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佩甄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Chen, Pei-Jean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童育園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Tong, Yu-Yua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童育園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Tong, Yu-Yua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2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Aug-2022 18:06:47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Aug-2022 18:06:47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Aug-2022 18:06:47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107159003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155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台灣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7159003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研究以「文學民族誌功能」這組框架探討2010年後出版的台灣散文作品,藉由對照人類學民族誌、報導呈現特定群體文化的特色,探討文學作品如何傳遞並轉譯社會關係及生存樣態、記錄文化經驗與情感、形塑邊緣底層的敘事形式和策略。近年非虛構寫作和底層書寫受到矚目或暢銷的現象,引發許多關於寫實或倫理的討論,試圖定義並劃分作品處理底層群體、再現文化的任務。本研究提出的文學民族誌功能,則希望跳脫非虛構與報導的框架,提供新的視野說明:文學對情緒和感覺的關照、主觀的想像比喻等敘事技術,在表現文化和社會處境,甚至帶動同理、共感方面無可取代的內涵。研究對象包括《俗女養成記》(2016)、《做工的人》(2017)呈現俗女和營建工人的社會處境、職業技藝的文學敘事,以及《河流》(2013)、《卸殼》(2020)、《滌這個不正常的人》(2020)關注邊緣底層境況的文化經驗敘述。透過分析這些作品傳達情緒感覺的敘事技術、聯想比喻的表現手法,以及形塑底層的文化想像,以人類學民族誌研究、記述文化的形式特色相互對照,歸納當代台灣文學民族誌功能的特殊性。本研究指出文學形構的「情感知識」、「自我民族誌」、「底層境況的文化想像」三個面向,以及敘述視角、情感的調動部屬,有助於促成新的認知和理解,引導讀者調整對他者態度。並強調作品創造的想像與共感,重置、消泯自我與他者的界線,通過同理和接納差異,來更新、改造自身認知的作用。此外,本研究也梳理了《做工的人》在網路引起的書評論爭,試圖回應非虛構寫作、報導文學領域對文學作品再現真實或底層的期待。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二、文學的民族誌功能 5三、文獻回顧 9四、研究方法與範疇 16五、章節架構 21第二章 文學的民族誌功能:物質與情感的文化轉譯 24一、經驗與共感:文學民族誌化的「情感知識」 25二、職業技藝的文學民族誌 31三、物質敘述與時代共感 37四、小結 43第三章 自我的他者化:文學的自我民族誌裝置 45一、工人與俗女的自我民族誌 46二、置身事外的敘述者 52三、自我的他者化 58四、小結 63第四章 當代文學民族誌:形塑底層的倫理議題 66一、書評論爭與倫理爭議 67二、形塑底層的文學民族誌 74三、小結 80第五章 結論:文化想像與時代共感 82參考書目 87附錄 91附錄一 萬金油〈《做工的人》要把讀者的感動帶向何方?〉 91附錄二 胡慕情〈叩問邊界〉 94附錄三 黃湯姆〈報導如何被看待〉 101附錄四 房慧真〈做工的人,從「原罪」中鬆綁〉 107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718527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9003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台灣當代散文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文學民族誌功能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做工的人》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俗女養成記》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底層書寫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文化想像與時代共感:台灣當代散文的民族誌功能(2010-2020)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Cultural Imagination and the Collective Feelings: Literary Ethnography in the Contemporary Taiwanese Prose (2010-2020)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專書(一)文學作品江鵝,《俗女養成記》(台北:大塊,2016年)。江佩津,《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台北:大塊,2020年)。向陽、須文蔚主編,《報導文學讀本》(台北:二魚文化,2002年)。林立青,《做工的人》(台北:寶瓶,2017年)。房慧真,《河流》(台北:印刻,2013年)。楊逵著,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第九卷(上)》(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1998年)。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台北:遠流,2020年)。(二)學術研究專書Attridge, Derek. The Singularity of Literature. London : Routledge, 2004.Schwab, Gabriele. Imaginary Ethnographies: Literature, Culture, and Subjectivity.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廖惠瑛譯,《我們都是食人族》(Nous sommes tous des cannibales)(台北:行人,2014年)。林淇瀁,《照見人間不平:台灣報導文學史論》(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周蕾著,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當代電影》(Primitive Passions: Visuality,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台北:遠流,2001年)。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喬治・馬庫斯(George E. Marcus)、麥可・費雪南(Michael M. Fischer)著,林徐達譯,《文化批判人類學:一個正在實驗的人文科學》(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An Experiem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新北:桂冠,2004年)。黃錦樹,《論嘗試文》(台北:麥田,2016年)。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魏明毅,《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台北:游擊文化,2016年)。二、論文(一)期刊論文Ferens, Dominika. “Intersections of Literature and Ethnography in the United States.” Český lid, vol. 103, 2004, pp.371-393.邱漢平、梁一萍、陳艷姜,〈美學、民族誌與文學的文化功能:專訪嘉布瑞兒.舒瓦伯教授〉,《中外文學》30卷4期(2001年9月),頁128-147。陳淑卿,〈書寫原住民歷史災難:《倒風內海》的空間歷史與《一九四七高砂百合》的歷史空間〉,《中外文學》30卷9期 (2002年2月),頁57-85。詹閔旭,〈媒介記憶∶黃崇凱《文藝春秋》與台灣千禧世代作家的歷史書寫〉,《中外文學》第49卷2期(2020年6月),頁93-124。(二)學位論文吳瑋婷,〈再現的「番」母系:王家祥小說中的原住民形象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三、電子媒體房慧真,〈做工的人,從「原罪」裡鬆綁〉(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notes/807097166774443/,2017年4月9日)。唐捐,〈他辨體,我破體〉,(來源:《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606000973-260115?chdtv,2013年6月6日)。萬金油,〈《做工的人》要把讀者的感動帶向何方?〉,(來源:https://okapi. books.com.tw/article/9593,2017年4月7日)。胡慕情,〈叩問邊界〉(來源:http://gaea-choas.blogspot.com/2017/04/blog-post_9.html,2017年4月9日)。黃湯姆,〈報導如何被看待〉(來源:https://medium.com/@tomhoung/%E5%A0%B1%E5%B0%8E%E5%A6%82%E4%BD%95%E8%A2%AB%E7%9C%8B%E5%BE%85-35d90f82f8b,2017年4月9日)。黃信恩,〈在文字裡居家訪視:讀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來源:https://www.unitas.me/?p=15624,2020年6月18日)。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NCCU202201027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