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胡炳文《四書通》研究
作者 林淑卿
LIN, SHU-CHING
貢獻者 陳逢源
林淑卿
LIN, SHU-CHING
關鍵詞 胡炳文
四書通
四書
元代四書學
新安理學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Aug-2022 18:08:13 (UTC+8)
摘要 宋、元之際,朱熹(1130-1200)門人,各立門戶,各自演譯四書義理,各自發揮意見,造成四書學術分歧,諸家學說意見歧異,致使學術紛亂揉雜。新安學人胡炳文(1250-1333)堅守朱學核心思想,建構婺源為理學原鄉,所撰《四書通》彙整諸家學說,義理詮釋與文字推敲,為最貼切朱熹核心思想,且貫通經文與朱注的義理詮釋,解決諸儒學說的歧異與整合分歧意見。其次,篤守家學,以《易》理視角觀點,融貫四書內涵精神,強調踐履篤實修身工夫,回歸儒家心性思路。同時,融合北宋理學與朱熹天道觀,以「理、氣」論形而上的道德觀,具體轉化為體用工夫,強調道德的實踐性,發揮「性之本善」道德自覺,肯定《孟子》性善價值。《四書通》一書,成為明代官書《四書大全》底本之一,學術思想深遠影響明、清兩代,四書學發展脈絡。另一方面,藉由明經書院推廣朱學,以朱熹為宗族象徵,強化朱學的正當性,教導門人子弟經世致用的經學觀,形塑婺源為綱常倫理模範地方特色,開啟明、清社會型態,良善的道德觀與宗族文化。
本文藉由胡炳文《四書通》文獻分析,透過經典義理詮釋,檢視胡炳文學術思想內涵,梳理新安學人在元代初期的學術傳承內容,釐清胡炳文學脈淵源、《四書通》學術特色與價值,對朱學的開展與貢獻。同時,以經學視角印證,《四書通》義理詮釋成就,從中觀察元代四書學的發展趨向。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胡炳文著作及相關書籍(依出版日期排序)

(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收入於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元)胡炳文,《純正蒙求》,收入於《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元)胡炳文,《雲峯集》,收入於《元人文集珍本叢刊》,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胡炳文,《四書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3冊,1986年。
(元)胡炳文著,江增華校注,《雲峰胡先生文集》校注,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二、古籍專書(以經史子集分類,依成書時代排序)

(一) 經部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宋)趙順孫,《四書纂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史伯璿,《四書管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明)胡廣,《四書大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收入於林慶彰等編《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二)史部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元)不著撰人,《兩朝綱目備要》,收入於《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明)戴廷明、程尚寬等撰,朱萬曙、王平、何慶善,于石點校,《新安名族志》,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明)程曈輯撰,王國良、張健點校,《新安學系錄》,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明)黃宗羲撰,清全祖望補,《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明)胡皋纂修,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編,《明經胡氏宗譜》,收入於《古籍珍本叢刊》第24冊,據明嘉靖隆慶刻本,明隆慶間胡樹跋影印,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
(清)王懋竑,《宋朱子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清)邵遠平,《元史類編》,收入於《遼金元傳記資料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
(清)施璜撰,陳聯、胡中生點校,《紫陽書院志》,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
(清)丁廷楗修,趙吉士纂,《徽州府志》,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收入於王挺之、李勇先、范國強主編《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歷史文獻叢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三)子部
(宋)朱熹撰,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臺北:新興書局,1979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四)集部
(唐)韓愈撰,(清)馬永昶校注,馬茂元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宋)周敦頤撰,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朱熹撰,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宋)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收入於楊訥編《元史研究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元)吳澄,《吳文正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汪克寬,《環谷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楊士奇等撰,《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蔡有鵾輯,蔡重增輯,《蔡氏九儒書》,收入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程敏政輯撰,何慶善、于石點校,《新安文獻志》,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三、近人著作
(一) 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方彥壽,《朱熹考亭書院源流考》,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
方彥壽,《朱熹書院與門人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王國良主編,《新安理學與宋元明清哲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史甄陶,《家學、經學和朱子學:以元代徽州學者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2004年。
朱維錚編校,《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牟宗三等著,楊祖漢主編,《儒學與當今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3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李明輝,《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李國鈞,《中國書院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李瑞良,《中國目錄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杜維明,《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杜維明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杜維明,《詮釋《論語》「克己復禮為仁」章方法的反思》,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5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2015年。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周春健,《元代四書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2008年。
周春健,《宋元明清四書學編年》,臺北:萬卷樓出版,2012年。
周曉光,《新安理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周曉光,《徽州傳統學術文化地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2003年。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印行,1980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林慶彰,《經學研究論叢》第三輯,臺北: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林慶彰,《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
林慶彰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孫克寬,《元代漢文化之活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
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徐梓,《元代書院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袁金書,《孔子及其弟子事蹟考詮》,臺北:上海印刷廠,1995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馬愷之、林維杰主編,《主體、工夫與行動:朱熹哲學的新探索》,臺北:政大出版社,2019年。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梁廷燦,陶容,于士雄編,《歷代名人生卒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許道勛、徐洪興著,《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郭建勳注譯,《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陳來,《宋明理學論》,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
陳來、朱杰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逢源,《「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陳榮捷,《朱子門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陶悅,《道德形而上學:牟宗三與康德之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傅偉勛,《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公司,1990年。
傅偉勛,《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傅偉勛,《生命的學問》,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馮浩非,《中國古籍整理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
黃俊傑,《孟子》,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
黃俊傑,《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年。
楊晉龍、陳淑誼編,《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0年。
楊儒賓,《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解光宇,《新安理學論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4年。
廖雲仙,《元代論語學考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5年。
劉成群,《元代徽州理學家群體與新安理學的傳承發展》,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蔡仁厚,《新儒家與新世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蔡方鹿,《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蕭啟慶,《九州四海風雅同: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與發展》,臺北:中研院、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蕭啟慶,《元代史新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
錢穆,《中國史學發微》,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聯經文化公司,1998年。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7年。
錢穆,《四書釋義》,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公司,1982年。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錢穆等,《論孟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藏勵龢,《中國人名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譚正璧,《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孔恩著,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2015年。
日本教育學會著,王向榮譯,《四書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本田成之著,孫俍工譯,《中國經學史》,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
安井小太郡等著,林慶彰、連清吉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
佐野公治著,張文朝、莊兵譯,林慶彰校訂,《四書學史的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4年。

(二) 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丁為祥,〈張載對「形而上」的辨析及其天道本體的確立〉,《中國哲學》2021年第1期,2021年1月,頁68-77。
史甄陶,〈從《感興詩通》論胡炳文對朱學的繼承與發展〉,《漢學研究》第26卷第3期,2008年9月,頁93-122。
史甄陶,〈論饒魯與朱熹對《中庸》解釋的異同〉,《思辨集─第十二屆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會議論文集》第9集,2006年10月,頁167-185。
全栽成,〈關於《易傳》中道德本題論的考察〉,《菏澤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6年2月,頁48-53。
朱漢民,〈朱熹《四書》學與儒家工夫論〉,《北京大學學報》第42卷第1期,2005年1月,頁12-15。
朱漢民、汪俐,〈從工夫到工夫論〉,《中國哲學》2019年第11期,2019年11月,頁20-26。
朱漢民、張國驥,〈兩宋的《論語》詮釋與儒學重建〉,《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4期,2008年4月,頁87-94。
江增華,〈胡炳文生平、著述敘評與《雲峰集》版本流變〉,《宿州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14年1月,頁58-60。
李禹階,〈儒家道德本體論的哲學反思〉,《涪陵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年5月,頁118-121。
李霞,〈論新安理學的實踐理性精神〉,《湖南大學學報》第19卷第2期,2005年3月,頁26-28。
周春健,〈元代新安學派的四書學〉,《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2期,2007年2月,頁114-120。
唐艷、余治平,〈儒家「以直報怨」與恕道的原則要求〉,《中國哲學》2020年第4期,2020年4月,頁68-76。
高海波,〈論北宋理學家對普遍性的追求──以周敦頤、張載、二程為例〉,《中國哲學》2021年第2期,2021年2月,頁47-54。
常桂蘭,劉成群,〈元代新安理學的《易》學思想〉,《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2009年9月,頁318-320。
張平平,〈宋元明清時徽州學者人性論的形成、繼承、改造與顛覆〉,《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14年1月,頁86-91。
張平平,〈略論元代新安理學家胡炳文〉,《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8期,2008年8月,頁107-111。
張金桃,〈儒家修身觀及其現代意義〉,《武漢大學學報》第58卷第3期,2005年5月,頁324-328。
許家星,〈《四書集注》定本之辨與朱子晚年定見──以胡炳文、陳櫟之爭為中心〉,《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20年第6期,2020年6月,頁41-52。
許家星,〈「此心此理」──以陳櫟、胡炳文為中心重思元儒「心」「理」觀及元代朱陸合流〉,《孔子研究》2021年第2期,2021年4月,頁16-28。
許家星,〈「膠執門戶」還是「批判發明」──論《四書通》的批判精神兼駁《四庫提要》之誣評〉,《江右四書學研究》第3期,2011年3月,頁38-47。
郭振香,〈論胡炳文對朱熹《周易本義》的推明與發揮〉,《安徽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2010年2月,頁27-33。
郭園蘭,〈論朱熹學術的功夫論傾向──以《論語》為「仁」詮釋為中心〉,《中國哲學》2020年第4期,2020年4月,頁77-83。
陳立勝,〈作為修身學範疇內的「獨知」概念之形成──朱子慎獨工夫新論〉,《復旦學報》2016年第4期,2016年4月,頁71-81。
陳逢源,〈《四書大全》徵引人物系譜分析〉,《東吳中文學報》第23期,2012年5月,頁219-246。
陳逢源,〈四書「官學化」進程:《四書大全》纂修及其體例〉,《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第1期,2010年7月,頁87-102。
陳逢源,〈重塑道統──《四書大全》中的新安學脈〉,《成大中文學報》第63期,2018年12月,頁39-78。
陳逢源,〈從《四書集注》到《四書大全》──朱熹後學之學術系譜考察〉,《成大中文學報》第49期,2015年6月,頁75-112。
陳逢源,〈從五賢信仰到道統系譜──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聖門傳道脈絡之歷史考察〉,《東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頁121-156。
陳雯怡,〈「吾婺文獻之懿」──元代一個鄉里傳統的建構及其意義〉,《新史學》20卷2期,2009年6月,頁43-113。
温克勤,〈儒學對道德本體的探尋及其評價〉,《倫理學研究》2004年第3期,2004年5月,頁15-24。
楊自平,〈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以《本義》會通眾說析論〉,《成大中文學報》第58期,2017年9月,頁23-58。
楊澤,〈胡炳文「心外無理」思想初探〉,《中國哲學史》2014年第4期,2014年4月,頁74-96。
楊澤,〈胡炳文的道統觀與學術傾向〉,《孔子研究》2016年第2期,2016年4月,頁93-100。
楊澤,〈胡炳文對朱子心理關係的繼承與發展〉,《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21年第6期,2021年11月,頁38-45。
楊澤,〈論胡炳文易學的時中觀〉,《周易研究》2015年第6期,2015年6月,頁83-88。
董衛國,〈性善與工夫──孟子言性善的角度與理論特色〉,《孔子研究》2019年第3期,2019年5月,頁87-98。
靳友霞,〈論新安理學家的家學傳統〉,《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2期,2008年4月,頁103-108。
廖雲仙,〈元代《四書》學的繼承與開創──以元儒許謙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21期,2009年7月,頁67-88。
劉成群,〈新安理學與元代徽州地區的宗族建構〉,《學術界》總第147期,2010年8月,頁153-160。
潘攀,〈論儒家道德本體構建的三次演進〉,《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4卷第9期,2015年9月,頁11-16。
蔡方鹿,〈朱熹論修身〉,《江南大學學報》第11卷第2期,2012年3月,頁24-27。
蔣偉、文美玉,〈試論周敦頤以「誠」為本的道德本體思想〉,《船山學刊》2015年第6期,2015年6月,頁36-43。
盧盈華,〈誠體是如何活動的──立足於《中庸》對「誠」之現象的闡明〉,《中國哲學》2020年第6期,2020年6月,頁88-91。
蕭啟慶,〈元代科舉特色新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1本第1分,2010年3月,頁1-33。
謝輝,〈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版本考略〉,《山東圖書館學刊》2015年第6期,2015年12月,頁89-93。
顧永新,〈從《四書輯釋》的編刻看《四書》學學術史〉,《北京大學學報》第43卷第2期,2006年3月,頁104-113。


(三)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志文,《論儒家教學的核心要義:立志與為己之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年。
王志瑋,《《四書》義理詮解中的對話──以明初纂修《四書大全》為考察對象》,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 年。
史甄陶,《元代前期徽州朱子學──以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吳佩,《趙順孫《四書纂疏》初探》,南昌: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周欣婷,《朱熹《易》學研究──「尊經」與「崇理」的交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林正萍,《董仲舒道德本體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洪曉麗,《仁:作為道德本體的構成——孔子仁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徐軒,《《孟子通》述旨初探》,海口:海南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
高新滿,《胡炳文易學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張偉,《朱熹「四書學」思想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郭哲驊,《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
傅武光,《四書學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馮欣,《元代孟學著述考略》,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黃成,《胡炳文哲學思想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劉君,《元代理學家《大學》「誠意」觀研究》,南昌: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
劉俞彤,《克己復禮:孔子仁禮關係論及其內在教化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491201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12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逢源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淑卿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SHU-CH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淑卿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SHU-CH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ug-2022 18:08:13 (UTC+8)-
dc.date.available 1-Aug-2022 18:08: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ug-2022 18:08:1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91201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16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91201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宋、元之際,朱熹(1130-1200)門人,各立門戶,各自演譯四書義理,各自發揮意見,造成四書學術分歧,諸家學說意見歧異,致使學術紛亂揉雜。新安學人胡炳文(1250-1333)堅守朱學核心思想,建構婺源為理學原鄉,所撰《四書通》彙整諸家學說,義理詮釋與文字推敲,為最貼切朱熹核心思想,且貫通經文與朱注的義理詮釋,解決諸儒學說的歧異與整合分歧意見。其次,篤守家學,以《易》理視角觀點,融貫四書內涵精神,強調踐履篤實修身工夫,回歸儒家心性思路。同時,融合北宋理學與朱熹天道觀,以「理、氣」論形而上的道德觀,具體轉化為體用工夫,強調道德的實踐性,發揮「性之本善」道德自覺,肯定《孟子》性善價值。《四書通》一書,成為明代官書《四書大全》底本之一,學術思想深遠影響明、清兩代,四書學發展脈絡。另一方面,藉由明經書院推廣朱學,以朱熹為宗族象徵,強化朱學的正當性,教導門人子弟經世致用的經學觀,形塑婺源為綱常倫理模範地方特色,開啟明、清社會型態,良善的道德觀與宗族文化。
本文藉由胡炳文《四書通》文獻分析,透過經典義理詮釋,檢視胡炳文學術思想內涵,梳理新安學人在元代初期的學術傳承內容,釐清胡炳文學脈淵源、《四書通》學術特色與價值,對朱學的開展與貢獻。同時,以經學視角印證,《四書通》義理詮釋成就,從中觀察元代四書學的發展趨向。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9
一、研究範圍 9
二、研究方法 11
第三節 前人文獻探討 13
第二章 胡炳文生平與學術淵源 19
第一節 家世背景及生平事蹟 19
第二節 學術淵源與治學態度 30
第三節 《四書通》撰作成書背景 36
第三章 《四書通》之篤實工夫論 39
第一節 踐履篤實的堅持 41
一、明善復其初 42
二、省察存養 46
三、克己與居敬 49
第二節 日常體用的工夫 55
一、聖人之心渾然一理 56
二、日用彝倫之道 60
三、展現絜矩之道 65
第三節 中和之道由內及外達性道之極致 70
一、慎獨工夫 73
二、聖人之要旨:仁、敬、孝、慈、信 77
三、至誠無息的境界 81
第四章 《四書通》道德本體之境界 85
第一節 體聖人之道至大粲然 87
一、 貫通天人之性道教 89
二、天理粲然 96
三、秉彝好德 104
第二節 行天地之德日月之明 113
一、天人合德 114
二、天人合一 119
第五章 《四書通》學術成就與價值 125
第一節 《四書通》形式特色與成就 125
第二節 《四書通》的學術價值 135
第六章 結論 145
參考書目 149
zh_TW
dc.format.extent 225067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1201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胡炳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四書通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四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元代四書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安理學zh_TW
dc.title (題名) 胡炳文《四書通》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胡炳文著作及相關書籍(依出版日期排序)

(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收入於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元)胡炳文,《純正蒙求》,收入於《四庫全書珍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元)胡炳文,《雲峯集》,收入於《元人文集珍本叢刊》,第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胡炳文,《四書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3冊,1986年。
(元)胡炳文著,江增華校注,《雲峰胡先生文集》校注,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二、古籍專書(以經史子集分類,依成書時代排序)

(一) 經部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宋)趙順孫,《四書纂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史伯璿,《四書管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明)胡廣,《四書大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收入於林慶彰等編《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二)史部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元)不著撰人,《兩朝綱目備要》,收入於《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明)戴廷明、程尚寬等撰,朱萬曙、王平、何慶善,于石點校,《新安名族志》,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明)程曈輯撰,王國良、張健點校,《新安學系錄》,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
(明)黃宗羲撰,清全祖望補,《宋元學案》,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明)胡皋纂修,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編,《明經胡氏宗譜》,收入於《古籍珍本叢刊》第24冊,據明嘉靖隆慶刻本,明隆慶間胡樹跋影印,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
(清)王懋竑,《宋朱子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清)邵遠平,《元史類編》,收入於《遼金元傳記資料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年。
(清)施璜撰,陳聯、胡中生點校,《紫陽書院志》,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
(清)丁廷楗修,趙吉士纂,《徽州府志》,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收入於王挺之、李勇先、范國強主編《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歷史文獻叢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三)子部
(宋)朱熹撰,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臺北:新興書局,1979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四)集部
(唐)韓愈撰,(清)馬永昶校注,馬茂元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宋)周敦頤撰,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朱熹撰,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宋)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收入於楊訥編《元史研究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元)吳澄,《吳文正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汪克寬,《環谷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楊士奇等撰,《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蔡有鵾輯,蔡重增輯,《蔡氏九儒書》,收入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程敏政,《篁墩文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程敏政輯撰,何慶善、于石點校,《新安文獻志》,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三、近人著作
(一) 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方彥壽,《朱熹考亭書院源流考》,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
方彥壽,《朱熹書院與門人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王國良主編,《新安理學與宋元明清哲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史甄陶,《家學、經學和朱子學:以元代徽州學者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2004年。
朱維錚編校,《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牟宗三等著,楊祖漢主編,《儒學與當今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3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李明輝,《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李國鈞,《中國書院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李瑞良,《中國目錄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杜維明,《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杜維明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杜維明,《詮釋《論語》「克己復禮為仁」章方法的反思》,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5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2015年。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周春健,《元代四書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2008年。
周春健,《宋元明清四書學編年》,臺北:萬卷樓出版,2012年。
周曉光,《新安理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周曉光,《徽州傳統學術文化地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2003年。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印行,1980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林慶彰,《經學研究論叢》第三輯,臺北: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林慶彰,《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
林慶彰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孫克寬,《元代漢文化之活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
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徐梓,《元代書院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袁金書,《孔子及其弟子事蹟考詮》,臺北:上海印刷廠,1995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馬愷之、林維杰主編,《主體、工夫與行動:朱熹哲學的新探索》,臺北:政大出版社,2019年。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梁廷燦,陶容,于士雄編,《歷代名人生卒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許道勛、徐洪興著,《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郭建勳注譯,《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陳來,《宋明理學論》,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
陳來、朱杰人主編,《人文與價值: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子誕辰88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逢源,《「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陳榮捷,《朱子門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陶悅,《道德形而上學:牟宗三與康德之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傅偉勛,《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公司,1990年。
傅偉勛,《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傅偉勛,《生命的學問》,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馮浩非,《中國古籍整理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
黃俊傑,《孟子》,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
黃俊傑,《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年。
楊晉龍、陳淑誼編,《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0年。
楊儒賓,《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解光宇,《新安理學論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4年。
廖雲仙,《元代論語學考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5年。
劉成群,《元代徽州理學家群體與新安理學的傳承發展》,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蔡仁厚,《新儒家與新世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蔡方鹿,《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蕭啟慶,《九州四海風雅同: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與發展》,臺北:中研院、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蕭啟慶,《元代史新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蕭啟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
錢穆,《中國史學發微》,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聯經文化公司,1998年。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7年。
錢穆,《四書釋義》,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公司,1982年。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錢穆等,《論孟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藏勵龢,《中國人名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譚正璧,《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孔恩著,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2015年。
日本教育學會著,王向榮譯,《四書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本田成之著,孫俍工譯,《中國經學史》,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
安井小太郡等著,林慶彰、連清吉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
佐野公治著,張文朝、莊兵譯,林慶彰校訂,《四書學史的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4年。

(二) 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丁為祥,〈張載對「形而上」的辨析及其天道本體的確立〉,《中國哲學》2021年第1期,2021年1月,頁68-77。
史甄陶,〈從《感興詩通》論胡炳文對朱學的繼承與發展〉,《漢學研究》第26卷第3期,2008年9月,頁93-122。
史甄陶,〈論饒魯與朱熹對《中庸》解釋的異同〉,《思辨集─第十二屆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會議論文集》第9集,2006年10月,頁167-185。
全栽成,〈關於《易傳》中道德本題論的考察〉,《菏澤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6年2月,頁48-53。
朱漢民,〈朱熹《四書》學與儒家工夫論〉,《北京大學學報》第42卷第1期,2005年1月,頁12-15。
朱漢民、汪俐,〈從工夫到工夫論〉,《中國哲學》2019年第11期,2019年11月,頁20-26。
朱漢民、張國驥,〈兩宋的《論語》詮釋與儒學重建〉,《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4期,2008年4月,頁87-94。
江增華,〈胡炳文生平、著述敘評與《雲峰集》版本流變〉,《宿州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14年1月,頁58-60。
李禹階,〈儒家道德本體論的哲學反思〉,《涪陵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年5月,頁118-121。
李霞,〈論新安理學的實踐理性精神〉,《湖南大學學報》第19卷第2期,2005年3月,頁26-28。
周春健,〈元代新安學派的四書學〉,《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2期,2007年2月,頁114-120。
唐艷、余治平,〈儒家「以直報怨」與恕道的原則要求〉,《中國哲學》2020年第4期,2020年4月,頁68-76。
高海波,〈論北宋理學家對普遍性的追求──以周敦頤、張載、二程為例〉,《中國哲學》2021年第2期,2021年2月,頁47-54。
常桂蘭,劉成群,〈元代新安理學的《易》學思想〉,《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2009年9月,頁318-320。
張平平,〈宋元明清時徽州學者人性論的形成、繼承、改造與顛覆〉,《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14年1月,頁86-91。
張平平,〈略論元代新安理學家胡炳文〉,《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8期,2008年8月,頁107-111。
張金桃,〈儒家修身觀及其現代意義〉,《武漢大學學報》第58卷第3期,2005年5月,頁324-328。
許家星,〈《四書集注》定本之辨與朱子晚年定見──以胡炳文、陳櫟之爭為中心〉,《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20年第6期,2020年6月,頁41-52。
許家星,〈「此心此理」──以陳櫟、胡炳文為中心重思元儒「心」「理」觀及元代朱陸合流〉,《孔子研究》2021年第2期,2021年4月,頁16-28。
許家星,〈「膠執門戶」還是「批判發明」──論《四書通》的批判精神兼駁《四庫提要》之誣評〉,《江右四書學研究》第3期,2011年3月,頁38-47。
郭振香,〈論胡炳文對朱熹《周易本義》的推明與發揮〉,《安徽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2010年2月,頁27-33。
郭園蘭,〈論朱熹學術的功夫論傾向──以《論語》為「仁」詮釋為中心〉,《中國哲學》2020年第4期,2020年4月,頁77-83。
陳立勝,〈作為修身學範疇內的「獨知」概念之形成──朱子慎獨工夫新論〉,《復旦學報》2016年第4期,2016年4月,頁71-81。
陳逢源,〈《四書大全》徵引人物系譜分析〉,《東吳中文學報》第23期,2012年5月,頁219-246。
陳逢源,〈四書「官學化」進程:《四書大全》纂修及其體例〉,《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第1期,2010年7月,頁87-102。
陳逢源,〈重塑道統──《四書大全》中的新安學脈〉,《成大中文學報》第63期,2018年12月,頁39-78。
陳逢源,〈從《四書集注》到《四書大全》──朱熹後學之學術系譜考察〉,《成大中文學報》第49期,2015年6月,頁75-112。
陳逢源,〈從五賢信仰到道統系譜──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聖門傳道脈絡之歷史考察〉,《東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頁121-156。
陳雯怡,〈「吾婺文獻之懿」──元代一個鄉里傳統的建構及其意義〉,《新史學》20卷2期,2009年6月,頁43-113。
温克勤,〈儒學對道德本體的探尋及其評價〉,《倫理學研究》2004年第3期,2004年5月,頁15-24。
楊自平,〈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以《本義》會通眾說析論〉,《成大中文學報》第58期,2017年9月,頁23-58。
楊澤,〈胡炳文「心外無理」思想初探〉,《中國哲學史》2014年第4期,2014年4月,頁74-96。
楊澤,〈胡炳文的道統觀與學術傾向〉,《孔子研究》2016年第2期,2016年4月,頁93-100。
楊澤,〈胡炳文對朱子心理關係的繼承與發展〉,《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21年第6期,2021年11月,頁38-45。
楊澤,〈論胡炳文易學的時中觀〉,《周易研究》2015年第6期,2015年6月,頁83-88。
董衛國,〈性善與工夫──孟子言性善的角度與理論特色〉,《孔子研究》2019年第3期,2019年5月,頁87-98。
靳友霞,〈論新安理學家的家學傳統〉,《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2期,2008年4月,頁103-108。
廖雲仙,〈元代《四書》學的繼承與開創──以元儒許謙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21期,2009年7月,頁67-88。
劉成群,〈新安理學與元代徽州地區的宗族建構〉,《學術界》總第147期,2010年8月,頁153-160。
潘攀,〈論儒家道德本體構建的三次演進〉,《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4卷第9期,2015年9月,頁11-16。
蔡方鹿,〈朱熹論修身〉,《江南大學學報》第11卷第2期,2012年3月,頁24-27。
蔣偉、文美玉,〈試論周敦頤以「誠」為本的道德本體思想〉,《船山學刊》2015年第6期,2015年6月,頁36-43。
盧盈華,〈誠體是如何活動的──立足於《中庸》對「誠」之現象的闡明〉,《中國哲學》2020年第6期,2020年6月,頁88-91。
蕭啟慶,〈元代科舉特色新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1本第1分,2010年3月,頁1-33。
謝輝,〈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版本考略〉,《山東圖書館學刊》2015年第6期,2015年12月,頁89-93。
顧永新,〈從《四書輯釋》的編刻看《四書》學學術史〉,《北京大學學報》第43卷第2期,2006年3月,頁104-113。


(三)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志文,《論儒家教學的核心要義:立志與為己之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 年。
王志瑋,《《四書》義理詮解中的對話──以明初纂修《四書大全》為考察對象》,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 年。
史甄陶,《元代前期徽州朱子學──以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吳佩,《趙順孫《四書纂疏》初探》,南昌: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周欣婷,《朱熹《易》學研究──「尊經」與「崇理」的交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林正萍,《董仲舒道德本體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洪曉麗,《仁:作為道德本體的構成——孔子仁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徐軒,《《孟子通》述旨初探》,海口:海南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
高新滿,《胡炳文易學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張偉,《朱熹「四書學」思想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郭哲驊,《陳天祥《四書辨疑》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
傅武光,《四書學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馮欣,《元代孟學著述考略》,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黃成,《胡炳文哲學思想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劉君,《元代理學家《大學》「誠意」觀研究》,南昌: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
劉俞彤,《克己復禮:孔子仁禮關係論及其內在教化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045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