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齋佛相濟.敦儒修真-圓滿德治法師的內修外弘
Self-cultivation and Social Engagement - Zhaijiao’s Syncretism with Buddhism,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Ven. Monk Yuan Man De Jhih’s Life
作者 陳翁清
CHEN, WENG-CHING
貢獻者 李玉珍
Li, Yu-Chen
陳翁清
CHEN, WENG-CHING
關鍵詞 圓滿德治法師
新莊覺明寺
齋教
丹道
全省孝子孝婦事錄
Ven. Yuanman De-zhi
Xingzhuang Jueming Monastery
Zhaijiao
Dan Dao
The Records of Filial Pious Men and Women’s Traces in Taiwan Province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Aug-2022 17:45:49 (UTC+8)
摘要 本文介紹圓滿德治法師(1902-1971)「出塵入佛.敦儒修真」的一生,法師於日治時期經商有成,經民眾推舉出任民意代表,終戰後入佛法相,開山建立臺北新莊覺明寺,原為「在家修」的修道人士,開山建寺後則住寺「專修」。圓滿法師內修外弘,會通儒、釋、道三教,其行堪為時代典範。法師俗名「陳塗」,自青年時期起親近齋教龍華派、49歲靠定「瑤池金母無極天尊」皈依先天派、約50歲時人倫義務已了,配偶病故子嗣獨立及老母有養之後即雲遊各地、約於52歲依止臺南白河大仙寺開參法師,受賜法號「心明」、56歲覺明寺草堂完成、66歲新莊覺明寺竣工落成。法師建寺前已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其後雖然住寺專修而且現出家相,卻不見戒碟亦不知有無剃度,不具儀軌形式但有慈悲範行應非孤例,恐怕是當時社會各種糾結下的一種修行方式。
圓滿法師圓寂後,覺明寺由受具足戒尼師繼任管理人兼住持,幾番輪替後目前由法師第一代俗家弟子及登記信徒呂普義擔任管理人,並聘任同為法師弟子的常賢法師為住持,呂普義歷經多次齋教龍華派「過光場」的進階儀式,目前為「清虛」道階,並稱覺明寺為「大乘佛教臨濟宗龍華法門道場」。呂普義整理寺內保存善書,其中《觀竅說》及《雙脩漸法述記》為丹道修煉文本,將據以細究圓滿法師的內修理論及修行次第。
圓滿法師現出家相前,已投身於社會慈善事業及倫理教化工作,開山建寺的同時曾經花費數年時間,騎單車環島蒐集孝子孝婦事錄,編輯後共出版四次《全省孝子孝婦事錄》,並以此為弘化資糧,組織「文化復興宣孝團」費時一年環島弘化、藉孝揚佛。本研究有關圓滿法師內在的修為及對外的弘化工作,稱為「內修外弘」;自政商的錙銖計較到齋佛的慈悲普度,名為「出塵入佛」;重視儒家倫理尤其是孝道的弘揚,以及追求道真的修為,稱為「敦儒修真」。
In this thesis I will introduce Ven. Yuanman De-zhi (圓滿德治法師, 1902-1971), a local gentry entering the Buddhist order and establishing Jueming monastery (覺明寺) at Xingzhuang Township (新莊) in Taipei County after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He had been a rich business man and won the election of Japanese city councilor; then, he became a widower and transferred his career to social service through religion.
His self-cultivation and social engagement exemplifies his contemporary attitude toward the syncretism of Buddhism,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Ven. Yuanman, whose secular name Chen Tu (陳塗), was very interested in religion, contacting the Longhua sect (龍華派) of Vegetarian Religion (literally in Chinese Zhaijiao,齋教) in his youth, being converted to the Taoist Goddess Godden Mother - the Celestial Worthy (Yaochi Jinmu Wuji Tianzun, 瑶池金母無極天尊) at the age of 49, three-year latter taking Ven. Kaisan (開參法師), the abbot of Daxing Monastery at Baihe Township in Tainan (臺南白河大仙寺) as teacher and named as Xinming (心明), and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Jueming Monastery at the age of 66 (1967). Although he began to build Jueming Monastery at his 50s, he neither received tonsure nor accepted ordination, which was common practice in his days.
Today Ven. Yuanman`s lay disciple Lu Puyi (呂普義) administrates Jueming Monastery and hired Buddhist monk as abbot, as well as attributing the monastery to the Longhua sect of the Linji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佛教臨濟宗龍華法門道場), an identity similar to Vegetarian Religion. Lu Puyi has reserved a great number of scriptures belonging to Ven. Yuanman, including Guan qiao shuo《觀竅說》 and Shuangxiu jian fa shuji《雙脩漸法述記》, two manuals of Taoist internal alchemy, Dan Dao (丹道). Based on these two scriptures, I will analyze Ven. Yuanman’s religious cultivation.
Ven. Yuanman has attributed himself to social charity and moral education. Specifically, he spent many years riding bicycles around the island, collecting the deeds of filial piety, compiling and printing the book "The Records of Filial Pious Men and Women`s Traces in Taiwan Province" 《全省孝子孝婦事錄》. In order to promote filial piety, then he organized the "Cultural Revival and Filial Piety praise Group"「文化復興宣孝團」, and traveled around the island for one year.
The research on Ven. Yuanman includes his inner cultivation and external service in terms of "Nei Xiu Wai Hong" (內修外弘). In addition to his Buddhist career, Ven. Yuanman also emphasized his approach toward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to achieve civil education and to pursue the Truth; that is, "Dun Ru Xiu Zhen"(敦儒修真) in his words.
參考文獻 一、 傳統文獻
平常居士 1928《雙修漸法述記》,北京:果圓居士,開玄1950手抄本。
平常居士 〈雙修漸法述記〉,https://chinaqigong.com/thread-135998-1-1.html(檢索日期:2021/5/31)。
西樵雲泉仙館 2015《宣講博聞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明.羅清 〈明嘉靖版《五部六冊》合校〉,明嘉靖版合校,《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98036(檢索日期:2020/1/15)。
清.冷德馨、莊跛仙 2013《宣講拾遺》,北京:華夏出版社。
楊覲東 1924《觀竅說》,開法 1951手抄本。
實叉難陀,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T10n0293_040),第40冊,No.0293。
二、 近人論著
(法)米歇爾.福柯 2010,汪民安譯 《福柯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Stephen R. (美)柏夷,Bokenkamp 2015,孫齊等譯譯 《道教研究論集 》,上海:中西書局。
陳松惠、po chen、Louis Gremeaux 〈明菩山道院〉,《Google 搜尋》網站 ,https://blog.xuite.net/mido.ice88/twblog/137466981(檢索日期:2022/6/14)。
msll 〈龍泉寺〉,http://www2.mcsh.kh.edu.tw/resource/oc/street/guu/long-1.htm(檢索日期:2022/6/13)。
隨意窩 Xuite日誌 〈基隆慈雲寺〉,https://blog.xuite.net/e0933904496/twblog/122732898(檢索日期:2022/5/24)。
丁常春 2013 〈蔣植陽內丹思想略論 — 與伍柳派丹道之比較分析〉,《宗教學研究》,第4期,頁68-71。
丁常春、吳振亞 2015 〈《道鄉集》內丹性命思想析論-兼與藏傳佛教的性命思想相比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36,第11期,頁67-71。
丸井圭治郎著、曾景來譯 1934 〈丸井先生遺著 — 臺灣齋教〉,《南瀛佛教》卷12,第11期,臺北市, 臺灣,頁21 - 23。
中村元等 1993,余萬居譯 《中國佛教發展史》,臺北市:天華。
尹志華 1997 〈黃裳內丹學的理論特色初探〉,《宗教學研究》,第3期,頁100-05。
尹章義、陳宗仁 1989《新莊政治發展史, 新莊志卷三》,臺北縣:新莊市公所。
戈國龍 2004《道教內丹學溯源》,臺北市:中華大道文化。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北港慈德禪寺〉,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YunlinCounty/beigang/0906006-CDT(檢索日期:2022/5/24)。
王沐 1982 〈《 悟真篇》 丹法要旨 (上)〉,《中國道教》,第1期,頁31-55。
王見川 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 》,臺北市:南天。
王見川 2011 〈同善社早期的特點及在雲南的發展(1912-1937):兼談其與「鸞壇」、「儒教」的關係〉,《民俗曲藝》,第172期,頁127-59。
王琛發 2014 〈末劫收圓: 晚清青蓮教的瑤池信仰與其苦難道學〉,《宗教與哲學,第三輯》,頁362-86。
台灣光華雜誌 〈三教共尊呂洞賓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e03956de-96ab-4a07-bcff-83855eaf8ba9(檢索日期:2022/5/24)。
印順 2014《佛法概論》,竹北:正聞。
危丁明 2015《庶民的永恆 : 先天道及其在港澳、東南亞發展》,台北市:博揚出版社。
各宗教團體自行撰寫 〈全國寺院宮廟基本資料調查表〉,https://docsplayer.com/20900748-%E5%85%A8%E5%9C%8B%E5%AF%BA%E9%99%A2%E5%AE%AE%E5%BB%9F%E5%9F%BA%E6%9C%AC%E8%B3%87%E6%96%99%E8%AA%BF%E6%9F%A5%E8%A1%A8.html(檢索日期:2022/5/24)。
同善社 〈同善社在台灣的發展沿革 - 風同道一〉,http://tongshanshe.com/connect/3(檢索日期:2021/1/1)。
同善社 〈早期普化歷程 - 風同道一 - 同善社〉,http://tongshanshe.com/connect(檢索日期:2021/6/26)。
朱立元、王文英 1994 〈試論莊子的言意觀〉,《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卷4。
江燦騰 1994 〈戰後台灣齋教發展的因境問題〉,收錄於江燦騰、王見川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新文豐,頁255-69 。
江燦騰 2010 〈二戰後台灣漢傳佛教的轉型與創新〉,《二十一世紀雙月刊》卷第121期,頁167-77。
江燦騰 〈傳統新義:近代台灣本土佛教史料的蒐集與研究〉,《第四屆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網站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NX012/nx059556.htm(檢索日期:2011/3/16)。
江燦騰、王見川 1994《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新文豐。
竹溪禪寺 〈臺南市竹溪禪寺 - 竹溪禪寺歷史沿革〉,https://sites.google.com/view/zhuxitemple/%E9%A6%96%E9%A0%81/%E9%97%9C%E6%96%BC%E7%AB%B9%E6%BA%AA%E7%A6%AA%E5%AF%BA?authuser=0(檢索日期:2022/6/13)。
何勁松 2008 〈彌勒信仰的基本特徵及其現代意義〉,《中國宗教》,第12期,頁47-49。
吳望如、王健旺 2014《新莊慈祐宮辛卯年五朝福成圓醮誌》,新北市:新莊慈祐宮管理委員會。
吳毓純 2013 〈倫常道•菩提心—李炳南居士儒佛思想探析〉,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聰敏 2005 〈台灣農村地區之消費者物價指數: 1902–1941〉,《經濟論文叢刊》卷33,第4期,頁321-55。
呂普義(仁和)、蘇悟青(國卿),「新莊覺明寺開山住持圓滿德治法師的內修外弘」,陳翁清採訪,發表於「2021政大宗教研究生論壇」,2021/5/30,臺北木柵。
呂錫琛 2007 〈金丹派南宗的修煉思想及其與儒釋的關係〉,《宗教哲學》,第42期。
李丁讚 1996 〈宗教與殖民 - 臺灣佛教的變遷與轉型,1895-1995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卷199606 (81期),第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期,頁19-52。
李世偉 2011 〈海濱扶聖道:戰後臺灣民間儒教結社與活動(1945-1970)〉,《民俗曲藝》,第172期,頁205-30。
李玉用、陸楊 2016 〈張伯端「三教合一」思想探微〉,《商丘師範學院學報》卷32,第2期,頁12-16。
李玉珍 2012《女齋堂空門化的契機 - 從齋姑到比丘尼修行方式的轉變》,香港,中國:香港樹仁大學。
李玉珍 2014 〈台灣戰後崛起的優婆夷典範之群體意涵〉,《玄奘佛學研究》,第21期,頁97-130。
李利安 1997 〈觀音法門略釋〉,《五臺山研究》,第3期,頁3-6。
李志鴻 2016 〈羅祖教:禪宗民間宗教化的典型案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卷1。
李迎新 2019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偉大智慧〉,《絲綢之路》,第2期,頁32-35。
李添春 1931 〈齋教概說〉,《南瀛佛教會》卷9,第1期,臺北市, 臺灣,頁61-71。
杜爾瞻等人 〈經書釋義 - 瑤池金母普渡修圓定慧解脫真經〉,http://www.puxinyide.com.tw/scripturescon.php?sid=20160203024&cid=59(檢索日期:2022/3/1)。
沈偉華 2013 〈龍華三會思想的形成及其與民間宗教之關係〉,《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13,第4期,頁48-55。
周祥林 2010 〈福柯晚期思想的倫理關懷〉,《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4,第4期,湖南省湘潭市,頁126-29。
明德出版社 2007《出世必要:返本皈家之導路》,明德出版社。
林美容 2003 〈從民間造經傳統的神明經書來分析神聖性的塑造〉,收錄於盧蕙馨、陳德光、林長寬編《宗教神聖 : 現象與詮釋》,臺北市:五南書局,頁21-49 。
林美容 2018《民間佛教和人間佛教的接軌點:新竹證善堂建堂125年紀念特刊》,臺北市:健康世界。
林美容 2022 〈大溪的齋堂及其空門化的軌跡〉,收錄於江柏煒編《「 2021 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附光碟)》,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林美容、祖運輝 1994 〈在家佛教:台灣彰化朝天堂所傳的龍華派齋教〉,收錄於江燦騰、王見川編《台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臺北市:新文豐。
社團法人新北市佛教會 〈第十一屆理事長照定法師〉,http://www.buddha-nt.org.tw/product_detail/land-ctop-2/index.php?Product_SN=210708&PHPSESSID=&Company_SN=500320&Product_Site_Classify_SN=46818(檢索日期:2022/7/5)。
南宋.朱熹 1983 〈大學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 中華書局。
南亭和尚 1988《南亭和尚全集(八)》,台北市:財團法⼈華嚴蓮社董事會。
〔1988年〕南亭法師著,《南亭和尚全集(八)》,臺北:法鼓文理學院 數位典藏組藏。
南懷瑾 2014《如何修證佛法》,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南懷瑾 2014《老子他说》,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姚彥淇 2010 〈《管錐編•老子王弼註章》析論-兼論詮解王弼〈老子注〉的兩種模式〉,《空大人文學報》,第19期。
姚麗香 1988 〈台灣地區光復後佛教變遷初探〉,《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卷n.20,第n.20期,臺北市,臺灣,頁229 - 49。
姚麗香 1996 〈日據時期台灣佛教與齋教關係之探討〉,收錄於楊惠南、釋宏印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市: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頁71-84 。
柏家文 2014 〈朱熹理學思想述論〉,《理論月刊》,第4期,頁73-76。
胡孚琛 1997 〈道教內丹學揭秘〉,《世界宗教研究》,第4期,頁87-99。
唐‧一行禪師原著、非凡人編註 2010《達摩神算 : 一掌金大解密 》,高雄旗山:智者工坊。
孫嘉鴻 2011 〈從茲有路到蓬萊-談玄關一竅〉,《宗教哲學》,第58期,頁37-60。
庭嘉 1978 〈附錄:臺灣的齋教由來〉,收錄於張曼濤編《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頁363-72 。
徐小躍 2002 〈論羅祖宗教思想過渡性、民間性特徵及其佛禪的關係〉,收錄於林郁芝編《鑑往知來:兩岸佛學教育研究現況與發展研討會論文專集》,臺北縣:中華佛學研究所,頁57-63 。
桑文軒 2017 〈同善社研究〉,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秦寶琦 2002 〈明清時期秘密教門信仰體系與基本教義的形成與發展〉,《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第1期,頁62-66。
財團法人嘉義縣朴子高明寺 〈高明寺沿革〉,《高明寺》網站 ,http://www.gaoming.org.tw/chinese/about.php(檢索日期:2022/5/24)。
基隆市仁愛區公所 〈紅淡山寶明寺〉,https://www.klra.klcg.gov.tw/tw/klra/913-97486.html(檢索日期:2022/5/24)。
基隆市安樂區公所 〈慈雲寺〉,https://www.klal.klcg.gov.tw/tw/klal/1818-101275.html(檢索日期:2022/5/24)。
崔連仲 1989 〈早期佛教的社會思想和倫常觀〉,《世界歷史》,第5期,頁118-27。
張嘉慧 2000 〈羅祖《五部六冊》與佛教禪學〉,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儒平 2001 〈論儒、佛孝道觀及其相互融合〉,《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2,第6期,頁9-14。
梁濤 2008 〈「浩然之氣」與「德氣」-思孟一系之氣論〉,《中國哲學史》,第1期,頁13-19。
淺井紀 1994 〈台灣齋教的《龍華科儀》與靈山正派的教義演變〉,收錄於江燦騰、王見川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新文豐,頁27-46 。
盛克琦 1994 〈內丹修煉-機在於目〉,《氣功》卷11。
莊吉發 1981 〈清高宗查禁羅教的經過〉,《大陸雜誌》卷63,第3期。
連橫 〈臺灣通史〉,《臺灣通史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798087&searchu=%E7%A6%81%E6%AE%BA%E7%94%9F%EF%BC%8C%E7%B5%95%E4%BA%94%E8%BE%9B(檢索日期:2022/7/7)。
陳玉女 2011 〈晚明羅教和佛教勢力的相依與對峙 - 以《五部六冊》 和《嘉興藏》 刊刻為例〉,《成大歷史學報》,第40期,頁93-128。
陶祖萊、林中鵬 1979 〈氣功研究的現狀和未來〉,《力學與實踐》卷1,第3期,頁26-31。
陸永峰、車錫倫 2008 〈寶卷發展與概述〉,收錄於陸永峰、車錫倫編《靖江寶卷研究》台京:社會文獻出版社。
傅永聚 1992 〈孟子「養氣說」淺析〉,《齊魯學刊》,第2期,頁128-31。
傅朝卿 2001《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台南市: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傅鳳英 2005 〈淺論《性命圭旨》中的性命觀〉,《宗教學研究》,第3期,頁122-25。
傅鳳英 2005《新譯性命圭旨 / 傅鳳英注譯》,臺北市:三民。
普空編 1999《龍華科儀》,臺中:民德堂。
游子安 2008 〈從宣講聖諭到說善書—近代勸善方式之傳承〉,《文化遺產》,第2期,廣東省廣州市,頁49-58。
湯偉俠 2017 〈從先天道、同善社到儒壇─師尊彭先生泰榮對於先天道的轉化初探〉,「第三屆臺灣道教學術研討會──臺灣的丹道與全真道 」論文,新北市,真理大學定稿。
菩提樹記者 1955 〈佛教新聞版〉,《菩提樹》,第37期,頁41。
華東師範大學 2006 〈修身與求索〉,《中文自修:中學版》,第7期,頁50-50。
黃夏年 2009 〈慈悲水懺的理論特點與現代意義〉,《新世紀宗教研究》卷7,第3期,頁211-28。
黃國彰主編 2014《明聖妙譚:《桃園明聖經》白話淺釋與真義妙解》,臺北市:明聖經推廣學會,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
黃瑞祺 2003 〈自我修養與自我創新 - 晚年傅柯的主體/自我觀〉,收錄於《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頁11-45 。
圓明八德 1968《全省孝子孝婦事錄》,台北縣:覺明寺辦事處。
愛彌爾.涂爾幹 2006,渠東、汲喆譯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
慈怡法師主編 〈佛光大辭典,心源法師〉,《佛光大辭典》網站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5%25BF%2583%25E6%25BA%2590.html(檢索日期:2022/5/24)。
慈怡法師主編 〈翁茄苳〉,《佛光大辭典 》網站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7%25BF%2581%25E8%258C%2584%25E8%258B%25B3.html(檢索日期:2022/5/24)。
新莊市志編輯委員會 1998《新莊市志》,臺北縣:臺北縣新莊市公所。
楊志剛、史少博 2011 〈《孝經》義理辨析〉,《學習與探索》,第2期,頁50-52。
楊宮妹 2004 〈臺灣佛教僧團的現代轉型-臺南地區開元寺與妙心寺之比較研究〉,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南 1990 〈當代台灣佛教 [出世] 性格的分析〉,《,頁317-43。
楊達榮 1996 〈朱熹的天理人欲辨析〉,《甘肅社會科學》,第3期,頁9-12。
溫晶晶 2016 〈《宣講拾遺》與勸世文寶卷〉,《現代語文:上旬.文學研究》,第11期,頁34-36。
運和道人 2016 〈無極丹道三味真火內煉大法〉,《武當》,第9期,頁67-68。
維基百科 〈呂洞賓 〉,《呂洞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網站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90%95%E6%B4%9E%E5%AE%BE(檢索日期:2022/5/24)。
蓋建民 2013《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 : 道派、歷史、文獻與思想綜合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趙素燕、劉雪菊 2013 〈社會秩序的建構模式—以《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為例 〉,《社科縱橫》,第8期,頁121-23。
劉怡寧 2017 〈關懷自身:禪修在當代西方世界浮現的社會學意涵〉,《臺灣宗教研究》卷16,第1期,頁113-46。
廣興 2013 〈「孝名為戒」: 中國佛教徒對孝道觀的發展〉,《佛學研究》,第2013 年 01期,頁359-75。
陳塗 撰,《陳塗履歷表》,臺北,新莊,1946。
暫缺 〈洞玄靈寶定觀經註〉,《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95267(檢索日期:2021/11/21)。
潘延川 1990 〈道教築基內功〉,《中國道教》,第3期,頁44-46。
鄭志明 1985《無生老母信仰溯源》,臺北市:文史哲。
鄭志明 2009 〈北宋蹇昌辰《黃帝陰符經解》的生命觀〉,《嘉大中文學報》,第2期,頁71-95。
養真子 1960《貫通三教養真集 》,新北新店:自由。
蕭進銘 2018 〈金堂家鄉、玄關自性與歸鄉之道:齋教金堂派的教名、教旨及修持方法考探〉,《民俗曲藝》,第202期,台灣,頁001-58。
蕭進銘 2018 〈臺灣鸞堂的神靈觀、宗教認同及信仰變遷:以1975年以前之基隆代天宮為核心〉,「第四屆「臺灣道教」學術研討會 ──台灣道教與民間教派的交涉 」論文,新北市,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台灣黃帝道脈無極天道監修宮主辦。
賴錫三 2008 〈論《 太乙金華宗旨》 的心性,身體,魂魄觀-內丹學的 [氣、光] 身心修証與冥契體驗-〉,《成大中文學報》,第21期,頁101-03+ 05-43。
濮文起 1999 〈寶卷學發凡〉,《天津社會科學》,第2期,頁78-84。
濮文起 2005 〈民間寶卷前言〉,收錄於《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合肥:黃山書社。
謝大荒 1983《易經語解》,臺北市:大中國。
謝世維 2013 〈當代西方對宋元以後內丹研究之回顧〉,《清華中文學報》,第10期,頁443-89。
謝宗宜 2002 〈傅柯論自我的技術〉,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尚文、潘是輝 〈嘉義縣志-宗教志586-603〉,https://www.tbocc.gov.tw/ModuleMsg/News_Detail.aspx?id=1954&page=3&&SearchPagSize_Data=20&SearchDisplay=close&SelectData_KeyWord=all&NewsClassID=61&lang=tw(檢索日期:2021/9/27)。
蘇芸若 2017 〈評危丁明《庶民的永恆-先天道及其在港澳侑東南亞地區的發展》〉,《漢學研究》卷35,第4期。
蘇芸若 2018 〈在地化的女性宗教空間與性別實踐-新加坡、馬來西亞先天道齋堂的案例考察〉,《華人宗教研究》,第11期,頁37-100。
蘇德樸 2013 〈尋找證驗:全真教早期的內境和其他入定現象〉,收錄於張廣保編、宋學立譯編《多重視野下的西方全真教研究》,濟南:齊魯書社,頁129-56 。
釋見曄 1996 〈以羅祖為例管窺其對晚明佛教之衝擊〉,《東方宗教研究》,第5期。
釋東初 1979 〈了解臺灣佛教的線索〉,《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八十七)--中國佛教史論集 (八)--臺灣佛教篇》,頁105-13。
釋法緣 2009 〈《梁皇寶懺》懺悔法門的重點與意義〉,《新世紀宗教研究》卷7,第3期,頁111-52。
釋昭慧 2011 〈當代台灣佛教的聖俗悖論-直入大乘與迴入大乘的經證與宗義〉,《玄奘佛學研究》,第15期,頁37-64。
釋堅如 2017 〈《梁皇寶懺》研究〉,《法光》,第330期,臺北,臺灣,頁4。
釋覺啟 2001 〈佛教的自我教育與生活實踐--以天台宗二十五方便為例〉,《普門學報》,頁291-317。
闞正宗 2001 〈1949年之後大陸佛教對齋教的衝擊〉,《臺北文獻》,第138期,頁 85-117。
闞正宗 〈從臺灣齋教《 龍華科儀》 看其禪宗的傳承與思想〉,http://www.guoxue.com/magzine/zgcx/zgcx123.htm(檢索日期:2022/5/25)。
三、 影視資料
陳翁清,《封塵往事》200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81560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60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玉珍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 Yu-Ch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翁清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WENG-CH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翁清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WENG-CH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ug-2022 17:45:49 (UTC+8)-
dc.date.available 1-Aug-2022 17:45:4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ug-2022 17:45:4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81560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15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宗教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815600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介紹圓滿德治法師(1902-1971)「出塵入佛.敦儒修真」的一生,法師於日治時期經商有成,經民眾推舉出任民意代表,終戰後入佛法相,開山建立臺北新莊覺明寺,原為「在家修」的修道人士,開山建寺後則住寺「專修」。圓滿法師內修外弘,會通儒、釋、道三教,其行堪為時代典範。法師俗名「陳塗」,自青年時期起親近齋教龍華派、49歲靠定「瑤池金母無極天尊」皈依先天派、約50歲時人倫義務已了,配偶病故子嗣獨立及老母有養之後即雲遊各地、約於52歲依止臺南白河大仙寺開參法師,受賜法號「心明」、56歲覺明寺草堂完成、66歲新莊覺明寺竣工落成。法師建寺前已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其後雖然住寺專修而且現出家相,卻不見戒碟亦不知有無剃度,不具儀軌形式但有慈悲範行應非孤例,恐怕是當時社會各種糾結下的一種修行方式。
圓滿法師圓寂後,覺明寺由受具足戒尼師繼任管理人兼住持,幾番輪替後目前由法師第一代俗家弟子及登記信徒呂普義擔任管理人,並聘任同為法師弟子的常賢法師為住持,呂普義歷經多次齋教龍華派「過光場」的進階儀式,目前為「清虛」道階,並稱覺明寺為「大乘佛教臨濟宗龍華法門道場」。呂普義整理寺內保存善書,其中《觀竅說》及《雙脩漸法述記》為丹道修煉文本,將據以細究圓滿法師的內修理論及修行次第。
圓滿法師現出家相前,已投身於社會慈善事業及倫理教化工作,開山建寺的同時曾經花費數年時間,騎單車環島蒐集孝子孝婦事錄,編輯後共出版四次《全省孝子孝婦事錄》,並以此為弘化資糧,組織「文化復興宣孝團」費時一年環島弘化、藉孝揚佛。本研究有關圓滿法師內在的修為及對外的弘化工作,稱為「內修外弘」;自政商的錙銖計較到齋佛的慈悲普度,名為「出塵入佛」;重視儒家倫理尤其是孝道的弘揚,以及追求道真的修為,稱為「敦儒修真」。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In this thesis I will introduce Ven. Yuanman De-zhi (圓滿德治法師, 1902-1971), a local gentry entering the Buddhist order and establishing Jueming monastery (覺明寺) at Xingzhuang Township (新莊) in Taipei County after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He had been a rich business man and won the election of Japanese city councilor; then, he became a widower and transferred his career to social service through religion.
His self-cultivation and social engagement exemplifies his contemporary attitude toward the syncretism of Buddhism,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Ven. Yuanman, whose secular name Chen Tu (陳塗), was very interested in religion, contacting the Longhua sect (龍華派) of Vegetarian Religion (literally in Chinese Zhaijiao,齋教) in his youth, being converted to the Taoist Goddess Godden Mother - the Celestial Worthy (Yaochi Jinmu Wuji Tianzun, 瑶池金母無極天尊) at the age of 49, three-year latter taking Ven. Kaisan (開參法師), the abbot of Daxing Monastery at Baihe Township in Tainan (臺南白河大仙寺) as teacher and named as Xinming (心明), and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Jueming Monastery at the age of 66 (1967). Although he began to build Jueming Monastery at his 50s, he neither received tonsure nor accepted ordination, which was common practice in his days.
Today Ven. Yuanman`s lay disciple Lu Puyi (呂普義) administrates Jueming Monastery and hired Buddhist monk as abbot, as well as attributing the monastery to the Longhua sect of the Linji School of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佛教臨濟宗龍華法門道場), an identity similar to Vegetarian Religion. Lu Puyi has reserved a great number of scriptures belonging to Ven. Yuanman, including Guan qiao shuo《觀竅說》 and Shuangxiu jian fa shuji《雙脩漸法述記》, two manuals of Taoist internal alchemy, Dan Dao (丹道). Based on these two scriptures, I will analyze Ven. Yuanman’s religious cultivation.
Ven. Yuanman has attributed himself to social charity and moral education. Specifically, he spent many years riding bicycles around the island, collecting the deeds of filial piety, compiling and printing the book "The Records of Filial Pious Men and Women`s Traces in Taiwan Province" 《全省孝子孝婦事錄》. In order to promote filial piety, then he organized the "Cultural Revival and Filial Piety praise Group"「文化復興宣孝團」, and traveled around the island for one year.
The research on Ven. Yuanman includes his inner cultivation and external service in terms of "Nei Xiu Wai Hong" (內修外弘). In addition to his Buddhist career, Ven. Yuanman also emphasized his approach toward Confucianism and Daoism to achieve civil education and to pursue the Truth; that is, "Dun Ru Xiu Zhen"(敦儒修真) in his word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問題意識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說明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界定 12
第五節 文獻回顧 13
第六節 預期成果、可能遭遇困難及章節說明 26
第二章 圓滿法師的生平與時空背景 29
第一節 臺灣齋教 30
第二節 圓滿法師生平 48
第三節 覺明寺 51
第四節 圓滿法師的宗教觀 62
第三章 修行理論及修練次第 69
第一節 傅柯的自我技術 69
第二節 修行理論 80
第三節 修練次第 105
第四節 修行比較 131
第四章 圓滿法師的社會教化 134
第一節 孝子孝婦事錄 135
第二節 化復興宣孝團 156
第五章 結論 162
附件一、相片 168
附件二、附圖 171
附件三、圓滿法師生平紀要-按分類排列 177
附件四、圓滿法師生平紀要-按紀元排列 181
附件五、寺內保存文件一覽表 185
附件六、《全省孝子孝婦事錄》內容彙總表 191
附件七、覺明寺田調-結論 202
參考文獻 206
zh_TW
dc.format.extent 1264721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60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圓滿德治法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莊覺明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齋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丹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全省孝子孝婦事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Ven. Yuanman De-zhi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Xingzhuang Jueming Monaster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Zhaijiao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an Dao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Records of Filial Pious Men and Women’s Traces in Taiwan Provinceen_US
dc.title (題名) 齋佛相濟.敦儒修真-圓滿德治法師的內修外弘zh_TW
dc.title (題名) Self-cultivation and Social Engagement - Zhaijiao’s Syncretism with Buddhism,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Ven. Monk Yuan Man De Jhih’s Lif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傳統文獻
平常居士 1928《雙修漸法述記》,北京:果圓居士,開玄1950手抄本。
平常居士 〈雙修漸法述記〉,https://chinaqigong.com/thread-135998-1-1.html(檢索日期:2021/5/31)。
西樵雲泉仙館 2015《宣講博聞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明.羅清 〈明嘉靖版《五部六冊》合校〉,明嘉靖版合校,《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98036(檢索日期:2020/1/15)。
清.冷德馨、莊跛仙 2013《宣講拾遺》,北京:華夏出版社。
楊覲東 1924《觀竅說》,開法 1951手抄本。
實叉難陀,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T10n0293_040),第40冊,No.0293。
二、 近人論著
(法)米歇爾.福柯 2010,汪民安譯 《福柯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Stephen R. (美)柏夷,Bokenkamp 2015,孫齊等譯譯 《道教研究論集 》,上海:中西書局。
陳松惠、po chen、Louis Gremeaux 〈明菩山道院〉,《Google 搜尋》網站 ,https://blog.xuite.net/mido.ice88/twblog/137466981(檢索日期:2022/6/14)。
msll 〈龍泉寺〉,http://www2.mcsh.kh.edu.tw/resource/oc/street/guu/long-1.htm(檢索日期:2022/6/13)。
隨意窩 Xuite日誌 〈基隆慈雲寺〉,https://blog.xuite.net/e0933904496/twblog/122732898(檢索日期:2022/5/24)。
丁常春 2013 〈蔣植陽內丹思想略論 — 與伍柳派丹道之比較分析〉,《宗教學研究》,第4期,頁68-71。
丁常春、吳振亞 2015 〈《道鄉集》內丹性命思想析論-兼與藏傳佛教的性命思想相比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36,第11期,頁67-71。
丸井圭治郎著、曾景來譯 1934 〈丸井先生遺著 — 臺灣齋教〉,《南瀛佛教》卷12,第11期,臺北市, 臺灣,頁21 - 23。
中村元等 1993,余萬居譯 《中國佛教發展史》,臺北市:天華。
尹志華 1997 〈黃裳內丹學的理論特色初探〉,《宗教學研究》,第3期,頁100-05。
尹章義、陳宗仁 1989《新莊政治發展史, 新莊志卷三》,臺北縣:新莊市公所。
戈國龍 2004《道教內丹學溯源》,臺北市:中華大道文化。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北港慈德禪寺〉,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YunlinCounty/beigang/0906006-CDT(檢索日期:2022/5/24)。
王沐 1982 〈《 悟真篇》 丹法要旨 (上)〉,《中國道教》,第1期,頁31-55。
王見川 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 》,臺北市:南天。
王見川 2011 〈同善社早期的特點及在雲南的發展(1912-1937):兼談其與「鸞壇」、「儒教」的關係〉,《民俗曲藝》,第172期,頁127-59。
王琛發 2014 〈末劫收圓: 晚清青蓮教的瑤池信仰與其苦難道學〉,《宗教與哲學,第三輯》,頁362-86。
台灣光華雜誌 〈三教共尊呂洞賓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e03956de-96ab-4a07-bcff-83855eaf8ba9(檢索日期:2022/5/24)。
印順 2014《佛法概論》,竹北:正聞。
危丁明 2015《庶民的永恆 : 先天道及其在港澳、東南亞發展》,台北市:博揚出版社。
各宗教團體自行撰寫 〈全國寺院宮廟基本資料調查表〉,https://docsplayer.com/20900748-%E5%85%A8%E5%9C%8B%E5%AF%BA%E9%99%A2%E5%AE%AE%E5%BB%9F%E5%9F%BA%E6%9C%AC%E8%B3%87%E6%96%99%E8%AA%BF%E6%9F%A5%E8%A1%A8.html(檢索日期:2022/5/24)。
同善社 〈同善社在台灣的發展沿革 - 風同道一〉,http://tongshanshe.com/connect/3(檢索日期:2021/1/1)。
同善社 〈早期普化歷程 - 風同道一 - 同善社〉,http://tongshanshe.com/connect(檢索日期:2021/6/26)。
朱立元、王文英 1994 〈試論莊子的言意觀〉,《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卷4。
江燦騰 1994 〈戰後台灣齋教發展的因境問題〉,收錄於江燦騰、王見川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新文豐,頁255-69 。
江燦騰 2010 〈二戰後台灣漢傳佛教的轉型與創新〉,《二十一世紀雙月刊》卷第121期,頁167-77。
江燦騰 〈傳統新義:近代台灣本土佛教史料的蒐集與研究〉,《第四屆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網站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NX012/nx059556.htm(檢索日期:2011/3/16)。
江燦騰、王見川 1994《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新文豐。
竹溪禪寺 〈臺南市竹溪禪寺 - 竹溪禪寺歷史沿革〉,https://sites.google.com/view/zhuxitemple/%E9%A6%96%E9%A0%81/%E9%97%9C%E6%96%BC%E7%AB%B9%E6%BA%AA%E7%A6%AA%E5%AF%BA?authuser=0(檢索日期:2022/6/13)。
何勁松 2008 〈彌勒信仰的基本特徵及其現代意義〉,《中國宗教》,第12期,頁47-49。
吳望如、王健旺 2014《新莊慈祐宮辛卯年五朝福成圓醮誌》,新北市:新莊慈祐宮管理委員會。
吳毓純 2013 〈倫常道•菩提心—李炳南居士儒佛思想探析〉,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聰敏 2005 〈台灣農村地區之消費者物價指數: 1902–1941〉,《經濟論文叢刊》卷33,第4期,頁321-55。
呂普義(仁和)、蘇悟青(國卿),「新莊覺明寺開山住持圓滿德治法師的內修外弘」,陳翁清採訪,發表於「2021政大宗教研究生論壇」,2021/5/30,臺北木柵。
呂錫琛 2007 〈金丹派南宗的修煉思想及其與儒釋的關係〉,《宗教哲學》,第42期。
李丁讚 1996 〈宗教與殖民 - 臺灣佛教的變遷與轉型,1895-1995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卷199606 (81期),第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期,頁19-52。
李世偉 2011 〈海濱扶聖道:戰後臺灣民間儒教結社與活動(1945-1970)〉,《民俗曲藝》,第172期,頁205-30。
李玉用、陸楊 2016 〈張伯端「三教合一」思想探微〉,《商丘師範學院學報》卷32,第2期,頁12-16。
李玉珍 2012《女齋堂空門化的契機 - 從齋姑到比丘尼修行方式的轉變》,香港,中國:香港樹仁大學。
李玉珍 2014 〈台灣戰後崛起的優婆夷典範之群體意涵〉,《玄奘佛學研究》,第21期,頁97-130。
李利安 1997 〈觀音法門略釋〉,《五臺山研究》,第3期,頁3-6。
李志鴻 2016 〈羅祖教:禪宗民間宗教化的典型案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卷1。
李迎新 2019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偉大智慧〉,《絲綢之路》,第2期,頁32-35。
李添春 1931 〈齋教概說〉,《南瀛佛教會》卷9,第1期,臺北市, 臺灣,頁61-71。
杜爾瞻等人 〈經書釋義 - 瑤池金母普渡修圓定慧解脫真經〉,http://www.puxinyide.com.tw/scripturescon.php?sid=20160203024&cid=59(檢索日期:2022/3/1)。
沈偉華 2013 〈龍華三會思想的形成及其與民間宗教之關係〉,《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13,第4期,頁48-55。
周祥林 2010 〈福柯晚期思想的倫理關懷〉,《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4,第4期,湖南省湘潭市,頁126-29。
明德出版社 2007《出世必要:返本皈家之導路》,明德出版社。
林美容 2003 〈從民間造經傳統的神明經書來分析神聖性的塑造〉,收錄於盧蕙馨、陳德光、林長寬編《宗教神聖 : 現象與詮釋》,臺北市:五南書局,頁21-49 。
林美容 2018《民間佛教和人間佛教的接軌點:新竹證善堂建堂125年紀念特刊》,臺北市:健康世界。
林美容 2022 〈大溪的齋堂及其空門化的軌跡〉,收錄於江柏煒編《「 2021 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附光碟)》,金門:金門縣文化局。
林美容、祖運輝 1994 〈在家佛教:台灣彰化朝天堂所傳的龍華派齋教〉,收錄於江燦騰、王見川編《台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臺北市:新文豐。
社團法人新北市佛教會 〈第十一屆理事長照定法師〉,http://www.buddha-nt.org.tw/product_detail/land-ctop-2/index.php?Product_SN=210708&PHPSESSID=&Company_SN=500320&Product_Site_Classify_SN=46818(檢索日期:2022/7/5)。
南宋.朱熹 1983 〈大學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 中華書局。
南亭和尚 1988《南亭和尚全集(八)》,台北市:財團法⼈華嚴蓮社董事會。
〔1988年〕南亭法師著,《南亭和尚全集(八)》,臺北:法鼓文理學院 數位典藏組藏。
南懷瑾 2014《如何修證佛法》,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南懷瑾 2014《老子他说》,南懷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姚彥淇 2010 〈《管錐編•老子王弼註章》析論-兼論詮解王弼〈老子注〉的兩種模式〉,《空大人文學報》,第19期。
姚麗香 1988 〈台灣地區光復後佛教變遷初探〉,《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卷n.20,第n.20期,臺北市,臺灣,頁229 - 49。
姚麗香 1996 〈日據時期台灣佛教與齋教關係之探討〉,收錄於楊惠南、釋宏印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市: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頁71-84 。
柏家文 2014 〈朱熹理學思想述論〉,《理論月刊》,第4期,頁73-76。
胡孚琛 1997 〈道教內丹學揭秘〉,《世界宗教研究》,第4期,頁87-99。
唐‧一行禪師原著、非凡人編註 2010《達摩神算 : 一掌金大解密 》,高雄旗山:智者工坊。
孫嘉鴻 2011 〈從茲有路到蓬萊-談玄關一竅〉,《宗教哲學》,第58期,頁37-60。
庭嘉 1978 〈附錄:臺灣的齋教由來〉,收錄於張曼濤編《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頁363-72 。
徐小躍 2002 〈論羅祖宗教思想過渡性、民間性特徵及其佛禪的關係〉,收錄於林郁芝編《鑑往知來:兩岸佛學教育研究現況與發展研討會論文專集》,臺北縣:中華佛學研究所,頁57-63 。
桑文軒 2017 〈同善社研究〉,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秦寶琦 2002 〈明清時期秘密教門信仰體系與基本教義的形成與發展〉,《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第1期,頁62-66。
財團法人嘉義縣朴子高明寺 〈高明寺沿革〉,《高明寺》網站 ,http://www.gaoming.org.tw/chinese/about.php(檢索日期:2022/5/24)。
基隆市仁愛區公所 〈紅淡山寶明寺〉,https://www.klra.klcg.gov.tw/tw/klra/913-97486.html(檢索日期:2022/5/24)。
基隆市安樂區公所 〈慈雲寺〉,https://www.klal.klcg.gov.tw/tw/klal/1818-101275.html(檢索日期:2022/5/24)。
崔連仲 1989 〈早期佛教的社會思想和倫常觀〉,《世界歷史》,第5期,頁118-27。
張嘉慧 2000 〈羅祖《五部六冊》與佛教禪學〉,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儒平 2001 〈論儒、佛孝道觀及其相互融合〉,《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2,第6期,頁9-14。
梁濤 2008 〈「浩然之氣」與「德氣」-思孟一系之氣論〉,《中國哲學史》,第1期,頁13-19。
淺井紀 1994 〈台灣齋教的《龍華科儀》與靈山正派的教義演變〉,收錄於江燦騰、王見川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新文豐,頁27-46 。
盛克琦 1994 〈內丹修煉-機在於目〉,《氣功》卷11。
莊吉發 1981 〈清高宗查禁羅教的經過〉,《大陸雜誌》卷63,第3期。
連橫 〈臺灣通史〉,《臺灣通史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798087&searchu=%E7%A6%81%E6%AE%BA%E7%94%9F%EF%BC%8C%E7%B5%95%E4%BA%94%E8%BE%9B(檢索日期:2022/7/7)。
陳玉女 2011 〈晚明羅教和佛教勢力的相依與對峙 - 以《五部六冊》 和《嘉興藏》 刊刻為例〉,《成大歷史學報》,第40期,頁93-128。
陶祖萊、林中鵬 1979 〈氣功研究的現狀和未來〉,《力學與實踐》卷1,第3期,頁26-31。
陸永峰、車錫倫 2008 〈寶卷發展與概述〉,收錄於陸永峰、車錫倫編《靖江寶卷研究》台京:社會文獻出版社。
傅永聚 1992 〈孟子「養氣說」淺析〉,《齊魯學刊》,第2期,頁128-31。
傅朝卿 2001《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台南市: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傅鳳英 2005 〈淺論《性命圭旨》中的性命觀〉,《宗教學研究》,第3期,頁122-25。
傅鳳英 2005《新譯性命圭旨 / 傅鳳英注譯》,臺北市:三民。
普空編 1999《龍華科儀》,臺中:民德堂。
游子安 2008 〈從宣講聖諭到說善書—近代勸善方式之傳承〉,《文化遺產》,第2期,廣東省廣州市,頁49-58。
湯偉俠 2017 〈從先天道、同善社到儒壇─師尊彭先生泰榮對於先天道的轉化初探〉,「第三屆臺灣道教學術研討會──臺灣的丹道與全真道 」論文,新北市,真理大學定稿。
菩提樹記者 1955 〈佛教新聞版〉,《菩提樹》,第37期,頁41。
華東師範大學 2006 〈修身與求索〉,《中文自修:中學版》,第7期,頁50-50。
黃夏年 2009 〈慈悲水懺的理論特點與現代意義〉,《新世紀宗教研究》卷7,第3期,頁211-28。
黃國彰主編 2014《明聖妙譚:《桃園明聖經》白話淺釋與真義妙解》,臺北市:明聖經推廣學會,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
黃瑞祺 2003 〈自我修養與自我創新 - 晚年傅柯的主體/自我觀〉,收錄於《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頁11-45 。
圓明八德 1968《全省孝子孝婦事錄》,台北縣:覺明寺辦事處。
愛彌爾.涂爾幹 2006,渠東、汲喆譯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
慈怡法師主編 〈佛光大辭典,心源法師〉,《佛光大辭典》網站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5%25BF%2583%25E6%25BA%2590.html(檢索日期:2022/5/24)。
慈怡法師主編 〈翁茄苳〉,《佛光大辭典 》網站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7%25BF%2581%25E8%258C%2584%25E8%258B%25B3.html(檢索日期:2022/5/24)。
新莊市志編輯委員會 1998《新莊市志》,臺北縣:臺北縣新莊市公所。
楊志剛、史少博 2011 〈《孝經》義理辨析〉,《學習與探索》,第2期,頁50-52。
楊宮妹 2004 〈臺灣佛教僧團的現代轉型-臺南地區開元寺與妙心寺之比較研究〉,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南 1990 〈當代台灣佛教 [出世] 性格的分析〉,《,頁317-43。
楊達榮 1996 〈朱熹的天理人欲辨析〉,《甘肅社會科學》,第3期,頁9-12。
溫晶晶 2016 〈《宣講拾遺》與勸世文寶卷〉,《現代語文:上旬.文學研究》,第11期,頁34-36。
運和道人 2016 〈無極丹道三味真火內煉大法〉,《武當》,第9期,頁67-68。
維基百科 〈呂洞賓 〉,《呂洞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網站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90%95%E6%B4%9E%E5%AE%BE(檢索日期:2022/5/24)。
蓋建民 2013《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 : 道派、歷史、文獻與思想綜合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趙素燕、劉雪菊 2013 〈社會秩序的建構模式—以《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為例 〉,《社科縱橫》,第8期,頁121-23。
劉怡寧 2017 〈關懷自身:禪修在當代西方世界浮現的社會學意涵〉,《臺灣宗教研究》卷16,第1期,頁113-46。
廣興 2013 〈「孝名為戒」: 中國佛教徒對孝道觀的發展〉,《佛學研究》,第2013 年 01期,頁359-75。
陳塗 撰,《陳塗履歷表》,臺北,新莊,1946。
暫缺 〈洞玄靈寶定觀經註〉,《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95267(檢索日期:2021/11/21)。
潘延川 1990 〈道教築基內功〉,《中國道教》,第3期,頁44-46。
鄭志明 1985《無生老母信仰溯源》,臺北市:文史哲。
鄭志明 2009 〈北宋蹇昌辰《黃帝陰符經解》的生命觀〉,《嘉大中文學報》,第2期,頁71-95。
養真子 1960《貫通三教養真集 》,新北新店:自由。
蕭進銘 2018 〈金堂家鄉、玄關自性與歸鄉之道:齋教金堂派的教名、教旨及修持方法考探〉,《民俗曲藝》,第202期,台灣,頁001-58。
蕭進銘 2018 〈臺灣鸞堂的神靈觀、宗教認同及信仰變遷:以1975年以前之基隆代天宮為核心〉,「第四屆「臺灣道教」學術研討會 ──台灣道教與民間教派的交涉 」論文,新北市,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台灣黃帝道脈無極天道監修宮主辦。
賴錫三 2008 〈論《 太乙金華宗旨》 的心性,身體,魂魄觀-內丹學的 [氣、光] 身心修証與冥契體驗-〉,《成大中文學報》,第21期,頁101-03+ 05-43。
濮文起 1999 〈寶卷學發凡〉,《天津社會科學》,第2期,頁78-84。
濮文起 2005 〈民間寶卷前言〉,收錄於《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合肥:黃山書社。
謝大荒 1983《易經語解》,臺北市:大中國。
謝世維 2013 〈當代西方對宋元以後內丹研究之回顧〉,《清華中文學報》,第10期,頁443-89。
謝宗宜 2002 〈傅柯論自我的技術〉,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尚文、潘是輝 〈嘉義縣志-宗教志586-603〉,https://www.tbocc.gov.tw/ModuleMsg/News_Detail.aspx?id=1954&page=3&&SearchPagSize_Data=20&SearchDisplay=close&SelectData_KeyWord=all&NewsClassID=61&lang=tw(檢索日期:2021/9/27)。
蘇芸若 2017 〈評危丁明《庶民的永恆-先天道及其在港澳侑東南亞地區的發展》〉,《漢學研究》卷35,第4期。
蘇芸若 2018 〈在地化的女性宗教空間與性別實踐-新加坡、馬來西亞先天道齋堂的案例考察〉,《華人宗教研究》,第11期,頁37-100。
蘇德樸 2013 〈尋找證驗:全真教早期的內境和其他入定現象〉,收錄於張廣保編、宋學立譯編《多重視野下的西方全真教研究》,濟南:齊魯書社,頁129-56 。
釋見曄 1996 〈以羅祖為例管窺其對晚明佛教之衝擊〉,《東方宗教研究》,第5期。
釋東初 1979 〈了解臺灣佛教的線索〉,《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八十七)--中國佛教史論集 (八)--臺灣佛教篇》,頁105-13。
釋法緣 2009 〈《梁皇寶懺》懺悔法門的重點與意義〉,《新世紀宗教研究》卷7,第3期,頁111-52。
釋昭慧 2011 〈當代台灣佛教的聖俗悖論-直入大乘與迴入大乘的經證與宗義〉,《玄奘佛學研究》,第15期,頁37-64。
釋堅如 2017 〈《梁皇寶懺》研究〉,《法光》,第330期,臺北,臺灣,頁4。
釋覺啟 2001 〈佛教的自我教育與生活實踐--以天台宗二十五方便為例〉,《普門學報》,頁291-317。
闞正宗 2001 〈1949年之後大陸佛教對齋教的衝擊〉,《臺北文獻》,第138期,頁 85-117。
闞正宗 〈從臺灣齋教《 龍華科儀》 看其禪宗的傳承與思想〉,http://www.guoxue.com/magzine/zgcx/zgcx123.htm(檢索日期:2022/5/25)。
三、 影視資料
陳翁清,《封塵往事》2007。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0891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