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護衛文化的都蘭阿美人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Atolan Amis People
作者 林芳誠
Lin, Fang-Chen
貢獻者 王嵩山<br>張中復
Wang, Sung-Shan<br>Chang, Chung-Fu
林芳誠
Lin, Fang-Chen
關鍵詞 無形文化遺產
都蘭阿美族
文化實踐
年齡組織
文化再生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olan Amis People
Cultural Practices
Age Organization
Cultural Reproduction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2-Sep-2022 15:23:43 (UTC+8)
摘要 本論文從都蘭阿美人的文化實踐過程切入,探討都蘭阿美人年齡組織從推動文化復振、土地抗爭、傳統領域共管機制,以及合作辦理音樂節等過程,展現部落領袖(kakita’an)、策動組(mikomoday)與青年階層(malikoda’ay)與耆老顧問團(komond)等不同世代,為了因應外在力量的影響而將個人及群體持有的資本投入內部文化場域進行競爭,再以合作方式建立共識之後,又以年齡組織為核心機制作為與外界互動的方式,這些經文化再生產的實踐、創造或再現的行動,持續與時俱進成為都蘭阿美人文化持續延續的關鍵。筆者以此進行理論對話及分析,反思與補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其〈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所提出卻未進一步說明的概念,試圖提供後續無形文化遺產研究得以注重「過程」而非僅限於「結果」的途徑。

本論文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第二與第三章,筆者在此提出問題意識,並針對國際社會與我國無形文化遺產法制化體系的創建過程進行疏理,同時彙整國內與阿美族相關的研究並從社會科學相關理論獲得啟發,以釐清無形文化遺產強調「過程」重於「結果」的觀點,接著彙整都蘭阿美人自日本時代迄今內部社會與國家政權、外來宗教互動,以及人口外移等現象,作為理解當代年齡組織狀態的架構基礎。第二部分分布於第四至第七章,分別透過都蘭阿美人的祭典與儀式、傳統領域抗爭與行動、護衛舞使用物件引發的爭議、阿米斯音樂節等觀察,探討在此過程形成的競合關係(coopetition)如何經由文化再生產而使自身資本得以累積與轉化,並透過持續性的文化實踐而成為文化延續的方法。

綜合上述內容,本論文所提的「護衛」(safeguarding)觀念相較法制化體系的定義更具能動性,也更加聚焦文化實踐之過程。無形文化遺產並非自外於整體社會而存在的社會事實,因此筆者以此提出四點結論,包含實證研究的分析結果,以及應用此結果對於無形文化遺產理論及方法提出的觀點:(1)都蘭阿美人年齡組織既是護衛文化的方法也是文化本身、(2)文化再生產必須著重其連續性的過程而非結果、(3)競合關係是必然的現象,但並非取代或試圖顛覆對方,以及(4)以此論點掌握社會形態與組織的運作模式及其文化實踐過程,而不侷限於個別的文化表現形式,如此才能深化相關研究的質量並且真正理解無形文化遺產對於人類世界的意義。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seeking to establish a further research method and a model for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 focus on the cultural practices of the age organization of ‘Atolan Amis People and their different generation: the kakita’an, mikomoday, malikoda’ay and the komond, to realise how they deal with the outside influences by proceeding the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struggle from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al territory and the co-management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use the Amis Music Festival as another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mainstream society before they 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of coopetition within these processes to practice, create and represent the cultural forms to safeguard their culture. The “safeguarding” in my opinion, is to emphasize the agency from the context and the process rather than results in any legal system to provide mor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dissertation divides into two main parts with seven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In the first part, I bring my problematic and survey the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UNESCO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in Taiwan and I review the researches which relate 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studies of the Amis/Pangcah People and the theories of social sciences to clarify the strateg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be emphasize on the “results” or the “process.” I also collat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basic forms of ‘Atolan Amis Peoples’ inside society and the age organization. In the second part, I present the ritual ceremonies, actions in territory protesting, the dispute about the ritual objects and the Amis Music Festival in my ethnography to discuss the coopetition and argue the processes of the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practices which become a way for safeguarding their cultures.

I advise four conclusions in the last chapter: (1) The age organization of ‘Atolan Amis People is not just a unit which have been safeguarding their culture but also the ‘Atolan Amis Peoples’ culture itself. (2) The resear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es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than the results. (3) The replacement or the overthrow will not be enforced in the coopetition so that the capitals can be accumulated, practiced, and transformed in the field continuously. (4) This dissertation supplies more viewpoints to establish a new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參考文獻 專書
王嵩山
2012《博物館與文化》。台北:遠流。
2014a《藝術原境:台灣原住民族創意人類學》。台北:遠足文化。
2014b《交融:王爺信仰與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台北:遠足文化。
王嵩山主編
2008《2005-2008台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年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李來旺
1994《阿美族神話故事》。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拉黑子.達立夫
2006《混濁》。台北:麥田。
吳靜蘭
2018《阿美語語法概論》。原住民族委員會。
林素珍、陳耀芳、林春治
2008《阿美族當代宗教研究》。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林會承
2011《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台北:遠流。
都蘭部落
2019《Malitengay我們就這樣一起慢慢變老:都蘭部落老壯年階層成長史》。台東:社團法人台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2021《2021年都蘭部落豐年祭大會手冊》。台東:社團法人台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施正鋒、吳珮瑛
2014《原住民族的主權、自治權與漁獲權》。花蓮: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協會。
黃貴潮
1998a《阿美族傳統文化》。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1998b《阿美族兒歌之旅》。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1998c《阿美族飲食之美》。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黃貴潮、黃宣衛
1989c《宜灣阿美族三個儀式活動的記錄》(專刊丙種)。中央研究院。
黃宣衛
200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7《阿美族》。台北:三民。
黃宣衛、羅素玫
2001《台東縣史:阿美族篇》。台東縣政府文化局。
黃應貴
1999《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2002〈戰後台灣人類學對於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人類學的評論》,頁160-193。台北:允晨文化。
2022《解鎖新「識」界:一個社會科學家的生活探索、建構及解決「我」與「知識」的問題》。台北:三民。
楊士範
2005《礦坑、海洋與鷹架》。台北:唐山。
2006《阿美族都市新家園:近五十年的台北縣原住民都市社區打造史研究》。台北:唐山。
2008《飄流的部落:近五十年的新店溪畔原住民都市家園社會史》。台北:唐山。
蔡政良
2009《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我和我的那些都蘭兄弟們》。台北:玉山社。
2011《從都蘭到新幾內亞》。台北:玉山社。
AwiMona(蔡志偉)2011《原住民族權利的變遷與發展:美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與國際組織之判決選輯及解說》。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學位論文
王美青
2012〈地方知識與永續發展:魯凱族下三社群的文化資產與自然資源管理〉。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尤天鳴
2013〈都市阿美族在桃園縣的結社〉。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呂憶君
2018〈抵抗與主體性:花蓮港口阿美人的復耕實踐〉。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玉敏
2019〈儀式、記憶與政治行動:排灣望嘉文化遺產化的協商與認同〉。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政良
2010〈玩的現代性:玩、遊、戲宛若都蘭阿美人穿梭時空的路〉。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簡明捷
2019〈恆春阿美族的宗教文化變遷〉。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期刊論文/專書論文
王嵩山
2013〈原住民族文化研究觀點的反思─鄒族社會文化變遷與鄒族研究之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3(4):47-70。
2014〈展演臺灣:博物館詮釋、文化再現與民族誌反思〉,收錄於《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林淑蓉、陳中民、陳瑪玲主編。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391-424。
2016〈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導言〉,《民俗曲藝》192:1-9。
2018〈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導論〉,《民俗曲藝》201:1-23。
王嵩山、陳麗郁
2014〈輔助建置民俗主題館計畫〉,《無形文化遺產的護衛與博物館:日本經驗》,頁28-33。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王美青
2014〈文化遺產的脈絡、記憶與詮釋:以萬山岩雕為例〉,《民俗曲藝》186:11-57。
王昱心
2015〈噶瑪蘭無形文化資產的現身與保存〉,《原住民族文獻》19:18-21。
文芸、傅朝卿
2011〈重思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概念:從過去到現在的理解〉,《建築學報》76:23-46。
尤天鳴
2014〈都市阿美族研究的回顧與評析〉,《民族學界》34:237-261。
石磊
1976〈馬蘭阿美族宗教信仰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97-127。
巴奈.母路
2002〈阿美族豐年祭的聖與俗〉,《社教資料雜誌》292:1-4。
2003〈adada(疾病)與kawas(靈):以里漏社阿美族二個治病儀式為例〉,《東台灣研究》8:5-57。
2008〈阿美族豐年祭歌舞中反覆形式之初探〉,《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3):129-147。
2010〈十首豐濱阿美族豐年祭歌的分析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3(3):197-229。
巴莫曲布嫫
2008〈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概念到實踐〉,《民族藝術》1:6-17。
以撒克.阿復
2008〈紀念作為文化抵抗:大港口事件作為「危險記憶」的解放意涵〉,《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187-205。
2016。〈飲食.認同.文化抵抗:阿美族傳統食物與永續發展〉,《新使者》152:24-28
杜而未
1958〈阿美族神話研究〉,《大陸雜誌》16(12):14-20。
明立國
1991〈阿美族鼓的節奏及其語言現象〉,《民俗曲藝》71:144-161。
1997〈阿美族的音樂舞蹈文化〉,《舞蹈教育》1:6-18。
林崇熙
2008〈文化再生產:一個無形文化資產哲學芻議〉,《文資學報》4:1-26。
林素珍、陳耀芳
2007〈七腳川(Cikasuan)人歷史意識之探討-以日治時期七腳川事件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115-140。
2009〈台東馬蘭阿美族信仰民間宗教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2(2):33-68。
林曜同
2010〈貝神祭樂舞復振與族群認同再現:以桃源鄉Hla`alua為中心(1993-2003)〉,《文史台灣學報》2:103-143。
2016〈卡那卡那富祭儀與族群共同體之重構〉,《民俗曲藝》193:63-128。
林會承
2014〈戰後台灣文化資產保存法制與氛圍的形塑〉。《文資學報》8:27-55。
林承緯
2012〈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從學科理論到保存實務的考察〉,《文化資產保存學刊》20:69-88。
林芳誠
2012〈穿梭現代與過去:以都蘭部落為例談阿美族年齡組織Pakalungay的文化重建〉,《文資學報》7:1-45。
2017〈法制化體系的保障或切割?以都蘭阿美人的歌舞實踐為例談無形文化遺產法制化體系與原住民文化主體性的展現〉,《民俗曲藝》196:15-83。
2018〈文化遺產的束縛或護衛?以阿米斯音樂節的文化實踐與創造能動性為例〉,《民俗曲藝》200:137-200。
2020〈都蘭阿美人的文化再生產:以護衛舞的傘與矛為例,《民俗曲藝》210:145-196。
高學宗
1994〈細說護衛舞〉,《山海文化雙月刊》7: 49-51。
陳水潭
1963〈南勢阿美的巫〉,《邊政學報》2:40-42。
陳憲明
1989〈下海「看山勢」─談台東漁民對漁場的認知〉,《科學月刊》20(7):528-31。
陳文德
1985〈光復後日本學者對阿美族的研究〉,《思與言》23(2):41-64。
1987〈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以胆(月曼)部落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41-80。
1990〈胆(月曼)阿美族年齡組制度的研究與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05-143。
2000〈胆(月曼)阿美族的宗教變遷:以接受天主教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35-61。
陳婉麗
2016〈工藝與民族教育:泰雅族傳統文化的新契機〉,《文化資產保存學刊》36:53-60。
陳逸淳、黃敏原
2019〈論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象徵暴力」概念〉,《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9:51-106。
郭祐慈
2007〈戰後台灣與日本阿美族研究之評析:以相關學院期刊研究取向為中心的討論〉,《民族學報》26:101-141。
2009〈阿美族傳統農業知識〉,《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99-124。
郭玉敏
2021〈物、靈與遺產建構:從排灣望嘉雙面祖先像石雕柱談起〉,《博物館與文化》21:81-110。
張慧端
1995〈由儀式到節慶:阿美族豐年祭的變遷〉,《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0:54-64。
康培德
1999a〈空間認知與異族建構:「南勢阿美」的建構與演變〉,《東台灣研究》4:5-34。
1999b〈南勢阿美聚落、人口初探:十七到十九世紀〉,《台灣史研究》4(1):5-48。
黃貴潮、黃宣衛
1988a〈宜灣阿美族的傳統Kawas觀念〉,《思與言》26(4):341-354。
1988b〈再談宜灣阿美族的Kawas觀念〉,《台灣風物》38(4):149-163。
1988c〈漫談阿美族的口琴Datok〉,《台灣風物》38(2):75-88。
1989a〈宜灣阿美族的竹占`Daw〉,《民俗曲藝》58:134-142。
1989b〈宜灣阿美族的傳統adada觀念〉,《台灣風物》39(2):125-140。
黃宣衛
1988〈宜灣阿美族祭儀資料補遺〉,《台灣風物》38(3):133-148。
1989〈從歲時祭儀看宜灣阿美族傳統社會組織的互補性與階序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75-108。
1999〈阿美族的人名制度與異族觀:一個海岸村落的例子〉,《東台灣研究》4:73-121。
黃貞燕
2013〈無形文化遺產國際公約的成立與其護衛方法論〉,《文化資產保存學刊》25:7-31。
傅仰止
1993〈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西美社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163-214。
曾麗芬
2017〈泰雅族口述傳統的傳承:以「林明福泰雅口述傳統Lmuhuw傳習計畫」為例〉,《民族學界》40:5-39。
2019〈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師徒制傳習的反思:以排灣族口笛、鼻笛傳習計畫為例〉,《民族學界》44:101-137。
楊仁煌
2010〈撒奇萊雅民族無形文化建構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3(4):97-143。
葉淑綾
2014〈變遷中的存續-當代烏石鼻阿美族人的社群生活〉,《南島研究學報》5(1):1-30。
2018〈聖母意象與無形文化遺產:以都會阿美族「愛的饗宴」和「慶祝聖母升天節」祭典活動為例的分析〉,《民俗曲藝》200:103-136。
劉璧榛
2014〈從祭儀到劇場、文創與文化資產:國家轉變中的噶瑪蘭族與北部阿美之性別與巫信仰〉,《考古人類學刊》80:141-178。
蔡政良
2007〈Makapahay a calay(美麗之網):當代都蘭阿美人歌舞的生活實踐〉,《民俗曲藝》156:31-83。
2013〈從認同到實踐的困境:當代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中的社會秩序與公共事務運作〉,《台灣原住民族研究》6(3):77-117。
2017〈陌生人總幹事?一位客家人成為原住民部落公共事務推動者過程中的認同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8:65-104。
2018〈傳領並非劃界而是展現主體性邁向自治的過程:從都蘭部落自主宣告傳統領域及傳統漁獵採集海域之經驗談起〉,未出版。
2020〈東海岸阿美族海祭的社會與生態意涵〉,《海洋探索》試刊號:59-72。
蔡明志
2020〈試論無形文化遺產概念下的「文化空間」〉,《文資學報》13:53-89。
薛琴
2017〈2016年版《文化資產保存法》之修訂及其意義〉,《文化資產保存學刊》40:77-93。
謝博剛
2020〈走上回家的山徑,讓石板家屋升起煙來:由一趟臺東布農社群「尋根之旅」思考「文化資產」的認同與實踐〉,《民俗曲藝》210:65-104。
藍姆路.卡造
2008〈狩獵經驗與地方意涵〉,《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4):13-30。
2009〈地方知識的流動性:以阿美族吉拉米代部落malati`ay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193-216。
簡明捷
2005〈恆春阿美族婚姻型態的轉變:以港口、大社、九個厝的三個家族為例〉,《台灣風物》55(1):73-102。
2006〈恆春群阿美族分布與遷移:以大正十四年港口社的遷移為例〉,《臺東文獻》12:4-16。
2011〈恆春阿美族人的土地公〉,《歷史台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2:155-175。
2012〈族群接觸與身份建構:以恆春阿美族人的歷史遷徙為例〉,《台灣文獻》63(2):53-94。
2020〈星宿信仰與神話隱喻:恆春阿美族人的七娘媽信仰〉,《台灣文獻》71(2):141-175。
羅素玫
2000〈都蘭阿美人的掃墓節:一個社會文化的變遷與轉換之探討〉,《東台灣研究》5:35-69。
2005〈性別區辨、階序與社會:都蘭阿美族的小米週期儀式〉,《台灣人類學刊》3(1):143-183。
2010〈文化認同、生態衝突與族群關係:由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論述談起〉,《考古人類學刊》72:1-33。
2015〈環境與發展的文化政治:台灣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抗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239-257。
2018〈是傳統還是創新?儀式、性別階序與規範實踐之間的阿美族都蘭婦女組militepuray〉,《民俗曲藝》200:25-101。

外文文獻
Bourdieu, Pierre.
1977a.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Edited by Jerome Karabel and A. H. Halse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87-511.
1977b.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ed by John G. Richards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241-58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 a Reflective Sociology. Translated by Matthew Adams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State Nobility: Elite Schools in the Field of Power.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and Jean-Claude Passeron.
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Beverly Hills: Sage.
Bourdieu, Pierre and Wacquant, Loïc J.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uchenaki, Mounir.
[1999] 2001. “Opening Address.” In Safeguarding Traditional Cultures: A Global Assessment of the 1989 UNESCO 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 Edited by Peter Seitel.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Folklife and Cultural Heritag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Blake, Janet.
2011. “Taking Human Rights Approach to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eritage & Society 4(2): 199–238.
Galla, Amareswar.
2008. “The First Voice in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3: 9-25.
Geertz, Clifford.
2001. Available Light: Anthropological Reflections on Philosophical Top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badi, Sophia.
2013. Unesco, Cultural Heritage and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Value-based Analyses of the World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ventions. Maryland: AltaMira Press.
Lenzerini, Federico.
2011.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Living Culture of People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2(1): 101–20.
Nielson, Bjarke.
2011.“UNESCO and the ‘Right’ Kind of Culture: Bureaucratic Production and Articulation.”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31(4): 273–92.
Ruggles, D. Fairchild, and Helaine Silverman.
2009. “From Tangible to Intangible Heritage.” In Intangible Heritage Embodied. Edited by D. Fairchild Ruggles and Helaine Silverman. New York: Springer, 1-14.
Swartz, David.
1997.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翻譯文獻
毛利之俊
[1933]2003《東台灣展望》。葉冰婷譯。臺北:常民文化。
古野清人
[1945]2000《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葉婉奇譯。台北:常民文化。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1895-1945] 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原名:理蕃誌稿)》第二卷(上卷)。陳金田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橋本白水
[1930] 1985〈臺東廳產業近況(下)〉。收於《東臺灣研究叢書》。東臺灣研究會編。臺北:成文,21-36。
Appadurai, Arjun(阿君.阿帕度萊)。
[1996] 2009《消失的現代性: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鄭義愷譯。臺北:群學。
Bonnewitz, Patrice(朋尼維茲)。
[2002]2015《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Premières leç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Godelier, Maurice(莫里斯‧郭德烈)
[2007]2011《人類社會的根基:人類學的重構》。董芃芃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Hardy, Cheryl(謝麗爾.哈迪)
[2012] 2018〈遲滯〉。收於《布迪厄:關鍵概念》(Pierre Bourdieu: Key Conception)。邁克爾.格倫菲爾(Michael Grenfell)主編、林云柯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59-82。
Hobsbawm, Eric(艾瑞克.霍布斯邦)。
[1983] 2002《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陳思仁等譯。臺北:城邦文化。

網路資料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網站:
http://twh.boch.gov.tw/taiwan/learn_detail.aspx?id=145
2017《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實務執行參考手冊》
電子檔請參考https://nchdb.boch.gov.tw/law/lawSystem/124/10111?limit=12&offset=12&query=%7B%22category%22:%5B%2212%22%5D%7D&sort=sn&order=asc
行政院公報
2016「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總說明」
電子檔請參考:http://gazette.nat.gov.tw/egFront/detail.do?metaid=90935&log=detailLog
https://gazette.nat.gov.tw/egFront/detail.do?metaid=92416&log=detailLog
蔡政良
2015〈Micinko/Mipacin(打魚)──阿美族的海洋文化與潛水射魚文化
初探〉,《原住民族文獻》23期。原住民族委員會。
網址: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270
2022〈人魚之間的交互界定:都蘭部落阿美族人與近岸海域魚類的動態交
逢〉,《原住民族文獻》51期。原住民族委員會。
網址: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632
ICOMOS
1994 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電子檔請參考:https://www.icomos.org/charters/nara-e.pdf
UNESCO
2018. Basic texts of the 2003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018 edition).
電子檔請參考:https://ich.unesco.org/doc/src/2003_Convention_Basic_Texts-_2018_version-EN.pdf
2020. Basic texts of the 2003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020 edition).
電子檔請參考:https://ich.unesco.org/doc/src/2003_Convention_Basic_Texts-_2020_version-EN.pdf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22595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95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嵩山<br>張中復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ang, Sung-Shan<br>Chang, Chung-F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芳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Fang-Ch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芳誠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Fang-Chen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22 15:23:43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22 15:23:4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22 15:23:4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22595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728-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民族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2595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從都蘭阿美人的文化實踐過程切入,探討都蘭阿美人年齡組織從推動文化復振、土地抗爭、傳統領域共管機制,以及合作辦理音樂節等過程,展現部落領袖(kakita’an)、策動組(mikomoday)與青年階層(malikoda’ay)與耆老顧問團(komond)等不同世代,為了因應外在力量的影響而將個人及群體持有的資本投入內部文化場域進行競爭,再以合作方式建立共識之後,又以年齡組織為核心機制作為與外界互動的方式,這些經文化再生產的實踐、創造或再現的行動,持續與時俱進成為都蘭阿美人文化持續延續的關鍵。筆者以此進行理論對話及分析,反思與補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其〈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所提出卻未進一步說明的概念,試圖提供後續無形文化遺產研究得以注重「過程」而非僅限於「結果」的途徑。

本論文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第二與第三章,筆者在此提出問題意識,並針對國際社會與我國無形文化遺產法制化體系的創建過程進行疏理,同時彙整國內與阿美族相關的研究並從社會科學相關理論獲得啟發,以釐清無形文化遺產強調「過程」重於「結果」的觀點,接著彙整都蘭阿美人自日本時代迄今內部社會與國家政權、外來宗教互動,以及人口外移等現象,作為理解當代年齡組織狀態的架構基礎。第二部分分布於第四至第七章,分別透過都蘭阿美人的祭典與儀式、傳統領域抗爭與行動、護衛舞使用物件引發的爭議、阿米斯音樂節等觀察,探討在此過程形成的競合關係(coopetition)如何經由文化再生產而使自身資本得以累積與轉化,並透過持續性的文化實踐而成為文化延續的方法。

綜合上述內容,本論文所提的「護衛」(safeguarding)觀念相較法制化體系的定義更具能動性,也更加聚焦文化實踐之過程。無形文化遺產並非自外於整體社會而存在的社會事實,因此筆者以此提出四點結論,包含實證研究的分析結果,以及應用此結果對於無形文化遺產理論及方法提出的觀點:(1)都蘭阿美人年齡組織既是護衛文化的方法也是文化本身、(2)文化再生產必須著重其連續性的過程而非結果、(3)競合關係是必然的現象,但並非取代或試圖顛覆對方,以及(4)以此論點掌握社會形態與組織的運作模式及其文化實踐過程,而不侷限於個別的文化表現形式,如此才能深化相關研究的質量並且真正理解無形文化遺產對於人類世界的意義。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seeking to establish a further research method and a model for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 focus on the cultural practices of the age organization of ‘Atolan Amis People and their different generation: the kakita’an, mikomoday, malikoda’ay and the komond, to realise how they deal with the outside influences by proceeding the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struggle from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al territory and the co-management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use the Amis Music Festival as another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mainstream society before they 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of coopetition within these processes to practice, create and represent the cultural forms to safeguard their culture. The “safeguarding” in my opinion, is to emphasize the agency from the context and the process rather than results in any legal system to provide mor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dissertation divides into two main parts with seven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In the first part, I bring my problematic and survey the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UNESCO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in Taiwan and I review the researches which relate 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studies of the Amis/Pangcah People and the theories of social sciences to clarify the strateg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be emphasize on the “results” or the “process.” I also collat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basic forms of ‘Atolan Amis Peoples’ inside society and the age organization. In the second part, I present the ritual ceremonies, actions in territory protesting, the dispute about the ritual objects and the Amis Music Festival in my ethnography to discuss the coopetition and argue the processes of the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practices which become a way for safeguarding their cultures.

I advise four conclusions in the last chapter: (1) The age organization of ‘Atolan Amis People is not just a unit which have been safeguarding their culture but also the ‘Atolan Amis Peoples’ culture itself. (2) The resear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es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than the results. (3) The replacement or the overthrow will not be enforced in the coopetition so that the capitals can be accumulated, practiced, and transformed in the field continuously. (4) This dissertation supplies more viewpoints to establish a new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作為一個「外來的」年齡組織成員 4
第四節 論文章節安排 8

第二章 無形文化遺產研究的根基 15
第一節 建構無形文化遺產制度:從UNESCO到台灣 17
一、 《公約》建構歷程及護衛制度(safeguarding)觀念的建立 17
二、 《文資法》建構歷程及無形文化遺產觀念的建立 22
三、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遺產制度的建立 25
第二節 那些聚焦文化遺產研究的各路豪傑 33
一、 與文化遺產研究為名之學術單位及相關產出 33
二、 從過去發現未來:阿美族的研究回顧 35
三、 堆石地的研究回顧 39
第三節 文化遺產研究的理論啟發 43
一、 文化遺產的全貌表徵體系與創造力 43
二、 作為社會根基的政治權力競合關係 45
三、 探究無形文化遺產的根基 50
小結 53

第三章 都蘭阿美人的社會與年齡組織 57
第一節 堆石地介紹 57
第二節 都蘭人口結構與變化 64
第三節 聖母、耶穌與媽祖 69
一、 都蘭的外來宗教信仰 69
二、 外來宗教信仰的內化 74
第四節 都蘭阿美人的年齡組織 78
一、 年齡組織介紹 78
二、 當代被創造的「入階儀式」 85
三、 當代都蘭阿美人競合關係的基本形式 87

第四章 都蘭阿美人的祭典與儀式 95
第一節 「歡迎回家」kiloma’an祭典 97
第二節 重返Malataw的肩膀:mangayaw祭典 129
第三節 堆石地力量的誕生:命名儀式 137
小結 141

第五章 從抗爭到共管:都蘭阿美人的傳統領域行動 145
第一節 悍衛都蘭鼻、拒絕盆栽化 147
第二節 抗爭之後 156
一、 抗爭之後的零星騷動 156
二、 「準自治」,准、不准? 159
三、 邁向自主營運之路 168
第三節 文化再生產:年齡組織與協進會 182

第六章 美麗的紛擾:矛與傘 191
第一節 展現力與美的護衛舞 192
第二節 美麗的紛擾 199
第三節 矛與傘作為文化再生產的象徵 208

第七章 阿米斯音樂節與都蘭阿美人的競合關係 213
第一節 Suming與海邊的孩子演唱會 214
第二節 阿米斯音樂節的發想與實現 216
第三節 演習視同作戰:年齡組織在音樂節的實踐 229
第四節 光鮮亮麗之後:音樂節是誰的? 235

第八章 結論:護衛文化的都蘭阿美人 241

參考文獻 247
附錄 文資局歷年與原住民族無形文化遺產相關計畫清單(2006-2021) 263
zh_TW
dc.format.extent 1664526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95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無形文化遺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都蘭阿美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實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年齡組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再生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tolan Amis Peopl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al Practic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ge Organiz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al Reproduc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護衛文化的都蘭阿美人zh_TW
dc.title (題名)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Atolan Amis Peo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專書
王嵩山
2012《博物館與文化》。台北:遠流。
2014a《藝術原境:台灣原住民族創意人類學》。台北:遠足文化。
2014b《交融:王爺信仰與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台北:遠足文化。
王嵩山主編
2008《2005-2008台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年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李來旺
1994《阿美族神話故事》。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拉黑子.達立夫
2006《混濁》。台北:麥田。
吳靜蘭
2018《阿美語語法概論》。原住民族委員會。
林素珍、陳耀芳、林春治
2008《阿美族當代宗教研究》。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林會承
2011《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台北:遠流。
都蘭部落
2019《Malitengay我們就這樣一起慢慢變老:都蘭部落老壯年階層成長史》。台東:社團法人台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2021《2021年都蘭部落豐年祭大會手冊》。台東:社團法人台東縣東河鄉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施正鋒、吳珮瑛
2014《原住民族的主權、自治權與漁獲權》。花蓮: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協會。
黃貴潮
1998a《阿美族傳統文化》。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1998b《阿美族兒歌之旅》。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1998c《阿美族飲食之美》。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黃貴潮、黃宣衛
1989c《宜灣阿美族三個儀式活動的記錄》(專刊丙種)。中央研究院。
黃宣衛
200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7《阿美族》。台北:三民。
黃宣衛、羅素玫
2001《台東縣史:阿美族篇》。台東縣政府文化局。
黃應貴
1999《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2002〈戰後台灣人類學對於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人類學的評論》,頁160-193。台北:允晨文化。
2022《解鎖新「識」界:一個社會科學家的生活探索、建構及解決「我」與「知識」的問題》。台北:三民。
楊士範
2005《礦坑、海洋與鷹架》。台北:唐山。
2006《阿美族都市新家園:近五十年的台北縣原住民都市社區打造史研究》。台北:唐山。
2008《飄流的部落:近五十年的新店溪畔原住民都市家園社會史》。台北:唐山。
蔡政良
2009《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我和我的那些都蘭兄弟們》。台北:玉山社。
2011《從都蘭到新幾內亞》。台北:玉山社。
AwiMona(蔡志偉)2011《原住民族權利的變遷與發展:美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與國際組織之判決選輯及解說》。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學位論文
王美青
2012〈地方知識與永續發展:魯凱族下三社群的文化資產與自然資源管理〉。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尤天鳴
2013〈都市阿美族在桃園縣的結社〉。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呂憶君
2018〈抵抗與主體性:花蓮港口阿美人的復耕實踐〉。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玉敏
2019〈儀式、記憶與政治行動:排灣望嘉文化遺產化的協商與認同〉。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政良
2010〈玩的現代性:玩、遊、戲宛若都蘭阿美人穿梭時空的路〉。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簡明捷
2019〈恆春阿美族的宗教文化變遷〉。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期刊論文/專書論文
王嵩山
2013〈原住民族文化研究觀點的反思─鄒族社會文化變遷與鄒族研究之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3(4):47-70。
2014〈展演臺灣:博物館詮釋、文化再現與民族誌反思〉,收錄於《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林淑蓉、陳中民、陳瑪玲主編。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391-424。
2016〈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導言〉,《民俗曲藝》192:1-9。
2018〈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導論〉,《民俗曲藝》201:1-23。
王嵩山、陳麗郁
2014〈輔助建置民俗主題館計畫〉,《無形文化遺產的護衛與博物館:日本經驗》,頁28-33。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王美青
2014〈文化遺產的脈絡、記憶與詮釋:以萬山岩雕為例〉,《民俗曲藝》186:11-57。
王昱心
2015〈噶瑪蘭無形文化資產的現身與保存〉,《原住民族文獻》19:18-21。
文芸、傅朝卿
2011〈重思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概念:從過去到現在的理解〉,《建築學報》76:23-46。
尤天鳴
2014〈都市阿美族研究的回顧與評析〉,《民族學界》34:237-261。
石磊
1976〈馬蘭阿美族宗教信仰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97-127。
巴奈.母路
2002〈阿美族豐年祭的聖與俗〉,《社教資料雜誌》292:1-4。
2003〈adada(疾病)與kawas(靈):以里漏社阿美族二個治病儀式為例〉,《東台灣研究》8:5-57。
2008〈阿美族豐年祭歌舞中反覆形式之初探〉,《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3):129-147。
2010〈十首豐濱阿美族豐年祭歌的分析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3(3):197-229。
巴莫曲布嫫
2008〈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概念到實踐〉,《民族藝術》1:6-17。
以撒克.阿復
2008〈紀念作為文化抵抗:大港口事件作為「危險記憶」的解放意涵〉,《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187-205。
2016。〈飲食.認同.文化抵抗:阿美族傳統食物與永續發展〉,《新使者》152:24-28
杜而未
1958〈阿美族神話研究〉,《大陸雜誌》16(12):14-20。
明立國
1991〈阿美族鼓的節奏及其語言現象〉,《民俗曲藝》71:144-161。
1997〈阿美族的音樂舞蹈文化〉,《舞蹈教育》1:6-18。
林崇熙
2008〈文化再生產:一個無形文化資產哲學芻議〉,《文資學報》4:1-26。
林素珍、陳耀芳
2007〈七腳川(Cikasuan)人歷史意識之探討-以日治時期七腳川事件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115-140。
2009〈台東馬蘭阿美族信仰民間宗教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2(2):33-68。
林曜同
2010〈貝神祭樂舞復振與族群認同再現:以桃源鄉Hla`alua為中心(1993-2003)〉,《文史台灣學報》2:103-143。
2016〈卡那卡那富祭儀與族群共同體之重構〉,《民俗曲藝》193:63-128。
林會承
2014〈戰後台灣文化資產保存法制與氛圍的形塑〉。《文資學報》8:27-55。
林承緯
2012〈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從學科理論到保存實務的考察〉,《文化資產保存學刊》20:69-88。
林芳誠
2012〈穿梭現代與過去:以都蘭部落為例談阿美族年齡組織Pakalungay的文化重建〉,《文資學報》7:1-45。
2017〈法制化體系的保障或切割?以都蘭阿美人的歌舞實踐為例談無形文化遺產法制化體系與原住民文化主體性的展現〉,《民俗曲藝》196:15-83。
2018〈文化遺產的束縛或護衛?以阿米斯音樂節的文化實踐與創造能動性為例〉,《民俗曲藝》200:137-200。
2020〈都蘭阿美人的文化再生產:以護衛舞的傘與矛為例,《民俗曲藝》210:145-196。
高學宗
1994〈細說護衛舞〉,《山海文化雙月刊》7: 49-51。
陳水潭
1963〈南勢阿美的巫〉,《邊政學報》2:40-42。
陳憲明
1989〈下海「看山勢」─談台東漁民對漁場的認知〉,《科學月刊》20(7):528-31。
陳文德
1985〈光復後日本學者對阿美族的研究〉,《思與言》23(2):41-64。
1987〈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以胆(月曼)部落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41-80。
1990〈胆(月曼)阿美族年齡組制度的研究與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05-143。
2000〈胆(月曼)阿美族的宗教變遷:以接受天主教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35-61。
陳婉麗
2016〈工藝與民族教育:泰雅族傳統文化的新契機〉,《文化資產保存學刊》36:53-60。
陳逸淳、黃敏原
2019〈論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象徵暴力」概念〉,《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9:51-106。
郭祐慈
2007〈戰後台灣與日本阿美族研究之評析:以相關學院期刊研究取向為中心的討論〉,《民族學報》26:101-141。
2009〈阿美族傳統農業知識〉,《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99-124。
郭玉敏
2021〈物、靈與遺產建構:從排灣望嘉雙面祖先像石雕柱談起〉,《博物館與文化》21:81-110。
張慧端
1995〈由儀式到節慶:阿美族豐年祭的變遷〉,《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0:54-64。
康培德
1999a〈空間認知與異族建構:「南勢阿美」的建構與演變〉,《東台灣研究》4:5-34。
1999b〈南勢阿美聚落、人口初探:十七到十九世紀〉,《台灣史研究》4(1):5-48。
黃貴潮、黃宣衛
1988a〈宜灣阿美族的傳統Kawas觀念〉,《思與言》26(4):341-354。
1988b〈再談宜灣阿美族的Kawas觀念〉,《台灣風物》38(4):149-163。
1988c〈漫談阿美族的口琴Datok〉,《台灣風物》38(2):75-88。
1989a〈宜灣阿美族的竹占`Daw〉,《民俗曲藝》58:134-142。
1989b〈宜灣阿美族的傳統adada觀念〉,《台灣風物》39(2):125-140。
黃宣衛
1988〈宜灣阿美族祭儀資料補遺〉,《台灣風物》38(3):133-148。
1989〈從歲時祭儀看宜灣阿美族傳統社會組織的互補性與階序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75-108。
1999〈阿美族的人名制度與異族觀:一個海岸村落的例子〉,《東台灣研究》4:73-121。
黃貞燕
2013〈無形文化遺產國際公約的成立與其護衛方法論〉,《文化資產保存學刊》25:7-31。
傅仰止
1993〈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西美社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163-214。
曾麗芬
2017〈泰雅族口述傳統的傳承:以「林明福泰雅口述傳統Lmuhuw傳習計畫」為例〉,《民族學界》40:5-39。
2019〈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師徒制傳習的反思:以排灣族口笛、鼻笛傳習計畫為例〉,《民族學界》44:101-137。
楊仁煌
2010〈撒奇萊雅民族無形文化建構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3(4):97-143。
葉淑綾
2014〈變遷中的存續-當代烏石鼻阿美族人的社群生活〉,《南島研究學報》5(1):1-30。
2018〈聖母意象與無形文化遺產:以都會阿美族「愛的饗宴」和「慶祝聖母升天節」祭典活動為例的分析〉,《民俗曲藝》200:103-136。
劉璧榛
2014〈從祭儀到劇場、文創與文化資產:國家轉變中的噶瑪蘭族與北部阿美之性別與巫信仰〉,《考古人類學刊》80:141-178。
蔡政良
2007〈Makapahay a calay(美麗之網):當代都蘭阿美人歌舞的生活實踐〉,《民俗曲藝》156:31-83。
2013〈從認同到實踐的困境:當代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中的社會秩序與公共事務運作〉,《台灣原住民族研究》6(3):77-117。
2017〈陌生人總幹事?一位客家人成為原住民部落公共事務推動者過程中的認同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8:65-104。
2018〈傳領並非劃界而是展現主體性邁向自治的過程:從都蘭部落自主宣告傳統領域及傳統漁獵採集海域之經驗談起〉,未出版。
2020〈東海岸阿美族海祭的社會與生態意涵〉,《海洋探索》試刊號:59-72。
蔡明志
2020〈試論無形文化遺產概念下的「文化空間」〉,《文資學報》13:53-89。
薛琴
2017〈2016年版《文化資產保存法》之修訂及其意義〉,《文化資產保存學刊》40:77-93。
謝博剛
2020〈走上回家的山徑,讓石板家屋升起煙來:由一趟臺東布農社群「尋根之旅」思考「文化資產」的認同與實踐〉,《民俗曲藝》210:65-104。
藍姆路.卡造
2008〈狩獵經驗與地方意涵〉,《台灣原住民族研究》1(4):13-30。
2009〈地方知識的流動性:以阿美族吉拉米代部落malati`ay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193-216。
簡明捷
2005〈恆春阿美族婚姻型態的轉變:以港口、大社、九個厝的三個家族為例〉,《台灣風物》55(1):73-102。
2006〈恆春群阿美族分布與遷移:以大正十四年港口社的遷移為例〉,《臺東文獻》12:4-16。
2011〈恆春阿美族人的土地公〉,《歷史台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2:155-175。
2012〈族群接觸與身份建構:以恆春阿美族人的歷史遷徙為例〉,《台灣文獻》63(2):53-94。
2020〈星宿信仰與神話隱喻:恆春阿美族人的七娘媽信仰〉,《台灣文獻》71(2):141-175。
羅素玫
2000〈都蘭阿美人的掃墓節:一個社會文化的變遷與轉換之探討〉,《東台灣研究》5:35-69。
2005〈性別區辨、階序與社會:都蘭阿美族的小米週期儀式〉,《台灣人類學刊》3(1):143-183。
2010〈文化認同、生態衝突與族群關係:由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論述談起〉,《考古人類學刊》72:1-33。
2015〈環境與發展的文化政治:台灣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傳統領域抗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239-257。
2018〈是傳統還是創新?儀式、性別階序與規範實踐之間的阿美族都蘭婦女組militepuray〉,《民俗曲藝》200:25-101。

外文文獻
Bourdieu, Pierre.
1977a.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Edited by Jerome Karabel and A. H. Halse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87-511.
1977b.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ed by John G. Richards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241-58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 a Reflective Sociology. Translated by Matthew Adams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State Nobility: Elite Schools in the Field of Power.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and Jean-Claude Passeron.
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Beverly Hills: Sage.
Bourdieu, Pierre and Wacquant, Loïc J.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uchenaki, Mounir.
[1999] 2001. “Opening Address.” In Safeguarding Traditional Cultures: A Global Assessment of the 1989 UNESCO 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 Edited by Peter Seitel.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Folklife and Cultural Heritag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Blake, Janet.
2011. “Taking Human Rights Approach to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eritage & Society 4(2): 199–238.
Galla, Amareswar.
2008. “The First Voice in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3: 9-25.
Geertz, Clifford.
2001. Available Light: Anthropological Reflections on Philosophical Top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badi, Sophia.
2013. Unesco, Cultural Heritage and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Value-based Analyses of the World Heritag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ventions. Maryland: AltaMira Press.
Lenzerini, Federico.
2011.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Living Culture of People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2(1): 101–20.
Nielson, Bjarke.
2011.“UNESCO and the ‘Right’ Kind of Culture: Bureaucratic Production and Articulation.”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31(4): 273–92.
Ruggles, D. Fairchild, and Helaine Silverman.
2009. “From Tangible to Intangible Heritage.” In Intangible Heritage Embodied. Edited by D. Fairchild Ruggles and Helaine Silverman. New York: Springer, 1-14.
Swartz, David.
1997.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翻譯文獻
毛利之俊
[1933]2003《東台灣展望》。葉冰婷譯。臺北:常民文化。
古野清人
[1945]2000《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葉婉奇譯。台北:常民文化。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1895-1945] 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原名:理蕃誌稿)》第二卷(上卷)。陳金田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橋本白水
[1930] 1985〈臺東廳產業近況(下)〉。收於《東臺灣研究叢書》。東臺灣研究會編。臺北:成文,21-36。
Appadurai, Arjun(阿君.阿帕度萊)。
[1996] 2009《消失的現代性: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鄭義愷譯。臺北:群學。
Bonnewitz, Patrice(朋尼維茲)。
[2002]2015《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Premières leç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孫智綺譯。台北:麥田。
Godelier, Maurice(莫里斯‧郭德烈)
[2007]2011《人類社會的根基:人類學的重構》。董芃芃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Hardy, Cheryl(謝麗爾.哈迪)
[2012] 2018〈遲滯〉。收於《布迪厄:關鍵概念》(Pierre Bourdieu: Key Conception)。邁克爾.格倫菲爾(Michael Grenfell)主編、林云柯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59-82。
Hobsbawm, Eric(艾瑞克.霍布斯邦)。
[1983] 2002《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陳思仁等譯。臺北:城邦文化。

網路資料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網站:
http://twh.boch.gov.tw/taiwan/learn_detail.aspx?id=145
2017《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實務執行參考手冊》
電子檔請參考https://nchdb.boch.gov.tw/law/lawSystem/124/10111?limit=12&offset=12&query=%7B%22category%22:%5B%2212%22%5D%7D&sort=sn&order=asc
行政院公報
2016「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總說明」
電子檔請參考:http://gazette.nat.gov.tw/egFront/detail.do?metaid=90935&log=detailLog
https://gazette.nat.gov.tw/egFront/detail.do?metaid=92416&log=detailLog
蔡政良
2015〈Micinko/Mipacin(打魚)──阿美族的海洋文化與潛水射魚文化
初探〉,《原住民族文獻》23期。原住民族委員會。
網址: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270
2022〈人魚之間的交互界定:都蘭部落阿美族人與近岸海域魚類的動態交
逢〉,《原住民族文獻》51期。原住民族委員會。
網址: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632
ICOMOS
1994 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電子檔請參考:https://www.icomos.org/charters/nara-e.pdf
UNESCO
2018. Basic texts of the 2003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018 edition).
電子檔請參考:https://ich.unesco.org/doc/src/2003_Convention_Basic_Texts-_2018_version-EN.pdf
2020. Basic texts of the 2003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020 edition).
電子檔請參考:https://ich.unesco.org/doc/src/2003_Convention_Basic_Texts-_2020_version-EN.pdf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434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