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年輕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關係—成年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比較
Young adult children’s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relationships: A comparison of adult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作者 許韶芸
Hsu, Shao-Yun
貢獻者 謝美娥
許韶芸
Hsu, Shao-Yun
關鍵詞 孝道信念
代間支持
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
年輕成年子女
獨生子女
filial piety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Young adult children
only-child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Aug-2022 18:33:01 (UTC+8)
摘要 面對臺灣少子化、高齡化的人口變化,家庭中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關係深受討論,然而在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相關比較上較為欠缺臺灣研究,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年輕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關係,並比較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差異。

本研究為次級分析,使用「華人家庭動態調查資料」(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PSFD)第十六年計畫,並採「傾向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共取得25歲至32歲的年輕成年子女199位,包含獨生子女樣本100位與非獨生子女99位,並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積差相關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年輕成年子女相互性孝道屬於中間偏高,權威性孝道屬於中度重視,相互性孝道認同高於權威性孝道。
二、年輕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代間關係品質具相關性。
三、年輕成年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皆不具差異性,但兩類人口群代間居住型態對勞務支持具差異性。
四、年輕成年子女孝道信念對關係品質具顯著影響且相互性孝道對關係品質之影響力皆高於權威性孝道,另年輕成年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孝道信念對「實質性代間支持」及「情感性關係品質」皆無顯著差異性。

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家庭場域社會工作及政府政策規劃建議供參,以期能對於年輕世代的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及兩類人口群有更明確的圖像。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demographic changes in Taiwan with low birth rate and aging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in families with adult children has been highly discussed. However, there is relatively fewer studies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in Taiwan.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ng adult children`s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This study is a secondary analysis conducted by using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RI2016/RCI2016” project. Vi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 total of 199 samples of young adult children aged 25 to 32 were obtained, including 100 only-child children and 99 non-only-child children.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d test,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Pearson`s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for the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Young adult children`s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shows moderate to high level; authoritative filial piety has moderate importance;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has higher recognition than authoritative filial piety.
2. Young adult children`s filial piety is cor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3.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between young adult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However, the pattern of intergenerational residence of the two populations shows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housework support.
4. Young adult children`s filial piet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shows a higher impact on relationship quality than authoritative filial piety. Also, filial piety of young adult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ubstantial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housework support and financial support)" and "emotional relationship quality (relationship quality)".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study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for social work and government policy planning in the family context. It is hoped that a clearer picture of the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nd two population groups,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can be obtained.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于若蓉(2018)。《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六年計畫(RCI2016)(C00320_3)【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320_3-1
于若蓉(2018)。《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六年計畫(RI2016)(C00320_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320_2-2
中央研究院家庭動態調查(2021)。《計畫簡介—背景、調查概述》。取自:https://psfd.sinica.edu.tw/V2/?page_id=368&lang=zh
內政部(2019)。〈108年第40週內政統計通報〉。取自:https://www.moi.gov.tw/cp.aspx?n=3910
內政部(2020)。〈109年內政統計年報〉。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s://www.moi.gov.tw/cl.aspx?n=4406
內政部(2022)。〈初婚者之年齡平均數〉。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aeFG0R2tHwmrDtITC%24JSaA%40%40
方鳳美(Mei Fong)(2017)。《獨生:中國最激進的社會工程實驗》。新北市:衛城出版。
王先棠(2004)。《台灣城市成年獨生子女:親子互動、人際關係、婚育觀念》。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drv42
王亞南(譯)(2001)。《獨生子女與獨生子女家庭(The single-child family)》(原作者:Toni Falbo)。中國:雲南教育出版社。
王波(2017)。《農村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養老意願及支持研究—以葫蘆島市建昌縣為例》。遼寧大學碩士論文,中國遼寧省。
王耕塬(2018)。《中小城市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研究—以運城市鹽湖區為例》。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中國山西省。
王淇(2016)。《當孝與工作成就在拔河—成年男性照顧者歷程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qa5zh
田育慈、江文賢(譯)(2016)。《解決關係焦慮: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理想關係藍圖》(原作者:Roberta M. Gilbert)。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伊慶春(2009)。〈回應「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87-197。
伊慶春、章英華(2008)。〈父系家庭的持續與變遷〉。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頁23-73。臺北市:群學。
伍海霞(2018)。〈城市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研究〉,《人口研究》,42(5),30-44。
宇佩秦(2019)。《中年子女孝道信念、孝道焦慮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37nxj
朱瑞玲、章英華(200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市:中研院經濟所。
何毓婷(2015)。《探討世代因素對於成年子女之奉養奉道影響》。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fevv23
利翠珊、張妤玥(2010)。〈代間照顧關係:台灣都會地區成年子女的質性訪談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99-124。
吳昶興(2021)。《大學生孝道信念、親子依附與生涯阻礙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54hg5
呂以榮、張誼方、曾秀雲、江亮演、鄭淑子(2018)。《老人與家庭:高齡與超高齡社會議題》。臺北市:雙葉書廊。
呂宜峰(2016)。《老年父母的孝道期待、落差與憂鬱反應》。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ja65s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臺北市:五南圖書。
宋健、黃菲(2011)。〈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與其父母的代際互動—與非獨生子女的比較研究〉。《人口研究》,35(3),3-16。
李明德(2006)。〈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家庭照護關係的論述〉。《榮總護理》,23(4),429-434。doi10.6142VGHN.23.4.429
李韋姍(2006)。《成年前期獨生子女的自我信念、人際信念與家庭信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8qwus
李曉彤、王雪玲、王大華、燕磊(2014)。〈青年子女的傳統孝觀念及其與早期父母教養行為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30(6),601-608。
肖富群、風笑天(2010)。〈我國獨生子女研究 30 年:兩種視角及其局限〉。《南京社會科學》,7,45-52。
卓馨怡、利翠珊(2008)。〈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滿意度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30),155-197。doi:10.6254/2008.30.155
宗蕊(2015)。《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養老意願與孝道觀念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碩士論文,中國上海市。
林子鏞、喬芷(2013)。〈父母需要子女的關心:探討台灣中老年人的代間關係與主觀經濟壓力之相關性研究〉。《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2(6),599-612。
林玉枝(2019)。《台灣Y世代未婚者家庭價值觀與擇偶偏好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h787c
林如萍(2012)。〈台灣家庭的代間關係與代間互動類型之變遷趨勢〉。伊慶春、章英華(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頁75-12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林如萍(2014)。〈疏離的世代?不同住世代之代際交換分析〉。陳午晴、汪建華(主編),《家庭與性別評論第5輯》,頁86-10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如萍、余佳玟(2018)。〈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成年子女提供父母及配偶的代間支持〉。「『當代家庭之議題與樣貌』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林如萍、黃秋華(2017)。〈三代之間:代間關係與中年生活福祉〉。《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9(3),381-414。
林遠澤(2017)。《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新北市:聯經出版。
林歐貴英、林雅婷、黃月美、丁周平、楊佩真、戴禹心、李榮生、錢啟方(譯)(2007)。《老年與家庭:理論與研究》(原作者:Blieszner, Rosemary、Bedford, Victoria Hilkevitch)。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1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六版):SPSS與R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柯寶絢(2003)。〈獨生子女全球化〉。《學前教育雜誌》,25(11),24-26。
洪莉竹、陳秉華(2005)。〈臺灣諮商人員對西方諮商與華人文化信念衝突的轉化經驗〉,《教育心理學報》,37(1),79-98。
胡幼慧(2004)。《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新北市:巨流圖書。
郁慧琳(2016)。《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的使用:媳婦照顧者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風笑天(2006)。〈從「依賴養老」到「獨立養老」— 獨生子女家庭養老觀念的重要轉變〉,《河北學刊》,26((3)),83-87。
風笑天(2007)。〈在職青年與父母的關係:獨生與非獨生子女的比較及相關因素分析〉。《江蘇社會科學》,(5),89-95。
風笑天(2020)。〈一個時代與兩代人的生命歷程:中國獨生子女研究40年(1980—2019)〉。《人文雜志》,2020(11),22-36。
原新(2004)。〈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支持—從人口學視角的分析〉,《人口研究》,28(5),48-54。
徐宏杰(2017)。《三位獨生子女實習諮商師原生家庭自我覺察歷程初探》。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xnyus
高木愛子(2015)。《誰與公婆同住?台灣與日本婚後居住安排的比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67thq
張宏哲、林昱宏、吳家慧、徐國強、陳心詠、鄭淑方(譯)(2019)。《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第四版)》(原作者:Ashford)。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志成(譯)(2008)。《少子化:我們社會的災難與危機》(原作者:Schirrmacher, Frank)。臺北市: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張沛綺(2013)。《大學生親職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xgeb4
張坤(2002)。《青少年對傳統孝道的態度及其與親子關係的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系,中國山東。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臺北市:東華。
教育部(2022)。〈核心家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79811&la=0&powerMode=0
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勞動部、內政部、財政部、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人事行政總處、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年-111年)〉。取自:https://www.mohw.gov.tw/dl-50525-78d92e2e-751d-4fe7-882b-047eb39a2657.html
曹惟純、葉光輝(2017)。〈從孝道外包到服務外購:以孝道雙元模型解讀臺灣家庭高齡照顧型態的當代演化〉。胡台麗、余舜德、周玉慧(主編),《跨‧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的視野》,頁389-407。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承德(2007)。《中年世代之代間支持、代間規範、代間矛盾與老年居住安排期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4m8pm
許哲翊(2019)。《成年早期子女的孝道價值觀、孝道焦慮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台北市。
郭子龍(2013)。《一個婚姻,三個家庭:已婚女性代間關係模式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cu7b4
郭永芳(2018)。〈獨生子女家庭養老研究綜述〉。《山東財經大學學報》,30((2)),105-110。
閆蕾妍(2019)。《流動中的孝道—基於豫中地區某打工家族內三代人的比較研究》。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中國上海市。
陳小英(2016)。《已婚女性對婆家與娘家的代間支持及情感關係-夫妻互動和孝道信念的作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wcxm4
陳小燕(2004)。《成年前期在學獨生子女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y93fe
陳自芳(2004)。〈獨生子女與父母關係的經濟學分析〉,《人文雜誌》,(5),113-119。
陳君碩(2010)。《未斷乳就哺乳?中國城市雙獨家庭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wxs92
陳信木(2016)。《我國家庭結構發展推計(106 年至 115 年)》。取自:國家發展委員會。https://www.ndc.gov.tw/nc_708_28179
陳素貞(2009)。《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家庭價值觀之研究—以臺北地區大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陳寅真、林如萍(2022)。〈已婚成年子女與父母的代間矛盾類型〉。《老年學研究》,(1),140-173。doi:10.29703/JGS.202201_(1).0005
陳晶磊(2015)。《「與獨生子女結婚」之偏好:性別與世代差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碧帆(2011)。《中年子女對老年父母的照顧規劃:孝道觀念與代間情感之影響》。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陳馨文(2016)。《幼兒園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7ek82
陸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觀念對幸福感的影響:一項親子對偶設計〉。《本土心理學研究》,(25),243-278。
傅從喜、林宏陽、謝佳宜、王潔媛、劉香蘭、陳昱志、楊璦如、陳君儀(2012)。《東亞的人口高齡化問題:21世紀的挑戰與政策發展》。臺北市:雙葉書廊。
彭懷真(2014)。《老年社會學》。新北市:揚智。
彭懷真(2015)。《家庭與家人關係》。臺北市:洪葉文化。
曾文星(2004)。《家庭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黃秀珠(2013)。《成人子女與其父母親代間關係之研究:以成人子女的觀點分析》。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嘉義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a66j5
黃玟瑄(2019)。《高中職獨生子女學生的父母依附關係對自尊之影響-以知覺父母期望為中介變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6aehu
黃秋華(2016)。〈中流砥柱: 嬰兒潮世代的家庭代間支持類型分析〉。《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7),50-66。
黃毓莉(2015)。《已婚獨生女之親代奉養經驗探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vraj2
黃瓊儀(2013)。《失能老人照顧與家庭代間關係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山學術組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e3j35
楊忠斌、曾雅瑛(2007)。〈台灣人口結構變遷的教育哲學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23-36。
楊國樞(1985)。〈現代社會的新孝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51-67。
楊國樞(2018)。〈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楊國樞(著),《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大九十週年校慶版】》,頁93-140。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原載楊國樞、余安邦(主編)(1993)。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頁87-142)。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楊國樞、葉光輝(2018)。〈孝道的心理學研究:理論、方法及發現〉。楊國樞(著),《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大九十週年校慶版】》,頁297-355。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原載高尚仁、楊中芳(主編)(1991)。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頁193-260)。台北:遠流出版社)。
楊國樞、葉光輝、黃囇莉(2018)。〈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楊國樞(著),《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大九十週年校慶版】》,頁214-295。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原載楊國樞、葉光輝、黃囇莉(1988)。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5期,171-227)。
葉光輝(2009a)。〈台灣民眾的代間交換行為:孝道觀點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31),97-141。
葉光輝(2009b)。〈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01-148。
葉至誠(2016)。《老年社會學》。臺北市:秀威經典。
廖姿婷(2006)。《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母親代間情感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采錞(2021)。《獨生子女:原生家庭結構、收入表現、婚姻穩定度》。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6ba7v
蔡容容(2013)。《獨生子女父母與離家子女的代間關聯經驗》。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5926d
衛福部(2017)。〈106老人狀況調查〉。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1767-113.html
鄭秀慧(2020)。《中年子女對父母的代間關係與代間支持》。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q3y5w
鄭惠如(2011)。《代間衝突對成年子女之奉養態度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9yn54
魯慧中、鄭保志(2012)。〈孝道的認同與實踐-以「成年兒子與父母同住決策」為分析對象〉。《人口學刊》,(45),111-154。doi:10.6191/jps.2012.12
簡伯任(2016)。《不同世代居住歷程與演變分析》。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3372v
簡春安、鄒平儀(2016)。《社會工作研究法》。高雄市:巨流圖書。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doi:10.6676/TS.2014.27.97
顏鈺杰(2021)。《探討代間關係及孝道信念對中間世代自評福祉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g2vxw
魏君玫(2004)。《台灣家庭的親子關係模式:以代間居住安排及代間財富流動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4e47n
羅宏茂(2019)。《三代同堂家庭代間關係與代間共親職之相關性研究-以新竹縣、市國小學童家長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pwa94

貳、外文部分
Bai, X. (201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quality scale for aging Chinese parents. The Gerontologist, 58(6), e338-e348.
Birditt, K. S., Tighe, L. A., Fingerman, K. L., & Zarit, S. H. (2012).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quality across three generations.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67(5), 627-638.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21). Title of post [Country Comparisons- Total-fertility-rat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ia.gov/the-world-factbook/field/total-fertility-rate/country-comparison
Chang, Y. P., & Schneider, J. K. (2010).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nursing home placement among Chinese family caregivers. 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46(2), 108-118.
Cheung, C. K., Kwan, A. Y. H., & Ng, S. H. (2006). Impacts of filial piety on preference for kinship versus public care.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4(5), 617-634.
Du, B. f. (2012). Population Policy and One-Child Family Risk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1(1), 10-17.
Falbo, T. (1977). The only child: A review.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3:47–61.
Field, A. (2013). Discovering statistics using IBM SPSS statistics. sage.
Furstenberg Jr, F. F., Kennedy, S., McLoyd, V. C., Rumbaut, R. G., & Settersten Jr, R. A. (2004). Growing up is harder to do. Contexts, 3(3), 33-41.
Gans, D., & Silverstein, M. (2006). Norms of filial responsibility for aging parents across time and gener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4), 961-976.
Gui, T., & Koropeckyj-Cox, T. (2016). “I Am the Only Child of my Parents:” Perspectives on Future Elder Care for Parents among Chinese only-Children Living oversea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31(3), 255-275.
Hamilton, G. G. (1990). Patriarchy, patrimonialism, and filial piety: A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Western Europ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77-104.
Hamon, R. R., & Blieszner, R. (1990). Filial responsibility expectations among adult child–older parent pair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5(3), P110-P112.
Hu, K. W. (2001). Family values, resources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in Taiwan. Taipei, Taiwan: Academia Sinica.
Huang, S., Thang, L. L., & Toyota, M. (2012). Transnational mobilities for care: rethinking the dynamics of care in Asia. Global Networks, 12(2), 129-134.
Izuhara, M. (Ed.). (2010). Ageing and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Family reciprocity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Policy Press.
Jiang, Q., & Sánchez-Barricarte, J. J. (2011). The 4-2-1 family structure in China: a survival analysis based on life tables. 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 8(2), 119.
Korabik, K., Lero, D. S., & Whitehead, D. L. (Eds.). (2011). Handbook of work-family integr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best practices. Academic Press.
Lang, F. R., & Schütze, Y. (2002). Adult children’s supportive behaviors and older par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4), 661-680.
Levinson, D. J. (1986). A conception of adult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1), 3-13.
Lin, J. P., & Yi, C. C. (2011) Filial norms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to aging parents in China and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 109–120.
Lin, J. P., & Yi, C. C. (201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8(3), 297-315.
Mancini, J. A. (1989). Family gerontology and the study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ging parents and adult children, 3-12.
Maree, J. G. (2021).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of Erik Erikson: critical overview.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91(7-8), 1107-1121.
McCrindle, M., & Wolfinger, E. (2009). The ABC of XYZ: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generations. The ABC of XYZ.
Monette, D., Sullivan, T., & DeJong, C. (2013).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A tool for the human services. Boston: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Pew Research Center (2019). Millennial life: How young adulthood today compares with prior gener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ewresearch.org/social-trends/2019/02/14/millennial-life-how-young-adulthood-today-compares-with-prior-generations-2/
Roberts, R. E., & Bengtson, V. L. (1990). Is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a unidimensional construct? A second test of a formal model.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5(1), S12-S20.
Roberts, R. E., Richards, L. N., & Bengtson, V. (1991).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in families: Untangling the ties that bind.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16(1-2), 11-46.
Rossi, A. S., & Rossi, P. H. (1990, 2018). Of Human Bonding: Parent Child Relations Across the Life Course. New York: A. de Gruyter.
Takagi, E., & Silverstein, M. (2006). Intergenerational coresidence of the Japanese elderly: Are cultural norms proactive or reactive?. Research on Aging, 28(4), 473-492.
Tao, H. L. (2014). Why do women interact with their parents more often than men?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vs. the biological effect.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1(3), 350-360.
Yeh, K. H. (2003). The beneficial and harmful effects of filial piety: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In: K. S. Yang, K. K. Hwang, P. B. Pederson & I. Daibo, eds.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pp. 67–82. ABC-CLIO.
Yeh, K. H. , & Bedford, O. (2003). A test of the dual filial piety model.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6(3), 215-228.
Yeh, K. H., Yi, C. C., Tsao, W. C., & Wan, P. S. (2013). Filial p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Hong Kong, and China.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8(3), 277-296.
Zhong, M. (2005). The only child declaration: A content analysis of published stories by China’s only childre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14(1), 9-2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7264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264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謝美娥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韶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 Shao-Y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許韶芸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 Shao-Yun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ug-2022 18:33:01 (UTC+8)-
dc.date.available 1-Aug-2022 18:33:0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ug-2022 18:33:0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264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27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工作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264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面對臺灣少子化、高齡化的人口變化,家庭中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關係深受討論,然而在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相關比較上較為欠缺臺灣研究,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年輕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關係,並比較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差異。

本研究為次級分析,使用「華人家庭動態調查資料」(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PSFD)第十六年計畫,並採「傾向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共取得25歲至32歲的年輕成年子女199位,包含獨生子女樣本100位與非獨生子女99位,並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積差相關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年輕成年子女相互性孝道屬於中間偏高,權威性孝道屬於中度重視,相互性孝道認同高於權威性孝道。
二、年輕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代間關係品質具相關性。
三、年輕成年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皆不具差異性,但兩類人口群代間居住型態對勞務支持具差異性。
四、年輕成年子女孝道信念對關係品質具顯著影響且相互性孝道對關係品質之影響力皆高於權威性孝道,另年輕成年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孝道信念對「實質性代間支持」及「情感性關係品質」皆無顯著差異性。

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家庭場域社會工作及政府政策規劃建議供參,以期能對於年輕世代的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及兩類人口群有更明確的圖像。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demographic changes in Taiwan with low birth rate and aging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in families with adult children has been highly discussed. However, there is relatively fewer studies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in Taiwan.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ng adult children`s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This study is a secondary analysis conducted by using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RI2016/RCI2016” project. Vi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 total of 199 samples of young adult children aged 25 to 32 were obtained, including 100 only-child children and 99 non-only-child children.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d test,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Pearson`s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for the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Young adult children`s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shows moderate to high level; authoritative filial piety has moderate importance;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has higher recognition than authoritative filial piety.
2. Young adult children`s filial piety is cor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3.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between young adult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However, the pattern of intergenerational residence of the two populations shows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housework support.
4. Young adult children`s filial piet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shows a higher impact on relationship quality than authoritative filial piety. Also, filial piety of young adult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ubstantial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housework support and financial support)" and "emotional relationship quality (relationship quality)".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study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for social work and government policy planning in the family context. It is hoped that a clearer picture of the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nd two population groups,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children, can be obtained.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8
第一節 研究動機 8
第二節 研究背景 10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獨生子女的圖像 15
壹、 獨生子女之定義與人口特性 16
貳、 獨生子女特性與其父母關係及責任 17
參、 獨生子女之相關研究 20
第二節 代間關係與支持 22
壹、 世代樣態與成年初期階段脈絡 22
貳、 代代相傳的責任與情感 24
參、 代間關係的意涵與概念 25
肆、 代間連帶理論(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theory) 26
伍、 代間關係中的代間支持 30
陸、 代間支持與獨生子女 34
第三節 孝道信念 36
壹、 孝道的起源與內涵 36
貳、 東方新舊孝道的轉變 37
參、 西方文化孝道的脈絡 40
肆、 雙元孝道模型(Dual filial piety model) 41
伍、 孝道信念與獨生子女 43
第四節 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的相關連結與研究 45
壹、 東西方觀點下的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探討 45
貳、 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相關研究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及研究假設 49
第二節 研究樣本與資料來源 51
第三節 研究變項 52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8
第一節 描述性分析 58
第二節 雙變項分析 64
第三節 迴歸分析 7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87
第二節 實務建議 9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8
參考文獻 100
附錄 113
zh_TW
dc.format.extent 437588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264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孝道信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代間支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年輕成年子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獨生子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ilial pie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Young adult childre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nly-childen_US
dc.title (題名) 年輕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代間支持關係—成年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比較zh_TW
dc.title (題名) Young adult children’s filial piety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relationships: A comparison of adult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于若蓉(2018)。《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六年計畫(RCI2016)(C00320_3)【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320_3-1
于若蓉(2018)。《家庭動態資料庫的建立:第十六年計畫(RI2016)(C00320_2)【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320_2-2
中央研究院家庭動態調查(2021)。《計畫簡介—背景、調查概述》。取自:https://psfd.sinica.edu.tw/V2/?page_id=368&lang=zh
內政部(2019)。〈108年第40週內政統計通報〉。取自:https://www.moi.gov.tw/cp.aspx?n=3910
內政部(2020)。〈109年內政統計年報〉。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s://www.moi.gov.tw/cl.aspx?n=4406
內政部(2022)。〈初婚者之年齡平均數〉。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aeFG0R2tHwmrDtITC%24JSaA%40%40
方鳳美(Mei Fong)(2017)。《獨生:中國最激進的社會工程實驗》。新北市:衛城出版。
王先棠(2004)。《台灣城市成年獨生子女:親子互動、人際關係、婚育觀念》。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drv42
王亞南(譯)(2001)。《獨生子女與獨生子女家庭(The single-child family)》(原作者:Toni Falbo)。中國:雲南教育出版社。
王波(2017)。《農村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養老意願及支持研究—以葫蘆島市建昌縣為例》。遼寧大學碩士論文,中國遼寧省。
王耕塬(2018)。《中小城市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研究—以運城市鹽湖區為例》。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中國山西省。
王淇(2016)。《當孝與工作成就在拔河—成年男性照顧者歷程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aqa5zh
田育慈、江文賢(譯)(2016)。《解決關係焦慮: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理想關係藍圖》(原作者:Roberta M. Gilbert)。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伊慶春(2009)。〈回應「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87-197。
伊慶春、章英華(2008)。〈父系家庭的持續與變遷〉。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頁23-73。臺北市:群學。
伍海霞(2018)。〈城市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研究〉,《人口研究》,42(5),30-44。
宇佩秦(2019)。《中年子女孝道信念、孝道焦慮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37nxj
朱瑞玲、章英華(200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市:中研院經濟所。
何毓婷(2015)。《探討世代因素對於成年子女之奉養奉道影響》。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fevv23
利翠珊、張妤玥(2010)。〈代間照顧關係:台灣都會地區成年子女的質性訪談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99-124。
吳昶興(2021)。《大學生孝道信念、親子依附與生涯阻礙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54hg5
呂以榮、張誼方、曾秀雲、江亮演、鄭淑子(2018)。《老人與家庭:高齡與超高齡社會議題》。臺北市:雙葉書廊。
呂宜峰(2016)。《老年父母的孝道期待、落差與憂鬱反應》。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ja65s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臺北市:五南圖書。
宋健、黃菲(2011)。〈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與其父母的代際互動—與非獨生子女的比較研究〉。《人口研究》,35(3),3-16。
李明德(2006)。〈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家庭照護關係的論述〉。《榮總護理》,23(4),429-434。doi10.6142VGHN.23.4.429
李韋姍(2006)。《成年前期獨生子女的自我信念、人際信念與家庭信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8qwus
李曉彤、王雪玲、王大華、燕磊(2014)。〈青年子女的傳統孝觀念及其與早期父母教養行為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30(6),601-608。
肖富群、風笑天(2010)。〈我國獨生子女研究 30 年:兩種視角及其局限〉。《南京社會科學》,7,45-52。
卓馨怡、利翠珊(2008)。〈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滿意度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30),155-197。doi:10.6254/2008.30.155
宗蕊(2015)。《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養老意願與孝道觀念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碩士論文,中國上海市。
林子鏞、喬芷(2013)。〈父母需要子女的關心:探討台灣中老年人的代間關係與主觀經濟壓力之相關性研究〉。《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2(6),599-612。
林玉枝(2019)。《台灣Y世代未婚者家庭價值觀與擇偶偏好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h787c
林如萍(2012)。〈台灣家庭的代間關係與代間互動類型之變遷趨勢〉。伊慶春、章英華(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頁75-12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林如萍(2014)。〈疏離的世代?不同住世代之代際交換分析〉。陳午晴、汪建華(主編),《家庭與性別評論第5輯》,頁86-10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如萍、余佳玟(2018)。〈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成年子女提供父母及配偶的代間支持〉。「『當代家庭之議題與樣貌』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林如萍、黃秋華(2017)。〈三代之間:代間關係與中年生活福祉〉。《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9(3),381-414。
林遠澤(2017)。《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新北市:聯經出版。
林歐貴英、林雅婷、黃月美、丁周平、楊佩真、戴禹心、李榮生、錢啟方(譯)(2007)。《老年與家庭:理論與研究》(原作者:Blieszner, Rosemary、Bedford, Victoria Hilkevitch)。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1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六版):SPSS與R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柯寶絢(2003)。〈獨生子女全球化〉。《學前教育雜誌》,25(11),24-26。
洪莉竹、陳秉華(2005)。〈臺灣諮商人員對西方諮商與華人文化信念衝突的轉化經驗〉,《教育心理學報》,37(1),79-98。
胡幼慧(2004)。《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新北市:巨流圖書。
郁慧琳(2016)。《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的使用:媳婦照顧者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風笑天(2006)。〈從「依賴養老」到「獨立養老」— 獨生子女家庭養老觀念的重要轉變〉,《河北學刊》,26((3)),83-87。
風笑天(2007)。〈在職青年與父母的關係:獨生與非獨生子女的比較及相關因素分析〉。《江蘇社會科學》,(5),89-95。
風笑天(2020)。〈一個時代與兩代人的生命歷程:中國獨生子女研究40年(1980—2019)〉。《人文雜志》,2020(11),22-36。
原新(2004)。〈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支持—從人口學視角的分析〉,《人口研究》,28(5),48-54。
徐宏杰(2017)。《三位獨生子女實習諮商師原生家庭自我覺察歷程初探》。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xnyus
高木愛子(2015)。《誰與公婆同住?台灣與日本婚後居住安排的比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67thq
張宏哲、林昱宏、吳家慧、徐國強、陳心詠、鄭淑方(譯)(2019)。《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第四版)》(原作者:Ashford)。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志成(譯)(2008)。《少子化:我們社會的災難與危機》(原作者:Schirrmacher, Frank)。臺北市: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張沛綺(2013)。《大學生親職化、孝道信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xgeb4
張坤(2002)。《青少年對傳統孝道的態度及其與親子關係的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系,中國山東。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臺北市:東華。
教育部(2022)。〈核心家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79811&la=0&powerMode=0
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勞動部、內政部、財政部、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人事行政總處、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年-111年)〉。取自:https://www.mohw.gov.tw/dl-50525-78d92e2e-751d-4fe7-882b-047eb39a2657.html
曹惟純、葉光輝(2017)。〈從孝道外包到服務外購:以孝道雙元模型解讀臺灣家庭高齡照顧型態的當代演化〉。胡台麗、余舜德、周玉慧(主編),《跨‧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的視野》,頁389-407。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承德(2007)。《中年世代之代間支持、代間規範、代間矛盾與老年居住安排期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k4m8pm
許哲翊(2019)。《成年早期子女的孝道價值觀、孝道焦慮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輔導與諮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台北市。
郭子龍(2013)。《一個婚姻,三個家庭:已婚女性代間關係模式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8cu7b4
郭永芳(2018)。〈獨生子女家庭養老研究綜述〉。《山東財經大學學報》,30((2)),105-110。
閆蕾妍(2019)。《流動中的孝道—基於豫中地區某打工家族內三代人的比較研究》。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中國上海市。
陳小英(2016)。《已婚女性對婆家與娘家的代間支持及情感關係-夫妻互動和孝道信念的作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wcxm4
陳小燕(2004)。《成年前期在學獨生子女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y93fe
陳自芳(2004)。〈獨生子女與父母關係的經濟學分析〉,《人文雜誌》,(5),113-119。
陳君碩(2010)。《未斷乳就哺乳?中國城市雙獨家庭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wxs92
陳信木(2016)。《我國家庭結構發展推計(106 年至 115 年)》。取自:國家發展委員會。https://www.ndc.gov.tw/nc_708_28179
陳素貞(2009)。《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家庭價值觀之研究—以臺北地區大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陳寅真、林如萍(2022)。〈已婚成年子女與父母的代間矛盾類型〉。《老年學研究》,(1),140-173。doi:10.29703/JGS.202201_(1).0005
陳晶磊(2015)。《「與獨生子女結婚」之偏好:性別與世代差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碧帆(2011)。《中年子女對老年父母的照顧規劃:孝道觀念與代間情感之影響》。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陳馨文(2016)。《幼兒園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7ek82
陸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觀念對幸福感的影響:一項親子對偶設計〉。《本土心理學研究》,(25),243-278。
傅從喜、林宏陽、謝佳宜、王潔媛、劉香蘭、陳昱志、楊璦如、陳君儀(2012)。《東亞的人口高齡化問題:21世紀的挑戰與政策發展》。臺北市:雙葉書廊。
彭懷真(2014)。《老年社會學》。新北市:揚智。
彭懷真(2015)。《家庭與家人關係》。臺北市:洪葉文化。
曾文星(2004)。《家庭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黃秀珠(2013)。《成人子女與其父母親代間關係之研究:以成人子女的觀點分析》。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嘉義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wa66j5
黃玟瑄(2019)。《高中職獨生子女學生的父母依附關係對自尊之影響-以知覺父母期望為中介變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6aehu
黃秋華(2016)。〈中流砥柱: 嬰兒潮世代的家庭代間支持類型分析〉。《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7),50-66。
黃毓莉(2015)。《已婚獨生女之親代奉養經驗探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xvraj2
黃瓊儀(2013)。《失能老人照顧與家庭代間關係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山學術組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e3j35
楊忠斌、曾雅瑛(2007)。〈台灣人口結構變遷的教育哲學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23-36。
楊國樞(1985)。〈現代社會的新孝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51-67。
楊國樞(2018)。〈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楊國樞(著),《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大九十週年校慶版】》,頁93-140。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原載楊國樞、余安邦(主編)(1993)。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頁87-142)。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楊國樞、葉光輝(2018)。〈孝道的心理學研究:理論、方法及發現〉。楊國樞(著),《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大九十週年校慶版】》,頁297-355。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原載高尚仁、楊中芳(主編)(1991)。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頁193-260)。台北:遠流出版社)。
楊國樞、葉光輝、黃囇莉(2018)。〈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楊國樞(著),《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大九十週年校慶版】》,頁214-295。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原載楊國樞、葉光輝、黃囇莉(1988)。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5期,171-227)。
葉光輝(2009a)。〈台灣民眾的代間交換行為:孝道觀點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31),97-141。
葉光輝(2009b)。〈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01-148。
葉至誠(2016)。《老年社會學》。臺北市:秀威經典。
廖姿婷(2006)。《成年子女孝道信念與母親代間情感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采錞(2021)。《獨生子女:原生家庭結構、收入表現、婚姻穩定度》。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6ba7v
蔡容容(2013)。《獨生子女父母與離家子女的代間關聯經驗》。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5926d
衛福部(2017)。〈106老人狀況調查〉。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1767-113.html
鄭秀慧(2020)。《中年子女對父母的代間關係與代間支持》。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q3y5w
鄭惠如(2011)。《代間衝突對成年子女之奉養態度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9yn54
魯慧中、鄭保志(2012)。〈孝道的認同與實踐-以「成年兒子與父母同住決策」為分析對象〉。《人口學刊》,(45),111-154。doi:10.6191/jps.2012.12
簡伯任(2016)。《不同世代居住歷程與演變分析》。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3372v
簡春安、鄒平儀(2016)。《社會工作研究法》。高雄市:巨流圖書。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doi:10.6676/TS.2014.27.97
顏鈺杰(2021)。《探討代間關係及孝道信念對中間世代自評福祉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g2vxw
魏君玫(2004)。《台灣家庭的親子關係模式:以代間居住安排及代間財富流動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4e47n
羅宏茂(2019)。《三代同堂家庭代間關係與代間共親職之相關性研究-以新竹縣、市國小學童家長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pwa94

貳、外文部分
Bai, X. (201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quality scale for aging Chinese parents. The Gerontologist, 58(6), e338-e348.
Birditt, K. S., Tighe, L. A., Fingerman, K. L., & Zarit, S. H. (2012).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quality across three generations.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67(5), 627-638.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21). Title of post [Country Comparisons- Total-fertility-rat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ia.gov/the-world-factbook/field/total-fertility-rate/country-comparison
Chang, Y. P., & Schneider, J. K. (2010).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nursing home placement among Chinese family caregivers. 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46(2), 108-118.
Cheung, C. K., Kwan, A. Y. H., & Ng, S. H. (2006). Impacts of filial piety on preference for kinship versus public care.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4(5), 617-634.
Du, B. f. (2012). Population Policy and One-Child Family Risk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1(1), 10-17.
Falbo, T. (1977). The only child: A review.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3:47–61.
Field, A. (2013). Discovering statistics using IBM SPSS statistics. sage.
Furstenberg Jr, F. F., Kennedy, S., McLoyd, V. C., Rumbaut, R. G., & Settersten Jr, R. A. (2004). Growing up is harder to do. Contexts, 3(3), 33-41.
Gans, D., & Silverstein, M. (2006). Norms of filial responsibility for aging parents across time and gener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4), 961-976.
Gui, T., & Koropeckyj-Cox, T. (2016). “I Am the Only Child of my Parents:” Perspectives on Future Elder Care for Parents among Chinese only-Children Living oversea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31(3), 255-275.
Hamilton, G. G. (1990). Patriarchy, patrimonialism, and filial piety: A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Western Europ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77-104.
Hamon, R. R., & Blieszner, R. (1990). Filial responsibility expectations among adult child–older parent pair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5(3), P110-P112.
Hu, K. W. (2001). Family values, resources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in Taiwan. Taipei, Taiwan: Academia Sinica.
Huang, S., Thang, L. L., & Toyota, M. (2012). Transnational mobilities for care: rethinking the dynamics of care in Asia. Global Networks, 12(2), 129-134.
Izuhara, M. (Ed.). (2010). Ageing and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Family reciprocity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Policy Press.
Jiang, Q., & Sánchez-Barricarte, J. J. (2011). The 4-2-1 family structure in China: a survival analysis based on life tables. 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 8(2), 119.
Korabik, K., Lero, D. S., & Whitehead, D. L. (Eds.). (2011). Handbook of work-family integr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best practices. Academic Press.
Lang, F. R., & Schütze, Y. (2002). Adult children’s supportive behaviors and older par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4), 661-680.
Levinson, D. J. (1986). A conception of adult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1), 3-13.
Lin, J. P., & Yi, C. C. (2011) Filial norms 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to aging parents in China and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 109–120.
Lin, J. P., & Yi, C. C. (201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8(3), 297-315.
Mancini, J. A. (1989). Family gerontology and the study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ging parents and adult children, 3-12.
Maree, J. G. (2021). The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of Erik Erikson: critical overview.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91(7-8), 1107-1121.
McCrindle, M., & Wolfinger, E. (2009). The ABC of XYZ: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generations. The ABC of XYZ.
Monette, D., Sullivan, T., & DeJong, C. (2013).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A tool for the human services. Boston: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Pew Research Center (2019). Millennial life: How young adulthood today compares with prior gener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ewresearch.org/social-trends/2019/02/14/millennial-life-how-young-adulthood-today-compares-with-prior-generations-2/
Roberts, R. E., & Bengtson, V. L. (1990). Is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a unidimensional construct? A second test of a formal model.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5(1), S12-S20.
Roberts, R. E., Richards, L. N., & Bengtson, V. (1991).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in families: Untangling the ties that bind.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16(1-2), 11-46.
Rossi, A. S., & Rossi, P. H. (1990, 2018). Of Human Bonding: Parent Child Relations Across the Life Course. New York: A. de Gruyter.
Takagi, E., & Silverstein, M. (2006). Intergenerational coresidence of the Japanese elderly: Are cultural norms proactive or reactive?. Research on Aging, 28(4), 473-492.
Tao, H. L. (2014). Why do women interact with their parents more often than men?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vs. the biological effect.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1(3), 350-360.
Yeh, K. H. (2003). The beneficial and harmful effects of filial piety: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In: K. S. Yang, K. K. Hwang, P. B. Pederson & I. Daibo, eds.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pp. 67–82. ABC-CLIO.
Yeh, K. H. , & Bedford, O. (2003). A test of the dual filial piety model.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6(3), 215-228.
Yeh, K. H., Yi, C. C., Tsao, W. C., & Wan, P. S. (2013). Filial p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Hong Kong, and China.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8(3), 277-296.
Zhong, M. (2005). The only child declaration: A content analysis of published stories by China’s only childre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14(1), 9-27.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035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