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中央銀行的職能變革觀察其職能界限—兼論回應危機之參考準則
Observing the Boundaries of Central Banks’ Missions and Roles from Their Functional Changes—with A Focus on the Guidelines for Central Banks’ Responses to Crises
作者 陳巧曼
Chen, Ciao-Man
貢獻者 臧正運
Tsang, Cheng-Yun
陳巧曼
Chen, Ciao-Man
關鍵詞 中央銀行
臺灣央行
聯準會
職能變革
職能擴張
全球金融危機
COVID-19危機
最後貸款者
最後造市者
最後購買者
信用配置者
Central Bank
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ederal Reserve
Change of Functions
Expansion of Functions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OVID-19 Crisis
Lender of Last Resort
Market Maker of Last Resort
Buyer of Last Resort
Allocators of Credit
日期 2022
摘要 由於COVID-19危機後,全球經濟成長率大幅下降,為此中央銀行購債的規模更大、速度更快並採行過去未曾實施過的措施,其職能變革又擴張至另一層次。本文總體地觀察中央銀行於歷史的洪流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職能範圍,從其起源論起至其於2020年COVID-19危機時的轉變,嘗試界定中央銀行職能的界限並提出其回應危機的參考準則,最後,以我國中央銀行為核心進行前述框架為基礎之分析。 中央銀行最初係作為政府的銀行,爾後,其經歷金本位制度的盛行、兩次世界大戰、大通膨時期與大溫和時期後,其作為最後貸款者之角色大致定型,且當時多認為透過確保物價穩定即可同步維持金融穩定,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打破此一看法。中央銀行為回應全球金融危機時實施許多過去所未採行的職能,包括量化寬鬆、新增融通工具及負利率政策等,並且於危機後進行一系列的監理改革,將金融穩定納入其政策目標之中;而於2020年COVID-19危機時,中央銀行所採取之行動不僅規模擴大,甚至提供信用給中小企業。本文希冀透過分析中央銀行於最近兩次危機時的職能擴張及所生之副作用,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判斷基準界定中央銀行職能的界限,並提出其回應危機時應參考之準則與要點。 由於我國之金融體系結構、市場大小與貨幣的強勢程度與大國相異,且所採行之回應危機的舉措亦不同於主要之中央銀行,職能擴張的範圍較窄,因此不宜直接適用前述總體的分析與參考準則。據此,本文針對我國中央銀行之職能變革進行辨析,並提出適用於我國中央銀行之準則與要點,希冀能作為其面對下一次危機時的參考。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negatively affected global economic growth, central banks’ responses to the crisis have been extraordinary in speed, size, and scope. That means central banks’ functional changes have expanded to another level. This thesis observes central banks’ missions and roles from then to now, and tries to discuss central banks’ transformations and define the boundaries of their functions. This thesis, then, proposes possible guidelines for central banks to tackle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m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above framework, this thesis also conducts a case study of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BC). The story of central banking evolves along the line of acting as the government’s bank, then adapting with the gold standard, two world wars, the Great Inflation, and the Great Moderation. That is when 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as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has taken shape. At that time, people believed price stability would foster financial stability. Howev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GFC) compromises this belief in 2008. To lighten the damages caused by the GFC, central banks performed a lot of initiatives, including Quantitative Easing (QE), new financing facilities, and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The GFC not only triggered a series of regulatory reforms but also prompted central banks to reconsider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their respective roles in safeguarding it. During the COVID-19 crisis, central banks scaled up their operations and even extended credit directly to Small-and-Medium Business (SMEs). In short, the powers of central banks have expanded substantially after 2020. After exploring the changes in central banks’ functions and identifying the side effects of those changes in the last two crises,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boundaries of central banks’ missions and roles with different standards. At last, since Taiwan’s financial system structure, market size, and currency strength are different from larg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measures adopted by the CBC were not the same as those of major central banks in the two crises. In other words, the expansions of CBC’s functions were narrower than major central banks in developed economies, and therefore the CBC cannot directly apply the abovementioned guidelines this thesis highlights. Therefore, through analyzing the CBC’s missions and objectives, this thesis concludes and suggests prospects for the CBC to weather the next crisis shall it come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8651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651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臧正運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sang, Cheng-Yu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巧曼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Ciao-M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巧曼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Ciao-Man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8651009en_US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8651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由於COVID-19危機後,全球經濟成長率大幅下降,為此中央銀行購債的規模更大、速度更快並採行過去未曾實施過的措施,其職能變革又擴張至另一層次。本文總體地觀察中央銀行於歷史的洪流中所扮演的角色與職能範圍,從其起源論起至其於2020年COVID-19危機時的轉變,嘗試界定中央銀行職能的界限並提出其回應危機的參考準則,最後,以我國中央銀行為核心進行前述框架為基礎之分析。 中央銀行最初係作為政府的銀行,爾後,其經歷金本位制度的盛行、兩次世界大戰、大通膨時期與大溫和時期後,其作為最後貸款者之角色大致定型,且當時多認為透過確保物價穩定即可同步維持金融穩定,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打破此一看法。中央銀行為回應全球金融危機時實施許多過去所未採行的職能,包括量化寬鬆、新增融通工具及負利率政策等,並且於危機後進行一系列的監理改革,將金融穩定納入其政策目標之中;而於2020年COVID-19危機時,中央銀行所採取之行動不僅規模擴大,甚至提供信用給中小企業。本文希冀透過分析中央銀行於最近兩次危機時的職能擴張及所生之副作用,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判斷基準界定中央銀行職能的界限,並提出其回應危機時應參考之準則與要點。 由於我國之金融體系結構、市場大小與貨幣的強勢程度與大國相異,且所採行之回應危機的舉措亦不同於主要之中央銀行,職能擴張的範圍較窄,因此不宜直接適用前述總體的分析與參考準則。據此,本文針對我國中央銀行之職能變革進行辨析,並提出適用於我國中央銀行之準則與要點,希冀能作為其面對下一次危機時的參考。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negatively affected global economic growth, central banks’ responses to the crisis have been extraordinary in speed, size, and scope. That means central banks’ functional changes have expanded to another level. This thesis observes central banks’ missions and roles from then to now, and tries to discuss central banks’ transformations and define the boundaries of their functions. This thesis, then, proposes possible guidelines for central banks to tackle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m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above framework, this thesis also conducts a case study of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BC). The story of central banking evolves along the line of acting as the government’s bank, then adapting with the gold standard, two world wars, the Great Inflation, and the Great Moderation. That is when the role of central banks as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has taken shape. At that time, people believed price stability would foster financial stability. Howev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GFC) compromises this belief in 2008. To lighten the damages caused by the GFC, central banks performed a lot of initiatives, including Quantitative Easing (QE), new financing facilities, and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The GFC not only triggered a series of regulatory reforms but also prompted central banks to reconsider the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their respective roles in safeguarding it. During the COVID-19 crisis, central banks scaled up their operations and even extended credit directly to Small-and-Medium Business (SMEs). In short, the powers of central banks have expanded substantially after 2020. After exploring the changes in central banks’ functions and identifying the side effects of those changes in the last two crises,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boundaries of central banks’ missions and roles with different standards. At last, since Taiwan’s financial system structure, market size, and currency strength are different from larg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measures adopted by the CBC were not the same as those of major central banks in the two crises. In other words, the expansions of CBC’s functions were narrower than major central banks in developed economies, and therefore the CBC cannot directly apply the abovementioned guidelines this thesis highlights. Therefore, through analyzing the CBC’s missions and objectives, this thesis concludes and suggests prospects for the CBC to weather the next crisis shall it comes.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中央銀行之角色定位 5 第一節 前言 5 第二節 中央銀行之起源 5 第一項 作為政府的銀行 6 第二項 作為銀行的銀行、最後貸款者 7 第三節 金本位制下的中央銀行 8 第一項 金本位制度的盛行 8 第一款 金本位制度之介紹 8 第二款 中央銀行扮演的角色 9 第二項 實質票據學說的流行 10 第一款 實質票據學說之介紹 10 第二款 對於中央銀行的影響 11 第四節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中央銀行 11 第一項 恢復修正後的金本位制度 12 第二項 經濟大蕭條 13 第五節 戰後初期的中央銀行 15 第一項 政府控制的數十年 15 第二項 布列敦森林體系的建立 17 第六節 大通膨時期的中央銀行 17 第一項 大通膨時期的肇因 17 第二項 中央銀行的作為 18 第七節 大溫和時期的中央銀行 19 第一項 放棄貨幣目標制 19 第二項 完美的貨幣政策框架 20 第一款 物價穩定為中央銀行之法定目標 20 第二款 中央銀行須具高度獨立性 20 第三款 中央銀行須具有效的透明性與權責性 21 第三項 激烈競爭的市場 22 第八節 小結 23 第三章 中央銀行之政策目標及職能 25 第一節 前言 25 第二節 中央銀行之政策目標 26 第一項 維持物價穩定 27 第二項 充分就業 28 第三項 促進經濟成長 30 第四項 納入金融穩定 31 第三節 政策目標間之衝突 32 第一項 政策目標間的兩難 32 第一款 物價穩定與經濟成長、充分就業的矛盾 32 第二款 對內與對外幣值穩定難以兼顧 33 第三款 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的關係不穩定 35 第二項 政策目標之抉擇 36 第一款 層級任務授權 37 第二款 雙重任務授權 37 第三款 小結 38 第四節 中央銀行的職能 39 第一項 「職能」之定義 39 第二項 通貨的發行 41 第三項 制定及執行貨幣政策 42 第一款 貨幣政策架構 42 第二款 貨幣政策工具 49 第四項 外匯操作與管理 55 第一款 外匯業務的操作 56 第二款 持有及管理外匯存底 57 第五項 金融監理 58 第一款 區辨個體審慎監理與總體審慎監理 59 第二款 促進個別金融機構的穩健(個體審慎監理) 61 第三款 控制系統風險(總體審慎監理) 62 第六項 管理支付系統 66 第一款 監理責任(Supervisory Responsibilities) 67 第二款 營運責任(Oper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67 第五節 小結 69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機:中央銀行職能擴張 71 第一節 前言 71 第二節 全球金融危機之概要 72 第三節 中央銀行回應全球金融危機之手段 77 第一項 大幅降息 78 第二項 實施量化寬鬆 79 第三項 新增融通機制 84 第四項 救助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92 第五項 採行負利率政策 96 第六項 發布前瞻指引 98 第七項 操作外匯業務 98 第一款 小型開放經濟體之外匯干預 98 第二款 與外國中央銀行進行換匯交易 99 第八項 小結 100 第四節 危機後與中央銀行有關的監理改革 104 第一項 賦予中央銀行監理系統風險之責 104 第一款 美國之監理改革(US Regulatory Reform) 105 第二款 歐元區之監理改革(Euro Area Regulatory Reform) 106 第三款 英國之監理改革(UK Regulatory Reform) 108 第四款 小結 109 第二項 限制中央銀行緊急貸款之權 110 第一款 《聯邦準備法》第13條第3款下之緊急貸款權 111 第二款 《華爾街改革法》對第13條第3款的改變 112 第三款 聯準會實施《華爾街改革法》所要求的規則 114 第四款 要求聯準會公開揭露 116 第五款 小結 117 第五節 中央銀行回應全球金融危機手段所生之副作用 120 第一項 大幅降息導致「通貨戰爭」 120 第二項 QE所生之問題及其退場 121 第三項 非傳統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 123 第四項 前瞻指引相關批評 124 第五項 負利率政策對銀行之盈利能力的負面影響 125 第六項 中央銀行之獨立性恐減損 126 第七項 小結 127 第六節 中央銀行角色及職能之變遷—最後造市者 129 第一項 前言 129 第二項 中央銀行作為最後造市者之職能 130 第一款 直接買賣流動性差的私人證券 130 第二款 接受流動性差私人證券作為附買回交易和貼現窗口的抵押品 131 第三款 小結 132 第三項 小結 134 第五章 COVID-19危機:中央銀行職能再次擴張 135 第一節 前言 135 第二節 COVID-19危機之概要 135 第三節 中央銀行回應COVID-19危機之手段 137 第一項 大幅降息搭配前瞻指引 137 第二項 擴大實施量化寬鬆 139 第一款 聯準會之量化寬鬆政策 139 第二款 歐洲央行之「因應流行病緊急購買計劃」(PEPP) 140 第三項 擴大緊急融通機制 141 第四項 重啟與外國中央銀行的換匯交易 153 第五項 監理寬鬆政策 154 第六項 小結 156 第四節 全球金融危機與COVID-19危機之比較 163 第一項 危機的成因不同 163 第二項 Wall Street vs. Main Street 165 第三項 COVID-19危機中貨幣當局與財政當局攜手合作 165 第五節 中央銀行回應COVID-19危機手段所生之副作用 168 第一項 持續的低利率可能使中央銀行失去履行職責的工具 168 第二項 中央銀行之資產負債表過於龐大 168 第三項 SPV架構可能引發利益衝突 170 第四項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 170 第一款 中央銀行大量購買政府債券 171 第二款 財政當局為中央銀行的融通機制提供損失保護 171 第五項 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不利金融市場運行 172 第六項 中央銀行過度涉入高風險市場恐減損其獨立性 174 第七項 嚴格的銀行監理將導致金融體系核心之外市場的壓力 174 第八項 非傳統貨幣政策可能引發惡性通膨 175 第六節 中央銀行角色及職能之變遷—最後購買者及信用配置者或最後風險承擔者 176 第一項 扮演最後購買者 176 第二項 扮演信用配置者 177 第三項 扮演最後風險承擔者? 178 第四項 小結 179 第六章 中央銀行職能變革的啟示 182 第一節 前言 182 第二節 概述最近職能擴張之現況 182 第三節 辨析中央銀行職能變革之合理性 185 第一項 從中央銀行之角色定位看職能變革 185 第二項 從中央銀行政策目標之界定看職能變革 187 第一款 政策目標的縮減 187 第二款 政策目標的擴張 189 第三款 小結 195 第三項 中央銀行職能之取捨問題 198 第一款 副作用較弱的職能 198 第二款 副作用較強的職能 200 第三款 小結 203 第四節 中央銀行回應危機之準則及參考要點 205 第一項 MMT作為困境的解方? 205 第二項 確保整體金融體系繼續發揮功能 208 第三項 盡量確保非銀行機構不需援助 208 第四項 危機下政策協同的重要性 209 第五項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於危機下的合作僅屬暫時性安排 210 第六項 中央銀行於危機下的「可判斷的獨立性」 211 第七項 當中央銀行具圈選贏家的權力時需特別考量的因素 213 第八項 小結 214 第五節 小結 215 第七章 辨析我國中央銀行之職能變革 218 第一節 前言 218 第二節 我國中央銀行之政策目標與職能 218 第一項 我國中央銀行之政策目標 218 第一款 促進金融穩定 218 第二款 健全銀行業務 219 第三款 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 219 第四款 協助經濟之發展 220 第五款 其他政策目標? 220 第二項 我國中央銀行之職能 221 第一款 貨幣的發行 221 第二款 執行貨幣政策 222 第三款 外匯操作與管理 223 第四款 金融監理 224 第五款 管理支付系統 225 第六款 經營國庫 226 第三節 我國中央銀行回應危機之手段 226 第一項 於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採行的措施 226 第一款 連續調降利息 226 第二款 擴大附買回操作機制 226 第三款 台版的量化寬鬆 227 第四款 與其他主管機關的合作 227 第二項 於COVID-19危機期間所採行的措施 228 第一款 調降政策利率 228 第二款 備有擴大附買回操作機制 228 第三款 實施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方案 229 第四款 小結 232 第四節 分析我國中央銀行職能變革 232 第一項 劃定職能變革之範圍 232 第二項 我國中央銀行職能變革之分析 233 第一款 擴大附買回操作機制 233 第二款 實施中小企業專案貸款 234 第五節 我國中央銀行於法源及工具上應有之改革與補強 236 第一項 彌補我國中央銀行法律缺位之問題 236 第二項 賦予我國中央銀行更多的總體審慎政策工具 237 第六節 我國中央銀行回應危機之準則及參考要點 238 第一項 確保銀行發揮金融中介功能 238 第二項 非必要時盡量不採行非傳統貨幣政策工具 239 第三項 跨機關及部會間的合作 240 第四項 公開揭露於危機下所為救助措施的紀錄 241 第五項 發展專業知識並增聘跨領域專家學者 241 第一款 強化研究量能? 241 第二款 發展專業知識 243 第三款 增聘跨領域專家學者 244 第六項 小結 244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246 參考文獻 248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651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央銀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臺灣央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聯準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職能變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職能擴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全球金融危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OVID-19危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最後貸款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最後造市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最後購買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信用配置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entral Bank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ederal Reserv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ange of Function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xpansion of Function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lobal Financial Crisi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VID-19 Crisi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ender of Last Resor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arket Maker of Last Resor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uyer of Last Resor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llocators of Crediten_US
dc.title (題名) 從中央銀行的職能變革觀察其職能界限—兼論回應危機之參考準則zh_TW
dc.title (題名) Observing the Boundaries of Central Banks’ Missions and Roles from Their Functional Changes—with A Focus on the Guidelines for Central Banks’ Responses to Crise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