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年)。
明・陶宗儀:《輟耕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張宇初等編:《正統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出版,1988年)。
  漢・魏伯陽著,漢・長生陰道人注:《周易參同契》,收錄於《正統道藏・太玄部》,第20冊。
  唐・張果:《太上九要心印妙經》,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真部》,第19冊。
  宋・白玉蟾:《修真十書武夷集》,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真部》,第4冊。
  宋・佚名:《內丹還元訣》,收錄於《正統道藏・太玄部》,第24冊。
明・王紱:《王舍人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237冊。
明・沈周著,張修齡、韓星嬰點校:《沈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明・陳獻章:《白沙子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明・程敏政輯:《宋遺民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明・唐寅著,周道振、張月尊輯校:《唐寅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明・文徵明:《文徵明落花詩》(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年)。
明・文徵明撰,周道振輯校:《文徵明集》(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2009年)。
明・李時珍著,劉衡如、劉山水校注:《新校注本本草綱目》(北京:華夏出版,2013年)。
明・王世貞著,羅仲鼎校注:《藝苑卮言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281冊。
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上海:上海書店,2009年)。
明・洪應明著,李偉編注:《菜根譚全編》(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
明・吳彬:《酒政六則》(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明・馮夢龍評輯:《桂枝兒》,收錄於《明清民歌時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王志堅:《表異錄》(臺北:新文豐,1994年)。
明・釋真空:《新編篇韻貫珠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第213冊。
清・錢謙益著:《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顧炎武著,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初版,1983年2版)。
——,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歸莊:《歸莊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黃周星:《製曲枝語》,收錄於清・張潮輯:《昭代叢書》(世楷堂藏版1833年刊刻本)。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方以智:《通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武英殿本)。
清・仇兆鰲:《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清・張玉書等編:《康熙字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清・彭定求等編,孫通海、王海燕編輯:《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廣陵:古藉刻印社影印,1989年)。
清・吳楚材、吳調侯編:《古文觀止》,(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清・陶素耜:《周易參同契脈望》,收錄於玉溪子增批,蒲團子校輯:《道言五種》(香港:心一堂有限公司,2021年)。
清・吳瞻泰:《杜詩提要》(臺北:大通書局,1974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影印清武英殿本)。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清・汪灝:《廣群芳譜》,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846冊。
清・黃宮繡:《本草求真》(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嚴可均輯:《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阮元審定:《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學刊本)。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注疏》。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注疏》。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注疏》。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
  漢・趙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
清・周濟:《宋四家詞選》(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3年影印旁喜齋本)。
清・劉熙載:《藝概》(揚州:廣陵書社,2019年)。
清・李重華:《貞一齋詩說》,收錄於丁福保輯:《清詩話》(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王闓運著,清・王簡編:《湘綺樓說詩》(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清・王闓運:《湘綺樓日記》(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清・王闓運補注:《尚書大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王先謙著:王星賢、沈嘯寰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陳寶琛著,劉永翔、許全勝校點:《滄趣樓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黃俊:《奕人傳》(長沙:嶽麓書社,1985年)。
日・遍照金剛(空海):《文鏡秘府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

三、近人專書(以作者姓氏筆畫為順序)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臺北:華藏淨宗學會,2012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王力:《王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王次澄:《南朝詩研究》(臺北:東吳大學出版,1984年)。
——:《宋遺民詩與詩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王志:《百年屈學問題疏證》(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
王叔岷箋證:《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2年)。
王叔岷校箋:《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方瑜:《杜甫夔州詩析論》(臺北:幼獅文化,1985年)。
方韜譯注:《山海經》(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探微》(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
白一瑾:《清初貳臣士人心態與文學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田曉霏:《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朱東潤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朱迪光:《王船山研究著作述要》(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夕堂戲墨箋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7年)。
——:《王夫之詩歌創作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牟宗三:《牟宗三全集》(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吳立民、徐蓀銘:《船山佛道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吳廣平編注:《宋玉集》(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
呂正惠:《詩聖杜甫》(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何世劍:《庾信詩賦接受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明清人物與著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6年)。
——:《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2005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1987年)。
——:《方以智晚節考》(增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竺士元:《格律詩新探》(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
竺家寧:《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1992年)。
易重廉:《中國楚辭學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2002年)。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
谷繼明:《王船山周易外傳箋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周易外傳導讀》(北京:華齡出版社,2019年)。
胡小偉:《伽藍天尊 —— 佛道兩教中的關羽崇拜》(香港:科華圖書出版,2005年)。
胡發貴:《王夫之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臺北:明文書局,1948年7月)。
柯慶明:《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初版,2005年2版)。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
郝勤:《龍虎丹道 —— 道教內丹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陶水平:《船山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啓功:《詩文聲律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張西堂:《王船山學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張仲謀:《貳臣人格》(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
張亨:《思文論集 —— 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張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湖德、樊鎰編著:《《黃帝內經》養生全書》(新北:崧博出版,2017年)。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詮釋與重建 —— 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1974年)。
陳垣:《史諱舉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陳政揚:《明清《正蒙》思想詮釋研究:以理氣心性論為中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7年)。
陳高華編:《宋遼金畫家史料》(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陳寅恪:《陳寅恪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訓慈:《萬斯同年譜》(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1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初版,2015年2版3刷)。
陳福康:《井中奇書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曹海東注釋:《新譯燕丹子》(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崔海峰:《王夫之詩學範疇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初版上冊1934年,下冊1947年,2010年)。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莫礪鋒編:《程千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嵇文甫:《王船山學術論叢》(新店:谷風出版社,1987年)。
傅庚生:《杜詩散論》(香港:建文書局,1964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曾守仁:《王夫之詩學理論重構 —— 思文/幽明/天人之際的儒門詩教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1983年)。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黃麗月:《汪元量詩史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游國恩:《屈原》(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53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初版,2007年第5次印刷)。
隋樹森集釋:《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楊儒賓:《原儒:從帝堯到孔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初版;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
葉桂桐:《中國詩律學》(臺北:文津出版,1998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詩講稿》(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杜甫秋興八首集說》,收錄於《迦陵著作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迦陵談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初版1999年,2版第4次印刷2019年)。
魯迅編:《古小說鉤沉》,收錄於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魯迅全集》(上海:魯迅全集出版社,1938年)。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志盛、劉萍:《王船山著作叢考》(長沙:湖南出版社,1999年)。
劉春建:《王夫之學行繫年》(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劉滄龍:《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氣學與尼采哲學的對話》(臺北:五南圖書,2016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初版,1990年二刷)。
——:《中國文學的情感世界》(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
蔣寅:《金陵生文學史論集》(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年)。
——:《清代詩學史・反思與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初版,2019年重印)。
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2014年)。
滕學欽:《李賀詩歌全集簡疏》(北京:中國書店,2010年)。
鄧聯合:《王夫之莊學思想通論 —— 基於〈船山全書〉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歐麗娟:《李商隱詩歌》(臺北:五南圖書,2003年)。
錢仲聯:《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錢仲聯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元明清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錢志熙:《唐詩近體源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嚴北溟:《列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嚴壽澂:《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蕭萐父:《船山哲學引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蕭萐父、許蘇民:《王夫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蕭馳:《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 —— 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玄智與詩興》(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佛法與詩境》(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聖道與詩心》(臺北:聯經出版,2012年)。
繆啟愉、繆桂龍撰:《齊民要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繆鉞:《詩詞散論》(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問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年)。
戴鴻森:《薑齋詩話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羅正鈞:《船山師友記》(長沙:岳麓書社,2009年)。
羅勇來:《瘞鶴銘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3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譚明冉:《王夫之莊學研究:以〈莊子解〉為中心》(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
嚴志雄:《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論釋》(新北:聯經出版,2012年初版,2019年第2刷)。
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顧誠:《南明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
日・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日・大村西崖著,陳彬龢譯:《中國美術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
日・川合康三:《終南山の変容 —— 中唐文学論集》(東京:研文出版,1999年)。
日・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39年初版,1942年2刷)。
日・宇野直人著,張海鷗、羊昭紅譯:《柳永論稿 —— 詞的源流與創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日・東京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以下簡稱《卐續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日・柳田聖山著,毛丹青譯:《禪與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
Alison Black: Man and Nature 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Wang Fu-chih,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9.
Peter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Cai Zong-qi: 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A Guided Anth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Richard L. Davis: Wind Against the Mountain: The Crisis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ir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John R. McRae: 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an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
——: Seeing Through Zen: Encounter, Transformation, and Genealogy in Chinese Zen Buddh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Stephen Owen: 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 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The High Tang,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Lynn Struve: The Southern Ming (1644-1662),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中文譯本見美・司徒琳(Lynn Struve)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Kang-I Sun Chang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 II: From 1375,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Lawrence Yim: 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 Academia Sinica on East Asia se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中譯本見嚴氏自譯:《錢謙益的「詩史」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四、期刊、專書、會議論文(以發表時間為順序)
匡扶:〈蘇軾詩簡論〉,《文史哲》(1957年5月),頁40-61。
丁邦新:〈平仄新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7本第1分(1975年),頁1-15。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自序〉,《鵝湖月刊》(1975年7月),頁59-62。
魏子雲:〈袁中郎觴政之作〉,《中外文學》第5卷第9期(1977年2月),頁106-111。
黃中模:〈揚雄〈反離騷〉及其引起的論爭〉,《江漢論壇》(1982年5月),頁39-44。
石應寬:〈簡論 —— 「旋相為宮」〉,《中國音樂》(1982年10月),頁40-41。
李守庸:〈王夫之經濟思想中的近代特點評議〉,《經濟研究》(1983年9月),頁57-64。
黃慶發:〈充滿愛國激情的樂章 —— 略談文天祥《過零丁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3年10月),頁94-96。
繆鉞:〈關於杜牧〈清明〉的兩個問題〉,《文史知識》(1983年12月),頁115-118。
王沐:〈析王船山楚辭通釋遠遊〉,《船山學報》(1984年4月),頁21-38。
歐建鴻:〈王夫之《永曆實錄》述評〉,《船山學報》(1984年4月),頁69-81。
蕭馳:〈王夫之的詩歌創作論 —— 中國詩歌藝術傳統的美學標本〉,《中國社會科學》(1984年5月),頁143-168。
葉朗:〈王夫之的美學體系〉,《北京大學學報》(1985年3月),頁1-15。
胡德智:〈宋代墨戲與禪宗〉,《美術》第10期(1985年10月),頁50-54。
吳明:〈愚鼓詞注釋〉(一),《船山學報》總第5期(1986年4月),頁47-61。
黃俊傑:〈先秦儒家義利觀念的演變及其思想史的涵義〉,《漢學研究》4卷1期(1986年6月),頁109-151。
吳明:〈愚鼓詞注釋〉(二),《船山學報》總第6期(1986年7月),頁17-29。
吳明:〈愚鼓詞注釋〉(三),《船山學報》總第7期(1987年4月),頁32-41。
陳玉森、陳憲猷:〈「先天圖」中的理數問題〉,《哲學研究》(1987年4月),頁57-62、67。
吳明:〈愚鼓詞注釋〉(四),《船山學報》總第9期(1987年7月),頁22-32、16。
陳郁夫:〈王船山對禪佛的闢評〉,《師大學報》第32期(1987年),頁263-297。
許結:〈論揚雄與東漢文學思潮〉,《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1月),頁157-174。
吳明:〈愚鼓詞注釋〉(五),《船山學報》總第10期(1988年4月),頁21-34、56。
吳明:〈愚鼓詞注釋〉(餘論),《船山學報》總第12期(1988年7月),頁32-34。
杭之:〈評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2&3期(1988年7月),頁389-415。
吳調公:〈妙在戲與不戲之見 —— 讀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名作欣賞》(1988年8月),頁19-21。
李申:〈邵雍的《皇極經世書》〉,《周易研究》總第4期(1989年7月),頁22-30。
郭建勛:〈揚雄及其〈反離騷〉之再認識〉,《求索》(1989年8月), 頁94-98。
程瑞釗:〈汪元量研究情況綜述〉,《文學遺產》(1990年8月),頁130-134。
楊祖漢:〈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的檢討〉,《鵝湖月刊》(1991年12月),頁50-55。
歐陽光:〈六陵冬青之役考述〉,《文史》第34輯(1992年5月),頁201-209。
童恩翼:〈《永曆實錄》顯誤舉例〉,《船山學刊》(1993年4月),頁176-191。
何文匯:〈說「孤平」〉,《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33期(1993年),頁173-184。
羊春秋:〈重估明代詩歌的價值〉,《中國韻文學刊》(1994年2月),頁1-6。
朱榮貴:〈王夫之「民族主義」思想商榷〉,《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521-548。
李隆獻:〈《文選》宋玉〈對楚王問〉箋證及相關的兩個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4年6月),頁171-208。
宋巖:〈中國歷史上幾個朝代的疆域面積估算〉,《史學理論研究》(1994年9月),頁149-150。
王世德:〈禪宗給美的啟發〉,《中華文化論壇》(1994年10月),頁56-60。
蔣寅:〈明清之際知識分子的命運與選擇 —— 從侯朝宗的變節問題談起〉,收錄於許明編:《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文精神》(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頁443-456。
何寄澎:〈悲秋 —— 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年4月),頁77-92。
董群:〈試論王夫之對佛教空觀的理解〉,《船山學刊》(1996年6月),頁15-21。
張仲謀:〈庾信與李陵〉,《文史知識》(1996年12月),頁78-80。
楊玉成:〈詩與史:論古詩中的三良主題〉,《中華學苑》第49期(1997年1月),頁97-139。
黃隆順:〈王船山的悲憤意識及其特點 —— 讀《宋論》〉,《船山學刊》(1997年12月),頁11-15。
鄭吉雄:〈讀《清史列傳》對吳偉業仕清背景之擬測〉,《臺大中文學報》第10期(1998年5月),頁273-298。
李蓮雅:〈杜甫以「戲」字為題之詩作探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9期(1999年9月),頁133-153。
廖肇亨:〈金堡之節義觀與歷史評價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95-116。
釋善音:〈佛陀的三身觀〉,《慧炬》(1999年),頁30-45。
綦維:〈錢謙益「詩史」觀念與實踐及對注杜的影響〉,《固原師專學報》第22卷第4期(2001年7月),頁4-8。
王新春:〈虞翻易學旁通說的哲理內涵〉,《哲學研究》(2001年9月),頁39-44。
蔣寅:〈葉燮的文學史觀〉,《文學遺產》(2001年11月),頁82-94。
嚴志雄:〈體物、記憶與遺民情境 —— 屈大均一六五九年詠梅詩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月),頁43-88。
張德勝:〈明清時期新義利觀評議:韋伯論旨重探〉,《鵝湖月刊》(2002年8月),頁26-34。
張其成:〈邵雍的修養功夫與生命境界〉,《國際易學研究》第7輯(北京:華夏出版,2003年),頁73-81。
馮小祿:〈從模擬論揚雄〈反騷〉的範式意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5月),頁129-134。
袁世碩、日・阿部晉一郎:〈解識龔開〉,《文學遺產》(2003年9月),頁84-96、143。
葛兆光:〈文學史:作為思想史,還是作為思想史的背景?—— 讀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臺大中文學報》第20期(2004年6月),頁259-274。
張寶三:〈《詩經》詮釋傳統中之「風雅正變」說研究〉,收錄於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頁58-86。
張崇琛、楊世理:〈《招魂》「些」字探源〉,《職大學報》(2005年3月),頁24-26。
簡宗梧:〈賦與設辭問對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2005年12月),頁17-30。
梁文寧:〈明清文人的疏離心態及其意象載體〉,《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12月),頁62-66。
祁國宏:〈唐詩對宋玉之接受論分析〉,《東方論壇》(2006年12月),頁35-39。
程剛:〈落花意象與生命精神 —— 從邵雍落花詩看他生命境界的三層次〉,《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總105期(2007年1月),頁53-57。
祁國宏:〈在宋詞中行吟的宋玉 —— 宋詞人的「宋玉情結」析論〉,《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7年2月),頁9-12。
蕭平漢、劉珍喜:〈王夫之經濟思想新論〉,《船山學刊》復總第64期(2007年4月),頁5-8,
李錫鎮:〈江淹的仕宦及其創作觀考辨 —— 才盡說探義〉,《文與哲》第10期(2007年6月),頁173-226。
徐楠:〈試論沈周、唐寅的〈落花〉組詩〉,《文藝研究》(2007年8月),頁54-61。
莊凱雯:〈析探明末遺民王船山〈正落花詩〉中的隱喻效果〉,《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14期(2007年12月),頁109-121。
曾金蘭:〈白玉蟾交遊論考 —— 丹道南宗傳道對象分析〉,《世界宗教學刊》第10期(2007年12月),頁251-354。
王曦:〈《老子》「搏之不得」辨正〉,《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頁1-14。
劉元青、張金之:〈王夫之語言哲學思想研究〉,《船山學刊》復總第68期(2008年4月),頁10-13。
楊暉:〈正變係乎時 —— 論葉燮對漢儒「風雅正變」的原創性闡釋〉,《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3期(2008年5月),頁75-81。
范連鳳:〈王船山〈落花詩〉思想內容初探〉,《2008年湖南省船山學研討會船山研究論文集》(2008年9月),頁193-199。
許又方:〈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7期(2009年1月),頁1-28。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239-271。
祈立峰:〈遊戲或教育:論蕭統文學集團同題共作詩賦的「互文性」〉,《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9期(2009年12月)。
賈承恩:〈王船山《周易外傳》中「道」與「器」之命題與存在之歷史意義〉,《鵝湖月刊》(2010年2月),頁43-52。
普慧:〈禪宗六祖諱名小考〉,《文學與文化》(2010年5月),頁30-38。
許又方:〈閱讀與認同: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成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0年7月),頁1-18。
張毅:〈文人「墨戲」與宋詩意韻〉,《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0卷總226期(2010年7月),頁1-13。
劉利俠〈王夫之〈落花詩〉政治意識淺論〉,《船山學刊》復總第77期(2010年10月),頁22-25。
曾守仁:〈「感傷詩人」的詩學追索 —— 解析船山「自有五言,未有康樂;既有康樂,更無五言」〉,《政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10年12月),頁201-240。
張節末:〈謝靈運山水詩的成因及其美學分析〉,《漢學研究》第28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41-72。
徐儀明:〈論王夫之的中醫哲學思想〉,《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1期(2011年2月),頁49-53。
張學智:〈王夫之乾卦闡釋的兩個面向〉,《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2期(2011年3月),頁14-22。
蔣寅:〈易代之際的生存倫理:歷史的相似情境及其詮釋〉,《中國文化》第33期(2011年5月),頁59-72。
李生龍:〈王船山組詩〈題蘆雁絕句〉〈雁字詩〉之創作主旨與復雜內蘊〉,《湖湘論壇》總第138期(2011年5月),頁113-119。
王璦玲:〈「艱危九死盡臣心,譜出新詞淚滿襟」—— 論蔣士銓劇作中所展現之忠節意識與生命情境〉,《文與哲》第18期(2011年6月),頁547-598。
李生龍:〈王船山詩文所昭顯的道家、道教心跡〉,《北京大學學報》第48卷第4期(2011年7月),頁80-87。
馬玉、吳懷東:〈「了解之同情」—— 論王夫之的庾信批評〉,《船山學刊》復總第82期(2011年10月),頁29-32。
葛曉音:〈論杜甫七律「變格」的原理和意義 —— 從明詩論的七言律取向之爭說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6期(2011年11月),頁5-19。
李利:〈虞翻「卦變」說、「成既濟定」說管窺〉,《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11月),頁109-114。
文師華:〈沈周與文徵明、徐禎卿、呂㦂、唐寅相互唱和的〈落花詩〉〉,《中國韻文學刊》第26卷第3期(2012年7月),頁59-65。
李隆獻:〈清代學者《春秋》與三《傳》復仇觀〉,《臺大文史哲學報》第99期(2012年11月),頁1-41。
祁立峰〈魂兮歸來哀江南:論沈炯、庾信、顏之推的傷痕書寫與敘事美學〉,《清華學報》第42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625-656。
楊儒賓:〈屈原為什麼抒情〉,《臺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頁101-144。
蔡宗齊著,陳婧譯:〈經驗自我與詩性自我:曹植詩新論〉,收錄於陳致主編:《中國詩歌傳統及文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4月),頁226-273。
陸明君:〈飛白書考論〉,《中國美術研究》(2013年6月),頁69-74。
許云和:〈「僕本恨人」與「我身如是相」—— 論〈恨賦〉之恨〉,《新亞學報》第31期(2013年6月),頁111-154。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收錄於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聯經出版,2013年7月),頁267-316。
龔雋:〈略論禪風中的「遊戲三昧」與自性戒〉,《佛學研究》總第22期(2013年12月),頁25-37。
陳永明:〈乾隆《貳臣傳》立傳原則平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8本第4分(2013年12月),頁753-784。
夏德美:〈《梵網經》菩薩戒的特點及現代啟示〉,《法音》總第355期(2014年3月),頁35-44。
李生龍:〈王船山〈正落花詩〉分類細讀與研析〉,《湖湘論壇》總第157期(2014年7月),頁91-96。
蔡孟宸:〈「屋漏痕」考 —— 兼論書法語彙及其意象的形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3期(2014年9月),頁145-173。
楊儒賓:〈屈原原型 —— 屈賦的思想史意義〉,《中國文化》第40期(2014年10月),頁98-25。
王澤應:〈王夫之人的尊嚴論及其深遠影響〉,《船山學刊》(2014年11月),頁23-33。
李隆獻:〈先秦漢初文獻中的「孔子形象」〉,《文與哲》第25期(2014年12月),頁21-76。
王成芳:〈從《宋論》看王夫之眼中的明君、賢臣 —— 兼及宋代滅亡的原因〉,《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頁130-132。
凌雲:〈杜詩「烏鬼」之謎的民俗學解讀〉,《文學遺產》(2015年1月),頁98-104。
張學智:〈王夫之「既濟」卦中闡發的時代關切〉,《船山學刊》(2015年7月),頁80-87。
李文婷:〈淺論杜甫詩歌中的失對現象〉,《現代語文》(2015年7月),頁17-19。
谷繼明:〈船山占《易》的分析 —— 以〈章靈賦〉為例〉,《平頂山學院學報》第30卷第4期(2015年8月),頁48-52。
張學智:〈王夫之「未濟」卦闡發的幾個思想維度〉,《中國哲學史哲學》(2016年2月),頁38-45。
簡漢乾:〈從庾信作品的使節典故論其鄉關之思及貳臣之恨〉,《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61卷第1期(2016年3月),頁33-54。
張學智:〈王夫之「既濟」卦闡發的三個思想維度〉,《哲學動態》(2016年5月),頁49-54。
盧柏勳:〈「鮑老」及其衍生意義考釋〉,《成大中文學報》第54期(2016年9月),頁59-96。
李瑋皓:〈同歸而殊塗 —— 王船山義理學對於佛道之詞斥與會通〉,《輔仁宗教研究》第33期(2016年11月),頁71-98。
曹淑娟:〈演繹創傷 —— 〈同谷七歌〉及其擬作的經驗再演與轉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5期(2016年11月),頁1-44。
朱弘毅、朱迪光:〈廣花光魯,興亡感恨 —— 王夫之〈廣落花詩〉探析〉,《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8卷第2期(2017年4月),頁19-26。
朱迪光:〈王夫之詩歌創作研究之回顧〉,《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8卷第2期(2017年4月),頁1-7。
張健:〈詩韻類書籍考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5期(2017年7月),頁73-94。
鄧聯合:〈論王船山《老子衍》的詮釋進路〉,《哲學研究》(2017年8月),頁52-60。
朱良志:〈論蘇軾的「無還」之道〉,《文藝研究》(2017年11月),頁5-21。
吳旻旻:〈從巫祝祠禳到文學靈視 —— 重探《楚辭》〈招魂〉〉,《漢學研究》第35卷第4期(2017年12月),頁1-36。
商偉:〈題寫名勝:從黃鶴樓到鳳凰臺〉,《政大中文學報》第28期(2017年12月),頁5-62。
丁涵:〈一處江南,兩種哀愁 —— 明末清初「哀江南」文學中的民族觀〉,《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8年3月),頁28-37。
張克賓:〈論邵雍先天易學之天根月窟說及其影響〉,《哲學研究》(2018年5月),頁75-83。
孫正軍:〈〈柏梁臺詩〉成篇時間新論 —— 基於文本出處和官職描述的綜合考察〉,《中華文史論叢》總第103期(2018年6月),頁1-56。
廖寅:〈忠義之魂長存:宋六陵冬青樹文化意義之演進〉,《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38卷第5期(2018年9月),頁97-103。
康自強:〈王船山內丹思想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40期(2018年9月),頁1-26。
陳政揚:〈勞思光對《張子正蒙注》之批判:從「理在氣中」論起〉,《哲學與文化》第45卷第9期(2018年9月),頁63-79。
——:〈船山繼善成性觀的當代省察:以唐君毅與勞思光之異詮為中心〉,《當代儒學研究》第25期(2018年12月),頁68-98。
劉芝慶:〈「情不能不因時爾」:王夫之情論詮義〉,《地方文化研究》總第38期(2019年4月),頁15-23。
張立榮:〈西崑體七律的審美轉向與藝術新變〉,《中州學刊》總第272期(2019年8月),頁149-155。
程章燦:〈五句體與連章詩 —— 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體式發微〉,《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1期(2020年1月),頁57-67。
張錦:〈邵雍的觀物論與詩學思想〉,《社會科學家》總第274期(2020年2月),頁37-40。
容祺俊:〈邵雍觀物思想述評〉,《今古文創》(2020年4月),頁52-54。
張歡歡:〈王夫之「詩史」說析辨〉,《中正漢學研究》總第35期(2020年6月),頁137-164。
胡紹文:〈杜詩「烏鬼」考 —— 兼談注釋對詞義演變的影響〉,《語言研究》第40卷第2期(2020年6月),頁30-34。
郭永秉:〈〈柏梁臺詩〉的文本性質、撰作時代及其文學史意義再探〉,《文史》(2020年11月),頁27-64。
方旭東:〈反原與輪迴 —— 張載對「遊魂為變」的詮釋及其爭議〉,《周易研究》總第167期(2021年6月),頁45-54。
楊世文、張行:〈「七律」「七音」考異 —— 以《國語》和《左傳》杜注為中心〉,《中華文化論壇》(2022年1月),頁64-72、156。
日・田中良昭:〈大照禅師普寂について〉,《インド学仏教学研究》,第1卷第16期(1967年12月),頁331-334。
日・藤井良雄:〈歸莊の落花詩〉,《文学研究》第79輯(1982年3月),頁153-176。
日・合山究:〈歸莊における看花への執念 ——「尋花日記」制作の經緯〉,《日本中国学会報》第34集(1982年10月),頁177-192。
日・藤井良雄著,柯混瀚譯:〈落花的詩歌〉,《國文學誌》第20期(2010年6月),頁1-16。
顧嘉晨:〈『船山遺書』の版本目録についての再考察 —— 日本所蔵資料を手掛かりに〉,《人文 × 社会》(東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文学部 『人文 × 社会』編集委員会)第4號(2021年12月),頁117-151。
Tsu-lin Mei and Yu-kung Kao: “Tu Fu’s ‘Autumn Meditations’: An Exercise in Linguistic Criticis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28, 1968, pp. 44-80.
Tsu-lin Mei: “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0, 1970, pp. 86–110.
Siu-Kit Wong: “Ch’ing and Ching in the Critical Writings of Wang Fu-chih,” Chinese Approach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 Liang Ch’i-ch’a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 121-150.
Yu-kung Kao: “The Aesthetics of Regulated Verse,” Shuen-fu Lin and Stephen Owen ed. : 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332-385.
Siu-Kit Wong: “Ch’ing and Ching in the Critical Writings of Wang Fu-chih,” in W. Allyn Rickett ed.: Chines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 Liang Ch’i-ch’a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 121-150.
——: “Reviewed Work: Man and Nature 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Wang Fu-chih by Alison Harley Black,”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12, 1990, pp. 156-157.
Benjamin Elman: “Reviewed Work: Man and Nature in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Wang Fu-chih by Alison Harley Black,”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51, 1991, no. 2, pp. 715-724.

五、學位論文(以完成時間為順序)
廖美玉:《杜甫連章詩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1979年)。
李錫鎮:《王船山詩學的理論基礎及理論重心》(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郭鶴鳴:《王船山文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吳旻旻:《香草美人傳統研究 —— 從創作手法到閱讀模式的建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宋孔弘:《張煌言詩「亂離書寫」義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張立榮:《北宋前期七言律詩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6年)。
馬延嬌:《《永曆實錄》校讀札記》(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論文,2008年)。
簡毅銘:《明末清初儒者經世致用之道》(東吳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9年)。
張其賢:《「中國」概念與華夷之辨的歷史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賈承恩:《存在的張力 —— 王船山哲學辯證性之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陳秀香:《黃景仁詩人之詩與洪亮吉學人之詩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吳翊良:《南都・南疆・南國 —— 南明(1644-1662)遺民詩中的「南方書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黃曉丹:《明清落花詩研究》(南昌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碩士論文,2013年)。
趙麗端:《在通與獨之間 —— 莊子哲學的闡明》(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博士論文,2014年)。
李雪:《王夫之貶杜論研究》(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15年)。
馬倩倩:《王夫之易哲學研究》(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中國哲學專業博士論文,2016年)。
周正悅:《中國古代文學中的落花意象和題材研究》(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16年)。
錢瑋東:《六朝時期宋玉辭賦的經典化及其意義》(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謝芳:《王夫之經濟倫理思想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哲學系倫理學博士論文,2017年)。
康自強:《王船山氣化生命論研究 —— 儒家氣學、道教內丹學及佛教唯識學的跨界域激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駱曉:《宋代墨戲概念及其與公安禪的共生模式研究》(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學理論專業碩士論文,2019年)。
張夢:《王夫之經濟倫理思想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倫理學碩士論文,2020年)。
吳榮珮:《北宋詩話中的俳諧書寫》(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
Yan Shou-cheng(嚴壽澂): Coherence and Contradiction in the Worldview of Wang Fuzhi (1619-1692), Ph.D.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1994.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0838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