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國防部總政治部推動籃球運動的分析(1949~1960)
Political Warfare Bureau with basketball(1949~1960)
作者 賴東璿
貢獻者 前田直樹
賴東璿
關鍵詞 籃球史
政工
國軍體育
總政治部
反共抗俄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26:07 (UTC+8)
摘要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籃球逐漸成為主流運動,最初主導籃球運動發展的是負責軍中政治工作的國防部總政治部。政治工作的首要目標是提昇國軍士氣以打贏反共抗俄的戰爭。所有運動項目中,總政治部認為籃球最能協助政治工作,是籃球在此時期得以發展的關鍵原因。
遷台之初,中華民國的行政體系及經濟狀況尚未穩固,不僅是總政治部,其他單位也面臨經費問題,總政治部卻能以三軍球場之收入多次舉辦籃球活動。總政治部能夠如此利用經費,是因為完善了過去的勞軍辦法,並透過聯絡反共國家為由,多次邀請外國球隊與華僑來臺交流。外來球隊的刺激讓總政治部有了整合軍中籃球隊的機會,也達成了總政治部負責國軍體育的目標,即三軍一心、軍民一心以及聯絡反共國家間的友誼。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檔案
〈檢還瑞昌營造廠承建貴部三軍球場工程原合約副本乙份請查收由〉(1953年 5月11日),〈運動場所建築與管理案〉,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借調閱系統,總檔案號:00032138,檔號:40_912.3_3730_1_20_00032138。
〈前奉主任指示,因為裁判素質低劣應辦理裁判訓練……〉 (1954年1月13日),、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借調閱系統,總檔案號:00011706,檔號:40_164.5_6015_1_8_00011706。
〈為核定該處月份經常費預算並准自本(四五)年三月份起按月由三軍球場收入項下撥付希遵照由〉(1956年6月14日),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借調閱系統,總檔案號:00032139,檔號:40_912.3_3730_2_6_00032139。
〈奉諭自四十五年元月份起三軍球場每月經費收支報告應呈本人核閱〉(1956年10月19日),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借調閱系統,總檔案號:00032139,檔號:40_912.3_3730_2_9_00032139。
〈大鵬籃球隊赴菲律賓〉(1950 年 11月~1951年2月),〈出國訪問〉,《外交部》,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1-38-07-00-001。
〈泰警方邀我籃球隊赴泰比賽等〉(1953 年 9月~1959年1月),〈外交〉,《外交部亞太司》,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1-29-04-02-084。
〈我籃球隊訪問東南亞等地〉(1954 年 1 月~1956年1月),〈外交〉,《外交部亞太司》,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1-29-02-02-006。
〈合艾客屬會館對選派介壽盃參賽球隊紛爭案〉(1954 年 10月~1956年12月),〈僑務〉,《外交部亞太司》,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1-29-04-08-012。
〈新加坡南大杯籃球賽〉(1957 年 5 月~1957年10月),〈僑務〉,《外交部亞太司》,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1-29-05-07-007。
國軍政工史編纂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第6編(臺北市 : 國防部總政治部, 1960)。

二、專書
竹內峰俊,《臺灣體育史》(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33)。
李盈慧,《華僑政策海外民族主義(一九一二~一九四九)》(臺北:國史館,
1997)。
松田康博,《台灣一黨獨裁體制的建立》(臺北:政大出版社,2019)。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與他的思想演變》(臺北:商務印書局,2003)。
秦孝儀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 : 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
徐元民,《體育史》(臺北 : 品度, 2005)。
郭慎,《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國軍體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大展,2011)。張啟雄、潘光哲訪問/王景玲紀錄,《湯銘新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5)。
陳鴻獻,《反攻與再造:遷臺初期國軍的整備與作為》(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0)。
張妙瑛、林玫君、林建宇、劉進枰、李炳昭、陳明坤、范春源、林明宏、蔡榮捷著,《臺灣體育史》(臺北 : 五南, 2009)。
瑪佳有限公司編輯,《為奧林匹克教育奉獻的籃球教練 : 湯銘新》(臺北 :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
劉俊卿、王信良,《時光隧道:臺灣籃運六十年》(臺北:民生報,1999)。
薛化元、李福鐘、潘光哲-編著,《中國現代史(增訂五版)》(臺北 : 三民,2016)。
Pierre Nora編著,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2012)。


三、期刊論文
文多斌,〈從歷史和政治的觀點看介壽杯籃球賽(1952-1957)〉,《體育學報》40卷2期(臺北,2007年),頁135-150。
徐元民、郭金芳、顏伽如,〈三軍球場的歷史圖像:台灣瘋迷籃球的第一現
場〉,《運動文化研究》第3期(臺北,2007年),頁7-39。

莊景雅,〈1950年代的「僑生」—以中央日報為中心討論〉,《政大史粹》10(臺北,2010)。
陳俐靜,〈臺北市籃球運動場域簡史(戰後至2007年)〉,《屏東科大體育學刊》,9 (屏東,2018.09) ,頁31-41。
蘇瑞陽,〈國府反共堡壘觀的臺灣體育(1945~1971)〉,《身體文化學報》第十輯(臺北,2010年),頁65-108。

四、報章雜誌
《聯合報》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民生報》
《僑務月報》
《中國時報》
黃飛鳳,〈三軍球場東亞第一〉,《中國一周》,175(臺北,1953.8),頁40。



五、學位論文
林融徽,〈反共抗俄的場域:三軍球場歷史脈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徐耀輝,〈臺灣籃球發展過程與社會變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夏德清,〈台灣籃球運動的歷史空間書寫(1904~1960)〉,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高叔玲,〈時光看臺-七虎球場的榮耀與寂寥〉,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許美玲,《金門高粱酒、地方傳統與地方認同的建構過程》,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陳若文,〈戰後臺灣籃球運動之普及(1945-199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六、網路資料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本局簡介》,https://gpwd.mnd.gov.tw/Publish.aspx?cnid=32(查詢日期2020年5月15日)。
教育部體育屬,《運動現況調查》。資料來源:
https://isports.sa.gov.tw/apps/Download.aspx?SYS=TIS&MENU_CD=M07&ITEM_C
D=T01&MENU_PRG_CD=4&ITEM_PRG_CD=2 (查詢日期 2020年4月8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6158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8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前田直樹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賴東璿zh_TW
dc.creator (作者) 賴東璿zh_TW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Oct-2022 09:26:07 (UTC+8)-
dc.date.available 5-Oct-2022 09:26:0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Oct-2022 09:26:0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15801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16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15801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籃球逐漸成為主流運動,最初主導籃球運動發展的是負責軍中政治工作的國防部總政治部。政治工作的首要目標是提昇國軍士氣以打贏反共抗俄的戰爭。所有運動項目中,總政治部認為籃球最能協助政治工作,是籃球在此時期得以發展的關鍵原因。
遷台之初,中華民國的行政體系及經濟狀況尚未穩固,不僅是總政治部,其他單位也面臨經費問題,總政治部卻能以三軍球場之收入多次舉辦籃球活動。總政治部能夠如此利用經費,是因為完善了過去的勞軍辦法,並透過聯絡反共國家為由,多次邀請外國球隊與華僑來臺交流。外來球隊的刺激讓總政治部有了整合軍中籃球隊的機會,也達成了總政治部負責國軍體育的目標,即三軍一心、軍民一心以及聯絡反共國家間的友誼。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6
第三節 史料說明 1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 15
第二章 為反攻大陸整合國軍體育行政組織 17
第二節 勞軍與籃球運動 25
第三節 三軍球場的建立 33
第三章 反共與籃球運動的連結 54
第一節 菲律賓球隊的刺激 54
第二節 與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籃球隊交流 63
第三節 反共與宣教--青年歸主籃球隊 66
第四節 介壽杯的籌備與舉辦 72
第五節 克難隊與介壽杯 87
第四章 國軍體育訓練成果--克難隊 101
第一節 介壽杯後的的克難隊 101
第二節 克難隊與東南亞地區的交流 113
第三節 克難隊的解散 129
第五章 結論 134
參考書目 141
zh_TW
dc.format.extent 466739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801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籃球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軍體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總政治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反共抗俄zh_TW
dc.title (題名) 國防部總政治部推動籃球運動的分析(1949~1960)zh_TW
dc.title (題名) Political Warfare Bureau with basketball(1949~1960)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檔案
〈檢還瑞昌營造廠承建貴部三軍球場工程原合約副本乙份請查收由〉(1953年 5月11日),〈運動場所建築與管理案〉,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借調閱系統,總檔案號:00032138,檔號:40_912.3_3730_1_20_00032138。
〈前奉主任指示,因為裁判素質低劣應辦理裁判訓練……〉 (1954年1月13日),、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借調閱系統,總檔案號:00011706,檔號:40_164.5_6015_1_8_00011706。
〈為核定該處月份經常費預算並准自本(四五)年三月份起按月由三軍球場收入項下撥付希遵照由〉(1956年6月14日),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借調閱系統,總檔案號:00032139,檔號:40_912.3_3730_2_6_00032139。
〈奉諭自四十五年元月份起三軍球場每月經費收支報告應呈本人核閱〉(1956年10月19日),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借調閱系統,總檔案號:00032139,檔號:40_912.3_3730_2_9_00032139。
〈大鵬籃球隊赴菲律賓〉(1950 年 11月~1951年2月),〈出國訪問〉,《外交部》,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1-38-07-00-001。
〈泰警方邀我籃球隊赴泰比賽等〉(1953 年 9月~1959年1月),〈外交〉,《外交部亞太司》,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1-29-04-02-084。
〈我籃球隊訪問東南亞等地〉(1954 年 1 月~1956年1月),〈外交〉,《外交部亞太司》,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1-29-02-02-006。
〈合艾客屬會館對選派介壽盃參賽球隊紛爭案〉(1954 年 10月~1956年12月),〈僑務〉,《外交部亞太司》,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1-29-04-08-012。
〈新加坡南大杯籃球賽〉(1957 年 5 月~1957年10月),〈僑務〉,《外交部亞太司》,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11-29-05-07-007。
國軍政工史編纂委員會,《國軍政工史稿》,第6編(臺北市 : 國防部總政治部, 1960)。

二、專書
竹內峰俊,《臺灣體育史》(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33)。
李盈慧,《華僑政策海外民族主義(一九一二~一九四九)》(臺北:國史館,
1997)。
松田康博,《台灣一黨獨裁體制的建立》(臺北:政大出版社,2019)。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與他的思想演變》(臺北:商務印書局,2003)。
秦孝儀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 : 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
徐元民,《體育史》(臺北 : 品度, 2005)。
郭慎,《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國軍體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大展,2011)。張啟雄、潘光哲訪問/王景玲紀錄,《湯銘新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5)。
陳鴻獻,《反攻與再造:遷臺初期國軍的整備與作為》(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2020)。
張妙瑛、林玫君、林建宇、劉進枰、李炳昭、陳明坤、范春源、林明宏、蔡榮捷著,《臺灣體育史》(臺北 : 五南, 2009)。
瑪佳有限公司編輯,《為奧林匹克教育奉獻的籃球教練 : 湯銘新》(臺北 :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
劉俊卿、王信良,《時光隧道:臺灣籃運六十年》(臺北:民生報,1999)。
薛化元、李福鐘、潘光哲-編著,《中國現代史(增訂五版)》(臺北 : 三民,2016)。
Pierre Nora編著,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2012)。


三、期刊論文
文多斌,〈從歷史和政治的觀點看介壽杯籃球賽(1952-1957)〉,《體育學報》40卷2期(臺北,2007年),頁135-150。
徐元民、郭金芳、顏伽如,〈三軍球場的歷史圖像:台灣瘋迷籃球的第一現
場〉,《運動文化研究》第3期(臺北,2007年),頁7-39。

莊景雅,〈1950年代的「僑生」—以中央日報為中心討論〉,《政大史粹》10(臺北,2010)。
陳俐靜,〈臺北市籃球運動場域簡史(戰後至2007年)〉,《屏東科大體育學刊》,9 (屏東,2018.09) ,頁31-41。
蘇瑞陽,〈國府反共堡壘觀的臺灣體育(1945~1971)〉,《身體文化學報》第十輯(臺北,2010年),頁65-108。

四、報章雜誌
《聯合報》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民生報》
《僑務月報》
《中國時報》
黃飛鳳,〈三軍球場東亞第一〉,《中國一周》,175(臺北,1953.8),頁40。



五、學位論文
林融徽,〈反共抗俄的場域:三軍球場歷史脈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徐耀輝,〈臺灣籃球發展過程與社會變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夏德清,〈台灣籃球運動的歷史空間書寫(1904~1960)〉,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高叔玲,〈時光看臺-七虎球場的榮耀與寂寥〉,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許美玲,《金門高粱酒、地方傳統與地方認同的建構過程》,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陳若文,〈戰後臺灣籃球運動之普及(1945-199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六、網路資料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本局簡介》,https://gpwd.mnd.gov.tw/Publish.aspx?cnid=32(查詢日期2020年5月15日)。
教育部體育屬,《運動現況調查》。資料來源:
https://isports.sa.gov.tw/apps/Download.aspx?SYS=TIS&MENU_CD=M07&ITEM_C
D=T01&MENU_PRG_CD=4&ITEM_PRG_CD=2 (查詢日期 2020年4月8日)。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1564en_US