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論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對生命意義的探尋
Searching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in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作者 陳新瑋
Chen, Samantha
貢獻者 陳儒修
陳新瑋
Chen, Samantha
關鍵詞 大象席地而坐
胡波
虛無主義
存在主義
政治寓言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Hu Bo
Nihilism
Existentialism
Political allegory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02:25 (UTC+8)
摘要 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為中國已故導演胡波拍攝的首部長片也是最後一部長片,該片在眾多參展影片裡脫穎而出,獲得第55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改編劇本與觀眾票選最佳長片三項殊榮。本片描繪四個主角所遭逢的生存困境,他們各自被困在荒謬的命運,並將希望寄託在一個遠方不存在的傳言裡。本研究將使用政治寓言與文本分析之研究方法,探討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如何描繪當下小鎮青年的人物困境、片中角色如何表述四種人物的荒謬狀態、以及如何折射中國小鎮社會的虛無。本研究發現胡波以獨特之鏡頭語言與角色設定去理解人的生命狀態,從直面虛無、起身抵抗到尋找大象,成功營造四位主角為了掙脫宿命的荒謬,起身前往滿洲里尋找大象的故事。
The film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is the first and last feature film of the late Chinese director Hu Bo. The film stood out from many nominated films at the 55th Golden Horse Award, and won the award for Best Feature Film,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and the Audience Award for the best feature film. The film depicts the survival predicament of the four characters trapped in absurd fate and pinning their hopes on a rumor that does not exist.
This research will use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olitical allegory and text analysis to dissect how the movie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depicts the plight of the characters of the youth in the small town, how the characters embody the absurdity in life, and how to reflect the nothingness of Chinese small-town society. This study found that Hu Bo used his unique lens language and character setting to understand the predicament of human life, from facing nothingness, standing up to resist to looking for elephants, and successfully created the four protagonists in order to escape the absurdity of fate, and set off for the elephant sitting still in Manchuria.
參考文獻 人民網(2021)。〈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200億 票房前十國產片佔九席〉,取自:http://bj.people.com.cn/BIG5/n2/2021/0419/c82846-34683235.html
方力(2019)。〈《大象席地而坐》的多線結構與浸入鏡語詮解〉,《電影評介》,5: 60-53。
王小帥、劉小磊(2010),〈堅守精神的流浪——王小帥訪談〉,《電影藝術》,4: 95-100。
王柏偉(2012)。《賈樟柯電影研究:獨立意識下的當代懷舊圖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儀君(2018)。〈戲裡戲外,搶那片刻的天光——胡波與他的最佳影片《大象席地而坐》〉,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director-hu-bo-an-elephant-sitting-still
田卉群(2009)。《探尋:中國電影的本土化與類型化之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白睿文(2007)。《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台北:麥田。
伍國(2004)。〈流行文化的困境——《任逍遙》中的後現代性與現代性解讀〉。《貴州大學學報》,4: 12-16。
宋傑(2001)。《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李欣(2019)。〈荒誕世界中的一線希望——評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中州大學學報》,36(3) :21-24。
李政亮(2012)。《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台北:日出出版。
李政亮(2017)。《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台北:蔚藍文化。
李娜(2013)。〈追尋新的人生意義——“潘曉討論”再審視〉,《台州學院學報》,35(5) :89-97。
李瑞媛(2008)。〈從存在到荒謬〉,《哲學與文化》。35(3): 3-17。
李翠華(1980)。〈痛苦與希望〉,《中國青年》,7。
李樂萌(2019)。〈淺析賈樟柯電影的符號化——以影片《任逍遙》為例〉,《視聽解讀》,9: 73-74。
沈台訓譯(2015)。《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商周出版。(原書:Camus, A. (1942). Le mythe de Sisyphe. Paris: Gallimard.)
沈清楷(2014)。〈《反抗者》導讀〉,《反抗者》。台北:大塊文化。
林旭東、張亞璇、顧崢(2003)。《賈樟柯電影:故鄉三部曲之任逍遙》。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
林芳玫(2013)。〈謝雪漁通俗書寫的跨文化身份編輯:探討〈日華英雌傳〉的性別與國族寓言〉。《台灣文學學報》,23(12) : 29-62。
林祐斳(2014)。〈胡錦濤時期「主旋律」影劇的文化政治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15(3): 151-185。
林蒙丹、林曉珊(2020)。〈結婚買房:個體化視角下的城市青年婚姻與住房消費〉,《中國青年研究》,8: 28-41。
邱海棠。〈中國獨立電影創作的場域分析,1990-2013〉。《傳播、文化與政治》,2:61-98。
紀金慶(2014)。《論海德格現代技術危機與解救之道》。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紀金慶(2019)。《偽理性:走出科學神話、經濟迷思與體制牢籠,解救現代人孤獨、焦慮、迷惘的哲學處方箋》。台北:財經傳訊。
胡遷(2018)。《大裂:胡遷中短篇小說集》。台北:時報出版。
胡遷(2019)。《牛蛙》。台北:新經典文化。
風笑天(2011)。〈家安何處:當代城市青年的居住理想與居住現實〉,《南京大學學報》,1: 73-159。
倪震(1995)。〈放大鏡下的黑白人生——《冬春的日子》隨想〉,《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 128-132。
徐詩涵(2021)。《中國當代小說改編電影的虛與實— 以金馬獎《陽光燦爛的日子》、《天浴》、《推拿》、《大象席 地而坐》為例》,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所碩士論文。
馬慶雲(2018)。〈自殺的胡遷拿了柏林大獎,王小帥卻背了他不應該背的債〉,馬慶雲的影音娛,取自:https://3g.163.com/all/article_meiyou/DBG51PHO051781T5.html
尉遲秀譯(201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台北:皇冠。(原書Kundera, M. (1984).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張世倫(2006)。〈何謂「類型電影」?〉。台灣光華雜誌,取自: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tw/Articles/Details?Guid=92187ac3-4d4d-44b1-ab44-1d40c8ab6abc
張亦絢(2019)。〈麻煩電影一下|張亦絢看《大象席地而坐》:電影裡的十七歲、一瞬間與四小時〉,取自: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9875
張先雲(2009)。〈人生邊緣的”漂泊者”和”失語者”——王小帥電影論〉,《藝術廣角》,2: 34-37。
張路、楊光(2017)。〈“房產證上的愛情”——婚姻市場與家庭房產產權分布〉,《中國經濟問題》,3: 17-28。
張慧瑜(2011)。〈關於中國「地下電影」的文化解析〉,《中國網絡文學聯盟》。
張獻民(2005)。《看不見的影像》。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莊仲黎譯(2019)。《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台北:商周。(原書Benjamin, W. (1935).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莊楚君(2017)。〈轉「在地口味」為「市場訴求」:「綜藝大電影」是中 國電影界的奇觀,以《奔跑吧兄弟》為例〉,《傳播、文化與政治》, 6:163-192。
許中波(2020)。〈當代都市流動青年婚房獲取困境〉,《當代青年研究》,1: 81-92。
連城譯(2010)。《鄉關何處: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原書:Berry, M. (2009). Jia Zhangke’s “Hometown Trilogy”: Xiao Wu, Platform, Unknown Pleasure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陳友華、施旖旎、季春梅(2017) 。〈學區房的形成機制及其社會後果研 究〉,《社會科學文摘》,4: 122-128。
陳旭光(2005)。〈王小帥精神電影素描:從《冬春的日子》到《青紅》,《藝術評論》,7: 23-25。
陳偉軍(2012)。〈潘曉討論與1980年代的社會思潮》,《粵海風》,3: 41-44。
陳琦、張龍、雷園園(2020)。〈東部沿海地區小鎮青年的生存困境與發展策略研究〉,《蘭州教育學院學報》,36(9): 51-54。
陳舜、陳建偉(2015)。〈“學區房”溢價持續擴大的原因與對策研究——來自北京市的經驗分析〉,《西部論壇》,5: 28-39。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原書 Stam, R. (2012).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傅紀鋼(2018)。〈他不接受世界,這世界也不接受他——《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038
彭侃(2011)。〈西方研究視野中的中國獨立電影:回顧與反思〉,《現代中文學刊》 ,1: 42-51。
彭鏡禧譯(2013)。《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台北:立緒出版。(原書 Barrett, W. (1951). Irrational Man: A Study in Existential Philosophy. New York: Doubleday & Co.)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5-42。
程波、袁道武(2019)。〈「大象無形」:對《大象席地而坐》的存在主義觀照〉,《未來傳播》,6: 61-65。
程青松(2001)。〈王小帥的電影之旅〉,《南京藝術學院學報》,3: 18-21。
賀照田(2010)。〈從“潘曉討論”看當代中國大陸虛無主義的歷史與觀念成因〉,《開放時代》,7: 4-44。
黃麗群(2018)。〈暗室明眼人〉,《大裂》。台北:時報。
新華社(2017)。〈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559億元 同比增長13%〉,新華社,取自:http://www.gov.cn/xinwen/2017-12/31/content_5252077.htm
萬軍傑、鄧惠雯(2019)。〈20世紀80年代以來青年人生價值認同嬗變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597: 48-50。
葉浩(2018)。〈自由令人暈眩,但唯有擁抱它,生命才能回歸本真〉,江先聲(譯)《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台北:商周出版。(原書:Bakewell, S. (2016). 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 : freedom, being and apricot cocktails. London: Vintage.)
葉新雲(2001)。〈二〇〇一年版代序——存在哲學不是非理性的〉,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台北:立緒出版。(原書 Barrett, W. (1951). Irrational Man: A Study in Existential Philosophy. New York: Doubleday & Co.)
廖夢雅、張龍(2021)。〈小鎮青年社會認同“內卷化”與角色重構〉,《廣東青年研究》,2: 69-86。
熊宗慧(2014)。〈往房間的旅程塔可夫斯基《潛行者》中的時空體〉,中外文學,43(4): 95-131。
趙林(1980)。〈只有自我才是絕對的〉,《中國青年》,8。
潘曉(1980)。〈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中國青年》,5。
潘曉(1980)。〈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中國青年》,5。
壁虎先生(2019)。〈《大象席地而坐》:抑鬱的時空體驗〉,壁虎先生Blogger,取自:https://mrgeckopapa.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15.html?m=1
盧為民、張琳薇(2015)。〈學區房問題的根源與破解路徑探析〉,《教育發展研究》,2: 13-19。
謝曉霞(2008)。〈逍遙騎士的失望之旅——重讀賈樟柯電影《任逍遙》〉,《電影文學》,4: 37-38。
聶偉(2006)。〈當代都市電影與民間慾望漂流:王小帥論〉,《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 86-94。
聶晨(2019)。〈“學區房熱”探析——文化資本視角下對學區房購買動機的研究〉,《廣東社會科學》,1: 196-206。
魏勝甲(2019)。〈世界是一片荒原——評《大象席地而坐》〉,視聽,8: 136-137。
羅楚亮、劉曉霞(2018),〈教育擴張與教育的代際流動性〉,《中國社會科學》,2: 121-140。
蘇牧、梅峰(2016)。〈貝拉.塔爾的電影課堂〉,《北京電影學院學報》,3: 81-95。
Heidegger, M. (2010). Being and time (J. Stambaugh, Tran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7)
Ghosh, A. (2014). Filmmaker Retrospective: The Slow Cinema of Bela Tarr.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21, from Taste of Cinema - Movie Reviews and Classic Movie Lists website: http://www.tasteofcinema.com/2014/filmmaker-retrospective-the-slow-cinema-of-bela-tarr/
Cooper, D. E. (1999). Existentialism: A Reconstruction.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ing.
Derrida, J. (2017). Writing and difference (A. Bass,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7)
Bakewell, S. (2016). 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 Freedom, Being, and Apricot Cocktails. London: Vintage.
Barthes, R. (2010). A lover’s discourse : fragments (R. Howard & W. Koestenbaum, Trans.). New York, N.Y.: Hill And Wang.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7)
Salles, W. (Director). (2014). Jia Zhangke, A Guy From Fenyang.
Pickowicz, P. G. (2006). Social and political dynamics of underground filmmaking in China. In P. Pickowicz & Y. Zhang (Eds.), From underground to independent: alternative film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
Nietzsche, F. (1999). The Birth of Tragedy and Other Writings (R. Speirs & R. Geuss,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72)
Nietzsche, F. (2016). Nietzsche: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ity (K. Ansell-Pearson, Ed.; C. Diethe, Tran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87)
Nietzsche, F. (1996). Philosophy in the tragic age of the Greeks (M. Cowan, Trans.). Washington, D.C.: Regner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73)
Nietzsche, F. (2001). The Gay Science: With a Prelude in German Rhymes and an Appendix of Songs (B. Williams, Ed.; J. Nauckhoff & A. D. Caro,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82)
Nietzsche, F. (2017). The Will to Power (Penguin Classics) (R. K. Hill, Ed.; R. K. Hill & M. A. Scarpitti, Trans.). London, UK: Penguin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1)
Jameson, F. (1986). 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Social Text, 15, 65–8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7464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4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儒修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新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Samantha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新瑋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Samantha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22 09:02:25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22 09:02:2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02:2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7464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07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464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為中國已故導演胡波拍攝的首部長片也是最後一部長片,該片在眾多參展影片裡脫穎而出,獲得第55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改編劇本與觀眾票選最佳長片三項殊榮。本片描繪四個主角所遭逢的生存困境,他們各自被困在荒謬的命運,並將希望寄託在一個遠方不存在的傳言裡。本研究將使用政治寓言與文本分析之研究方法,探討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如何描繪當下小鎮青年的人物困境、片中角色如何表述四種人物的荒謬狀態、以及如何折射中國小鎮社會的虛無。本研究發現胡波以獨特之鏡頭語言與角色設定去理解人的生命狀態,從直面虛無、起身抵抗到尋找大象,成功營造四位主角為了掙脫宿命的荒謬,起身前往滿洲里尋找大象的故事。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film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is the first and last feature film of the late Chinese director Hu Bo. The film stood out from many nominated films at the 55th Golden Horse Award, and won the award for Best Feature Film,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and the Audience Award for the best feature film. The film depicts the survival predicament of the four characters trapped in absurd fate and pinning their hopes on a rumor that does not exist.
This research will use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olitical allegory and text analysis to dissect how the movie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depicts the plight of the characters of the youth in the small town, how the characters embody the absurdity in life, and how to reflect the nothingness of Chinese small-town society. This study found that Hu Bo used his unique lens language and character setting to understand the predicament of human life, from facing nothingness, standing up to resist to looking for elephants, and successfully created the four protagonists in order to escape the absurdity of fate, and set off for the elephant sitting still in Manchuria.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背景 4
一、 中國電影現況 4
二、 中國獨立電影現況 6
三、 改革開放以來個體的浮現與曲折 8
第三節、研究問題與章節安排 11
一、 研究問題 11
二、 章節安排 13
第四節、胡波生平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對生命的探問:虛無主義與存在主義 15
一、虛無主義 15
二、存在主義 18
第二節、當代中國的虛無 22
一、1980年代潘曉人生大討論 22
二、1990年代的虛無感:王小帥《冬春的日子》 24
三、2000年代的虛無感:賈樟柯《任逍遙》 26
第三節、影響胡波的作品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政治寓言 31
第二節、文本分析 33
第四章 研究分析 35
第一節、電影與小說之差異 35
第二節、四位主角對生命的探尋 38
一、 韋布的虛無感:「無所適從」的荒謬 38
二、 于城的虛無感:「意義喪失」的毀滅 42
三、 黃玲的虛無感:「母親命運」的逃逸 46
四、 王金的虛無感:「生存尊嚴」的留守 51
第三節、胡波的鏡頭語言 55
一、光影:高反差微光、灰暗色彩 55
二、鏡頭:淺焦特寫、第三人虛焦 57
三、場面調度:跟背的主觀長鏡頭 62
四、劇情結構:多線敘事、空景、略過戲劇點 64
第四節、共同的生命困境 68
一、直面虛無:喪失意義的處境 68
二、起身抵抗:以本真決斷抵抗荒謬處境 70
三、尋找大象:席地而坐的隱喻 73
第五章 結論 77
第一節、研究發現 77
第二節、研究限制 81
參考文獻 82
zh_TW
dc.format.extent 10659929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4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大象席地而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胡波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虛無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存在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寓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u Bo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ihil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xistential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litical allegoryen_US
dc.title (題名) 論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對生命意義的探尋zh_TW
dc.title (題名) Searching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in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網(2021)。〈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200億 票房前十國產片佔九席〉,取自:http://bj.people.com.cn/BIG5/n2/2021/0419/c82846-34683235.html
方力(2019)。〈《大象席地而坐》的多線結構與浸入鏡語詮解〉,《電影評介》,5: 60-53。
王小帥、劉小磊(2010),〈堅守精神的流浪——王小帥訪談〉,《電影藝術》,4: 95-100。
王柏偉(2012)。《賈樟柯電影研究:獨立意識下的當代懷舊圖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儀君(2018)。〈戲裡戲外,搶那片刻的天光——胡波與他的最佳影片《大象席地而坐》〉,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director-hu-bo-an-elephant-sitting-still
田卉群(2009)。《探尋:中國電影的本土化與類型化之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白睿文(2007)。《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台北:麥田。
伍國(2004)。〈流行文化的困境——《任逍遙》中的後現代性與現代性解讀〉。《貴州大學學報》,4: 12-16。
宋傑(2001)。《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李欣(2019)。〈荒誕世界中的一線希望——評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中州大學學報》,36(3) :21-24。
李政亮(2012)。《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台北:日出出版。
李政亮(2017)。《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台北:蔚藍文化。
李娜(2013)。〈追尋新的人生意義——“潘曉討論”再審視〉,《台州學院學報》,35(5) :89-97。
李瑞媛(2008)。〈從存在到荒謬〉,《哲學與文化》。35(3): 3-17。
李翠華(1980)。〈痛苦與希望〉,《中國青年》,7。
李樂萌(2019)。〈淺析賈樟柯電影的符號化——以影片《任逍遙》為例〉,《視聽解讀》,9: 73-74。
沈台訓譯(2015)。《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商周出版。(原書:Camus, A. (1942). Le mythe de Sisyphe. Paris: Gallimard.)
沈清楷(2014)。〈《反抗者》導讀〉,《反抗者》。台北:大塊文化。
林旭東、張亞璇、顧崢(2003)。《賈樟柯電影:故鄉三部曲之任逍遙》。北京:中國盲文出版社。
林芳玫(2013)。〈謝雪漁通俗書寫的跨文化身份編輯:探討〈日華英雌傳〉的性別與國族寓言〉。《台灣文學學報》,23(12) : 29-62。
林祐斳(2014)。〈胡錦濤時期「主旋律」影劇的文化政治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15(3): 151-185。
林蒙丹、林曉珊(2020)。〈結婚買房:個體化視角下的城市青年婚姻與住房消費〉,《中國青年研究》,8: 28-41。
邱海棠。〈中國獨立電影創作的場域分析,1990-2013〉。《傳播、文化與政治》,2:61-98。
紀金慶(2014)。《論海德格現代技術危機與解救之道》。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紀金慶(2019)。《偽理性:走出科學神話、經濟迷思與體制牢籠,解救現代人孤獨、焦慮、迷惘的哲學處方箋》。台北:財經傳訊。
胡遷(2018)。《大裂:胡遷中短篇小說集》。台北:時報出版。
胡遷(2019)。《牛蛙》。台北:新經典文化。
風笑天(2011)。〈家安何處:當代城市青年的居住理想與居住現實〉,《南京大學學報》,1: 73-159。
倪震(1995)。〈放大鏡下的黑白人生——《冬春的日子》隨想〉,《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 128-132。
徐詩涵(2021)。《中國當代小說改編電影的虛與實— 以金馬獎《陽光燦爛的日子》、《天浴》、《推拿》、《大象席 地而坐》為例》,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所碩士論文。
馬慶雲(2018)。〈自殺的胡遷拿了柏林大獎,王小帥卻背了他不應該背的債〉,馬慶雲的影音娛,取自:https://3g.163.com/all/article_meiyou/DBG51PHO051781T5.html
尉遲秀譯(201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台北:皇冠。(原書Kundera, M. (1984).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張世倫(2006)。〈何謂「類型電影」?〉。台灣光華雜誌,取自: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tw/Articles/Details?Guid=92187ac3-4d4d-44b1-ab44-1d40c8ab6abc
張亦絢(2019)。〈麻煩電影一下|張亦絢看《大象席地而坐》:電影裡的十七歲、一瞬間與四小時〉,取自: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9875
張先雲(2009)。〈人生邊緣的”漂泊者”和”失語者”——王小帥電影論〉,《藝術廣角》,2: 34-37。
張路、楊光(2017)。〈“房產證上的愛情”——婚姻市場與家庭房產產權分布〉,《中國經濟問題》,3: 17-28。
張慧瑜(2011)。〈關於中國「地下電影」的文化解析〉,《中國網絡文學聯盟》。
張獻民(2005)。《看不見的影像》。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莊仲黎譯(2019)。《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台北:商周。(原書Benjamin, W. (1935). 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莊楚君(2017)。〈轉「在地口味」為「市場訴求」:「綜藝大電影」是中 國電影界的奇觀,以《奔跑吧兄弟》為例〉,《傳播、文化與政治》, 6:163-192。
許中波(2020)。〈當代都市流動青年婚房獲取困境〉,《當代青年研究》,1: 81-92。
連城譯(2010)。《鄉關何處: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原書:Berry, M. (2009). Jia Zhangke’s “Hometown Trilogy”: Xiao Wu, Platform, Unknown Pleasure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陳友華、施旖旎、季春梅(2017) 。〈學區房的形成機制及其社會後果研 究〉,《社會科學文摘》,4: 122-128。
陳旭光(2005)。〈王小帥精神電影素描:從《冬春的日子》到《青紅》,《藝術評論》,7: 23-25。
陳偉軍(2012)。〈潘曉討論與1980年代的社會思潮》,《粵海風》,3: 41-44。
陳琦、張龍、雷園園(2020)。〈東部沿海地區小鎮青年的生存困境與發展策略研究〉,《蘭州教育學院學報》,36(9): 51-54。
陳舜、陳建偉(2015)。〈“學區房”溢價持續擴大的原因與對策研究——來自北京市的經驗分析〉,《西部論壇》,5: 28-39。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原書 Stam, R. (2012).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傅紀鋼(2018)。〈他不接受世界,這世界也不接受他——《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9038
彭侃(2011)。〈西方研究視野中的中國獨立電影:回顧與反思〉,《現代中文學刊》 ,1: 42-51。
彭鏡禧譯(2013)。《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台北:立緒出版。(原書 Barrett, W. (1951). Irrational Man: A Study in Existential Philosophy. New York: Doubleday & Co.)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5-42。
程波、袁道武(2019)。〈「大象無形」:對《大象席地而坐》的存在主義觀照〉,《未來傳播》,6: 61-65。
程青松(2001)。〈王小帥的電影之旅〉,《南京藝術學院學報》,3: 18-21。
賀照田(2010)。〈從“潘曉討論”看當代中國大陸虛無主義的歷史與觀念成因〉,《開放時代》,7: 4-44。
黃麗群(2018)。〈暗室明眼人〉,《大裂》。台北:時報。
新華社(2017)。〈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559億元 同比增長13%〉,新華社,取自:http://www.gov.cn/xinwen/2017-12/31/content_5252077.htm
萬軍傑、鄧惠雯(2019)。〈20世紀80年代以來青年人生價值認同嬗變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597: 48-50。
葉浩(2018)。〈自由令人暈眩,但唯有擁抱它,生命才能回歸本真〉,江先聲(譯)《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台北:商周出版。(原書:Bakewell, S. (2016). 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 : freedom, being and apricot cocktails. London: Vintage.)
葉新雲(2001)。〈二〇〇一年版代序——存在哲學不是非理性的〉,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台北:立緒出版。(原書 Barrett, W. (1951). Irrational Man: A Study in Existential Philosophy. New York: Doubleday & Co.)
廖夢雅、張龍(2021)。〈小鎮青年社會認同“內卷化”與角色重構〉,《廣東青年研究》,2: 69-86。
熊宗慧(2014)。〈往房間的旅程塔可夫斯基《潛行者》中的時空體〉,中外文學,43(4): 95-131。
趙林(1980)。〈只有自我才是絕對的〉,《中國青年》,8。
潘曉(1980)。〈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中國青年》,5。
潘曉(1980)。〈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中國青年》,5。
壁虎先生(2019)。〈《大象席地而坐》:抑鬱的時空體驗〉,壁虎先生Blogger,取自:https://mrgeckopapa.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15.html?m=1
盧為民、張琳薇(2015)。〈學區房問題的根源與破解路徑探析〉,《教育發展研究》,2: 13-19。
謝曉霞(2008)。〈逍遙騎士的失望之旅——重讀賈樟柯電影《任逍遙》〉,《電影文學》,4: 37-38。
聶偉(2006)。〈當代都市電影與民間慾望漂流:王小帥論〉,《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 86-94。
聶晨(2019)。〈“學區房熱”探析——文化資本視角下對學區房購買動機的研究〉,《廣東社會科學》,1: 196-206。
魏勝甲(2019)。〈世界是一片荒原——評《大象席地而坐》〉,視聽,8: 136-137。
羅楚亮、劉曉霞(2018),〈教育擴張與教育的代際流動性〉,《中國社會科學》,2: 121-140。
蘇牧、梅峰(2016)。〈貝拉.塔爾的電影課堂〉,《北京電影學院學報》,3: 81-95。
Heidegger, M. (2010). Being and time (J. Stambaugh, Tran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7)
Ghosh, A. (2014). Filmmaker Retrospective: The Slow Cinema of Bela Tarr.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21, from Taste of Cinema - Movie Reviews and Classic Movie Lists website: http://www.tasteofcinema.com/2014/filmmaker-retrospective-the-slow-cinema-of-bela-tarr/
Cooper, D. E. (1999). Existentialism: A Reconstruction.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ing.
Derrida, J. (2017). Writing and difference (A. Bass,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7)
Bakewell, S. (2016). 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 Freedom, Being, and Apricot Cocktails. London: Vintage.
Barthes, R. (2010). A lover’s discourse : fragments (R. Howard & W. Koestenbaum, Trans.). New York, N.Y.: Hill And Wang.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7)
Salles, W. (Director). (2014). Jia Zhangke, A Guy From Fenyang.
Pickowicz, P. G. (2006). Social and political dynamics of underground filmmaking in China. In P. Pickowicz & Y. Zhang (Eds.), From underground to independent: alternative film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Washington, DC: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
Nietzsche, F. (1999). The Birth of Tragedy and Other Writings (R. Speirs & R. Geuss,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72)
Nietzsche, F. (2016). Nietzsche: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ity (K. Ansell-Pearson, Ed.; C. Diethe, Trans.).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87)
Nietzsche, F. (1996). Philosophy in the tragic age of the Greeks (M. Cowan, Trans.). Washington, D.C.: Regner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73)
Nietzsche, F. (2001). The Gay Science: With a Prelude in German Rhymes and an Appendix of Songs (B. Williams, Ed.; J. Nauckhoff & A. D. Caro,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82)
Nietzsche, F. (2017). The Will to Power (Penguin Classics) (R. K. Hill, Ed.; R. K. Hill & M. A. Scarpitti, Trans.). London, UK: Penguin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1)
Jameson, F. (1986). 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Social Text, 15, 65–88.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636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